CN116947784A - 一种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及其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及其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47784A
CN116947784A CN202310937078.5A CN202310937078A CN116947784A CN 116947784 A CN116947784 A CN 116947784A CN 202310937078 A CN202310937078 A CN 202310937078A CN 116947784 A CN116947784 A CN 116947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film
conversion function
heating
dye molec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370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47784B (zh
Inventor
吴伟
安孝善
崔亚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oxia Bio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oxia Bio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oxia Bio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oxia Bio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3707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477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47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477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477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477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8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rings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C07D275/00 - C07D283/00
    • C07D285/01Five-membered rings
    • C07D285/02Thiadiazoles; Hydrogenated thiadiazoles
    • C07D285/14Thiadiazoles; Hydrogenated thiadiazole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01G13/02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lants; Coverings for the ground; Devices for laying-out or removing coverings
    • A01G13/0256Ground coverings
    • A01G13/0268Mats or sheets, e.g. nets or fabrics
    • A01G13/0275Fil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57/00Other synthetic dyes of known constitu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67/04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arboxylic acids, e.g. lacto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36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4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sulfur in the ring
    • C08K5/46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sulfur in the ring with oxygen or nitrogen in the r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降解薄膜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及其高透光生物降解膜。该染料分子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本发明所提供的式(I)所示的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可以通过有机小分子吸收自然光中不被植物所利用的紫外光部分,发射出光合作用所需的蓝色荧光,既可以保护其不受紫外线的侵害,又可以通过自然“补光”调节作物生长;也与聚乳酸等环保塑料有非常好的相容性,可以在不改变塑料薄膜原有物性的基础上以单分子的形式分散掺杂,从而应用于调光性农膜的生产中。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及其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降解薄膜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及其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背景技术
塑料大棚膜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其在调节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环境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实现高品质、高产量农作物的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应对国家食品安全和粮食危机的重要保障。
