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63235B - 一种喷头、远端组件和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头、远端组件和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63235B
CN116763235B CN202311048426.XA CN202311048426A CN116763235B CN 116763235 B CN116763235 B CN 116763235B CN 202311048426 A CN202311048426 A CN 202311048426A CN 116763235 B CN116763235 B CN 1167632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ssage
injection
lens
moving body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484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63235A (zh
Inventor
周震华
莫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4842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632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63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632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63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632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头、远端组件和内窥镜,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清洗结构无法有效保障术野清晰的问题,本发明的喷头用于内窥镜的远端组件,喷头中,壳体内设有第一喷射流道和第二喷射流道,它们分别用于引导流体喷出冲洗远端组件的镜头和用于引导流体喷出冲洗被镜头观察的被检查部位。喷头还可包括移动体,移动体可相对于壳体移动与第一喷射流道和第二喷射流道单独择一地导通或同时导通。操控件连接移动体,用于控制移动体相对于壳体直线移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对镜头或是镜头前方的被检查部位进行清洗时都可以效保证冲洗压力和流量,获得更好的清洗效果,以更有效地去保障术野清晰。

Description

一种喷头、远端组件和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喷头、远端组件和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用于直接进入人体自然腔道进行检查,为医生提供充分的诊断信息,必要时也可以插入处置器械完成对病变部位的取样或治疗,以上的操作过程都需要依赖镜头拍摄的图像作为引导,因此,手术视野的清晰程度直接决定着拍摄图像的清晰程度,拍摄图像的清晰程度是决定操作过程是否顺利的重要因素。
现有技术中的内窥镜在远端组件设置有用于清洗手术视野的清洗结构,比如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在融合孔道设置朝前方和侧方的两个通道的技术方案,其中,在朝侧方的第1喷射通道的拐弯处,也即在朝前方的第2喷射通道的入口处设置可冲开的阀瓣,通过通入低压流体冲洗镜头,高压流体冲洗前方组织。但目前所采用的清洗结构对手术视野的清洗效果有限,并不能较好地保障手术视野的清晰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设计出一种喷头、远端组件和内窥镜,用以解决现有的清洗结构无法有效保障术野清晰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头,包括壳体、移动体和操控件;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喷射流道和第二喷射流道,其中,所述第一喷射流道和所述第二喷射流道中的一者的出口指向所述壳体侧方,用于引导流体喷出冲洗所述远端组件的镜头,另一者的出口指向所述壳体前方,用于引导流体喷出冲洗被所述镜头观察的被检查部位;所述移动体内设置有转接流道并能相对于所述壳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直线移动,以使所述转接流道相对所述壳体直线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情况下,所述转接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喷射流道和所述第二喷射流道中的一者导通;在所述第二位置情况下,所述转接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喷射流道和所述第二喷射流道中的另一者导通;所述操控件连接所述移动体,用于控制所述移动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直线移动。