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80231A - 具有弹性的电接触端子及贴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具有弹性的电接触端子及贴装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780231A CN116780231A CN202310250972.5A CN202310250972A CN116780231A CN 116780231 A CN116780231 A CN 116780231A CN 202310250972 A CN202310250972 A CN 202310250972A CN 116780231 A CN116780231 A CN 1167802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terminal
- electrical contact
- base material
- hole
- conductive patter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29920006254 polymer film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379 silico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45 silicone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1045744 Sus scrofa 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 1-beta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4—Pins or blades for co-operation with sockets
- H01R13/05—Resilient pins or blad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8—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34—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by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the contact members; by locking means on resilient contact members by separate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on contact member, e.g. retainer collar or ring around contact memb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3—Contact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e.g. pl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02—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5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material of the contacting member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15—Via connections; Lands around holes or via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具有弹性的电接触端子及贴装结构,所述电接触端子插入于形成在基材的贯通孔中,以将形成于基材的导电图案电连接到对象物,并具有弹性。电接触端子的芯包括:主体部,在长度方向上具有相同尺寸的第一宽度;插入部,在所述主体部的下方朝下以具有小于所述第一宽度的尺寸的第二宽度的方式垂直延伸;以及接触部,从所述插入部的端部在宽度方向上朝两侧以翼形状突出,其中,所述主体部、所述插入部及所述接触部形成为一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弹性的电接触端子,尤其涉及一种焊接在基材上并与位于基材的下部的导电对象物电连接的电接触端子。
背景技术
最近,作为能够回流焊接的电接触端子的具备形成有橡胶材质的孔的且具有弹性的耐热橡胶芯的弹性电接触端子被应用到多种电气设备中。
本申请人的韩国授权专利第1591658号的电接触端子通过形成于电路基板的贯通孔而与位于电路基板的下表面的对象物进行电连接。
但在上述专利的电接触端子中存在难以与形成在电路基板的下表面的电路图案电连接且在焊接之前容易从贯通孔脱离的缺点。
此外,存在如下缺点:由于下表面形成为朝向中间部分凹陷的形状,因此在焊接时,可能由于在下表面的两个拐角的焊料溢出程度而向左右一侧偏移,若以这种状态进行焊接,则接触突起在贯通孔内倾斜,从而当电接触端子被下部的对象物按压时因贯通孔而受到干扰。
此外,存在如下缺点:由于以两个拐角的尖锐部分为中心进行焊接,因此当被电路基板下部的对象物推动时,与之对抗的焊接强度较弱。
此外,存在如下缺点:由于接触突起与芯的下表面构成边界的拐角部分以较大的曲率半径呈圆弧状,且电路基板的贯通孔的垂直形成的,因此,当将接触突起插入于贯通孔而贴装电接触端子时,该拐角部分只能与电路基板的贯通孔入口的边缘相接触,其结果是,接触端子可能根据接触的位置而在贯通孔的内部倾斜,并且从贯通孔的出口突出的接触突起的高度每次都会不同。
