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46871A - 一种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46871A
CN116846871A CN202310752620.XA CN202310752620A CN116846871A CN 116846871 A CN116846871 A CN 116846871A CN 202310752620 A CN202310752620 A CN 202310752620A CN 116846871 A CN116846871 A CN 1168468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module
address
configuration
modules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526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大朋
王剑波
符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Vmhst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Vmh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Vmhst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Vmh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5262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468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846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468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38Address allocation for local use, e.g. in LAN or USB networks, or in a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169Flexible bus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提出一种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及方法,所述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包括:控制主机、通信总线以及多个电池模组,所述多个电池模组通过所述通信总线串联设置,且通过所述通信总线与所述控制主机连接;所述控制主机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将不同的地址码依次输出至对应的电池模组对各电池模组进行地址分配。所述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应用于如上文所述系统。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及方法使各电池模组自动配置特定的地址,便于故障维护以及异常追溯,且更好地避免了因地址错误配置而引发的通信无法建立问题,增加了系统的鲁棒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需要多电池模组串并组成电池系统的应用场景中,如储能、新能源电动车辆,电池模组间或电池模组与上层控制主机间的通信多采用CAN总线或RS485总线这两种异步通信总线。在传统的电池系统中,每个电池在地址分配时,存在以下三种地址分配方式:
1.采用地址开关等形式的硬件方式,将地址开关拨成不同的编码,作为地址编码分配给不同的电池模组,作为该电池模组的地址;
2.采用上位机软件通信配置的方式,将地址配置到每个电池模组中去;
3.采用主机软件给电池模组分配随机地址;
采用方式1以及方式2,在电池系统安装时,为避免电池模组的地址错误配置,通常需要专业人员才能完成,在具有消费品属性的储能系统中,其用户体验和可维护性都较差;采用方式3,在特殊场合,如大多数储能、电动车辆需要应用安装在特定位置时,为了方便后期维护及运行数据追溯,电池模组的地址是固定而不能是随机地址。
故如何实现采用主机给电池模组分配固定地址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彻底解决的如何实现采用主机软件通过CAN总线或RS485总线给电池模组分配固定地址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所述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包括:控制主机、通信总线以及多个电池模组;
所述多个电池模组通过所述通信总线串联设置,且通过所述通信总线与所述控制主机连接;
所述控制主机,用于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将不同的地址码依次输出至对应的电池模组对各电池模组进行地址分配。
可选地,各电池模组均包括:双通道继电器以及MCU模块;所述通信总线包括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
所述电池模组的通信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线依次与所述双通道继电器的第一输入端以及所述电池模组的通信输出端连接,所述通信输入端还通过所述第二信号线依次与所述双通道继电器的第二输入端以及所述通信输出端连接;所述MCU模块分别与所述双通道继电器的控制端以及连接在所述通信输入端双通道与继电器之间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相连接;
所述MCU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线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线传输的差分信号时,形成控制信号并输出给所述双通道继电器;
所述双通道继电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时,断开所述通信输入端以及所述通信输出端之间的回路。
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电平转换模块;
