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23091B - 管控系统、管控方法、管控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管控系统、管控方法、管控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23091B
CN116723091B CN202311002259.5A CN202311002259A CN116723091B CN 116723091 B CN116723091 B CN 116723091B CN 202311002259 A CN202311002259 A CN 202311002259A CN 116723091 B CN116723091 B CN 1167230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signal
equipment
control command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022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723091A (zh
Inventor
刘昊
吕凯
盛夏
霍晓莉
胡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0225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7230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723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230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723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230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77Localisation of faul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1Fault location on the transmission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系统、管控方法、管控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光通信网络技术领域。其中,网络管控系统包括:传输管控设备,用于发送管控命令;光传输设备,与传输管控设备通信连接;网际互连协议IP设备,基于握手交互操作与光传输设备之间建立调顶通道并协商确定预设帧结构;光传输设备设置有第一光路模块,第一光路模块用于基于预设帧结构将管控命令进行调幅与载频处理生成第一调顶信号;IP设备设置有相干光模块,用于基于相干检测对第一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管控命令。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实现了IP设备和光传输设备之间这种跨专业网络管控系统的高效协同。

Description

管控系统、管控方法、管控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光通信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系统、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装置、一种光传输设备、一种IP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5G、物联网、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扩大数据中心的规模,提升向集群化演进的效率,需要将不同地区之间的数据中心连接起来,当前数据中心内的IP网络和光传输网络的管控系统仍相对独立,导致域间网络发生故障时不能快速定位,影响网络运维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系统、管控方法、管控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中IP网络和光传输网络的管控系统由于相对独立而导致网络运维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系统,包括:传输管控设备,用于发送管控命令;光传输设备,与所述传输管控设备通信连接;网际互连协议IP设备,基于握手交互操作与所述光传输设备之间建立调顶通道并协商确定预设帧结构;所述光传输设备设置有第一光路模块,所述第一光路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预设帧结构将所述管控命令进行调幅与载频处理转换为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将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耦合于主业务光信号上,生成第一多路光信号,并发送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所述IP设备设置有相干光模块,所述相干光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调顶通道接收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基于相干检测将所述第一调顶信号从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对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管控命令,并执行所述管控命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相干光模块还用于:将网络业务数据转换为对应频率的第二调顶信号,基于相干调制将所述第二调顶信号耦合于业务反馈光信号上,得到第二多路光信号,并发送所述第二多路光信号;所述光传输设备还包括第二光路模块,所述第二光路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调顶通道接收所述第二多路光信号,并将所述第二调顶信号从所述第二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对所述第二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网络业务数据;所述传输管控设备还用于:从所述光传输设备调用所述网络业务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应用于光传输设备,包括:响应于传输管控设备发送的管控命令,对所述管控命令进行调幅与载频处理,以得到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将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耦合于主业务光信号上,得到第一多路光信号;基于调顶通道向网际互连协议IP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以由所述IP设备将所述第一调顶信号从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并响应对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的所述管控命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响应于传输管控设备发送的管控命令,对所述管控命令进行调幅与载频处理,以得到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管控命令,基于预设帧结构将所述管控命令进行封装,得到第一封装数据;基于调幅参数和载频参数对所述第一封装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所述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调幅参数和载频参数对所述第一封装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所述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包括:基于所述管控命令的类型确定所述对应频率的标识;基于所述对应频率的标识确定匹配的所述调幅参数和所述载频参数;基于匹配的所述调幅参数和所述载频参数对所述第一封装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所述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基于调顶通道接收所述IP设备发送的第二多路光信号;基于第二调顶信号的对应频率对所述第二多路光信号进行滤波操作,以将所述第二调顶信号从所述第二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对所述第二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网络业务数据,以由所述传输管控设备调用所述网络业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第二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网络业务数据,包括:对所述第二调顶信号进行放大操作,得到放大模拟信号对所述放大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第二封装数据;基于所述预设帧结构对所述第二封装数据进行判决解析,得到所述网络业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响应于传输管控设备发送的管控命令,对所述管控命令进行调幅与载频处理,以得到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之前,还包括:与所述IP设备执行握手交互操作,以与所述IP