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83407A - 支承部件 - Google Patents

支承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83407A
CN116783407A CN202180086141.8A CN202180086141A CN116783407A CN 116783407 A CN116783407 A CN 116783407A CN 202180086141 A CN202180086141 A CN 202180086141A CN 116783407 A CN116783407 A CN 116783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ed body
flexure
load
support member
upper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61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广濑光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783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834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7/00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 F16F7/12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using plastic deformation of members
    • F16F7/123Deformation involving a bending action, e.g. strap moving through multiple rollers, folding of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16F15/06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metal sp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00Members which are comprised in the general build-up of a form of machine, particularly relatively large fixed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00Members which are comprised in the general build-up of a form of machine, particularly relatively large fixed members
    • B23Q1/0054Means f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a machine tool with respect to its supporting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无论振动的大小如何,都能够抑制被支承体的振动传递到地面、以及地面的振动传递到被支承体。根据本发明的方案,提供支承部件。支部部件具备上侧部件,该上侧部件具备载置从被支承体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并承受被支承体的载荷的载荷承受部。支承部件具备配置在地面上并载置上侧部件的下侧部件。上侧部件在俯视下的中央部分具备因载荷承受部承受的被支承体的载荷而向下方挠曲的第1挠曲部。下侧部件具备被向下方挠曲的第1挠曲部按压而向下方挠曲的第2挠曲部。在支承部件形成有滑动区域,因载荷承受部承受被支承体的载荷而向下方挠曲的第1挠曲部与被第1挠曲部按压而向下方挠曲的第2挠曲部能够在上述滑动区域中滑动。

Description

支承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承部件。
背景技术
