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09891A - 一种压铸用形变补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铸用形变补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09891A
CN116809891A CN202311111580.7A CN202311111580A CN116809891A CN 116809891 A CN116809891 A CN 116809891A CN 202311111580 A CN202311111580 A CN 202311111580A CN 116809891 A CN116809891 A CN 1168098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die
die
guide post
friction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115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809891B (zh
Inventor
朱永权
闫念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Heyi Zhizao Automobile Lightweigh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eyi Zhizao Automobile Lightweigh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eyi Zhizao Automobile Lightweigh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eyi Zhizao Automobile Lightweight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1158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098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809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098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809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098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铸模具形变补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铸用形变补偿装置,包括定模、动模、闭气机构、传动机构、阻力施加器和顶针,动模内设置有可水平滑动的动模模仁,定模与动模之间形成液体流道,液体流道包括与料筒连接的进液孔和安装于定模与动模顶部的出气孔,该压铸用形变补偿装置,冲头将开始高速挤压,通过高速挤压的推力,进而推动动模模仁向外侧滑动,高速挤压所施加的推力大于导柱一与阻力施加器之间的阻力,而通过动模模仁被推动,能够缓解定模与动模之间的冲击压力,以减少模具的变形,并且在溶液完成挤入后,动模模仁不会被复位推动,产品因为推力而发生变形,并且运用顶针的推力,使得该装置能够自动复位。

Description

一种压铸用形变补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铸模具形变补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铸用形变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为了减少溶液在挤入时动模和定模所受到的冲击力,会对冲头的挤压速度或者通过对液体流道抽真空的方式,以减少冲压力过大造成的模具变形,该上述的两种方式虽然能够解决问题,但由于液体是自下而上进行填充,使得锁模后的充型过程中,其内壁各个点受到的应力并不均匀,长期以往还是会导致模具发生变形。
而为了进一步的减少模具的变形,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434100B,名称:一种压铸用形变补偿装置,该申请通过弹簧等作为补偿元件,在受到冲击挤压时,使得弹簧发生变形,进而缓解溶液高速挤入时的冲击力,但该装置对冷气机构要求较高,因在溶液完全挤入后,弹簧将推动溶液,将形成产品的厚度发生,使得产品不达标,因此,冷气机构在弹簧推动前,需要快速冷却,避免弹簧复位挤压溶液,但长期以往,还是会造成部分的产品不达标,因为冷却温度无法进行长期定温控制。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压铸用形变补偿装置,能够在溶液挤入液体流道时,缓解高速挤入时的冲击力,以减少模具的变形,并且在溶液完成挤入后,产品不会受到弹簧的复位推力而发生变形。