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34210B - 一种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及注塑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及注塑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34210B
CN116834210B CN202311108684.2A CN202311108684A CN116834210B CN 116834210 B CN116834210 B CN 116834210B CN 202311108684 A CN202311108684 A CN 202311108684A CN 116834210 B CN116834210 B CN 1168342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t
injection molding
push rod
base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086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34210A (zh
Inventor
李超
兰兴国
李福�
钱烈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 P Chengdu Precision Plast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 P Chengdu Precision Plast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 P Chengdu Precision Plast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 P Chengdu Precision Plast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0868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342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34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342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34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342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29C45/1615The materials being injected at different mould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色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及注塑机,具有二次注塑位和下料位包括:推杆,其杆端连接有基座,所述推杆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而使所述基座在二次注塑位和下料位之间转换;一射,设于所述基座,并能够相对所述基座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导向结构,具有与所述一射配合的引导面;其中,在所述推杆带动所述基座从所述二次注塑位移动至所述下料位时,所述一射抵压所述引导面,并在所述引导面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向背离所述基座的方向移动。该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通过推杆带动一射沿着引导面移动的方式,使一射从二次注塑位移动至下料位。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及注塑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及注塑机。
背景技术
双色模作为现代社会中常见的生产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生活用品以及医疗用品的生产制造。常规的双色模包括注塑模具、一次注塑位以及二次注塑位,注塑模具在一次注塑位注塑第一产品,然后移动至二次注塑位注塑第二产品。当二次注塑位完成注塑以后,需要将注塑模具从二次注塑位移动至下料位,从而供给其他机构将注塑完成的产品从注塑模具中取出。
通常现有技术中都是使用气缸或者油缸与注塑模具连接,由气缸或油缸驱动注塑模具从二次注塑位移动至下料位。虽然气缸或者油缸具有驱动力大的优点,但是气缸或者油缸存在漏油的风险。当出现漏油情况时,会对注塑完成的产品造成污染,这对生产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医疗用品或牙刷这一类生活用品的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环境有极高的要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双色模来避免因气缸或者油缸漏油问题对产品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该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中通过推杆带动一射沿着引导面移动的方式,使一射从二次注塑位移动至下料位,避免因使用气缸或油缸带来的污染。