目前,市场上应用较多的大棚膜,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以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等透明聚合物为原料制备的薄膜,其保温性、透光性、耐候性好,且柔软、易造型,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广泛最多的塑料大棚膜。第二类调光性农膜是在PE等聚合物中加入稀土及其他功能性助剂制成的调光膜,能对光线进行选择性透过,是能充分利用太阳光能的新型覆盖材料,与其他棚膜相比,棚内增温保温效果好,作物生化效应强,对不同作物具有早熟、高产、提高营养成分等功能,稀土还能吸收紫外线,延长农膜的使用寿命。
但是,国家发改委联合生态环境部于2020年1月16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后,各省市积极响应出台了相关“禁塑”政策,将导致以PVC、PE等为主体的不可降解塑料会快速被以聚乳酸等为代表的新型环保塑料所取代,而开发和生产以环保塑料为主体的新型大棚膜材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应用性和针对性更强的调光性农膜。
CN114085195A公开了一种具有转光功能的生物降解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薄膜掺杂材料。该薄膜掺杂材料能通过吸收太阳光中绿色波长,发射出相应植物吸收波长的红色荧光,达到利用自然光给植物进行补光的效果,可用于各种农产品的栽培与生产当中。然而,该生物降解薄膜材料不能将不利于植物生长的紫外光转化为可被植物利用的蓝光。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及其高透光生物降解膜,其具有转光作用和相容性好的优点,可以将不利于植物生长的紫外光转化为可被植物利用的蓝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其中,该染料分子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式(I)所示的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可以通过有机小分子吸收自然光中不被植物所利用的紫外光部分,发射出光合作用所需的蓝色荧光,既可以保护其不受紫外线的侵害,又可以通过自然“补光”调节作物生长;也与聚乳酸等环保塑料有非常好的相容性,可以在不改变塑料薄膜原有物性的基础上以单分子的形式分散掺杂,从而应用于调光性农膜的生产中。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
该制备方法的合成路线为:
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称量苯并[c][1,2,5]噻二唑-4,7-二甲醛和式(II)所示的对氟苯乙腈,溶于无水乙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甲醇钠,加热搅拌反应;
步骤2、反应结束后,过滤并用无水乙醇溶液清洗滤渣,将滤渣溶于二氯甲烷中,萃取合并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得到的剩余物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溶剂减压旋蒸,即得式(I)所示的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
上述制备方法中,其中,步骤1中,对氟苯乙腈:苯并[c][1,2,5]噻二唑-4,7-二甲醛:无水乙醇:甲醇钠为1mmol:2~4mmol:30~60mL:10~20mmol。
上述制备方法中,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加热搅拌反应为加热至40~60℃搅拌反应8~16h。
上述制备方法中,其中,步骤2中,硅胶柱层析分离使用的洗脱剂为三氯甲烷:石油醚按照体积比2:1比例复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其中,所述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是通过上述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与聚乳酸混合制得的。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所述的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为:
将上述式(I)所示的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加入溶剂中溶解,再加入聚乳酸颗粒,加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再继续加热搅拌待溶液变得粘稠停止加热,将粘稠液溶剂挥发完全,干燥,即得所述的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上述制备方法中,其中,所述的染料分子与聚乳酸颗粒的质量比为1g:100~100000g。
上述制备方法中,其中,所述的染料分子与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50mg:10mL。
上述制备方法中,其中,加热温度为40~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所提供的式(I)所示的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可以通过有机小分子吸收自然光中不被植物所利用的紫外光部分,发射出光合作用所需的蓝色荧光,既可以保护其不受紫外线的侵害,又可以通过自然“补光”调节作物生长;也与聚乳酸等环保塑料有非常好的相容性,可以在不改变塑料薄膜原有物性的基础上以单分子的形式分散掺杂,从而应用于调光性农膜的生产中。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式(I)所示的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在PLA中0.1%wt掺杂薄膜在甲苯中的吸收光谱;
图2是本发明式(I)所示的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在PLA中0.005%wt掺杂薄膜的荧光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进一步描述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式(I)所示的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的制备
