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29575B - 一种用于管节纵向运动的拖航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管节纵向运动的拖航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29575B
CN116729575B CN202310697284.3A CN202310697284A CN116729575B CN 116729575 B CN116729575 B CN 116729575B CN 202310697284 A CN202310697284 A CN 202310697284A CN 116729575 B CN116729575 B CN 1167295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plate
pipe joint
shaped track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972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29575A (zh
Inventor
潘文博
崔成
欧阳群安
陈纯
严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MOT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MO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MOT filed Critical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MOT
Priority to CN20231069728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295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29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29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29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295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00Laying or reclaiming pipes; Repairing or joining pipes on or under water
    • F16L1/12Laying or reclaiming pipes on or under water
    • F16L1/20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loats, weigh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5/00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5/00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 B63B25/002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goods other than bulk go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35/66Tu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35/66Tugs
    • B63B35/68Tugs for tow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16F15/06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metal springs
    • F16F15/067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metal springs using only wound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管节纵向运动的拖航系统,属于管节拖航技术领域,上夹持板上设缓冲机构,上固定板上设高度调节机构,第一支撑架上设水平调节机构,两个下夹持板与上夹持板之间夹持管节,每个阻力板分别对应与管节两端接触,阻力板上设增阻机构。本发明通过将管节的上表面与上夹持板的底面接触,高度调节机构带动下夹持板升高至管节的下底面高度,水平调节机构带动两个下夹持板水平移动至管节的下底面,上夹持板和两个下夹持板夹持管节,通过牵引绳牵引管节,拖航过程中,缓冲机构能够缓解管节产生碰撞,到达运输地点后,增阻机构打开,能够增加与水流的接触面,使整个装置在拖航停止时能加快停止运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管节纵向运动的拖航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节拖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管节纵向运动的拖航系统。
背景技术
海下通道是目前跨海、跨河隧道常用的结构形式,海下通道最重要的组成结构是管节,若干管节拼接后形成通道,每个管节在陆地上指定位置制造成型后,通过拖船拖动至安装位置,通常采用拖航方式浮运管节的方式。
