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09944A - 头盔及头盔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头盔及头盔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09944A
CN116709944A CN202180090984.5A CN202180090984A CN116709944A CN 116709944 A CN116709944 A CN 116709944A CN 202180090984 A CN202180090984 A CN 202180090984A CN 116709944 A CN116709944 A CN 116709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lmet
density
main body
cap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098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泽边晃
西城芳晃
栗原正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o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709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099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10Linings
    • A42B3/14Suspension devices
    • A42B3/147Anchor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BHATS; HEAD COVERINGS
    • A42B3/00Helmets; Helmet covers ; Other protective head coverings
    • A42B3/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helmets
    • A42B3/10Linings
    • A42B3/12Cushioning devices
    • A42B3/125Cushioning devices with a padded structure, e.g. foam
    • A42B3/127Cushioning devices with a padded structure, e.g. foam with removable or adjustable pads

Abstract

头盔(1)具备帽体(10)和配置于帽体(10)的内侧的冲击吸收件(20)。冲击吸收件(20)具备:具有半球面形状的主体部(21),在主体部(21)的外表面(21a)具备插入凹部(22),在主体部(21)的外表面(21a)与帽体(10)的内表面(10c)之间划定朝向帽体(10)的插入口(10b)开口的插入空间(10d);和插入构件(60),压入到插入空间(10d)。

Description

头盔及头盔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头盔及头盔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摩托车用头盔中,在帽体的内侧收纳冲击吸收件。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冲击吸收件的一例记载了发泡树脂性的内衬。内衬具有模仿帽体的内表面的半球面状,构成为将佩戴者的头部整体覆盖。内衬通过吸收施加于头盔的冲击,从而保护佩戴者的头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856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帽体的内表面的左右方向的尺寸从覆盖佩戴者的头顶部的位置朝向覆盖头侧部的位置逐渐扩大,从覆盖头侧部的位置朝向插入头部的插入口缩小。因此,当在帽体的内部装配内衬时,需要使内衬变形,以使得内衬在左右方向缩小到内衬中在左右方向具有最大尺寸的部分从插入口进入的程度。结果是,难以使帽体的内表面的形状和内衬的外表面的形状一致,在帽体的内表面与内衬的外表面之间可能形成与使内衬变形的量相当的间隙。
除此之外,也有时由于削去将内衬装入帽体时干涉的部分,或者减小横向宽度,因而在帽体的内表面与内衬的外表面之间形成间隙。进一步地,也有时由于帽体的壁厚不是恒定,或者由于用于装配部件的台阶、内部突起等在帽体内表面形成凹凸,因而在帽体的内表面与内衬的外表面之间形成间隙。
在帽体的内表面与内衬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的情况下,帽体和内衬的紧密贴合性降低,从而有可能使内衬的冲击吸收性降低。因此,以往,为了即使在帽体与内衬之间形成有间隙也确保充足的冲击吸收性,需要将帽体、内衬加厚等的对策。但是,在将帽体、内衬加厚的情况下,由于伴随头盔中的重量增加、帽体肥大化的空气阻力增加等,对佩戴者的负荷会增大。此外,使内衬变形的方向只要是使内衬变形以使得内衬从帽体的插入口进入的方向,则不限于左右方向。即,也可能在左右方向以外的方向产生诸如上述的帽体的内表面与内衬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一方式的头盔,具备帽体和配置于所述帽体的内侧的冲击吸收件,所述冲击吸收件具备:具有半球面形状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在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具备插入凹部,所述插入凹部在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帽体的内表面之间划定朝向所述帽体的插入口开口的插入空间;和插入构件,压入到所述插入空间。
根据上述结构,插入构件以将主体部的外表面和帽体的内表面划定的插入空间填埋的方式压入,因此能提高帽体和冲击吸收件的紧密贴合性。因此,能提高冲击吸收件的冲击吸收性。
在上述头盔中,优选的是,所述主体部在将佩戴者的头侧部覆盖的位置具备所述插入凹部。帽体的内表面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在将佩戴者的头侧部覆盖的位置上最大。在该情况下,冲击吸收件的外表面中的左右方向的尺寸也需要在将佩戴者的头侧部覆盖的位置上最大。另一方面,在将冲击吸收件装配于帽体的内部时,如上所述强制使冲击吸收件变形,以使最大尺寸缩短,因此在将佩戴者的头侧部覆盖的位置上,帽体和冲击吸收件的紧密贴合性容易降低。因此,在将主体部装配于帽体的内部后,通过将插入构件压入到在与佩戴者的头侧部对应的位置划定的插入空间,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冲击吸收件和帽体的紧密贴合性。因此,能提高冲击吸收件的冲击吸收性。
在上述头盔中,优选的是,所述主体部及所述插入构件是相同的发泡树脂成形体,所述主体部中划定所述插入空间的部分和所述插入构件的发泡倍率相等。根据上述结构,通过设为主体部中划定插入空间的部分和插入构件的发泡倍率相等的结构,从而能通过冲击吸收件整体均匀地分散并吸收施加于头盔的冲击。因此,能更加提高冲击吸收件的冲击吸收性。
在上述头盔中,优选的是,所述插入构件具有3mm以上30mm以下的厚度。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插入构件具有3mm以上的厚度,从而能提高插入构件的机械强度。由此,在插入构件压入到插入空间时,能抑制插入构件破损。另外,通过插入构件具有30mm以下的厚度,能容易将插入构件压入到插入空间。