合成路线为: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称量苯并[c][1,2,5]噻二唑-4,7-二甲醛1mmol(0.19g)和式(II)所示的对氟苯乙腈2mmol(0.27g),溶于30ml无水乙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甲醇钠1mmol(0.05g)。加热至40℃搅拌反应8h。
步骤2、反应结束后,过滤并用无水乙醇溶液清洗滤渣,将滤渣溶于二氯甲烷中,萃取合并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得到的剩余物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二氯甲烷/石油醚=2:1),溶剂减压旋蒸后得到黄色粉末状产物,即染料分子(I)0.21g,总产率为49.2%。
二、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的制备
将步骤一所得染料分子(I)取0.01g于干净的小烧杯中,加入10ml三氯甲烷使其溶解,再加入0.99g聚乳酸,在40℃下加热搅拌约5min直至PLA完全溶解,再继续加热搅拌5min待溶液变得粘稠停止加热,将粘稠液倒出在提前准备好的干净玻璃板上,待其溶剂挥发完全,干燥形成薄膜后取下,得染料分子(I)1%wt掺杂的PLA薄膜,即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再取上述染料分子(I)1%wt掺杂的PLA薄膜0.1g于干净的小烧杯中,再加入0.90g聚乳酸,加入10ml三氯甲烷,在40℃下加热搅拌约5min直至PLA完全溶解,再继续加热搅拌5min待溶液变得粘稠停止加热,将粘稠液倒出在提前准备好的干净玻璃板上,待其溶剂挥发完全,干燥形成薄膜后取下,得染料分子(I)0.1%wt掺杂的PLA薄膜,即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再取上述染料分子(I)0.1%wt掺杂的PLA薄膜0.1g于干净的小烧杯中,再加入9.9g聚乳酸,加入10ml三氯甲烷,在40℃下加热搅拌约5min直至PLA完全溶解,再继续加热搅拌5min待溶液变得粘稠停止加热,将粘稠液倒出在提前准备好的干净玻璃板上,待其溶剂挥发完全,干燥形成薄膜后取下,得染料分子(I)0.001%wt掺杂的PLA薄膜,即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实施例2
一、式(I)所示的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的制备
合成路线同实施例1。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称量苯并[c][1,2,5]噻二唑-4,7-二甲醛1mmol(0.19g)、式(II)所示的对氟苯乙腈2.5mmol(0.34g),溶于30ml无水乙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甲醇钠1mmol(0.05g)。加热至40℃搅拌反应8h。
步骤2、反应结束后,过滤并用无水乙醇溶液清洗滤渣,将滤渣溶于二氯甲烷中,萃取合并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得到的剩余物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二氯甲烷/石油醚=2:1),溶剂减压旋蒸后得到深红色粉末状产物,即染料分子(I)0.26g,总产率为61.0%。
二、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的制备
将步骤一所得染料分子(I)取0.01g于干净的小烧杯中,加入10ml二氯甲烷使其溶解,再加入0.99g聚乳酸,在40℃下加热搅拌约5min直至PLA完全溶解,再继续加热搅拌5min待溶液变得粘稠停止加热,将粘稠液倒出在提前准备好的干净玻璃板上,待其溶剂挥发完全,干燥形成薄膜后取下,得染料分子(I)1%wt掺杂的PLA薄膜,即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再取上述染料分子(I)1%wt掺杂的PLA薄膜0.1g于干净的小烧杯中,再加入0.90g聚乳酸,加入10ml二氯甲烷,在40℃下加热搅拌约5min直至PLA完全溶解,再继续加热搅拌5min待溶液变得粘稠停止加热,将粘稠液倒出在提前准备好的干净玻璃板上,待其溶剂挥发完全,干燥形成薄膜后取下,得染料分子(I)0.1%wt掺杂的PLA薄膜,即所述的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再取上述染料分子(I)0.1%wt掺杂的PLA薄膜0.1g于干净的小烧杯中,再加入9.9g聚乳酸,加入10ml二氯甲烷,在40℃下加热搅拌约5min直至PLA完全溶解,再继续加热搅拌5min待溶液变得粘稠停止加热,将粘稠液倒出在提前准备好的干净玻璃板上,待其溶剂挥发完全,干燥形成薄膜后取下,得染料分子(I)0.001%wt掺杂的PLA薄膜,即所述的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实施例3
一、式(I)所示的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的制备
合成路线同实施例1。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称量苯并[c][1,2,5]噻二唑-4,7-二甲醛3mmol(0.58g)、式(II)所示的对氟苯乙腈5mmol(0.68g),溶于50ml无水乙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甲醇钠10mmol(0.54g)。加热至40℃搅拌反应8h。
步骤2、反应结束后,过滤并用无水乙醇溶液清洗滤渣,将滤渣溶于二氯甲烷中,萃取合并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得到的剩余物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二氯甲烷/石油醚=2:1),溶剂减压旋蒸后得到黄色粉末状产物,即染料分子(I)0.78,总产率为38.5%。
二、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的制备
