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04325B - 高产葡聚糖的耐高温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及选育和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产葡聚糖的耐高温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及选育和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04325B
CN116904325B CN202311153328.2A CN202311153328A CN116904325B CN 116904325 B CN116904325 B CN 116904325B CN 202311153328 A CN202311153328 A CN 202311153328A CN 116904325 B CN116904325 B CN 1169043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ricium
coralloid
fruiting
hericium erinaceus
fung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533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04325A (zh
Inventor
庄磊
于松涛
郭旭欣
杨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Harb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31115332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043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04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04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04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04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14Fungi;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145Fungal isol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40Cultivation of spaw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15/00Fungi; Liche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14Fungi;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36Adaptation or attenuation of ce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R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C12C - C12Q, RELATING TO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0Microorganisms ; Processes using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645Fungi ; Processes using fungi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Zo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yc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ir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otan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产葡聚糖的耐高温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及选育和栽培方法,所述菌株为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 coralloides ZLsh‑1,该菌株于2023年03月17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391。通过从30个野生菌株中筛选出一个优异菌株,解决了现有珊瑚状猴头菌产量低、不耐高温,保质期短等问题,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ZLsh‑1菌丝生长速度快,改良母种培养基配方有效提高野生驯化成活率;将微生物菌肥替代传统培养料中的氮源,单产可提高15%‑30%、生物转化率高达98%以上、子实体β‑葡聚糖含量为0.25%,16‑30℃均可出菇。将传统菌袋栽培变为菌砖模式,实现周年出菇,推广价值广泛。

Description

高产葡聚糖的耐高温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及选育和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药用菌育种与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产葡聚糖的耐高温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及选育和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珊瑚状猴头[Hericium coralloides (Scop.) Pers.]又名松花蘑、玉髯。不但含有18种氨基酸(含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还具有利五脏,滋补,助消化的功能,可用于神经衰弱,胃溃疡等疾病的治疗,是一种优良的食药用真菌。β-葡聚糖又称“免疫黄金”是一种天然产物,是由葡萄糖分子通过β-1,3-键和β-1,6-键连接而成的多糖。它存在于多种植物和真菌中,如蘑菇、酵母、藻类等。β-葡聚糖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食品等领域。