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铸用形变补偿装置,能够在溶液挤入液体流道时,缓解高速挤入时的冲击力,以减少模具的变形,并且在溶液完成挤入后,产品不会受到弹簧的复位推力而发生变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压铸用形变补偿装置,包括定模、动模、闭气机构、传动机构、阻力施加器和顶针,动模内设置有可水平滑动的动模模仁,当定模与动模盖合时,定模与动模之间形成液体流道,液体流道包括与料筒连接的进液孔和安装于定模与动模顶部的出气孔,动模模仁上固定设置有导柱一,导柱一的外缘与阻力施加器接触,传动机构的一端与导柱一连接,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闭气机构固定连接,闭气机构固定安装于动模上,闭气机构用于对出气孔缩小,闭气机构上设置有多个插条,多个插条的端部可水平滑动的插设于出气孔内,顶针上固定设置有推环,推环用于在开模后、推动动模模仁复位,当冲头经过内浇口处前,冲头将料筒内的溶液挤入到未扩张的液体流道内,动模模仁处于静止状态,当冲头经过内浇口处后,冲头高速推动料筒内的溶液进入液体流道内、液体流道进行扩张,高速流动的溶液向外侧推动动模模仁,传动机构向内推动闭气机构,闭气机构插入出气孔内。
优选地,传动机构包括转座、铰接杆一、连接套和铰接座,转座固定安装于动模,铰接杆一可转动的安装于转座,铰接座与导柱一的一端固定连接,铰接座上设置有滑柱一,铰接杆一上开设有供滑柱一滑动的条形滑槽一,连接套连接于闭气机构上,连接套的侧面设置有滑柱二,铰接杆一上开设有供滑柱二滑动的条形滑槽二 。
优选地,闭气机构还包括弧形连接板、导柱二、抵触弹簧和限位环,插条为多个,动模内开设有多个供插条滑动的滑槽,弧形连接板与多个插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导柱二固定安装于弧形连接板,连接套与导柱二滑动连接,抵触弹簧套设于导柱二上,抵触弹簧的一端与弧形连接板抵触,抵触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套抵触,限位环固定安装于导柱二的端部。
优选地,插条的端部为斜面结构。
优选地,阻力施加器包括摩擦臂和固定安装板,摩擦臂固定安装于固定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板固定安装于动模上,摩擦臂与摩擦板抵触,摩擦臂包括摩擦板、导板、导柱三、固定安装板和摩擦弹簧,导板固定安装于固定安装板,导柱三与导板滑动连接,摩擦弹簧用于对摩擦板施加与导柱一抵触的摩擦力,摩擦板固定安装于导柱三的一端。
优选地,导柱一为多个,多个导柱一沿着动模模仁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的摩擦臂与摩擦板的数量对应相等。
优选地,阻力施加器还包括限位弹簧、连接柱和多个铰接杆二,每个铰接杆二的一端与导柱三铰接,每个铰接杆二的另一端与连接柱铰接,当摩擦板与导柱一抵触时,铰接杆二呈倾斜设置,铰接杆二沿着与导柱三的铰接处朝向动模模仁倾斜,限位弹簧用于对连接柱施加远离动模模仁的弹性力。
优选地,动模内开设有供动模模仁滑动的导滑孔,且动模上还开设有容纳孔,容纳孔与导滑孔联通,容纳孔的直径大于导滑孔的直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压铸用形变补偿装置,冲头将开始高速挤压,通过高速挤压的推力,进而推动动模模仁向外侧滑动,高速挤压所施加的推力大于导柱一与阻力施加器之间的阻力,而通过动模模仁被推动,能够缓解定模与动模之间的冲击压力,以减少模具的变形,并且在溶液完成挤入后,动模模仁不会被复位推动,产品因为推力而发生变形,并且运用顶针的推力,使得该装置能够自动复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合模时的剖视图。
图2为定模溶液流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溶液完成注入后的剖视图。
图5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推环与动模模仁接触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D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闭气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定模;2-动模;2a-动模模仁;2b-导柱一;2c-导滑孔;2d-容纳孔;3-液体流道;3a-出气孔;3b-进液孔;4-闭气机构;4a-插条;4b-弧形连接板;4c-导柱二;4d-抵触弹簧;4e-限位环;5-传动机构;5a-转座;5b-铰接杆一;5c-连接套;5d-铰接座;6-阻力施加器;6a-摩擦板;6b-导板;6c-导柱三;6d-固定安装板;6e-摩擦弹簧;6f-铰接杆二;6h-限位弹簧;6j-连接柱;7-顶针;7a-推环;10-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铸用形变补偿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定模1、动模2、闭气机构4、传动机构5、阻力施加器6和顶针7,动模2内设置有可水平滑动的动模模仁2a,当定模1与动模2盖合时,定模1与动模2之间形成液体流道3,液体流道3包括与料筒连接的进液孔3b和安装于定模1与动模2顶部的出气孔3a,通过冲头对料筒内的溶液进行挤压,使得溶液沿着进液孔3b进入到液体流道3内,将液体流道3内的气体挤出,气体将沿着出气孔3a排出。其中,需要解释的是,在将气体排出的过程中,动模模仁2a并未被溶液向外侧推动。将气体排出后,此时的冲头刚好经过料筒的内浇口处,将内浇口进行盖合。