将步骤一所得染料分子(I)取0.01g于干净的小烧杯中,加入10ml二氯甲烷使其溶解,再加入0.99g聚乳酸,在40℃下加热搅拌约5min直至PLA完全溶解,再继续加热搅拌5min待溶液变得粘稠停止加热,将粘稠液倒出在提前准备好的干净玻璃板上,待其溶剂挥发完全,干燥形成薄膜后取下,得染料分子(I)1%wt掺杂的PLA薄膜,即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再取上述染料分子(I)1%wt掺杂的PLA薄膜0.1g于干净的小烧杯中,再加入0.90g聚乳酸,加入10ml二氯甲烷,在40℃下加热搅拌约5min直至PLA完全溶解,再继续加热搅拌5min待溶液变得粘稠停止加热,将粘稠液倒出在提前准备好的干净玻璃板上,待其溶剂挥发完全,干燥形成薄膜后取下,得染料分子(I)0.1%wt掺杂的PLA薄膜,即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再取上述染料分子(I)0.1%wt掺杂的PLA薄膜0.1g于干净的小烧杯中,再加入9.9g聚乳酸,加入10ml二氯甲烷,在40℃下加热搅拌约5min直至PLA完全溶解,再继续加热搅拌5min待溶液变得粘稠停止加热,将粘稠液倒出在提前准备好的干净玻璃板上,待其溶剂挥发完全,干燥形成薄膜后取下,得染料分子(I)0.001%wt掺杂的PLA薄膜,即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实施例4
一、式(I)所示的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的制备
合成路线同实施例1。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称量苯并[c][1,2,5]噻二唑-4,7-二甲醛3mmol(0.58g)、式(II)所示的对氟苯乙腈9mmol(1.22g),溶于30ml无水乙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甲醇钠2mmol(0.11g)。加热至40℃搅拌反应8h。
步骤2、反应结束后,过滤并用无水乙醇溶液清洗滤渣,将滤渣溶于二氯甲烷中,萃取合并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得到的剩余物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二氯甲烷/石油醚=2:1),溶剂减压旋蒸后得到黄色粉末状产物,即染料分子(I)0.85g,总产率为66.5%。
二、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的制备:
将步骤一所得染料分子(I)取0.01g于干净的小烧杯中,加入10ml二氯甲烷使其溶解,再加入0.99g聚乳酸,在40℃下加热搅拌约5min直至PLA完全溶解,再继续加热搅拌5min待溶液变得粘稠停止加热,将粘稠液倒出在提前准备好的干净玻璃板上,待其溶剂挥发完全,干燥形成薄膜后取下,得染料分子(I)1%wt掺杂的PLA薄膜,即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再取上述染料分子(I)1%wt掺杂的PLA薄膜0.1g于干净的小烧杯中,再加入0.90g聚乳酸,加入10ml二氯甲烷,在40℃下加热搅拌约5min直至PLA完全溶解,再继续加热搅拌5min待溶液变得粘稠停止加热,将粘稠液倒出在提前准备好的干净玻璃板上,待其溶剂挥发完全,干燥形成薄膜后取下,得染料分子(I)0.1%wt掺杂的PLA薄膜,即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再取上述染料分子(I)0.1%wt掺杂的PLA薄膜0.1g于干净的小烧杯中,再加入9.9g聚乳酸,加入10ml二氯甲烷,在40℃下加热搅拌约5min直至PLA完全溶解,再继续加热搅拌5min待溶液变得粘稠停止加热,将粘稠液倒出在提前准备好的干净玻璃板上,待其溶剂挥发完全,干燥形成薄膜后取下,得染料分子(I)0.001%wt掺杂的PLA薄膜,即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实施例5
一、式(I)所示的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的制备
合成路线同实施例1。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称量苯并[c][1,2,5]噻二唑-4,7-二甲醛3mmol(0.58g)、式(II)所示的对氟苯乙腈9mmol(1.22g),溶于30ml无水乙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甲醇钠2mmol(0.11g)。加热至60℃搅拌反应8h。
步骤2、反应结束后,过滤并用无水乙醇溶液清洗滤渣,将滤渣溶于二氯甲烷中,萃取合并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得到的剩余物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二氯甲烷/石油醚=2:1),溶剂减压旋蒸后得到深红色粉末状产物,即染料分子(I)0.84g,总产率为64.7%。
二、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的制备
将步骤一所得染料分子(I)取0.01g于干净的小烧杯中,加入10ml二氯甲烷使其溶解,再加入0.99g聚乳酸,在40℃下加热搅拌约5min直至PLA完全溶解,再继续加热搅拌5min待溶液变得粘稠停止加热,将粘稠液倒出在提前准备好的干净玻璃板上,待其溶剂挥发完全,干燥形成薄膜后取下,得染料分子(I)1%wt掺杂的PLA薄膜,即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再取上述染料分子(I)1%wt掺杂的PLA薄膜0.1g于干净的小烧杯中,再加入0.90g聚乳酸,加入10ml二氯甲烷,在40℃下加热搅拌约5min直至PLA完全溶解,再继续加热搅拌5min待溶液变得粘稠停止加热,将粘稠液倒出在提前准备好的干净玻璃板上,待其溶剂挥发完全,干燥形成薄膜后取下,得染料分子(I)0.1%wt掺杂的PLA薄膜,即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再取上述染料分子(I)0.1%wt掺杂的PLA薄膜0.1g于干净的小烧杯中,再加入9.9g聚乳酸,加入10ml二氯甲烷,在40℃下加热搅拌约5min直至PLA完全溶解,再继续加热搅拌5min待溶液变得粘稠停止加热,将粘稠液倒出在提前准备好的干净玻璃板上,待其溶剂挥发完全,干燥形成薄膜后取下,得染料分子(I)0.001%wt掺杂的PLA薄膜,即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对比例1
未掺杂的PLA薄膜。
该未掺杂的PLA薄膜对紫外光的吸收能力很弱,更不具备将不利于植物生长的紫外光的转化为可以吸收利用的蓝色光。
试验例1
该试验例对本发明所得的染料分子(I)的结构和光谱性能进行了检测。
实施例1所得的染料分子(I)的核磁共振和质谱检测结果如下:
1H NMR(400MHz,CHCl3-d)δ9.94(s,2H),7.68(s,2H),7.44(d,J=7.5,4H),7.29(d,J=7.5Hz,4H);
13C NMR(101MHz,CDCl3)δ152.8,162.1,127.2,129.9,115.4,126.6,128.0,115.4,118.8,147.5,95.5;