珊瑚状猴头菌因驯化栽培时间短,目前生产中所使用的菌种大多通过野生子实体组织分离而来,造成菌种质量不稳定,变异退化严重的现象。并且有菌株产量低、生物转化率低、葡聚糖含量低,出菇温度窄(22℃-25℃)等问题。传统野生驯化手段成活率不高、组分菌丝生长孱弱、无法及时复壮营养不良的野生菌株。出菇温度窄极大的限制了珊瑚状猴头菌的种植时间,并且不利于珊瑚状猴头菌的推广种植。同时目前栽培管理模式多数是将培养料装入栽培袋内进行灭菌、接种,然后进行出菇的传统生产模式为主,这种以袋栽为主的栽培模式出菇受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并且在生产中,栽培料中的氮源成本高,营养成分单一,容易导致产量和品质不稳定等问题。
现在已有人工驯化栽培的珊瑚状猴头菌,生物学效率为40%左右[范宇光等,中国食用菌,2010.29(4),10-11]。专利《食用珊瑚状猴头菌及其栽培方法》(专利号为:ZL200810051349.2)公开了一种珊瑚状猴头菌及其栽培方法,其子实体粗蛋白含量较低、子实体粗蛋白含量为15.9%。专利《一种珊瑚状猴头菇》(专利号为:ZL201210149416.0)也公开了一种珊瑚状猴头菌,但是其生物转化率低、生物转化率为50-70%。因此仍需人工驯化新的野生珊瑚状猴头菌,以便在产量、品质上做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在先专利201710101293.6公开一种珊瑚状猴头菌树花及其栽培方法,保藏编号为
CGMCC No .13377。然而,该菌株出菇温度需要控制在8-25℃,无法在超过25℃的条件下正常出菇;且基本只能出一潮菇,第一潮菇在425-450克左右,而第二潮菇产量急剧下降,低至50克左右,基本无法正常出菇,无法出多潮菇。
在先专利202310458717 .X公开一种珊瑚状猴头菌及其应用,保藏编号为CGMCCNo .40223。然而,该菌株的出菇温度在14-20℃,温度超过20℃该菌株子实体会呈现发黄发软的状态;在出菇期还需进行人工循环控制温度湿度和补充光照;且基本只能出一潮菇,第一潮菇在200克左右,而第二潮菇低至60克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产葡聚糖,且产量高、生物转化率高、耐高温、并且可以出多潮菇(所述出多潮菇是指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每出菇一批,称为一潮;每潮菇成熟采收后,至下一潮菇再次发生间隔的时间,称为转潮),市场前景好的珊瑚状猴头菌菌株。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产葡聚糖的耐高温珊瑚状猴头菌菌株,所述菌株为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 coralloides ZLsh-1,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391。
本发明还请求保护一种驯化或培养所述珊瑚状猴头菌菌株的母种培养基,所述母种培养基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马铃薯180-200份
葡萄糖15-20份
MgSO41-2份
CaCl20.25-0.5份
维生素B10.0002-0.0005份
麦芽浸出粉3-5份
琼脂18-20份
水1000份。
本发明还请求保护一种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为栽培所述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coralloides ZLsh-1得到的子实体。
所述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的栽培方法包括先培养原种,然后再栽培子实体;
培养原种的原种培养基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40%原种培养料,余量为水;
所述原种培养料按重量百分计包括:
所述原种培养料按质量百分计包括:
棉籽壳80-85%
微生物菌肥10-15%
蔗糖3-5%
石膏粉2-3%;
栽培子实体采用的栽培种培养基按质量百分计包括:38-40%的栽培种培养料,余量为水;
木屑80-85%
微生物菌肥10-15%
蔗糖2-5%
石膏粉2-5%
石灰粉1-5%。
培养原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 coralloides ZLsh-1的母种接种于原种培养基,在温度20-25℃,湿度50-60%的条件下,避光培养20-25天,获得所述原种。
栽培子实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栽培种培养基分装于菌砖袋,灭菌备用;
S2、将所述的原种接种于所述菌砖袋,避光培养20-25天;第26-30天每天给予菌砖袋6-8小时50-80Lux散射光光照处理;
S3、将步骤S2培养后的菌砖袋进行出菇管理。
在移入出菇室前,对菌砖袋每天进行6-8小时50-80Lux散射光光照处理,通过对出菇前期进行一定的光照处理,较常规方法,出菇快3-5天。由于出菇前进行一定的光照处理,可以更好的模拟野生环境,适当给予一定量的光照,使菌丝更快适应出菇环境,从而可以加快出菇时间。此时,光照强度要严格控制在50-80Lux,光照大于80Lux,会造成菌丝缓慢生长,直接进入出菇阶段,而不足50Lux,则会与暗培养效果相差不大。
步骤S2中,培养条件为:温度20-25℃,空气相对湿度70-85%,散射光光照为300-500 Lux。
所述菌砖袋为方形。
出菇管理的条件包括:温度16-30℃,空气相对湿度90-95%,光照300-500 Lux,二氧化碳浓度为200-750ppm。
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菌株ZLsh-1由发明人2013年9月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凉水自然保护区采集子实体,后经组织分离,并通过发明人驯化培育所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个新的珊瑚状猴头菌菌株,极大的丰富了野生珊瑚猴头的品类,从30个野生菌株中通过驯化筛选出一个优异菌株,该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生长健壮;
2、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出菇潮数多,并且每潮菇单朵克重相差不大,可以极大的提高产量。
3、本发明菌株产量高、生物学效率高,本发明单产可提高15%-30%,生物转化率高达98%以上。而一般珊瑚状猴头菌菌株的生物学效率在40%左右[范宇光等,中国食用菌,2010.29(4),10-11]、专利《一种珊瑚状猴头菇》(ZL201210149416.0)的雪玉松茸(CGMCCNo.5906)生物转化率为50-70%。
3、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出菇耐高温,对高温环境适应性强,16-30℃均可出菇,极大的扩宽了出菇温度,出菇温度范围大有利于种植推广,适宜多地区种植,同时30℃可出菇有效的延长了出菇时间,进而提高产量。