动模模仁2a上固定设置有导柱一2b,导柱一2b的外缘与阻力施加器6接触,当冲头经过内浇口处后,冲头将开始高速挤压,通过高速挤压的推力,进而推动动模模仁2a向外侧滑动,高速挤压所施加的推力大于导柱一2b与阻力施加器6之间的阻力。但在冲头经过内浇口处前,液体缓慢的进入到液体流道3内,所施加的推力小于导柱一2b与阻力施加器6之间的阻力。并且,为了便于理解,从图1和图4中的H1和H3可以看出,在高速挤压时,所变化的主要是从H1到H3的变化,也就是除了高速挤压时的冲击力,还有液体流动时的推力。传动机构5的一端与导柱一2b连接,传动机构5的另一端与闭气机构4固定连接,当导柱一2b被推动时,导柱一2b将驱动传动机构5进行运动,传动机构5进而驱动闭气机构4进行运动,闭气机构4固定安装于动模2上,闭气机构4用于对出气孔3a缩小,闭气机构4上设置有多个插条4a,多个插条4a的端部可水平滑动的插设于出气孔3a内,顶针7上固定设置有推环7a,推环7a用于在开模后、推动动模模仁2a复位,当工件10加工完成后,如图7所示,顶针7将首先工件10进行运动,使得工件10与动模模仁2a之间进行分离。在推环7a与动模模仁2a接触时,即如图7所示的状态,随着顶针7继续进行推动,将使得推环7a推动动模模仁2a复位到最终位置,同时也将工件10运动至最终位置;
当冲头经过内浇口处前,冲头将料筒内的溶液挤入到未扩张的液体流道3内,动模模仁2a处于静止状态;
当冲头经过内浇口处后,冲头高速推动料筒内的溶液进入液体流道3内、液体流道3进行扩张,高速流动的溶液向外侧推动动模模仁2a,传动机构5向内推动闭气机构4,闭气机构4插入出气孔3a内。
其中,通过插条4a插入到出气孔3a内,则使得出气孔3a缩小,具有以下效果,其一,减少溶液沿着出气孔3a的排出量,其二,进而使得溶液推动动模模仁2a所运动的冲击力能够加强,避免溶液在最后推动阶段时,产生推力疲惫而无法推动动模模仁2a运动至最终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图中动模模仁2a所示的轮廓可以进行变换,不论动模模仁2a变化为任何轮廓,其主要在溶液挤入时,主要变化的位置定模1与动模模仁2a相靠近一侧的距离,而非二者之间侧面距离。
通过高速挤压时,液体推动动模模仁2a进行运动的方式,能够缓解定模1与动模2之间的冲击压力,即可实现形变补偿。
为了具体解释,当导柱一2b运动时,传动机构5如何带动闭气机构4进行运动,如图8-10所示,传动机构5包括转座5a、铰接杆一5b、连接套5c和铰接座5d,转座5a固定安装于动模2,铰接杆一5b可转动的安装于转座5a,铰接座5d与导柱一2b的一端固定连接,铰接座5d上设置有滑柱一,铰接杆一5b上开设有供滑柱一滑动的条形滑槽一,连接套5c连接于闭气机构4上,其中连接套5c与闭气机构4的连接方式可为固定连接或者滑动连接,但需要注意的是,若为固定连接,则需要动模模仁2a的运动与闭气机构4的运动呈比例变化,而滑动连接,则只需要限定最初的位置即可,在闭气机构4运动至最终位置时,连接套5c还可继续运动,使得动模模仁2a能够保持运动,连接套5c的侧面设置有滑柱二,铰接杆一5b上开设有供滑柱二滑动的条形滑槽二。当导柱一2b推动铰接座5d向外侧进行运动时,铰接座5d通过铰接杆一5b推动连接套5c向内进行运动,即连接套5c带动闭气机构4向内运动,使得插条4a插入到出气孔3a内。
为了减少在高速挤压时,液体从出气孔3a处的流出量,为此连接套5c与闭气机构4之间采用滑动连接,如图8和图11所示,闭气机构4还包括弧形连接板4b、导柱二4c、抵触弹簧4d和限位环4e,插条4a为多个,插条4a的数量和出气孔3a的数量相同,本申请插条4a和出气孔3a的数量均为3个,但根据需要,可以更换数量,动模2内开设有多个供插条4a滑动的滑槽,其中,插条4a分为两段式结构,较粗的一段主要是为了在插条4a运动时,能够提供更稳定的导滑作用,弧形连接板4b与多个插条4a的一端固定连接,导柱二4c固定安装于弧形连接板4b,连接套5c与导柱二4c滑动连接,抵触弹簧4d套设于导柱二4c上,抵触弹簧4d的一端与弧形连接板4b抵触,抵触弹簧4d的另一端与连接套5c抵触,限位环4e固定安装于导柱二4c的端部。当连接套5c向内推动时,由于弧形连接板4b还未与动模2接触,抵触弹簧4d将不被压缩。随着连接套5c进行推动,在弧形连接板4b与动模2抵触时,插条4a这时处于最终位置,但动模模仁2a还能够继续进行运动,因此,连接套5c将推动抵触弹簧4d进行压缩,以保证铰接座5d还能够继续进行向下运动。
如图6所示,插条4a的端部为斜面结构。通过这种方式,减少阻隔段的长度,避免液体流过插条4a时,插条4a受到较大的推力,而造成动模模仁2a向内侧运动。
为了能够在动模模仁2a运动到任意位置时,阻力施加器6对导柱一2b所述施加的阻力相同,为此,如图8所示,阻力施加器6包括摩擦臂和固定安装板6d,摩擦臂固定安装于固定安装板6d上,固定安装板6d固定安装于动模2上,摩擦臂与摩擦板6a抵触,摩擦板6a的数量不局限于一个,可为四个,摩擦臂与摩擦板6a的数量对应相等,摩擦臂包括摩擦板6a、导板6b、导柱三6c、固定安装板6d和摩擦弹簧6e,导板6b固定安装于固定安装板6d,导柱三6c与导板6b滑动连接,摩擦弹簧6e用于对摩擦板6a施加与导柱一2b抵触的摩擦力,而该处的摩擦力则可以阻碍最开始溶液进入到液体流道3内时、溶液推动动模模仁2a进行运动,摩擦板6a固定安装于导柱三6c的一端,通过导柱三6c和导板6b对摩擦板6a进行滑动导向,导板6b不可固定安装于动模模仁2a上,因动模模仁2a需要在整个过程中进行运动。其中摩擦板6a与导柱一2b接触的一侧可为弧面结构,进而增加摩擦板6a与导柱一2b增加的接触面积,增加摩擦力。
