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84782B - 一种喷嘴、前端组件及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嘴、前端组件及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84782B
CN116784782B CN202311070699.4A CN202311070699A CN116784782B CN 116784782 B CN116784782 B CN 116784782B CN 202311070699 A CN202311070699 A CN 202311070699A CN 116784782 B CN116784782 B CN 1167847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channel
nozzle
moving membe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706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84782A (zh
Inventor
周震华
周冠华
莫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Vathi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7069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847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84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84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84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84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嘴、前端组件及内窥镜,属于内窥镜技术领域。所述喷嘴包括喷嘴座和移动件,喷嘴座具有安装腔以及与安装腔连通的流体通道、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两个子通道中的一者用于清洗镜头,另一者用于清洗腔道内壁;至少部分移动件活动设置于安装腔,移动件侧壁设置有连通槽;在移动件相对喷嘴座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流体通道与第一子通道通过连通槽连通,与第二子通道通过移动件相隔断;在移动件相对喷嘴座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流体通道与第二子通道通过连通槽连通,与第一子通道通过移动件相隔断。本申请通过改变移动件与喷嘴座的相对位置,使得流体通道通过连通槽与其中一个子通道连通,对镜头表面或腔道内壁进行清洗。

Description

一种喷嘴、前端组件及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内窥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嘴、前端组件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作为一种医疗诊断器械,包括前端组件,前端组件可经人体腔道或手术切口进入人体内,通过前端组件上封装的摄像模组,获取病灶处的图像信息,为医生提供充分的诊断信息以治疗疾病。
不过在摄像模组获取病灶处的图像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人体内会存在组织液附着于摄像模组的镜头表面、或者组织液附着在病灶处的腔道内壁处的情况,导致摄像模组无法获取到病灶处清晰的图像信息,给疾病诊疗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嘴、前端组件及内窥镜,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喷嘴,应用于内窥镜,所述喷嘴包括喷嘴座、移动件以及牵引结构,喷嘴座具有安装腔、流体通道、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安装腔分别与流体通道、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连通,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中的一者用于清洗镜头,另一者用于清洗腔道内壁;至少部分移动件活动设置于安装腔,且移动件侧壁设置连通槽;牵引结构一端与移动件固定,另一端朝着内窥镜的近端延伸设置,牵引结构用于驱动移动件在安装腔中移动;移动件相对喷嘴座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移动件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流体通道与第一子通道通过连通槽连通,流体通道与第二子通道通过移动件相隔断;在移动件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流体通道与第二子通道通过连通槽连通,流体通道与第一子通道通过移动件相隔断。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前端组件,包括镜头座以及第一方面提供的喷嘴,喷嘴的喷嘴座固定于镜头座。