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移动体的转接流道可以与第一喷射流道和第二喷射流道以择一方式导通,这样,不管是镜头被附着的污物遮挡还是被检查部位被血污遮挡,都可以根据污染部位有选择性地让清洁用的流体清洗镜头或者是镜头前方的被检查部,保证镜头和被检查的部位的清洁,以此保障术野的清晰。另外,转接流道与第一喷射流道和第二喷射流道可以单独地导通,使得对镜头和被检查部位的冲洗可以通过单独的流道进行,这样可以避免一个流道被另一个流道分压、分流的问题,使得对镜头或是被检查部位的清洗都可以保证足够的冲洗流量,且都可以在高压情况下进行,这将能够更有效地对目标进行冲洗,以有效保障术野清晰。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移动体能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至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情况下,所述转接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喷射流道和所述第二喷射流道同时导通。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沿移动体的移动路径,移动体的转接流道可以在第三位置处同时与第一喷射流道和第二喷射流道导通,这样将具备通过切换流道的方式同时冲洗镜头和被检查部分以及单独冲洗镜头和被检查部位的能力。可以在镜头和被检查部分都被污物污染但污染不严重的情况下让移动体选择第三位置,以更高效地清洗术野,另外,所有的清洗过程都可以全程在高压下进行,使得清洗术野更加高效。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喷头还包括操控件,所述操控件连接所述移动体,用于控制所述移动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直线移动。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预设在喷头的移动体上的操控件将使得喷头安装到远端组件上时不用再单独选装。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操控件包括牵引绳和弹性复位件,所述牵引绳的远端连接所述移动体,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操控件以用于驱动所述移动体相对于所述壳体直线移动以回复至初始位置,所述初始位置设置为所述第一位置。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采用弹性复位件来控制移动体回复初始位置,这会使得操作人在手动操控移动体时是单向操控,这样的操控方式是更为简单的。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喷射流道的内壁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凸起部;所述移动体插设于所述第一喷射流道内并能沿所述第一喷射流道轴向移动,所述转接流道的出口形成于所述移动体上面向所述凸起部的侧面;在所述第一位置情况下,所述转接流道的出口与所述凸起部在所述移动体的移动路径上相交错并自所述凸起部侧方与所述第一喷射流道导通,且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移动体的侧面接触形成密封区域以将所述转接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喷射流道的入口隔断;在所述第二位置情况下,所述转接流道的出口与所述凸起部在所述移动体的移动路径上相交错并自所述凸起部侧方与所述第二喷射流道的入口导通,且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移动体的侧面接触形成密封区域以将所述转接流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喷射流道隔断;在所述第三位置情况下,所述转接流道的出口与所述凸起部在所述移动体的移动路径上径向对位,所述转接流道自所述凸起部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喷射流道和所述第二喷射流道导通。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通过在第一喷射流道的内壁设置凸起部来配合移动体设置有转接流道的侧面,即可以改变凸起部遮挡转接流道的出口的部位的方式来调节与第一喷射流道和第二喷射流道的导通关系,此种结构设计将使得壳体内部和移动体的结构更为简单,十分适合布局空间有限的内窥镜的远端组件。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移动体的近端设置有凸缘部,在所述第一位置情况下,所述凸缘部轴向抵止于所述壳体的近端端面。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凸缘部的设置将能够于壳体近端相抵来限制移动体朝远端的移动距离,避免移动体朝远端移动太多,造成后端操作幅度增大。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喷射流道和所述第二喷射流道于所述壳体内自近端起,朝远端并行。