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45425A - 一种换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45425A
CN116945425A CN202310907619.XA CN202310907619A CN116945425A CN 116945425 A CN116945425 A CN 116945425A CN 202310907619 A CN202310907619 A CN 202310907619A CN 116945425 A CN116945425 A CN 1169454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ie
positioning
transport vehicle
chang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076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东平
顾峥嵘
杨晓燕
王贤
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raus Mafi Machinery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raus Mafi Machinery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raus Mafi Machinery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Kraus Mafi Machinery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0761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454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45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454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30Mounting, exchanging or cent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模装置,包括运输车和定位结构,运输车用于运输模具;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架和升降部,定位架与模架的下模板连接,升降部可升降地设置在定位架上,运输车上设有对接部,对接部与升降部可拆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定位结构与模架连接,确定了模架下模板的位置和高度,并通过升降部带动运输车的对接部移动,调节对接部的高度,使运输车的一侧抬高,模具在模架与运输车之间的移动没有高度差,提高换模安全性和换模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换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运输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换模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天窗是现代汽车中常见的配置之一,它不仅可以增加车内的采光和通风,还可以提高车内的舒适度和美观度。汽车天窗的生产需要经过设计、制造、安装等多个环节。在设计阶段,需要根据车型和客户需求确定天窗的尺寸、形状、材质等参数,在制造阶段,需要进行模具制造、玻璃包边、钣金加工、玻璃加工等工艺流程。在安装阶段,需要将天窗安装在车顶上,并进行密封、调试等工作。
在玻璃包边过程中,需要将模具安装在模架上,并将聚氨酯发泡剂注入模具中,模具在模架上进行翻转、合模和开模操作,最后聚氨酯发泡剂固化形成天窗的塑料部件。由于不同车型、不同客户的天窗尺寸形状不一致,使用的模具也不一样,因此需要将模架上的模具进行更换。
对于一些大型模具,有些工厂采用起重机和人工来更换模具,一方面起重机更换模具时容易发生歪拉斜吊的违章操作,钢丝绳在拉动过程中也容易发生模具损伤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拉动距离很难控制,操作人员完全凭自己的感觉进行操作,极易造成用力不当而使模具滑落地面伤人的事故。
由于不同厂房地面水平高度不一致,每台模架下模板离地的高度都存在差异。为了将模具直接从而模架上平移至换模装置上,避免使用起重机移动模具,可调整高度的换模装置应运而生。在移动模具前,需要先对换模装置的高度进行调整来适配模架高度,而人工对齐准确性低,调节效率低,影响换模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换模装置,提高高度对齐效率,进而提高换模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换模装置,包括:
运输车,所述运输车用于运输模具;
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架和升降部,所述定位架与模架的下模板连接,所述升降部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定位架上,所述运输车上设有对接部,所述对接部与所述升降部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部上设有卡块,所述对接部上设有凹槽,所述卡块能够插入所述凹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架上设有检测器和驱动器,所述检测器与所述卡块正对设置,用于检测所述对接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升降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升降部相对于所述定位架升降;