在上述头盔中,优选的是,所述插入构件能从所述插入空间拆卸。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构成为插入构件能从插入空间拆卸,从而在将装配于帽体的冲击吸收件拆卸时,首先将压入到插入空间的插入构件拆卸,接着将主体部拆卸,从而能容易从插入口取出主体部。
在上述头盔中,优选的是,所述主体部具备:第1构件,位于与头顶部对应的位置;第2构件,在所述第1构件的下侧遍及头部全周而形成,并且具有环状形状;一对第3构件,在所述第2构件的下侧位于与左右的头侧部对应的位置;一对第4构件,在所述第3构件的下侧位于与左右脸颊部对应的位置;以及第5构件,将所述第4构件的端部彼此连结,位于与口部及下巴部对应的位置,所述第3构件各自是在所述帽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3构件的外表面之间划定配置所述插入构件的所述插入空间的构件,所述冲击吸收件具备共九个部件。根据上述结构,九个部件各自能由适于其部位的密度的发泡材料构成。
在上述头盔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共九个部件中,所述第1构件的密度最低,所述第2构件的密度其次低。根据上述结构,第1构件构成为:还能在第1构件吸收直接施加于第2构件的冲击。另外,第1构件能经由第2构件吸收施加于第3构件、插入构件、第4构件以及第5构件的任一个或多个的冲击。
在上述头盔中,优选的是,所述第2构件的密度低于所述第3构件的密度,且低于所述插入构件的密度,或者与插入构件的密度相同。根据上述结构,第3构件及插入构件比第2构件硬,从而能保护鬓角部分使其不受冲击。并且,能通过第2构件及第1构件吸收施加于第3构件的冲击。
在上述头盔中,优选的是,所述第3构件的密度与所述插入构件的密度相同,或者高于所述插入构件的密度。根据上述结构,能由第3构件及插入构件分散并吸收施加于头盔的冲击。另外,能将插入构件压入到插入凹部。
在上述头盔中,优选的是,所述第3构件的密度与所述第4构件的密度相同,或者低于所述第4构件的密度,且所述插入构件的密度低于所述第4构件的密度。根据上述结构,保护脸颊部的第4构件比第3构件及插入构件硬,能保护脸颊部使其不受冲击。进一步地,能通过第3构件及插入构件、第2构件、第1构件分散并吸收施加于第4构件的冲击。
在上述头盔中,优选的是,所述第5构件的密度与所述第4构件的密度相同,或者高于所述第4构件的密度,且所述第5构件的密度最高。根据上述结构,第5构件在内衬中最硬,能保护口部及下巴部。并且,能经由第4构件、第3构件及插入构件、第2构件、第1构件分散并吸收施加于第5构件的冲击。
在上述头盔中,所述第2构件形成为:在所述第1构件与所述第3构件之间的上下方向的宽度比其他区域的上下方向的宽度窄。根据上述结构,在第2构件中,用于装配第3构件的凹部的上侧为窄宽度,所以容易将来自第3构件及插入构件的冲击传递到设置有第1构件的贯穿部的区域。
在所述第2构件中,优选的是,与头后部对应的部分的上下方向的宽度比所述第1构件与所述第3构件之间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及与头前部对应的部分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宽。
在上述头盔中,所述第1构件、所述第2构件、所述第3构件、第4构件、所述第5构件以及所述插入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具备非贯穿孔。根据上述结构,构成主体部的构件能由非贯穿孔的部分有效地吸收冲击。
在上述头盔中,优选的是,所述非贯穿孔具备贯穿部和封闭部,所述贯穿部设置于选自由所述第1构件、所述第2构件、所述第3构件、所述第4构件、所述第5构件以及所述插入构件构成的部件组的一个构件,所述贯穿部具备面对所述一个构件的外表面的第1端、和面对所述一个构件的第1对接面的第2端,所述第1对接面是与选自所述部件组的其他构件的第2对接面对接的面,所述其他构件与所述一个构件对接;所述封闭部设置于所述第2对接面,将所述贯穿部的所述第2端封住。根据上述结构,能由与其他构件对接的一个构件有效地吸收来自其他构件的冲击。作为一例,优选的是,所述贯穿部设置于所述第1构件,所述封闭部设置于所述第2构件。
本公开的一方式的头盔的制造方法,所述头盔具备帽体和配置于所述帽体的内侧的冲击吸收件,所述头盔的制造方法具备将所述冲击吸收件装配于所述帽体的内侧的工序,所述冲击吸收件具备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半球面形状,所述主体部在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具备插入凹部,所述插入凹部在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帽体的内表面之间划定朝向所述帽体的插入口开口的插入空间,在所述工序中,在所述主体部装配于所述帽体的内侧后,将插入构件压入所述插入凹部。
发明效果
根据如上结构,能提高冲击吸收件的冲击吸收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头盔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头盔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作为图1的头盔的内衬主体部的构成要素的第1构件及第2构件的立体图。
图4是作为图1的头盔的内衬主体部的构成要素的第2构件的立体图。
图5是作为图1的头盔的内衬主体部的构成要素的一对第3构件的立体图。
图6是作为图1的头盔的内衬的构成要素的一对插入构件的立体图。
图7是在图1的头盔中装配插入构件前的状态下的主体部的侧视图。
图8是将沿图7的8-8线的截面的结构示出的头盔的剖视图。
图9是将沿图1的9-9线的截面的结构示出的头盔的剖视图。
图10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头盔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头盔中的内衬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从底面侧观看图10的头盔中的第1构件的立体图。
图13是将图10的头盔中的第1构件、第2构件、第3构件以及插入构件组合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将图10的头盔中的第3构件及插入构件和第4构件的装配关系示出的立体图。
图15是将图10的头盔中的第4构件和第5构件的装配关系示出的立体图。
图16是说明图10的头盔中的各构件的密度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9对头盔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图1~图9中,将作为从头盔佩戴者观看的方向的前、后、左、右、上、下表示为相对于头盔的前、后、左、右、上、下。
[第1实施方式]
[头盔]
如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头盔1是全盔式的头盔。头盔1具备帽体10和作为冲击吸收件的一例的内衬20。
帽体10构成头盔1的外壳。帽体10是具有半球状的树脂构件。构成帽体10的材料例如选自浸渍有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碳酸酯(PC)等热塑性树脂及热固化性树脂的纤维增强塑料等。
帽体10具备朝向前方开口的开口部10a。开口部10a确保佩戴者的视野。也可以在开口部10a设置作为具有透光性的板构件的护罩11。护罩11阻碍从前方飞来的异物、雨以及风等进入头盔1内,使佩戴者的视觉辨认度提高。