设备之间建立所述调顶通道,并协商所述预设帧结构以及所述对应频率的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与所述IP设备执行握手交互操作,包括:向所述IP设备发送用于建立所述调顶通道的首帧数据,以基于所述首帧数据接收所述IP设备反馈的响应帧,所述响应帧携带所述调顶通道的传送协议和协商的所述预设帧结构,以及所述对应频率的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与所述IP设备执行握手交互操作,包括:向所述IP设备发送表征建立连接请求的请求调顶信号,所述请求调顶信号携带所述调顶通道的传送协议和协商的所述预设帧结构,以及所述对应频率的标识,并接收所述IP设备基于所述请求调顶信号反馈的首帧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控命令包括对所述IP设备的相干光模块的故障检测指令、对所述相干光模块的远程配置指令、对所述相干光模块的复位指令、对所述相干光模块的升级指令、对所述IP设备的寄存器的访问指令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应用于IP设备,包括:基于调顶通道接收光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多路光信号;基于相干检测将第一调顶信号从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所述第一调顶信号基于传输管控设备发送的管控命令生成;对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管控命令,并执行所述管控命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相干检测将第一调顶信号从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包括:基于获取到的所述第一调顶信号对应频率的标识执行所述相干检测;基于相干检测结果将所述第一调顶信号从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将网络业务数据转换为对应频率的第二调顶信号;基于相干调制将所述第二调顶信号耦合于业务反馈光信号上,得到第二多路光信号;向所述光传输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多路光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网络业务数据转换为对应频率的第二调顶信号,包括:基于预设帧结构将所述网络业务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数据;基于调幅参数和载频参数对所述第二封装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所述对应频率的第二调顶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调幅参数和载频参数对所述第二封装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所述对应频率的第二调顶信号,包括:基于所述网络业务数据的类型确定所述对应频率的标识;基于所述对应频率的标识确定匹配的所述调幅参数和所述载频参数;基于匹配的所述调幅参数和所述载频参数对所述第二封装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所述对应频率的第二调顶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管控命令,包括:对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进行放大操作,得到放大模拟信号对所述放大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第一封装数据;基于所述预设帧结构对所述第一封装数据进行判决解析,得到所述管控命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响基于调顶通道接收光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多路光信号之前,还包括:与所述光传输设备执行握手交互操作,以与所述光传输设备之间建立所述调顶通道,并协商所述预设帧结构以及所述对应频率的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与所述光传输设备执行握手交互操作,包括:向所述光传输设备发送用于建立所述调顶通道的首帧数据,以基于所述首帧数据接收所述光传输设备反馈的响应帧,所述响应帧携带所述调顶通道的传送协议和协商的所述预设帧结构,以及所述对应频率的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与所述光传输设备执行握手交互操作,包括:向所述光传输设备发送表征建立连接请求的请求调顶信号,所述请求调顶信号携带所述调顶通道的传送协议和协商的所述预设帧结构,以及所述对应频率的标识,并接收所述光传输设备基于所述请求调顶信号反馈的首帧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络业务数据包括所述IP设备的业务属性数据、性能数据和告警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路模块,所述第一光路模块用于基于预设帧结构将传输管控设备发送的管控命令进行调幅与载频处理,转换为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将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耦合于主业务光信号上,生成第一多路光信号,并发送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光路模块,用于将IP设备生成的第二调顶信号从第二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对所述第二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网络业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路模块包括光合波器或上路单元;所述第二光路模块包括光分波器或下路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合波器或上路单元包括:调顶信号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预设帧结构将所述管控命令进行封装,得到第一封装数据;光电调制器件,用于基于配置的调幅参数和载频参数对所述第一封装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所述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光耦合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耦合于主业务光信号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电调制器件包括可变光衰减器和/或半导体光放大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分波器或下路单元包括:分光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二调顶信号的对应频率将所述第二调顶信号从所述第二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光电探测器,用于将所述第二调顶信号转换为第二封装数据;所述调顶信号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预设帧结构从所述第二封装数据解析出所述网络业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解析出的所述网络业务数据,以由所述传输管控设备调用。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IP设备,包括路由接口,其中,所述路由接口包括相干光模块,所述相干光模块用于基于调顶通道接收第一多路光信号,基于相干检测将第一调顶信号从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对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管控命令,并执行所述管控命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相干光模块还用于:将网络业务数据转换为对应频率的第二调顶信号,基于相干调制将所述第二调顶信号耦合于业务反馈光信号上,得到第二多路光信号,并发送所述第二多路光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相干光模块包括:多个彩光装置,每个所述彩光装置包括接收端、彩光模块和发送端,其中,基于所述对应频率确定对应的所述彩光装置,以基于对应的所述彩光装置得到所述对应频率的第二调顶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寄存器,用于存储所述网络业务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装置,应用于光传输设备,包括:调制模块,用于响应于传输管控设备发送的管控命令,对所述管控命令进行调幅与载频处理,以得到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耦合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耦合于主业务光信号上,得到第一多路光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基于调顶通道向网际互连协议IP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以由所述IP设备将所述第一调顶信号从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并响应对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的所述管控命令。