所述换模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检测器、所述驱动器电连接,当所述检测器检测到所述对接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器启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架上设有检测安装板,所述检测安装板上设有长条形的检测安装槽,所述检测器设于检测安装槽中,且能沿所述检测安装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检测安装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对接部的插接方向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架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上端面与所述下模板的上端面齐平设置,所述卡块设于所述升降部与所述定位板之间,所述对接部呈阶梯状,所述对接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二对接部的上端面高于所述第一对接部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对接部能够伸入所述升降部与所述定位板之间,当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定位板抵接时,所述第二对接部的上端面与所述定位板的上端面齐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升降部设于所述定位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驱动器设于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定位架上设有多个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所述定位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上设有定位板限位部,所述定位板限位部设于定位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器包括气袋和流量阀,所述气袋设于所述升降部和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气袋的进气管道穿过所述固定板与气源连接,所述流量阀设于所述进气管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模车上设有导向板,所述定位架的两侧均设有左右定位块,所述导向板能够插入两个左右定位块之间,使得所述导向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左右定位块的侧面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输车上设有前限位组件,所述前限位组件包括操作杆和前限位块,所述前限位块与所述操作杆连接,所述操作杆与所述运输车活动连接,当所述操作杆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前限位块凸出于所述运输车的模具承载面,用于限制所述模具的前端位置,当所述操作杆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前限位块低于所述运输车的模具承载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输车上设有两个限位安装块,所述操作杆活动穿过限位安装块与所述前限位块连接,所述操作杆上设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与所述限位安装块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垫片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安装块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弹性件远离所述前限位块的一侧,当所述操作杆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该换模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先将运输车的对接部与定位结构的升降部连接,再调节升降部与定位架的相对位置,使得对接部的高度与模架的下模板的高度一致,由于定位架与模架连接,此时可以顺着下模板和定位架将模具推动到运输车上,再断开对接部与升降部的连接,利用运输车将模具运输到其他模架上,再次连接对接部和升降部,顺着运输车的对接部和定位架将模具运输到模架上,完成模具的换模工作。该换模装置通过定位结构与模架连接,确定了模架下模板的位置和高度,并设置了升降部,通过升降部带动运输车的对接部移动,调节对接部的高度,使运输车的一侧抬高,模具在模架与运输车之间的移动没有高度差,提高换模安全性和换模效率。
2、该换模装置通过卡块和凹槽将升降部和对接部连接,因此升降部可以带动对接部抬高或降低,避免对接部在升降部上滑动,并且连接和拆卸效率高。
3、对接部与升降部连接时,第一对接部伸入升降部与定位板之间,卡块伸入凹槽中,升降部带动对接部升高,直到对接部与定位板抵接,停止升高,第二对接部的上端面刚好与定位板的上端面齐平,由于定位板的上端面已经预先安装为与下模板的上端面齐平,因此下模板的上端面、定位板的上端面、第二对接部的上端面处于同一高度上,可以顺着下模板、定位板将模具推动到运输车上。定位板使得升降部的终点固定,无需反复升降来确定对接部的高度,提高高度调节的效率和准确性。
4、两个第一支撑板和固定板形成工字型的定位架,并可以通过第一支撑板固定在地面上,有利于提高定位架的承重能力,适应不同型号的模具,进而提高高度调节的稳定性。
5、在安装定位架时,可以通过控制螺杆插入第一支撑板的深度来调节定位板的高度,适应厂房地面不平整带来的高度差,保证定位板的上端面与下模板的上端面齐平。
6、通过气袋的膨胀和收缩来驱动升降部相对于定位架升高或降低,升降的精度高,适用于底板不平整导致的微小高度差。