4、本发明对珊瑚状猴头菌的培养基和栽培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替换传统母种培养基配方,提升了野生驯化成活率、及时复壮营养不良的野生菌株,利用微生物菌肥替代传统氮源,降低了成本;并创新一种菌砖栽培方式,提高了珊瑚状猴头菌的产量,为野生菌株驯化栽培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5、本发明的珊瑚状猴头菌菌株的子实体较其他珊瑚状猴头菌具有更高含量的β-葡聚糖,含量为每100克子实体含0.25克β-葡聚糖。β-葡聚糖含有对免疫系统有益的作用,子实体中提取的β-1,3-D葡聚糖具有很高的抗肿瘤活性,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产葡聚糖且耐高温的珊瑚状猴头菌新品种。本发明从30株野生菌株中筛选出一个优异菌株,选育出产量高、生物转化率高,出菇温度范围广,且耐高温的珊瑚状猴头菌新品种。本发明通过创新培养基配方和提供一种新型珊瑚状猴头菌栽培模式,极大的降低了珊瑚状猴头菌的生产成本,并且有助于实现不受温度限制的四季出菇工厂化栽培模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实施例1中,菌株编号5对应的野生珊瑚状猴头菌照片;
图2为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ZLsh-1单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调整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步骤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即可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
得的常规试剂产品。
珊瑚状猴头菌生长在我国很多地方的森林朽木,为野生食用菌;本发明在2013年秋季采集黑龙江省伊春市凉水自然保护区的30株野生珊瑚状猴头菌。通过对30个野生珊瑚状猴头菌株进行驯化和筛选;获得一株菌丝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生物转化率高的菌株,适合袋料栽培的菌株,命名为,(Hericium coralloides)ZLsh-1。
ZLsh-1菌株保藏说明:
分类命名:珊瑚状猴头菌
菌株名称:ZLsh-1
拉丁名:Hericium coralloides
保藏编号:CGMCC No.40391
保藏机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保藏日期:2023年03月17日
下述各实例中,所述微生物菌肥采购自河北润东肥业有限公司,货号:7790-3。
实施例1 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菇菌株的驯化
1、样品采集
在2013年秋季采集黑龙江省伊春市凉水自然保护区的30颗野生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
2、驯化
2.1、组织分离与培养
2.1.1、母种培养基制作
母种培养基:马铃薯200克、葡萄糖15克、MgSO41克、CaCl20.25克、维生素B10.2毫克、麦芽浸出粉3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称取200克去皮马铃薯,切成薄片,洗净,加入1000毫升水烧煮,水开后再煮20分钟,然后用纱布过滤,取滤液,如滤液不足1000毫升需添加补足1000毫升,然后加入20克琼脂煮至融化,再加入葡萄糖15克、MgSO41克、CaCl20.25克、维生素B10.2毫克、麦芽浸出粉3克融化,趁热分装试管灭菌,试管装入量为试管高度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左右,试管用棉塞封口,高压灭菌121℃、20分钟,灭菌后放置斜面备用。
2.1.2、组织分离
将采集的30株野生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分别切去基部,冲洗干净,于无菌室(接种箱、超净工作台等)内用无菌水冲洗数次,并用无菌纸充分吸干表面水分,再用0.1%升汞浸泡5分钟。取出后用无菌水冲洗多次(也可以直接用75%的酒精涂擦子实体表面),进行表面消毒。消毒后,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用清洁的小刀削去菌刺,然后用双手将其掰开,迅速用接种针挑取野生珊瑚状猴头菇子实体中部约0.5cm2的子实体组织块,接种于试管斜面培养基上,每一颗子实体分离4支试管。
2.1.3、培养
步骤2.1.2)接种后的试管放入25℃的恒温箱中培养,2~3天后组织块及其周围便可长出白色菌丝、7~8天后菌丝长满斜面。然后经过3次转管纯化,每颗子实体对应的试管选择其中长势较好的编号后作为试管母种,进行下一步试验。
2.1.4、菌丝生长情况观察
平板培养基制备:马铃薯200克、葡萄糖15克、MgSO41克、CaCl20.25克、维生素B10.2毫克、麦芽浸出粉3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称取200克去皮马铃薯,切成薄片,洗净,加入1000毫升水烧煮,水开后再煮20分钟,然后用纱布过滤,取滤液,如滤液不足1000毫升需添加补足1000毫升,然后加入琼脂20克煮至融化,再加入葡萄糖15克、MgSO41克、CaCl20.25克、维生素B10.2毫克、麦芽浸出粉3克融化,高压灭菌121℃、20分钟,灭菌后在超净工作台内倒入灭菌后的平板备用。
在步骤2.1.3培养好的试管母种斜面上取0.5cm2的菌块,接种于平板培养基(d=9cm),25℃恒温培养,待菌丝长满平板,用直径为0.7cm的打孔器取菌龄一致,大小相等且无污染的菌块转接于平板培养基(d=9cm)中央,25℃恒温培养,菌丝萌发后采用十字画线法每隔24h刻度至菌丝长满平板,计算菌丝生长速度并观察菌丝长势,每个菌株重复3次。试验结果请参阅表1。
表1 (30)株野生珊瑚猴头菌菌丝生长速度及长势测定
其中,“+”表示菌丝稀疏、纤弱,“++”表示菌丝较稀疏、长势较好,“+++”表示菌丝密、长势壮,“++++”表示菌丝浓密、粗壮。
2.2、原种制备
2.2.1原种培养基制备
原种培养基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40%原种培养料,余量为水。
所述原种培养料按质量百分比计:棉籽壳88%、微生物菌肥10%、蔗糖1%、石膏粉1%。
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培养料,将微生物菌肥、石膏粉按比例放在一起干拌均匀,然后将棉籽壳按比例拌在一起,蔗糖放入水中融化,将拌好的干料与蔗糖水搅拌均匀制备成菌料(含水量60 wt%),即可装入17x35cm大小的菌袋灭菌,每袋装入菌料1.5公斤,常压灭菌12小时,备用。
2.2.2原种接种
将2.1.3的30株母种试管取出备用,于无菌室(接种箱、超净工作台等)内进行表面消毒。消毒后,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拔出母种试管塞,迅速用清洁的接种环取出部分母种,放入步骤2.2.1的原种培养基内。