所述电平转换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一信号线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MCU模块之间;
所述电平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差分信号的电平进行转换,形成配置信号并输出给所述MCU模块;
所述MCU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配置信号时,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双通道继电器的控制端。
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单通道继电器以及配置电阻;
所述单通道继电器的单通道与所述配置电阻串联后还分别与所述通信输入端与双通道继电器之间的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连接,所述单通道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所述MCU模块相连接;
所述MCU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配置信号时,生成所述控制信号并输出给所述单通道继电器;
所述单通道继电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时,闭合所述配置电阻与所述第一信号线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线之间的回路。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所述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应用在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所述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包括:
在进入地址配置模式时,输出地址变量清除指令至所述各电池模组,使各电池模组进入地址配置模式;
在电池模组进入地址配置模式时,生成所述电池模组对应的地址配置指令,并将所述地址配置指令输出至所述电池模组,以对所述电池模组的地址进行配置,所述地址配置指令包括地址码。
可选地,所述在电池模组进入地址配置模式时,生成所述电池模组对应的地址配置指令,并将所述地址配置指令输出至所述电池模组,以对所述电池模组的地址进行配置的步骤,包括:
在电池模组进入地址配置模式时,确定待配置电池模组;
生成与所述待配置电池模组对应的地址配置指令,并将所述地址配置指令输出至所述待配置电池模组;
在接收到所述待配置电池模组退出所述地址配置模式反馈的配置完成信号时,返回所述确定待配置电池模组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在收到所述待配置电池模组反馈的配置完成信号时,返回所述确定待配置电池模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收到所述配置电池模组反馈的配置完成信号时,获取已完成配置模组的模组数量;
在所述已完成配置模组的模组数量小于预设模组总量时,返回所述确定待配置电池模组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在收到所述待配置电池模组反馈的配置完成信号时,获取已完成配置模组的模组数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当前配置电池模组的地址码;
在收到所述待配置电池模组反馈的配置完成信号时,根据所述地址码生成下一个配置电池模组的地址码;
相应的,所述生成与所述待配置电池模组对应的地址配置指令包括:
将所述下一个配置模组的地址码赋值至当前配置电池模组的地址配置指令生成下一个配置电池模组的地址配置指令。
可选地,所述在收到所述配置电池模组反馈的配置完成信号时,获取已完成配置模组的模组数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已完成配置模组的模组数量等于预设模组总量时,退出所述地址配置模式。
可选地,所述生成与所述待配置电池模组对应的地址配置指令,并将所述地址配置指令输出至所述待配置电池模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记录所述配置完成信号的反馈时长;
在所述反馈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记录反馈超时,并返回所述记录所述配置完成信号的反馈时长的步骤;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提出一种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及方法,所述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包括:控制主机、通信总线以及多个电池模组,所述多个电池模组通过所述通信总线串联设置,且通过所述通信总线与所述控制主机连接;所述控制主机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将不同的地址码依次输出至对应的电池模组对各电池模组进行地址分配,从而解决了主机给电池模组分配固定地址的技术问题,使各电池模组自动配置特定的地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中各电池模组内部的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基于图1,提出本发明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的第一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包括:控制主机C0、通信总线B0以及多个电池模组;
所述多个电池模组通过所述通信总线B0串联设置,且通过所述通信总线B0与所述控制主机C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总线B0可以为CAN通信总线也可以为RS485通信总线。
易于理解的,控制主机C0通过通信总线B0先与第一电池模组M1连接,再与下一个电池模组串联,一直串联到所述多个电池模组中最后的电池模组,所述多个电池模组的数量至少不小于两个。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图1中以两个电池模组为例进行说明。所述多个电池模组包括第一电池模组M1以及第二电池模组M2。
所述控制主机C0,用于通过所述通信总线B0将不同的地址码依次输出至对应的电池模组对各电池模组进行地址分配。