7、该换模装置设置检测器和控制器,当检测器检测到卡块后,表示运输车与定位结构已经对接,然后控制器根据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控制驱动器开始升降,直到对接部与定位板抵接,实现了升降部高度的自动化调节,有利于提高换模效率。
8、检测器能沿检测安装槽的长度方向移动,便于检测器检测到不同位置的对接部。
9、导向板和左右定位块用于限制定位结构和运输车的左右位置,当导向板插入两个左右定位块之间时,卡块刚好可以插入凹槽中。
10、当操作杆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垫片与限位安装块抵接,用于限制第一垫片与前限位块的最远位置,当操作杆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垫片压缩第二弹性件,并限制第一垫片与前限位块的最近位置。因此操作杆处于第一位置时,需要外力推动操作杆使第二弹性件压缩,操作杆才能切换为第二位置,并且只要撤销操作杆上的外力,操作杆就能在第二弹性件的反弹作用力下自动复位,前限位组件安全可靠,避免误触导致模具滑落。同时当卡块完全插进凹槽中,定位板同时带动操作杆移动,使前限位块低于模具承接面,模具可以在模架和运输车之间移动,当卡块脱离凹槽,第二弹性件带动操作杆复位,使前限位块高于模具承接面,模具被锁定在运输车上。不需要人工操作,前限位组件实现了自动化切换状态,既保证模具移动的安全性,又提高了换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换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换模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运输车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中前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前限位组件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中前限位组件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中模具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模具锁定组件的爆炸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模具锁定组件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后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定位结构的主视图。
图13为本发明中定位结构的爆炸图。
图14为本发明中定位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00、换模装置;10、运输车;11、车体;111、对接部;112、模具支撑件;1121、第二支撑板;113、辊轴;114、凹槽;12、前限位组件;121、操作杆;122、前限位块;123、连动杆;124、限位转轴;125、限位安装块;126、第一垫片;127、第二弹性件;13、模具锁定组件;131、锁定销;132、手柄;133、锁定座;1331、水平安装板;1332、垂直安装板;1333、销限位孔;134、锁定转轴;135、第二垫片;136、第三弹性件;137、销连接轴;138、销限位块;139、销连接块;14、导向板;15、车体限位组件;16、后限位组件;161、缓冲橡胶;162、调节杆;163、后限位板;17、侧限位组件;18、把手;19、万向轮;20、定位结构;21、定位架;211、定位板;212、第一弹性件;213、第一支撑板;214、固定板;215、螺杆;216、定位板限位部;22、升降部;221、卡块;23、驱动器;231、气袋;24、检测器;25、左右定位块;26、升降导向板;27、保护板;28、检测安装板;30、模具;40、模架;41、下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一些实施例中的换模装置100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和图1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换模装置100,包括运输车10和定位结构20;
其中,运输车10用于运输模具30;定位结构20包括定位架21和升降部22,定位架21用于与模架40的下模板41连接,升降部22可升降地设置在定位架21上,运输车10上设有对接部111,对接部111与升降部22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中的换模装置100,在使用过程中,先将运输车10的对接部111与定位结构20的升降部22连接,再调节升降部22与定位架21的相对位置,使得对接部111的高度与模架40的下模板41的高度一致,由于定位架21与模架40连接,此时可以顺着模架40的下模板41和定位架21将模具30推动到运输车10上,再断开对接部111与升降部22的连接,利用运输车10将模具30运输到其他模架40上,再次连接对接部111和升降部22,顺着运输车10的对接部111和定位架21将模具30运输到模架40的下模板41上,完成模具30的换模工作。该换模装置100通过定位结构20与模架40连接,确定了模架40下模板41的位置和高度,并设置了升降部22,通过升降部22带动运输车10的对接部111移动,调节对接部111的高度,使运输车10的一侧抬高,模具30在模架40与运输车10之间的移动没有高度差,提高换模安全性和换模效率。
具体地,如图3、图12和图1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升降部22上设有卡块221,对接部111上设有凹槽114,卡块221能够插入凹槽114中。通过卡块221和凹槽114将升降部22和对接部111连接,因此升降部22可以带动对接部111抬高或降低,避免对接部111在升降部22上滑动,并且连接和拆卸效率高。