帽体10具备朝向下方开口的插入口10b。插入口10b是用于套入佩戴者的头部的开口。帽体10的内表面10c(参照图2)的左右方向的尺寸从覆盖佩戴者的头顶部的位置随着朝向下方而逐渐扩大。帽体10的内表面10c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在覆盖头侧部的位置成为最大,从覆盖头侧部的位置朝向插入口10b缩小。
内衬20收纳于帽体10的内侧。内衬20具有在整体上模仿帽体10的内表面10c的半球面形状。内衬20覆盖佩戴者的头顶部、头前部、头后部以及头侧部,通过吸收施加于头盔1的冲击而能保护佩戴者的头部。此外,帽体10除了收纳内衬20之外,还可以在与佩戴者的脸颊部对应的位置收纳对佩戴者的脸颊部进行保护的冲击吸收件。
如图2所示,内衬20具备主体部21和左右一对插入构件60。主体部21具备第1构件30、第2构件40以及左右一对第3构件50。进一步地,主体部21虽然在此省略详情,但是具备:一对第4构件70,位于第3构件50的下侧、且与左右脸颊部对应的位置;和第5构件80,将第4构件70的端部彼此连结,位于与口部对应的位置(参照图1)。作为一例,第1构件30、第2构件40、左右一对第3构件50以及左右一对插入构件60由发泡苯乙烯等发泡树脂的成形体构成。
第1构件30是在主体部21中配置于最上部的构件。第1构件30保护佩戴者的头顶部。第2构件40是配置于第1构件30的下方的构件。第2构件40是用于装配第1构件30及第3构件50的装配基准构件。第2构件40保护佩戴者的头前部、头后部以及头侧部。第2构件40在与佩戴者的头侧部对应的左右各自的位置具备凹部45。在凹部45配置第3构件50。第3构件50与插入构件60一起保护佩戴者的头侧部。
主体部21在主体部21的外表面21a中的与佩戴者的头侧部对应的左右各自的位置具备插入凹部22。插入凹部22是由第2构件40和第3构件50划定的区域。插入凹部22在主体部21收纳于帽体10的状态下与帽体10的内表面10c一起划定插入空间10d(参照图8)。插入凹部22是在内衬20的外表面21a中从内衬20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途连续到内衬20的下端的凹陷部。插入空间10d是在内衬20的下端处开口的空间。插入构件60压入到插入空间10d。
如图3所示,第1构件30具有第1构件30的外表面30a模仿帽体10的内表面10c的形状。另外,在第1构件30的内表面30b中,在与佩戴者的头顶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陷部35。在凹陷部35配置有用于将佩戴者的头部和头盔1的紧密贴合性提高的内装垫等。此外,第1构件30也可以具备在第1构件30的厚度方向、即遍及外表面30a和内表面30b而贯穿的透气孔等。
第1构件30具备构成为沿着下缘具有预定宽度的底面31。另外,第1构件30具备嵌合凹部32,嵌合凹部32是沿着底面31设置的区域,且是比底面31向上方凹陷的区域。在嵌合凹部32被插入第2构件40具备的嵌合凸部42。
第1构件30具备卡合凸部33a、33b,卡合凸部33a、33b是从嵌合凹部32朝向下方突出的圆筒状的突起。卡合凸部33a、33b在嵌合凹部32的前端部横跨底面31和嵌合凹部32而配置。卡合凸部33a、33b与第2构件40具备的卡合凹部43a、43b卡合。
第1构件30具备卡合凹部34a、34b,卡合凹部34a、34b是从底面31朝向上方凹陷的圆筒状的凹部。卡合凹部34a、34b在嵌合凹部32的后端部横跨底面31和嵌合凹部32而配置。卡合凹部34a、34b与第2构件40具备的卡合凸部44a、44b卡合。
第2构件40是环状构件,在中央部具有供佩戴者的头部插通的空间。第2构件40的外表面40a具有与第1构件30的外表面30a连续、且模仿帽体10的内表面10c的形状。另外,第2构件40的内表面40b具有与第1构件30的内表面30b连续的形状。
第2构件40的前端部在内衬20收纳于帽体10的状态下配置于与佩戴者的头前部对应的位置。并且,第2构件40的前端部的下缘构成开口部10a的上缘。第2构件40的后端部在内衬20收纳于帽体10的状态下配置于将佩戴者的头后部覆盖的位置。第2构件40的侧部配置于头侧部的一部分、例如将鬓角部分覆盖的位置。第2构件40的后方下缘构成插入口10b的一部分。
第2构件40具备构成为沿着上缘具有预定宽度的上表面41。另外,第2构件40具备嵌合凸部42,嵌合凸部42是沿着上表面41设置的区域,且是比上表面41向上方突出的区域。通过嵌合凸部42插入到嵌合凹部32,从而上表面41和底面31接触,第1构件30和第2构件40嵌合。
第2构件40具备卡合凹部43a、43b,卡合凹部43a、43b是从嵌合凸部42朝向下方凹陷的圆筒状的凹部。卡合凹部43a、43b在嵌合凸部42的前端部以横跨上表面41和嵌合凸部42的方式配置。卡合凹部43a、43b与第1构件30具备的卡合凸部33a、33b卡合。
第2构件40具备卡合凸部44a、44b,卡合凸部44a、44b是从嵌合凸部42朝向上表面41突出的圆筒状的突起。卡合凸部44a、44b在第2构件40中的后方部分以横跨上表面41和嵌合凸部42的方式配置。卡合凸部44a、44b与第1构件30具备的卡合凹部34a、34b卡合。
通过卡合凸部33a、33b和卡合凹部43a、43b卡合,而且卡合凹部34a、34b和卡合凸部44a、44b卡合,从而第1构件30和第2构件40卡止,使第1构件30和第2构件40的嵌合不易脱落。
如图4所示,第2构件40在将佩戴者的头侧部覆盖的左右各自的位置具备凹部45。凹部45是第2构件40的底面朝向上方凹陷的区域。在第2构件40中,凹部45的上侧部分是将保护头前部的部分和保护头后部的部分连结的部分。凹部45通过第3构件50嵌入,从而形成插入构件60插入的插入凹部22。
凹部45在第2构件40的厚度方向上的内表面40b侧的区域具备从凹部45的内表面突出的第1台阶部45a。另外,凹部45在第1台阶部45a中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具备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卡合槽45b。卡合槽45b与第3构件50具备的卡合突起55卡合。凹部45在其与外表面40a中的比凹部45靠后方的区域的角部具备第1锥形面45c。第1锥形面45c与插入构件60具备的第2锥形面61抵接。
在第2构件40中,设置有凹部45的位置上的上下方向的宽度W1构成为比其他区域的上下方向的宽度、例如与头前部对应的部分的上下方向的宽度W2、与头后部对应的部分的上下方向的宽度W3窄。另外,与头后部对应的部分的上下方向的宽度W3构成为比设置有凹部45的位置上的上下方向的宽度W1及与头前部对应的部分的上下方向的宽度W2宽。
因为第2构件40连接头前部和头后部,所以凹部45的上侧部分也是必要构成要素。在第2构件40中,凹部45的上侧区域形成为比头前部、头后部的区域窄的宽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最窄宽度,从而容易将来自第3构件50及插入构件60的冲击传递到第1构件30。
如图5所示,左右一对第3构件50具有相对于与左右方向正交的平面相互成为面对称的形状。第3构件50具备作为第3构件50中的前方的区域的前方区域51、和作为比前方区域51靠后方的区域的后方区域52。
前方区域51具有与第2构件40连续的厚度。具体地讲,第3构件50的内表面50a具有前方区域51的内表面和后方区域52的内表面连续、且与第2构件40的内表面40b连续的形状。另外,前方区域51的外表面51a具有与第2构件40的外表面40a连续、且模仿帽体10的内表面10c的形状。
后方区域52是以比主体部21中的其他区域薄的厚度构成的薄壁部的一例。具体地讲,后方区域52的外表面52a在第3构件50的厚度方向上位于比前方区域51的外表面51a靠第3构件50的内表面50a侧。即,在内衬20收纳于帽体10的状态下,后方区域52的外表面52a变为与帽体10的内表面10c分离的状态。