应当理解的是,控制主机C0会重复产生不相同的地址码,并且每次产生一个地址码就会输出至与控制主机C0串联顺序最接近的未进行地址配置的电池模组,控制所述串联顺序最近的未进行地址配置的电池模组进行地址分配。
在具体实施中,控制主机C0在第一次产生第一地址码后,会将第一地址码输出给第一电池模组M1进行地址分配,然后在第二次产生第二地址码后,将第二地址码输出给第二电池模组M2进行地址分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所述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包括:控制主机、通信总线以及多个电池模组,所述多个电池模组通过所述通信总线串联设置,且通过所述通信总线与所述控制主机连接;所述控制主机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将不同的地址码依次输出至对应的电池模组对各电池模组进行地址分配,从而解决了主机给电池模组分配固定地址的技术问题,使各电池模组自动配置特定的地址。
参考图2以及图3,图2为本发明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中各电池模组内部的电路图,图3为本发明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图。
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的第二实施例,各电池模组均包括:双通道继电器K1以及所述MCU模块U1;所述通信总线B0包括第一信号线B1以及第二信号线B2;
所述电池模组M0的通信输入端J1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线B1依次与所述双通道继电器K1的第一输入端以及所述电池模组M0的通信输出端J2连接,所述通信输入端J1还通过所述第二信号线B2依次与所述双通道继电器K1的第二输入端以及所述通信输出端J2连接;所述MCU模块U1分别与所述双通道继电器K1的控制端以及连接在所述通信输入端J1与双通道继电器K1之间的第一信号线B1和第二信号线B2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信号线B1与第二信号线B2是通信总线B0中包含的两条用于传输差分信号的信号线,控制主机C0生成并输出的信息指令均以差分信号的形式通过通信总线B0输出给各电池模组。
所述MCU模块U1,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线B1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线B2传输的差分信号时,形成控制信号并输出给所述双通道继电器K1;
所述双通道继电器K1,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时,断开所述通信输入端J1以及所述通信输出端J2之间的回路。
应理解的是,第一信号线B1与第二信号线B2用于将外界形成的信息指令从通信输入端J1传输至电池模组M0内部各个模块以及通信输出端J2,所述信息指令以差分信号的形式通过两个信号线进行输出给MCU模块U1,使MCU模块U1进行对电池模组M0的地址进行配置,并切断常闭的双通道继电器K1连接的通信输入端J1与后续通信输出端J2之间的通信总线B0,阻止在电池模组M0在进行地址配置的时,将差分信号输出给后续相连的其他电池模组。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中,主机C0输出包含地址码的配置指令,并通过第一信号线B1以及第二信号线B2以差分信号的形式输出给MCU模块U1,MCU模块U1在接收到差分信号时,使电池模组M0进入地址配置模式进行地址配置,MCU模块U1会向双通道继电器K1的控制端发送控制信号,断开所述通信输入端J1以及所述通信输出端J2之间的回路,当前主机C0输出的包含地址码的配置指令就只会传输给电池模组M0,而不会通过通信输出端J2传输给下一个电池模组;在电池模组M0完成当前地址码配置后,会退出地址配置模式,同时闭合双通道继电器K1,使得下一个主机C0输出的包含下一个地址码的配置指令通过电池模组M0内部的通信输入端J1、通信总线B0以及通信输出端J2传输到下一个电池模组中进行相同的配置过程。
易于理解的是,当电池模组M0完成地址配置,不会再接收后续主机C0输出的包含后续地址码的配置指令,而是直接传输给下一个相连的电池模组,使得一个电池模组只对应一个地址码进行地址配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M0还包括:电平转换模块U2;
所述电平转换模块U2连接在所述第一信号线B1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线B2与所述MCU模块U1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电平转换模块U2需要连接在通信输入端J1与双通道继电器K1之间连接的通信总线B0与MCU模块U1之间,如此,当双通道继电器K1断开所述通信输入端J1以及所述通信输出端J2之间的回路,仍可以保证主机C0与电池模组M0之间的信息交互。
所述电平转换模块U2,用于将所述差分信号的电平进行转换,形成配置信号并输出给所述MCU模块U1。
所述MCU模块U1,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配置信号时,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双通道继电器K1的控制端。
应当理解的是,在具体实施中,主机C0输出的包含地址码的配置指令是通过第一信号线B1以及第二信号线B2以差分信号的形式输出给MCU模块U1,而MCU模块U1仅能接收高低电平信号,如果直接将第一信号线B1以及第二信号线B2与MCU模块U1相连接则MCU模块U1无法接收差分信号,故需要电平转换模块U2将接收到的差分信号进行处理,形成高低电平的配置信号并输出给MCU模块U1,使MCU模块U1根据主机C0发送的配置指令对电池模组M0的地址配置以及内部元器件状态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M0还包括:单通道继电器K2以及配置电阻R0;
所述单通道继电器K2的单通道与所述配置电阻R0串联后还分别与所述通信输入端J1与双通道继电器K1之间的第一信号线B1以及第二信号线B2连接,所述单通道继电器K2的控制端与所述MCU模块U1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模组M0在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断开双通道继电器K1时,也将控制信号输出给单通道继电器K2的控制端,使单通道继电器K2闭合,连接所述配置电阻R0与所述第一信号线B1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线之间的回路。