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装置,应用于IP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基于调顶通道接收光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多路光信号;分离模块,用于基于相干检测将第一调顶信号从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所述第一调顶信号基于传输管控设备发送的管控命令生成;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管控命令,并执行所述管控命令。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传输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IP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案,通过基于调顶通道实现IP设备和光传输设备之间的多路光信号传输,使传输管控设备经由光传输设备实现对IP设备的管控,从而完成对任意一条建立调顶通路的电路的端到端管控,实现了IP设备和光传输设备之间这种跨专业网络管控系统的高效协同,并且在光路发生故障时传输管控设备能够快速通过光传输设备得到远端相干光模块信息,迅速定位故障,降低了域间网络故障的定位难度,同时能够对相干光模块进行远程配置、升级、查询和复位等操作,进而有利于提升网络运维效率,降低IP侧网管的复杂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系统示意图;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另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系统示意图;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另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流程图;
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流程图;
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流程图;
图7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流程图;
图8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流程图;
图9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流程图;
图10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流程图;
图1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光传输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1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另一种光传输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1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IP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1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光传输设备和IP设备的交互示意图;
图1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装置示意图;
图1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另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装置示意图;
图17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和
图18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程序产品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首先对本申请涉及到的几个名词进行解释。
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 波分复用):把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复用到一根光纤中进行传送(每个波长承载一个TDM 电信号)的方式统称为波分复用。
AWG(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s):阵列波导光栅,是一种常用的WDM器件技术,它是在光波导的基础上通过光纤上的平面波前分束器,是利用PLC技术在芯片衬底上制作的阵列波导光栅,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进行复用和分离的技术。
TFF(Arrayed Waveguide Gratings):是一种常用的WDM器件技术之一,也被称为薄膜滤波技术。它利用特殊的薄膜材料的一些光学特性来实现对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进行分离或复用。
WSS(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波长选择开关。
VOA(Variable Optical Attenuator):可变光衰减器。
SOA(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半导体光放大器。
OADM(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光分插复用器,OADM节点的功能是从传输光路中选择性地分下(下路)一个或多个波长信道并插上(上路)一个或多个波长信道。
在IP与光传输(即IP over DWDM)融合组网场景下,当前IP侧的IP网络路由器和传输侧的光传输网络的管控系统仍相对独立,域间网络发生故障时不能快速定位,影响网络运维效率。对于IP over WDM架构下的域间网络管控问题需要进一步找寻可行方案。
如图1所示,IP侧的核心路由器接口使用相干光模块,可以省掉传输专业的Transponder板卡,实现成本大幅节约的同时,传输时延也进一步降低。管控层面通过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和管控系统将IP设备和传输侧的传输设备统一纳管,消除域间网络故障定位困难的影响。
在相干光模块与传输光层设备内部之间建立调顶通道,通过调顶技术在传输网管上实现对远端IP设备的相干光模块管控和设备之间的光路监控,从而完成跨域光网络的统一管理。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系统的各个步骤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系统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系统,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系统,包括:
传输管控设备202,用于发送管控命令。
光传输设备204,与传输管控设备通信连接。
网际互连协议IP设备206,基于握手交互操作与光传输设备之间建立调顶通道并协商确定预设帧结构。
光传输设备204设置有第一光路模块,第一光路模块用于基于预设帧结构将管控命令进行调幅与载频处理转换为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将第一调顶信号耦合于主业务光信号上,生成第一多路光信号,并发送第一多路光信号。
其中,基于“握手”操作,基于不同指令的类型,以及不同业务数据的类型,协商好不同的调顶信号的频率,以基于协商的频率对管控命令或网络业务数据进行调幅与载频处理,得到调顶信号,以及基于协商的频率从多路信号中分离出调顶信号。
IP设备206设置有相干光模块,相干光模块用于基于调顶通道接收第一多路光信号,基于相干检测将第一调顶信号从第一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对第一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管控命令,并执行管控命令。
其中,第一调顶信号和第二调顶信号的传送格式是具有一定字节长度的帧,通过相干光模块和合分波或上下路单元设备的MCU芯片产生,两端需遵循相同的传送协议和预设帧结构,从而顺利地解析并还原出调顶数据,两端调顶功能模块可以使用自协商的方式建立连接,并在成功“握手”之后开始发送和接收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干光模块还用于:将网络业务数据转换为对应频率的第二调顶信号,基于相干调制将第二调顶信号耦合于业务反馈光信号上,得到第二多路光信号,并发送第二多路光信号;光传输设备204还包括第二光路模块,第二光路模块用于基于调顶通道接收第二多路光信号,并将第二调顶信号从第二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对第二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网络业务数据;传输管控设备202还用于:从光传输设备204调用网络业务数据。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基于调顶通道实现IP设备和光传输设备之间的多路光信号传输,使传输管控设备经由光传输设备实现对IP设备的管控,从而完成对任意一条建立调顶通路的电路的端到端管控,实现了IP设备和光传输设备之间这种跨专业网络管控系统的高效协同,并且在光路发生故障时传输管控设备能够快速通过光传输设备得到远端相干光模块信息,迅速定位故障,降低了域间网络故障的定位难度,同时能够对相干光模块进行远程配置、升级、查询和复位等操作,进而有利于提升网络运维效率,降低IP侧网管的复杂度。
如图3所示,根据本公开的的一个实施例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应用于光传输设备,包括:
