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76032A - 一步水热法合成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的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步水热法合成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的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76032A
CN116876032A CN202310979099.3A CN202310979099A CN116876032A CN 116876032 A CN116876032 A CN 116876032A CN 202310979099 A CN202310979099 A CN 202310979099A CN 116876032 A CN116876032 A CN 1168760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acid
catalyst
nickel
acid ligand
cobalt hydrox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790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旭坡
王喜辉
毛晨星
陈野
王冉
张静茹
仇家耀
李世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97909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760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76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760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1/00Electrodes; Manufacture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25B11/04Electrodes; Manufacture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C25B11/051Electrodes formed of electrocatalysts on a substrate or carrier
    • C25B11/073Electrodes formed of electrocatalysts on a substrate or carrier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catalyst material
    • C25B11/091Electrodes formed of electrocatalysts on a substrate or carrier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catalyst material consisting of at least one catalytic element and at least one catalytic compound;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atalytic elements or catalytic compounds
    • C25B11/095Electrodes formed of electrocatalysts on a substrate or carrier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catalyst material consisting of at least one catalytic element and at least one catalytic compound;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atalytic elements or catalytic compounds at least one of the compounds being 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1/00Electrodes; Manufacture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25B11/04Electrodes; Manufacture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C25B11/051Electrodes formed of electrocatalysts on a substrate or carrier
    • C25B11/055Electrodes formed of electrocatalysts on a substrate or carri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or carrier material
    • C25B11/057Electrodes formed of electrocatalysts on a substrate or carri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ubstrate or carrier material consisting of a single element or compound
    • C25B11/061Metal or allo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3/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 C25B3/01Products
    • C25B3/07Oxygen containing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步水热法合成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的方法及应用,该方法以泡沫镍为基底,将其加入到一定比例的硝酸钴、硝酸镍和有机酸钠盐混合溶液中,一步水热合成了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本发明制备步骤操作简便,能够在温和条件下完成对HMF的选择性电催化氧化制备FDCA。发明所制备的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通过引入有机酸配体来促进表面晶格无序化,优化催化剂表面电子结构,提高催化剂本征活性。