已知有支承被支承体并抑制被支承体的振动的支承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支承部件具备:上侧部件,具备载置从被支承体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并承受被支承体的载荷的载荷承受部;以及下侧部件,配置在地面上,载置上侧部件。并且,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支承部件为,在被支承体振动的情况下,利用在上侧部件与下侧部件的接触面产生的摩擦衰减,抑制被支承体的振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127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支承部件利用摩擦衰减抑制被支承体的振动,但由于是上侧部件相对于下侧部件仅侧滑的构造,因此如果不产生较大的振动,则难以得到摩擦衰减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承部件,不论振动的大小如何,都能够抑制被支承体的振动传递到地面以及地面的振动传递到被支承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案,提供支承部件。支部部件具备上侧部件,该上侧部件具备载荷承受部,该载荷承受部载置从被支承体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并承受被支承体的载荷。支承部件具备配置在地面上并载置上侧部件的下侧部件。上侧部件在俯视下的中央部分具备因载荷承受部承受的被支承体的载荷而向下方挠曲的第1挠曲部。下侧部件具备被向下方挠曲的第1挠曲部按压而向下方挠曲的第2挠曲部。在支承部件形成有滑动区域,因载荷承受部承受被支承体的载荷而向下方挠曲的第1挠曲部与被第1挠曲部按压而向下方挠曲的第2挠曲部能够在上述滑动区域中滑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案,提供支承部件。支承部件具备上侧部件,该上侧部件具备载荷承受部,该载荷承受部载置从被支承体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并承受被支承体的载荷。支承部件具备配置在地面上并载置上侧部件的下侧部件。上侧部件在俯视下的中央部分具备因载荷承受部承受的被支承体的载荷而向下方挠曲的挠曲部。上侧部件在挠曲部的周围部分具备与下侧部件抵接的抵接部。抵接部通过挠曲部向下方挠曲而姿势变化。在支承部件形成有滑动区域,因载荷承受部承受被支承体的载荷而挠曲部挠曲从而姿势变化的抵接部与下侧部件能够在上述滑动区域中滑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支承部件,不论振动的大小如何,都能够抑制被支承体的振动传递到地面、以及地面的振动传递到被支承体。
第1方案的支承部件在被支承体或者地面振动的情况下,第1挠曲部与第2挠曲部在滑动区域中滑动。由此,在被支承体振动的情况下,第1挠曲部与第2挠曲部在滑动区域中滑动,能够抑制被支承体的振动传递到地面。此外,在地面振动的情况下,第1挠曲部与第2挠曲部在滑动区域中滑动,能够抑制地面的振动传递到被支承体。
也可以为,在载荷承受部未承受被支承体的载荷时,在第1方案的支承部件中的第1挠曲部与第2挠曲部之间形成间隙。由此,当在载荷承受部载置突出部时,能够适当地形成滑动区域,向下方挠曲的第1挠曲部与被第1挠曲部按压而向下方挠曲的第2挠曲部能够在上述滑动区域中滑动。
也可以为,第1方案的支承部件中的下侧部件具备与地面接触的多个腿部。此外,也可以为,下侧部件具备作为第2挠曲部的凹陷部,该凹陷部被多个腿部包围。由此,当在载荷承受部载置有突出部时,第2挠曲部被第1挠曲部按压而能够适当地挠曲。
也可以为,第1方案的支承部件中的上侧部件的刚性比下侧部件的刚性低。由此,当在载荷承受部载置突出部时,能够使第1挠曲部向下方挠曲的量与被第1挠曲部按压而第2挠曲部向下方挠曲的量不同,能够适当地形成滑动区域。
第2方案的支承部件在被支承体或者地面振动的情况下,抵接部与下侧部件在滑动区域中滑动。由此,在被支承体振动的情况下,抵接部与下侧部件在滑动区域中滑动,能够抑制被支承体的振动传递到地面。此外,在地面振动的情况下,抵接部与下侧部件在滑动区域中滑动,能够抑制地面的振动传递到被支承体。
也可以为,在第1方案以及第2方案的支承部件中的上侧部件的下表面与下侧部件的上表面中的任意一方设置有凹状的被嵌合部,在任意另一方设置有与被嵌合部嵌合的凸状的嵌合部。由此,当在载荷承受部载置有突出部时,即使被支承体或者地面振动,也能够抑制上侧部件相对于下侧部件过度地滑动。
也可以为,第1方案以及第2方案的支承部件中的上侧部件以及下侧部件在俯视下都是外缘为相同直径的圆形。由此,当在载荷承受部载置有突出部时,能够在俯视下的适当位置形成滑动区域。
也可以为,第1方案以及第2方案的支承部件中的载荷承受部是能够供突出部插入的凹部的底部。由此,通过将从被支承体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插入到凹部,能够适当地载置突出部。
另外,上述发明的概要并没有列举本发明的全部必要特征。此外,这些特征组的子组合也可以成为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概要地表示支承部件100的利用方式的一例的图。
图2是从斜上方观察上侧部件110与下侧部件120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从斜下方观察上侧部件110与下侧部件120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从上方观察上侧部件110的俯视图以及表示俯视图中的A-A截面的截面图。