第3构件50在前方区域51和后方区域52的边界具备第1倾斜面53。第1倾斜面53是第3构件5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且是从第3构件50的上端朝向前方下方倾斜的面。第1倾斜面53与凹部45及后方区域52的外表面52a一起形成主体部21的插入凹部22。另外,第1倾斜面53是用于顺利地引导插入构件60向插入空间10d的压入的平滑面,是引导表面的一例。
第3构件50在第3构件50的上表面及前后的侧面中、在第3构件50的厚度方向上为第3构件50的内表面50a侧的区域,具备第2台阶部54。第2台阶部54具有以与第1台阶部45a对应的方式凹陷的形状。在第3构件50嵌入到凹部45时,第2台阶部54与第1台阶部45a嵌合而被定位。
另外,第3构件50具备从第3构件50的上表面中的第2台阶部54向上方突出的卡合突起55。通过卡合突起55和卡合槽45b卡合,从而第3构件50以嵌入到凹部45的状态卡止。
如图6所示,左右一对插入构件60具有相对于与左右方向正交的平面相互成为面对称的形状。在插入构件60收纳于帽体10的状态下,插入构件60的外表面60a成为与帽体10的内表面10c对置的面。另外,插入构件60的内表面60b成为与第3构件50的外表面52a对置的面。并且,作为插入构件60中的前方的侧面的第2倾斜面60c是与第3构件50的第1倾斜面53对置的面。
插入构件60具有比由帽体10的内表面10c和插入凹部22划定的插入空间10d大一圈、且能压入到插入空间10d的大小。具体地讲,插入构件60的外表面60a具有与第2构件40的外表面40a及前方区域51的外表面51a连续、且模仿帽体10的内表面10c的形状。插入构件60的内表面60b具有模仿后方区域52的外表面52a的形状。
插入构件60的内表面60b在插入构件60的后端部具备第2锥形面61。第2锥形面61与第2构件40的第1锥形面45c抵接。另外,第2倾斜面60c具有模仿第3构件50的第1倾斜面53的形状。即,第2倾斜面60c是从插入构件60的上端朝向前方下方倾斜的面。
从容易将插入构件60压入到插入空间10d的观点出发,插入构件60构成为厚度从上端朝向下端增加。具体地讲,插入构件60具有能填埋插入空间10d的厚度。插入构件60的上端的厚度T优选为3mm以上30mm以下。当厚度T为3mm以上时,能提高插入构件60的机械强度,能抑制在插入构件60压入到插入空间10d时插入构件60破损。另外,当厚度T为30mm以下时,能容易将插入构件60压入到插入空间10d。
另外,在用内衬20整体均匀地分散并吸收施加于头盔1的冲击的观点上,优选插入构件60构成为具有与构成主体部21的各构件的发泡树脂相同的发泡倍率。作为一例,此处的发泡倍率是将发泡树脂的发泡前的密度除以发泡后的表现密度得到的值。
此外,例如既可以将第1构件30、第2构件40、第3构件50以及插入构件60中的任一个用比其他构件高的发泡倍率的发泡树脂构成,也可以用比其他构件低的发泡倍率的发泡树脂构成。另外,也可以将第1构件30、第2构件40、第3构件50以及插入构件60中的任一个用与其他构件不同的材料构成。在该情况下,也能将内衬20的强度、弹性等机械特性部分地变更。
[第1实施方式的作用]
以下,参照图7~图9对头盔1的作用进行说明。具体地讲,以下说明针对帽体10装配作为主体部21的第1构件30、第2构件40以及左右一对第3构件50和左右一对插入构件60的步骤。
如图8所示,首先将主体部21从插入口10b向帽体10的内侧插通,使主体部21与帽体10的内表面10c紧密贴合,以嵌入的方式固定。通过主体部21装配于帽体10,从而在主体部21的插入凹部22与帽体10的内表面10c之间划定插入空间10d。插入空间10d朝向帽体10的插入口10b开口。
帽体10的内表面10c的左右方向的尺寸在将佩戴者的头侧部覆盖的位置上成为最大。在该情况下,内衬20的外表面的左右方向的尺寸也另外需要在将佩戴者的头侧部覆盖的位置上成为最大。因此,在如以往那样以主体部21和插入构件60成为一体的状态将内衬20装配于帽体10的情况下,为了将最大尺寸缩短到能穿过插入口10b的程度,而强制使内衬20变形。另外,在以主体部21和插入构件60成为一体的状态将内衬20装配于帽体10的情况下,插入口10b和内衬20容易干涉,因此装配内衬20时的作业性也成为问题。
在这方面,通过将内衬20分割成主体部21和插入构件60,而且主体部21在与佩戴者的头侧部对应的位置具备插入凹部22,从而能减小主体部21和插入口10b的干涉量。由此,能提高装配内衬20时的作业性。另外,在使主体部21插通于插入口10b时,即使不使主体部21较大地变形,也能将主体部21从插入口10b向帽体10的内侧插通。由此,能抑制主体部21的外表面21a和帽体10的内表面10c的紧密贴合性降低。因此,能提高内衬20的冲击吸收性。
主体部21以第1构件30、第2构件40以及左右一对第3构件50组合的状态装配于帽体10的内侧。此外,也可以按第1构件30、第2构件40以及左右一对第3构件50的顺序装配于帽体10的内侧。
接着,将插入构件60压入到在帽体10的内侧划定的插入空间10d。插入构件60插入到插入空间10d的最里面、即与第2构件40中的凹部45的内表面抵接的位置。
如图7所示,在插入构件60压入到插入空间10d时,通过第2倾斜面60c与第1倾斜面53抵接,从而插入构件60的插入方向被引导。另外,通过在第2构件40设置第1锥形面45c,并在插入构件60设置第2锥形面61,从而可减小将插入构件60压入时的阻力。
如图9所示,通过将插入构件60压入到插入空间10d,从而插入空间10d被插入构件60填埋。即,插入构件60以被帽体10和主体部21夹入的状态固定。
通过以上步骤,内衬20装配于帽体10。此外,帽体10也可以在被装配内衬20后,在与佩戴者的脸颊部对应的位置收纳对佩戴者的脸颊部进行保护的冲击吸收件。
通过插入构件60压入到插入空间10d,从而变为插入构件60的外表面60a和帽体10的内表面10c紧密贴合、且插入构件60的内表面60b和主体部21的插入凹部22紧密贴合的状态。即,能经由压入到插入空间10d的插入构件60使帽体10和主体部21紧密贴合。因此,能提高内衬20的冲击吸收性。另外,能抑制在帽体10的内侧配置的内衬20的错位。
由此,即使是例如将主体部21插通于插入口10b时主体部21塑性变形的情况,也能使内衬20和帽体10紧密贴合。另外,针对构成内衬20的各构件,即使是为了制造时容易从模具拔出而在各构件的外表面的一部分设置有起模斜度的情况,也能使内衬20和帽体10紧密贴合。
以往的话,在帽体10与内衬20之间产生间隙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头盔1整体上所需要的冲击吸收性,需要使帽体10、内衬20的厚度增加。在使帽体10、内衬20的厚度增加的情况下,会发生由头盔1的重量增加、头盔1的尺寸变大而导致的空气阻力增加。在这一点,通过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借助插入构件60使帽体10和主体部21紧密贴合,从而不像以往那样使帽体10、内衬20的厚度增加就能确保头盔1整体上所需要的冲击吸收性。即,与以往的头盔相比能小型化及轻量化。由此,也得到行驶中的空气阻力减小、佩戴者的疲劳感降低、集中力提高等效果。
此外,也可以为,插入构件60能从压入到插入空间10d的状态拆卸。在该情况下,通过将插入到插入空间10d的插入构件60拆卸,从而能容易从插入口10b取出主体部21。由此,例如头盔1的解体及内衬20的更换等变得容易。
[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得到以下列举的效果。
(1-1)通过在主体部21设置插入凹部22,以将插入凹部22和帽体10的内表面10c划定的插入空间10d填埋的方式将插入构件60压入,从而能借助插入构件60提高帽体10和主体部21的紧密贴合性。因此,能提高内衬20的冲击吸收性。另外,能抑制配置于帽体10内侧的内衬20的错位。
(1-2)通过主体部21在与佩戴者的头侧部对应的位置具备插入凹部22,从而能减少主体部21和插入口10b的干涉量。由此,能提高装配内衬20时的作业性。另外,在使主体部21插通于插入口10b时,即使不使主体部21较大地变形,也能将主体部21从插入口10b向帽体10的内侧插通。由此,能抑制主体部21的外表面21a和帽体10的内表面10c的紧密贴合性降低。因此,能提高内衬20的冲击吸收性。
