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26680A - 前传管控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前传管控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726680A CN114726680A CN202110002610.5A CN202110002610A CN114726680A CN 114726680 A CN114726680 A CN 114726680A CN 202110002610 A CN202110002610 A CN 202110002610A CN 114726680 A CN114726680 A CN 11472668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dge device
- message
- dcn
- management
- send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传管控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前传系统的有源设备将携带管控上报信息的第一IP报文发送至第一边缘设备;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基于配置的VLAN隧道将所述第一IP报文发送至第二边缘设备;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发送所述第一IP报文至数据通信网DCN,并由所述DCN基于IP路由发送所述第一IP报文至管控系统。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多个前传系统与集中部署的管控系统之间传输管控信令,利于对前传系统进行集中管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传管控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相较于4G(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5G(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在吞吐率、时延、连接数量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同时对前传网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密集光纤部署、更高传输宽带、更低时延等大量新需求。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5G前传半有源系统一般包括:有源设备、光模块、无源合分波器、光纤等;其中,有源设备设置在DU+CU(分布单元和集成单元,对应于4G的基带处理单元)侧,比如,可以为图1所示的DU侧WDM(Wavelength DivisionMultiplexing,波分复用)主设备;光模块部署在无线设备AAU(Active Antenna Unit,有源天线单元)侧,比如,可以为图1所示的AAU侧彩光模块;AAU侧彩光模块经AAU侧合/分波器、光纤连接至DU侧WDM主设备。
通常,在一个省或地市需要部署多套前传系统,需要通过一个管控系统对本省或地市的前传系统进行集中管控,前传系统的管控系统通常也是省或地市集中部署。然而,前传系统如何与集中部署的管控系统交互信令,目前业界尚无统一标准。
相关技术中,运营商往往建立一个专用的DCN(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数据通信网)网络,用于承载各个专业网络的管控信令。但是专用的DCN网络节点有限,通常部署于城域或者省干线的部分核心机房,无法保证所有站点的机房都部署DCN节点。而前传半有源系统通常与DU/CU等设备一起部署在城域边缘节点机房,这些机房通常都没有部署DCN节点,从而导致前传半有源系统无法直接接入DCN网络,难以实现集中管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传管控方法和系统,旨在实现对多个前传系统与集中部署的管控系统之间的管控信令的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传管控方法,包括:
前传系统的有源设备将携带管控上报信息的第一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报文发送至第一边缘设备;
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基于配置的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隧道将所述第一IP报文发送至第二边缘设备;
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发送所述第一IP报文至DCN(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数据通信网),并由所述DCN基于IP路由发送所述第一IP报文至管控系统。
上述方案中,所述前传系统的有源设备将携带管控上报信息的第一IP报文发送至第一边缘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有源设备获取自身的第一信息,和/或,基于波长调顶信息获取前传系统的光模块的第二信息;
基于预设的封装协议,将包括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的信息封装成所述第一IP报文。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基于配置的VLAN隧道将所述第一IP报文发送至第二边缘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对接收的所述第一IP报文,添加指示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地址的第一VLAN标识和指示汇聚设备地址的第二VLAN标识;
