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96112A - 一种外立面改造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立面改造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96112A
CN116696112A CN202310816306.3A CN202310816306A CN116696112A CN 116696112 A CN116696112 A CN 116696112A CN 202310816306 A CN202310816306 A CN 202310816306A CN 116696112 A CN116696112 A CN 116696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ft
ceramic tile
construction
tile
slur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163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国建
王道斌
何山
张春雄
黄荣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163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961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96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961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96Repairing or restoring faca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立面改造施工方法,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施工准备,确定软瓷砖及所需材料,建立完善施工措施;S20:基层处理,对原外立面瓷砖进行处理,以达到软瓷砖铺贴要求;S30:排板弹线,通过预铺贴软瓷砖做出标记;S40:软瓷砖铺贴,按照标记对软瓷砖刮浆铺贴,并及时调整位置与平整度;S50:清缝、填缝、勾缝;S60:软瓷砖表面清洁;S70:对施工后成品采取保护措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施工方法相对传统旧瓷砖外立面改造施工省去了旧外立面瓷砖拆除的工序,节约了大量工期,节省了劳动力的投入,减少管理费用、设备租赁使用费,降低了工程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外立面改造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立面改造软瓷砖铺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国城市新建筑逐层出不穷,建筑的外墙立面变得越来越美观和功能化,与此同时城市的旧建筑与新建筑毗邻共存,严重影响城市的整体景观风貌。由于建筑的外墙立面变得越来越美观和功能化,而老旧建筑的外墙立面仍然是较为单一,甚至在时间的侵蚀下,老旧建筑的外墙立面变得脏污、脱落和开裂,影响城市的美观化,因此在城市现代化推进过程中,老旧建筑的外墙立面改造是一大重点。
因此,通过对旧建筑合理更新、改造来替代大拆大建以实现建筑物的焕然一新,有效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成为了首选方案。目前国内在外立面改造施工中,常采用的做法是将原外立面瓷砖凿除重新铺贴新瓷砖或者涂刷外墙涂料。但由于大量瓷砖拆除工程量大,且影响工期客观因素较多,以至于增加施工工期,使成本控制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一种无内支撑的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相对传统旧瓷砖外立面改造施工省去了旧外立面瓷砖拆除的工序,节约了大量工期,节省了劳动力的投入,减少管理费用、设备租赁使用费,降低了工程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立面改造施工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施工准备,确定软瓷砖及所需材料,建立完善施工措施;
S20:基层处理,对原外立面瓷砖进行处理,以达到软瓷砖铺贴要求;
S30:排板弹线,通过预铺贴软瓷砖做出标记;
S40:软瓷砖铺贴,按照标记对软瓷砖刮浆铺贴,并及时调整位置与平整度;
S50:清缝、填缝、勾缝,利用填缝剂减少软瓷砖位移的发生,增加使用寿命;
S60:软瓷砖表面清洁;
S70:对施工后成品采取保护措施。
在上述的步骤中,所述步骤S10具体步骤为:
S101:根据设计要求确认软瓷砖的颜色、规格、尺寸,确定现场所需材料的数量,提前准备好现场施工工具、施工措施;
S102: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明确质量验收标准,对工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培训;
S103:布置好各种临时设施,按规范与经审核的专项方案搭设施工双排式、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S104:制作样板并在现场试安装,并对粘贴样板的粘结强度进行检验,粘结强度不小于0.2MPa则符合规范要求;
S105:样板效果得到各方确认后,再进行正式制作和安装施工。
在上述的步骤中,所述步骤S20具体步骤为:
S201:检查原外立面瓷砖完好程度,确保墙体的抗拉强度,拆除突出物并用抗裂砂浆填补平整,最后保证瓷砖表面清洁;
S202:使用墙面水分仪用墙面水份仪检测基底含水率不大于8%,环境温度应在5~35℃之间后,使用滚筒由上至下将界面剂浆料均匀涂刷到原外立面瓷砖表面,使界面剂均匀、牢固地粘附在基底上,自然养护24h后,界面剂全干形成界面;
S203:将聚合物抗裂砂浆干粉与水按4:1的重量配制,用电动搅拌机搅拌3分钟,静置5分钟,然后再次搅拌均匀后使用;
S204:将抗裂砂浆均匀抹于界面剂基底面上,在抗裂砂浆涂抹凝固前,再将玻纤网格布弯曲面朝向墙面,及时将玻纤网格布抹压进入抗裂砂浆层里,将从玻璃纤维网格布孔眼里挤出的浆料抹压平整,使网眼砂浆饱满度达到l00%,且确保玻璃纤维网格布被完全覆盖;