Description

一步水热法合成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的方法 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催化氧化5-羟甲基糠醛合成2,5-呋喃二甲酸的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步水热法合成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的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人类对于化石燃料的过度开发和石油基化学品的过分依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问题。开发清洁、可持续能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途径。近些年,生物质因其低碳清洁、储量丰富、应用广泛等优点受到人们极大关注。以生物质为原材料生产的各种化学品和燃料,已经成为化学工业和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将储量丰富的生物质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是发挥生物质高值化应用潜力的新途径。从纤维素、木质素中得到的5-羟甲基糠醛(HMF)是重要的平台化合物之一,其氧化产物2,5-呋喃二甲酸(FDCA)是最有可能代替石油基产物对苯二甲酸用于聚酯生产的化合物,所以氧化HMF合成FDCA具有重要的应用发展前景。
目前,催化氧化HMF制备FDCA已有大量研究,传统热催化在转化产率和产品纯度上存在优势,但是复杂反应条件与氧化剂使用增加了生产成本,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光催化与生物催化虽然反应条件简单,但是产率却不尽如人意。电催化技术不仅具有清洁环保、操作简便等优点,而且可以实现在阳极选择性转化HMF生成FDCA的同时,在阴极生产高价值的氢气,提高电解槽利用率。研究表明,过渡金属(Ni、Co、Fe、Cu等)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复合而成的双金属材料具有优异的电氧化HMF催化活性。前期研究已经证实,Co基催化剂在醛基上具有强双原子吸附(O和C原子),能促使醛基转换为羧基;Ni基催化剂在醇脱氢步骤中具有适当的OH吸附能,表现出最佳的羟基氧化活性。若通过简易方法将储量丰富的Ni、Co合成为高效电催化剂,用来电催化转化HMF获取FDCA,可以摆脱对贵金属催化剂的依赖,节约成本,大幅增加经济收益,在实际工业应用中极具发展前景。然而,现有催化剂合成方法普遍需要繁杂的操作步骤,耗费大量能量,极大增加生产成本,限制了其实际工业应用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一步水热法合成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以泡沫镍为基底,将其加入到一定配比的硝酸钴、硝酸镍和有机酸钠盐的混合溶液中,一步水热合成了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制备步骤操作简便,能够在温和条件下完成对HMF的选择性电催化氧化制备FDCA。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步水热法合成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步骤S1:将泡沫镍裁剪成片状,依次置于无水乙醇和盐酸中进行超声清洗,得到泡沫镍A;
步骤S2: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有机酸钠盐、硝酸镍和硝酸钴,搅拌至溶液混合均匀后通入氮气达到饱和状态,去除溶液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得到混合溶液B,所述有机酸钠盐为苯甲酸钠、苯磺酸钠、苯酚钠或苯膦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硝酸镍、硝酸钴与有机酸钠盐的摩尔比为1:0.5~2:1~3;
步骤S3:将步骤S1得到的泡沫镍A与步骤S2得到的混合溶液B加入到反应釜中并于90~100℃反应得到物料C;
步骤S4:依次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清洗步骤S3得到的物料C,再将物料C干燥后得到目标产物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该催化剂中二元过渡金属Ni-Co协同参与5-羟甲基糠醛电催化氧化,有机酸配体促进催化剂表面晶格无序化进而优化催化剂表面电子结构,双金属位点的协同作用与有机酸配体的配位效应实现5-羟甲基糠醛高选择性电催化氧化合成2,5-呋喃二甲酸,并且催化剂呈现纳米线状结构,能够暴露大量可及活性位点,纳米线状结构为电解质的扩散提供了开放空间,有利于电子转移,该催化剂在5-羟甲基糠醛电催化氧化过程中具有高达97.33%的2,5-呋喃二甲酸产率和96.59%的法拉第效率。
进一步限定,步骤S1中所述泡沫镍的厚度为1~3mm,裁剪的尺寸为2×3cm2,置于无水乙醇和盐酸中的超声时间分别为10min和40min。
进一步限定,步骤S2中通入氮气饱和时间为10~20min,搅拌转速为100rpm,搅拌时间为10min。
进一步限定,步骤S2中所述硝酸镍、硝酸钴与有机酸钠盐的摩尔比为1:1:2。
进一步限定,步骤S3中反应时间为12h,反应温度为95℃。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作为工作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在碱性电解液中实现电催化氧化5-羟甲基糠醛合成2,5-呋喃二甲酸的应用。