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具有二次注塑位和下料位包括:推杆,其杆端连接有基座,所述推杆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而使所述基座在二次注塑位和下料位之间转换;一射,设于所述基座,并能够相对所述基座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导向结构,具有与所述一射配合的引导面;其中,在所述推杆带动所述基座从所述二次注塑位移动至所述下料位时,所述一射抵压所述引导面,并在所述引导面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向背离所述基座的方向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重力方向,当所述推杆沿第二方向移动,带动所述一射离开所述下料位时,沿第一方向所述一射受到重力作用,沿着朝向所述基座的方向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一射在所述推杆带动下的移动路线为梯形,分为第一路段、第二路段、第三路段以及第四路段,所述第一方向为重力方向;
其中第一路段为所述推杆沿第二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一射沿着引导面从所述二次注塑位移动至所述下料位;
第二路段为所述推杆沿第二方向移动,带动所述一射一起沿第二方向移动,直到所述一射离开所述下料位;
第三路段为沿第一方向所述一射受到重力作用,沿着朝向所述基座的方向移动;
第四路段为所述推杆沿第二方向移动,带动所述一射沿着朝向所述二次注塑位的方向移动,实现复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向块,所述引导面设于所述导向块,所述一射在所述推杆带动下沿着所述导向块的表面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结构还包括定位盒,所述导向块设于所述定位盒内并与所述定位盒抵接,通过所述定位盒对所述导向块进行定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结构还包括摆臂以及弹簧,所述摆臂与所述定位盒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摆臂与所述导向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用于驱动所述导向块复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还包括二射,所述二射与所述一射分别设于所述基座相对的两端,通过所述推杆带动所述基座转动,从而使所述一射和所述二射交替位于所述二次注塑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二射与所述一射均与所述基座弹性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还包括第一滚轮以及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一射连接,所述一射通过所述第一滚轮沿所述引导面移动,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二射固定连接,所述二射通过所述第二滚轮沿所述引导面移动。
本申请另一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注塑机,包括驱动机构、注塑机构以及如上所述的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推杆转动或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注塑机构用于对所述二射以及所述一射进行注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中,一射设于基座上,推杆驱动基座沿第二方向移动时,带动一射一起沿第二方向移动,从而使一射与引导面抵压,并沿着引导面朝向第一方向移动,使一射从二次注塑位移动至下料位;通过引导面使一射在沿第二方向移动的同时,也朝向第一方向移动,而不需要额外的气缸或油缸驱动,避免了因气缸或油缸漏油问题导致对产品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导向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导向结构的正视图。
图中:一射1、推杆2、第一滚轮3、导向结构4、定位盒41、导向块42、摆臂43、弹簧44;基座5、二射6、第二滚轮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属性类似的元件,而不是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或者特定的顺序。
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按照图1中所建立的XYZ直角坐标系定义:位于X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前方,位于X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后方;位于Y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上方,位于Y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下方;位于Z轴正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右方,位于Z轴负方向的一侧定义为左方。
请参照图1,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具有二次注塑位和下料位包括:
推杆2,其杆端连接有基座5,推杆2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而使基座5在二次注塑位和下料位之间转换;
