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90133A - 一种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90133A
CN116790133A CN202310684022.3A CN202310684022A CN116790133A CN 116790133 A CN116790133 A CN 116790133A CN 202310684022 A CN202310684022 A CN 202310684022A CN 116790133 A CN116790133 A CN 1167901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dye
water
acrylamide type
molar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840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景烨
虞鸣
王自强
宋永昌
张伯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imuli Graft Textile New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imuli Graft Textile New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imuli Graft Textile New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imuli Graft Textile New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8402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901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790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901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所得的染料合成工艺简单,制得的染料产率和纯度高;将含有不饱和C=C键的丙烯酰胺基团引入染料分子,使其具有极高的聚合活性,为彩色有机玻璃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溶性染料,具体涉及一种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的合成方法及在彩色有机玻璃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H酸常被用于合成红色染料,如活性红1、活性红2,含有H酸的染料具有色泽艳丽,结构稳定的特点。通过改变染料的取代基团可以对其性质进行一定的调整,如水溶性、色深以及它们的反应活性。传统的H酸系列染料仅适应于棉麻及羊毛纤维的染色,这很大程度上限值了该染料的应用。
丙烯酰胺基团具有很高聚合活性,通过丙烯酰氯的方式可以方便快捷的将丙烯酰基引入染料中,在不改变染料本身色泽的情况下使染料具有了聚合能力,通过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可将其应用于彩色有机玻璃的制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染料的合成方法及在彩色有机玻璃中的应用,在不破坏染料鲜艳色泽的前提下引入丙烯酰基,使其拥有极高的聚合能力,并将该染料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制备彩色有机玻璃,拓宽H酸系列染料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具有以下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 丙烯酰氯与H酸的缩合制得丙烯酰基H酸缩合体系;
(二) 邻氨基苯磺酸的重氮化反应制得重氮盐体系;
(三) 丙烯酰基H酸与重氮盐的偶合反应制得偶合体系;
(四) 偶合体系盐析后抽滤、洗涤、干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为:将H酸溶于水中,加入碳酸钠中和至pH =6-7, 冰水浴下逐滴加入丙烯酰氯,期间使用饱和碳酸钠水溶液维持pH =6-7,滴加完毕后缓慢回室温搅拌0.5小时制得缩合体系;优选地,所述H酸与丙烯酰氯的摩尔比为1:1.05至1:1.4;更优选地,所述H酸与丙烯酰氯的摩尔比为1:1.2。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为:将邻氨基苯磺酸于冰水浴中,加入10 mol/L浓盐酸后,快速加入亚硝酸钠的水溶液,维持低温反应1小时;优选地,所述邻氨基苯磺酸与H酸的摩尔比为1:1,所述邻氨基苯磺酸与浓盐酸的摩尔比为1:3至1:4, 邻氨基苯磺酸与亚硝酸钠的摩尔比为1:1.04, 亚硝酸钠水溶液浓度为30-35 wt%.。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为:将缩合体系于冰水浴中,搅拌加入重氮盐体系,使用饱和碳酸钠水溶液调pH =6-7,维持低温反应2小时后缓慢回室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为:偶合体系在缓慢搅拌下加入氯化钠后搅拌5小时,染料均匀析出,体系减压抽滤,滤饼使用乙醇洗涤后真空干燥,制得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优选地,所用氯化钠的质量为缩合体系体积的10-25%;更优选地,所用氯化钠的质量为缩合体系体积的20%。
本发明所述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丙烯酰氯与H酸的缩合
将H酸溶于水中,加入碳酸钠中和至pH =6-7, 冰水浴下逐滴加入丙烯酰氯,期间使用饱和碳酸钠水溶液维持pH =6-7,滴加完毕后缓慢回室温搅拌0.5小时制得缩合体系,其中,所述H酸与丙烯酰氯的摩尔比为1:1.05至1:1.4;