2.2.3原种培养
将2.2.2接种后的原种在无菌室内避光培养,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50-60%,培养20-25天得到珊瑚状猴头菌菌种的原种。
2.3、栽培种制备及接种
栽培种培养基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40%栽培种培养料,余量为水。
栽培种培养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木屑85%、微生物菌肥10%、蔗糖2%、石膏粉2%、石灰粉1%。
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培养料,将微生物菌肥、石膏粉、石灰粉按比例放在一起干拌均匀,然后将木屑按比例拌在一起,把蔗糖放入水中融化,将拌好的干料与蔗糖水搅拌均匀,制备成栽培种菌料(含水量60wt%),即可装入17x35cm大小的菌袋灭菌,每袋装入菌料1.5公斤,常压灭菌12小时,温度下降到25℃在无菌条件下接入步骤2.2.3培养好的原种,接种后移入温室进行统一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20-25℃,空气相对湿度70-85%,并保证通风良好,避光培养25天。
2.4、出菇对比试验
步骤2.3培养好的菌包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出菇管理,将拔塞后的菌袋放入出菇室出菇,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90-95%,散射光光照为300-500 Lux,并保证通风良好,10天之后发现编号为5号的菌株的珊瑚状猴头出菇最早,且出菇整齐,每袋最高可产鲜菇472.2克,并可产4潮菇,生物转化率达到了98%;见表2。
2.5、生物转化率测定
子实体成熟时采收,记录每袋子实体产量(多潮菇总和)并计算生物转化率(4潮菇总和/菌袋总重量1.5公斤),试验结果请参阅表2。
表2 (30种)野生珊瑚状猴头菌生物转化率测定
2.6、筛选
对30株不同野生珊瑚状猴头菌株进行菌丝生长对比以及生物转化率对比。从中筛选出编号为5号的菌丝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生物转化率高的菌株,并将该菌株命名为ZLsh-1(Hericium coralloides ZLsh-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23年03月17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391。
图1为菌株编号5对应的野生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图;图2为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ZLsh-1子实体单产图。
实施例2 最佳培养条件和栽培条件优化
珊瑚状猴头菌通常为野生的食药用菌,数量稀少、采集困难,很难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所以人工栽培势在必行。虽然现在也有人工驯化栽培野生珊瑚状猴头菌,但因传统野生驯化手段成活率不高、组分菌丝生长孱弱、无法及时复壮营养不良的野生菌株,菌株产量低、生物转化率低、蛋白含量低,出菇温度窄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必须改进采用新的品种,以提高生物转化率来提高产量。
本发明对实施例1驯化获得的猴头菌新菌种ZLsh-1进行最佳培养条件和栽培条件的探讨。
1、培养基优化
1.1、母种培养培养基配制:
母种培养基A: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母种培养基B:马铃薯200克、葡萄糖15克、MgSO41克、CaCl20.25克、维生素B10.2毫克、麦芽浸出粉3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具体制作方法:称取去皮马铃薯200克,切成薄片,洗净,加入1000毫升水,烧煮,水开后,再煮20分钟,然后用纱布过滤,取滤液,如滤液不足1000毫升需添加补足毫升,然后加入琼脂煮至融化,再加入根据上述不同母种培养基的配方添加其它组分,趁热分装试管灭菌,试管装入量为试管高度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左右,高压灭菌121℃、20分钟,最后放置斜面。
按照实施例1中的2.1组织分离与培养步骤,进行珊瑚状猴头菌ZLsh-1菌株的母种培养基接种工作。接种后观察不同培养基配方珊瑚状猴头菌ZLsh-1的接种成活率和菌丝生长速度,试验结果请参阅表3。
表3 珊瑚状猴头菌ZLsh-1母种培养基条件优化
接种成活率(%) 菌丝生长速度(cm/d)
母种培养基A 85% 0.52
母种培养基B 95% 0.55
1.2、原种培养基优化
原种培养基A: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40%原种培养料A,余量为水。
所述原种培养料A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棉籽壳78%、稻糠20%、蔗糖1%、石膏粉1%。
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培养料,将稻糠、石膏粉按比例放在一起干拌均匀,然后将棉籽壳按比例拌在一起,把蔗糖放入水中融化,将拌好的干料与蔗糖水搅拌均匀,制备成原种菌料A(含水量60 wt%),即可装入17x35cm大小的菌袋灭菌,每袋装入菌料1.5公斤,常压灭菌12小时,温度下降到25℃在无菌条件下接入采用利用母种培养基B培养的试管母种,试管母种制备方法同步骤2.1。
原种培养基B: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40%原种培养料,余量为水。
所述原种培养料B按质量百分比计:棉籽壳88%、微生物菌肥10%、蔗糖1%、石膏粉1%。
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培养料,将微生物菌肥、石膏粉按比例放在一起干拌均匀,然后将棉籽壳按比例拌在一起,蔗糖放入水中融化,将拌好的干料与蔗糖水搅拌均匀制备成菌料(含水量60 wt%),即可装入17x35cm大小的菌袋灭菌,每袋装入菌料1.5公斤,常压灭菌12小时,温度下降到25℃在无菌条件下接入采用利用母种培养基B培养的试管母种,试管母种制备方法同步骤2.1。
接种后观察不同原种培养基配珊瑚状猴头菌ZLsh-1菌丝生长速度,试验结果请参阅表4。
表4 珊瑚状猴头菌ZLsh-1原种培养基条件优化
菌丝生长速度(cm/d) 长满菌袋天数(天)
原种培养基A 1.40 25
原种培养基B 1.63 21
1.3、栽培种培养基优化:
栽培种培养基A: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40%栽培种培养料A,余量为水。