虽然可以通过增大贯通孔的直径来使拐角部分不与电路基板的贯通孔入口的边缘相接触,但若贯通孔变大,则电接触端子的接触突起能够左右移动的游隙就会变得过大,这样不但不好,而且若贯通孔的直径变大,则无法有效地使用电路基板。因此,在增大电路基板的贯通孔的直径方面是存在限制的。
此外,存在如下缺点:由于聚合物膜粘合于芯的包括下表面和两个拐角的部分,因此不能将位于电路基板上部的对象物与位于电路基板下部的对象物进行电连接。
另外,最近的电气设备或电子设备具有紧凑且纤薄的外形或形成有多种形态,从而据此提出了多种去除不必要的电磁波或进行电气接地的结构,例如,有必要将电路基板上表面的接地图案电连接到位于电路基板下表面的导电对象物上,而不是通过导电性过孔(Via Hall)。
此外,需要一种能够将位于电路基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接地图案与位于电路基板的不同方向或在相同方向上对向的导电对象物电连接的电接触端子。
即,需要一种能够摆脱现有的常规方式,将形成于电路基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接地图案电连接到所需位置的经济性部件和方案。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焊接时在熔融焊料上移动少且能够被均匀地焊接的电接触端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焊接时在贯通孔内不会倾斜并且能够实现垂直的电接触端子。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形成于基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接地图案以具有经济性的方式进行电连接的电接触端子。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进行焊接也不会从基材的贯通孔中脱离的同时,还能够易于插入的电接触端子。
根据本发明的一侧表面,提供一种电接触端子,作为以物理插入的方式安装在基材的贯通并与相邻于所述贯通孔的周围且形成于所述基材的导电图案电连接的具有弹性的电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触端子包括具有弹性和耐热性并在最外部表面形成有导电层的芯,其中,所述芯包括:主体部,在长度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尺寸的第一宽度;插入部,在所述主体部的下方朝下以具有小于所述第一宽度的尺寸的第二宽度的方式垂直延伸;以及接触部,从所述插入部的端部在宽度方向上朝两侧以翼形状突出,其中,所述主体部、所述插入部及所述接触部形成为一体,所述导电层经由所述主体部的下表面、所述插入部及所述接触部形成而彼此电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主体部、所述插入部以及所述接触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沿所述长度方向形成有缓冲孔。
优选地,所述接触部可以具有V字形的截面。
优选地,所述导电层可以是形成于聚合物膜的外表面的金属层,所述聚合物膜可以通过夹设粘合剂而粘合于所述芯的外表面,或者,所述导电层可以是导电性纤维并通过夹设粘合剂而粘合于所述芯的外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侧表面,提供一种电接触端子,作为以物理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基材的贯通孔并与相邻于所述贯通孔的周围且形成于所述基材的导电图案电连接的具有弹性的电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触端子包括具有弹性和耐热性并在最外部表面形成有导电层的芯,其中,所述芯包括:主体部;插入部,从所述主体部朝下方突出;接触部,从所述插入部的端部在宽度方向上朝两侧以翼形状突出,其中,所述主体部、所述插入部及所述接触部形成为一体,所述导电层经由所述主体部的下表面、所述插入部及所述接触部形成而彼此电连接,在所述插入部插入于所述贯通孔的状态下,所述电接触端子借由所述接触部的弹性恢复力而物理贴装于所述基材,所述导电层使相邻于所述贯通孔而形成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一导电图案及第二导电图案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侧表面,提供一种电接触端子,作为物理插入于基材的贯通孔并与相邻于所述贯通孔的周围且形成于所述基材的导电图案电连接的具有弹性的电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触端子包括具有弹性和耐热性并在最外部表面形成有导电层的芯,其中,所述芯包括:主体部,在下表面形成有水平部;以及插入部,在所述主体部的下方朝下垂直延伸,其中,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插入部形成为一体,所述导电层经由所述主体部的水平部和所述插入部形成而彼此电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插入部可以沿长度方向形成有缓冲孔。
优选地,所述插入部与所述主体部的下表面构成边界的拐角部分可以构成为接近于直角的角度,所述拐角部分的曲率半径可以小于通过由所述导电图案与焊膏所产生的厚度而形成的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具有如下效果:
1)可以使在基材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形成的导电图案与对向于位于基材的不同方向或相同方向的导电对象物经济且有效地电连接。
2)能够使位于基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导电图案有效且可靠地电连接。即,借由接触部的翼部而易于与位于基材的下表面的导电图案进行电连接。