图5是从下方观察下侧部件120的俯视图以及表示俯视图中的B-B截面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载荷承受部111未承受被支承体S的载荷时的状态的支承部件100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载荷承受部111承受被支承体S的载荷时的状态的支承部件100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被向下方挠曲的上侧部件110的第1挠曲部113按压时施加于下侧部件120的接触压力的分布的图。
图9是表示载荷承受部211未承受被支承体S的载荷时的状态的支承部件200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载荷承受部211承受被支承体S的载荷时的状态的支承部件200的截面图。
图11是在通过挠曲部213向下方挠曲而抵接部214的姿势变化时施加于下侧部件220的接触压力的分布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发明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以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与专利请求的范围相关的发明。此外,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组合并非全部都是发明的解决手段所必须的。
图1是概要地表示支承部件100的利用方式的一例的图。支承部件100是支承被支承体S的部件。图1所示的支承部件100支承作为被支承体S的机床。机床是被支承体S的一例。支承部件100具备上侧部件110以及下侧部件120。下侧部件120配置在地面F,载置上侧部件110。
图2是从斜上方观察上侧部件110与下侧部件120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从斜下方观察上侧部件110与下侧部件120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从上方观察上侧部件110的俯视图以及表示俯视图中的A-A截面的截面图。图5是从下方观察下侧部件120的俯视图以及表示俯视图中的B-B截面的截面图。
上侧部件110具备载荷承受部111,该载荷承受部111载置从被支承体S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P并承受被支承体S的载荷。例如在被支承体S是机床的情况下,上侧部件110的载荷承受部111载置从机床向下方突出的高度调整用螺栓并承受机床的载荷。高度调整用螺栓是突出部P的一例。
如图4所示,上侧部件110是俯视下的形状为圆形的部件。如图5所示,下侧部件120是俯视下的形状为圆形的部件。并且,如图2以及图3所示,上侧部件110以及下侧部件120的俯视下的外缘的直径相同。
如图2以及图4所示,在俯视下上侧部件110的上部的中央部分形成有能够插入被支承体S的突出部P的凹部115。载荷承受部111是凹部115的底部。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上侧部件110的下表面设置有凹状的被嵌合部112。另一方面,如图2以及图5所示,在下侧部件120的上表面设置有与上侧部件110的被嵌合部112嵌合的凸状的嵌合部121。在图3以及图4所示的上侧部件110设置有直径比俯视下的载荷承受部111的直径足够大的圆形的被嵌合部112。另一方面,在图2以及图5所示的下侧部件120设置有直径比俯视下的被嵌合部112的直径稍小的嵌合部121,以便能够与上侧部件110的被嵌合部112嵌合。另外,凹状的被嵌合部也可以设置于下侧部件120的上表面。在该情况下,在上侧部件110的下表面设置有与下侧部件120的被嵌合部嵌合的凸状的嵌合部。
如图3以及图5所示,下侧部件120具备与地面F接触的多个腿部122。在俯视下由多个腿部122包围的中央部分形成有比腿部122的下表面向上方凹陷的凹陷部124。图3以及图5所示的下侧部件120在俯视下除了中央部分的区域,在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3个腿部122。
如图4所示,上侧部件110在俯视下的中央部分具备第1挠曲部113,该第1挠曲部113因载荷承受部111受到的被支承体S的载荷而向下方挠曲。如图5所示,下侧部件120作为被向下方挠曲的上侧部件110的第1挠曲部113按压而向下方挠曲的第2挠曲部123,在由多个腿部122包围的部分具备凹陷部124。
图6是表示载荷承受部111未承受被支承体S的载荷时的状态的支承部件100的截面图。图7是表示载荷承受部111承受被支承体S的载荷时的状态的支承部件100的截面图。图8是表示当被向下方挠曲的上侧部件110的第1挠曲部113按压时施加于下侧部件120的接触压力的分布的图。
在将被支承体S配置于地面F时,在上侧部件110的被嵌合部112嵌合下侧部件120的嵌合部121的状态下,支承部件100配置在从被支承体S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P的正下方。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支承部件100配置在从机床向下方突出的高度调整用螺栓的正下方。