所述栽培种培养料A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柞木屑76%、麦麸皮20%、豆粉1%、蔗糖1%、石膏粉1%、石灰粉1%。
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培养料,将麦麸皮、石膏粉、豆粉按比例放在一起干拌均匀,然后将柞木屑按比例拌在一起,把蔗糖放入水中融化,将拌好的干料与蔗糖水搅拌均匀,制备成栽培种菌料A(含水量为60 wt%)即可装入17x35cm大小的菌袋灭菌,每袋装入菌料1.5公斤,常压灭菌12小时,温度下降到25℃,在无菌条件下接入原种培养基B培养获得的原种。
栽培种培养基B: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38%栽培种培养料,余量为水。
栽培种培养料B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木屑85%、微生物菌肥10%、蔗糖2%、石膏粉2%、石灰粉1%。
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培养料,将微生物菌肥、石膏粉、石灰粉按比例放在一起干拌均匀,然后将木屑按比例拌在一起,把蔗糖放入水中融化,将拌好的干料与蔗糖水搅拌均匀,制备成栽培种菌料(含水量60wt%),即可装入17x35cm大小的菌袋灭菌,每袋装入菌料1.5公斤,常压灭菌12小时,温度下降到25℃在无菌条件下接入原种培养基B培养获得的原种。
按照实施例1中的步骤2.3、以及步骤2.4,进行栽培种培养及出菇管理,对比不同培养基配方珊瑚状猴头菌ZLsh-1的生物转化率,试验结果请参阅表5。
表5 珊瑚状猴头菌ZLsh-1栽培种培养基条件优化
出菇潮数 生物转化率
栽培种培养基A 3潮 90%
栽培种培养基B 4潮 98%
通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ZLsh-1培养的母种培养基B中接种成活率更高、菌丝生长速度更快;在原种培养基中加入微生物菌肥的配方,菌丝生长速度更快;栽培种培养料中加入微生物菌肥后,珊瑚状猴头菌生物转化率显著提高。
2、栽培条件优化
本发明采用菌砖出菇的方式代替传统菌袋出菇,菌砖袋大小为40x40x15cm,每袋可装料5公斤,很好的节省了人工生产成本,出菇时将菌砖放在温室架子上,可以有效利用温室空间,实现工厂化四季出菇。栽培培养基采用栽培种培养基B。
2.1 菌丝生长期栽培条件优化
按照栽培种培养基B的配方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培养料,将微生物菌肥、石膏粉、石灰粉按比例放在一起干拌均匀,然后将木屑按比例拌在一起,把蔗糖放入水中融化,将拌好的干料与蔗糖水搅拌均匀,制备成栽培种菌料(含水量60wt%),即可装入40x40x15cm大小的方形菌砖袋灭菌,每袋装入菌料5公斤,常压灭菌12小时,温度下降到25℃在无菌条件下接入实施例1中培养好的原种,接种后移入无菌培养室进行统一培养;设置三组不同的温度条件和空气相对湿度条件,温度条件分别为20℃、25℃、30℃,空气相对湿度条件分别为70%、80%、90%。试验结果请参阅表6。
表6 珊瑚状猴头菌ZLsh-1菌丝生长期栽培条件优化
由此可知,珊瑚状猴头菌ZLsh-1菌丝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25℃、空气相对湿度80%;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在ph值4-8之间均能生长,最适值为5-6之间,栽培时用石膏粉和石灰来调节。
2.2出菇期栽培条件优化
2.2.1出菇前处理 步骤2.1制备的珊瑚状猴头菌ZLsh-1菌砖按照步骤2.1中的温湿度要求避光培养20-25天;第26-30天每天给予菌砖袋6-8小时50-80Lux散射光光照处理;然后移入出菇室进行出菇。
2.2.2出菇期管理将步骤2.2.1处理后的珊瑚状猴头菌ZLsh-1菌砖放入出菇室出菇,菌砖可整齐摆放在菌架上,将上层膜掀开出菇,同时并做好保湿(本实施例中,出菇管理温度25℃,空气相对湿度90-95%,光照300-500 Lux,二氧化碳浓度为200-750ppm。利用菌砖生产的方式在后期采收加工时方便快捷,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对于在出菇前期对其进行一定的光照处理,比常规方法,出菇快3-5天。适合大规模和工厂化生产。
按照上述条件培养10-20天,每天喷水1-2次;当珊瑚状猴头菌菌刺充分展伸并开始下垂时,采收子实体;采完第一潮菇后,避光培养10天,菌丝长满栽培培养料;再次按照上述条件培养10-20天,然后第二次采收子实体(第二潮菇);根据上述方法,连续采收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每块菌砖平均可产珊瑚状猴头菌3-4朵,随机挑选10个菌砖测试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的单个菌砖产量。试验结果请参阅表7。
表7 珊瑚状猴头菌ZLsh-1每块菌砖产量(g)
实施例3分类学鉴定
1、形态学
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ZLsh-1菌丝体洁白浓密,菌落边缘整齐,均匀,在平板培养基上生长初时稀疏,呈散射状,而后逐渐变得浓密粗壮。子实体肉质,珊瑚状,由基部发出数条主枝,再由每条主枝上生出下垂而比较密的长刺,刺柔软,肉质,长0.5-1.5cm,顶端尖锐。主枝基部有时愈合成块,单个子实体幅宽15-32cm,高12-20cm。
该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外观形态呈珊瑚状,具分支,有清香,形态特征稳定,新鲜时颜色洁白或微带淡黄色,干燥后变成淡黄褐色,干后变硬,由基部连续数次分枝,最后分枝纤细,形成一个疏散的菌丛。菌肉白色,菌刺分布于分枝全长。经与《中国东北野生食药用真菌图志》(戴玉成等.科学出版社.2007年)中有关珊瑚状猴头菌的分类特征和《中国大型真菌》(卯晓岚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中珊瑚状猴头菌的照片对比,确定该野生珊瑚状猴头菌ZLsh-1在分类上属于珊瑚状猴头菌。
2、分子生物学鉴定
对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ZLsh-1进行ITS测序,通过扩增、DNA测序得到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ITS序列,将样品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序列进行比对,判定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ZLsh-1隶属于担子菌门、伞菌纲、红菇目、猴头菌科、猴头菌属。
本发明珊瑚猴头菌ITS序列:(如SEQ ID NO.1)
TGCGGAAGGATCATTAATGAATTTGAAAGGAGTTGTTGCTGGCCTGAAAC
CCAGGCATGTGCACGCTCCAATCTCATCCATCTTACACCTGTGCACCCTT
GCGTGGGTCCGTCGGCTTTGCGGTCGATGGGCTTGCGTTTTTCATAAACT
