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01380A - 一种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01380A
CN116901380A CN202310781976.6A CN202310781976A CN116901380A CN 116901380 A CN116901380 A CN 116901380A CN 202310781976 A CN202310781976 A CN 202310781976A CN 116901380 A CN116901380 A CN 1169013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jection molding
heating medium
cooling medium
die holder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819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郁建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akang Precision Mo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akang Precision Mo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akang Precision Mo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akang Precision Mo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8197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013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901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013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2Heating or cooling
    • B29C45/73Heating or cooling of the mould
    • B29C45/7312Construction of heating or cooling fluid flow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1/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 F25B21/02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using Peltier effect; using Nernst-Ettinghausen effe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6/00Devic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a cooling mod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with a cooling mode not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liquids, e.g. br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涉及注塑成型系统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维护成本较高,加热效率和冷却效率有待提高的问题。所述注塑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座和上模座,所述下模座和上模座的内部均设置有注塑成型腔,所述注塑成型腔的外侧设置有换热板,所述换热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冷热交换机构,所述下模座注塑成型腔的底部和上模座注塑成型腔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二冷热交换机构,所述第一冷热交换机构包括第一加热介质循环管和第一冷却介质循环管,所述第二冷热交换机构包括第二加热介质循环管和第二冷却介质循环管,且第一加热介质循环管与第二加热介质循环管固定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成型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
背景技术
塑料注塑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适应能力强和产品多样化等特点,注塑制品广泛应用于信息、汽车、家电、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等领域,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模具温度对注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很大影响,快速热循环注塑,通过在注塑过程中对模具进行交替地加热和冷却以适应注塑不同阶段对模具温度的实时需求,实现变模温注塑成型,从而提高塑件的品质;