(二)邻氨基苯磺酸的重氮化反应
将邻氨基苯磺酸于冰水浴中,加入10 mol/L浓盐酸后,快速加入亚硝酸钠的水溶液,维持低温反应1小时,其中,所述邻氨基苯磺酸与H酸的摩尔比为1:1,所述邻氨基苯磺酸与浓盐酸的摩尔比为1:3至1:4, 邻氨基苯磺酸与亚硝酸钠的摩尔比为1:1.04, 亚硝酸钠水溶液浓度为30-35 wt%.;
(三)丙烯酰基H酸与重氮盐的偶合反应
将缩合体系于冰水浴中,搅拌加入重氮盐体系,使用饱和碳酸钠水溶液调pH =6-7,维持低温反应2小时后缓慢回室温制得偶合体系;
(四)偶合体系盐析后抽滤、洗涤、干燥
偶合体系在缓慢搅拌下加入氯化钠后搅拌5小时,染料均匀析出,体系减压抽滤,滤饼使用乙醇洗涤后真空干燥,制得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其中,所用氯化钠的质量为缩合体系体积的10-25%。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H酸与丙烯酰氯的摩尔比为1:1.2;所述步骤(四)中所用氯化钠的质量为缩合体系体积的20%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所述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在制备彩色有机玻璃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所得的染料分合成工艺简单,制得的染料产率和纯度高;含有不饱和C=C键的丙烯酰胺基团的引入,使其具有极高的聚合活性,为彩色有机玻璃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采用本发明制得的染料制备的彩色有机玻璃,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的合成
(1)丙烯酰氯与H酸的缩合
将16.0 gH酸于水中,加入碳酸钠中和至pH =6-7, 冰水浴下逐滴加入丙烯酰氯5.4 g,期间使用饱和碳酸钠水溶液维持pH =6-7,滴加完毕后缓慢回室温搅拌0.5小时制得缩合体系;
(2)邻氨基苯磺酸的重氮化反应
将8.7 g邻氨基苯磺酸于冰水浴中,加入20 ml浓盐酸后,快速加入3.6 g亚硝酸钠的30 wt%水溶液,维持低温反应1小时制得重氮盐体系;
(3)丙烯酰基H酸与重氮盐的偶合反应
将缩合体系于冰水浴中,搅拌加入重氮盐体系,使用饱和碳酸钠水溶液调pH =6-7,维持低温反应2小时后缓慢回室温制得偶合体系;
(4)体系盐析后抽滤、洗涤、干燥
偶合体系在缓慢搅拌下分批加入总体积20%质量比的氯化钠后搅拌5小时,染料均匀析出,体系减压抽滤,滤饼使用乙醇洗涤后真空干燥,制得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
核磁检测结果如下:
1H NMR (400 MHz, DMSO-d6) δ 16.09 (s, 1H), 13.38 (s, 1H), 9.01 (s,1H), 8.27 (d, J = 8.4 Hz, 1H), 7.75 (d, J = 7.6 Hz, 1H), 7.60 (s, 1H), 7.48(d, J = 8.4 Hz, 2H), 7.24 (t, J = 7.6 Hz, 1H), 6.49 (d, J = 17.32 Hz, 1H),6.35 (dd, J = 17.2, 10.4 Hz, 1H), 6.00 (d, J = 10.4 Hz, 1H)。
实施例2:彩色有机玻璃的制备
于500ml三口烧瓶中。1 g实施例1制得的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100 ml水,100 ml甲基丙烯酸甲酯, 0.5 g过硫酸钾和0.5 g亚硫酸氢钠,并通氮气保护,70℃反应5小时。反应完成后过滤体系得不同色深的有机玻璃。
对比例:为了阐述本实验做出的样品的优越性,以下是不按照实施例设定条件做出的样品。
对比例1: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的合成
丙烯酸酐与H酸的缩合
将16.0 gH酸于水中,加入碳酸钠中和至pH =6-7并升温至40℃,逐滴加入丙烯酸酐6.9 g,期间使用饱和碳酸钠水溶液维持pH =6-7,反应2小时制得缩合体系;
(2)邻氨基苯磺酸的重氮化反应
将8.7 g邻氨基苯磺酸于冰水浴中,加入20 ml浓盐酸后,快速加入3.6 g亚硝酸钠的30 wt%水溶液,维持低温反应1小时制得重氮盐体系;
(3)丙烯酰基H酸与重氮盐的偶合反应
将缩合体系于冰水浴中,搅拌加入重氮盐体系,使用饱和碳酸钠水溶液调pH =6-7,维持低温反应2小时后缓慢回室温制得偶合体系;
(4)体系盐析后抽滤、洗涤、干燥
偶合体系在缓慢搅拌下分批加入总体积20%质量比的氯化钠后搅拌5小时,染料均匀析出,体系减压抽滤,滤饼使用乙醇洗涤后真空干燥,制得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
对比例2:彩色有机玻璃的制备
于500ml三口烧瓶中。1 g对比例1制得的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100 ml水,100 ml甲基丙烯酸甲酯, 0.5 g过硫酸钾和0.5 g亚硫酸氢钠,并通氮气保护,70℃反应5小时。反应完成后过滤体系得不同色深的有机玻璃。
表1为实施例1和对比例1所得染料产率及纯度,表2为实施例2和对比例2制得的有机玻璃的性能。
表1. 染料产率及纯度
产率(%) 纯度(%)
实施例1 92 98%
对比例1 80 84%
表2. 有机玻璃的性能
冲击强度(J/m) 拉伸强度(MPa) 弯曲强度(MPa) 热变形温度(℃) 透明度(%)
实施例2 21.8 66.2 125 95 90.5
对比例2 18.5 60.2 116 80 90.2
由表1和表2可知,本发明制得的染料具有良好的产率和纯度,采用本发明染料制得的有机玻璃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进一步认识到,在不脱离其精神或中心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其他具体形式来实施。由于本发明的前述描述仅公开了其示例性实施方案,应该理解的是,其他变化被认为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因此,本发明不限于在此详细描述的特定实施方案。相反,应当参考所附权利要求来指示本发明的范围和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丙烯酰氯与H酸的缩合制得丙烯酰基H酸缩合体系;