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基于所述第二VLAN标识发送所述第一IP报文至汇聚设备;
所述汇聚设备基于所述第一VLAN标识发送所述第一IP报文至所述第二边缘设备。
上述方案中,所述DCN为部署于城域网的城域DCN或者部署于省干网的省干DCN。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前传管控方法,包括:
管控系统将携带管控下行指令的第二IP报文经DCN发送至第二边缘设备;
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基于配置的VLAN隧道将所述第二IP报文发送至第一边缘设备;
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发送所述第二IP报文至前传系统的有源设备。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有源设备将所述第二IP报文中携带的对所述前传系统的光模块进行操作的指令转换为波长调顶信息;
所述有源设备发送所述波长调顶信息给所述光模块。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基于配置的VLAN隧道将所述第二IP报文发送至第一边缘设备,包括:
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对接收的所述第二IP报文,添加指示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地址的第三VLAN标识和指示汇聚设备地址的第四VLAN标识;
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基于所述第四VLAN标识发送所述第二IP报文至汇聚设备;
所述汇聚设备基于所述第三VLAN标识发送所述第二IP报文至所述第一边缘设备。
上述方案中,所述DCN为部署于城域网的城域DCN或者部署于省干网的省干DCN。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前传管控的系统,包括:
前传系统,配置为将携带管控上报信息的第一IP报文发送至第一边缘设备;
第一边缘设备,配置为基于配置的VLAN隧道将所述第一IP报文发送至第二边缘设备;
第二边缘设备,配置为发送所述第一IP报文至DCN,并由所述DCN基于IP路由发送所述第一IP报文至管控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前传管控的系统,包括:
管控系统,配置为将携带管控下行指令的第二IP报文经DCN发送至第二边缘设备;
第二边缘设备,配置为基于配置的VLAN隧道将所述第二IP报文发送至第一边缘设备;
第一边缘设备,配置为发送所述第二IP报文至前传系统的有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前传系统与管控系统所处的DCN之间设置第一边缘设备和第二边缘设备;前传系统的有源设备将携带管控上报信息的第一IP报文发送至第一边缘设备;第一边缘设备基于配置的VLAN隧道将第一IP报文发送至第二边缘设备;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第一IP报文至DCN,并由DCN基于IP路由发送第一IP报文至管控系统;或者,管控系统将携带管控下行指令的第二IP报文经DCN发送至第二边缘设备;第二边缘设备基于配置的VLAN隧道将第二IP报文发送至第一边缘设备;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第二IP报文至前传系统的有源设备;实现了多个前传系统与集中部署的管控系统之间传输管控信令,利于对前传系统进行集中管控。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5G前传半有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前传管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传系统的光模块与有源设备之间基于调顶OAM交互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传系统的有源设备工作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5G前传管控系统布置于城域DCN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5G前传管控系统布置于省干DCN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传管控系统布置于城域DCN时管控信令交互的原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传管控系统布置于省干DCN时管控信令交互的原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多个前传有源设备与布置于城域DCN的管控系统进行管控信令交互的原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城域边缘节点与布置于省干DCN的管控系统之间进行管控信令交互的原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前传管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管控系统与远端光模块之间进行管控信令交互的应用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传管控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相关技术中,前传半有源系统通常与DU/CU等设备一起部署在城域边缘节点机房,这些机房通常都没有部署DCN节点,从而导致前传半有源系统无法直接接入DCN网络,难以实现集中管控。