进一步地,如图1、图6和图1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定位架21包括定位板211,定位板211的上端面与下模板41的上端面齐平设置,卡块221设于升降部22与定位板211之间,对接部111呈阶梯状,对接部11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第二对接部的上端面高于第一对接部的上端面,第一对接部伸入升降部22与定位板211之间,当定位板211和升降部22夹紧第一对接部时,第二对接部的上端面与定位板211的上端面齐平。因此,对接部111与升降部22连接时,第一对接部伸入升降部22与定位板211之间,卡块221伸入凹槽114中,升降部22带动对接部111升高,直到对接部111与定位板211抵接,停止升高,第二对接部的上端面刚好与定位板211的上端面齐平,由于定位板211的上端面已经预先安装为与下模板41的上端面齐平,因此下模板41的上端面、定位板211的上端面、第二对接部的上端面处于同一高度上,可以顺着下模板41、定位板211将模具30推动到运输车10上。定位板211使得升降部22的终点固定,无需反复升降来确定对接部111的高度,提高高度调节的效率和准确性。
其中,定位板211与升降部22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212。第一弹性件212为定位板211与升降部22提供缓冲作用力,避免升降幅度过大损坏定位板211。
同时,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定位架21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213和固定板214,固定板2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13连接,升降部22设于定位板211与固定板214之间,定位板211与固定板214之间设有驱动器23,驱动器23用于驱动升降部22相对于固定板214进行升降。为了固定定位架21的位置,两个第一支撑板213可以通过螺钉与地面固定连接,使得定位架21与模架40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因此,下模板41可以通过滑动轨道搭接在定位板211的让位槽上,实现下模板41的上端面与定位板211的上端面齐平。两个第一支撑板213和固定板214形成工字型的定位架21,并通过第一支撑板213固定在地面上,有利于提高定位架21的承重能力,适应不同型号的模具30,进而提高高度调节的稳定性。
并且,在一实施例中,定位架21上设有多个螺杆215,螺杆215上设有定位板限位部216,定位板2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213连接,螺杆215穿过定位板211与第一支撑板213螺纹连接,定位板限位部216设于定位板211与第一支撑板213之间。因此,在安装定位架21时,可以通过控制螺杆215插入第一支撑板213的深度来调节定位板211的高度,适应厂房地面不平整带来的高度差,保证定位板211的上端面与下模板41的上端面齐平。
继续参照图13和图14,驱动器23包括气袋231和流量阀,气袋231设于升降部22和固定板214之间,气袋231通过流量阀与气源连通,气袋231的进气管道穿过固定板214与气源连接,进气管道上设有流量阀。通过气袋231的膨胀和收缩来驱动升降部22相对于定位架21升高或降低,升降的精度高,适用于地板不平整导致的微小高度差。
进一步地,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定位架21上设有检测器24,检测器24与卡块221正对设置,用于检测对接部111;换模装置100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检测器24、驱动器23电连接,当检测器24检测到对接部111,控制器控制驱动器23启动。通过检测器24和控制器,运输车10与定位结构20对接后,自动开始升降,直到对接部111与定位板211抵接,实现了自动化高度调节,有利于提高换模效率。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控制器与流量阀电连接,用于控制气袋231的进气速度和进气量,控制气袋231膨胀的速度和高度。
其中,定位架21上设有检测安装板28,检测安装板28上设有长条形的检测安装槽,检测器24设于检测安装槽中,且能沿检测安装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检测安装槽的长度方向与对接部111的插接方向相同,便于检测器24检测到不同插接深度的对接部111。
如图12所示,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定位结构20还包括升降导向板26,升降导向板26设于定位架21的两侧,升降导向板26上设有升降导向孔,升降导向板26一端与固定板214连接,升降导向板26的另一端通过螺钉与升降部22连接,螺钉穿过升降导向孔与升降部22连接,螺钉随着升降部22在升降导向孔内上下移动,用于限制升降部22的上下位置。
定位结构20还包括保护板27,保护板27设于定位架21上远离运输车10的一侧,用于放置注塑液体损坏定位结构20。
具体地,如图2、图3、图4和图1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运输车10上设有导向板14,定位架21的两侧均设有左右定位块25,导向板14能够插入两个左右定位块25之间,使得导向板14的两侧分别与左右定位块25的侧面抵接。导向板14和左右定位块25用于限制定位结构20和运输车10的左右位置,当导向板14插入两个左右定位块25之间时,卡块221刚好可以插入凹槽114中。
具体地,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运输车10上设有前限位组件12,前限位组件12包括操作杆121和前限位块122,操作杆121与前限位块122连接,操作杆121与运输车10活动连接,当操作杆121处于第一位置时,前限位块122凸出于运输车10的模具承载面,用于限制模具30的前端位置,当操作杆121处于第二位置时,前限位块122低于运输车10的模具承载面。因此,前限位组件12的状态可以调节,当操作杆121处于第一位置时,前限位组件12处于限位状态,能够限制模具30由模架40移动到运输车10上,或限制模具30由运输车10上移动到模架40上,用于防止运输车10移动时模具30滑落,提高了运输车10运输模具30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前限位组件12包括连动杆123和限位转轴124,连动杆123的两端分别与操作杆121、限位转轴124连接,限位转轴124与前限位块122连接,操作杆121相对于运输车10移动,带动限位转轴124绕其轴线转动。操作杆121相对于运输车10沿水平方向移动,可以带动限位转轴124绕自身轴线转动,限位转轴124再带动前限位块122低于或高于运输车10的模具承载面。其中操作杆121通过连接轴与连动杆123连接。