目前,管节在拖航过程中时,在管节的左右两侧设置拖船顶住管节,管节的前端设置前拖船,用于将管节拖动在河里或者海里移动和转向,管节的尾端设置有尾拖船,协助管节平稳以及转向,由于管节体型大、迎流面积大,波浪和水流也会作用在管节上,不能对管节进行稳定夹持,管节和其他机构在运输过程中易产生碰撞,会对管节产生损坏;拖航到达终点后停止运输,而因惯性的存在,管节不能快速停止,所耗费的能源较高,作业效率通常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夹持稳定、缓解碰撞、快速停航的用于管节纵向运动的拖航系统。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管节的上表面与上夹持板接触,上夹持板上设置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与位于上夹持板上方的上固定板连接,上固定板四角分别设置有牵引绳,上固定板上设置有带动两个下夹持板沿垂直方向运动的高度调节机构,上夹持板的四角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设置有带动两个下夹持板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水平调节机构,两个下夹持板与管节的下表面接触,两个下夹持板与上夹持板夹持管节,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支撑架上分别设置有阻力板,每个阻力板分别对应与管节两端接触,阻力板上设置有用于增大阻力的增阻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为:上固定板上设置有双向电机,上固定板两侧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双向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第三转轴连接,每个第三转轴分别通过第二传送带与第二转轴传动连接,每个第二转轴分别通过第一传送带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每个第一转轴分别与绳子一端连接,每个绳子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连接,位于管节同一侧的两个第一连接板之间分别设置有下夹持板,每个下夹持板两端分别与水平调节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平调节机构为:每个第一支撑架上分别设置有导向轴,每个导向轴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每个导向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每个第一弹簧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架上表面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支撑架的水平板底面连接,位于管节同一侧的两个第一支撑架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支撑架,每个第三支撑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缸,位于管节同一侧的两个第二支撑架之间分别与第二连接板连接,每个第一电缸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板连接,每个第二支撑架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二齿条,每个第一连接板上分别转动安装有与第二齿条啮合传动的第二齿轮,每个下夹持板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三齿条,每个下夹持板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一滑孔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的第二齿轮一端分别设置有棘轮,每个第一连接板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内套筒,每个内套筒内部分别均匀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每个第二连接轴上分别转动安装有与棘轮单向卡接的棘爪,每个棘爪分别与滑杆一端连接,每个滑杆与内套筒外圆周均匀加工的第二滑孔滑动连接,每个滑杆上分别加工有第三滑孔,每个第一连接板上分别转动安装有外套筒,外套筒与内套筒活动连接,每个外套筒外圆周分别均匀设置有第四滑孔,每个第四滑孔内分别设置有与第三滑孔滑动连接的第一连接轴,每个外套筒一端外圆周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每个第一连接板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电缸,每个第二电缸的输出轴分别与第一齿条连接,每个第一齿条分别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缓冲机构为:上固定板底部与第三连接轴一端固定连接,第三连接轴上设置有第四支撑架,上夹持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轨道、第二弧形轨道,第一弧形轨道位于第二弧形轨道上方,第一弧形轨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五连接轴,上夹持板分别与两个第五连接轴滑动连接,第一弧形轨道上设置有与第三连接轴滑动连接的第六滑孔,第一弧形轨道上设置有第二弧形杆,第二弧形杆上设置有两个第三弹簧,其中一个第三弹簧一端与第一弧形轨道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支撑架一侧连接,另外一个第三弹簧一端与第一弧形轨道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支撑架另一侧连接,第二弧形轨道两端分别设置有第四连接轴,上夹持板分别与两个第四连接轴滑动连接,第二弧形轨道上设置有与第三连接轴滑动连接的第五滑孔,第二弧形轨道上设置有第一弧形杆,第一弧形杆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弹簧,其中一个第二弹簧一端与第二弧形轨道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支撑架一侧连接,另外一个第二弹簧一端与第二弧形轨道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支撑架另一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弧形轨道与第二弧形轨道交叉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增阻机构为: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支撑架之间分别设置有支撑滑道,其中一个支撑滑道上设置有驱动两个第二连接杆水平滑动的双向电缸,另外一个支撑滑道上设置有配重块,每个支撑滑道上分别设置有驱动组件,两个驱动组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的驱动组件为:两个第二连接杆分别与支撑滑道滑动连接,两个第二连接杆的水平滑动方向相反,每个第二连接杆分别与第一支撑架上的固定块滑动连接,每个第二连接杆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杆、第二支杆转动连接,第一支杆与第二转动板转动连接,阻力板上侧、下侧分别设置有固定轴,第二转动板与位于上侧的固定轴转动连接,第二支杆与第一转动板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板与位于下侧的固定轴转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采用了将管节的上表面与上夹持板的底面接触,高度调节机构带动下夹持板升高至管节的下底面高度,水平调节机构带动两个下夹持板水平移动至管节的下底面,上夹持板和两个下夹持板夹持管节,到达指定地点后,对管节进行卸料,能够在管节拖航过程中对管节进行稳定夹持,提高作业效率。