3)即使不通过接触部的翼部进行焊接,在工序中也不会轻易从贯通孔脱离。
4)电接触端子能够进行焊接,并且突出的部位易于吸收对象物的机械冲击。
5)借由缓冲孔,按压的力较小并且容易被按压,以增加与对象物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减小电接触电阻并易于插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具有如下效果:
1)可以在电接触端子的下表面的整个水平部上以均匀的高度并经由大面积而焊接到基材。
2)焊接后,当插入部从下向上抬起时,借由均等的焊接,主体部受到均匀的力,因此在贯通孔内不会倾斜并易于保持平衡。
3)可以通过以均匀的高度进行焊接,以使从贯通孔的出口突出的插入部的高度始终恒定。
4)由于仅在电接触端子下表面的水平部进行焊接,因此焊接时不会向一侧倾斜,因此在焊接后,插入部在贯通孔内能够始终垂直贯通。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接触端子。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将电接触端子贴装于基材的结构。
图3a、图3b、图3c以及3d具体地示出了将电接触端子贴装于基材的结构。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接触端子。
图5a和图5b分别示意性地示出了将电接触端子贴装于基材的结构。
图6a、图6b以及图6c具体地示出了将电接触端子贴装于基材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使用的技术术语仅用于对特定实施例进行说明,需留意其目的不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本发明中使用的技术术语在本发明中没有其他特别的定义的情况下,应解释为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基本知识的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不应解释为过度概括性的含义或者过度缩小的含义。并且,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技术术语为无法准确地表述本发明的思想的错误的技术术语的情况下,应代替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正确理解的技术术语而理解。并且,本发明中使用的一般术语应当根据词典中的定义或者根据前后文的语境而被解释,而不应被解释为过分狭隘的意义。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接触端子,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将电接触端子贴装于基材的结构,图3a、图3b、图3c以及3d具体地示出了将电接触端子贴装于基材的结构。
电接触端子100以物理插入的方式安装到基材10的贯通孔12中,将相邻于贯通孔12而形成于基材10的上表面的导电图案30和相邻于贯通孔12热形成于下表面的导电图案40彼此电连接,或者将位于基材10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导电对象物与导电图案30、40电连接。
其中,基材10可以是诸如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Flexible Printed CircuitBoard)之类的厚度较薄或是半刚性(semi rigid)或是硬质印刷电路板(PCB:PrintedCircuit Board),并可以具有0.08mm至2mm左右的厚度。
电接触端子100包括:芯(core)110,具有弹性和耐热性;耐热聚合物膜130,在芯110的外表面沿长度方向通过夹设粘合剂120而粘合,其中,如放大的圆圈内所示,在聚合物膜130的外表面(即,露出面)上形成有能够焊接的金属层140。
芯110、聚合物膜130及金属层140具有对应于焊接的耐热性,并且金属层140能够实现焊接。
与该实施例不同的是,可以应用适用导电性纤维而在芯110的外表面夹设粘合剂120,以使导电性纤维围绕芯110而粘合的电接触端子,而代替在外表面形成有金属层140的聚合物膜130。
以下,对电接触端子100的各个结构进行具体的说明。
芯110利用弹性材质构成并具有耐热性和绝缘性,在功能上由主体部112、插入部114及接触部116构成并形成为一体。
芯110的材质可以是用于回流焊接的具有耐热性和弹性的非发泡耐热弹性橡胶(例如,硅橡胶),为了适当的机械强度和弹性,可以具有肖氏A40至70的硬度。
构成芯110的主体部112、插入部114及接触部116可以沿着芯110的长度方向以相同的长度构成并通过挤压硅橡胶而固化来同时制造为一体。
如下所述,电接触端子100借由手工作业或表面组装技术(SMT:Surface MountedTechnology)插入于基材10的贯通孔12中,为了在表面贴装时进行真空拾取,在主体部112的上表面沿水平方向形成有平坦的拾取表面。
主体部112在长度方向上具有相同尺寸的第一宽度,插入部114具有小于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
在该实施例中,聚合物膜130与金属层140从主体部112的下表面经由整个插入部114和接触部116而形成。
其中,“下表面”是指在将电接触端子100焊接于基材10而贴装时实质上参与焊接的部分。
但并不限定于此,聚合物膜130与金属层140可以延伸至主体部112的侧表面或上表面,并且在延伸至上表面的情况下,聚合物膜130与金属层140的两端隔开。
在金属层140延伸至主体部112的侧表面和上表面的情况下,主体部112的上表面可以被对向的对象物按压而起到电接触的作用。
插入部114从主体112的下表面沿垂直方向朝下方突出而形成,如本实施例所示,突出的位置可以是主体部112的下表面的中间部分。但并不限定于此,并且可以在向下表面的一侧偏向的状态下突出而形成。