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包括第二方面提供的前端组件。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通过在喷嘴中设置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利用其中一个子通道对应镜头,另一个子通道对应目标位置的腔道内壁,以对镜头的表面以及腔道内壁进行清洗,从而提高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并利用移动件活动设置在安装腔中,通过控制移动件的移动,使得流体通道与第一子通道或者第二子通道连通,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冲洗镜头表面或者腔道内壁,提高喷嘴的使用便捷性;将流体通道设置于喷嘴座中,流体通道能够与清洗液传输管连通,以输入清洗液,移动件在安装腔中的移动不会对流体通道与清洗液传输管的连接造成影响,流体通道与清洗液传输管的连接能够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喷嘴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喷嘴俯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移动件处于第一位置的喷嘴俯视图;
图5是图4中的B-B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移动件处于第三位置的喷嘴俯视图;
图7是图6中的C-C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移动件处于第二位置的喷嘴俯视图;
图9是图8中的D-D剖视图;
图10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喷嘴座的俯视图一;
图11是图10中的E-E剖视图;
图1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喷嘴座的俯视图二;
图13是图12中的F-F剖视图;
图1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喷嘴座的第三座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喷嘴座拆分示意图一;
图17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喷嘴座拆分示意图二;
图18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镜头座与喷嘴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100-喷嘴座,110-安装腔,111-流体通道,111a-第一开口,111b-第二开口,111c-环状腔体,111d-管状腔体,112-第一连接口,113-第二连接口,120-第一子通道,130-第二子通道,140-第一过渡通道,150-第二过渡通道,160-滑槽,171-第一座体,172-第二座体,173-第三座体,174-第四座体,200-移动件,210-连通槽,211-第一子槽,212-第二子槽,220-凸起部,300-弹性件,400-牵引结构,500-镜头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是例子,用来实施本发明的不同特征。以下特定例子所描述的元件和排列方式,仅用来精简的表达本发明,其仅作为例子,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近端”和“远端”是指内窥镜及其配件在使用环境下,相对于使用者的远近位置而言,其中,距离使用者较近的一端拟定为“近端”,距离使用者较远的一端拟定为“远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嘴,结合图1到图17所示,应用于内窥镜,该喷嘴包括喷嘴座100以及移动件200,通过在喷嘴座100中设置第一子通道120以及第二子通道130,以对镜头表面以及目标位置的腔道内壁进行清洗。
根据一些可选的实施例,喷嘴座100内部具有安装腔110、流体通道111、第一子通道120以及第二子通道130四个通道。参考图10到图13所示,安装腔110的其中一端贯穿喷嘴座100,便于装配移动件200。示例性的,安装腔110贯穿喷嘴座100的近端。安装腔110分别与流体通道111、第一子通道120以及第二子通道130连通。流体通道111用于输入清洗液。流体通道111的入口与清洗液传输管连通,清洗液传输管即为用于传输清洗液的管道,流体通道111的出口则与安装腔110连通。
示例性的,在喷嘴用于内窥镜的情况下,清洗液传输管沿内窥镜的插入部由喷嘴座100向内窥镜手柄延伸。可选的实施例中,喷嘴可以通过清洗液传输管与清洗液泵相连,以使泵可以将清洗液沿管道传输至喷嘴。
第一子通道120和第二子通道130均一端与安装腔110连通,另一端形成供清洗液喷出的喷口。第一子通道120形成的喷口和第二子通道130形成的喷口中的一者朝向镜头,以使喷口喷射出的清洗液可以对镜头表面进行清洗。示例性的,镜头表面是指镜头的取景端端面。另一者的喷口朝向腔道内壁,以使通过该喷口的清洗液可以对目标位置的腔道内壁进行冲洗。腔道内壁是指内窥镜在诊断作用的过程中需要被诊断的目标组织。示例性的,目标组织可以是人体组织内壁表面,例如支气管壁、消化道内壁,当然也可以是其他腔道的内壁。
移动件200的结构可参考图14所示,移动件200侧壁设置有连通槽210。移动件200的至少部分活动设置于安装腔110中,移动件200可在安装腔110中活动,以改变移动件200与喷嘴座100的相对位置。