(2)本发明采用了牵引绳牵引管节,拖航过程中,由于波浪、水流影响,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夹持管节会与上固定板发生碰撞,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第一弧形轨道上的第六滑孔与第三连接轴滑动,第一弧形轨道通过两个第五连接轴在上夹持板上运动,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第二弧形轨道上的第五滑孔与第三连接轴滑动,第二弧形轨道通过两个第四连接轴在上夹持板上运动,能够缓解碰撞,保护管节。
(3)本发明采用了到达运输地点后,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对应带动第二转动板、第一转动板运动,第二转动板和第一转动板张开,增加与水流的接触面,使整个装置在拖航停止时能加快停止运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管节纵向运动的拖航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去掉上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高度调节机构、水平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二齿轮上的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外套筒上的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棘爪上的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内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第四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增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阻力板、第二转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阻力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固定板;201、第一转轴;202、第一传送带;203、第二转轴;204、第二传送带;205、第三转轴;206、双向电机;207、绳子;208、第一连接板;301、第二支撑架;302、导向轴;303、第一电缸;304、第三支撑架;305、第二连接板;306、第一齿轮;307、第一齿条;308、第一滑孔;309、第二齿条;310、第一弹簧;311、第三齿条;312、第二齿轮;313、外套筒;314、内套筒;315、第二滑孔;316、滑杆;317、棘爪;318、棘轮;319、第一连接轴;320、第三滑孔;321、第四滑孔;322、第二连接轴;401、第一弧形轨道;402、第三连接轴;403、第四支撑架;404、第二弧形轨道;405、第五滑孔;406、第一弧形杆;407、第二弹簧;408、第四连接轴;409、第六滑孔;410、第三弹簧;411、第二弧形杆;412、第五连接轴;501、第一连接杆;502、配重块;503、双向电缸;504、支撑滑道;505、第二连接杆;506、固定块;507、第一支杆;508、第二支杆;509、第一转动板;510、第二转动板;511、固定轴;6、牵引绳;7、下夹持板;8、管节;9、阻力板;10、上夹持板;11、第一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管节纵向运动的拖航系统由上固定板1、高度调节机构、水平调节机构、缓冲机构、增阻机构、牵引绳6、下夹持板7、管节8、阻力板9、上夹持板10、第一支撑架11联接构成。
管节8的上表面与上夹持板10接触,上夹持板10上设置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与位于上夹持板10上方的上固定板1连接,上固定板1四角分别设置有牵引绳6,上固定板1上设置有带动两个下夹持板7沿垂直方向运动的高度调节机构,上夹持板10的四角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架11,第一支撑架11上设置有带动两个下夹持板7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水平调节机构,两个下夹持板7与管节8的下表面接触,两个下夹持板7与上夹持板10之间夹持管节8,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支撑架11上分别设置有阻力板9,每个阻力板9分别对应与管节8两端接触,阻力板9上设置有用于增大阻力的增阻机构。
如图4至图5所示,高度调节机构由第一转轴201、第一传送带202、第二转轴203、第二传送带204、第三转轴205、双向电机206、绳子207、第一连接板208联接构成。
高度调节机构为:上固定板1上设置有双向电机206,上固定板1两侧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201、第二转轴203、第三转轴205,双向电机206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第三转轴205连接,每个第三转轴205分别通过第二传送带204与第二转轴203传动连接,每个第二转轴203分别通过第一传送带202与第一转轴201传动连接,每个第一转轴201分别与绳子207一端连接,每个绳子207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208连接,位于管节8同一侧的两个第一连接板208之间分别设置有下夹持板7,每个下夹持板7两端分别与水平调节机构连接。