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喷射流道和所述第二喷射流道的近端与所述壳体的近端之间形成一个空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远端组件,包括镜头座、镜头和上述的喷头;所述镜头安装于所述镜头座的镜头安装孔中;所述喷头安装于所述镜头座的供液流道中,用于在所述供液流道的远端通过所述喷头的第一喷射流道和第二喷射流道分配所述供液流道中的流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包括上述的远端组件。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移动体的转接流道可以与第一喷射流道和第二喷射流道以择一方式导通,这样,不管是镜头被附着的污物遮挡还是被检查部位被血污遮挡,都可以根据污染部位有选择性地让清洁用的流体清洗镜头或者是镜头前方的被检查部,保证镜头和被检查的部位的清洁,以此保障术野的清晰。另外,转接流道与第一喷射流道和第二喷射流道可以单独地导通,使得对镜头和被检查部位的冲洗可以通过单独的流道进行,这样可以避免一个流道被另一个流道分压、分流的问题,使得对镜头或是被检查部位的清洗都可以保证足够的冲洗流量,且都可以在高压情况下进行,这将能够更有效地对目标进行冲洗,以有效保障术野清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中喷头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喷头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的移动体处于第一位置时,喷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的移动体处于第二位置时,喷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移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中镜头座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中远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中远端组件的远端面处的结构;
图9是图8中的A-A剖视图,图中,空心箭头路径表示流体移动路径;
图10是图9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图中,移动体处于第一位置,空心箭头路径表示流体移动路径;
图11是图9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图中,移动体处于第三位置,空心箭头路径表示流体移动路径;
图12是图9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图中,移动体处于第二位置,空心箭头路径表示流体移动路径。
图中标记为:
01、喷头;
1、壳体;1a、管体;1b、端帽;11、第一喷射流道;12、第二喷射流道;13、隔板;131、凸起部;
2、移动体;21、转接流道;22、凸缘部;
3、操控件;31、牵引绳;32、弹性复位件;
02、镜头;
03、镜头座;031、供液流道;032、内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近端”和“远端”是指内窥镜在使用环境下,其所配属的远端组件相对于使用者的远近位置而言。其中,距离使用者较近的一端拟定为“近端”,距离使用者较远的一端拟定为“远端”,其中“远端”和“近端”也分别对应前后关系,同时也对应附图中的上下关系。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相关技术存在有以下问题:1、第2喷射通道的入口直接形成于第1喷射通道的拐弯处,并且又与第1喷射通道的入口在直线方向上相对设置,使得从第1喷射通道入口进来的流体会直接冲击阀瓣,虽然可以通孔控制流体压力使得阀瓣被部分冲开,让流体可以分配到两个通道中,但是,流体压力介于低压和高压之间,使得同时冲洗镜头和目标组织的流体压力较低,无法有效保障术野清晰,也无法进行高效清洗;2、第1喷射通道始终开放状态,会在只需要冲洗前方组织时分得原本应该供给给第2喷射通道的部分流体和部分压力,使得在某些情况下需要供给流体的后端设备需要适当提高供给流量和压力,才能有效冲洗目标组织,但如果提高供给压力,将会增强冲洗目标组织的溅射效果,可能会使组织溅射到镜头上,反过来污染镜头,无法有效保障术野清晰;3、第2喷射通道通过流体冲开阀瓣实现导通,由于阀瓣有一个开启压力,因此限定了用于冲洗镜头的流体压力大小,使得在镜头污染严重时也只能选择低压,无法选择高压冲洗,因为如果供压为高压时将会导致阀瓣开启,将第2喷射流道导通,使得第1喷射通道沦为侧向旁路,丢失大部分流量和压力,导致无法有效清洗污染严重的镜头,因此,无法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有效清洗镜头,不能有效保障术野清晰;4、阀瓣上所受压力不同会导致开度不同,如果需要冲洗前方组织则需要提供设定压力,不然阀瓣无法打开到位,会使导向偏移目标组织,有些情况下,阀瓣开度会受到前方环境压力变化影响,因此在后端供压稳定的情况下,阀瓣开度将是不稳定的,需要频繁操作后端以微调供压来稳定阀瓣开度,这将使得术中操作十分麻烦,也不能有效保障术野清晰。5、当流体压力适当时,阀瓣可部分开启,使得流体可以分配到两个通道中,用来同时冲洗镜头和目标组织,且流量分配过程不是线性变化,不好控制分配流量,且阀瓣部分开启时会有遮挡作用,影响冲洗目标组织的冲洗范围。