一射1,设于基座5,并能够相对基座5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
导向结构4,具有与一射1配合的引导面;
其中,在推杆2带动基座5从二次注塑位移动至下料位时,一射1抵压引导面,并在引导面作用下沿第一方向向背离基座5的方向移动。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图1中的Y方向,第二方向为图1中的X方向。基座5与推杆2连接,基座5能够在推杆2的驱动下随推杆2一起前后移动或转动。基座5的上方设有一射1,一射1随基座5一起移动。
首先一射1处于与基座5贴合的状态,在推杆2的驱动下移动至二次注塑位进行注塑。在二次注塑位完成注塑后,二次注塑的产品需要移动至下料位进行下料。然后推杆2向前移动直至一射1与引导面抵接,此时推杆2继续向前移动,带动一射1沿着引导面移动。如图1所示,引导面的朝向为斜向上,且朝向前方。所以推杆2带动一射1向前移动的同时,一射1会沿着引导面向上移动从而背离基座5,实现一射1从二次注塑位到下料位的位置变换。
本案中将原本只是用于带动一射1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推杆2作为动力,通过一射1与导向结构4中引导面的抵接配合,使一射1在向前移动的同时还向上移动。仅通过一个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推杆2就实现一射1从二次注塑位到下料位的位置变换,而不再需要使用气缸或油缸等第二驱动机构,避免了因气缸或油缸漏油等问题对产品的污染。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重力方向,当推杆2沿第二方向移动,带动一射1离开下料位时,沿第一方向一射1受到重力作用,沿着朝向基座5的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沿重力方向布置。下料位在二次注塑位的上方,所以需要提供动力将一射1向上顶起至下料位。而当一射1离开下料位时,一射1不受到向上的支撑力。此时,一射1在重力的作用下朝向基座5移动,从而回到与基座5贴合的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一射1在推杆2带动下的移动路线为梯形,分为第一路段、第二路段、第三路段以及第四路段,第一方向为重力方向;
其中第一路段为推杆2沿第二方向移动时,带动一射1沿着引导面从二次注塑位移动至下料位;
第二路段为推杆2沿第二方向移动,带动一射1一起沿第二方向移动,直到一射1离开下料位;
第三路段为沿第一方向一射1受到重力作用,沿着朝向基座5的方向移动;
第四路段为推杆2沿第二方向移动,带动一射1沿着朝向二次注塑位的方向移动,实现复位。
如图3所示,一射1的移动路线为梯形。整个移动过程通过推杆2的带动以及重力作用,使一射1沿着梯形路线从二次注塑位移动至下料位,再从下料位回到二次注塑位。
首先推杆2向前运动,带动一射1沿着引导面从二次注塑位移动至下料位。此为第一路段,即图3中梯形路线的斜边。第二路段为梯形路线中平行于X轴方向且处于上方的一边,当一射1处于第二路段时,即为上述的下料位。第二路段主要提供一个平面,使一射1保持在下料位。当一射1处于下料位时的工作完成以后,推杆2带动一射1沿着第二路段移动至第三路段。
第三路段为梯形路线中平行于Y轴方向的一边,当推杆2带动一射1离开下料位后,进入第三路段。此时推杆2保持不动,一射1在重力作用下沿着第三路段向下移动,直至与基座5贴合。第四路段为梯形路线中平行于X轴方向且处于下方的一边,此时一射1与二次注塑位处于同一高度。一射1只需要在推杆2的带动下向后做直线运动,从而回到二次注塑位。
在一实施例中,导向结构4包括导向块42,引导面设于导向块42,一射1在推杆2带动下沿着导向块42的表面移动。
请一并参照图2和图3,导向块42设于一射1的前方,当推杆2带动一射1向前运动时,导向块42在一射1的前方对一射1造成阻挡。而导向块42具有一个斜向上的斜面,该斜面就是本案中的引导面。所以一射1沿着斜面向上运动,从而背离基座5。
本实施例中,导向块42近似平行四边形,靠后的斜边为引导面。由上所述可知一射1沿直线运动回到二次注塑位,而第四路段为斜面。所以当一射1抵压第四路段回到二次注塑位时,会将导向块42顶起。
在一实施例中,导向结构4还包括定位盒41,导向块42设于定位盒41内并与定位盒41抵接,通过定位盒41对导向块42进行定位。
如图2所示,定位盒41为方形且具有一定厚度。定位盒41通过螺栓等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在注塑机上。当一射1向前移动抵压导向块42的引导面时,会对导向块42造成一个向前的推力,如果导向块42不能提供一个向后反作用力,则会被一射1推动一起向前移动。所以本实施例中,导向块42与定位盒41抵接,通过定位盒41提供反作用力。因为定位盒41是固定的,可以在导向块42受到向前的推力时,提供一个向后的反作用力,保证导向块42相对固定,使一射1沿着引导面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导向结构4还包括摆臂43以及弹簧44,摆臂43与定位盒41可转动地连接,摆臂43与导向块42固定连接,弹簧44用于驱动导向块42复位。
如图2所示,摆臂43的中部通过销轴与定位盒41连接,所以可相对定位盒41进行转动。而弹簧44一端与定位盒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摆臂43的上部固定连接,从而带动摆臂43的下部绕销轴转动。
本实施例中的弹簧44选用收缩弹簧,弹簧44拉紧两端向中间靠拢。弹簧44与定位盒41的连接点在摆臂43的后方,所以弹簧44会驱动摆臂43绕销轴顺时针转动。而摆臂43下端通过导向块42与定位盒41抵接,所以摆臂43保持静止。当一射1向后运动与导向块42抵接时,会推动导向块42绕销轴逆时针转动,直至一射1回到二次注塑位。此时,则通过弹簧44驱动摆臂43带动导向块42进行转动,从而使导向块42重新回到与定位盒41抵接的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还包括二射6,二射6与一射1分别设于基座5相对的两端,通过推杆2带动基座5转动,从而使一射1和二射6交替位于二次注塑位。