在上侧部件110的载荷承受部111未承受被支承体S的载荷时,如图6所示,在上侧部件110的第1挠曲部113的下表面与下侧部件120的第2挠曲部123的上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G1。
在上侧部件110的载荷承受部111载置被支承体S的突出部P,如图7所示,载荷承受部111承受被支承体S的载荷L,由此,上侧部件110的第1挠曲部113向下方挠曲。当上侧部件110的第1挠曲部113向下方挠曲时,下侧部件120的第2挠曲部123被上侧部件110的第1挠曲部113按压而向下方挠曲。此时,如图8所示,对于下侧部件120的第2挠曲部123,在俯视下,与不与腿部122的位置对应的区域R1相比,对与腿部122的位置对应的区域R2施加高的接触压力。通过设定上侧部件110以及下侧部件120的壁厚、原料等,使得下侧部件120的刚性比上侧部件110的刚性低,由此能够实现图8所示的接触压力的分布。
并且,在支承部件100形成有向下方挠曲的上侧部件110的第1挠曲部113与被第1挠曲部113按压而向下方挠曲的下侧部件120的第2挠曲部123能够滑动的滑动区域SA1。在形成有滑动区域SA1的状态的支承部件100中,当被支承体S振动时,第1挠曲部113与第2挠曲部123在滑动区域SA1中滑动,由此抑制被支承体S的振动传递到地面F。此外,在形成有滑动区域SA1的状态的支承部件100中,当地面F振动时,第1挠曲部113与第2挠曲部123在滑动区域SA1中滑动,由此抑制地面F的振动传递到被支承体S。
以上,如说明的那样,支承部件100具备上侧部件110,该上侧部件110具备载荷承受部111,该载荷承受部111载置从被支承体S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P并承受被支承体S的载荷L。此外,支承部件100具备配置在地面F上并载置上侧部件110的下侧部件120。上侧部件110在俯视下的中央部分具有因载荷承受部111承受的被支承体S的载荷L而向下方挠曲的第1挠曲部113。下侧部件120具备被向下方挠曲的第1挠曲部113按压而向下方挠曲的第2挠曲部123。在支承部件100形成有滑动区域SA1,通过载荷承受部111承受被支承体S的载荷L而向下方挠曲的第1挠曲部113以及被第1挠曲部113按压而向下方挠曲的第2挠曲部123能够在该滑动区域SA1中滑动。由此,不论振动的大小如何,都能够抑制被支承体S的振动传递到地面F、地面F的振动传递到被支承体S。
此外,支承部件100为,在被支承体S或者地面F振动的情况下,第1挠曲部113与第2挠曲部123在滑动区域SA1中滑动。由此,在被支承体S振动的情况下,第1挠曲部113与第2挠曲部123在滑动区域SA1中滑动,能够抑制被支承体S的振动传递到地面F。此外,在地面F振动的情况下,第1挠曲部113与第2挠曲部123在滑动区域SA1中滑动,能够抑制地面F的振动传递到被支承体S。
此外,可以在载荷承受部111未承受被支承体S的载荷L时,在第1挠曲部113与第2挠曲部123之间形成间隙G1。由此,当在载荷承受部111载置突出部P时,能够适当地形成第1挠曲部113与第2挠曲部123能够滑动的滑动区域SA1。
此外,下侧部件120可以具备与地面F接触的多个腿部122。此外,下侧部件120可以具备被多个腿部122包围的凹陷部124作为第2挠曲部123。由此,当在载荷承受部111载置突出部P时,能够被第1挠曲部113按压而使第2挠曲部123适当地挠曲。
此外,上侧部件110的刚性可以比下侧部件120的刚性低。由此,当在载荷承受部111载置突出部P时,能够使第1挠曲部113向下方挠曲的量与第2挠曲部123向下方挠曲的量不同,能够适当地形成滑动区域SA1。
此外,也可以在上侧部件110的下表面与下侧部件120的上表面中的任意一方设置凹状的被嵌合部,在任意另一方设置与被嵌合部嵌合的凸状的嵌合部。由此,当在载荷承受部111载置突出部P时,即使被支承体S或者地面F振动,也能够抑制上侧部件110相对于下侧部件120过度滑动。
此外,上侧部件110以及下侧部件120在俯视下都可以是外缘为相同直径的圆形。由此,当在载荷承受部111载置突出部P时,能够在俯视下的适当位置形成滑动区域SA1。
此外,载荷承受部111也可以是能够供突出部P插入的凹部115的底部。由此,通过将从被支承体S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P插入到凹部115,能够适当地载置突出部P。
图9至图11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支承部件200的图。图9是表示载荷承受部211未承受被支承体S的载荷时的状态的支承部件200的截面图。支承部件200是支承被支承体S的部件。支承部件200具备上侧部件210以及下侧部件220。
上侧部件210是具备载置从被支承体S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P并承受被支承体S的载荷的载荷承受部211的部件。下侧部件220是配置在地面F上并载置上侧部件210的部件。