基于此,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在前传系统与管控系统所处的DCN之间设置第一边缘设备和第二边缘设备;前传系统的有源设备将携带管控上报信息的第一IP报文发送至第一边缘设备;第一边缘设备基于配置的VLAN隧道将第一IP报文发送至第二边缘设备;第二边缘设备发送第一IP报文至DCN,并由DCN基于IP路由发送第一IP报文至管控系统;或者,管控系统将携带管控下行指令的第二IP报文经DCN发送至第二边缘设备;第二边缘设备基于配置的VLAN隧道将第二IP报文发送至第一边缘设备;第一边缘设备发送第二IP报文至前传系统的有源设备;实现了多个前传系统与集中部署的管控系统之间传输管控信令,利于对前传系统进行集中管控。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管控信令包括:有源设备上传至管控系统的管控上报信息和管控系统下发至有源设备的管控下行指令。
下面,分别针对管控上报信息、管控下行指令,对本发明实施例前传管控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传管控方法,包括:
步骤201,前传系统的有源设备将携带管控上报信息的第一IP报文发送至第一边缘设备;
步骤202,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基于配置的VLAN隧道将所述第一IP报文发送至第二边缘设备;
步骤203,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发送所述第一IP报文至DCN,并由所述DCN基于IP路由发送所述第一IP报文至管控系统。
这里,如图3所示,前传系统包括:有源设备和位于远端的光模块,光模块与有源设备之间采用光通信连接。可以基于波长调顶技术,实现光标签。该波长调顶技术是指在波分复用系统中,在发射端为每个波长上叠加一小幅度的低频正弦或余弦调制作为标识,不同的波长采用不同的频率标识。此低频正弦或者余弦的信号叠加到光波长时,是对于光波长的顶部有一个调制幅度,故也可称为调顶信号。光模块与有源设备之间可以通过光标签交互信息,从而实现有源设备对光模块获取信息和对光模块下发配置参数。如图3所示,有源设备与光模块之间基于调顶OAM(操作、管理及维护)信号交互,有源设备通过监测调顶OAM信号,获取光模块上报的信息,光模块通过接收有源设备下发的调顶OAM信号,获取有源设备下发的配置参数。
示例性地,光模块与有源设备之间交互的调顶OAM信号可以包括如表1所示的信息:
表1
有源设备可以基于表1所示的调顶OAM信号,实现对光模块信息的获取和配置的下发。
示例性地,所述前传系统的有源设备将携带管控上报信息的第一IP报文发送至第一边缘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有源设备获取自身的第一信息,和/或,基于波长调顶信息获取前传系统的光模块的第二信息;
基于预设的封装协议,将包括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的信息封装成所述第一IP报文。
示例性地,有源设备维护的自身的第一信息可以如表2所示:
表2
id | ID |
status | 网元状态 |
manufacturer | 网元厂商名称 |
productName | 产品名称 |
softwareVersion | 软件版本 |
hardwareVersion | 硬件版本 |
optModList | 光模块列表 |
有源设备还可以基于调顶OAM信号获取光模块的第二信息,即前述表1所示的信息。
示例性地,有源设备的主控板可以基于Netconf(网络配置协议),将第一信息和/或第二信息封装成第一IP报文,以IP报文的形式从主控板的网络端口发送给第一边缘设备,比如,经GE(Gigabit Ethernet,千兆以太网接口)端口发出给第一边缘设备。这里,第一IP报文可以为有源设备响应于管控系统下发的查询操作或者配置操作生成的IP报文,从而将管控系统查询的参数信息或者配置操作的响应信息上报给管控系统。第一IP报文的目的IP地址(即管控系统的访问地址)可以预先配置在有源设备的主控板上。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有源设备(又称为前传有源设备)的主控板配置GE端口,并基于该GE端口绕过DU,连接至城域设备(即第一边缘设备)。这里,第一边缘设备可以为与有源设备布置于同一机房的城域SPN(Slicing Packet Network,切片分组网)设备,比如,主控板的GE端口直接连接至同一机房的SPN设备的GE端口。若同一机房内部署了多个前传有源设备,则多个前传有源设备可以通过交换机汇聚后再连接至SPN设备。这里,有源设备的主控板封装Netconf消息,并通过IP报文的形式从主控板的GE端口发送至SPN设备的GE端口,报文目的IP地址为设备所归属的控制器IP地址(即管控系统的地址),预先配置在有源设备的主控板上。
示例性地,DCN可以为部署于城域网的城域DCN或者部署于省干网的省干DCN。可以理解的是,管控系统可以在地市集中部署,比如,部署在城域DCN;也可以省集中部署,比如,部署在省干DCN。
如图5所示,当管控系统部署在城域DCN,光模块通过调顶OAM信息与有源设备交互,有源设备通过带外连接(即主控板的GE端口与第一边缘设备的GE端口连接),直接与同机房的城域边缘设备相连,将管控上报信息以IP报文的形式转发至城域网。城域边缘设备配置VLAN隧道,直接将管控上报信息转发至城域DCN,再通过IP路由发送至管控系统。
如图6所示,当管控系统部署在省干网,光模块通过调顶OAM信息与有源设备交互,有源设备通过带外连接(即主控板的GE端口与第一边缘设备的GE端口连接),直接与同机房的城域边缘设备相连,将管控上报信息以IP报文的形式转发至城域网。城域边缘设备配置VLAN隧道,直接将管控上报信息转发至省干网,比如,省干OTN(OpticalTransportNetwork,光传送网),省干网通过内部DCN(即省干DCN)转发至管控系统。
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管控系统部署在城域网,城域边缘节点A(即第一边缘设备)提供客户侧GE端口(端口A),用于接收/转发管控信令,此GE端口信号直接连接至城域边缘设备主控板,城域边缘设备主控板在信号外层用VLAN标签封装(假设封装VLAN ID=VLAN1),并转至线路侧端口发送。
城域边缘节点B(即第二边缘设备)识别VLAN,将相应VLAN(VLAN1)直接转至设备主控板,设备主控板识别VLAN,将相应VLAN(VLAN1)的VLAN标签去掉,还原成IP报文,通过主控板上的GE端口(端口B)直接将报文转至DCN网络(即城域DCN),DCN网络识别报文IP地址,将信令报文转至对应的管控系统。其中,节点A、节点B、端口A、端口B、VLAN1及VLAN1隧道均为预先规划。
示例性地,如图8所示,管控系统部署在省干网。城域网将管控信令转发至城域网边缘网元(假设为节点B),再转发至省干OTN网络。