插入部114的宽度形成为小于基材10的贯通孔12的宽度,以便能够容易地通过贯通孔12。
接触部116在插入部114的端部沿宽度方向朝两侧以翼形状突出而形成,如本实施例所示,截面可以呈V字形。
其中,V字形状的最大宽度的尺寸理应大于贯通孔12的宽度的尺寸,从而在借由塞入动作的插入后,在搬运、移动及作业中,电接触端子100不会从贯通孔12脱离。
接触部116可以在折叠的状态下通过贯通孔12并借由弹性恢复力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此最终借由弹性恢复力电连接到形成于基材10的下表面的导电图案40。
在构成芯110的主体部112、插入部114及接触部116的内部可以形成或不形成沿长度方向贯通的缓冲孔,在形成有缓冲孔的情况下,具有不仅能减少原材料、减轻重量,而且还能减少按压上表面的力的优点。
尤其,通过在主体部112的内部沿长度方向形成缓冲孔,从而能够在突出于基材10的上表面的状态下起到垫片的功能。
此外,若在插入部114及接触部116形成缓冲孔,则容易将电接触端子100插入于贯通孔12中。
以下,对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接触端子贴装于基材而构成多种电连接的情况进行说明。
参照图3a,贯通孔12形成于基材10,导电图案30相邻于贯通孔12而形成在基材10的上表面,并在基材10的下表面形成有导电图案40。
导电图案40是构成通电(包括信号)的导电路径的图案的总称,并且在构成接地电路的情况下为接地图案。
导电对象物20、22可以分别位于基材10的上部和下部,位于上部的对象物22与主体部112物理接触及电接触,位于下部的对象物20与接触部116物理接触及电接触。
如上所述,电接触端子100以卷带的方式被供给到带载体,并借由拾取装置进行真空拾取或者借由手动作业插入于基材10的贯通孔12中。
在这种电接触端子100的向外部突出的部分与对象物接触的情况下,具有能够吸收从外部施加的机械力的优点,在通过焊接而安装于基材的情况下,具有容易修复的优点。
此外,电接触端子100具有良好的机械可靠性及电气可靠性,因此容易应用到有振动及冲击的汽车或尺寸较大的计算机或工业用电子设备中。
如图3b所示,通过加压,插入部114通过贯通孔12,此时,接触部116向内侧折叠的方式通过贯通孔12。
参照图3c,接触部116通过贯通孔12出来后,借由弹性恢复力展开。
在此状态下,主体部112的金属层140电连接于基材10的上表面的导电图案30,接触部116的金属层140电连接于基材10下表面的导电图案40。
选择性地,在基材10的导电图案30上涂覆有焊膏32,电接触端子100的主体部112的下表面的金属层140可以在放置于所涂覆的焊膏32上的状态下进行回流焊接。
若主体部112的下表面的金属层140被焊接,则接触部116在被与基材的下部对向的力按压时不会翘起或移动,从而具有电阻不会变大或变化的优点。
另外,参照图3c和图3d,导电对象物20、22可以位于基材10的上部、下部或两者上,从而能够物理连接及电连接到电接触端子100的主体部112及接触部116。
根据这种电接触端子的贴装结构,能够实现如下的电连接:
1)使基材10的上表面的导电图案30和基材10的下表面的导电图案40可以彼此电连接;
2)可以使基材10的上表面的导电图案30与基材10的上部的导电对象物22电连接,并使基材10的下表面的导电图案40与基材10的下部的导电对象物20电连接;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c和3d所示,各个导电对象物20、22通过按压电接触端子100的主体部112及接触部116而进行电连接。
3)可以使基材10的上表面的导电图案30与基材10的下部的导电对象物20电连接,并使基材10的下表面的导电图案40与基材10的上部的导电对象物22电连接。
其中,所述的电连接当然可以组合上述的两种以上而形成新的结构。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接触端子,图5a和图5b分别示意性地示出了将电接触端子贴装于基材的结构,图6a图6b及图6c具体地示出了将电接触端子贴装于基材的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电接触端子200以物理插入的方式安装到基材10的贯通孔12,并焊接在相邻于贯通孔12而形成于基材10的上表面的导电图案30,以使位于基材10的下部的导电对象物20和导电图案30电连接。
此外,根据需要,可以使分别位于基材10的上部和下部的导电对象物之间电连接。
电接触端子200包括:芯210,具有弹性和耐热性;耐热聚合物膜230,在芯210的下表面沿长度方向通过夹设粘合剂220而粘合,如放大的圆圈内所示,在聚合物膜230的外表面(即,露出面)上形成有能够焊接的金属层240。芯210、聚合物膜230及金属层240具有对应于焊接的耐热性,并且金属层240能够实现焊接。
如上所述,可以应用适用在芯210的外表面夹设粘合剂220,以使导电性纤维围绕芯210而粘合的电接触端子,而代替在在外表面形成有金属层240的聚合物膜230。
以下,对电接触端子200的各个结构进行具体的说明。
芯210利用弹性材质构成并具有耐热性和绝缘性,在功能上由主体部212及插入部215构成并形成为一体。
在该实施例中,芯部210的截面具有T形形状,尤其,主体部212具有矩形或长方形的截面,以使主体部212的下表面呈现为水平。
芯210的材质可以是用于回流焊接的具有耐热性和弹性的非发泡耐热弹性橡胶(例如,硅橡胶),为了适当的机械强度和弹性,可以具有肖氏A40至70的硬度。
构成芯210的主体部212及插入部215可以沿着芯210的长度方向以相同的长度构成并通过挤压硅橡胶而固化来同时制造为一体。
如下所述,电接触端子200通过手工作业或表面组装技术(SMT)插入于基材10的贯通孔12中,为了在表面贴装时为了进行真空拾取,在主体部212的上表面沿水平方向形成有平坦的拾取表面。
在该实施例中,聚合物膜230与金属层240从主体部212的下表面经由整个插入部215而形成。
其中,如图1所示,“下表面”是指电接触端子200的下表面的水平部213而不包括两侧拐角部分。
在该实施例中,电接触端子200在整个水平部213的大面积上以均匀的高度焊接到基材10。