步骤S302,响应于传输管控设备发送的管控命令,对管控命令进行调幅与载频处理,以得到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
步骤S304,将第一调顶信号耦合于主业务光信号上,得到第一多路光信号。
步骤S306,基于调顶通道向网际互连协议IP设备发送第一多路光信号,以由IP设备将第一调顶信号从第一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并响应对第一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的管控命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传输管控设备发送的管控命令,对管控命令进行调幅与载频处理,以得到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的管控命令,基于预设帧结构将管控命令进行封装,得到第一封装数据;基于调幅参数和载频参数对第一封装数据进行调制,得到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调幅参数和载频参数对第一封装数据进行调制,得到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包括:基于管控命令的类型确定对应频率的标识;基于对应频率的标识确定匹配的调幅参数和载频参数;基于匹配的调幅参数和载频参数对第一封装数据进行调制,得到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
如图4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传输网管控制远端相干光模块的方法,包括:
步骤S402,传输管控设备通过主控板向光传输设备的第一光路模块发送管控指令,管控指令用于对远端IP设备进行配置。
其中,管控指令,即上述的管控命令。
步骤S404,第一光路模块使用预设结构帧,将管控指令进行封装,使用fast VOA或SOA等光电器件调制产生调顶信号,与主光路业务信号混合传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基于调顶通道接收IP设备发送的第二多路光信号;基于第二调顶信号的对应频率对第二多路光信号进行滤波操作,以将第二调顶信号从第二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对第二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网络业务数据,以由传输管控设备调用网络业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第二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网络业务数据,包括:对第二调顶信号进行放大操作,得到放大模拟信号;对放大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第二封装数据;基于预设帧结构对第二封装数据进行判决解析,得到网络业务数据。
如图5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合分波或上下路单元接收和解析调顶信号的方法,包括:
步骤S502,第二光路模块从接收到的第二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少量光,以解析第二调顶信号。
步骤S504,第二光路模块将恢复的远端相干光模块的网络业务数据存储在指定地址空间或缓存中,供传输管控设备访问。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响应于传输管控设备发送的管控命令,对管控命令进行调幅与载频处理,以得到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之前,还包括:
与IP设备执行握手交互操作,以与IP设备之间建立调顶通道,并协商预设帧结构以及对应频率的标识。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与IP设备执行握手交互操作,包括:
步骤S602,向IP设备发送用于建立调顶通道的首帧数据,以基于首帧数据接收IP设备反馈的响应帧,响应帧携带调顶通道的传送协议和协商的预设帧结构,以及对应频率的标识。
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与IP设备执行握手交互操作,包括:
步骤S702,向IP设备发送表征建立连接请求的请求调顶信号,请求调顶信号携带调顶通道的传送协议和协商的预设帧结构,以及对应频率的标识,并接收IP设备基于请求调顶信号反馈的首帧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管控命令包括对相干光模块的故障检测指令、对相干光模块的远程配置指令、对相干光模块的复位指令、对相干光模块的升级指令、对IP设备的寄存器的访问指令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实施例中,合分波或上下路单元的调顶信号产生和检测:合分波或上下路单元应为采用AWG、TFF、WSS等具有滤波功能器件的集成设备板卡,其调顶信号产生可以使用内置的fast VOA或者SOA等光电器件,同时选择调幅+载频的调制方式。对于两端调制方式和参数的选择,需要提前明确并固化在设备板卡和光模块中,采用相同标准,以保证任意一端都能够成功的解析并恢复原始信号数据。通过合分波或上下路单元生成的调顶信号主要是用于向远端的相干光模块发送控制或配置指令,例如变更波长、模块复位、软件升级、对任意模块寄存器进行访问等,通过在上层传输网管通过管理接口向合分波或上下路单元下发管控命令,管控命令有关信息(如命令ID,命令参数设置等)被封装成帧,驱动fast VOA或SOA等光电器件的电流或电压产生第一调顶信号,该信号与分波或下路后的主路信号混合后,传输到IP设备的相干光模块接收端,而在合分波或上下路单元上,通过解析第二调顶信号得到IP设备的网络业务数据,接收到的网络业务数据可以存储在指定地址空间或缓存中,供上层网管调用。
如图8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应用于IP设备,包括:
步骤S802,基于调顶通道接收光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多路光信号。
步骤S804,基于相干检测将第一调顶信号从第一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第一调顶信号基于传输管控设备发送的管控命令生成。
步骤S806,对第一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管控命令,并执行管控命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相干检测将第一调顶信号从第一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包括:基于获取到的第一调顶信号对应频率的标识执行相干检测;基于相干检测结果将第一调顶信号从第一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
如图9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相干光模块内部调顶信号接收方法,包括:
步骤S902,相干光模块接收机从业务信号中分出少量光,通过低通滤波的方式分离出低频的第一调顶信号。
步骤S904,相干光模块对第一调顶信号进行放大、模数转换、判决等操作后解析出原始的管控指令,并根据接收到的管控指令进行后续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将网络业务数据转换为对应频率的第二调顶信号;基于相干调制将第二调顶信号耦合于业务反馈光信号上,得到第二多路光信号;向光传输设备发送第二多路光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网络业务数据转换为对应频率的第二调顶信号,包括:基于预设帧结构将网络业务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数据;基于调幅参数和载频参数对第二封装数据进行调制,得到对应频率的第二调顶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调幅参数和载频参数对第二封装数据进行调制,得到对应频率的第二调顶信号,包括:基于网络业务数据的类型确定对应频率的标识;基于对应频率的标识确定匹配的调幅参数和载频参数;基于匹配的调幅参数和载频参数对第二封装数据进行调制,得到对应频率的第二调顶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第一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管控命令,包括:对第一调顶信号进行放大操作,得到放大模拟信号;对放大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第一封装数据;基于预设帧结构对第一封装数据进行判决解析,得到管控命令。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相干光模块内部调顶信号产生和传送方法,包括:
步骤S1002,相干光模块通过MCU生成符合预设帧结构的帧,对要传送的网络业务数据进行封装。
步骤S1004,通过驱动器驱动相干光中的彩光驱动器的电流或电压变化,调制每一帧数据,并转成模拟光信号,与主路业务信号混合传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响基于调顶通道接收光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多路光信号之前,还包括:与光传输设备执行握手交互操作,以与光传输设备之间建立调顶通道,并协商预设帧结构以及对应频率的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与光传输设备执行握手交互操作,包括:向光传输设备发送用于建立调顶通道的首帧数据,以基于首帧数据接收光传输设备反馈的响应帧,响应帧携带调顶通道的传送协议和协商的预设帧结构,以及对应频率的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与光传输设备执行握手交互操作,包括:向光传输设备发送表征建立连接请求的请求调顶信号,请求调顶信号携带调顶通道的传送协议和协商的预设帧结构,以及对应频率的标识,并接收光传输设备基于请求调顶信号反馈的首帧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业务数据包括IP设备的业务属性数据、性能数据和告警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在该实施例中,相干光模块内产生第二调顶信号的过程包括:驱动器驱动激光器芯片或VOA或SOA的电流或电压,将网络业务数据对应的‘0’或‘1’这样的数字信号通过调制生成电流或电压模拟信号,进而采用调幅+载频的调制方式,调整光的强弱,即在确定的调幅参数(包括调制深度和调制速率)和载频参数下(包括载波起始频率和载波间隔),对波分系统中不同的中心波长(或频率)添加载波频率唯一标识,得到对应频率的第二调顶信号。