如图4至图12所示,水平调节机构由第二支撑架301、导向轴302、第一电缸303、第三支撑架304、第二连接板305、第一齿轮306、第一齿条307、第一滑孔308、第二齿条309、第一弹簧310、第三齿条311、第二齿轮312、外套筒313、内套筒314、第二滑孔315、滑杆316、棘爪317、棘轮318、第一连接轴319、第三滑孔320、第四滑孔321、第二连接轴322、第二电缸联接构成。
水平调节机构为:每个第一支撑架11上分别设置有导向轴302,每个导向轴302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架301,每个导向轴30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310,每个第一弹簧310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架11上表面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支撑架301的水平板底面连接,位于管节8同一侧的两个第一支撑架11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支撑架304,每个第三支撑架304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缸303,位于管节8同一侧的两个第二支撑架301分别与第二连接板305连接,每个第一电缸303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板305连接,每个第二支撑架301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二齿条309,每个第一连接板208上分别转动安装有与第二齿条309啮合传动的第二齿轮312,每个下夹持板7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二齿轮312啮合传动的第三齿条311,每个下夹持板7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208上的第一滑孔308滑动连接。
每个第二齿轮312一端分别设置有棘轮318,每个第一连接板208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内套筒314,每个内套筒314内部分别均匀设置有第二连接轴322,每个第二连接轴322上分别转动安装有与棘轮318单向卡接的棘爪317,每个棘爪317分别与滑杆316一端连接,每个滑杆316与内套筒314外圆周均匀加工的第二滑孔315滑动连接,每个滑杆316上分别加工有第三滑孔320,每个第一连接板208上分别转动安装有外套筒313,外套筒313与内套筒314活动连接,每个外套筒313外圆周分别均匀设置有第四滑孔321,每个第四滑孔321内分别设置有与第三滑孔320滑动连接的第一连接轴319,每个外套筒313一端外圆周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306,每个第一连接板208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电缸,每个第二电缸的输出轴分别与第一齿条307连接,每个第一齿条307分别与第一齿轮306啮合传动。
如图13至图15所示,缓冲机构由第一弧形轨道401、第三连接轴402、第四支撑架403、第二弧形轨道404、第五滑孔405、第一弧形杆406、第二弹簧407、第四连接轴408、第六滑孔409、第三弹簧410、第二弧形杆411、第五连接轴412联接构成。
缓冲机构为:上固定板1底部与第三连接轴402一端固定连接,第三连接轴402上设置有第四支撑架403,上夹持板1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轨道401、第二弧形轨道404,第一弧形轨道401位于第二弧形轨道404上方,第一弧形轨道401与第二弧形轨道404交叉设置。第一弧形轨道40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五连接轴412,上夹持板10分别与两个第五连接轴412滑动连接,第一弧形轨道401上设置有与第三连接轴402滑动连接的第六滑孔409,第六滑孔409为弧形滑孔,第一弧形轨道401上设置有第二弧形杆411,第二弧形杆411上设置有两个第三弹簧410,其中一个第三弹簧410一端与第一弧形轨道401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支撑架403一侧连接,另外一个第三弹簧410一端与第一弧形轨道401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支撑架403另一侧连接,第二弧形轨道404两端分别设置有第四连接轴408,上夹持板10分别与两个第四连接轴408滑动连接,第二弧形轨道404上设置有与第三连接轴402滑动连接的第五滑孔405,第五滑孔405为弧形滑孔,第二弧形轨道404上设置有第一弧形杆406,第一弧形杆406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弹簧407,其中一个第二弹簧407一端与第二弧形轨道404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支撑架403一侧连接,另外一个第二弹簧407一端与第二弧形轨道404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支撑架403另一侧连接。
如图16至18所示,增阻机构由第一连接杆501、配重块502、双向电缸503、支撑滑道504、第二连接杆505、固定块506、第一支杆507、第二支杆508、第一转动板509、第二转动板510、固定轴511联接构成。
增阻机构为: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支撑架11之间分别设置有支撑滑道504,其中一个支撑滑道504上设置有驱动两个第二连接杆505水平滑动的双向电缸503,另外一个支撑滑道504上设置有配重块502,每个支撑滑道504上分别设置有驱动组件,两个驱动组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501连接,驱动组件为:两个第二连接杆505分别与支撑滑道504滑动连接,两个第二连接杆505的水平滑动方向相反,每个第二连接杆505分别与第一支撑架11上的固定块506滑动连接,每个第二连接杆505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杆507、第二支杆508转动连接,第一支杆507与第二转动板510转动连接,阻力板9上侧、下侧分别设置有固定轴511,第二转动板510与位于上侧的固定轴511转动连接,第二支杆508与第一转动板509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板509与位于下侧的固定轴511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管节8的上表面与上夹持板10的底面接触,高度调节机构带动下夹持板7升高至管节8的下底面高度,水平调节机构带动两个下夹持板7水平移动至管节8的下底面,上夹持板10和两个下夹持板7夹持管节8,通过牵引绳6牵引管节8,拖航过程中,由于波浪、水流影响,上夹持板10和下夹持板7夹持管节8会与上固定板1发生碰撞,缓冲机构能够缓解碰撞,到达运输地点后,增阻机构打开,能够增加与水流的接触面,使整个装置在拖航停止时能加快停止运动,到底指定地点后,对管节8进行卸料。