(1-3)通过设为构成主体部21的各构件的发泡树脂和构成插入构件60的发泡树脂相同且发泡倍率相等的结构,从而能用内衬20整体均匀地分散并吸收施加于头盔1的冲击。因此,能更加提高内衬20的冲击吸收性。
(1-4)通过由多个构件构成内衬20,从而例如能将构成内衬20的各构件中的任一个用与其他构件不同的材料构成,能部分地变更内衬20的强度、弹性等机械特性。
(1-5)通过插入构件60具有3mm以上的厚度T,从而能提高插入构件60的机械强度。由此,在插入构件60压入到插入空间10d时,能抑制插入构件60破损。另外,通过插入构件60具有30mm以下的厚度T,能容易将插入构件60压入到插入空间10d。
(1-6)当插入构件60是能从压入到插入空间10d的状态拆卸的结构时,通过将插入到插入空间10d的插入构件60拆卸,能容易从插入口10b取出主体部21。由此,例如头盔1的解体及内衬20的更换等变得容易。
[第2实施方式]
如图10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头盔100也是全盔式的头盔,具备帽体10和作为冲击吸收件的一例的内衬20。此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件及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详情。
如图11所示,收纳于帽体10的内侧的内衬20具备主体部21和左右一对插入构件60。主体部21具备第1构件30、第2构件40以及左右一对第3构件50。主体部21进一步地具备:一对第4构件70,位于第3构件50的下侧;和第5构件80,将第4构件70的端部彼此连结,位于与口部及下巴部对应的位置。第4构件70是位于与左右脸颊部对应的位置,并与在厚度方向重叠的第3构件及插入构件60连结的构件。第5构件80是配置于左右的第4构件70的端部之间的构件,位于将口部、进一步将下巴部覆盖的位置。作为一例,第1构件30、第2构件40、左右一对第3构件50、左右一对第4构件70、第5构件80以及左右一对插入构件60由发泡苯乙烯等发泡树脂的成形体构成。
内衬20具备一个第1构件30、一个第2构件40、两个第3构件50、两个插入构件60、两个第4构件70以及一个第5构件80共九个部件。九个部件各自由适于其部位的密度的发泡材料构成。发泡材料的密度越高,则构件越硬。或者,九个部件各自由适于其部位的发泡倍率的发泡材料构成。发泡材料的发泡倍率越短,则构件越硬。以下,说明九个部件各自的结构。
第1构件30由九个部件中密度最低的发泡材料构成(参照图16)。此外,在图16中,“1”~“8”表示密度,值越小,表示密度越短。由此,第1构件30吸收对头顶部等的冲击。另外,吸收来自第2构件40的冲击。
第1构件30在与左右的头侧部上方对应的位置具备在上下方向贯穿的贯穿部37a。换言之,贯穿部37a在与鬓角的上侧区域对应的位置穿过第1构件30的内部并以在上下方向具有直线形状的方式延伸。贯穿部37a在右侧及左侧各自在前后方向排列配置有三个。此外,设置于右侧及左侧各自的贯穿部37a的根数根据所需要的强度来决定,并不限定于三根。例如,既可以是两根以下,也可以是四根以上。
在各贯穿部37a中,一端部(第1端)面对外表面30a。如图12所示,各贯穿部37a的另一端部(第2端)面对与第2构件40的上表面41对接的底面31具备的嵌合凹部32、即和构成嵌合凹部32的纵壁32a邻接的位置。设置贯穿部37a的部分在共九个部件中的最柔软的第1构件30中成为比其他部位进一步柔软的部分。具备嵌合凹部32的底面31是与第2构件40的上表面41对接的第1对接面。
第2构件40由密度仅次于第1构件30的发泡材料构成(参照图16)。第2构件40是用于装配第1构件30、第3构件50、插入构件60以及第4构件70的装配基准构件。在第2构件40中,凹部45的上侧部分是将保护头前部的部分和保护头后部的部分连结的必要构成要素的部分。第2构件40通过缓和来自第3构件50及插入构件60的冲击并且将其向第1构件30传递,从而分散冲击。
如图13所示,第2构件40的上表面41具备作为向上方突出的区域的嵌合凸部42。通过嵌合凸部42插入到嵌合凹部32,从而上表面41和底面31抵接,第1构件30和第2构件40嵌合。具备嵌合凸部42的上表面41是与第1构件30的底面31(第1对接面)对接的第2对接面。在具备嵌合凸部42的上表面41中将各贯穿部37a的另一端部封闭的部分成为封闭部。
即,在主体部21,利用设置于第1构件30的贯穿部37a和第2构件40的上表面41具有的封闭部构成非贯穿孔37。非贯穿孔37在第2构件40的上侧位置上在第1构件30的外表面30a与底面31(第1对接面)之间在上下方向延伸。非贯穿孔37在右侧及左侧各自在前后方向排列配置有三个。非贯穿孔37详细后述,是调整内衬20中的硬度或者柔软度的部分,在施加高速或者低速的较大冲击时,成为比其他部分先变形并吸收冲击的部分。
具体地讲,非贯穿孔37的位置是配置有第3构件50及插入构件60的部分的上侧。非贯穿孔37的部分是比第1构件30的其他区域及第2构件40柔软的部分,另外,是比其弱的部分。第3构件50及插入构件60保护鬓角部分等使其不受冲击,进一步地,设置有第1构件30的非贯穿孔37的部分经由第2构件40的凹部45的上侧部分吸收施加于第3构件50及插入构件60的冲击。
在第2构件40中,设置有凹部45的位置上的上下方向的宽度W1构成为比其他区域的上下方向的宽度、例如与头前部对应的部分的上下方向的宽度W2、与头后部对应的部分的上下方向的宽度W3窄(参照图11)。另外,与头后部对应的部分的上下方向的宽度W3构成为比设置有凹部45的位置上的上下方向的宽度W1及与头前部对应的部分的上下方向的宽度W2宽。
第2构件40是用于装配第1构件30、第3构件50、插入构件60以及第4构件70的装配基准构件。凹部45的上侧部分是将保护头前部的部分和保护头后部的部分连结的必要构成要素。在第2构件40中,凹部45的上侧区域形成为比头前部、头后部的区域窄的宽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最窄宽度,从而容易将来自第3构件50及插入构件60的冲击、及来自第4构件70的冲击经由第2构件40传递到设置有第1构件30的贯穿部37a的区域。
凹部45通过被嵌入第3构件50,从而形成供插入构件60插入的插入凹部22(参照图11)。左右一对第3构件50具备作为第3构件50中的前方的区域的前方区域51、和作为比前方区域51靠后方的区域的后方区域52。第3构件50的内表面50a具有前方区域51的内表面和后方区域52的内表面连续、且与第2构件40的内表面40b连续的形状。另外,前方区域51的外表面51a具有与第2构件40的外表面40a连续、且模仿帽体10的内表面10c的形状。后方区域52是以比主体部21中的其他区域薄的厚度构成的薄壁部。在内衬20收纳于帽体10的状态下,后方区域52的外表面52a变为与帽体10的内表面10c分离的状态。该空间成为收纳插入构件60的插入凹部22。
如图14所示,第3构件50具备遍及前方区域51和后方区域52的下表面56。下表面56是遍及前方区域51和后方区域52的区域,且偏向前方区域51的位置由平坦面56a构成,剩余部分由向第2构件40的方向凹陷的凹面56b构成。
如图13所示,在插入构件60收纳于帽体10的状态下,插入构件60的外表面60a成为与帽体10的内表面10c对置的面。另外,插入构件60的内表面60b成为与第3构件50的外表面52a对置的面。插入构件60具备下表面62。下表面62是在插入构件60插入到插入凹部22时与第3构件50的下表面56连续的面。下表面62具备从下表面62朝向下方突出的第1卡合壁63。
此外,第2构件40的密度低于第3构件50的密度,且低于插入构件60的密度或者与其相同(参照图16)。第3构件50及插入构件60通过比第2构件40硬,从而能保护鬓角部分使其不受冲击。并且,能通过第2构件40及第1构件30吸收施加于第3构件50的冲击。另外,第3构件50的密度与插入构件60的密度相同或者高于插入构件60的密度。由此,能由第3构件50及插入构件60分散并吸收施加于头盔1的冲击。