HRMS(ESI):m/z:Calcd for C24H12F2N4S:426.4[M+H]+;Found:426.4。
对本发明其他实施例所制得的染料分子(I)的结构也进行了核磁共振和质谱检测,其与实施例1的结果基本一致。
对实施例1所得的染料分子(I)0.1%wt掺杂的PLA薄膜在甲苯中的吸收光谱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染料分子(I)0.1%wt掺杂的掺杂薄膜在250nm-400nm紫外光范围内有很好的吸光度。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染料分子(I)0.005%wt掺杂的PLA薄膜,具体如下:
再取上述染料分子(I)0.1%wt掺杂的PLA薄膜0.5g于干净的小烧杯中,再加入9.5g聚乳酸,加入10ml三氯甲烷,在40℃下加热搅拌约5min直至PLA完全溶解,再继续加热搅拌5min待溶液变得粘稠停止加热,将粘稠液倒出在提前准备好的干净玻璃板上,待其溶剂挥发完全,干燥形成薄膜后取下,即得染料分子(I)0.005%wt掺杂的PLA薄膜。
从所制得的染料分子(I)0.005%wt掺杂的PLA薄膜上切取试样模,采用HORIBA公司的Fluoromax-4型荧光光谱仪测定染料分子(I)0.005%wt掺杂的PLA薄膜的荧光性能,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在320nm的紫外光激发下,染料分子(I)0.005%wt的掺杂薄膜主要发出大于400nm的蓝光。
对其他实施例所制得的染料分子(I)其他掺杂量的掺杂薄膜在甲苯中的吸收光谱以及荧光性能也进行了检测,其与实施例1的结果基本一致。
试验例2
该试验例对本发明实施例和对比例的薄膜的性能进行了检测。
检测方法:
每张红光转光膜上切取试样膜,采用HORIBA公司的Fluoromax-4型荧光光谱仪测定转光膜的荧光性能。
按照GB/T1040-92将实施例和对比例中转光膜用GT-7016切试片机横向纵向各切取片哑铃状试样膜片,用深圳瑞格尔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子万能试验机(RG 2000-10)对转光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进行了测试。
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薄膜性能检测结果表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其特征在于,该染料分子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2.一种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制备方法的合成路线为:
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称量苯并[c][1,2,5]噻二唑-4,7-二甲醛和式(II)所示的对氟苯乙腈,溶于无水乙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入甲醇钠,加热搅拌反应;
步骤2、反应结束后,过滤并用无水乙醇溶液清洗滤渣,将滤渣溶于二氯甲烷中,萃取合并有机相,加入无水硫酸镁进行干燥,过滤、减压浓缩得到的剩余物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溶剂减压旋蒸,即得式(I)所示的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对氟苯乙腈:苯并[c][1,2,5]噻二唑-4,7-二甲醛:无水乙醇:甲醇钠为1mmol:2~4mmol:30~60mL:10~20mmo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加热搅拌反应为加热至40~60℃搅拌反应8~16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硅胶柱层析分离使用的洗脱剂为三氯甲烷:石油醚按照体积比2:1比例复配。
6.一种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是通过权利要求1中的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与聚乳酸混合制得的。
7.一种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为:
将权利要求1中式(I)所示的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加入溶剂中溶解,再加入聚乳酸颗粒,加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再继续加热搅拌待溶液变得粘稠停止加热,将粘稠液溶剂挥发完全,干燥,即得所述的具有转光功能的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料分子与聚乳酸颗粒的质量比为1g:100~100000g。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料分子与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50mg:10mL。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温度为40~60℃。
CN202310937078.5A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及其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Active CN1169477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37078.5A CN116947784B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及其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37078.5A CN116947784B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及其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47784A true CN116947784A (zh) 2023-10-27
CN116947784B CN116947784B (zh) 2024-03-12

Family