请参照图1,二射6设于一射1的下方,且连接于基座5。本实施例中位于上方的是二次注塑位,位于下方的是一次注塑位。而推杆2不仅可以沿前后方向运动,还可以进行转动。通过推杆2带动基座5进行转动,从而使一射1或二射6朝上,保证一次注塑位以及二次注塑位都有模具进行注塑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一射1与二射6的工作流程如下:首先如图1所示,一射1处于二次注塑位进行二次注塑,二射6处于一次注塑位进行一次注塑。一射1与二射6都注塑完成以后,由推杆2带动一射1以及二射6向前运动,直至一射1与导向块42抵接并沿着引导面向上移动至下料位。此时二射6只随基座5向前运动,一射1则向上背离基座5运动。
当一射1抵达下料位后,通过下道工序的机构将一射1上二次注塑完成的产品抓取至下道工序。完成抓取动作后,推杆2继续向前运动,从而带动一射1离开定位盒41。此时一射1在上下方向不受到支撑,则向下运动回到与基座5贴合的状态。然后推杆2进行转动,使二射6朝上,一射1朝下。
然后推杆2带动一射1以及二射6向后运动,此时二射6抵压第四路段移动,将推动导向块42绕销轴逆时针转动。当推杆2带动二射6回到二次注塑位,一射1回到一次注塑位后,通过弹簧44驱动摆臂43带动导向块42进行转动,从而使导向块42重新回到与定位盒41抵接的状态。最后二射6带着完成一次注塑的产品在二次注塑位进行二次注塑,而一射1则在一次注塑位重新开始一次注塑。至此,为一个动作循环。
在一实施例中,二射6与一射1均与基座5弹性连接。如上所述,首先一射1背离基座5移动至下料位,当一射1离开下料位后,需要回到与基座5贴合的状态。本实施例中,选用弹性连接的方式,也选用上述收缩弹簧。所以当一射1或二射6离开下料位后,都会靠近基座5。并且本实施例中二射6与一射1沿重力方向布置,当一射1或二射6朝下时,也能通过收缩弹簧抵消重力。
在一实施例中,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还包括第一滚轮3以及第二滚轮7,第一滚轮3与一射1连接,一射1通过第一滚轮3沿引导面移动,第二滚轮7与二射6固定连接,二射6通过第二滚轮7沿引导面移动。
请一并参照图1和图2,在一射1以及二射6的左右两侧都设有滑轮。当一射1在推杆2的带动下沿着导向块42的表面移动时,一射1通过第一滚轮3与导向块42抵接。当二射6在推杆2的带动下沿着导向块42的表面移动时,二射6通过第二滚轮7与导向块42抵接。本实施例中采用滚轮抵接的方式,与导向块42为滚动摩擦,能够减小摩擦力。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注塑机,包括驱动机构、注塑机构以及如上所述的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推杆2转动或沿第二方向移动,注塑机构用于对二射6以及一射1进行注塑。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注塑机通过驱动机构给推杆2提供动力,从而通过推杆2带动一射1以及二射6移动或转动,而注塑机构则是对处于一次注塑位以及二次注塑位中的模具进行注塑。本实施例中的注塑机采用了上述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也不需要使用气缸或油缸等第二驱动机构,避免了因气缸或油缸漏油等问题对产品的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具有二次注塑位和下料位包括:
推杆(2),其杆端连接有基座(5),所述推杆(2)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而使所述基座(5)在二次注塑位和下料位之间转换;
一射(1),设于所述基座(5),并能够相对所述基座(5)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导向结构(4),包括定位盒(41)以及导向块(42),所述导向块(42)设于所述定位盒(41)内并与所述定位盒(41)抵接,通过所述定位盒(41)对所述导向块(42)进行定位,所述导向块(42)具有与所述一射(1)配合的引导面,所述一射(1)在所述推杆(2)带动下沿着所述导向块(42)的表面移动;
其中,在所述推杆(2)带动所述基座(5)从所述二次注塑位移动至所述下料位时,所述一射(1)抵压所述引导面,并在所述引导面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向背离所述基座(5)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方向为重力方向,当所述推杆(2)沿第二方向移动,带动所述一射(1)离开所述下料位时,沿第一方向所述一射(1)受到重力作用,沿着朝向所述基座(5)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射(1)在所述推杆(2)带动下的移动路线为梯形,分为第一路段、第二路段、第三路段以及第四路段,所述第一方向为重力方向;
其中第一路段为所述推杆(2)沿第二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一射(1)沿着引导面从所述二次注塑位移动至所述下料位;
第二路段为所述推杆(2)沿第二方向移动,带动所述一射(1)一起沿第二方向移动,直到所述一射(1)离开所述下料位;
第三路段为沿第一方向所述一射(1)受到重力作用,沿着朝向所述基座(5)的方向移动;
第四路段为所述推杆(2)沿第二方向移动,带动所述一射(1)沿着朝向所述二次注塑位的方向移动,实现复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4)还包括摆臂(43)以及弹簧(44),所述摆臂(43)与所述定位盒(41)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摆臂(43)与所述导向块(42)固定连接,所述弹簧(44)用于驱动所述导向块(42)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还包括二射(6),所述二射(6)与所述一射(1)分别设于所述基座(5)相对的两端,通过所述推杆(2)带动所述基座(5)转动,从而使所述一射(1)和所述二射(6)交替位于所述二次注塑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射(6)与所述一射(1)均与所述基座(5)弹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还包括第一滚轮(3)以及第二滚轮(7),所述第一滚轮(3)与所述一射(1)连接,所述一射(1)通过所述第一滚轮(3)沿所述引导面移动,所述第二滚轮(7)与所述二射(6)固定连接,所述二射(6)通过所述第二滚轮(7)沿所述引导面移动。