例如公告号为CN216068448U的中国授权专利(一种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模):包括模具槽,冷热交换机构,冷热交换机构升降设置在模具槽下方,冷热交换机构用于给模具槽换热,冷热交换机构包括换热箱体,换热箱体内部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冷却板,换热箱体上端设置有导热管,冷却板用于冷热交换机构与通过导热管对模具槽冷却降温,升降机构与冷热交换机构固定连接,用于冷热交换机构的升降。冷热交换机构与模具槽贴合使上热板与下热板进行对模具槽内部循环加热时使模具槽内壁面所产生的温度稳定在一定的高度,而下热板在不工作时是远离模具槽的一个状态然后通过冷却板对下热板进行降温冷却;
上述现有技术通过升降机构的升降来控制冷热交换机构的加热或者冷却,在模具内部增设由电动伸缩杆构成的升降机构,维护成本较高,且上述现有技术的加热机构和冷却机构均位于模具槽的底部,换热面积的分布不够全面,因此,加热效率和冷却效率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维护成本较高,加热效率和冷却效率有待提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包括注塑成型模具,所述注塑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座和上模座,所述下模座和上模座的内部均设置有注塑成型腔,所述注塑成型腔的外侧设置有换热板,所述换热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冷热交换机构,所述下模座注塑成型腔的底部和上模座注塑成型腔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二冷热交换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冷热交换机构包括第一加热介质循环管和第一冷却介质循环管。
优选的,所述第二冷热交换机构包括第二加热介质循环管和第二冷却介质循环管,且第一加热介质循环管与第二加热介质循环管固定连接,且第一冷却介质循环管与第二冷却介质循环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注塑成型腔内壁的内部间隔设置有若干感温探头。
优选的,所述下模座和上模座的外侧均设置有加热介质进管和冷却介质进管。
优选的,所述下模座和上模座的外侧均设置有辅助换热基座、加热介质排管和冷却介质排管,且加热介质排管和冷却介质排管均贯穿辅助换热基座,且辅助换热基座位于加热介质排管和冷却介质排管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辅助换热基座的内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块,且半导体制冷块位于加热介质排管与冷却介质排管之间。
优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块包括热端和冷端。
优选的,所述加热介质排管和冷却介质排管的外侧均设置有换热套,且加热介质排管的换热套与热端表面贴合,所述冷却介质排管的换热套与冷端表面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第一加热介质循环管和第一冷却介质循环管均设置在注塑成型腔的外侧,第二加热介质循环管和第二冷却介质循环管均设置在注塑成型腔的底部和底部,当需要加热注塑成型腔时,第一加热介质循环管和第二加热介质循环管通入加热介质,再经换热板进行换热,从而快速加热注塑成型腔,当需要冷却注塑成型腔时,第一冷却介质循环管和第二冷却介质循环管通入冷却介质,再经换热板进行换热,从而快速冷却注塑成型腔,感温探头实时监测注塑成型腔内部温度,并相应地控制加热介质和冷却介质的通入和排出,使注塑成型腔表面温度根据注塑过程不同阶段的要求进行快速热冷转换,从而提高注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且加热介质循环管和冷却介质循环管盘设在注塑成型腔的外侧,接触换热面积大,提高了加热效率和冷却效率,且整体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维护方便,有效降低了维护成本;
2、本发明的半导体制冷块其冷端制冷,其热端制热,当使用后的加热介质排出时,经过半导体制冷块的热端,被热端重新加热,当使用后的冷却介质排出时,经过半导体制冷块的冷端,被冷端重新冷却,从而方便了介质的后续处理和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下模座的俯视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注塑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注塑成型腔和换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辅助换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冷热交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冷热交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注塑成型模具;2、下模座;3、注塑成型腔;4、换热板;5、第一冷热交换机构;6、第二冷热交换机构;7、感温探头;8、第一加热介质循环管;9、第一冷却介质循环管;10、第二加热介质循环管;11、第二冷却介质循环管;12、加热介质进管;13、冷却介质进管;14、加热介质排管;15、冷却介质排管;16、辅助换热基座;17、半导体制冷块;18、热端;19、冷端;20、上模座;21、换热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包括注塑成型模具1,注塑成型模具1包括下模座2和上模座20,下模座2和上模座20的内部均设置有注塑成型腔3,下模座2与上模座20合模,二者之间构成完整的注塑成型腔3,注塑成型腔3的外侧设置有换热板4,换热板4能够进行热交换,通过流动的加热介质加热下模座2和上模座20的注塑成型腔3,也可通过流动的冷却介质冷却下模座2和上模座20的注塑成型腔3,换热板