移动件200设置于安装腔110内,以使移动件200可以用于阻隔安装腔110内流体的流动。移动件200上设置有连通槽210,以使移动件200的连通槽210可以与安装腔110的腔壁之间形成空腔,进而使得清洗液可以沿移动件200与安装腔110的腔壁之间形成的空腔流动。移动件200可移动地设置于安装腔110内,进而使得移动件200与安装腔110的腔壁之间形成的空腔可以相对第一子通道120和/或第二子通道130移动。这样,便可以通过移动移动件200使得移动件200与安装腔110的腔壁之间形成的空腔连通第一子通道120和流体通道111。或者,通过移动移动件200使得移动件200与安装腔110的腔壁之间形成的空腔连通第二子通道130和流体通道111。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件200相对喷嘴座10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移动件20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结合图4和图5所示,流体通道111通过连通槽210与第一子通道120连通,且流体通道111通过移动件200与第二子通道130相隔断。这样,清洗液可沿流体通道111进入到与流体通道111连通的安装腔110中,并通过连通槽210与安装腔110之间的腔壁之间形成的空腔进入到第一子通道120。示例性的,第一子通道120远端的喷口朝向镜头,这样,经过第一子通道120的清洗液可以用于喷洗镜头。
在移动件200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结合图8到图9所示。流体通道111通过连通槽210与第二子通道130连通,流体通道111通过移动件200与第一子通道120相隔断。这样,清洗液沿流体通道111进入连通槽210与安装腔110的腔壁之间形成的空腔,并流入第二子通道130,进而可以通过第二子通道130进行喷洗作业。示例性的,第二子通道130远端的喷口朝向目标组织的腔道内壁,这样,经过第二子通道130的清洗液可以喷洗腔道内壁。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子通道120形成的喷口和第二子通道130形成的喷口一者朝向镜头,另一者朝向目标组织的腔道内壁,进而可以分别对镜头和目标组织的腔道内壁进行喷洗作业。因此,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喷嘴不仅可以用于对镜头清洗,还可以用于对目标组织进行清洗。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异物附着镜头的情况下,可以将移动件200移动至第一位置,以使清洗液可以从第一子通道120形成的喷口喷出,以清洗镜头。在异物附着于目标组织的情况下,可以将移动件200移动至第二位置,以使清洗液可以从第二子通道130形成的喷口喷出,以清洗目标组织。异物包括但不限于体内的组织液、粘液等。因此,该实施例提供的喷嘴可以用于清洗镜头或者目标组织上附着的异物,以改善摄像模组工作环境的清洁度,提高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移动件200活动设置于安装腔110中,使用者通过控制移动件200的移动,使得流体通道111与第一子通道120或者第二子通道130连通,完成喷嘴清洗通道的切换,对镜头表面进行清洗或者对腔道内壁进行清洗,切换方式简单、操作便捷且便于控制。另外,由于本申请中是通过移动件200的移动控制喷嘴清洗通道的切换,在移动件200的移动过程中,无需改变流体通道111内的清洗液的压力,喷嘴中清洗液压力可以维持相对稳定,避免出现清洗液压力突变的情况,保证清洗液能够顺利对镜头表面以及腔道内壁进行冲洗。
并且,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流体通道111设置于喷嘴座100中,在实际使用中,喷嘴安装于镜头座500,喷嘴的喷嘴座100与镜头座500固定。喷嘴座100中,其流体通道111的入口与清洗液传输管连通,用于接收输入的清洗液。喷嘴是通过改变移动件200与喷嘴座100的相对位置来实现清洗通道的切换,因此,在使用者控制移动件200移动,完成喷嘴清洗通道切换的过程中,喷嘴座100相对镜头座500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移动件200的移动不会对喷嘴座100与清洗液传输管的连接部位造成影响,流体通道111与清洗液传输管的连接能够保持稳定,保证喷嘴能够正常发挥其功能。
为便于对移动件200进行控制,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喷嘴还包括牵引结构400,牵引结构400一端与移动件200固定,另一端朝着内窥镜的近端延伸设置,便于使用者使用牵引结构400。示例性的,牵引结构400可以为牵引绳,利用牵引绳来控制移动件200的移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喷嘴用于内窥镜的情况下,牵引结构400可以沿内窥镜的插入部延伸。示例性的,牵引结构400的近端与移动件200相连,牵引结构400的远端延伸至内窥镜的操作手柄,以使操作者可以直接通过拉动牵引结构400的方式驱动移动件200相对喷嘴座100移动,进而实现喷嘴喷洗对象的切换。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结合图2和图3所示,第一子通道120对应腔道内壁,第二子通道130对应摄像模组的镜头表面。摄像模组采集的目标位置位于摄像模组的远端,因此,第一子通道120的远端贯穿喷嘴座100的远端面,形成朝着目标位置的腔道内壁喷出的喷口。可参考图1和图3所示,第二子通道130对应镜头表面,在喷嘴座100的周向侧壁处设置凹槽,第二子通道130的远端与该凹槽连通。并且,为增大第二子通道130的喷射区域,该凹槽设置有扇形开口,以使得通过该扇形开口喷射出的清洗液呈扇形,便于覆盖更宽的范围,能够将镜头表面冲洗地更为彻底。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子通道120可对应冲洗镜头表面,第二子通道130可冲洗腔道内壁。