CTTATGTATGTAACAGAATGTCATAATGCTATAAACGCATCTTATACAAC
TTTCAACAACGGATCTCTTGGCTCTCGCATCGATGAAGAACGCAGCGAAA
TGCGATAAGTAATGTGAATTGCAGAATTCAGTGAATCATCGAATCTTTGA
ACGCACCTTGCGCCCCTTGGTATTCCGAGGGGCACGCCTGTTCGAGTGTC
GTGAAATTCTCAACTCAATCCTCTTGTTATGAGAGGGCTGGGCTTGGACT
TGGAGGTCTTGCCGGTGCTCCCTCGGGAAGTCGGCTCCTCTTGAATGCAT
GAGTGGATCCCTTTTGTAGGGTTTGCCCTTGGTGTGATAATTATCTACGC
CGCGGGTAGCCTTGCGTTGGTCTGCTTCTAACCGTCTTCGGACAACTTTC
ATCTCAACTTGACCTCGAATCAGGCGGGACTACCCGCTGAACTTAAGCAT
A
3、拮抗实验
以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ZLsh-1、雪玉松茸(李洁,彭艳芳,于文清.雪玉松茸干品营养和风味成分分析与评价[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35(20):8-12.)以及珊瑚猴头菌RT24(张鹏,王延锋,史磊等.利用汉麻秸秆栽培珊瑚猴头菌[J].食用菌学报,2021,28(02):55-59.DOI:10.16488/j.cnki.1005-9873.2021.02.008.)为试验材料,试验方法参照NY/T1845食用菌菌种区别性鉴定拮抗反应。
拮抗试验平板培养基: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蛋白胨5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1.5克、水1000毫升。
称取200克去皮马铃薯,切成薄片,洗净,加入1000毫升水烧煮,水开后再煮20分钟,然后用纱布过滤,取滤液,如滤液不足1000毫升需添加补足1000毫升,然后加入琼脂煮至融化,再加入葡萄糖、琼脂、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融化,高压灭菌121℃、20分钟,灭菌后在超净工作台中倒入9cm平板内备用。
将珊瑚状猴头菌ZLsh-1、雪玉松茸以及珊瑚猴头菌RT24在拮抗试验平板培养基上对峙接种和培养;培养条件:25℃恒温培养15天,试验结果请参阅表8。
表8 三种珊瑚状猴头菌拮抗试验
注:“+”表明有拮抗现象。
拮抗实验表明:珊瑚状猴头菌ZLsh-1是与雪玉松茸以及珊瑚猴头菌RT24不同的猴头菇菌株。
实施例4 品比实验
将珊瑚状猴头菌ZLsh-1、现有品种雪玉松茸、珊瑚猴头菌RT24采用实施例2步骤1.1母种培养基A制备成试管母种。
1、菌丝生长速度试验
将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ZLsh-1和现有品种雪玉松茸以及珊瑚猴头菌RT24的试管母种斜面上取0.5cm2的菌块,接种平板培养基(d=9cm),其中平板培养基配方采用实施例2的步骤1.1中母种培养基A;25℃恒温培养,待菌丝长满平板,用直径为0.7cm的打孔器取菌龄一致,大小相等且无污染的菌块转接于平板培养基(d=9cm)中央,25℃恒温培养,菌丝萌发后采用十字画线法每隔24h刻度至菌丝长满平板,计算菌丝生长速度并观察菌丝长势。试验结果请参阅表9。
表9 三种珊瑚状猴头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
菌丝生长速度(cm/d)
珊瑚状猴头菌ZLsh-1 0.52
雪玉松茸 0.48
珊瑚猴头菌RT24 0.45
2、栽培试验
将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ZLsh-1和现有品种雪玉松茸以及珊瑚猴头菌RT24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分别进行栽培试验。
具体方法如下:
2.1、将珊瑚状猴头菌ZLsh-1、雪玉松茸、珊瑚猴头菌RT24的试管母种分别接种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棉籽壳88%、微生物菌肥10%、蔗糖1%、石膏粉1%的原种培养基内(含水量60wt%),在无菌室内避光培养,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50-60%;培养25天,菌丝长满菌袋;
2.2、将发满菌的三种猴头菌的原种分别接种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木屑85%、微生物菌肥10%、蔗糖2%、石膏粉2%、石灰粉1%的栽培种培养基(含水量60wt%),并将接种后的三种栽培种分别移入温室进行培养管理,培养条件为温度20-25℃,空气相对湿度70-85%,并保证通风良好,培养30天。
2.3、出菇管理:在出菇阶段,三种珊瑚状猴头菌菌袋温度控制在22-28℃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光照为300-500 Lux条件下培养10-20天,每天喷水1-2次;当珊瑚状猴头菌菌刺充分展伸并开始下垂时,采收子实体;采完第一潮菇后,25℃、空气相对湿度为60%条件下避光培养10天,菌丝长满栽培培养料;然后在22-28℃、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光照为300 -500Lux条件下培养10-20天,每天喷水1-2次;当菌刺充分展伸并开始下垂时,第二次采收子实体;根据上述方法,连续采收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在此期间,观察统计三种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颜色、形状等,并记录不同品种出菇潮数以及计算生物转化率。
通过栽培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ZLsh-1和现有技术中主流的品种雪玉松茸以及珊瑚猴头菌RT24,对三种珊瑚状猴头菌的子实体性状、产量以及出菇温度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请参阅表10。
表10三种珊瑚状猴头菌栽培试验测定
通过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ZLsh-1和现有技术中主流的品种雪玉松茸和珊瑚猴头菌RT24相比,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ZLsh-1平均每个菌袋可产3-4潮菇,而雪玉松茸出菇2-3潮,珊瑚猴头菌RT24出菇仅仅1-2潮。
从形态特征可知,本发明的珊瑚状猴头菌ZLsh-1子实体为白色垂柳状,与现有的珊瑚状猴头菌品种不同,因此,本发明的珊瑚状猴头菌ZLsh-1是一个特有的珊瑚状猴头菌新品种。
3、温度试验
将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ZLsh-1和现有品种雪玉松茸以及珊瑚猴头菌RT24开展温度试验。