第4构件70位于第3构件50的下侧。并且,第4构件70是位于与左右脸颊部对应的位置,并具有从与脸颊部对应的位置向下巴部的方向延伸的弯曲形状的构件。第3构件50的密度与第4构件70的密度相同或者低于第4构件70的密度,且插入构件60的密度低于第4构件70的密度(参照图16)。保护脸颊部的第4构件70比第3构件50及插入构件60硬,能保护脸颊部使其不受冲击。进一步地,能由第3构件50及插入构件60、第2构件40、第1构件30分散并吸收施加于第4构件70的冲击。
第4构件70的外表面70a是与插入构件60的外表面60a及第3构件50中的前方区域51的外表面51a连续的面。另外,第4构件70的内表面70b是与第3构件50的内表面50a连续的面。
在第4构件70的上端构成的第1端面71是与第3构件50的下表面56及插入构件60的下表面62碰触的面。第1端面71具备与外表面70a连续的第2卡合壁72。在第1端面71与下表面56、62碰触时,第1卡合壁63位于内侧,第2卡合壁72位于外侧。由此,第4构件70的第1端面71相对于第3构件50的下表面56及插入构件60的下表面62定位。另外,第1端面71是与第3构件50中的下表面56的平坦面56a及插入构件60的下表面62碰触的面。另外,第1端面71具备与第3构件50的凹面56b对接的弯曲面73。
如图15所示,在第4构件70的下端构成的第2端面75与第5构件80的两端部具备的连接面81连接。另外,第4构件70的上缘构成开口部10a的下缘。另外,第4构件70的下缘在头侧部下方构成插入口10b的一部分。
第5构件80是配置于左右的第4构件70的端部之间的构件,位于将口部及下巴部覆盖的位置。第5构件80的上缘构成开口部10a的下缘中央。另外,下缘在下巴部的下方构成插入口10b的一部分。第5构件80的外表面80a是与第4构件70的外表面70a连续的面。另外,第5构件80的内表面80b是与第4构件70的内表面70b连续的面。
在第5构件80的左右端部具备与第4构件70的连接面81。第5构件80定位装配于左右的第4构件70的第2端面75之间。
第5构件80的密度与第4构件70的密度相同,或者高于第4构件70的密度,且第5构件80的密度最高(参照图16)。第5构件80在内衬20中最硬,能保护口部及下巴部。并且,能通过第4构件70、第3构件50及插入构件60、第2构件40、第1构件30分散并吸收施加于第5构件80的冲击。
构成如上部件的内衬20具备一个第1构件30、一个第2构件40、两个第3构件50、两个插入构件60、两个第4构件70以及一个第5构件80合计九个部件。内衬20通过具备九个部件,从而根据头部的部位而改变密度,即改变硬度,使得根据头部的各部的特性极细地保护使其不受冲击。
此外,第1构件30、第2构件40、第3构件50、插入构件60、第4构件70以及第5构件80的密度,按各自的尺寸(S、M、L、XL)而如图16所示。图16中,“1”~“8”表示密度,值越小,表示密度越低。作为一例,“1”表示0.01~0.0125(g/cm3)程度的密度,“2”表示0.0111~0.0143(g/cm3)程度的密度。“3”表示0.0125~0.0167(g/cm3)程度的密度,“4”表示0.0143~0.020(g/cm3)程度的密度。“5”表示0.0167~0.025(g/cm3)程度的密度,“6”表示0.020~0.033(g/cm3)程度的密度。“7”表示0.025~0.050(g/cm3)程度的密度,“8”表示0.033~0.1(g/cm3)程度的密度。
在组装头盔时,首先将主体部21从插入口10b向帽体10的内侧插通,使主体部21与帽体10的内表面10c紧密贴合,以嵌入的方式固定。通过主体部21装配于帽体10,从而在主体部21的插入凹部22与帽体10的内表面10c之间划定插入空间10d。插入空间10d朝向帽体10的插入口10b开口。接着,针对在帽体10的内侧划定的插入空间10d压入插入构件60。插入构件60插入到插入空间10d的最里面、即与第2构件40中的凹部45的内表面抵接的位置。
[第2实施方式的效果]
(2-1)内衬20具备一个第1构件30、一个第2构件40、两个第3构件50、两个插入构件60、两个第4构件70以及一个第5构件80总共九个部件。因此,九个部件各自能经由适于其部位的密度的发泡材料构成。
(2-2)第1构件30的密度最低,第2构件40的密度其次低。由此,第1构件30能将直接施加于第2构件40的冲击由第1构件30吸收。另外,第1构件30能经由第2构件40吸收施加于第3构件50、插入构件60、第4构件70以及第5构件80的任一个或多个多个的冲击。
(2-3)第2构件40的密度低于第3构件50的密度,且低于插入构件60的密度或者与其相同。第3构件50及插入构件60通过比第2构件40硬,从而能保护鬓角部分使其不受冲击。并且,施加于第3构件50的冲击能通过第2构件40及第1构件30吸收。
(2-4)第3构件50的密度与插入构件60的密度相同或者高于插入构件60的密度。由此,能由第3构件50及插入构件60分散吸收施加于头盔1的冲击。另外,能将插入构件60压入到插入凹部22。
(2-5)第3构件50的密度与第4构件70的密度相同或者低于第4构件70的密度,且插入构件60的密度低于第4构件70的密度。保护脸颊部的第4构件70比第3构件50及插入构件60硬,能保护脸颊部使其不受冲击。进一步地,能由第3构件50及插入构件60、第2构件40、第1构件30分散并吸收施加于第4构件70的冲击。
(2-6)第5构件80的密度与第4构件70的密度相同或者高于第4构件70的密度,且第5构件的密度最高。第5构件80在内衬20中最硬,能保护口部及下巴部。并且,能通过第4构件70、第3构件50及插入构件60、第2构件40、第1构件30分散并吸收施加于第5构件80的冲击。
(2-7)在第2构件40中,设置有凹部45的位置上的上下方向的宽度W1构成为比其他区域的上下方向的宽度、例如与头前部对应的部分的上下方向的宽度W2、与头后部对应的部分的上下方向的宽度W3窄(参照图11)。在第2构件40中,通过凹部45的上侧区域比头前部、头后部的区域缩窄上下方向的宽度,从而容易将来自第3构件50及插入构件60的冲击传递到设置有第1构件30的贯穿部37a的区域。
(2-8)非贯穿孔37位于配置有第3构件50及插入构件60的部分的上侧。非贯穿孔37的部分成为比第1构件30、第2构件40柔软的部分,是硬度弱的部分。非贯穿孔37能由非贯穿孔37的部分有效地吸收施加于第3构件50及插入构件60的冲击。
(2-9)非贯穿孔37能通过在第1构件30用钻头等工具设置贯穿部37a,并将端部用第2构件40封闭而构成。因此,用于设置非贯穿孔37的加工变得容易。
此外,上述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能按如下变更并实施。
·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得非贯穿孔37设置于头盔100的前方、即开口部10a的上侧。在该情况下,通过在第1构件30中构成为在开口部10a的上侧区域设置在上下方向延伸的贯穿部37a,并由第2构件40的上表面41将贯穿部37a封闭,从而设置非贯穿孔37。在冲击施加于开口部10a的上侧的第2构件40时,能由非贯穿孔37吸收该冲击。非贯穿孔37既可以设置于第3构件50及插入构件60的上侧及开口部10a的上侧双方,也可以设置于任一方。
·在第2实施方式中,非贯穿孔37并不限定于通过在第1构件30设置贯穿部37a而设置的方式。作为一例,也可以使得在位于第3构件50及插入构件60的上侧的第2构件40设置在上下方向延伸的贯穿部37a,并用第3构件50及插入构件60的至少一个构件将贯穿部37a封闭,从而设置非贯穿孔37。
·非贯穿孔37也可以不由贯穿从第1构件30、第2构件40等选择的一个构件的贯穿孔、和将该贯穿孔封闭的从第1构件30、第2构件40等选择的其他构件的封闭部构成。例如,非贯穿孔37也可以是将从第1构件30、第2构件40等选择的一个构件从其外表面及内表面的任一方朝向另一方延伸到构件的中间位置的非贯穿孔。在该情况下,非贯穿孔37也可以在上述构件的外表面具有开口端,并且从该外表面向头盔中心的方向延伸。或者,非贯穿孔37也可以在上述构件的内表面具有开口端,并且朝向构件的内部延伸。