并且,在一实施例中,运输车10上设有两个限位安装块125,操作杆121活动穿过限位安装块125与前限位块122连接,操作杆121上处于两个限位安装块125之间的位置设有第一垫片126,第一垫片126与限位安装块125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127,第一垫片126位于第二弹性件127远离前限位块122的一侧,当操作杆121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弹性件127处于压缩状态。当操作杆121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垫片126与限位安装块125抵接,用于限制第一垫片126与前限位块122的最远位置,当操作杆121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垫片126压缩第二弹性件127,并限制第一垫片126与前限位块122的最近位置。因此操作杆121处于第一位置时,需要外力推动操作杆121使第二弹性件127压缩,操作杆121才能切换为第二位置,并且只要撤销操作杆121上的外力,操作杆121就能在第二弹性件127的反弹作用力下自动复位,前限位组件12安全可靠,避免误触导致模具30滑落。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前限位组件12设置在模具支撑件112的侧面,与定位板211同一高度安装,且当对接部111的凹槽114与升降部22的卡块221连接时,前限位组件12的操作杆121与定位板211抵接,定位板211推动操作杆121移动,使前限位块122低于模具30承接面。因此当卡块221完全插进凹槽114中,定位板211同时带动操作杆121移动,使前限位块122低于模具承载面,模具30可以在模架40和运输车10之间移动,当卡块221脱离凹槽114,第二弹性件127带动操作杆121复位,使前限位块122高于模具承载面,模具30被锁定在运输车10上。不需要人工操作,前限位组件12实现了自动化切换状态,既保证模具30移动的安全性,又提高了换模效率。
具体地,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运输车10上设有模具锁定组件13,模具锁定组件13包括锁定销131、手柄132和锁定座133,锁定销131与运输车10的模具承载面垂直设置,且能够插入模具30的锁孔中,手柄132与锁定座133活动连接,且与锁定销131连接,当手柄132处于第一位置时,锁定销131凸出于运输车10的模具承载面,当手柄132处于第二位置时,锁定销131低于运输车10的模具承载面。
进一步地,手柄132的轴线与锁定销131的轴线成夹角连接,手柄132通过锁定转轴134与锁定座133转动连接,手柄132绕锁定转轴134的轴线转动,用于带动锁定销131沿自身轴线移动,锁定销131上设有第二垫片135,第二垫片135与手柄132之间设有第三弹性件136,当锁定销131低于运输车10的模具承载面时,第三弹性件136压缩。
其中,锁定座133包括水平安装板1331和两个垂直安装板1332,水平安装板1331与运输车10连接,两个垂直安装板1332相对设置,与水平安装板1331的两端分别连接,手柄132和锁定销131设置在两个垂直安装板1332之间,锁定转轴134依次穿过一个垂直安装板1332、手柄132与另一个垂直安装板1332连接。
并且,手柄132和锁定销131通过销连接轴137连接,手柄132的一端上设有销连接U型槽,锁定销131的一端设于销连接U型槽内,两个垂直安装板1332上设有长条形的销限位孔1333,销连接轴137依次穿过销限位孔1333、销连接U型槽的侧壁、锁定销131、销连接U型槽的侧壁和销限位孔1333,当手柄132相对于锁定座133转动时,带动销连接轴137在销连接U型槽中上下移动,带动锁定销131上下移动,用于限制锁定销131的上下移动位置。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锁定座133还包括销连接块139和销限位块138,销连接块139、销限位块138均活动套设于锁定销131上,销连接块139的两端设有板连接部,板连接部与垂直安装板1332连接,销限位块138也与垂直安装板1332连接,销限位块138设于第二垫片135与板连接部之间。当手柄132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垫片135与销限位块138抵接,用于进一步限制锁定销131的最高位置,当手柄132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垫片135压缩第三弹性件136。
因此外力转动手柄132或推动锁定销131均能使第三弹性件136压缩,锁定销131低于运输车10的模具承载面,撤销外力后,第三弹性件136反弹作用力带动手柄132、锁定销131自动复位,手柄132回到第一位置,锁定销131高于运输车10的模具承载面。在使用过程中,推动模具30靠近模具锁定组件13,此时锁定销131高于模具承载面,模具30的底面抵接锁定销131,推动锁定销131向下移动,压缩第三弹性件136,直到锁定销131进入模具30的锁孔区域,第三弹性件136复位,锁定销131向上移动插入锁孔中,完成模具30的锁定。之后转动手柄132带动锁定销131低于模具承载面,推动模具30远离模具锁定组件13,就能完成模具30解锁。
具体地,如图2、图3、图4和图1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运输车10包括车体11和模具支撑件112,模具支撑件112设于车体11上,模具支撑件112的上端面形成模具承载面,模具支撑件11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板1121,两个第二支撑板1121之间设有一定间距并形成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多个辊轴113,辊轴113用于与模具30抵接。