易于理解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的,通信系统中需要在通信总线两端并联两个终端电阻来释放通信系统中的电能,降低通信系统中的反射能量、保证通信系统中传输信号出现电平变换时能够快速响应、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终端电阻包括第一终端电阻Ra以及第二终端电阻Rb。
在具体实施中,在电池模组M0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断开双通道继电器K1时,相当于也切断了原先通信总线B0终端所连接的第二终端电阻Rb,如此,通信总线B0传输的信号不再稳定,可能会导致无法通信,故需要将配置电阻R0作为新的通信总线B0终端的终端电阻,使通信总线B0传输的信号保持稳定。
易于理解的,配置电阻R0的作用是代替原先的终端电阻,应使配置电阻R0的阻值与第一终端电阻Ra以及第二终端电阻Rb的阻值保持一致,优选的,配置电阻R0的阻值可以为120Ω。
基于上文所述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的第一实施例以及第二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所述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用于上文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
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基于图4,提出本发明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的第一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运用在上文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的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S10:在进入地址配置模式时,输出地址变量清除指令至所述各电池模组,使各电池模组进入地址配置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为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存在两种工作模式,一种为正常工作模式,一种为地址配置模式。在控制主机处于正常模式时,控制主机可以通过通信总线将控制主机生成的控制指令按已分配好的电池模组的地址输出至对应的各电池模组,调配已完成地址配置的电池模组进行工作,控制各电池模块进行充放电功能;在主机处于地址配置模式时,控制主机可以通过通信总线将控制指令输出给各电池模组,控制各电池模组进入地址配置模式。电池模组也存在两种工作模式,一种为正常工作模式,一种为地址配置模式,控制主机的工作模式与电池模组的工作模式相互对应。在电池模组处于正常工作模式时,可以通过通信总线将控制主机与后续电池进行连接,使与控制主机通过通信总线连接的所有电池模组可以根据控制主机的控制进行充放电功能;在电池模组处于地址配置模式时,可以切断与后续电池模组连接的通信总线,并根据控制主机的控制进行地址分配功能。
易于理解的是,控制主机发出的控制指令包括所有能控制各电池模组完成某种特定功能的指令,如地址变量清除指令。地址变量清除指令可以通过通信总线进行传输,当地址变量清除指令传输至各电池模组时,会清除对应的电池模组内部已配置好的地址相关变量,并使各电池模组进入地址配置模式。
在具体实施中,在需要进行地址分配时,需要控制主机先进入地址配置模式,控制主机生成地址变量清除指令并通过通信总线发送至各电池模组,在各电池模组在接收到地址变量清除指令时,清除对应的电池模组内部已配置好的地址相关变量,控制各电池模组进入地址配置模式。
S20:在电池模组进入地址配置模式时,生成所述电池模组对应的地址配置指令,并将所述地址配置指令输出至所述电池模组,以对所述电池模组的地址进行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主机产生的地址配置指令内包含地址码,每一个地址码是一个固定的且不会重复的数值,地址配置指令可以通过通信总线传输,使得接收到地址配置指令的电池模组根据地址配置指令内包含的地址码进行地址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已经完成地址配置的电池模组即使处于地址配置模式,也不会再接受后续发出的地址配置指令,也可以理解为只有在电池模组清除了地址相关变量的情况下,才会根据后续第一个接收到的地址配置指令进行地址配置动作。
在具体实施中,控制主机在控制电池模组进入地址配置模式时,会生成地址配置指令,并通过通信总线输出给与控制主机连接的电池模组,因为已完成配置的电池模组不会再接受后续发出的地址配置指令,而未配置的电池模组切断了与后续电池模组连接的通信总线,所有每次控制主机生成并发出的地址配置指令只会将内部包含的固定的且不会重复的地址码仅输出给对应与控制主机连接的未完成配置的电池模组,也可以理解为控制主机会生成不同的地址配置指令,并按照与各电池模组的连接顺序依次输出给第一个未完成地址配置的电池模组。
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基于上述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提出发明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的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包括:
S21:在电池模组进入地址配置模式时,确定待配置电池模组。
易于理解的是,在具体实施中,在电池模组进入地址配置模式时,会切断与后续电池模组连接的通信总线,且在电池模组完成地址配置后重新连接与后续电池模组连接的通信总线,所以在电池模组进入地址配置模式时,只存在一个未配置地址的电池模组与控制主机相连接,故新与控制主机连接的未配置地址的那一个电池模组就是被控制主机确定为待配置电池模组。
S22:生成与所述待配置电池模组对应的地址配置指令,并将所述地址配置指令输出至所述待配置电池模组。
易于理解的是,在具体实施中,在电池模组进入地址配置模式时,控制主机生成包含不重复的地址码的地址配置指令并输出给与控制主机相连接的电池模组,而已完成地址配置的电池模组不会再接收地址配置指令进行地址配置,故每次生成的地址配置指令只会被与控制主机相连的未配置地址的电池模组接收,相当于在控制主机想要控制待配置的电池模组进行地址分配时,把生成的包含不重复的地址码的地址配置指令只输出给了对应的待配置电池模组。