为保证第一子通道120和第二子通道130之间的相互独立,避免清洗液在两个子通道之间出现串流的现象,将连通槽210设置为两个子槽,分别为第一子槽211和第二子槽212,两个子槽沿着移动件200的周向间隔排布,两个子槽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参考图5、图7和图9所示,第一子槽211和第一子通道120沿移动件200的移动轨迹排布,第二子槽212和第二子通道130沿移动件200的移动轨迹排布。移动件200的移动轨迹指的是,移动件2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形成的轨迹。在移动件200的移动过程中,其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流体通道111通过第一子槽211与第一子通道120连通。在移动件200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流体通道111通过第二子槽212与第二子通道130连通。
在移动件20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流体通道111仅和第一子通道120连通,在移动件200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流体通道111仅和第二子通道130连通。因此,需要注意第一子通道120、第二子通道130、第一槽口以及第二槽口的排布位置,达到流体通道111仅与其中一个子通道连通的目的。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14所示,沿移动件200的移动方向,将第一子槽211和第二子槽212错位设置。需要解释的是,第一子槽211和第二子槽212错位设置,指的是两者距离移动件200近端或移动件200远端的距离不相同。两个子槽错位设置,在移动件200的移动过程中,两个子槽与流体通道111连通的时间段不同,与两个子通道连通的时间段也不同,以达到流体通道111仅与第一子通道120或者第二子通道130连通的目的。第一子通道120与安装腔110连接的开口和第二子通道130与安装腔110连接的开口可设置于喷嘴座100的同一高度位置,也可沿安装腔110的轴向方向错位设置,本申请中不做限制。
结合图4和图5所示,在移动件20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子槽211与流体通道111连通,与第一子通道120连通,清洗液能够进入到第一子通道120中,对腔道内壁进行清洗。第二子槽212虽然与第二子通道130连通,但是第二子槽212与流体通道111相隔断,因此,第二子通道130与流体通道111相隔断,清洗液无法进入到第二子通道130中。
结合图8和图9所示,在移动件200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二子槽212与流体通道111连通,与第二子通道130连通,清洗液能够进入到第二子通道130中,对镜头座500表面进行清洗。第一子槽211虽然与流体通道111连通,但是第一子槽211与第一子通道120相隔断,因此,第一子通道120与流体通道111相隔断,清洗液无法进入到第一子通道120中。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移动件200相对喷嘴座100还具有第三位置,第三位置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在移动件200处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结合图6和图7所示,第一子通道120和第二子通道130均通过连通槽210与流体通道111连通,清洗液同时进入第一子通道120和第二子通道130,同时对镜头表面以及腔道内壁进行冲洗。
在连通槽210分为第一子槽211和第二子槽212的情况下,为使得流体通道111同时连通第一子通道120和第二子通道130,第一子槽211的部分和第二子槽212的部分需要同时与对应的子通道连通。示例性的,参考图14所示,第一子槽211的远端距离移动件200远端的距离为L1,第二子槽212的远端距离移动件200远端的距离为L2,L1和L2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二子槽212的长度,以使得在第一子槽211与第一子通道120连通的同时,第二子槽212也能够与第二子通道130连通。如此布局下,参考图7所示,在第一子槽211的近端和第二子槽212的近端均位于流体通道111中的情况下,流体通道111能够同时连通第一子通道120和第二子通道130。
由于连通槽210设置于移动件200的周向侧壁,为了使得连通槽210能够顺利与对应的子通孔连通,在安装腔110的周向侧壁设置第一连接口112和第二连接口113,第一子通道120通过第一连接口112与安装腔110连通,第二子通道130通过第二连接口113与安装腔110连通,参照图17所示。移动件200活动设置于安装腔110中,移动件200的周向侧壁与安装腔110的周向侧壁贴合设置,以达到移动件200能够隔断任一子通道与安装腔110、隔断流体通道111与安装腔110的目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喷嘴座100与移动件200均为柱状结构,安装腔110、第一子通道120、第二子通道130以及流体通道111均沿着安装腔110的轴向方向设置,移动件200沿安装腔110的轴向方向移动。第一子通道120和第二子通道130靠近喷嘴座100的远端设置,流体通道111靠近喷嘴座100的近端设置,便于与清洗液传输管连通。移动件200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第三位置均沿安装腔110的轴向方向排列。示例性的,移动件200在移动过程中,朝着远离喷嘴座100远端的方向移动,结合图4到图9所示,移动件200上第一子槽211和第二子槽212与第一子通道120和第二子通道130的连通关系发生改变,移动件200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再移动至第二位置。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安装腔110、流体通道111、第一子通道120、第二子通道130的轴向方向可相对喷嘴座100的轴向方向倾斜设置,移动件200的移动轨迹也相对喷嘴座100的轴向方向倾斜设置。