进一步限定,所述三电极体系中铂片和Hg/HgO电极为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碱性电解液为1M的KOH或NaOH溶液,溶入5-羟甲基糠醛的浓度为10~50mmol/L,施加的外加电位为1.2~1.6V(vs.RHE),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在碱性电解液中高选择性地电催化氧化5-羟甲基糠醛制备2,5-呋喃二甲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优点在于引入二元过渡金属Ni-Co协同参与HMF电催化氧化,一方面,Co位点能提供较低的起始电位,在醛基上具有强双原子吸附(O和C原子),能促使醛基转换为羧基;另一方面,Ni位点能提供更快的反应动力学,在醇脱氢步骤中具有适当的OH吸附能,表现出优异的羟基氧化活性。
2.本发明所制备的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通过引入有机酸配体来促进表面晶格无序化,优化催化剂表面电子结构,提高催化剂本征活性。
3.本发明所合成的最优催化剂呈现纳米线状结构,暴露了大量可及活性位点。此外,纳米线结构还为电解质的扩散提供了开放空间,有利于电子转移。最优催化剂具有1.19V的低起始电位,可实现高达97.33%的FDCA产率和96.59%的法拉第效率。
4.本发明合成的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活性层,原位生长在泡沫镍基底上,结构牢固,具有出色的稳定性,在经过5次循环电解后仍保持高FDCA产率和法拉第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目标产物D1的扫描电镜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目标产物D1的X射线衍射图。
图3为实施例1制备的目标产物D1的OER与HMFOR线性扫描伏安曲线对比图。
图4为实施例1~4及对比例1制备的目标产物D1~D5的HMFOR线性扫描伏安曲线图。
图5为实施例1制备的目标产物D1电氧化HMF制备FDCA的反应产物变化图。
图6为实施例1制备的目标产物D1电氧化HMF五次循环的HMF转化率、FDCA产率、FDCA选择性和法拉第效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该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步骤S1:剪裁2×3cm2泡沫镍,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5min,再用1mol/L盐酸超声清洗40min,得到泡沫镍A1;
步骤S2:在30mL去离子水中加入硝酸钴、硝酸镍和苯甲酸钠,搅拌至溶液混合均匀后通入氮气饱和10min得到混合溶液B1,其中硝酸钴、硝酸镍和苯甲酸钠的浓度分别为50mmol/L、50mmol/L和100mmol/L;
步骤S3:将泡沫镍A1与混合溶液B1加入到反应釜中,放置反应釜到鼓风干燥箱中于95℃反应12h后取出得到产物C1;
步骤S4: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清洗产物C1,再将产物C1置于鼓风干燥箱中于60℃干燥6h得到目标产物D1。
步骤S5:在H型电解池阴/阳极室分别加入30mL KOH电解液,阳极室再加入50mmol/L的5-羟甲基糠醛,使用目标产物D1作为工作电极,Hg/HgO作为参比电极,铂片作为对电极。在1.4V(vs.RHE)电位下进行HMF转化反应,每隔10C电荷量取样,最后反应溶液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MF转化率和FDCA产率。
实施例
步骤S1:剪裁2×3cm2泡沫镍,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5min,再用1mol/L盐酸超声清洗40min,得到泡沫镍A2;
步骤S2:在30mL去离子水中加入硝酸钴、硝酸镍和苯酚钠,搅拌至溶液混合均匀后通入氮气饱和10min得到混合溶液B2,其中硝酸钴、硝酸镍和苯酚钠的浓度分别为50mmol/L、50mmol/L和100mmol/L;
步骤S3:将泡沫镍A2与混合溶液B2加入到反应釜中,放置反应釜到鼓风干燥箱中于95℃反应12h后取出得到产物C2;
步骤S4: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清洗产物C2,再将产物C2置于鼓风干燥箱中于60℃干燥6h得到目标产物D2。
步骤S5:在H型电解池阴/阳极室分别加入30mL KOH电解液,阳极室再加入50mmol/L的5-羟甲基糠醛,使用目标产物D2作为工作电极,Hg/HgO作为参比电极,铂片作为对电极。在1.4V(vs.RHE)电位下进行HMF转化反应。
实施例
步骤S1:剪裁2×3cm2泡沫镍,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5min,再用1mol/L盐酸超声清洗40min,得到泡沫镍A3;
步骤S2:在30mL去离子水中加入硝酸钴、硝酸镍和苯磺酸钠,搅拌至溶液混合均匀后通入氮气饱和10min得到混合溶液B3,其中硝酸钴、硝酸镍和苯磺酸钠的浓度分别为50mmol/L、50mmol/L和100mmol/L;
步骤S3:将泡沫镍A3与混合溶液B3加入到反应釜中,放置反应釜到鼓风干燥箱中于95℃反应12h后取出得到产物C3;
步骤S4: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清洗产物C3,再将产物C3置于鼓风干燥箱中于60℃干燥6h得到目标产物D3。
步骤S5:在H型电解池阴/阳极室分别加入30mL KOH电解液,阳极室再加入50mmol/L的5-羟甲基糠醛,使用目标产物D3作为工作电极,Hg/HgO作为参比电极,铂片作为对电极。在1.4V(vs.RHE)电位下进行HMF转化反应。
实施例
步骤S1:剪裁2×3cm2泡沫镍,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5min,再用1mol/L盐酸超声清洗40min,得到泡沫镍A4;
步骤S2:在30mL去离子水中加入硝酸钴、硝酸镍和苯膦酸钠,搅拌至溶液混合均匀后通入氮气饱和10min得到混合溶液B4,其中硝酸钴、硝酸镍和苯膦酸钠的浓度分别为50mmol/L、50mmol/L和100mmol/L;
步骤S3:将泡沫镍A4与混合溶液B4加入到反应釜中,放置反应釜到鼓风干燥箱中95℃反应12h后取出得到反应产物C4;
步骤S4: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清洗产物C4,再将产物C4置于鼓风干燥箱中于60℃干燥6h得到目标产物D4。
步骤S5:在H型电解池阴/阳极室分别加入30mL KOH电解液,阳极室再加入50mmol/L的5-羟甲基糠醛,使用目标产物D4作为工作电极,Hg/HgO作为参比电极,铂片作为对电极。在1.4V(vs.RHE)电位下进行HMF转化反应。
对比例1