因此,在焊接后插入部215从下向上抬起时,由于主体部212均匀地受力,从而在贯通孔12内不会倾斜并易于保持平衡。
此外,可以使从贯通孔12的出口突出的插入部215的高度始终恒定。
此外,由于仅在水平部213进行焊接,因此在焊接时不会向一侧倾斜,从而在焊接后,插入部215可以在贯通孔12内始终垂直贯通。
另外,由于聚合物膜230与金属层240形成于电接触端子200的水平部213,从而材料费用少且易于制造。
另外,与上述的专利相比,由于主体部212的下表面是平坦的,因此从基材10的上表面突出的主体部212的高度低,其结果能够使作为垫片的电接触端子200的高度最小化。
参照图4和图5,插入部215从主体212的下表面沿垂直方向朝下方突出形成,并且插入部215与主体部212的下表面构成边界的拐角部分214大致构成为直角。
换言之,通过将拐角部分214的曲率半径设定为几乎接近0的数值,即使不完全构成直角也能够使其接近于直角。
其结果是,如图5b所示,拐角部分214几乎不与基材10的贯通孔12入口的边缘接触。
尤其,由于间隙t借由基材10的上表面的导电图案30和焊膏32所产生的厚度而形成,因此在拐角部分的曲率半径小于间隙t的情况下,即使插入部215与贯通孔12的侧壁之间的间隙d变小,拐角部分214也几乎不与基材10的贯通孔12的入口的边缘接触。
如上所述,通过插入部215与主体部212的下表面构成边界的拐角部分214不与基材10的贯通孔12入口的边缘接触,从而在焊接时,插入部215不会因为与边缘接触而在贯通孔12内部发生倾斜。
此外,在导电图案30的内侧末端部分从贯通孔12隔开而设置的情况下,仅电接触端子200的水平部214被焊接,从而在导电图案30的内侧末端部分形成有未焊接的空间,因此,当从贯通孔12的下侧向上抬起时,未焊接的空间在被抬起的同时吸收外力。
参照图4,在插入部215的内部可以形成有沿长度方向贯通的缓冲孔216,据此,具有减少原材料、减轻重量并易于将电接触端子200插入到贯通孔12的优点。
也可以在构成芯210的主体部212形成缓冲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基材10的上表面突出的状态下起到垫片的功能。
以下,对本发明的电接触端子贴装于基材而构成多种电连接的情况进行说明。
参考图6a,贯通孔12形成于基材10,导电图案30相邻于贯通孔12而形成于基材10的上表面。
导电图案30是构成通电(包括信号)的导电路径的图案的总称,并且在构成接地电路的情况下为接地图案。
导电对象物20位于基材10的下部并与插入部115的端部物理接触及电接触。
与该实施例不同的是,导电对象物位于基材10的上部,并能够与主体部212进行物理接触及电接触,在此情况下,聚合物膜230与金属层240可以经由主体部212的侧表面而延伸至上表面。
因此,在电接触端子200中,金属层240延伸至主体部212的上表面,使主体部212的上表面被与此对向的对象物按压,从而起到垫片的功能。
电接触端子200以卷带的方式被供给到带载体,并借由拾取装置进行真空拾取或者借由手动作业将插入部215插入到基材10的贯通孔12中,并且将形成于主体部212的下表面的水平部214的金属层240放置在涂覆于导电图案30上的焊膏32上。
如图6b所示,电接触端子200的主体部212的下表面的金属层240在放置于涂覆的焊膏32上的状态下进行回流焊接,由于通过焊接来确定经导电图案30-金属层240-导电对象物20的电路,因此具有电阻不会变大或变化的优点。
之后,如图6c所示,在基材10的下部,插入部215的端部借由导电对象物20的加压而被按压的同时进行物理连接及电连接。
根据这种电接触端子的贴装结构,可以将基材10的上表面的导电图案30与基材10下部的导电对象物20电连接。
另外,如上所述,在电接触端子200中,在具有聚合物膜230和金属层240经由主体部212的侧表面而延伸至上表面的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如下连接:
1)使基材10的上表面的导电图案30与基材10的上部或下部的导电对象物20电连接;
2)使基材10的上部和下部的导电对象物彼此电连接。
本发明的电接触端子具有良好的机械可靠性及电气可靠性,因此容易应用到有振动及冲击的汽车或尺寸较大的计算机或工业用电子设备中。
以上,以本发明的实施例为中心进行了说明,但是可以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水平下进行多种变更或变形。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这种变更和变形可以视为属于本发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应根据以下记载的权利要求范围来判断。
Claims (17)
1.一种电接触端子,作为以物理插入的方式安装在基材的贯通并与相邻于所述贯通孔的周围且形成于所述基材的导电图案电连接的具有弹性的电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接触端子包括具有弹性和耐热性并在最外部表面形成有导电层的芯,
其中,所述芯包括:
主体部,在长度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尺寸的第一宽度;
插入部,在所述主体部的下方朝下以具有小于所述第一宽度的尺寸的第二宽度的方式垂直延伸;以及
接触部,从所述插入部的端部在宽度方向上朝两侧以翼形状突出,
其中,所述主体部、所述插入部及所述接触部形成为一体,
所述导电层经由所述主体部的下表面、所述插入部及所述接触部形成而彼此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部、所述插入部以及所述接触部中的至少一个沿所述长度方向形成有缓冲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具有V字形的截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层是形成于聚合物膜的外表面的金属层,所述聚合物膜通过夹设粘合剂而粘合于所述芯的外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层是导电性纤维并通过夹设粘合剂而粘合于所述芯的外表面。