为进一步避免第一子通道120和第二子通道130之间出现串流,参考图17所示,在安装腔110和第一子通道120之间设置第一过渡通道140,在安装腔110与第二子通道130之间设置第二过渡通道150,第一过渡通道140和第二过渡通道150沿着安装腔110的径向方向排布,以使得两个过渡通道之间的间隔距离尽量大,从而避免两个子通道之间出现串流。与第一过渡通道140和第二过渡通道150的排布方式对应,设置于移动件200上的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相背设置,以便于与对应的过渡通道连通。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通道120、第二子通道130以及安装腔110呈三角排布。示例性的,可参考图16和图17所示,两个子通道以及安装腔110呈等腰三角形布置,如此布局下,可以减少需要的喷嘴座100的径向尺寸,从而使得镜头座500上,对应的喷嘴安装孔的径向尺寸减小,更利于镜头座500的布局。
和/或,第一子通道120的径向尺寸和第二子通道130的径向尺寸均小于流体通道111的径向尺寸,且第一子通道120的径向尺寸与第二子通道130的径向尺寸相等,可参考图16和图17所示。如此布局下,可以使得清洗液在进入第一子通道120以及第二子通道130中的流量流速尽量相等,便于对镜头表面以及腔道内壁进行清洗。如果两个子通道的径向尺寸不同,则在移动件200的移动过程中,两个子通道内的清洗液流速会出现明显变化,不利于使用,如果喷射出的流速过大,容易对腔道内壁、粘膜等造成损失,造成患者的不适。
另外,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喷嘴还包括弹性件300,弹性件300一端与喷嘴座100相连,另一端与移动件200相连,弹性件300能够作用移动件200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同理,弹性件300也能够作用移动件200由第三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弹性件300的轴向方向与移动件200的移动轨迹相同,移动件200由第一位置朝着第二位置移动的情况下,能够对弹性件300进行压缩,在操控移动件200的外力消失后,被压缩的弹性件300驱动移动件200移动至第一位置。
由于移动件200在使用时,其必须按照预定的移动方向进行移动,才能使得连通槽210与对应的子通道连通。因此,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移动件200与喷嘴座100之间设置定位结构,以使得移动件200按照预定方向移动。示例性的,在移动件200和喷嘴座100中的任意一者上设置滑槽160,在另一者上设置凸起部220,凸起部220至少部分位于滑槽160中,并且凸起部220与滑槽160滑动配合,限制移动件200的移动方向,使得移动件200仅能按照凸起部220在滑槽160中的滑动方向移动,达到限制移动件200按照预定方向移动的目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5所示,流体通道111的周向侧壁设置有与安装腔110连通的第一开口111a以及第二开口111b。其中,第一开口111a和第一子槽211沿移动件200的移动轨迹排布,第二开口111b和第二子槽212沿移动件200的移动轨迹排布。在移动件200的移动过程中,流体通道111能够通过第一开口111a与第一子槽211连通,流体通道111能够通过第二开口111b与第二子槽212连通,以使得流体通道111能够与第一子通道120或者第二子通道130连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流体通道111可直接设置为环状腔体111c,围绕安装腔110的周向设置,流体通道111仅通过第一开口111a和第二开口111b与安装腔110连通,流体通道111入口与清洗液传输管连通。弹性件300直接设置于安装腔110内,且分布于第一开口111a和第二开口111b的近端,弹性件300套设在移动件200外,容纳弹性件300的安装腔110尺寸相对于其他部分的安装腔110尺寸较大,能够在安装腔110内形成台阶面。弹性件300一端抵接在安装腔110内的台阶面上,另一端与移动件200侧壁固定,或者移动件200上设置有对应的凸起,弹性件300端部与对应的凸起抵接设置,以使得弹性件300能够驱动移动件200进行移动。凸起部220可设置于移动件200的周向侧壁,滑槽160与安装腔110连通,便于移动件200与喷嘴座100的装配。凸起部220和滑槽160均分布与第一开口111a和第二开口111b的近端。牵引绳直接固定于移动件200,清洗液传输管对牵引绳的布置不产生影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流体通道111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环状腔体111c,另一部分为管状腔体111d,两部分腔体相互连通,结合图11、图13、图16和图17所示。环状腔体111c围绕在安装腔110的周向,与安装腔110通过第一开口111a和第二开口111b连通。管状腔体111d位于安装腔110的近端侧,管状腔体111d的远端与安装腔110的近端对接,管状腔体111d和安装腔110相互连通,且管状腔体111d的径向尺寸大于安装腔110的径向尺寸,以供清洗液从管状腔体111d输入到环状腔体111c中。移动件200的部分位于安装腔110中,部分位于管状腔体111d中。第一子槽211和第二子槽212可通过对应的开口与流体通道111连通,也可直接位于管状腔体111d内,与流体通道111连通。设置环状腔体111c主要为增加流体通道111与安装腔110之间的密封性。同时,直接将管状腔体111d与安装腔110连通,便于制造时对喷嘴座100进行开孔。