(二)邻氨基苯磺酸的重氮化反应制得重氮盐体系;
(三)丙烯酰基H酸与重氮盐的偶合反应制得偶合体系;
(四)偶合体系盐析后抽滤、洗涤、干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为:将H酸于水中,加入碳酸钠中和至pH =6-7, 冰水浴下逐滴加入丙烯酰氯,期间使用饱和碳酸钠水溶液维持pH=6-7,滴加完毕后缓慢回室温搅拌0.5小时制得缩合体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酸与丙烯酰氯的摩尔比为1:1.05至1:1.4;优选地,所述H酸与丙烯酰氯的摩尔比为1: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为:将邻氨基苯磺酸于冰水浴中,加入浓盐酸(10 mol/L)后,快速加入亚硝酸钠的水溶液,维持低温反应1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邻氨基苯磺酸与H酸的摩尔比为1:1,所述邻氨基苯磺酸与浓盐酸的摩尔比为1:3至1:5, 邻氨基苯磺酸与亚硝酸钠的摩尔比为1:1.04, 亚硝酸钠水溶液浓度为30-35 wt%.。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为:将缩合体系于冰水浴中,搅拌加入重氮盐体系,使用饱和碳酸钠水溶液调pH =6-7,维持低温反应2小时后缓慢回室温。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为:偶合体系在缓慢搅拌下加入氯化钠后搅拌5小时,染料均匀析出,体系减压抽滤,滤饼使用乙醇洗涤后真空干燥,制得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所用氯化钠的质量为缩合体系体积的10-25%;优选地,所用氯化钠的质量为缩合体系体积的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在制备彩色有机玻璃中的应用。
CN202310684022.3A 2023-06-10 2023-06-10 一种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Pending CN1167901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84022.3A CN116790133A (zh) 2023-06-10 2023-06-10 一种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84022.3A CN116790133A (zh) 2023-06-10 2023-06-10 一种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90133A true CN116790133A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49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84022.3A Pending CN116790133A (zh) 2023-06-10 2023-06-10 一种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90133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22829A (en) * 1958-10-21 1963-04-03 Geigy Ag J R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water-soluble reactive dyestuffs containing acylamino groups and their use
CH425038A (de) * 1958-10-21 1966-11-30 Geigy Ag J R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reaktiven Azofarbstoffen
DE2145391A1 (en) * 1970-09-11 1972-03-16 Ciba-Geigy Ag, Basel (Schweiz) Colouring gelatine with dyestuffs - having reactive alpha-beta dibromopropionyl or alpha-bromacrylyl gps for colour bleach process
JPS5637380A (en) * 1979-08-29 1981-04-11 Toyo Boseki Dyeing of cellulose fiber structure
CN102027072A (zh) * 2008-03-10 2011-04-20 佩拉化学有限公司 毛发着色组合物和方法
CN105040465A (zh) * 2015-08-24 2015-11-11 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细纤维染色用涂料染液及提高超细纤维染色色深的方法
CN111057398A (zh) * 2019-12-30 2020-04-24 苏州科法曼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红色染料混合物及其应用和染色法