S23:在接收到所述待配置电池模组退出所述地址配置模式反馈的配置完成信号时,返回所述确定待配置电池模组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待配置电池模组完成地址配置时,会输出一个配置完成信号至控制主机,配置完成信号用于向控制主机表示存在一个待配置电池模组根据上一次发送的包含地址码的地址配置指令完成了地址配置的信息。
在具体实施中,每当存在一个电池模组完成地址配置并退出地址配置模式时,该已完成地址配置的电池模组会向控制主机反馈一个配置完成信号,控制主机在接收到配置完成信号时,便知道上一个待配置电池模组已接收到了上一个地址配置指令完成了地址配置并退出了地址配置模式,每一个待配置电池模组退出地址配置模式后都会将下一个未完成地址配置的电池模组通过通信总线与控制主机连接起来,新与控制主机连接起来的未完成地址配置的电池模组就是当前的待配置电池模组。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3后还包括:
S231:在收到所述配置电池模组反馈的配置完成信号时,获取已完成配置模组的模组数量。
易于理解的是,在具体实施中,控制主机在接收到配置电池模组反馈的配置完成信号时,获得反馈的配置完成信号次数等同于已完成配置电池模组的模组数量,将获得反馈的配置完成信号次数赋予控制主机内部保存的已完成配置模组的模组数量。
S232:在所述已完成配置模组的模组数量小于预设模组总量时,返回所述确定待配置电池模组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模组总量指的是在控制主机进入地址配置模式前与控制主机通过通信总线连接的所有电池模组的数量。
易于理解的是,在具体实施中,在所述已完成配置模组的模组数量小于预设模组总量时,可以理解为还存在电池模组未完成地址配置,需要生成并发送新的地址配置指令,使后续未完成地址配置的电池模组进行配置地址。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31包括:
S2311:获取当前配置电池模组的地址码。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中,控制主机在进入地址配置模式时,会将地址码的赋值清除,而在各电池模组进入地址配置模式后第一次生成的地址配置指令时,将地址码进行赋值再放到第一次生成的地址配置指令里,输出给待配置电池模组,但在发送地址配置指令时,控制主机内部的地址码并不会消失,而是一直保存在控制主机内部,故当前配置电池模组的地址码等同于放入上一次生成地址配置指令的地址码。
S2312:在收到所述待配置电池模组反馈的配置完成信号时,根据所述地址码生成下一个配置电池模组的地址码。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中,在电池模组退出地址配置模式并发送配置完成信号至控制主机时,控制主机会将放入上一次生成地址配置指令的地址码重新调出,使上一次生成地址配置指令的地址码自动进行加一操作,形成新的地址码,而电池模组退出地址配置模式时,将下一个待配置地址的电池模组连入通信总线中成为新的待配置电池模组,产生新的地址码的过程与产生新的待配置电池模组的过程相对应。
S2313:相应的,所述生成与所述待配置电池模组对应的地址配置指令包括:将所述下一个配置模组的地址码赋值至当前配置电池模组的地址配置指令生成下一个配置电池模组的地址配置指令。
易于理解的,在具体实施中,在收到所述配置电池模组反馈的配置完成信号时,控制主机将新生成的地址码放入生成新的地址配置指令中,并发送给新产生的待配置电池模组,也就是发送给下一个待配置电池模组。
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基于上述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发明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的第三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31之后还包括:
S2314:在所述已完成配置模组的模组数量等于预设模组总量时,退出所述地址配置模式。
易于理解的,在具体实施中,已完成配置模组的模组数量相当于已生成的地址码的数量,在以生产的地址码的数量等于预设模组总量时,相当于控制主机认为所有需要配置的电池模组均已配置地址,控制主机的地址分配任务已完成,无需再进行生成地址配置指令输出给电池模组,故控制主机自动退出地址配置模式。
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的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基于上述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发明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的第四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之后还包括:
S11:记录所述配置完成信号的反馈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反馈时长是控制主机每发送一个地址配置指令至接收一个配置完成信号之间所需要花费的时间。
易于理解的是,在具体实施中,控制主机发送地址配置指令给电池模组进行地址配置过程,若出现一个电池模组因电池模组接收失败或电池模组损坏等其他原因无法进行地址配置时,控制主机会无法接收到地址配置完成信号,就不会产生新的地址配置指令,控制主机会一直等待地址配置完成信号而出现死机现象,故需要根据反馈时长来确定是否存在电池模组损坏的情况。
S12:在所述反馈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记录反馈超时,并返回所述记录所述配置完成信号的反馈时长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时长是控制主机认为理论上每两次应该接收到配置完成信号之间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可以在控制主机进入地址配置模式时进行设置预设时长的时间。
易于理解的是,在控制主机记录的反馈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控制主机判断可能出现电池模组接收地址配置指令失败的情况,故重新发送地址配置指令并重新接收配置完成信号并记录反馈时长。
在具体实施中,超时的时间依据电池模组的数量而定,电池模组的数量越多,通信总线连接的长度越长,反馈配置完成信号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故在需要配置的电池模组的数量越多,预设时间应设置越长。