参考图5、图7和图9所示,弹性件300可直接设置于管状腔体111d中,弹性件300套设在移动件200外,弹性件300的一端抵接在管状腔体111d和安装腔110之间形成的台阶面上,另一端与移动件200侧壁固定,或者在移动件200上设有对应的凸起,弹性件300的端部与对应的凸起抵接设置,以使得弹性件300能够驱动移动件200进行移动。
参考图5、图7、图9以及图13所示,凸起部220设置于移动件200的周向侧壁,滑槽160与管状腔体111d连通,便于移动件200与喷嘴座100的装配。
由于移动件200的部分位于管状腔体111d内,牵引结构400与移动件200固定设置的情况下,牵引结构400也位于管状腔体111d内,牵引结构400的近端可位于清洗液传输管内朝着内窥镜的近端延伸设置。
另外,为使得清洗液能够顺利穿过管状腔体111d进入到环状腔体111c中,可在管状腔体111d侧壁设置与其连通的凹槽,结合图11和图13所示,该凹槽也与环状腔体111c连通,用于输送清洗液,即使移动件200周向侧壁上用于限制弹性件300的凸起尺寸过大,清洗液也依旧能够通过凹槽输送至环状腔体111c中。
由于喷嘴座100中设置有多个腔道,为便于喷嘴座100的加工拔模,可将喷嘴座100沿其轴向方向分为四个部分,沿喷嘴座100的远端到近端的方向,喷嘴座100依次分为第一座体171、第二座体172、第三座体173以及第四座体174,可参考图16和图17所示。其中,第一座体171中主要设置第一子通道120和第二子通道130的远端开口位置,以使得从第一子通道120以及第二子通道130中喷出的清洗液能够沿预设方向对预设目标进行清洗,安装腔110在第一座体171中为盲孔结构。第二座体172有安装腔110、第一子通道120以及第二子通道130贯穿,第二座体172可以与第一座体171制作为一体结构。座体与座体之间可设置定位结构,提高喷嘴座100的装配便捷性。示例性的,结合图16和图17所示,在第三座体173和第四座体174上设置定位块,以固定第三座体173与第二座体172的安装位置,固定第四座体174和第三座体173的安装位置。
第三座体173中,安装腔110的第一连接口112和第二连接口113、第一过渡通道140、第二过渡通道150、流体通道111的第一开口111a和第二开口111b均位于第三座体173。第一子通道120和第二子通道130在第三座体173中为盲孔结构。流体通道111的第一开口111a和第二开口111b位于第三座体173的近端侧,安装腔110的第一连接口112和第二连接口113、第一过渡通道140和第二过渡通道150位于第三座体173的远端侧,便于对第三座体173进行加工。第四座体174中设置有流体通道111,流体通道111贯穿第四座体174。装配喷嘴座100时,座体与座体之间设置密封结构,以使得第一子通道120、第二子通道130以及安装腔110在座体与座体之间的连接位置相对独立,避免发生串流。密封结构可以是弹性密封件,也可以是设置在座体与座体之间的凸起与凹槽结构,使得通道与通道之间相对独立。
参考图17所示,滑槽160设置于第四座体174,便于对第四座体174进行加工。弹性件300也位于第四座体174中,由于第四座体174中没有设置第一子通道120和第二子通道130,将滑槽160以及弹性件300设置于第四座体174,可以避免对子通道的设计造成影响。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前端组件,结合图18所示,包括镜头座500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喷嘴,其中,镜头座500上设置有喷嘴安装孔,喷嘴安装于该安装孔中,喷嘴的喷嘴座100与镜头座500固定设置,以便于操控移动件200的移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喷嘴安装孔的轴向方向与镜头座500的轴向方向相同,可以尽量减少喷嘴座100对镜头座500空间的占用,以使得镜头座500中的其他腔道能够布局地更为合理。
需要注意的是,喷嘴安装于镜头座500的过程中,喷嘴对镜头表面进行冲洗的喷口需要面朝镜头座500上的摄像模组安装孔,便于对镜头表面进行冲洗。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的前端组件。本申请实施例的内窥镜可以为支气管镜、肾盂镜、食道镜、胃镜、肠镜、耳镜、鼻镜、口腔镜、喉镜、阴道镜、腹腔镜、关节镜等,本申请实施例对内窥镜的种类不做具体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喷嘴,应用于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喷嘴座(100),所述喷嘴座(100)具有安装腔(110)、流体通道(111)、第一子通道(120)和第二子通道(130),所述安装腔(110)分别与所述流体通道(111)、所述第一子通道(120)和所述第二子通道(130)连通,所述第一子通道(120)和所述第二子通道(130)中的一者用于清洗镜头,另一者用于清洗腔道内壁;
移动件(200),至少部分所述移动件(200)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110),且所述移动件(200)侧壁设置有连通槽(210);