步骤S1:剪裁2×3cm2泡沫镍,在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5min,再用1mol/L盐酸超声清洗40min,得到泡沫镍A5;
步骤S2:在30mL去离子水中加入硝酸钴和硝酸镍,搅拌至溶液混合均匀后通入氮气饱和10min得到混合溶液B5,其中硝酸钴和硝酸镍的浓度分别为50mmol/L和50mmol/L;
步骤S3:将泡沫镍A5与混合溶液B5加入到反应釜中,放置反应釜到鼓风干燥箱中于95℃反应12h后取出得到产物C5;
步骤S4: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清洗产物C5,再将产物C5置于鼓风干燥箱中于60℃干燥6h即可得到目标产物D5。
步骤S5:在H型电解池阴/阳极室分别加入30mL KOH电解液,阳极室再加入50mmol/L的5-羟甲基糠醛,使用目标产物D5作为工作电极,Hg/HgO作为参比电极,铂片作为对电极。在1.4V(vs.RHE)电位下进行HMF转化反应。
电催化氧化HMF性能测试:
为了研究催化剂材料电催化氧化HMF性能,采用传统三电极体系进行测试。裁剪目标产物D1作为工作电极(有效面积为1×1cm2),Hg/HgO作为参比电极,铂片作为对电极。电解池为中间加有杜邦质子交换膜(Nafion-117)的H型电解池,使用的电解液为1 M KOH溶液。测试时,在阴/阳极室中分别加入30mL KOH溶液,其中阳极室还加入50mmol/L的5-羟甲基糠醛。测量线性扫描伏安曲线的扫描速率为10mV s–1,扫描范围是0.9~1.8V(vs. RHE)。用同样的方法测试样品D2、D3和D4,样品D5作为对照样。
所有实施例中样品的性能表征如下:
如图1所示,为实施例1所得目标产物D1的扫描电镜图,具有明显的纳米线条结构。图2为目标产物D1的XRD图谱,可以观察到D1表面物相为Ni(OH)(C6H5COO)H2O。图3为目标产物D1的OER与HMFOR线性扫描伏安曲线的对比图,该图显示目标产物D1在OER和HMFOR过程中的起始电位接近,但是HMFOR过程具有更大的电流密度,达到100mA cm–1时的过电位比OER低310mV。图4为目标产物D1~D5的线性扫描伏安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目标产物D1相较于其它目标产物具有更低的起始电位和更高的电流密度,说明目标产物D1对于HMF氧化起到促进作用,对析氧反应起到抑制作用。图5为目标产物D1电氧化HMF制备FDCA的反应产物变化图,可以看出氧化过程中主要存在形式为HMF和FDCA,随着反应的进行,最终可实现99.56%的HMF转化率和97.33%的FDCA产率,展示出优异的性能。图6为目标产物D1电氧化HMF五次循环的HMF转化率、FDCA产率、FDCA选择性和法拉第效率图,可以看出在经过5次循环电解后仍保持高的FDCA产率和法拉第效率,具有出色的稳定性。
以上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范围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均落入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步水热法合成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步骤S1:将泡沫镍裁剪成片状,依次置于无水乙醇和盐酸中进行超声清洗,得到泡沫镍A;
步骤S2: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有机酸钠盐、硝酸镍和硝酸钴,搅拌至溶液混合均匀后通入氮气达到饱和状态,去除溶液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得到混合溶液B,所述有机酸钠盐为苯甲酸钠、苯磺酸钠、苯酚钠或苯膦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硝酸镍、硝酸钴与有机酸钠盐的摩尔比为1:0.5~2:1~3;
步骤S3:将步骤S1得到的泡沫镍A与步骤S2得到的混合溶液B加入到反应釜中并于90~100℃反应得到物料C;
步骤S4:依次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清洗步骤S3得到的物料C,再将物料C干燥后得到目标产物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该催化剂中二元过渡金属Ni-Co协同参与5-羟甲基糠醛电催化氧化,有机酸配体促进催化剂表面晶格无序化进而优化催化剂表面电子结构,双金属位点的协同作用与有机酸配体的配位效应实现5-羟甲基糠醛高选择性电催化氧化合成2,5-呋喃二甲酸,并且催化剂呈现纳米线状结构,能够暴露大量可及活性位点,纳米线状结构为电解质的扩散提供了开放空间,有利于电子转移,该催化剂在5-羟甲基糠醛电催化氧化过程中具有高达97.33%的2,5-呋喃二甲酸产率和96.59%的法拉第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步水热法合成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泡沫镍的厚度为1~3mm,裁剪的尺寸为2×3cm2,置于无水乙醇和盐酸中的超声时间分别为10min和4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步水热法合成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通入氮气饱和时间为10~20min,搅拌转速为100rpm,搅拌时间为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步水热法合成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硝酸镍、硝酸钴与有机酸钠盐的摩尔比为1: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步水热法合成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反应时间为12h,反应温度为95℃。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作为工作电极组成三电极体系在碱性电解液中实现电催化氧化5-羟甲基糠醛合成2,5-呋喃二甲酸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为:所述三电极体系中铂片和Hg/HgO电极为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碱性电解液为1M的KOH或NaOH溶液,溶入5-羟甲基糠醛的浓度为10~50mmol/L,施加的外加电位为1.2~1.6V,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在碱性电解液中高选择性地电催化氧化5-羟甲基糠醛制备2,5-呋喃二甲酸。