在城域网(SPN)内部,预先规划选定VLAN(VLAN1),在城域网各节点配置VLAN交换,形成从城域节点A(即第一边缘设备)到节点B(即第二边缘设备)的VLAN隧道,将管控信令通过VLAN隧道转发至节点B。
边缘节点(节点B)识别VLAN,将相应VLAN(VLAN1)直接转至设备主控板,设备主控板识别VLAN,将相应VLAN(VLAN1)的VLAN标签去掉,还原成IP报文,转至客户侧GE端口(端口B),端口B直接将报文转发至对接的省干设备,从而在省干网基于IP路由转发至管控系统。其中,节点A、节点B、端口A、端口B、VLAN1及VLAN1隧道均为预先规划。此情况下,节点B为城域网与省干网络对接的边缘设备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基于配置的VLAN隧道将所述第一IP报文发送至第二边缘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对接收的所述第一IP报文,添加指示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地址的第一VLAN标识和指示汇聚设备地址的第二VLAN标识;
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基于所述第二VLAN标识发送所述第一IP报文至汇聚设备;
所述汇聚设备基于所述第一VLAN标识发送所述第一IP报文至第二边缘设备。
这里,通过设置汇聚设备,可以实现多个第一边缘设备的管控上报信息的汇聚至第二边缘设备。
如图9所示,在一应用示例中,管控系统部署于城域DCN侧,城域网通过网关网元节点(相当于前述的第二边缘设备)连接至城域DCN,多个城域边缘设备(相当于前述的第一边缘设备)下挂的前传系统的管控信令在上行方向,需要经过汇聚,转发至网关网元节点。在下行方向,需要通过分流,转发至相应的城域边缘设备。
示例性地,整个城域网(SPN网络)内,管控信令使用固定的SVLAN(外层VLAN,即前述的第一VLAN标识),在SVLAN下,基于不同的SPN边缘机房分配CVLAN(即前述的第二VLAN标识)。设置一个信令汇聚节点,将多个有源设备的信令汇聚至网关网元。
示例性地,城域网各节点的工作机制如下:
边缘节点:
管控信令由固定端口进入,对于上行管控信令,即携带管控上报信息的第一IP报文,添加固定的SVLAN(全网唯一)及CVLAN(节点唯一),并转发至信令汇聚节点(路径预先配置)。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下行管控信令,边缘节点可以通过带外连接,直接发送至前传有源设备。
信令汇聚节点:
下行基于转发表,按CVLAN转发。
配置基于CVLAN的转发表,如下:
CVLAN | 端口 |
XX | PortXX |
XX | PortXX |
这里,信令汇聚节点(即汇聚设备)可以基于CVLAN确定下行的端口,从而基于相应的端口将管控下行指令转发至对应的第一边缘设备。
上行直接汇聚至另一侧端口(预先配置),即与网关网元节点连接的端口。
网关网元节点:
下行识别IP地址,基于如下转发表转发:
IP地址 | CVLAN |
XX | XX |
XX | XX |
这里,网关网元节点(即第二边缘设备)可以基于管控下行指令对应的目标IP地址确定CVLAN。
上行直接转至城域DCN或省干线(基于端口预先配置)。
示例性地,如图10所示,假定管控系统部署于省干网,省干OTN边缘设备的客户侧GE端口接收IP报文,将此GE端口信号全部转至设备主控板,主控板基于IP地址转发。由于省干OTN已实现内部DCN,因此当管控系统部署在省干DCN时,OTN设备主控板与管控系统IP可达,可直接通过IP路由将信令报文转至管控系统。OTN设备主控板需识别报文IP地址,根据路由表配置将信令报文转至对应的管控系统。
针对管控下行指令的传输,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前传管控方法,如图11所示,包括:
步骤1101,管控系统将携带管控下行指令的第二IP报文经DCN发送至第二边缘设备;
步骤1102,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基于配置的VLAN隧道将所述第二IP报文发送至第一边缘设备;
步骤1103,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发送所述第二IP报文至前传系统的有源设备。
示例性地,DCN可以为部署于城域网的城域DCN或者部署于省干网的省干DCN。可以理解的是,管控系统可以在地市集中部署,比如,部署在城域DCN;也可以省集中部署,比如,部署在省干DCN。具体可以参照前述图5和图6所示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这里,第一边缘设备可以为与有源设备布置于同一机房的城域SPN设备。当管控系统部署于城域DCN时,第二边缘设备为与城域DCN相连的城域边缘节点。当管控系统部署于省干DCN时,第二边缘设备为与省干网相连的城域边缘节点。
可以理解的是,前传系统中的有源设备与远端的光模块之间可以基于波长调顶技术实现交互,具体可以参照前述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管控下行指令包括针对光模块的指令,比如,配置操作指令或者查询操作指令,前传管控方法还包括:有源设备将所述第二IP报文中携带的对所述前传系统的光模块进行操作的指令转换为波长调顶信息;有源设备发送所述波长调顶信息给所述光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基于配置的VLAN隧道将所述第二IP报文发送至第一边缘设备,包括:
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对接收的所述第二IP报文,添加指示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地址的第三VLAN标识和指示汇聚设备地址的第四VLAN标识;
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基于所述第四VLAN标识发送所述第二IP报文至汇聚设备;
所述汇聚设备基于所述第三VLAN标识发送所述第二IP报文至所述第一边缘设备。