其中,高度调节机构带动下夹持板7升高至管节8的下底面高度的工作原理为:双向电机206的两个输出轴转动,每个输出轴带动第三转轴205转动,每个第三转轴205分别通过第二传送带204带动第二转轴203转动,每个第二转轴203分别通过第一传送带202带动第一转轴201运动,每个第一转轴201两端分别通过绳子207将第一连接板208提升,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连接板208分别将下夹持板7拉升至管节8的下底面高度。
其中,水平调节机构带动两个下夹持板7水平移动至管节8的下底面的工作原理为:两个第一电缸303的输出轴分别带动第二连接板305沿垂直方向向下运动,第二连接板305带动两个第二支撑架301在导向轴302上沿垂直方向滑动,第一弹簧310压缩,每个第二支撑架301带动第二齿条309沿垂直方向向下运动,第二齿条309带动第二齿轮312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312带动第三齿条311水平运动,第三齿条311带动下夹持板7水平运动至管节8的下底面。
由于棘爪317与棘轮318不卡接,第二齿轮312逆时针带动棘轮318逆时针转动,当棘轮318顺时针转动时,由于棘轮318与棘爪317单向卡接,因此棘爪317阻止棘轮318顺时针转动,避免管节8在拖航过程中,下夹持板7与管节8的下底面脱离。
其中,上夹持板10和下夹持板7夹持管节8会与上固定板1发生碰撞,缓冲机构能够缓解碰撞的工作原理为:在第三弹簧410的作用下,第一弧形轨道401上的第六滑孔409与第三连接轴402滑动,第一弧形轨道401通过两个第五连接轴412在上夹持板10上运动,在第二弹簧407的作用下,第二弧形轨道404上的第五滑孔405与第三连接轴402滑动,第二弧形轨道404通过两个第四连接轴408在上夹持板10上运动,能够缓解碰撞。
其中,增阻机构打开,能够增加与水流的接触面的工作原理为:双向电缸503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带动其中一侧驱动组件运动,其中一侧驱动组件通过第一连接杆501带动另外一侧驱动组件运动,其中一侧驱动组件的工作原理为:双向电缸503的两个输出端分别带动两个第二连接杆505在支撑滑道504、固定块506上水平滑动,每个第二连接杆505带动第一支杆507、第二支杆508运动,第一支杆507、第二支杆508分别对应带动第二转动板510、第一转动板509运动,第二转动板510和第一转动板509张开,增加与水流的接触面。
其中,对管节8进行卸料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对管节8进行卸料时,第二电缸带动第一齿条307向上运动,第一齿条307带动第一齿轮306顺时针转动,第一齿轮306带动外套筒313转动,外套筒313通过第一连接轴319带动滑杆316转动,同时滑杆316在外套筒313的第四滑孔321中滑动,滑杆316上的第三滑孔320在第一连接轴319上滑动,滑杆316在内套筒314的第二滑孔315中滑动,滑杆316带动棘爪317在第二连接轴322上转动,棘爪317与棘轮318分离,两个第一电缸303的输出轴分别带动第二连接板305沿垂直方向向上运动,与以上工作原理相同,两个下夹持板7水平滑动复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用于管节纵向运动的拖航系统,其特征在于:管节(8)的上表面与上夹持板(10)接触,上夹持板(10)上设置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与位于上夹持板(10)上方的上固定板(1)连接,上固定板(1)四角分别设置有牵引绳(6),上固定板(1)上设置有带动两个下夹持板(7)沿垂直方向运动的高度调节机构,上夹持板(10)的四角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架(11),第一支撑架(11)上设置有带动两个下夹持板(7)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水平调节机构,两个下夹持板(7)与管节(8)的下表面接触,两个下夹持板(7)与上夹持板(10)夹持管节(8),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支撑架(11)上分别设置有阻力板(9),每个阻力板(9)分别对应与管节(8)两端接触,阻力板(9)上设置有用于增大阻力的增阻机构;
所述的高度调节机构为:上固定板(1)上设置有双向电机(206),上固定板(1)两侧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201)、第二转轴(203)、第三转轴(205),双向电机(206)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第三转轴(205)连接,每个第三转轴(205)分别通过第二传送带(204)与第二转轴(203)传动连接,每个第二转轴(203)分别通过第一传送带(202)与第一转轴(201)传动连接,每个第一转轴(201)分别与绳子(207)一端连接,每个绳子(207)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208)连接,位于管节(8)同一侧的两个第一连接板(208)之间分别设置有下夹持板(7),每个下夹持板(7)两端分别与水平调节机构连接;