CN202310979099.3A 2023-08-03 2023-08-03 一步水热法合成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的方法及应用 Pending CN1168760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79099.3A CN116876032A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步水热法合成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的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79099.3A CN116876032A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步水热法合成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的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76032A true CN116876032A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68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79099.3A Pending CN116876032A (zh) 2023-08-03 2023-08-03 一步水热法合成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的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7603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49983B2 (ja) ビスマスナノ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使用
CN110743603B (zh) 一种钴铁双金属氮化物复合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639534B (zh) 一种析氧电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28300B (zh) 金属掺杂铋层状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电催化还原co2中的应用
CN111672514A (zh) 一种双功能电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404564B (zh) 一种双功能全解水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438545A (zh) 一种双金属掺杂Ni3S2析氧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4457365B (zh) 一种Pt-Ni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作为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的应用
CN112853377A (zh) 一种双功能无金属氮掺杂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928271B (zh) 用于电催化小分子氧化耦合制氢的水滑石纳米片阵列的原位剥层方法
CN116876032A (zh) 一步水热法合成有机酸配体杂化镍钴氢氧化物催化剂的方法及应用
CN114481209A (zh) 一种Ru修饰铁基自支撑析氢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16516392B (zh) 一种具有阳离子空位的CoSe纳米片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475936B (zh) 一种BiAg纳米合金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92203B (zh) 一种电化学催化转化二氧化碳合成一氧化碳的方法
CN115074772B (zh) 一种电催化剂镍-钒-钴三元层状双氢氧化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652357B (zh) 一种硫掺杂的钌酸钇及其制备方法和析氧反应电极
CN117107275A (zh) 一种室温低能耗合成镍基电氧化5-羟甲基糠醛催化剂的方法及应用
CN117779091A (zh) 一种硫化物-氢氧化物异质结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iu et al.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arbon dioxide to produce formic acid coupled with oxidative conversion of biomass
Zhang et al. Efficient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the biomass platform compound furfural on a Ni 0.48 Co 0.36 O 0.16 electrode
Fan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Hybrid Water Electrolysis through Alternative Oxidation Reactions
CN116607165A (zh) 一种Ni11(HPO3)8(OH)6/Mo8O23/泡沫镍双功能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7702163A (zh) 一种Ni-Mo基异质结的规模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449830A (zh) 一种超薄Mo-Ni硫化物的制备及其在电催化氧化糠醛类耦合产氢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