具体方法如下:
3.1、将珊瑚状猴头菌ZLsh-1、雪玉松茸和珊瑚猴头菌RT24的试管母种分别接种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棉籽壳88%、微生物菌肥10%、蔗糖1%、石膏粉1%的原种培养基内(含水量60wt%),在无菌室内避光培养,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50-60%;
3.2、将发满菌三种猴头菌原种分别接种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木屑85%、微生物菌肥10%、蔗糖2%、石膏粉2%、石灰粉1%的栽培种培养基内(含水量60wt%),并将接种后的三种栽培种分别别放置于不同温度梯度环境中,每个品种各100袋;
3.3、将三种猴头菌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处理环境中,其他栽培条件条件均相同,空气相对湿度为95%、光照为300 Lux;二氧化碳浓度200-750ppm;在出菇阶段对不同珊瑚状猴头菌品种出菇的各个温度处理环境的出菇量进行统计。试验结果请参阅表11。
表11三种珊瑚状猴头菌温度广度试验测定
4、次生代谢物试验
对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ZLsh-1、雪玉松茸、珊瑚猴头菌RT24,依据国家标准测试,粗蛋白GB 5009.5—2016、粗脂肪GB 5009.6—2016、粗纤维GB/T 5009.10-2003、多糖NY/T1676-2008、灰分GB 5009.4—2016、氨基酸GB5009.124-2016、β-葡聚糖NY/T 2006-2011开展此次生代谢物对比实验。
将在相同栽培条件下收获的三种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进行次生代谢物含量测试,取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40℃烘烤16小时后磨碎备用,各取10克进行珊瑚状猴头菌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多糖、灰分、氨基酸和β-葡聚糖含量的测试。试验结果请参阅表12。
表12三种珊瑚状猴头菌次生代谢物试验测定
经检测,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ZLsh-1中粗蛋白32.2%、粗脂肪6.5%、粗纤维8.7%、多糖4.9%、灰分8.5%、氨基酸11.2%、β-葡聚糖0.25%,包括β-1,3-D葡聚糖和β-1,6-D葡聚糖;此外,本发明珊瑚状猴头菌ZLsh-1子实体中还含有钙、铁、锌等多种人体必须的矿物质元素;富含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
5、保鲜实验
将在相同栽培条件下收获的珊瑚状猴头菌ZLsh-1、雪玉松茸和珊瑚猴头菌RT24的子实体按照单颗进行包装,然后放置在4℃的环境下,观察保鲜情况(保鲜期为采收到开始腐烂的天数);结果见表13,本发明菌株珊瑚状猴头菌ZLsh-1的保质期可达35天。
表13三种珊瑚状猴头菌次生代谢物试验测定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9)

1.一种高产葡聚糖的耐高温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为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 coralloides)ZLsh-1,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391。
2.一种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其特征在于,为栽培权利要求1所述的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 coralloides)ZLsh-1得到的子实体。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培养原种,然后再栽培子实体;
培养原种的原种培养基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40%原种培养料,余量为水;
所述原种培养料按质量百分计包括:
棉籽壳80-85%
微生物菌肥10-15%
蔗糖3-5%
石膏粉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子实体采用的栽培种培养基按质量百分计包括:38-40%的栽培种培养料,余量为水;
所述栽培种培养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木屑80-85%
微生物菌肥10-15%
蔗糖2-5%
石膏粉2-5%
石灰粉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原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 coralloides)ZLsh-1的母种接种于原种培养基,在温度20-25℃,湿度50-60%的条件下,避光培养20-25天,获得所述原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子实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栽培种培养基分装于菌砖袋,灭菌备用;
S2、将所述的原种接种于所述菌砖袋,避光培养20-25天;第26-30天每天给予菌砖袋6-8小时50-80Lux散射光光照处理;
S3、将步骤S2培养后的菌砖袋进行出菇管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避光培养条件:温度20-25℃,空气相对湿度70-8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砖袋的规格为方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出菇管理的条件包括:温度16-30℃,空气相对湿度90-95%,光照300-500 Lux,CO2浓度为200-750ppm。
CN202311153328.2A 2023-09-08 2023-09-08 高产葡聚糖的耐高温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及选育和栽培方法 Active CN1169043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3328.2A CN116904325B (zh) 2023-09-08 2023-09-08 高产葡聚糖的耐高温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及选育和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3328.2A CN116904325B (zh) 2023-09-08 2023-09-08 高产葡聚糖的耐高温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及选育和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04325A CN116904325A (zh) 2023-10-20