实施例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喷头,如图1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
该喷头用于内窥镜的远端组件,可以直接安装到远端组件的镜头座03上的供液流道031中靠近远端的位置,使得喷头能够同时冲洗镜头和镜头的前方。
如图1所示,喷头包括壳体1,壳体1大致为一圆筒状的构件。壳体1内形成有自近端朝远端贯通的腔体,腔体中设置有一块隔板13,隔板13将腔体分出左右排布的两个流道,这两个流道在壳体1内自近端起,朝着远端方向以并行方式延伸,分别成为第一喷射流道11和第二喷射流道12。第一喷射流道11和第二喷射流道12中的一者的出口指向壳体1侧方,用于引导流体喷出冲洗远端组件的镜头,另一者的出口指向壳体1前方,用于引导流体喷出冲洗被镜头观察的被检查部位。
本实施例以第一喷射流道11用于引导流体喷出冲洗远端组件的镜头02为例继续以下说明。
如图1所示,隔板13被设置为一自近端朝远端延伸的平板,隔板13的两侧与壳体1的腔体内壁密封连接。
根据一些可选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壳体1为组件,包括管体1a和端帽1b,管体1a内设置有隔板13,隔板13的顶端与端帽1b的底端胶接或焊接固定在一起。端帽1b凸出壳体1的远端,通过在远端处遮挡其中一个流道的出口形成在流道远端处的一个弯道,以使得第一喷射流道11的开口最终形成于壳体1的侧方。
根据一些可选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隔板13整体位于壳体1的腔体内,且隔板13的底端即近端与壳体1的近端具有一端距离,在第一喷射流道11和第二喷射流道12的近端与壳体1的近端之间形成一个空腔。
本实施例中,壳体1内设置的第一喷射流道11和第二喷射流道12采用并行方式设置,使得第一喷射流道11和第二喷射流道12为并排布置的关系,且它们都具有自近端开始朝远端延伸的一段流道,这样,第一喷射流道11和第二喷射流道12位于近端处的入口的指向相同,使得第一喷射流道11和第二喷射流道12能够同时分配到朝远端流动至壳体1近端的流体,且所能分配到的流量比值只与第一喷射流道11和第二喷射流道12的入口面积有关,不会受流体压力影响。因此,采用该种喷头对镜头和被检查部位冲洗时,可以一直维持流体处在高压状态,这将能够更有效地对目标进行冲洗,以有效保障术野清晰,同时也将具有更高的冲洗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提到的“高压”指的是后端设备所能输出的最高压力的流体输送到壳体1中的压力,这表明了在对镜头和被检查部位进行同时冲洗时,冲洗的流体均能达到大致一致的上限压力,且不存在明显的高低之分。
实施例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喷头,如图1-图12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
该喷头用于内窥镜的远端组件,可以直接安装到远端组件的镜头座03上的供液流道031中靠近远端的位置,使得喷头能够同时冲洗镜头和镜头的前方。
如图1-图5所示,喷头包括壳体1、移动体2和操控件3,移动体2连接于壳体1并能相对于壳体1沿直线上下移动,操控件3连接于移动体2上用于驱动移动体2直线移动。
如图1所示,壳体1大致为一圆筒状的构件。壳体1内形成有自近端朝远端贯通的腔体,腔体中设置有一块隔板13,隔板13将腔体分出左右排布的两个流道,这两个流道在壳体1内自近端起,朝着远端方向以并行方式延伸,分别形成第一喷射流道11和第二喷射流道12。第一喷射流道11和第二喷射流道12中的一者的出口指向壳体1侧方,用于引导流体喷出冲洗远端组件的镜头,另一者的出口指向壳体1前方,用于引导流体喷出冲洗被镜头观察的被检查部位。
如图2-图5所示,移动体2内设置有自近端朝远端延伸的转接流道21,移动体2与壳体1活动连接,能相对于壳体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直线移动,以使转接流道21相对壳体1直线移动。操控件3连接移动体2,用于控制移动体2相对于壳体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直线移动。在第一位置情况下,转接流道21的出口与第一喷射流道11和第二喷射流道12中的一者导通;在第二位置情况下,转接流道21的出口与第一喷射流道11和第二喷射流道12中的另一者导通。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以第一喷射流道11用于引导流体喷出冲洗远端组件的镜头02为例,且同时以在第一位置时,转接流道21的出口与第一喷射流道11导通为例,继续以下说明。
移动体2的转接流道21可以与第一喷射流道11和第二喷射流道12以择一方式导通,这样,不管是镜头被附着的污物遮挡还是被检查部位被血污遮挡,都可以根据污染部位有选择性地让清洁用的流体清洗镜头或者是镜头前方的被检查部,保证镜头和被检查的部位的清洁,以此保障术野的清晰。另外,转接流道21与第一喷射流道11和第二喷射流道12可以单独地导通,使得对镜头和被检查部位的冲洗可以通过单独的流道进行,这样可以避免一个流道被另一个流道分压、分流的问题,使得对镜头或是被检查部位的清洗都可以保证足够的冲洗流量,且都可以在高压情况下进行,这将能够更有效地对目标进行冲洗,以有效保障术野清晰。
根据一些可选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壳体1为组件,包括管体1a和端帽1b,管体1a内设置有隔板13,隔板13的顶端与端帽1b的底端胶接或焊接固定在一起。端帽1b凸出壳体1的远端,通过在远端处遮挡其中一个流道的出口形成在流道远端处的一个弯道,以使得第一喷射流道11的开口最终形成于壳体1的侧方。