上侧部件210与支承部件100的上侧部件110相同,是俯视下的形状为圆形的部件。下侧部件220与支承部件100的下侧部件120相同,是俯视下的形状为圆形的部件。并且,上侧部件210以及下侧部件220与支承部件100的上侧部件110以及下侧部件120相同,俯视下的外缘的直径相同。
在俯视下上侧部件210的上部的中央部分形成有能够插入被支承体S的突出部P的凹部215。载荷承受部111是凹部215的底部。
在上侧部件210的下表面设置有凹状的被嵌合部212。另一方面,在下侧部件220的上表面设置有与上侧部件210的被嵌合部212嵌合的凸状的嵌合部221。在图9所示的上侧部件210设置有比俯视下的载荷承受部211的直径足够大的直径的圆形的被嵌合部212。另一方面,在下侧部件120设置有比俯视下的被嵌合部212的直径稍小的直径的嵌合部221,以便能够与上侧部件210的被嵌合部212嵌合。另外,凹状的被嵌合部也可以设置于下侧部件220的上表面。在该情况下,在上侧部件210的下表面设置有与下侧部件220的被嵌合部嵌合的凸状的嵌合部。
下侧部件120具备与地面F接触的多个腿部222。图9所示的下侧部件220在俯视下除了中央部分的区域在周向上等间隔地设置3个腿部222。
上侧部件210在俯视下的中央部分具备因载荷承受部211承受的被支承体S的载荷而向下方挠曲的挠曲部213。此外,上侧部件210在挠曲部213的周围的部分具备与下侧部件220的平面部225的抵接部。抵接部214通过挠曲部213向下方挠曲而姿势变化。
图10是表示载荷承受部211承受被支承体S的载荷L时的状态的支承部件200的截面图。图11是表示在通过挠曲部213向下方挠曲而抵接部214的姿势变化时施加于下侧部件220的接触压力的分布的图。
在将被支承体S配置在地面F上时,在使下侧部件220的嵌合部221嵌合于上侧部件210的被嵌合部212的状态下,支承部件200配置在从被支承体S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P的正下方。
当上侧部件210的载荷承受部211未承受被支承体S的载荷L时,如图9所示,在上侧部件210的挠曲部213的下表面与下侧部件220的上表面之间形成间隙G2。间隙G2被设定为上侧部件210的挠曲部213的下表面与下侧部件220的上表面不会因上侧部件210的载荷承受部211承受被支承体S的载荷L而接触的程度的大小。此外,当上侧部件210的载荷承受部211未承受被支承体S的载荷L时,如图9所示,上侧部件210的挠曲部213的下表面的整体与下侧部件220的平面部225抵接。
在上侧部件210的载荷承受部211载置被支承体S的突出部P,如图10所示,通过载荷承受部211承受被支承体S的载荷L,上侧部件210的挠曲部213向下方挠曲。在上侧部件210的挠曲部213的下表面与下侧部件220的上表面之间,即使上侧部件210的挠曲部213向下方挠曲,也形成比间隙G2小的间隙G3。上侧部件210的抵接部214由于上侧部件210的挠曲部213的下表面与下侧部件220的上表面不接触而被向俯视下的径向的外侧按压,姿势如图10所示那样变化。上侧部件210中的抵接部214的下表面中的径向外侧的部分从下侧部件220的平面部225分离而浮起,抵接部214的下表面中的径向内侧的部分与平面部225抵接。此时,对于下侧部件220的平面部225,如图11所示,不对不与上侧部件210的抵接部214接触的区域R3施加接触压力,对与抵接部214接触的区域R4施加接触压力。
并且,在支承部件200形成有上侧部件210的挠曲部213挠曲而姿势变化的抵接部214与下侧部件220的平面部225能够滑动的滑动区域SA2。形成有滑动区域SA2的状态的支承部件200当被支承体S振动时,通过抵接部214与下侧部件220的平面部225在滑动区域SA2中滑动,抑制被支承体S的振动传递到地面F。此外,形成有滑动区域SA2的状态的支承部件200在地面F振动的情况下,通过抵接部214与下侧部件220的平面部225在滑动区域SA2中滑动,抑制地面F的振动传递到被支承体S。
以上,如说明的那样,支承部件200具备上侧部件210,该上侧部件210具备载荷承受部211,该载荷承受部211载置从被支承体S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P并承受被支承体S的载荷L。此外,支承部件200具备配置在地面F上并载置上侧部件210的下侧部件220。上侧部件210在俯视下的中央部分具备因载荷承受部211承受的被支承体S的载荷L而向下方挠曲的挠曲部213。此外,上侧部件210在挠曲部213的周围的部分具备与下侧部件220抵接的抵接部214。抵接部214通过挠曲部213向下方挠曲而姿势变化。在支承部件200形成有滑动区域SA2,通过载荷承受部211承受被支承体S的载荷L而由于挠曲部213挠曲而姿势变化的抵接部214与下侧部件220能够在该滑动区域SA2中滑动。由此,不论振动的大小如何,都能够抑制被支承体S的振动传递到地面F、地面F的振动传递到被支承体S。
此外,在被支承体S或者地面F振动的情况下,抵接部214与下侧部件220在滑动区域SA2中滑动。由此,在被支承体S振动的情况下,抵接部214与下侧部件220在滑动区域SA2中滑动,能够抑制被支承体S的振动传递到地面F。此外,在地面F振动的情况下,抵接部214与下侧部件220在滑动区域SA2中滑动,能够抑制地面F的振动传递到被支承体S。
此外,也可以在上侧部件210的下表面与下侧部件220的上表面中的任意一方设置凹状的被嵌合部,在任意另一方设置与被嵌合部嵌合的凸状的嵌合部。由此,当在载荷承受部211载置突出部P时,即使被支承体S或者地面F振动,也能够抑制上侧部件210相对于下侧部件220过度地滑动。