示例性地,首先将存储在相干光模块寄存器中的用于表征光模块属性、性能、告警等信息的数据(即数字信号)通过协商好的帧结构封装成帧,通过驱动光模块内部的光芯片或光器件转换成模拟信号(表现为电压或电流的波动),与业务光信号混合,引入调顶信号后,能够反映在光模块的发送光功率的强弱上。
另外,相干光模块内检测第一调顶信号的产生和检测过程包括:接收端检测第一调顶信号,可以在接收机上从业务光信号中通过低通滤波的方式分出低频的第一调顶信号,经过放大、模数转换、判决等操作后解析出管控命令,如果接收到的帧中包含如波长切换、查询、复位等控制命令,或者在执行操作前和(或)操作后,发送带有响应信息的调顶信号,用于提示收到该命令以及命令执行完成。
如图11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光传输设备110,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光路模块1102,第一光路模块用于基于预设帧结构将传输管控设备发送的管控命令进行调幅与载频处理,转换为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将第一调顶信号耦合于主业务光信号上,生成第一多路光信号,并发送第一多路光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光路模块1104,用于将IP设备生成的第二调顶信号从第二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对第二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网络业务数据。
在该实施例中,在对远端IP设备上的相干光模块控制,通过第一光路模块生成用于控制远端光模块的调顶信号,并在同一通带内与主业务光信号一起传递给IP侧相干光模块,相干光模块从主业务光信号中分离出少量光,还原出控制命令,并对命令进行响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光路模块包括光合波器或上路单元;第二光路模块包括光分波器或下路单元。
如图1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合波器或上路单元包括:调顶信号处理器1202,用于基于预设帧结构将管控命令进行封装,得到第一封装数据;光电调制器件1024,用于基于配置的调幅参数和载频参数对第一封装数据进行调制,得到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光耦合器1206,用于将第一调顶信号耦合于主业务光信号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电调制器件包括可变光衰减器和/或半导体光放大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分波器或下路单元包括:分光器1208,用于基于第二调顶信号的对应频率将第二调顶信号从第二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光电探测器1210,用于将第二调顶信号转换为第二封装数据;调顶信号处理器还用于:基于预设帧结构从第二封装数据解析出网络业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存储模块1106,用于存储解析出的网络业务数据,以由传输管控设备调用。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IP设备130,包括路由接口,其中,
路由接口包括相干光模块1302,相干光模块用于基于调顶通道接收第一多路光信号,基于相干检测将第一调顶信号从第一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对第一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管控命令,并执行管控命令。
在该实施例中,在作用于IP设备,如核心路由器的相干光模块中通过调幅+载频的方式生成一种低速的调顶信号,将携带业务属性、性能、告警等信息以调顶光信号的形式叠加在主光路高速业务信号上,通过光纤进行传送,在光传输系统的第二光路模块,如AWG合分波板卡或WSS上下路板卡,对调顶信号进行解析,从而恢复出原始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干光模块还用于:将网络业务数据转换为对应频率的第二调顶信号,基于相干调制将第二调顶信号耦合于业务反馈光信号上,得到第二多路光信号,并发送第二多路光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干光模块包括:多个彩光装置,每个彩光装置包括接收端、彩光模块和发送端,其中,基于对应频率确定对应的彩光装置,以基于对应的彩光装置得到对应频率的第二调顶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寄存器1304,用于存储网络业务数据。
如图14所示,针对调顶信号的产生,传输管控设备1402和光传输设备1404通信,在IP设备1406端,包括多个彩光装置,每个彩光装置包括接收端Rx、彩光模块和发送端Tx。
针对调顶信号的检测,在IP设备端,接收端Rx接收多路光信号,基于彩光模块进行光调顶信号分离和解析,得到解析的数据或命令。
在光传输设备1404端,包括多个和分波单元,基于和分波单元进行光调顶信号分离和解析。
在光传输设备1404端,接收传输管控设备发送的管控命令,基于和分波单元将管控命令转换为光调顶信号。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下面参照图15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装置1500。图15所示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装置15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装置1500以硬件模块的形式表现。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装置15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调制模块1502,用于响应于传输管控设备发送的管控命令,对管控命令进行调幅与载频处理,以得到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耦合模块1504,用于将第一调顶信号耦合于主业务光信号上,得到第一多路光信号;发送模块1506,用于基于调顶通道向网际互连协议IP设备发送第一多路光信号,以由IP设备将第一调顶信号从第一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并响应对第一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的管控命令。
下面参照图16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装置1600。图16所示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装置16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装置1600以硬件模块的形式表现。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装置16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接收模块1602,用于基于调顶通道接收光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多路光信号;分离模块1604,用于基于相干检测将第一调顶信号从第一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第一调顶信号基于传输管控设备发送的管控命令生成;解析模块1606,用于对第一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管控命令,并执行管控命令。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17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700,电子设备1700具体为本申请中的光传输设备或IP设备。图17显示的电子设备17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7所示,电子设备17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7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17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17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1720和处理单元1710)的总线173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17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17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1710可以执行如图3至图10所描述的方案。