4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冷热交换机构5,下模座2注塑成型腔3的底部和上模座20注塑成型腔3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二冷热交换机构6,第一冷热交换机构5包括第一加热介质循环管8和第一冷却介质循环管9,第一加热介质循环管8和第一冷却介质循环管9均设置在注塑成型腔3的外侧,第二冷热交换机构6包括第二加热介质循环管10和第二冷却介质循环管11,且第二加热介质循环管10和第二冷却介质循环管11均设置在注塑成型腔3的底部,接触换热面积大,提高了加热效率和冷却效率,半导体制冷块17包括热端18和冷端19,半导体制冷块17其冷端19制冷,其热端18制热,当使用后的加热介质排出时,经过半导体制冷块17的热端18,被热端18重新加热,当使用后的冷却介质排出时,经过半导体制冷块17的冷端19,被冷端19重新冷却,从而方便了介质的后续处理和循环使用。
进一步,第一冷热交换机构5包括第一加热介质循环管8和第一冷却介质循环管9,第一加热介质循环管8和第一冷却介质循环管9均设置在注塑成型腔3的外侧,为盘管结构。
进一步,第二冷热交换机构6包括第二加热介质循环管10和第二冷却介质循环管11,且第一加热介质循环管8与第二加热介质循环管10固定连接,且第一冷却介质循环管9与第二冷却介质循环管11固定连接,第二加热介质循环管10和第二冷却介质循环管11均设置在注塑成型腔3的底部。
进一步,注塑成型腔3内壁的内部间隔设置有若干感温探头7,感温探头7实时监测注塑成型腔3的温度,并相应地控制加热介质和冷却介质的通入和排出,使注塑成型腔3表面温度根据注塑过程不同阶段的要求进行快速热冷转换,从而提高注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进一步,下模座2和上模座20的外侧均设置有加热介质进管12和冷却介质进管13,加热模具时,通过加热介质进管12向第一冷热交换机构5和第二冷热交换机构6内部通入加热介质,冷却模具时,通过冷却介质进管13向第一冷热交换机构5和第二冷热交换机构6内部通入冷却介质,通过加热介质和冷却介质的通入和排出,实现对注塑成型腔3的加热和冷却。
进一步,下模座2和上模座20的外侧均设置有辅助换热基座16、加热介质排管14和冷却介质排管15,且加热介质排管14和冷却介质排管15均贯穿辅助换热基座16,且辅助换热基座16位于加热介质排管14和冷却介质排管15的外侧,辅助换热基座16起到辅助换热的作用,能够方便介质的后续处理和循环使用。
进一步,辅助换热基座16的内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块17,且半导体制冷块17位于加热介质排管14与冷却介质排管15之间,半导体制冷块17包括热端18和冷端19,半导体制冷块17其冷端19制冷,其热端18制热,当使用后的加热介质排出时,经过半导体制冷块17的热端18,被热端18重新加热,当使用后的冷却介质排出时,经过半导体制冷块17的冷端19,被其冷端19重新冷却,从而方便了介质的后续处理和循环使用。
进一步,半导体制冷块17包括热端18和冷端19,半导体制冷块17其冷端19制冷,其热端18制热,当使用后的加热介质排出时,经过半导体制冷块17的热端18,被热端18重新加热,当使用后的冷却介质排出时,经过半导体制冷块17的冷端19,被冷端19重新冷却,从而方便了介质的后续处理和循环使用。
进一步,加热介质排管14和冷却介质排管15的外侧均设置有换热套21,且加热介质排管14的换热套21与热端18表面贴合,冷却介质排管15的换热套21与冷端19表面贴合,换热套21起到导热导冷的作用,提高换热效率,当使用后的冷却介质排出时,经过半导体制冷块17的冷端19,被冷端19重新冷却,当使用后的加热介质排出时,经过半导体制冷块17的热端18,被热端18重新加热,从而方便了介质的后续处理和循环使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下模座2与上模座20合模,二者之间构成完整的注塑成型腔3,通过加热介质进管12向第一冷热交换机构5和第二冷热交换机构6内部通入加热介质,加热介质流通第一加热介质循环管8和第二加热介质循环管10,第一加热介质循环管8和第二加热介质循环管10升温,换热板4进行热交换,通过流动的加热介质加热下模座2和上模座20的注塑成型腔3,感温探头7实时监测注塑成型腔3的温度,当温度到达指定值时,向注塑成型腔3内部通入注塑料,完成保压后进行冷却,第一冷热交换机构5和第二冷热交换机构6内部的加热介质通过加热介质排管14排出,排出后,通过冷却介质进管13向第一冷热交换机构5和第二冷热交换机构6内部通入冷却介质,冷却介质流通第一冷却介质循环管9和第二冷却介质循环管11,第一冷却介质循环管9和第二冷却介质循环管11降温冷却,换热板4进行热交换,通过流动的冷却介质冷却下模座2和上模座20的注塑成型腔3,感温探头7实时监测注塑成型腔3的温度,直至注塑成型腔3的温度降低至指定冷却值后开模,完成整个注塑过程,第一加热介质循环管8、第二加热介质循环管10、第一冷却介质循环管9和第二冷却介质循环管11均盘设在注塑成型腔3的外侧,第一加热介质循环管8、第二加热介质循环管10、第一冷却介质循环管9和第二冷却介质循环管11构成的换热管道接触换热面积大,从而提高了第一冷热交换机构5和第二冷热交换机构6的加热效率和冷却效率,半导体制冷块17包括冷端19和热端18,其冷端19能够制冷,其热端18能够制热,当使用后的加热介质排出时,经过半导体制冷块17的热端18,被热端18重新加热,当使用后的冷却介质排出时,经过半导体制冷块17的冷端19,被冷端19重新冷却,从而方便了对使用后介质的后续处理和循环使用,加热冷却方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9)