示例性地,如图9所示,管控系统部署于城域DCN侧,管控系统下发的携带管控下行指令的第二IP报文经城域DCN发送至网关网元节点。网关网元节点基于目的IP地址添加CVLAN(即第三VLAN标识),并添加固定的SVLAN(即第四VLAN标识)。网关网元节点基于SVLAN将第二IP报文发送至信令汇聚节点,信令汇聚节点再基于配置的CVLAN的转发表,确定第二IP报文对应的第一边缘设备,从而实现管控下行指令的分流。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前传系统可以为不同厂家的前传系统,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前述的管控上报信息的汇聚,可以在集中部署的管控系统侧实现对不同厂家的前传系统的集中管控。此外,通过前述的管控下行指令的分流,可以管控系统对不同厂家的前传系统的分流管控。如此,在基于管控系统对多个前传系统进行集中管控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实现前传系统与管控系统的异厂家的解耦,从而可以基于通用的管控系统对多厂家的前传设备进行集中管控。
在一应用示例中,如图12所示,管控系统与远端光模块之间进行管控信令交互,包括:
步骤1201,管控系统基于Netconf协议下发携带光模块查询请求的第二IP报文给前传系统的有源设备;
这里,管控系统可以基于Netconf协议将光模块查询请求封装成第二IP报文,并经过前述的DCN、第二边缘设备及第一边缘设备,第二IP报文被转发至对应的有源设备。
步骤1202,有源设备基于调顶OAM信号发送光模块查询请求给远端光模块;
这里,有源设备对第二IP报文进行解封,得到光模块查询请求,并将光模块查询请求基于波长调顶技术转换为调顶OAM信号,发送调顶OAM信号给远端光模块。
步骤1203,远端光模块基于调顶OAM信号返回查询结果给有源设备;
这里,远端光模块基于调顶OAM信号获取光模块查询请求,并将查询结果以调顶OAM信号的形式返回给有源设备。
步骤1204,有源设备基于Netconf协议上报携带查询结果的第一IP报文给管控系统。
这里,有源设备基于Netconf协议将查询结果封装成第一IP报文,并经过前述的第一边缘设备、第二边缘设备及DCN,第一IP报文被转发至管控系统。
可以理解的是,集中部署的管控系统可以基于前述表1所述的调顶OAM信号对光模块进行统一抽象,还可以基于前述表2所述的第一信息对有源设备进行统一抽象,从而实现异厂家的前传系统的集中管控。需要说明的是,若管控系统对前传系统中的有源设备进行管控,则可以省去图12中的步骤1202和步骤1203,由有源设备基于查询请求生成查询结果,并将查询结果封装成第一IP报文上报给管控系统,在此不做赘述。
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前传管控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前传管控的系统,如图13所示,包括:前传系统1301、第一边缘设备1302、第二边缘设备1303、DCN 1304及管控系统1305。其中,前传系统1301配置为将携带管控上报信息的第一IP报文发送至第一边缘设备1302。第一边缘设备1302配置为基于配置的VLAN隧道将所述第一IP报文发送至第二边缘设备1303。第二边缘设备1303配置为发送所述第一IP报文至DCN 1304,并由所述DCN1304基于IP路由发送所述第一IP报文至管控系统1305。
示例性地,管控系统1305配置为将携带管控下行指令的第二IP报文经DCN 1304发送至第二边缘设备1303。第二边缘设备1303配置为基于配置的VLAN隧道将所述第二IP报文发送至第一边缘设备1302。第一边缘设备1302配置为发送所述第二IP报文至前传系统1301的有源设备。
示例性地,前传系统1301包括:有源设备和位于远端的光模块,光模块与有源设备之间采用光通信连接。具体可以参照图3及前述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DCN 1304可以为部署于城域网的城域DCN或者部署于省干网的省干DCN。可以理解的是,管控系统1305可以在地市集中部署,比如,部署在城域DCN;也可以省集中部署,比如,部署在省干DCN。
示例性地,对应于多个第一边缘设备1302,在多个第一边缘设备1302与第二边缘设备1303之间还可以设置汇聚设备(图13未示出),该汇聚设备可以将各第一边缘设备1302上行的管控上报信息汇聚至第二边缘设备1303,相应地,第二边缘设备1303下行的管控下行指令可以由该汇聚设备分流后发送至相应的第一边缘设备1302,具体可以参照前述方法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前传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传系统的有源设备将携带管控上报信息的第一互联网协议IP报文发送至第一边缘设备;
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基于配置的虚拟局域网VLAN隧道将所述第一IP报文发送至第二边缘设备;
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发送所述第一IP报文至数据通信网DCN,并由所述DCN基于IP路由发送所述第一IP报文至管控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传系统的有源设备将携带管控上报信息的第一IP报文发送至第一边缘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有源设备获取自身的第一信息,和/或,基于波长调顶信息获取前传系统的光模块的第二信息;
基于预设的封装协议,将包括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所述第二信息的信息封装成所述第一IP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基于配置的VLAN隧道将所述第一IP报文发送至第二边缘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对接收的所述第一IP报文,添加指示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地址的第一VLAN标识和指示汇聚设备地址的第二VLAN标识;
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基于所述第二VLAN标识发送所述第一IP报文至汇聚设备;