ID=88460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37078.5A Active CN116947784B (zh) 2023-07-27 2023-07-27 一种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及其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4778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75673A (ja) * 2002-06-19 2004-03-11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化合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CN114085195A (zh) * 2021-11-30 2022-02-25 浙江播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转光作用的生物降解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薄膜掺杂材料
CN115974815A (zh) * 2022-12-07 2023-04-18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d-a-d型三苯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75673A (ja) * 2002-06-19 2004-03-11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化合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CN114085195A (zh) * 2021-11-30 2022-02-25 浙江播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转光作用的生物降解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薄膜掺杂材料
CN115974815A (zh) * 2022-12-07 2023-04-18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d-a-d型三苯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47784B (zh) 202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11119B (zh) 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聚乙烯醇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11596B (zh) 碳点复合纳米粒子、碳点/氟化物复合材料、制法及应用
Geervliet et al. Luminescent solar concentrators based on renewable polyester matrices
CN106831815B (zh) 一种含噻吩并咔唑类七元稠环的a–d–a型有机小分子受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887942B (zh) 耐候性转光夜光高光能农用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Yu et al. Exploration of highly efficient light conversion agents for agricultural film based on the bay-substituted perylene diimides derivatives
CN109679109A (zh) 一种橙色有机超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020820A (zh) 仿生态稀土有机配合物转光剂及其制备方法、含有该转光剂的农用转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85195B (zh) 一种具有转光作用的生物降解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薄膜掺杂材料
CN116947784B (zh) 一种具有转光功能的染料分子及其高透光生物降解膜
CN103897391B (zh) 薄膜太阳能电池用光固化聚酰亚胺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38941A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稀土荧光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239564B (zh) 一种具有紫外屏蔽功能的醋酸纤维素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78835B (zh) 一种受阻胺改性木质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230147B (zh) 聚氯乙烯果树专用膜
CN115433405A (zh) 一种耐老化光转换材料、耐老化光转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03103A (zh) 一种近红外二区方酸喹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76434A (zh) 一种红橙光转光膜
CN108530640B (zh) 松香丙炔酯内增塑pv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69300A (zh) 一种低迁移率紫外吸收小分子转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Hower et al. Performance of primrose willow (Ludwigia peruviana) as a photosensitizer i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 (DSSC)
CN108250154B (zh) 防老化蓝光转光剂均三嗪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的农用膜
CN105152973A (zh) 一种二苯乙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218902A (zh) 一种稀土钐有机配合物转光剂及其应用
CN111269451B (zh) 一种稀土转光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