CN114085546A (zh) * 2021-11-29 2022-02-25 湖北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色毛用活性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染料液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22829A (en) * 1958-10-21 1963-04-03 Geigy Ag J R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water-soluble reactive dyestuffs containing acylamino groups and their use
CH425038A (de) * 1958-10-21 1966-11-30 Geigy Ag J R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reaktiven Azofarbstoffen
DE2145391A1 (en) * 1970-09-11 1972-03-16 Ciba-Geigy Ag, Basel (Schweiz) Colouring gelatine with dyestuffs - having reactive alpha-beta dibromopropionyl or alpha-bromacrylyl gps for colour bleach process
JPS5637380A (en) * 1979-08-29 1981-04-11 Toyo Boseki Dyeing of cellulose fiber structure
CN102027072A (zh) * 2008-03-10 2011-04-20 佩拉化学有限公司 毛发着色组合物和方法
CN103315920A (zh) * 2008-03-10 2013-09-25 佩拉化学有限公司 毛发着色组合物和方法
CN105040465A (zh) * 2015-08-24 2015-11-11 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超细纤维染色用涂料染液及提高超细纤维染色色深的方法
CN111057398A (zh) * 2019-12-30 2020-04-24 苏州科法曼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红色染料混合物及其应用和染色法
CN114085546A (zh) * 2021-11-29 2022-02-25 湖北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红色毛用活性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染料液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63354A1 (en) Method for Improving Alkali Resistance and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Benzothiazole Disperse Dye
CN106916083A (zh) 一种基于席夫碱结构的生物基丙烯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790133A (zh) 一种水溶性丙烯酰胺型h酸染料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CN113292867B (zh) 一种环保活性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83251B (zh) 一种阻垢剂的制备方法
CN108373522B (zh) 改性环糊精侧链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84753A (zh) 耐晒易洗型红色偶氮分散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JPH01149858A (ja) ピリドンアゾ染料及びその用途
CN116970288A (zh) 一种水溶性丙烯酰胺型氨基c酸染料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CN111484751B (zh) 可碱洗耐晒橙色偶氮分散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40466B (zh) 三偶氮红色酸性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07240A (zh) 一种环丁烷四甲酸二酐的制备方法
CN116694099A (zh) 一种水溶性丙烯酰胺型溴氨酸染料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CN112341836B (zh) 一种弱酸红双偶氮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814090A (zh) 一种水溶性双丙烯酰基氨基c酸染料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CN104725898B (zh) 一种氰化染料生产过程中的除氰除铜方法
CN116790132A (zh) 一种水溶性双丙烯酰基溴氨酸染料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CN116731531A (zh) 一种水溶性双丙烯酰基γ酸染料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CN112481725A (zh) 一种光致变色的螺噁嗪化合物接枝腈纶纤维的制法和应用
CN107501988B (zh) 一种溶剂红195的制备方法
US6222067B1 (en) Alkylated diaminobenzene sulfonic acids
CN111233698A (zh) 一种可聚合的不对称偶氮苯及其制备方法
JPS6111265B2 (zh)
CN110878176B (zh) 一种活性染料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77916B (zh) 一种环状荧光聚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