其中,对接部111与模具支撑件112连接,第二对接部的上端面与模具承载面齐平。对接部111包括两个与第二支撑板1121连接的对接板,对接板之间设有一定的间距形成凹槽114。
并且,车体11上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模具支撑件112,模具锁定组件13设于两个模具支撑件112之间,每个模具支撑件112上均设有一个前限位组件12和一个车体限位组件15。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车体11上设有后限位组件16和多个侧限位组件17,后限位组件16设于模具30的后侧,用于限制模具30的后端位置,多个侧限位组件17分布在模具30的两侧,用于限制模具30的两侧位置。
其中,后限位组件16包括后限位板163、调节杆162和缓冲橡胶161,后限位板163与车体11连接,调节杆162与后限位板163螺纹连接,调节杆162的一端设有缓冲橡胶161,用于与模具30抵接,调节杆162的另一端穿过后限位板163与螺母连接。因此后限位组件16可以通过调节杆162调整后限位组件16与前限位组件12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的模具30尺寸。
并且,侧限位组件17包括侧限位座和侧限位柱,侧限位座与车体11连接,侧限位柱设于侧限位座的上端面,侧限位柱的圆周面用于与模具30的两侧抵接。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车体11上设有车体限位组件15,车体限位组件15用于与定位架21抵接,用于限制运输车10与定位架21的相对位置。车体限位组件15的结构与后限位组件16结构相同,包括车体限位板、调节杆162和缓冲橡胶161,车体限位板与车体11连接,调节杆162与车体限位板螺纹连接,调节杆162的一端设有缓冲橡胶161,用于与定位架21抵接,调节杆162的另一端穿过车体限位板与螺母连接。车体限位组件15能够调节运输车10与定位架21的距离,进而调节前限位组件12的操作杆121的缩进距离。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车体11的两侧设有把手18,车体11的底部设有万向轮1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输车(10),所述运输车(10)用于运输模具(30);
定位结构(20),所述定位结构(20)包括定位架(21)和升降部(22),所述定位架(21)与模架(40)的下模板(41)连接,所述升降部(22)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定位架(21)上,所述运输车(10)上设有对接部(111),所述对接部(111)与所述升降部(22)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22)上设有卡块(221),所述对接部(111)上设有凹槽(114),所述卡块(221)能够插入所述凹槽(114)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21)上设有检测器(24)和驱动器(23),所述检测器(24)与所述卡块(221)正对设置,用于检测所述对接部(111),所述驱动器(23)与所述升降部(22)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升降部(22)相对于所述定位架(21)升降;
所述换模装置(100)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检测器(24)、所述驱动器(23)电连接,当所述检测器(24)检测到所述对接部(111),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器(23)启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21)上设有检测安装板(28),所述检测安装板(28)上设有长条形的检测安装槽,所述检测器(24)设于检测安装槽中,且能沿所述检测安装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检测安装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对接部(111)的插接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21)包括定位板(211),所述定位板(211)的上端面与所述下模板(41)的上端面齐平设置,所述卡块(221)设于所述升降部(22)与所述定位板(211)之间,所述对接部(111)呈阶梯状,所述对接部(11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所述第二对接部的上端面高于所述第一对接部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对接部能够伸入所述升降部(22)与所述定位板(211)之间,当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定位板(211)抵接时,所述第二对接部的上端面与所述定位板(211)的上端面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21)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213)和固定板(214),所述固定板(2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13)连接,所述升降部(22)设于所述定位板(211)和所述固定板(214)之间,所述驱动器(23)设于所述定位板(211)与所述固定板(21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13)连接,所述定位架(21)上设有多个螺杆(215),所述螺杆(215)穿过所述定位板(211)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13)螺纹连接,所述螺杆(215)上设有定位板限位部(216),所述定位板限位部