·非贯穿孔37也可以不是由两个构件协作地构成,而是由一个构件构成。即,也可以仅由第1构件30构成非贯穿孔37,还可以仅由第2构件40构成非贯穿孔37。进一步地,也可以仅由第3构件50构成非贯穿孔37,还可以仅由插入构件60构成非贯穿孔37。进一步地,也可以仅由第4构件70构成非贯穿孔37,还可以仅由第5构件80构成非贯穿孔37。
·非贯穿孔37既能在成型后用工具等后开孔而构成,也能在成型时用模具成形。
·在第2构件40中,设置有凹部45的位置上的上下方向的宽度W1既可以与和头前部对应的部分的上下方向的宽度W2及和头后部对应的部分的上下方向的宽度W3相同,也可以比其宽度宽。
·在第2实施方式中,第5构件80也可以不是九个部件中密度最高的构件。
·在第2实施方式中,第4构件70的密度也可以高于第5构件80的密度。
·在第2实施方式中,第3构件50的密度也可以高于第4构件70的密度。另外,插入构件60的密度也可以与第4构件70的密度相同或者高于第4构件70的密度。
·在第2实施方式中,第3构件50的密度也可以低于插入构件60的密度。
·在第2实施方式中,第2构件40的密度也可以与第3构件50的密度相同或者高于第3构件50的密度。另外,第2构件40的密度也可以高于插入构件60的密度。
·在第2实施方式中,第1构件30也可以不是密度最低的构件。
·在第2实施方式中,内衬20既可以由比九个部件多的部件数量构成,也可以由比九个部件少的部件数量构成。
·在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中,插入构件60能顺利地进行向插入空间10d的压入,另外,只要是在压入时具有充足强度的构件,则其厚度T没有限定,只要根据插入空间10d的大小、形状等、以及插入构件60的材质、形状等适当决定即可。例如,插入构件60的厚度T也可以超过30mm,还可以少于3mm。另外,插入构件60也可以例如以厚度T成为3mm以上30mm以下的方式使多个构件贴合或者互相重叠而构成。
·在第1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主体部21在将佩戴者的头侧部覆盖的位置具备插入凹部22的结构。在第1实施方式中,不限定于此,只要在主体部21中的任意位置设置插入凹部22即可。例如,也可以在主体部21中的将佩戴者的头后部覆盖的位置设置插入凹部22。另外,也可以在主体部21中将佩戴者的头侧部覆盖的位置和将佩戴者的头后部覆盖的位置双方设置插入凹部22。
·在第1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主体部21通过第1构件30、第2构件40以及第3构件50构成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主体部21也可以是单一构件。另外,第1构件30和第2构件40也可以是单一构件。另外,例如也可以将第1构件30、第2构件40以及第3构件50中的任一构件分割成多个构件而构成。
·在第1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一个插入空间10d压入一个插入构件60的结构,但是在第1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是针对一个插入空间10d压入多个插入构件60的结构。
·在第1实施方式中,只要是插入构件60的外表面60a和帽体10的内表面10c紧密贴合,且插入构件60的内表面60b和主体部21的插入凹部22紧密贴合的状态,则插入构件60也可以不压入到插入空间10d的最里面。即,只要是主体部21借助插入构件60与帽体10紧密贴合的状态,则插入构件60的上表面或者前后的侧面也可以与插入凹部22分离。
·在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第2构件40也可以是分割成与头前部对应的部分、与头后部对应的部分、与将这两个部分连接的头侧部对应的部分,总共形成为四块的结构。
·在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中,头盔1、100并不限定于全盔式头盔。例如,也可以是下巴部能上升的上掀式头盔、敞开式头盔、具有装卸式下巴部的头盔、或者使下巴部旋转而能固定于头后部的活动式头盔。
附图标记的说明
T:厚度
1:头盔
10:帽体
10b:插入口
10c:内表面
10d:插入空间
20:内衬
21:主体部
21a:外表面
22:插入凹部
30:第1构件
40:第2构件
45:凹部
45c:第1锥形面
50:第3构件
60:插入构件
61:第2锥形面

Claims (18)

1.一种头盔,具备帽体和配置于所述帽体的内侧的冲击吸收件,
所述冲击吸收件具备:
具有半球面形状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在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具备插入凹部,所述插入凹部在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帽体的内表面之间划定朝向所述帽体的插入口开口的插入空间;和
插入构件,压入到所述插入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中,
所述主体部在将佩戴者的头侧部覆盖的位置具备所述插入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盔,其中,
所述主体部及所述插入构件是相同的发泡树脂成形体,
所述主体部中划定所述插入空间的部分和所述插入构件的发泡倍率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头盔,其中,
所述插入构件具有3mm以上30mm以下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头盔,其中,
所述插入构件能从所述插入空间拆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头盔,其中,
所述主体部具备:
第1构件,位于与头顶部对应的位置;
第2构件,在所述第1构件的下侧遍及头部全周而形成,并且具有环状形状;
一对第3构件,在所述第2构件的下侧位于与左右的头侧部对应的位置;
一对第4构件,在所述第3构件的下侧位于与左右脸颊部对应的位置;以及
第5构件,将所述第4构件的端部彼此连结,位于与口部及下巴部对应的位置,
所述第3构件各自是在所述帽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第3构件的外表面之间划定配置所述插入构件的所述插入空间的构件,
所述冲击吸收件具备共九个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盔,其中,
在所述共九个部件中,所述第1构件的密度最低,所述第2构件的密度其次低。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头盔,其中,
所述第2构件的密度低于所述第3构件的密度,且低于所述插入构件的密度,或者与所述插入构件的密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头盔,其中,
所述第3构件的密度与所述插入构件的密度相同,或者高于所述插入构件的密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头盔,其中,
所述第3构件的密度与所述第4构件的密度相同,或者低于所述第4构件的密度,且所述插入构件的密度低于所述第4构件的密度。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头盔,其中,
所述第5构件的密度与所述第4构件的密度相同,或者高于所述第4构件的密度,且所述第5构件的密度最高。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头盔,其中,
所述第2构件形成为:在所述第1构件与所述第3构件之间的上下方向的宽度比其他区域的上下方向的宽度窄。