根据一些可选的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隔板13整体位于壳体1的腔体内并被设置为一自近端朝远端延伸的平板,隔板13的两侧与壳体1的腔体内壁密封连接。隔板13的底端即近端与壳体1的近端具有一端距离,在第一喷射流道11和第二喷射流道12的近端与壳体1的近端之间形成一个空腔。优选的,隔板13将壳体1的腔体左右均分,使得第一喷射流道11和第二喷射流道12在管体1a处的截面为半圆形。
根据一些可选的实施例,如图2-图4、图9-图12所示,操控件3包括牵引绳31和弹性复位件32。牵引绳31的远端通过胶接或嵌设等方式固定连接于移动体2的近端的中心位置,以确保可以更平稳地拉动移动体2。弹性复位件32的一端连接操控件3以用于驱动移动体2相对于壳体1沿直线移动以回复至初始位置,优选的,弹性复位件32设置为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轴向与移动体2的移动路径方向一致且与壳体1同轴设置,螺旋弹簧的远端抵接在移动体2的近端上,远端用于连接到镜头座03上用于驱动移动体2相对于壳体1旋转以回复至初始位置。所谓的初始位置为在移动体2的移动路径上的第一位置。操控件3采用弹性复位件32来控制移动体2,这会使得操作人在手动操控移动体2时是单向操控,通过牵引绳31拉动移动体2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后,可以通过弹性复位件32的作用自动回复到初始位置,这样的操控方式是更为简单的。
当然,操控件3也可以采用细长杆,细长杆可以传递拉力也可以传递推力,可通过一根细长杆实现移动体2在移动路径上的往复移动。
根据一些可选的实施例,如图1、图3、图4、图10-图12所示,第一喷射流道11的内壁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凸起部131。具体的,凸起部131形成于隔板13上属于第一喷射流道11的内壁一面,且凸起部131邻近近端位置。凸起部131的设置使得隔板13在第一喷射流道11的近端处的壁厚增加了,反应到第一喷射流道11中则是孔径变小了。从图3和图4以及图10-图12可以看出,第一喷射流道11在从入口开始朝其出口延伸的一段路径上,第一喷射流道11的内径小于往后的路径上的内径,即沿着第一喷射流道11的轴向,当越过凸起部131后,第一喷射流道11的内径恢复到原有尺寸。同时,如图5所示,移动体2中的转接流道21的入口形成于移动体2的近端面上,转接流道21的出口形成于移动体2的侧面,转接流道21的出口沿径向朝向凸起部131。移动体2从壳体1的近端插入,经过壳体1的腔体后插入到第一喷射流道11内,移动体2的外周壁与第一喷射流道11的内壁接触形成动密封配合,使得移动体2能沿第一喷射流道11轴向移动,在移动路径上,移动体2与凸起部131的位置关系会发生改变,使得转接流道21的出口与第一喷射流道11和第二喷射流道12的导通关系会发生改变。
在移动体2的移动路径上,凸起部131具有足够的长度,使得移动体2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某一位置时,凸起部131能够完全遮挡住转接流道21的出口,并使凸起部131与移动体2上位于转接流道21的出口周围的侧面接触形成一圈围绕转接流道21的出口的密封带,使得转接流道21的出口与第一喷射流道11和第二喷射流道12都不导通。这样,移动体2在操控件3的驱动下移动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如图3和图10所示,转接流道21的出口与凸起部131在移动体2的移动路径上相交错,移动体2面向凸起部131的侧面与凸起部131表面接触,接触区域形成为动密封区域,该动密封区域将转接流道21的出口与第二喷射流道12的入口隔断,使得转接流道21的出口无法朝近端与第二喷射流道12导通;同时,转接流道21的出口与隔板13上未形成凸起部131的部分形成径向间隙,使得转接流道21的出口通过该径向间隙自凸起部131侧方与第一喷射流道11导通。移动体2在操控件3的驱动下移动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如图4和图12所示,转接流道21的出口与凸起部131在移动体2的移动路径上相交错,移动体2面向凸起部131的侧面与凸起部131表面接触,接触区域形成为动密封区域,接触区域形成为动密封区域,该动密封区域将转接流道21的出口与第一喷射流道11隔断,使得转接流道21的出口无法朝远端与第一喷射流道11导通;同时,转接流道21的出口与隔板13下方(即近端侧)的空间连通,使得转接流道21的出口通过该空间自凸起部131的近端侧与第二喷射流道12的入口导通。
通过在第一喷射流道11的内壁设置凸起部131来配合移动体2设置有转接流道21的侧面,即可以改变凸起部131遮挡转接流道21的出口的部位的方式来调节与第一喷射流道11和第二喷射流道12的导通关系,此种结构设计将使得壳体1内部和移动体2的结构更为简单,十分适合布局空间有限的内窥镜的远端组件。
根据一些可选的实施例,移动体2的近端设置有圆形的凸缘部22,凸缘部22的近端面形成轴肩,当移动体2在第一位置情况下,如图2和图10所示,凸缘部22通过轴肩轴向抵止于壳体1的近端端面上制动。凸缘部22的设置将能够于壳体1近端相抵来限制移动体2朝远端的移动距离,避免移动体2朝远端移动太多,造成后端操作幅度增大。
实施例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喷头,如图1-图12所示,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