(216)设于定位板(211)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13)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23)包括气袋(231)和流量阀,所述气袋(231)设于所述升降部(22)和所述固定板(214)之间,所述气袋(231)的进气管道穿过所述固定板(214)与气源连接,所述流量阀设于所述进气管道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模车上设有导向板(14),所述定位架(21)的两侧均设有左右定位块(25),所述导向板(14)能够插入两个所述左右定位块(25)之间,使得所述导向板(14)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左右定位块(25)的侧面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10)上设有前限位组件(12),所述前限位组件(12)包括操作杆(121)和前限位块(122),所述前限位块(122)与所述操作杆(121)连接,所述操作杆(121)与所述运输车(10)活动连接,当所述操作杆(121)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前限位块(122)凸出于所述运输车(10)的模具承载面,用于限制所述模具(30)的前端位置,当所述操作杆(121)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前限位块(122)低于所述运输车(10)的模具承载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换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10)上设有两个限位安装块(125),所述操作杆(121)活动穿过所述限位安装块(125)与所述前限位块(122)连接,所述操作杆(121)上设有第一垫片(126),所述第一垫片(126)与所述限位安装块(125)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127),所述第一垫片(126)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安装块(125)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弹性件(127)远离所述前限位块(122)的一侧,当所述操作杆(121)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弹性件(127)处于压缩状态。
CN202310907619.XA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换模装置 Pending CN1169454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07619.XA CN116945425A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换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07619.XA CN116945425A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换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45425A true CN116945425A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43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07619.XA Pending CN116945425A (zh) 2023-07-24 2023-07-24 一种换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4542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65178Y (zh) 一种轮胎总成装配夹具
CN220220797U (zh) 一种模具的运输车
CN116945425A (zh) 一种换模装置
CN209902730U (zh) 用于加工发动机缸体斜水孔的夹具
WO2019210735A1 (zh) 摆臂式轮胎后处理装置
CN110863660A (zh) 一种室内墙板安装装置
KR101739454B1 (ko) 금속 판재의 곡면 성형을 위한 피딩 장치 및 방법
CN111890290B (zh) 一种动车组塞拉门的门机构安装辅助装置
CN107297704B (zh) 一种用于前挡风玻璃定位的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05763699U (zh) 一种水平造型机的制动盘型板自动翻转装置
CN107364460B (zh) 一种具有快速锁闭功能的渡板装置
CN205439843U (zh) 一种大型轮胎拆卸工装
KR101592367B1 (ko) 대형 타이어 마운터
CN111185742B (zh) 一种车钩缓冲装置组装台及组装方法
CN112918224A (zh) 一种兼容多种车型的前后风挡玻璃自动对中定位装置
KR100502553B1 (ko) 타이어 가류기의 몰드 높이 조절용 스페이서의 자동 교체장치
CN219567417U (zh) 轨道车辆卫生间安装移动装置
CN220518252U (zh) 一种用于半挂车的液压支腿
CN218879350U (zh) 一种机动车修理用的支撑架
CN215475045U (zh) 一种可靠的车辆救援装置
CN220289002U (zh) 一种便于自动上下料的橡胶轮胎耐压强度检测装置
CN214692130U (zh) 一种mgv车用的自动对位机构
CN217394901U (zh) 一种钢门生产加工用的支撑架
CN216426638U (zh) 运输装置
CN220882130U (zh) 一种汽车防撞梁定位组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