存储单元17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17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17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17203。
存储单元17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7205的程序/实用工具17204,这样的程序模块17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17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17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77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17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7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7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7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7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1760通过总线1730与电子设备17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7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参考图18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18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电子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37)

1.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管控设备,用于发送管控命令;
光传输设备,与所述传输管控设备通信连接;
网际互连协议IP设备,基于握手交互操作与所述光传输设备之间建立调顶通道并协商确定预设帧结构;
所述光传输设备设置有第一光路模块,所述第一光路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预设帧结构将所述管控命令进行调幅与载频处理转换为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将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耦合于主业务光信号上,生成第一多路光信号,并发送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
所述IP设备设置有相干光模块,所述相干光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调顶通道接收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基于相干检测将所述第一调顶信号从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对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管控命令,并执行所述管控命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干光模块还用于:将网络业务数据转换为对应频率的第二调顶信号,基于相干调制将所述第二调顶信号耦合于业务反馈光信号上,得到第二多路光信号,并发送所述第二多路光信号;
所述光传输设备还包括第二光路模块,所述第二光路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调顶通道接收所述第二多路光信号,并将所述第二调顶信号从所述第二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对所述第二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网络业务数据;
所述传输管控设备还用于:从所述光传输设备调用所述网络业务数据。
3.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光传输设备,包括:
与网际互连协议IP设备执行握手交互操作,以与所述IP设备之间建立调顶通道;
响应于传输管控设备发送的管控命令,对所述管控命令进行调幅与载频处理,以得到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
将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耦合于主业务光信号上,得到第一多路光信号;
基于所述调顶通道向所述IP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以由所述IP设备将所述第一调顶信号从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并响应对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的所述管控命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传输管控设备发送的管控命令,对所述管控命令进行调幅与载频处理,以得到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管控命令,基于预设帧结构将所述管控命令进行封装,得到第一封装数据;
基于调幅参数和载频参数对所述第一封装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所述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调幅参数和载频参数对所述第一封装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所述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包括:
基于所述管控命令的类型确定所述对应频率的标识;
基于所述对应频率的标识确定匹配的所述调幅参数和所述载频参数;
基于匹配的所述调幅参数和所述载频参数对所述第一封装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所述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所述调顶通道接收所述IP设备发送的第二多路光信号;
基于第二调顶信号的对应频率对所述第二多路光信号进行滤波操作,以将所述第二调顶信号从所述第二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
对所述第二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网络业务数据,以由所述传输管控设备调用所述网络业务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网络业务数据,包括:
对所述第二调顶信号进行放大操作,得到放大模拟信号;
对所述放大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第二封装数据;
基于所述预设帧结构对所述第二封装数据进行判决解析,得到所述网络业务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响应于传输管控设备发送的管控命令,对所述管控命令进行调幅与载频处理,以得到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之前,还包括:
协商所述预设帧结构以及所述对应频率的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IP设备执行握手交互操作,包括:
向所述IP设备发送用于建立所述调顶通道的首帧数据,以基于所述首帧数据接收所述IP设备反馈的响应帧,所述响应帧携带所述调顶通道的传送协议和协商的所述预设帧结构,以及所述对应频率的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IP设备执行握手交互操作,包括:
向所述IP设备发送表征建立连接请求的请求调顶信号,所述请求调顶信号携带所述调顶通道的传送协议和协商的所述预设帧结构,以及所述对应频率的标识,并接收所述IP设备基于所述请求调顶信号反馈的首帧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控命令包括对所述IP设备的相干光模块的故障检测指令、对所述相干光模块的远程配置指令、对所述相干光模块的复位指令、对所述相干光模块的升级指令、对所述IP设备的寄存器的访问指令中的至少一种。
12.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IP设备,包括:
与光传输设备执行握手交互操作,以与光传输设备之间建立调顶通道;
基于所述调顶通道接收所述光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多路光信号;
基于相干检测将第一调顶信号从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所述第一调顶信号基于传输管控设备发送的管控命令生成;
对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管控命令,并执行所述管控命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相干检测将第一调顶信号从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包括:
基于获取到的所述第一调顶信号对应频率的标识执行所述相干检测;
基于相干检测结果将所述第一调顶信号从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网络业务数据转换为对应频率的第二调顶信号;
基于相干调制将所述第二调顶信号耦合于业务反馈光信号上,得到第二多路光信号;