本实施例的一种喷头与实施例2中的喷头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喷头还在移动体2的移动路径上增加设置了第三位置。具体的,第三位置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体2能在操控件3的驱动下相对于壳体1朝第一位置或朝第二位置的方向移动至第三位置。
移动体2在操控件3的驱动下移动到第三位置的情况下,如图11所示,转接流道21的出口与凸起部131在移动体2的移动路径上径向对位,且转接流道21的出口朝近端和远端各超出凸起部131一截,使得转接流道21的出口与隔板13上未形成凸起部131的部分形成径向间隙,且与隔板13下方(即近端侧)的空间连通,进而使得转接流道21的出口通过该径向间隙自凸起部131上方(即远端侧)与第一喷射流道11导通,且转接流道21的出口通过该空间自凸起部131的近端侧与第二喷射流道12的入口导通。
沿移动体2的移动路径,移动体2的转接流道21可以在第三位置处同时与第一喷射流道11和第二喷射流道12导通,这样将具备通过切换流道的方式同时冲洗镜头和被检查部分以及单独冲洗镜头和被检查部位的能力。可以在镜头和被检查部分都被污物污染但污染不严重的情况下让移动体2选择第三位置,以更高效地清洗术野,另外,所有的清洗过程都可以全程在高压下进行,使得清洗术野更加高效。
实施例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远端组件,如图1-图12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该远端组件,包括镜头座03、镜头02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喷头01。
如图6-图9所示,镜头座03提供了镜头安装孔和器械管安装孔,镜头02安装在镜头安装孔中固定,镜头02的窗面一般是与镜头座03的远端面平齐的,但也可以略微凹陷或凸出于镜头座03的远端面。喷头01整体安装在镜头座03上的远端,并位于镜头02的侧方位于镜头安装孔和器械管安装孔之间的空白区域,喷头01用于在供液流道031的远端通过第一喷射流道11和第二喷射流道12分配供液流道031中的流体。
如图6和图9所示,镜头座03上设置有前后贯通的供液流道031,供液流道031沿着镜头座03的轴向方向延伸,供液流道031的入口用于通过管路连接用于供液的后端设备,供液流道031的出口形成于镜头座03的远端面上用于插入喷头01。需要说明的是,后端设备可以提供冲洗液体,也可以提供冲洗用的气体。
如图9所示,镜头座03的供液流道031中形成有一承插孔段,该承插孔段可以由直接加工成阶梯孔的供液流道031提供,也可以通过在供液流道031中插装一个内衬套032,由内衬套032的远端面与供液流道031的出口之间的一段形成。该承插孔段中插装固定有喷头01,操控件3的弹性复位件32的近端抵接在承插孔段的台阶面上。喷头01直接安装在供液流道031中的方式利用了供液流道031远端的空间,不会与供液流道031同时挤占镜头座03的远端面的布局空间,可以让镜头座03的远端布局更容易,为其他设备提供更大的布局空间。
如图7所示,喷头01安装到镜头座03上后,壳体1的第一喷射流道11通过端帽1b的导向作用指向镜头02,壳体1的第二喷射流道12指向镜头02的拍摄路径的前方。其中,第一喷射流道11可与镜头02大致平齐设置以指向镜头02的侧部,也可朝远端凸出镜头02一截,使得第一喷射流道11可以至少部分指向镜头02的窗面,以提升冲洗效果。第一喷射流道11指向镜头02的窗面可以是斜向朝镜头座03的远端面,也可以是平行于镜头座03的远端面,利用流体大致水平地掠过镜头02窗面和冲洗窗面前方的方式来对镜头02的窗面构成直接冲洗的效果。
实施例5: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
该内窥镜包括内窥镜手柄、安装在内窥镜手柄上的插入部的蛇骨段和上述实施例中的远端组件,远端组件安装在插入部的蛇骨段的远端上。
如图3和图10所示,操控件3的弹性复位件32将移动体2朝远端抵推,使得移动体2通过凸缘部22地址在壳体1的近端面上制动,此时,移动体2处于第一位置。当用于清洗的流体从镜头座03的供液流道031进入到移动体2的转接流道21中后,由于移动体2与凸起部131接触形成密封,将转接流道21与第二喷射流道12隔断,流体则全部从转接流道21的出口经过移动体2与第一喷射流道11之间形成的间隙进入到第一喷射流道11中,之后从第一喷射流道11的出口朝镜头02喷出。
操作者在后端通过内窥镜手柄上设置的相应操作器操作操控件3的牵引绳31将移动体2朝近端拉动,在移动体2达到如图11所示的第三位置时,转接流道21与第一喷射流道11和第二喷射流道12同时导通,当用于清洗的流体从镜头座03的供液流道031进入到移动体2的转接流道21中后,流体则从转接流道21的出口分别经过移动体2与第一喷射流道11之间形成的间隙以及第一喷射流道11下方的空间,分别进入第一喷射流道11和第二喷射流道12中,之后从第一喷射流道11的出口朝镜头02喷出,并从第二喷射流道12的出口朝前方喷出。
操作者在后端通过内窥镜手柄上设置的相应操作器继续操作操控件3的牵引绳31将移动体2朝近端拉动,在移动体2达到如图4和图12所示的第二位置时,当用于清洗的流体从镜头座03的供液流道031进入到移动体2的转接流道21中后,由于移动体2与凸起部131接触形成密封,将转接流道21与第一喷射流道11隔断,流体则全部从转接流道21的出口经过隔板13下方的空间进入到第二喷射流道12中,之后从第二喷射流道12的出口朝前方喷出。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喷头,用于内窥镜的远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移动体(2)和操控件(3);