此外,上侧部件210以及下侧部件220在俯视下都可以是外缘为相同直径的圆形。由此,当在载荷承受部211载置突出部P时,能够在俯视下的适当位置形成滑动区域SA2。
此外,载荷承受部211也可以是能够供突出部P插入的凹部215的底部。由此,通过将从被支承体S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P插入到凹部215,能够适当地载置突出部P。
以上,使用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显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施加多种变更或者改进。从专利请求的范围的记载可明确得知,施加了这样的变更或者改进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引用作为日本专利申请的特愿2020-215513以及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引用的所有文献的公开作为本文的记载的一部分。
符号的说明
100:支承部件;110:上侧部件;111:载荷承受部;112:被嵌合部;113:第1挠曲部;115:凹部;120:下侧部件;121:嵌合部;122:腿部;123:第2挠曲部;124:凹陷部;200:支承部件;210:上侧部件;211:载荷承受部;212:被嵌合部;213:挠曲部;214:抵接部;215:凹部;220:下侧部件;221:嵌合部;222:腿部;225:平面部;F:地面;G1:间隙;G2:间隙;G3:间隙;L:载荷;P:突出部;R1:区域;R2:区域;R3:区域;R4:区域;S:被支承体;SA1:滑动区域;SA2:滑动区域。

Claims (10)

1.一种支承部件,具备:
上侧部件,具备载荷承受部,该载荷承受部载置从被支承体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并承受上述被支承体的载荷;以及
下侧部件,配置在地面上并载置上述上侧部件,
上述上侧部件在俯视下的中央部分具备第1挠曲部,该第1挠曲部因上述载荷承受部承受的上述被支承体的载荷而向下方挠曲,
上述下侧部件具备第2挠曲部,该第2挠曲部被向下方挠曲的上述第1挠曲部按压而向下方挠曲,
在上述支承部件形成有滑动区域,因上述载荷承受部承受上述被支承体的载荷而向下方挠曲的上述第1挠曲部与被上述第1挠曲部按压而向下方挠曲的上述第2挠曲部能够在上述滑动区域中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部件,其中,
在上述被支承体或者上述地面振动的情况下,上述第1挠曲部与上述第2挠曲部在上述滑动区域中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支承部件,其中,
当上述载荷承受部未承受上述被支承体的载荷时,在上述第1挠曲部与上述第2挠曲部之间形成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承部件,其中,
上述下侧部件具备:
多个腿部,与上述地面接触;以及
作为上述第2挠曲部的凹陷部,被上述多个腿部包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承部件,其中,
上述上侧部件的刚性比上述下侧部件的刚性低。
6.一种支承部件,具备:
上侧部件,具备载荷承受部,该载荷承受部载置从被支承体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并承受上述被支承体的载荷;以及
下侧部件,配置在地面上并载置上述上侧部件,
上述上侧部件具备:
挠曲部,在俯视下的中央部分因上述载荷承受部承受的上述被支承体的载荷而向下方挠曲;以及
抵接部,在上述挠曲部的周围部分与上述下侧部件抵接,
上述抵接部通过上述挠曲部向下方挠曲而姿势变化,
在上述支承部件形成有滑动区域,因上述载荷承受部承受上述被支承体的载荷而上述挠曲部挠曲从而姿势变化的上述抵接部与上述下侧部件能够在上述滑动区域中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承部件,其中,
在上述被支承体或者上述地面振动的情况下,上述抵接部与上述下侧部件在上述滑动区域中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承部件,其中,
在上述上侧部件的下表面与上述下侧部件的上表面中的任意一方设置有凹状的被嵌合部,在任意另一方设置有与上述被嵌合部嵌合的凸状的嵌合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承部件,其中,
上述上侧部件以及上述下侧部件在俯视下都是外缘为相同直径的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承部件,其中,
上述载荷承受部是能够供上述突出部插入的凹部的底部。