6.一种电接触端子的贴装结构,作为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触端子贴装于基材的贴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材形成有贯通孔,并且相邻于所述贯通孔而在所述基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形成有第一导电图案及第二导电图案,
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接触端子的插入部插入于所述贯通孔中,使得所述主体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并使所述接触部借由弹性恢复力而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图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接触端子的贴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借由所述电接触端子实现如下电连接:
1)使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及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彼此电连接;
2)使所述第一导电图案与所述基材的上部的导电对象物电连接,并且使所述第二导电图案与所述基材的下部的导电对象物电连接;
3)使所述第一导电图案与所述基材的下部的导电对象物电连接,并且使所述第二导电图案与所述基材的上部的导电对象物电连接;以及
4)通过组合所述1)至所述3)来实现的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接触端子的贴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的下表面的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借由焊接而接合,所述接触部的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借由物理弹性而电连接。
9.一种电接触端子,作为以物理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基材的贯通孔并与相邻于所述贯通孔的周围且形成于所述基材的导电图案电连接的具有弹性的电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接触端子包括具有弹性和耐热性并在最外部表面形成有导电层的芯,
其中,所述芯包括:
主体部;
插入部,从所述主体部朝下方突出;
接触部,从所述插入部的端部在宽度方向上朝两侧以翼形状突出,
其中,所述主体部、所述插入部及所述接触部形成为一体,
所述导电层经由所述主体部的下表面、所述插入部及所述接触部形成而彼此电连接,
在所述插入部插入于所述贯通孔的状态下,所述电接触端子借由所述接触部的弹性恢复力而物理贴装于所述基材,
所述导电层使相邻于所述贯通孔而形成于所述基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一导电图案及第二导电图案电连接。
10.一种电接触端子,作为物理插入于基材的贯通孔并与相邻于所述贯通孔的周围且形成于所述基材的导电图案电连接的具有弹性的电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接触端子包括具有弹性和耐热性并在最外部表面形成有导电层的芯,
其中,所述芯包括:
主体部,在下表面形成有水平部;以及
插入部,在所述主体部的下方朝下垂直延伸,
其中,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插入部形成为一体,
所述导电层经由所述主体部的水平部和所述插入部形成而彼此电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插入部沿长度方向形成有缓冲孔。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拐角部分的曲率半径小于通过由所述导电图案与焊膏所产生的厚度而形成的间隙。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层是形成于聚合物膜的外表面的金属层,所述聚合物膜通过夹设粘合剂而粘合于所述芯的外表面。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接触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层是导电性纤维并通过夹设粘合剂而粘合于所述芯的外表面。
15.一种电接触端子的贴装结构,作为将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接触端子贴装于基材的贴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材形成有贯通孔,并且相邻于所述贯通孔而在所述基材的上表面形成有导电图案,
将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接触端子的插入部插入于所述贯通孔中,使得所述主体部的水平部焊接于所述导电图案,并使所述插入部的端部与位于所述基材的下部的导电对象物弹性接触而电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接触端子的贴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图案的内侧末端部分从所述贯通孔隔开而设置,