所述汇聚设备基于所述第一VLAN标识发送所述第一IP报文至所述第二边缘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DCN为部署于城域网的城域DCN或者部署于省干网的省干DCN。
5.一种前传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控系统将携带管控下行指令的第二IP报文经DCN发送至第二边缘设备;
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基于配置的VLAN隧道将所述第二IP报文发送至第一边缘设备;
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发送所述第二IP报文至前传系统的有源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有源设备将所述第二IP报文中携带的对所述前传系统的光模块进行操作的指令转换为波长调顶信息;
所述有源设备发送所述波长调顶信息给所述光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基于配置的VLAN隧道将所述第二IP报文发送至第一边缘设备,包括:
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对接收的所述第二IP报文,添加指示所述第一边缘设备地址的第三VLAN标识和指示汇聚设备地址的第四VLAN标识;
所述第二边缘设备基于所述第四VLAN标识发送所述第二IP报文至汇聚设备;
所述汇聚设备基于所述第三VLAN标识发送所述第二IP报文至所述第一边缘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DCN为部署于城域网的城域DCN或者部署于省干网的省干DCN。
9.一种前传管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传系统,配置为将携带管控上报信息的第一IP报文发送至第一边缘设备;
第一边缘设备,配置为基于配置的VLAN隧道将所述第一IP报文发送至第二边缘设备;
第二边缘设备,配置为发送所述第一IP报文至DCN,并由所述DCN基于IP路由发送所述第一IP报文至管控系统。
10.一种前传管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控系统,配置为将携带管控下行指令的第二IP报文经DCN发送至第二边缘设备;
第二边缘设备,配置为基于配置的VLAN隧道将所述第二IP报文发送至第一边缘设备;
第一边缘设备,配置为发送所述第二IP报文至前传系统的有源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02610.5A CN114726680A (zh) | 2021-01-04 | 2021-01-04 | 前传管控方法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002610.5A CN114726680A (zh) | 2021-01-04 | 2021-01-04 | 前传管控方法和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26680A true CN114726680A (zh) | 2022-07-08 |
Family
ID=82234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002610.5A Pending CN114726680A (zh) | 2021-01-04 | 2021-01-04 | 前传管控方法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726680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723091A (zh) * | 2023-08-09 | 2023-09-08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管控系统、管控方法、管控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35708A (zh) * | 2008-08-06 | 2008-12-31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一种运营商边缘汇聚设备 |
CN102594711A (zh) * | 2012-03-28 | 2012-07-18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在边缘设备上的报文转发方法和边缘设备 |
CN103024852A (zh) * | 2012-11-27 | 2013-04-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转发的方法及设备 |
CN104363157A (zh) * | 2014-08-26 | 2015-02-18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以太网虚拟化互连网络中转发报文的方法和设备 |
US20170063683A1 (en) * | 2015-08-28 | 2017-03-02 | Nicira, Inc. | Traffic forwarding between geographically dispersed sites |
CN106911547A (zh) * | 2017-02-10 | 2017-06-30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CN109995636A (zh) * | 2017-12-31 | 2019-07-0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 | 混合组网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
CN112118070A (zh) * | 2019-06-20 | 2020-12-22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前传网络的控制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