CN202180086141.8A 2020-12-24 2021-11-17 支承部件 Pending CN1167834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15513 2020-12-24
JP2020-215513 2020-12-24
PCT/JP2021/042227 WO2022137905A1 (ja) 2020-12-24 2021-11-17 支持部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83407A true CN116783407A (zh) 2023-09-19

Family

ID=82159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6141.8A Pending CN116783407A (zh) 2020-12-24 2021-11-17 支承部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52904A1 (zh)
EP (1) EP4269833A1 (zh)
JP (1) JPWO2022137905A1 (zh)
KR (1) KR20230104293A (zh)
CN (1) CN116783407A (zh)
WO (1) WO202213790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64334U (ja) * 1983-10-12 1985-05-07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インシユレ−タ
JPH0733789Y2 (ja) * 1989-10-23 1995-08-02 東陶機器株式会社 気泡浴槽の支持構造
JPH0731242U (ja) * 1993-11-22 1995-06-13 サニー産業株式会社 機体の振動防止装置
JP4427852B2 (ja) * 1999-12-15 2010-03-1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滑り支承装置
JP6281272B2 (ja) 2013-12-13 2018-02-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支持装置及び工作機械
KR101611026B1 (ko) 2014-03-28 2016-04-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청정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104293A (ko) 2023-07-07
US20240052904A1 (en) 2024-02-15
WO2022137905A1 (ja) 2022-06-30
EP4269833A1 (en) 2023-11-01
JPWO2022137905A1 (zh) 2022-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87490B1 (en) Spring
US6371419B1 (en) Rod holder
KR101362121B1 (ko) 진동 액츄에이터의 구조
JP2010007772A (ja) スプリングシート
CN105939796A (zh) 用于摆动补偿运动的浮装式柱架
WO2015008127A1 (en) Headrest support structure
WO2011077356A1 (en) Suspension member for a vibration actuator
EP2505890A1 (en) Clamp
KR102635052B1 (ko) 액추에이터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스플레이
US9528548B2 (en) Center bearing support
CN109823132B (zh) 橡胶座
CN116783407A (zh) 支承部件
JP7049022B1 (ja) 構造体
JP4767024B2 (ja) スプリングシートラバー
CN108730388B (zh) 挡块以及防振单元
JP2023085368A (ja) 電子制御部品用ブラケット
US9309943B2 (en) Pendulum mount
US10857919B2 (en) Lumbar mat for a backrest structure
JP2010155687A (ja) ブーム用スライド支持部材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建設機械のブーム並びに建設機械のブームの組立方法
JP2012026532A (ja) 弾性支持具
CN112922988B (zh) 带托架的筒型防振装置
JP2005076702A (ja) 防振台のアイソレータ
JP3155810U (ja) 振動吸収構造体
KR102003226B1 (ko) 차량의 시트 스프링 장착구조
JP6694273B2 (ja) クッションクリッ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