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第一喷射流道(11)和第二喷射流道(12),其中,所述第一喷射流道(11)和所述第二喷射流道(12)中的一者的出口指向所述壳体(1)侧方,用于引导流体喷出冲洗所述远端组件的镜头,另一者的出口指向所述壳体(1)前方,用于引导流体喷出冲洗被所述镜头观察的被检查部位;
所述第一喷射流道(11)的内壁设置有径向延伸的凸起部(131);
所述移动体(2)插设于所述第一喷射流道(11)内,所述移动体(2)内设置有转接流道(21),所述转接流道(21)的出口形成于所述移动体(2)上面向所述凸起部(131)的侧面;所述移动体(2)能沿所述第一喷射流道(11)轴向,相对于所述壳体(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直线移动,以使所述转接流道(21)相对所述壳体(1)直线移动;
在所述第一位置情况下,所述转接流道(21)的出口与所述凸起部(131)在所述移动体(2)的移动路径上相交错,并自所述凸起部(131)侧方与所述第一喷射流道(11)导通,且所述凸起部(131)与所述移动体(2)的侧面接触形成密封区域以将所述转接流道(21)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喷射流道(12)的入口隔断;
在所述第二位置情况下,所述转接流道(21)的出口与所述凸起部(131)在所述移动体(2)的移动路径上相交错,并自所述凸起部(131)侧方与所述第二喷射流道(12)的入口导通,且所述凸起部(131)与所述移动体(2)的侧面接触形成密封区域以将所述转接流道(21)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喷射流道(11)隔断;
所述操控件(3)连接所述移动体(2),用于控制所述移动体(2)相对于所述壳体(1)直线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体(2)能相对于所述壳体(1)移动至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情况下,所述转接流道(21)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喷射流道(11)和所述第二喷射流道(12)同时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位置情况下,所述转接流道(21)的出口与所述凸起部(131)在所述移动体(2)的移动路径上径向对位,所述转接流道(21)自所述凸起部(131)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喷射流道(11)和所述第二喷射流道(12)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体(2)的近端设置有凸缘部(22),在所述第一位置情况下,所述凸缘部(22)轴向抵止于所述壳体(1)的近端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件(3)包括牵引绳(31)和弹性复位件(32),所述牵引绳(31)的远端连接所述移动体(2),所述弹性复位件(32)的一端连接所述操控件(3)以用于驱动所述移动体(2)相对于所述壳体(1)直线移动以回复至初始位置,所述初始位置设置为所述第一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射流道(11)和所述第二喷射流道(12)于所述壳体(1)内自近端起,朝远端并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射流道(11)和所述第二喷射流道(12)的近端与所述壳体(1)的近端之间形成一个空腔。
8.一种远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座(03)、镜头(02)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喷头(01);
所述镜头(02)安装于所述镜头座(03)的镜头安装孔中;
所述喷头(01)安装于所述镜头座(03)的供液流道(031)中,用于在所述供液流道(031)的远端通过所述喷头(01)的第一喷射流道(11)和第二喷射流道(12)分配所述供液流道(031)中的流体。
9.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远端组件。
CN202311048426.XA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喷头、远端组件和内窥镜 Active CN1167632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48426.XA CN116763235B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喷头、远端组件和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48426.XA CN116763235B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喷头、远端组件和内窥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63235A CN116763235A (zh) 2023-09-19