所述焊接仅在所述水平部进行。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接触端子的贴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导电图案的内侧末端部分开始形成有未焊接的空间,从而当所述插入部被所述对象物从下方向上抬起时,所述未焊接的空间在被抬起的同时吸收由所述对象物所产生的外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22-0032360 | 2022-03-15 | ||
KR10-2022-0035629 | 2022-03-22 | ||
KR1020220035629A KR102638220B1 (ko) | 2022-03-22 | 2022-03-22 | 탄성을 갖는 전기접촉단자 및 그 실장 구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780231A true CN116780231A (zh) | 2023-09-19 |
Family
ID=88010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250972.5A Pending CN116780231A (zh) | 2022-03-15 | 2023-03-15 | 具有弹性的电接触端子及贴装结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2638220B1 (zh) |
CN (1) | CN116780231A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022037B1 (ko) * | 2009-05-21 | 2011-03-16 | 조인셋 주식회사 | 탄성 전기접촉단자 |
KR101591658B1 (ko) * | 2014-09-26 | 2016-02-18 | 조인셋 주식회사 | 리플로우 솔더링에 의한 표면실장이 가능한 전기접촉단자 |
-
2022
- 2022-03-22 KR KR1020220035629A patent/KR10263822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23
- 2023-03-15 CN CN202310250972.5A patent/CN116780231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2638220B1 (ko) | 2024-02-20 |
KR20230137763A (ko) | 2023-10-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905453B2 (ja) | 三次元接続構造体 | |
US8926338B2 (en) | Contact member | |
US20050264389A1 (en) | Method of assembling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 |
US20170077627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US8308503B2 (en) | Flat cable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between flat cable and printed wiring board | |
JP6177043B2 (ja) | コンタクト部材 | |
US7229291B2 (en) | Flexible ring interconnection system | |
JP7291292B2 (ja) | アディティブ製造技術(amt)反転パッドインタフェース | |
KR20200142453A (ko) | 부착 강도가 향상된 솔더링이 가능한 전기전도성 개스킷 | |
US10854362B2 (en) | Guide-connected contactor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 |
CN113179579A (zh) | 电路板和电子设备 | |
CN116780231A (zh) | 具有弹性的电接触端子及贴装结构 | |
US10201088B2 (en) | Contact element and contact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device | |
JP6593447B2 (ja) | 樹脂基板、部品実装樹脂基板、樹脂基板の製造方法、部品実装樹脂基板の製造方法 | |
US20230299526A1 (en) | Electrical contact terminal having elasticity and mounting structure thereof | |
KR102651162B1 (ko) | 탄성을 갖는 전기접촉단자 및 그 실장 구조 | |
JP2001308579A (ja) | 電子部品モジュール | |
KR101591658B1 (ko) | 리플로우 솔더링에 의한 표면실장이 가능한 전기접촉단자 | |
JPH07183632A (ja) | プリント配線基板および組立て作成法 | |
KR102013898B1 (ko) | 전기접촉단자 및 그 장착 구조 | |
JP2006208062A (ja) | 接点部材及び、前記接点部材を用いた接点シート、接点基板、ならびに電子機器ユニット | |
JP2002208765A (ja) | 表面実装型電子部品 | |
KR102338655B1 (ko) | 터미널 단자 | |
KR102638217B1 (ko) | 솔더링이 가능한 탄성 전기접촉단자 | |
JP2013197040A (ja) | フラット配線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実装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