牵引结构(400),所述牵引结构(400)一端与所述移动件(200)固定,另一端朝着内窥镜的近端延伸设置,所述牵引结构(400)用于驱动所述移动件(200)在所述安装腔(110)中移动;
所述移动件(200)相对所述喷嘴座(10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移动件(20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流体通道(111)与所述第一子通道(120)通过所述连通槽(210)连通,所述流体通道(111)与所述第二子通道(130)通过所述移动件(200)相隔断;在所述移动件(200)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流体通道(111)与所述第二子通道(130)通过所述连通槽(210)连通,所述流体通道(111)与所述第一子通道(120)通过所述移动件(200)相隔断;
所述连通槽(210)包括沿所述移动件(200)周向间隔排布的第一子槽(211)和第二子槽(212);
所述第一子槽(211)与所述第一子通道(120)沿所述移动件(200)的移动轨迹排布,且所述流体通道(111)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子槽(211)与所述第一子通道(120)连通;
所述第二子槽(212)与所述第二子通道(130)沿所述移动件(200)的移动轨迹排布,且所述流体通道(111)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子槽(212)与所述第二子通道(13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移动件(200)的移动方向,所述第一子槽(211)和所述第二子槽(212)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200)相对所述喷嘴座(100)还具有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在所述移动件(200)处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子通道(120)和所述第二子通道(130)均通过所述连通槽(210)连通所述流体通道(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腔(110)的周向侧壁具有第一连接口(112)和第二连接口(113),
所述第一子通道(12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口(112)与所述安装腔(110)连通,所述第二子通道(130)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口(113)与所述安装腔(11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还包括弹性件(300),所述弹性件(300)的一端与所述喷嘴座(100)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移动件(200)相连,且所述弹性件(300)能够作用所述移动件(200)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
和/或,所述喷嘴座(100)和所述移动件(200)中一者设置有滑槽(160),另一者设置有凸起部(220),所述凸起部(22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滑槽(160)内,且所述凸起部(220)与所述滑槽(160)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腔(110)和所述第一子通道(120)之间具有第一过渡通道(140),所述安装腔(110)和所述第二子通道(130)之间具有第二过渡通道(150),所述第一过渡通道(140)和所述第二过渡通道(150)沿所述安装腔(110)的径向方向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通道(111)的周向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腔(110)连通的第一开口(111a)和第二开口(111b);
所述第一开口(111a)和所述第一子槽(211)沿所述移动件(200)的移动轨迹排布,且所述流体通道(111)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开口(111a)与所述第一子槽(211)连通;
所述第二开口(111b)和所述第二子槽(212)沿所述移动件(200)的轨迹排布,且所述流体通道(111)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开口(111b)与所述第二子槽(212)连通。
8.一种前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座(500)以及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嘴,所述喷嘴的喷嘴座(100)固定于所述镜头座(500)。
9.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端组件。