为了使得动模模仁2a滑动时,能够更加稳定,且阻力施加器6对动模模仁2a所施加的阻力能够加强,如图4和图9所示,导柱一2b为多个,多个导柱一2b沿着动模模仁2a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的摩擦臂与摩擦板6a的数量对应相等,即导柱一2b通过导柱一2b数量增加,使得动模模仁2a运动更加稳定,并且通过摩擦臂数量与摩擦板6a一同增加,使得阻力施加器6对动模模仁2a所施加的阻力能够加强。
但由于摩擦臂增加,在安装时,多个摩擦板6a不便于与导柱一2b同时卡接,并且由于弹簧弹力的不同,多个摩擦臂对导柱一2b所施加的摩擦力也不相同,这就导致动模模仁2a被推动时,平稳性降低,为此,如图4所示,阻力施加器6还包括限位弹簧6h、连接柱6j和多个铰接杆二6f,每个铰接杆二6f的一端与导柱三6c铰接,每个铰接杆二6f的另一端与连接柱6j铰接,当摩擦板6a与导柱一2b抵触时,铰接杆二6f呈倾斜设置,铰接杆二6f沿着与导柱三6c的铰接处朝向动模模仁2a倾斜,限位弹簧6h用于对连接柱6j施加远离动模模仁2a的弹性力,连接柱6j的端部设置有挡板,限位弹簧6h套设于连接柱6j上,通过限位弹簧6h推动挡板,使得连接柱6j具有远离动模模仁2a的弹性力。在对阻力施加器6进行安装时,则可以通过推动连接柱6j靠近动模模仁2a,使得多个摩擦板6a向内回缩,便于多个摩擦板6a与导柱一2b同时卡接。并且多个摩擦弹簧6e的弹力能够通过铰接杆二6f和连接柱6j连接起来,使得不同位置的摩擦板6a均能够对导柱一2b施加相同的摩擦力,提高动模模仁2a被推动时的平稳性。其中,限位弹簧6h的弹力也能够增加导柱一2b所受到的摩擦力,通过调节弹簧的规格或形变程度,调节导柱一2b受到的摩擦力。
如图4所示,动模2内开设有供动模模仁2a滑动的导滑孔2c,且动模2上还开设有容纳孔2d,容纳孔2d与导滑孔2c联通,容纳孔2d的直径大于导滑孔2c的直径,容纳孔2d用于容纳整个补偿装置的凸出部位,并且给所有机构的安装留出便于操作的空间。
使用时,定模1和动模2合模,在冲头经过内浇口处前,液体缓慢的进入到液体流道3内,所施加的推力小于导柱一2b与阻力施加器6之间的阻力,溶液填满液体流道3内,液体流道3内的气体被挤出。当冲头经过内浇口处后,冲头将开始高速挤压,通过高速挤压的推力,进而推动动模模仁2a向外侧滑动,高速挤压所施加的推力大于导柱一2b与阻力施加器6之间的阻力。通过动模模仁2a被推动,能够缓解定模1与动模2之间的冲击压力,即可实现形变补偿。
其中,在导柱一2b被推动时,导柱一2b将通过传动机构5带动闭气机构4进行运动,使得闭气机构4对出气孔3a进行缩小,在缩小至最终位置后,动模模仁2a还可继续被推动。
定模1和液体流道3开模后,通过顶针7将工件10顶出,同时,推环7a推动动模模仁2a复位,即可使得该装置整体进行复位。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压铸用形变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1)、动模(2)、闭气机构(4)、传动机构(5)、阻力施加器(6)和顶针(7),动模(2)内设置有可水平滑动的动模模仁(2a),当定模(1)与动模(2)盖合时,定模(1)与动模(2)之间形成液体流道(3),液体流道(3)包括与料筒连接的进液孔(3b)和安装于定模(1)与动模(2)顶部的出气孔(3a),动模模仁(2a)上固定设置有导柱一(2b),导柱一(2b)的外缘与阻力施加器(6)接触,传动机构(5)的一端与导柱一(2b)连接,传动机构(5)的另一端与闭气机构(4)固定连接,闭气机构(4)固定安装于动模(2)上,闭气机构(4)用于对出气孔(3a)缩小,闭气机构(4)上设置有多个插条(4a),多个插条(4a)的端部可水平滑动的插设于出气孔(3a)内,顶针(7)上固定设置有推环(7a),推环(7a)用于在开模后、推动动模模仁(2a)复位;
当冲头经过内浇口处前,冲头将料筒内的溶液挤入到未扩张的液体流道(3)内,动模模仁(2a)处于静止状态;
当冲头经过内浇口处后,冲头高速推动料筒内的溶液进入液体流道(3)内、液体流道(3)进行扩张,高速流动的溶液向外侧推动动模模仁(2a),传动机构(5)向内推动闭气机构(4),闭气机构(4)插入出气孔(3a)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用形变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5)包括转座(5a)、铰接杆一(5b)、连接套(5c)和铰接座(5d),转座(5a)固定安装于动模(2),铰接杆一(5b)可转动的安装于转座(5a),铰接座(5d)与导柱一(2b)的一端固定连接,铰接座(5d)上设置有滑柱一,铰接杆一(5b)上开设有供滑柱一滑动的条形滑槽一,连接套(5c)连接于闭气机构(4)上,连接套(5c)的侧面设置有滑柱二,铰接杆一(5b)上开设有供滑柱二滑动的条形滑槽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铸用形变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闭气机构(4)还包括弧形连接板(4b)、导柱二(4c)、抵触弹簧(4d)和限位环(4e),插条(4a)为多个,动模(2)内开设有多个供插条(4a)滑动的滑槽,弧形连接板(4b)与多个插条(4a)的一端固定连接,导柱二(4c)固定安装于弧形连接板(4b),连接套(5c)与导柱二(4c)滑动连接,抵触弹簧(4d)套设于导柱二(4c)上,抵触弹簧(4d)的一端与弧形连接板(4b)抵触,抵触弹簧(4d)的另一端与连接套(5c)抵触,限位环(4e)固定安装于导柱二(4c)的端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