7.一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注塑机构以及如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推杆(2)转动或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注塑机构用于对所述二射(6)以及所述一射(1)进行注塑。
CN202311108684.2A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及注塑机 Active CN1168342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08684.2A CN116834210B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及注塑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08684.2A CN116834210B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及注塑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34210A CN116834210A (zh) 2023-10-03
CN116834210B true CN116834210B (zh) 2023-11-28

Family

ID=88174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08684.2A Active CN116834210B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及注塑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34210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14827A1 (de) * 1981-04-11 1982-11-04 Volkswagenwerk Ag, 3180 Wolfsbur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auteils in einer spritzgiessform"
JP2008149561A (ja) * 2006-12-18 2008-07-03 Meiki Co Ltd サイドライト型導光板の射出成形金型およびサイドライト型導光板
JP2011031535A (ja) * 2009-08-04 2011-02-17 Ube Machinery Corporation Ltd 積層成形装置による発泡成形方法
JP2011230345A (ja) * 2010-04-27 2011-11-17 Meiki Co Ltd 複合成形品用射出成形機およびその成形方法
JP2013184443A (ja) * 2012-03-09 2013-09-19 Sumitomo Heavy Ind Ltd 射出成形機
CN105172074A (zh) * 2015-08-31 2015-12-23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式开闭器及双色模具
CN205310693U (zh) * 2015-12-29 2016-06-1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注塑模具用镶块及二次注塑模具
CN106378905A (zh) * 2016-11-11 2017-02-08 广州友成机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高精高质的注塑模具及其操作方法
JP2018001557A (ja) * 2016-06-30 2018-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樹脂モールド成形方法
CN108890963A (zh) * 2018-07-26 2018-11-27 骏伟塑胶制品(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前后模行位抽芯的双色注塑模具
KR101945835B1 (ko) * 2017-08-31 2019-02-08 이랑산업 주식회사 개량된 배출구조를 갖는 사출물용 취출장치
CN110757720A (zh) * 2018-07-28 2020-02-07 泰瑞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色产品注塑机
CN112477026A (zh) * 2020-11-10 2021-03-12 宝应县嘉永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方便的注塑下料设备