-
2021
- 2021-01-04 CN CN202110002610.5A patent/CN11472668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35708A (zh) * | 2008-08-06 | 2008-12-31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和一种运营商边缘汇聚设备 |
CN102594711A (zh) * | 2012-03-28 | 2012-07-18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在边缘设备上的报文转发方法和边缘设备 |
CN103024852A (zh) * | 2012-11-27 | 2013-04-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转发的方法及设备 |
CN104363157A (zh) * | 2014-08-26 | 2015-02-18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以太网虚拟化互连网络中转发报文的方法和设备 |
US20170063683A1 (en) * | 2015-08-28 | 2017-03-02 | Nicira, Inc. | Traffic forwarding between geographically dispersed sites |
CN106911547A (zh) * | 2017-02-10 | 2017-06-30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
CN109995636A (zh) * | 2017-12-31 | 2019-07-09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西有限公司 | 混合组网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
CN112118070A (zh) * | 2019-06-20 | 2020-12-22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前传网络的控制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723091A (zh) * | 2023-08-09 | 2023-09-08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管控系统、管控方法、管控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6723091B (zh) * | 2023-08-09 | 2023-11-07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管控系统、管控方法、管控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455785B2 (en) | Unified network management of hybrid fiber coaxial (HFC) network | |
US9130878B2 (en) | Traffic switching in hybrid fiber coaxial (HFC) network | |
CN102624560B (zh) | 一种分布式部署、集中式控制的有线电视网络宽带接入系统 | |
CN107294753B (zh) | 一种sdn/nfv开放接入网系统及管理onu/ont的方法 | |
CN106161077B (zh) | 接入汇聚装置和认证注册方法 | |
EP3468219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forwarding entries for devices in optical network | |
JP5295273B2 (ja) | データストリームフィルタリング装置及び方法 | |
WO2016188184A1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
TW201414235A (zh) | 高能效乙太網電源管理之通訊設備、系統及其方法 | |
CN103023769A (zh) | Onu实现二层广播包和未知包转发的方法 | |
CN105791004A (zh) | 一种直接用oam管理光接收机的系统及方法 | |
CN114726680A (zh) | 前传管控方法和系统 | |
CN107547220A (zh) | 一种多子网元分层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634824A (zh) | 使用多网口电缆调制解调器进行hfc网络信号分流的方法及系统 | |
CN111885433B (zh) | 一种可实现端到端监测的网络系统、方法及设备 | |
JP7277828B2 (ja) | 設定装置及び設定方法 | |
CN106712994B (zh) | 软件定义网络管理方法及通信系统 | |
CN112188328B (zh) | 一种基于gpon网络场景下实现sdn+vxlan的系统及方法 | |
WO2016086707A1 (zh) | 一种管理信息的传送方法和系统 | |
JP7225809B2 (ja) | Pon局側装置、管理サーバ、ponシステム、および加入者回線の管理方法 | |
JP2004032633A (ja) | 伝送ネットワーク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伝送ネットワークの監視方法 | |
CN116389387A (zh) | 多节点服务器、带外管理控制器以及数据转发方法 | |
Liu et al. | A unified network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an integrated EPON and metro optical network testbed | |
JP2013143597A (ja) | 通信システム、仲介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