CN116904325B true CN116904325B (zh) 2023-12-15

Family

ID=88368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53328.2A Active CN116904325B (zh) 2023-09-08 2023-09-08 高产葡聚糖的耐高温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及选育和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0432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33933A (ko) * 2005-09-22 2007-03-27 코스모페름 베.파우 스핑고신을 생산하는 미생물 균주
CN101481657A (zh) * 2008-10-24 2009-07-15 邢宝全 食用珊瑚状猴头菌及其栽培方法
CN102754563A (zh) * 2012-05-15 2012-10-31 平泉县希才应用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珊瑚状猴头菌的生产方法
CN108795776A (zh) * 2018-01-05 2018-11-13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培养五棱散尾鬼笔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73228A (zh) * 2020-10-17 2021-01-29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一种云南松菌根苗的培育方法
CN114164111A (zh) * 2020-09-11 2022-03-11 山东恒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针菇斜面菌丝块的保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33933A (ko) * 2005-09-22 2007-03-27 코스모페름 베.파우 스핑고신을 생산하는 미생물 균주
CN101481657A (zh) * 2008-10-24 2009-07-15 邢宝全 食用珊瑚状猴头菌及其栽培方法
CN102754563A (zh) * 2012-05-15 2012-10-31 平泉县希才应用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珊瑚状猴头菌的生产方法
CN108795776A (zh) * 2018-01-05 2018-11-13 东北林业大学 一种培养五棱散尾鬼笔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64111A (zh) * 2020-09-11 2022-03-11 山东恒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针菇斜面菌丝块的保藏方法
CN112273228A (zh) * 2020-10-17 2021-01-29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一种云南松菌根苗的培育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mycelial growth of medicinal mushrooms belonging to the genus Hericium;Didsanutda Gonkhom et al.;Mycological Progress;第21卷(第82期);第1-12页 *
珊瑚状猴头不同出菇方式比较试验;赵敬聪等;食用菌;第41卷(第4期);第48-5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04325A (zh) 2023-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37680B (zh) 一种卵孢小奥德蘑新菌种及其人工栽培方法和用途
KR101056952B1 (ko) 단목재배를 이용한 검은비늘버섯의 대량생산방법
CN107586725B (zh) 一种冬虫夏草液体培养基及利用培养基培养冬虫夏草的方法
CN114931079B (zh) 内生真菌p-b313在提高石斛耐低磷胁迫中的应用
CN116904325B (zh) 高产葡聚糖的耐高温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及选育和栽培方法
CN110229757A (zh) 一株有效促进作物生长的桔绿木霉js84及其研制的生物有机肥
CN114181837B (zh) 一株富硒毛柄库恩菇新菌株及其人工栽培方法
CN110218657A (zh) 一株长枝木霉md30及其研制的生物有机肥
CN114946524A (zh) 一种用于羊肚菌的高效栽培方法
CN109810908B (zh) 一种梭伦剥管孔菌新菌种和基于菌糠基质的栽培方法及其用途
CN110876322A (zh) 一种高温型口蘑的选育与栽培工艺
CN117187083B (zh) 一种适于工厂化的光敏型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及其栽培方法
CN111304097A (zh) 一种野生阿魏菇菌种分离及其纯化方法
CN115948253B (zh) 一种红托竹荪菌株黔pr12及其应用
CN117844656B (zh) 一种元蘑菌株、杂交育种方法、栽培方法及应用
Mai et al. Cultivation of oyster mushroom (Pleurotus spp.) using fermentation substrate
CN114540198B (zh) 一株高温出菇型翘鳞香菇jaucc3146及其栽培方法
CN109258306A (zh) 一种快速高效的秀珍菇菌种繁育方法
CN117487671B (zh) 一种适宜工厂化栽培的金黄色绣球菌菌株及其栽培方法
CN115918438B (zh) 黑木耳新品种的栽培方法
CN116114534B (zh) 一种红托竹荪菌株黔pr20及其应用
CN114958615B (zh) 一种白肉灵芝菌株l4968及其栽培方法
CN116004400B (zh) 一种红托竹荪菌株黔pr23及其应用
CN104145710B (zh) 一株西藏高原黑木耳菌株
CN111084098B (zh) 蟹味菇h18及其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