向所述光传输设备发送所述第二多路光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网络业务数据转换为对应频率的第二调顶信号,包括:
基于预设帧结构将所述网络业务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二封装数据;
基于调幅参数和载频参数对所述第二封装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所述对应频率的第二调顶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调幅参数和载频参数对所述第二封装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所述对应频率的第二调顶信号,包括:
基于所述网络业务数据的类型确定所述对应频率的标识;
基于所述对应频率的标识确定匹配的所述调幅参数和所述载频参数;
基于匹配的所述调幅参数和所述载频参数对所述第二封装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所述对应频率的第二调顶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管控命令,包括:
对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进行放大操作,得到放大模拟信号;
对所述放大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第一封装数据;
基于所述预设帧结构对所述第一封装数据进行判决解析,得到所述管控命令。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响基于调顶通道接收光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多路光信号之前,还包括:
协商所述预设帧结构以及所述对应频率的标识。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光传输设备执行握手交互操作,包括:
向所述光传输设备发送用于建立所述调顶通道的首帧数据,以基于所述首帧数据接收所述光传输设备反馈的响应帧,所述响应帧携带所述调顶通道的传送协议和协商的所述预设帧结构,以及所述对应频率的标识。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光传输设备执行握手交互操作,包括:
向所述光传输设备发送表征建立连接请求的请求调顶信号,所述请求调顶信号携带所述调顶通道的传送协议和协商的所述预设帧结构,以及所述对应频率的标识,并接收所述光传输设备基于所述请求调顶信号反馈的首帧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业务数据包括所述IP设备的业务属性数据、性能数据和告警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22.一种光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光路模块,所述第一光路模块用于基于预设帧结构将传输管控设备发送的管控命令进行调幅与载频处理,转换为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将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耦合于主业务光信号上,生成第一多路光信号,并发送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以由IP设备的相干光模块基于调顶通道接收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基于相干检测将所述第一调顶信号从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对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管控命令,并执行所述管控命令。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光路模块,用于将IP设备生成的第二调顶信号从第二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对所述第二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网络业务数据。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光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路模块包括光合波器或上路单元;
所述第二光路模块包括光分波器或下路单元。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光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合波器或上路单元包括:
调顶信号处理器,用于基于所述预设帧结构将所述管控命令进行封装,得到第一封装数据;
光电调制器件,用于基于配置的调幅参数和载频参数对所述第一封装数据进行调制,得到所述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
光耦合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耦合于主业务光信号上。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光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电调制器件包括可变光衰减器和/或半导体光放大器。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光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分波器或下路单元包括:
分光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二调顶信号的对应频率将所述第二调顶信号从所述第二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
光电探测器,用于将所述第二调顶信号转换为第二封装数据;
所述调顶信号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预设帧结构从所述第二封装数据解析出所述网络业务数据。
28.根据权利要求23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解析出的所述网络业务数据,以由所述传输管控设备调用。
29.一种IP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路由接口,其中,
所述路由接口包括相干光模块,所述相干光模块用于基于调顶通道接收第一多路光信号,基于相干检测将第一调顶信号从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对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管控命令,并执行所述管控命令,其中,光传输设备的第一光路模块基于预设帧结构将传输管控设备发送的所述管控命令进行调幅与载频处理,转换为对应频率的所述第一调顶信号,将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耦合于主业务光信号上,生成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并发送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IP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干光模块还用于:将网络业务数据转换为对应频率的第二调顶信号,基于相干调制将所述第二调顶信号耦合于业务反馈光信号上,得到第二多路光信号,并发送所述第二多路光信号。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IP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干光模块包括:
多个彩光装置,每个所述彩光装置包括接收端、彩光模块和发送端,
其中,基于所述对应频率确定对应的所述彩光装置,以基于对应的所述彩光装置得到所述对应频率的第二调顶信号。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IP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寄存器,用于存储所述网络业务数据。
33.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光传输设备,包括:
调制模块,用于响应于传输管控设备发送的管控命令,对所述管控命令进行调幅与载频处理,以得到对应频率的第一调顶信号;
耦合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耦合于主业务光信号上,得到第一多路光信号;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与网际互连协议IP设备执行握手交互操作,以与所述IP设备之间建立调顶通道;
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调顶通道向所述IP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以由所述IP设备将所述第一调顶信号从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并响应对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的所述管控命令。
34.一种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IP设备,包括: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与光传输设备执行握手交互操作,以与所述光传输设备之间建立调顶通道;
接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调顶通道接收光传输设备发送的第一多路光信号;
分离模块,用于基于相干检测将第一调顶信号从所述第一多路光信号中分离出来,所述第一调顶信号基于传输管控设备发送的管控命令生成;