S13:在所述反馈超时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退出所述地址配置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次数是控制主机允许偶发性的电池模组因某种特殊原因未接收到地址配置指令的次数;反馈超时次数是接收电池模组反馈的配置完成信号超过预设时间的次数。
易于理解的是,即使长时间未收到配置完成信号,也可能为偶发性的电池模组因某种特殊原因未接收到地址配置指令的情况,该种情况下重新发送一次地址配置指令就可完成后续电池模组的地址配置;而当反馈超时次数超过该预设次数时,控制主机认为当前待配置电池模组已损坏,后续未配置地址的电池模组无法继续进行地址配置,故使控制主机自动退出地址配置模式。
在具体实施中,预设次数可以随意设置,但考虑到控制主机的响应快慢,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次数可以为5次。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存在因某个电池模组损坏而无法使后续电池模组无法完成地址配置时,还需要使后续未完成地址配置的电池模组自动退出地址配置模式,故各电池模组处也存在一个接收地址配置指令的预设时间用于防止控制主机退出地址配置模式后无后续地址配置指令产生而一直处于地址配置状态,使得电池模组一直进行工作而损坏。为防止该情况发送,电池模组记录从接入通信总线到接收地址配置指令所花费的时间,也可以称作配置指令超时时间,在配置指令超时时间大于接收地址配置指令的预设时间时,电池模组会自动退出地址配置模式,保护电池不受损坏。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实际应用中,不可避免的会应用到软件程序,但申请人在此声明,该技术方案在具体实施时所应用的软件程序皆为现有技术,在本申请中,不涉及到软件程序的更改及保护,只是对为实现发明目的而设计的硬件架构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包括:控制主机、通信总线以及多个电池模组;
所述多个电池模组通过所述通信总线串联设置,且通过所述通信总线与所述控制主机连接;
所述控制主机,用于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将不同的地址码依次输出至对应的电池模组对各电池模组进行地址分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各电池模组均包括:双通道继电器以及MCU模块;所述通信总线包括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
所述电池模组的通信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线依次与所述双通道继电器的第一输入端以及所述电池模组的通信输出端连接,所述通信输入端还通过所述第二信号线依次与所述双通道继电器的第二输入端以及所述通信输出端连接;所述MCU模块分别与所述双通道继电器的控制端以及连接在所述通信输入端双通道与继电器之间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相连接;
所述MCU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信号线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线传输的差分信号时,形成控制信号并输出给所述双通道继电器;
所述双通道继电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时,断开所述通信输入端以及所述通信输出端之间的回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电平转换模块;
所述电平转换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一信号线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线与所述MCU模块之间;
所述电平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差分信号的电平进行转换,形成配置信号并输出给所述MCU模块;
所述MCU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配置信号时,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双通道继电器的控制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单通道继电器以及配置电阻;
所述单通道继电器的单通道与所述配置电阻串联后还分别与所述通信输入端与双通道继电器之间的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连接,所述单通道继电器的控制端与所述MCU模块相连接;
所述MCU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配置信号时,生成所述控制信号并输出给所述单通道继电器;
所述单通道继电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时,闭合所述配置电阻与所述第一信号线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线之间的回路。
5.一种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应用在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所述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包括:
在进入地址配置模式时,输出地址变量清除指令至所述各电池模组,使各电池模组进入地址配置模式;
在电池模组进入地址配置模式时,生成所述电池模组对应的地址配置指令,并将所述地址配置指令输出至所述电池模组,以对所述电池模组的地址进行配置,所述地址配置指令包括地址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电池模组进入地址配置模式时,生成所述电池模组对应的地址配置指令,并将所述地址配置指令输出至所述电池模组,以对所述电池模组的地址进行配置的步骤,包括:
在电池模组进入地址配置模式时,确定待配置电池模组;
生成与所述待配置电池模组对应的地址配置指令,并将所述地址配置指令输出至所述待配置电池模组;
在接收到所述待配置电池模组退出所述地址配置模式反馈的配置完成信号时,返回所述确定待配置电池模组的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收到所述待配置电池模组反馈的配置完成信号时,返回所述确定待配置电池模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收到所述配置电池模组反馈的配置完成信号时,获取已完成配置模组的模组数量;