所述的水平调节机构为:每个第一支撑架(11)上分别设置有导向轴(302),每个导向轴(302)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架(301),每个导向轴(30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310),每个第一弹簧(310)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架(11)上表面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支撑架(301)的水平板底面连接,位于管节(8)同一侧的两个第一支撑架(11)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支撑架(304),每个第三支撑架(304)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缸(303),位于管节(8)同一侧的两个第二支撑架(301)分别与第二连接板(305)连接,每个第一电缸(303)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板(305)连接,每个第二支撑架(301)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二齿条(309),每个第一连接板(208)上分别转动安装有与第二齿条(309)啮合传动的第二齿轮(312),每个下夹持板(7)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二齿轮(312)啮合传动的第三齿条(311),每个下夹持板(7)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208)上的第一滑孔(308)滑动连接;
每个所述的第二齿轮(312)一端分别设置有棘轮(318),每个第一连接板(208)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内套筒(314),每个内套筒(314)内部分别均匀设置有第二连接轴(322),每个第二连接轴(322)上分别转动安装有与棘轮(318)单向卡接的棘爪(317),每个棘爪(317)分别与滑杆(316)一端连接,每个滑杆(316)与内套筒(314)外圆周均匀加工的第二滑孔(315)滑动连接,每个滑杆(316)上分别加工有第三滑孔(320),每个第一连接板(208)上分别转动安装有外套筒(313),外套筒(313)与内套筒(314)活动连接,每个外套筒(313)外圆周分别均匀设置有第四滑孔(321),每个第四滑孔(321)内分别设置有与第三滑孔(320)滑动连接的第一连接轴(319),每个外套筒(313)一端外圆周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306),每个第一连接板(208)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二电缸,每个第二电缸的输出轴分别与第一齿条(307)连接,每个第一齿条(307)分别与第一齿轮(306)啮合传动;
所述的缓冲机构为:上固定板(1)底部与第三连接轴(402)一端固定连接,第三连接轴(402)上设置有第四支撑架(403),上夹持板(1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弧形轨道(401)、第二弧形轨道(404),第一弧形轨道(401)位于第二弧形轨道(404)上方,第一弧形轨道(401)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五连接轴(412),上夹持板(10)分别与两个第五连接轴(412)滑动连接,第一弧形轨道(401)上设置有与第三连接轴(402)滑动连接的第六滑孔(409),第一弧形轨道(401)上设置有第二弧形杆(411),第二弧形杆(411)上设置有两个第三弹簧(410),其中一个第三弹簧(410)一端与第一弧形轨道(401)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支撑架(403)一侧连接,另外一个第三弹簧(410)一端与第一弧形轨道(401)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支撑架(403)另一侧连接,第二弧形轨道(404)两端分别设置有第四连接轴(408),上夹持板(10)分别与两个第四连接轴(408)滑动连接,第二弧形轨道(404)上设置有与第三连接轴(402)滑动连接的第五滑孔(405),第二弧形轨道(404)上设置有第一弧形杆(406),第一弧形杆(406)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弹簧(407),其中一个第二弹簧(407)一端与第二弧形轨道(404)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支撑架(403)一侧连接,另外一个第二弹簧(407)一端与第二弧形轨道(404)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支撑架(403)另一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节纵向运动的拖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弧形轨道(401)与第二弧形轨道(404)交叉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管节纵向运动的拖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阻机构为: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第一支撑架(11)之间分别设置有支撑滑道(504),其中一个支撑滑道(504)上设置有驱动两个第二连接杆(505)水平滑动的双向电缸(503),另外一个支撑滑道(504)上设置有配重块(502),每个支撑滑道(504)上分别设置有驱动组件,两个驱动组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501)连接,所述的驱动组件为:两个第二连接杆(505)分别与支撑滑道(504)滑动连接,两个第二连接杆(505)的水平滑动方向相反,每个第二连接杆(505)分别与第一支撑架(11)上的固定块(506)滑动连接,每个第二连接杆(505)一端分别与第一支杆(507)、第二支杆(508)转动连接,第一支杆(507)与第二转动板(510)转动连接,阻力板(9)上侧、下侧分别设置有固定轴(511),第二转动板(510)与位于上侧的固定轴(511)转动连接,第二支杆(508)与第一转动板(509)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板(509)与位于下侧的固定轴(511)转动连接。
CN202310697284.3A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用于管节纵向运动的拖航系统 Active CN1167295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97284.3A CN116729575B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用于管节纵向运动的拖航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97284.3A CN116729575B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用于管节纵向运动的拖航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29575A CN116729575A (zh) 2023-09-12