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调顶信号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管控命令,并执行所述管控命令。
35. 一种光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 3~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
36. 一种IP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 12~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
3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3~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传输融合网络管控方法。
CN202311002259.5A 2023-08-09 2023-08-09 管控系统、管控方法、管控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7230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02259.5A CN116723091B (zh) 2023-08-09 2023-08-09 管控系统、管控方法、管控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02259.5A CN116723091B (zh) 2023-08-09 2023-08-09 管控系统、管控方法、管控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23091A CN116723091A (zh) 2023-09-08
CN116723091B true CN116723091B (zh) 2023-11-07

Family

ID=87864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02259.5A Active CN116723091B (zh) 2023-08-09 2023-08-09 管控系统、管控方法、管控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72309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53850A1 (zh) * 2019-06-20 2020-12-2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前传网络的控制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CN113630181A (zh) * 2021-08-11 2021-11-0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跨网络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4465663A (zh) * 2022-03-23 2022-05-1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光路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
CN114726680A (zh) * 2021-01-04 2022-07-0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前传管控方法和系统
CN115882934A (zh) * 2021-09-28 2023-03-3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调顶信号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无线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071326A1 (zh) * 2021-10-26 2023-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故障定位方法、设备及光网络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53850A1 (zh) * 2019-06-20 2020-12-2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前传网络的控制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CN114726680A (zh) * 2021-01-04 2022-07-08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前传管控方法和系统
CN113630181A (zh) * 2021-08-11 2021-11-0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跨网络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5882934A (zh) * 2021-09-28 2023-03-3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调顶信号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无线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071326A1 (zh) * 2021-10-26 2023-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故障定位方法、设备及光网络系统
CN114465663A (zh) * 2022-03-23 2022-05-1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光路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开放光传送网络的域间故障定位技术研究与实践;刘昊 等;电信科学;第38卷(第7期);第57-6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23091A (zh) 2023-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49563A (en)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transmitter receiver,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redundant system switching method
US20090103915A1 (en) Protocol-Less All-Optical 1+1 Bidirectional Revertive Linear Protection System
CN112260794A (zh) 一种5g前传半有源wdm业务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TWI493899B (zh) 動態波長分配光路由及應用此光路由的終端裝置
US9705593B2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JP2001268015A (ja) 波長可変光送信装置および光ネットワーク
US20120189303A1 (en) Optical transport multiplexing client traffic onto parallel line system paths
CN107819522B (zh) Roadm设备、光网络系统以及传输方法
CN112929123A (zh) 光传输系统、方法以及光通信系统
US11418255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protection switching on optical network
CN116723091B (zh) 管控系统、管控方法、管控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863026B (zh) 采用多波长激光器的波分复用终端设备
JPH11122177A (ja) 監視制御信号送信装置及び方法
JPH0918410A (ja) 波長多重光通信の監視装置
US20220345800A1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ion Detec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US11784742B2 (en) Optical modul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157347A (zh) 一种通信系统、相关设备及方法
JPH08298486A (ja) 光中継器の監視方法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
JP2000201106A (ja) 光伝送システム
JP2000324057A (ja) 光伝送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監視信号転送装置
JP2000183824A (ja) 光中継器と光中継器を用いた光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光波長多重端局,光波長多重分離端局,光波長多重中継器,光分岐挿入装置,光クロスコネクトシステム
JP4602661B2 (ja) 光中継システム
JP3276347B2 (ja) 光・電気相互変換素子、光信号送受信装置及び光信号送受信システム
WO2018000311A1 (zh) 一种网络节点和上下波节点
CN114124227B (zh) 一种光收发装置和光信号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