CN116763235B true CN116763235B (zh) 2023-11-17

Family

ID=87986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48426.XA Active CN116763235B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喷头、远端组件和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6323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9541A (ja) * 1997-06-27 1999-01-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洗滌消毒装置
JP2002085328A (ja) * 2000-09-20 2002-03-2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CN106573581A (zh) * 2014-04-16 2017-04-19 Dlh鲍尔斯公司 集成的多个图像传感器和镜头清洗喷嘴组合件及用于同时清洁多个图像传感器的方法
CN110840381A (zh) * 2019-12-16 2020-02-28 苏州新光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结构
CN212118098U (zh) * 2020-03-27 2020-12-11 德阳市人民医院 一种多功能双通道内窥镜
CN217610992U (zh) * 2022-06-15 2022-10-21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座、内窥镜前端组件及内窥镜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9541A (ja) * 1997-06-27 1999-01-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洗滌消毒装置
JP2002085328A (ja) * 2000-09-20 2002-03-2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CN106573581A (zh) * 2014-04-16 2017-04-19 Dlh鲍尔斯公司 集成的多个图像传感器和镜头清洗喷嘴组合件及用于同时清洁多个图像传感器的方法
CN110840381A (zh) * 2019-12-16 2020-02-28 苏州新光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结构
CN212118098U (zh) * 2020-03-27 2020-12-11 德阳市人民医院 一种多功能双通道内窥镜
CN217610992U (zh) * 2022-06-15 2022-10-21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座、内窥镜前端组件及内窥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63235A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60410B2 (ja) 結腸洗浄装置
EP1938743A1 (en) Endoscope washer desinfector equipped with nozzle connectable to endoscopic channels automatically
JP2009504302A (ja) 内視鏡の流体供給装置
WO2018142831A1 (ja) 内視鏡用送気送水弁及び内視鏡
US7475697B2 (en) Cleaning device for medical instruments
EP0071058A2 (en) Washing device of endoscope fluid pipes
CN116763235B (zh) 一种喷头、远端组件和内窥镜
CN116763236B (zh) 一种旋转式喷头、前端组件和内窥镜
WO2018142837A1 (ja) 内視鏡用送気送水弁及び内視鏡
CN219021113U (zh) 一种导流件、镜头安装座、前端模组及内窥镜
JP4831533B2 (ja) 水栓装置
JPH11253393A (ja) 内視鏡
CN116784781B (zh) 一种喷头、远端组件和内窥镜
CN112113002B (zh) 一种用于超声射流洗净装置的超声切换一体阀
JP2002177205A (ja) 内視鏡用給水装置
CN116746869B (zh) 一种开合喷头、远端组件和内窥镜
JP4033549B2 (ja) 処置具
JP2006042874A (ja) 内視鏡
JP3215778B2 (ja) 内視鏡
CN116784785B (zh) 一种内窥镜清洗组件、前端组件及内窥镜
CN116784782B (zh) 一种喷嘴、前端组件及内窥镜
JPH1043131A (ja) 内視鏡装置
US20220330801A1 (en) Liquid feeding conduit and endoscope reprocessor
JP3689200B2 (ja) 内視鏡管路つまり防止具
JPH0984748A (ja) 内視鏡の送気・送水ノズ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