铸用形变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插条(4a)的端部为斜面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铸用形变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阻力施加器(6)包括摩擦臂和固定安装板(6d),摩擦臂固定安装于固定安装板(6d)上,固定安装板(6d)固定安装于动模(2)上,摩擦臂与摩擦板(6a)抵触,摩擦臂包括摩擦板(6a)、导板(6b)、导柱三(6c)、固定安装板(6d)和摩擦弹簧(6e),导板(6b)固定安装于固定安装板(6d),导柱三(6c)与导板(6b)滑动连接,摩擦弹簧(6e)用于对摩擦板(6a)施加与导柱一(2b)抵触的摩擦力,摩擦板(6a)固定安装于导柱三(6c)的一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压铸用形变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导柱一(2b)为多个,多个导柱一(2b)沿着动模模仁(2a)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的摩擦臂与摩擦板(6a)的数量对应相等。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压铸用形变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阻力施加器(6)还包括限位弹簧(6h)、连接柱(6j)和多个铰接杆二(6f),每个铰接杆二(6f)的一端与导柱三(6c)铰接,每个铰接杆二(6f)的另一端与连接柱(6j)铰接,当摩擦板(6a)与导柱一(2b)抵触时,铰接杆二(6f)呈倾斜设置,铰接杆二(6f)沿着与导柱三(6c)的铰接处朝向动模模仁(2a)倾斜,限位弹簧(6h)用于对连接柱(6j)施加远离动模模仁(2a)的弹性力。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用形变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动模(2)内开设有供动模模仁(2a)滑动的导滑孔(2c),且动模(2)上还开设有容纳孔(2d),容纳孔(2d)与导滑孔(2c)联通,容纳孔(2d)的直径大于导滑孔(2c)的直径。
CN202311111580.7A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压铸用形变补偿装置 Active CN1168098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11580.7A CN116809891B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压铸用形变补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11580.7A CN116809891B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压铸用形变补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09891A true CN116809891A (zh) 2023-09-29
CN116809891B CN116809891B (zh) 2023-11-03

Family

ID=88113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11580.7A Active CN116809891B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压铸用形变补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809891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4100A (zh) * 2013-08-30 2013-12-11 苏州圣美特压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形变补偿装置
CN103517776A (zh) * 2011-03-11 2014-01-15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压铸模具
CN107377935A (zh) * 2017-08-23 2017-11-24 吴江市液铸液压件铸造有限公司 用于电机壳体的预热型压铸模具
CN207756891U (zh) * 2017-12-29 2018-08-24 苏州凯贸铸造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顶出机构的压铸模具
CN110341148A (zh) * 2018-04-02 2019-10-18 诸暨市碧涵精工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机墙板挠度补偿机构
CN210756179U (zh) * 2019-09-27 2020-06-16 苏州硕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继电器生产的保护型治具