CN116729575B true CN116729575B (zh) 2024-03-12

Family

ID=87909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97284.3A Active CN116729575B (zh) 2023-06-13 2023-06-13 一种用于管节纵向运动的拖航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2957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44019A (ja) * 1995-11-28 1997-06-03 Bando Chem Ind Ltd ケーソン滑動防止用マットおよびそのマットのケーソン底部への取付構造
JP2003027509A (ja) * 2001-07-17 2003-01-29 Taisei Corp 沈埋函体の調整装置及び調整方法
CN105604092A (zh) * 2016-03-04 2016-05-25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沉管隧道中管节浮运的工装
CN112323715A (zh) * 2020-11-09 2021-02-05 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 一种管节运输方法
CN214524328U (zh) * 2021-04-23 2021-10-29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半潜式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
WO2022135606A1 (zh) * 2021-04-23 2022-06-30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半潜式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及施工工艺
CN115416817A (zh) * 2022-11-04 2022-12-02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种沉管隧道管节拖航减阻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44019A (ja) * 1995-11-28 1997-06-03 Bando Chem Ind Ltd ケーソン滑動防止用マットおよびそのマットのケーソン底部への取付構造
JP2003027509A (ja) * 2001-07-17 2003-01-29 Taisei Corp 沈埋函体の調整装置及び調整方法
CN105604092A (zh) * 2016-03-04 2016-05-25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沉管隧道中管节浮运的工装
CN112323715A (zh) * 2020-11-09 2021-02-05 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 一种管节运输方法
CN214524328U (zh) * 2021-04-23 2021-10-29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半潜式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
WO2022135606A1 (zh) * 2021-04-23 2022-06-30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半潜式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及施工工艺
CN115416817A (zh) * 2022-11-04 2022-12-02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种沉管隧道管节拖航减阻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29575A (zh)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50839B (zh) 一种水下滑翔机及无人潜航器的收放装置
CN107539888A (zh) 液压式低压岸电电缆提升输送远程监控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4620188B (zh) 一种基于双体无人船的无人潜航器自主回收机构及回收方法
CN104453309B (zh) 一种四立柱门架式两层停车设备钢索或链条升降驱动系统
CN116729575B (zh) 一种用于管节纵向运动的拖航系统
CN101148223A (zh) T型排自动上料装置中翻转机构
CN210457238U (zh) 一种管桩专用起重机
CN202201504U (zh) 一种单夹头卸垛机
CN201095542Y (zh) T型排自动上料装置中翻转机构
CN203255626U (zh) 一种渔港传送装置
CN206955487U (zh) 专用于钢管吊装和焊接的吊机装置
CN204998730U (zh) 一种救生艇
CN205892214U (zh) 一种直线摆动装船用的溜筒结构
CN201186761Y (zh) 棒材或管材六角成型装置的六角成型装置
CN205367008U (zh) 一种升降式往复自动翻板机
CN208746969U (zh) 一种墙板湿胚堆叠机
CN210310075U (zh) 一种云轨搬运定位专用车
CN210127418U (zh) 跨江大桥桥墩修补用支护结构
CN214166549U (zh) 一种方便对接的水利工程用管道转运装置
CN218144351U (zh) 一种混凝土管桩运送装置
CN209635771U (zh) 货运港口电缆提升装置
CN117644945B (zh) 双沉箱拖运连接装置
CN204982841U (zh) 一种辅助游船通过橡胶坝的装置
CN210393469U (zh) 一种门式起重机
CN219263371U (zh) 一种市政管道铺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