1.一种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包括注塑成型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成型模具(1)包括下模座(2)和上模座(20),所述下模座(2)和上模座(20)的内部均设置有注塑成型腔(3),所述注塑成型腔(3)的外侧设置有换热板(4),所述换热板(4)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冷热交换机构(5),所述下模座(2)注塑成型腔(3)的底部和上模座(20)注塑成型腔(3)的顶部均设置有第二冷热交换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热交换机构(5)包括第一加热介质循环管(8)和第一冷却介质循环管(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热交换机构(6)包括第二加热介质循环管(10)和第二冷却介质循环管(11),且第一加热介质循环管(8)与第二加热介质循环管(10)固定连接,且第一冷却介质循环管(9)与第二冷却介质循环管(1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成型腔(3)内壁的内部间隔设置有若干感温探头(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2)和上模座(20)的外侧均设置有加热介质进管(12)和冷却介质进管(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2)和上模座(20)的外侧均设置有辅助换热基座(16)、加热介质排管(14)和冷却介质排管(15),且加热介质排管(14)和冷却介质排管(15)均贯穿辅助换热基座(16),且辅助换热基座(16)位于加热介质排管(14)和冷却介质排管(15)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换热基座(16)的内部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块(17),且半导体制冷块(17)位于加热介质排管(14)与冷却介质排管(1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块(17)包括热端(18)和冷端(1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介质排管(14)和冷却介质排管(15)的外侧均设置有换热套(21),且加热介质排管(14)的换热套(21)与热端(18)表面贴合,所述冷却介质排管(15)的换热套(21)与冷端(19)表面贴合。
CN202310781976.6A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 Pending CN1169013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1976.6A CN116901380A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1976.6A CN116901380A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01380A true CN116901380A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61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81976.6A Pending CN116901380A (zh) 2023-06-29 2023-06-29 一种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0138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40149U (zh) 一种改进型热压模具
CN109433924A (zh) 一种实现模内快速成形和淬火的模具
CN210308697U (zh) 一种橡胶热压成型模具
CN209666190U (zh) 一种注塑机用模具冷却装置
CN116901380A (zh) 一种辅助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系统
CN218876201U (zh)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结构的新能源汽车注塑模具
CN206690500U (zh) 一种快速降温的条形工件注塑模具
CN220555211U (zh) 一种多腔体注压成型模具的均匀冷却结构
CN114407308A (zh) 一种模具及模具表面快速升降温方法
CN210552858U (zh) 一种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CN209409176U (zh) 一种基于冷流道模成型的注塑模具
CN216182110U (zh) 一种塑料箱中空滚塑模具
CN109624350B (zh) 一种笔记本外壳的制造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CN216300078U (zh) 一种注塑用可快速降温的模具装置
CN201077144Y (zh) 一种塑料模具快速加热及冷却的温度控制装置
CN110733147A (zh) 一种餐具模具用加热装置
CN220763459U (zh) 一种模具快速降温装置
CN219988319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前壳成型模具
CN220681449U (zh) 可快速成型的塑胶模具
CN220784698U (zh) 一种冷热结合的电池箱体模具
CN220700322U (zh) 一种急冷急热注塑模具的冷却系统
CN220841214U (zh) 一种便于切换模型的注塑模具
CN216068556U (zh) 一种可快速制冷压铸模温机
CN220073182U (zh) 一种自动注蜡机
CN217395630U (zh)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电池塑料外壳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