在所述已完成配置模组的模组数量小于预设模组总量时,返回所述确定待配置电池模组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收到所述待配置电池模组反馈的配置完成信号时,获取已完成配置模组的模组数量的步骤,包括:
获取当前配置电池模组的地址码;
在收到所述待配置电池模组反馈的配置完成信号时,根据所述地址码生成下一个配置电池模组的地址码;
相应的,所述生成与所述待配置电池模组对应的地址配置指令包括:
将所述下一个配置模组的地址码赋值至当前配置电池模组的地址配置指令生成下一个配置电池模组的地址配置指令。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收到所述配置电池模组反馈的配置完成信号时,获取已完成配置模组的模组数量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已完成配置模组的模组数量等于预设模组总量时,退出所述地址配置模式。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与所述待配置电池模组对应的地址配置指令,并将所述地址配置指令输出至所述待配置电池模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记录所述配置完成信号的反馈时长;
在所述反馈时长大于预设时长时,记录反馈超时,并返回所述记录所述配置完成信号的反馈时长的步骤;
在所述反馈超时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退出所述地址配置模式。
CN202310752620.XA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68468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52620.XA CN116846871A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52620.XA CN116846871A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46871A true CN116846871A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59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52620.XA Pending CN116846871A (zh) 2023-06-25 2023-06-25 一种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4687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5143A (zh) * 2023-10-26 2023-11-28 深圳市德兰明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can总线的群组并机地址分配方法和节点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5143A (zh) * 2023-10-26 2023-11-28 深圳市德兰明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can总线的群组并机地址分配方法和节点设备
CN117135143B (zh) * 2023-10-26 2024-01-02 深圳市德兰明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can总线的群组并机地址分配方法和节点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846871A (zh) 一种电池模组的地址分配系统及方法
CN103259299A (zh) 多标准兼容的充电机
CN102842939A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电池管理方法
KR20200045282A (ko) 차량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2578764A (zh) 车辆故障诊断方法、系统及车辆
JP2008099482A (ja) 組電池ブロックならびに電池パック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アドレス設定方法
CN111130967A (zh) 一种汽车诊断网络拓扑结构
KR20100020253A (ko) 차량 네트워크에서의 메시지 전송 상태 진단 장치
CN110659043B (zh) 固件升级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35722B (zh) 多通道充电适配装置及系统
CN110654421B (zh) 应用多功能车辆总线进行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17775A (zh) 一种汽车安全网关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JP3716796B2 (ja) 車両用故障診断装置
CN111683142B (zh) 计量装置、计量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868583A (zh) 一种具有故障诊断功能的FlexRay总线节
JP2018121155A (ja) 車両制御装置
CN113253652A (zh) 一种机组的通信控制装置、方法和机组
JP2017114406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13341938B (zh) 汽车控制器测试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20204043U (zh) 一种变桨驱动器及变桨驱动器调试系统
CN115277764B (zh) 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转换设备及其车辆
CN113572675B (zh) 充换电柜的通信系统及充换电柜
CN117573589B (zh) 一种CC-Link IE现场网络basic协议插片式IO组态及其配置方法
CN214954608U (zh) 一种机组的通信控制装置和机组
CN107911271A (zh) 一种bms调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