CN112296308A (zh) * 2020-10-27 2021-02-02 佛山市和阳精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压铸模具
CN112404398A (zh) * 2020-12-02 2021-02-26 南京泉峰汽车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排气结构的压铸模具
CN113319261A (zh) * 2020-07-02 2021-08-31 黑龙江工业学院 一种镁铝合金浇筑排气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7776A (zh) * 2011-03-11 2014-01-15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压铸模具
CN103434100A (zh) * 2013-08-30 2013-12-11 苏州圣美特压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形变补偿装置
CN107377935A (zh) * 2017-08-23 2017-11-24 吴江市液铸液压件铸造有限公司 用于电机壳体的预热型压铸模具
CN207756891U (zh) * 2017-12-29 2018-08-24 苏州凯贸铸造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顶出机构的压铸模具
CN110341148A (zh) * 2018-04-02 2019-10-18 诸暨市碧涵精工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机墙板挠度补偿机构
CN210756179U (zh) * 2019-09-27 2020-06-16 苏州硕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继电器生产的保护型治具
CN113319261A (zh) * 2020-07-02 2021-08-31 黑龙江工业学院 一种镁铝合金浇筑排气方法
CN112296308A (zh) * 2020-10-27 2021-02-02 佛山市和阳精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压铸模具
CN112404398A (zh) * 2020-12-02 2021-02-26 南京泉峰汽车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排气结构的压铸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09891B (zh) 2023-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87144A (en) Method for the removal of a mold core from an injection molded plastic duct section
US8360769B2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products from a thermoplastic mass
US4351630A (en) Pivoting hinge exercising mechanism
US4105147A (en) Extruder screw valve
CN116809891B (zh) 一种压铸用形变补偿装置
US5219594A (en) Apparatus for molding undercut parts
CN101898237B (zh) 金属模具以及铸造件的制造方法
JP5722958B2 (ja) 離型装置
CN113211742A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注塑模具直顶挤压塑件变形脱倒扣机构
CN110202757B (zh) 用于成型产品管口内部r角的行位机构
CN108421913B (zh) 模具坯料扶正装置
US3424831A (en) Methods for injection molding
CN211492667U (zh) 抽芯脱扣装置和具有其的模具
CN109732864B (zh) 一种抽芯成型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CN116373246B (zh) 一种双油缸注塑机
EP2753463A1 (de) Werkzeug zum spritzgiessen von kunststoffteilen
JPH0584786A (ja) 中空成形用金型装置
JP4006558B2 (ja) ダイカスト金型
CN111957812B (zh) 一种模具用支撑配件及模具
US4717327A (en) Injection molding apparatus
CN218505130U (zh) 一种内置斜顶抽芯块的注塑模具
CN219246953U (zh) 一种btb折接地片结构
SU1759524A1 (ru) Пресс-форма дл изготовлени выплавл емых моделей
JP3379954B1 (ja) 電動射出成形装置
CN117619977B (zh) 一种间距可调声屏障金属单元板冲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