13.根据权利要求6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头盔,其中,
在所述第2构件中,与头后部对应的部分的上下方向的宽度比所述第1构件与所述第3构件之间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及与头前部对应的部分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宽。
14.根据权利要求6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头盔,其中,
所述第1构件、所述第2构件、所述第3构件、所述第4构件、所述第5构件以及所述插入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具备非贯穿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头盔,其中,
所述非贯穿孔具备贯穿部和封闭部,
所述贯穿部设置于选自由所述第1构件、所述第2构件、所述第3构件、所述第4构件、所述第5构件以及所述插入构件构成的部件组的一个构件,所述贯穿部具备面对所述一个构件的外表面的第1端、和面对所述一个构件的第1对接面的第2端,所述第1对接面是与选自所述部件组的其他构件的第2对接面对接的面,所述其他构件与所述一个构件对接;
所述封闭部设置于所述第2对接面,将所述贯穿部的所述第2端封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头盔,其中,
所述贯穿部设置于所述第1构件,所述封闭部设置于所述第2构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头盔,其中,
所述主体部具备非贯穿孔。
18.一种头盔的制造方法,所述头盔具备帽体和配置于所述帽体的内侧的冲击吸收件,
所述头盔的制造方法具备将所述冲击吸收件装配于所述帽体的内侧的工序,
所述冲击吸收件具备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具有半球面形状,所述主体部在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具备插入凹部,所述插入凹部在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帽体的内表面之间划定朝向所述帽体的插入口开口的插入空间,
在所述工序中,在所述主体部装配于所述帽体的内侧后,将插入构件压入所述插入凹部。
CN202180090984.5A 2021-02-05 2021-09-28 头盔及头盔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67099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17071 2021-02-05
JP2021017071 2021-02-05
PCT/JP2021/035640 WO2022168366A1 (ja) 2021-02-05 2021-09-28 ヘルメットおよびヘルメット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09944A true CN116709944A (zh) 2023-09-05

Family

ID=82741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0984.5A Pending CN116709944A (zh) 2021-02-05 2021-09-28 头盔及头盔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90612A1 (zh)
EP (1) EP4289304A1 (zh)
JP (1) JPWO2022168366A1 (zh)
CN (1) CN116709944A (zh)
WO (1) WO202216836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69811A (ja) * 1985-09-24 1987-03-3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ヘルメツトの内張り構造
JP2000080514A (ja) * 1998-08-31 2000-03-21 Honda Access Corp ヘルメット
JP3765377B2 (ja) * 2000-04-04 2006-04-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ヘルメット
JP5232505B2 (ja) * 2008-03-06 2013-07-10 株式会社アライヘルメット ネックパッドの取付け構造
WO2018170495A1 (en) * 2017-03-17 2018-09-20 VICIS, Inc. Removable communications module pocket
JP2019085663A (ja) 2017-11-02 2019-06-06 株式会社アライヘルメット ヘルメ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89304A1 (en) 2023-12-13
WO2022168366A1 (ja) 2022-08-11
US20240090612A1 (en) 2024-03-21
JPWO2022168366A1 (zh) 2022-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81672B1 (ko) 안전헬멧용 두부보호체와 이러한 두부보호체를 구비한안전헬멧
US10736372B2 (en) Impact attenuation system for a protective helmet
CN110785096B (zh) 头盔
KR100323188B1 (ko) 풀페이스형 헬멧
US5101517A (en) Sports helmet with transparent windows in the side walls
CN110613201B (zh) 削弱转动冲击的骑行头盔
CN112135541B (zh) 护颏罩附接系统和方法
EP2311336B1 (en) Open face helmet
JP5214672B2 (ja) ヘルメットの頬パッド
CN111820522A (zh) 多部件头盔构造
US11612206B2 (en) Detachable pad fastening structure of helmet and helmet including same
CN116709944A (zh) 头盔及头盔的制造方法
US6691325B1 (en) Helmet for a race driver
JPH07109609A (ja) フルフェイス型ヘルメットの帽体
US20210298405A1 (en) Hat with flexible panels
US11337479B2 (en) Time trial bicycle helmet with ear shield
US10660391B2 (en) Helmet with floating brow band
JP4781007B2 (ja) ヘルメット
KR20090109002A (ko) 오토바이 헬멧
KR20220083425A (ko) 레저스포츠용 조립식 헬멧
WO2007093055A1 (en) Breath guard for helmet provided with a face shield
JPH09188913A (ja) 安全用ヘルメットのための頭部保護体
KR20100138053A (ko) 헬멧용 라이너
JPH09188912A (ja) 安全用ヘルメットのための頭部保護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