CN215750404U (zh) * 2021-03-15 2022-02-08 浙江开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双色壳体用注塑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91298B2 (en) * 2004-07-09 2007-11-06 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jection molding shooting pot wedge feature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14827A1 (de) * 1981-04-11 1982-11-04 Volkswagenwerk Ag, 3180 Wolfsbur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auteils in einer spritzgiessform"
JP2008149561A (ja) * 2006-12-18 2008-07-03 Meiki Co Ltd サイドライト型導光板の射出成形金型およびサイドライト型導光板
JP2011031535A (ja) * 2009-08-04 2011-02-17 Ube Machinery Corporation Ltd 積層成形装置による発泡成形方法
JP2011230345A (ja) * 2010-04-27 2011-11-17 Meiki Co Ltd 複合成形品用射出成形機およびその成形方法
JP2013184443A (ja) * 2012-03-09 2013-09-19 Sumitomo Heavy Ind Ltd 射出成形機
CN105172074A (zh) * 2015-08-31 2015-12-23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式开闭器及双色模具
CN205310693U (zh) * 2015-12-29 2016-06-15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注塑模具用镶块及二次注塑模具
JP2018001557A (ja) * 2016-06-30 2018-01-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樹脂モールド成形方法
CN106378905A (zh) * 2016-11-11 2017-02-08 广州友成机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高精高质的注塑模具及其操作方法
KR101945835B1 (ko) * 2017-08-31 2019-02-08 이랑산업 주식회사 개량된 배출구조를 갖는 사출물용 취출장치
CN108890963A (zh) * 2018-07-26 2018-11-27 骏伟塑胶制品(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前后模行位抽芯的双色注塑模具
CN110757720A (zh) * 2018-07-28 2020-02-07 泰瑞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多色产品注塑机
CN112477026A (zh) * 2020-11-10 2021-03-12 宝应县嘉永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方便的注塑下料设备
CN215750404U (zh) * 2021-03-15 2022-02-08 浙江开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双色壳体用注塑模具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双色注射模取代包胶模具实例;杨建旺;陈煦;蔡恩荣;;模具制造(第05期);第60-62页 *
基于双色旋转技术的嵌件自动给料注塑模具设计;徐文庆;肖国华;汪哲能;王伟伟;;塑料(第06期);第82-8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34210A (zh) 202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20489A (zh) 一种键盘按键的剪刀脚自动组装机
CN116834210B (zh) 一种复合角度顶出双色模具及注塑机
CN112810080A (zh) 抽芯机构及使用该抽芯机构的弯管塑料加工模具
CN114273925B (zh) 一种用于加工汽车发动机缸盖的柔性生产自动装置
CN207669654U (zh) 一种用于双色倒装模具第一射顶出方式的弹块结构
CN109702655A (zh) 一种铝铸件变速箱壳体自动去毛刺设备
CN214645573U (zh) 一种注塑水口的下料装置
CN210679506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夹紧固定装置
CN216941683U (zh) 一种模具的产品顶出机构
CN201183308Y (zh) 注塑机注射机构
CN218965803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机的上料组件
CN102581480B (zh) 一种多组激光拼焊板等磁力自适应定位机构
CN101497228B (zh) 注塑机注射机构
CN217573917U (zh) 一种工作效率高的电动车仪表壳注塑脱模机构
CN112453405B (zh) 一种金属粉料成型装置
CN213860510U (zh) 一种多组分注塑机的转盘结构
CN216698190U (zh) 一种键盘按键的剪刀脚自动组装机
CN215550450U (zh) 一种塑料件高压气体辅助成型注塑装置
CN215512096U (zh) 抽芯机构及使用该抽芯机构的弯管加工模具
CN214266517U (zh) 直顶顶出机构
CN220052713U (zh) 一种连接器注塑模具顶出结构
CN218080262U (zh) 一种精密铸造自动化注蜡机
CN214820268U (zh) 一种断路器外壳生产用注塑设备
CN213198596U (zh) 大中型塑料模具油缸内置大滑块防撞保护结构
CN220198398U (zh) 一种电力机车箱体工件用可调整弯管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