CN202311070699.4A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喷嘴、前端组件及内窥镜 Active CN1167847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70699.4A CN116784782B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喷嘴、前端组件及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70699.4A CN116784782B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喷嘴、前端组件及内窥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84782A CN116784782A (zh) 2023-09-22
CN116784782B true CN116784782B (zh) 2023-11-07

Family

ID=88050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70699.4A Active CN116784782B (zh) 2023-08-24 2023-08-24 一种喷嘴、前端组件及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8478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12249A (ja) * 1994-10-12 1996-05-07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の流体供給装置
US5575756A (en) * 1993-08-16 1996-11-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apparatus
CN105167736A (zh) * 2015-08-13 2015-12-2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新型多模态消化内镜系统
CN212118098U (zh) * 2020-03-27 2020-12-11 德阳市人民医院 一种多功能双通道内窥镜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5756A (en) * 1993-08-16 1996-11-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apparatus
JPH08112249A (ja) * 1994-10-12 1996-05-07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の流体供給装置
CN105167736A (zh) * 2015-08-13 2015-12-2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新型多模态消化内镜系统
CN212118098U (zh) * 2020-03-27 2020-12-11 德阳市人民医院 一种多功能双通道内窥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84782A (zh) 2023-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21813B2 (en) Medical devices including distal chamber
EP2145578B1 (en) Devices for maintaining visibility and providing irrigation and / or suction during surgical procedures
AU2005292599B2 (en) Endoscopic apparatus with integrated hemostasis device
WO2009095915A1 (en) Distal Head Units for Endoscopes
JPH01160525A (ja) 内視鏡
WO2013144944A1 (en) Integrated endoscope irrigation
WO2006073188A1 (ja) 内視鏡用挿入部
CN103027654B (zh) 用于端部开口的封闭装置
JP2011200356A (ja) 内視鏡挿入補助具
JP6289795B1 (ja) 処置具及び処置システム
JP6250254B1 (ja) 器具挿入補助具
JP2011200358A (ja) 内視鏡挿入補助具
US9629531B2 (en) Distal end configuring member of medical instrument, endoscope cleaning sheath and endoscope system using the endoscope cleaning sheath
US11445889B2 (en) Endoscope aid and endoscope
EP2534998B1 (en) Insertion assisting tool for endoscope
CN116784782B (zh) 一种喷嘴、前端组件及内窥镜
US20120101335A1 (en) Endoscope and endoscope system
CN113397453A (zh) 导管及内窥镜组件
CN116784783B (zh) 一种喷嘴、前端组件及内窥镜
JP3758769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CN115590615A (zh) 激光光纤操作器
CN116784785B (zh) 一种内窥镜清洗组件、前端组件及内窥镜
JP7387875B2 (ja) 超音波内視鏡
CN215457824U (zh) 导管
WO2022172321A1 (ja) 内視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