S205:待第一层抗裂砂浆干固24小时至表面不沾手之后,抹压第二层干混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面层,且保证平整度和垂直度达标且表面无颗粒浮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04中,玻璃纤维网格布之间的接头采用搭接方式,在阴阳角处加铺一层玻璃纤维网格布增强层。
在上述的步骤中,所述步骤S30具体步骤为:
S301: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模式进行软瓷砖进行排试,排试时宜用整块进行排试;
S302:以软瓷砖材科的规格、尺寸为标准,按试排效果和整块的倍数弹出垂直线和水平线作为粘贴控制线;
S303:根据工程量准备相符合数量的软瓷砖材料,按需拆开,对拆开的软瓷砖应对其外观、规格、尺寸、色差和面密度进行复检;
S304: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样板进行排砖,并确定接缝宽度、分格,排砖宜使用整砖,对必须使用非整砖的部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S305:在铺贴前进行试铺贴,同时在铺贴过程中把颜色接近的软瓷砖片材铺到一起,产品色度变化逐步过渡,颜色自然过度;
S306:以图纸基准线为标准,每平方米设置两道垂直线和水平线,弹出控制线,作出标记。
在上述的步骤中,所述步骤S40具体步骤为:
S401:调制粘结剂,通过电动工具搅拌5-10分钟至粘结剂成奶油状为宜,需根据天气条件控制在2-3小时内使用完;
S402:使用锯齿镘刀括浆,对软瓷砖使用背面满刮浆方式,将浆厚控制在2-3mm,刮面须均匀,使满浆度须达到90%以上;
S403:检查软瓷四边及手在没被粘结剂及其它污染时,自上而下按弹线所示进行软瓷砖粘贴并随时用水平靠尺检查平整度,同时保证缝隙宽度一致后用双手来回挪动和对线,使浆料均匀挤到边;
S404:移动调制软瓷砖到合适位置后,在保证按压板干净未受污染的前提下用平面压板均匀按压或拍打软瓷砖表面,使粘结均匀的同时调节饰面的平整度,对按挤出的少量粘结剂或粘贴时不小心污染软瓷砖表面时,待其半干至不粘手时,用小铲刀轻轻铲除;
S405:软瓷砖粘贴完成后,应对粘贴的整体效果进行检查,对有偏移标线的、平整度出入大的和有色差、破损、污染严重的软瓷砖进行及时修补。
在上述的步骤中,所述步骤S50具体步骤为:
S501:对软瓷砖接缝处使用抹刀刀口或小平口改刀进行清缝处理,以便于填缝剂浆料的填入;
S502:将填缝剂调成牙膏状后将其灌入三角形塑料袋内,后部扎紧;根据缝宽要求,用剪刀适当剪开一个小口,稍微用力挤出,填于缝内,适当冒出缝口;
S503:沿着水平、竖向砖缝,在铺贴完的软瓷砖缝内挤缝,操作时应挤压均匀、密实,挤压的浆料不得突出铺贴的软瓷砖表面;
S504:当填缝料半干时,用压缝球进行勾缝,宜从上到下,先短缝后长缝,勾缝的深度为略凹于面砖表面,保证压实、压平以及缝边清晰,且浆料不得污染面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60中,粘接剂或者填缝料污染到软瓷砖板面的部分,待污染浆料初凝后,用灰刀工具轻轻将其剔除后,辅以干毛巾或干海绵在污染处轻擦。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70中,在做清洁处理之前,需要事先做局部小样实验,效果认可后再进行大面积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70中,完成铺贴后,48小时内避免雨水冲刷;对因油漆、防水后续工程而可能造成污染的部位和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碰损的部位,采取临时保护措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施工方法相对传统旧瓷砖外立面改造施工省去了旧外立面瓷砖拆除的工序,节约了大量工期,节省了劳动力的投入,减少管理费用、设备租赁使用费,降低了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外立面改造施工方法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外立面改造施工方法的工艺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外立面改造施工方法的排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外立面改造施工方法的施工方法,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施工准备,确定软瓷砖30及所需材料,建立完善施工措施;
S20:基层处理,对原外立面瓷砖70进行处理,以达到软瓷砖30铺贴要求;
S30:排板弹线,通过预铺贴软瓷砖30做出标记;
S40:软瓷砖30铺贴,按照标记对软瓷砖30刮浆铺贴,并及时调整位置与平整度;
S50:清缝、填缝、勾缝,利用填缝剂40减少软瓷砖30位移的发生,增加使用寿命;
S60:软瓷砖30表面清洁;
S70:对施工后成品采取保护措施。
本发明中,通过设置该一系列操作,该施工方法相对传统旧瓷砖外立面改造施工省去了旧外立面瓷砖拆除的工序,施工过程减少了施工噪音,施工灰尘排放,有效保证了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减少了建筑废料的产生,有较好的节能环保效益。这种施工方法可以极大程度上节约大量工期,节省了劳动力的投入,减少管理费用、设备租赁使用费,降低了工程成本。使用软瓷砖30作为外立面改造铺贴材料,软瓷砖30颜色、尺寸丰富,能够满足各种类型的外墙改造需求,且材料本身具备耐久耐酸碱、抗污自洁、不透水等优良特性,自重轻能稳固的粘贴在外墙上,同时有效保证施工质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2、所述步骤S10具体步骤为:
S101:根据设计要求确认软瓷砖30的颜色、规格、尺寸,确定现场所需材料的数量,提前准备好现场施工工具、施工措施;
S102: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明确质量验收标准,对工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培训;
S103:布置好各种临时设施,按规范与经审核的专项方案搭设施工双排式、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S104:制作样板并在现场试安装,并对粘贴样板的粘结强度进行检验,粘结强度不小于0.2MPa则符合规范要求;
S105:样板效果得到各方确认后,再进行正式制作和安装施工。
所述步骤S20具体步骤为:
S201:检查原外立面瓷砖70完好程度,确保墙体的抗拉强度,拆除突出物并用抗裂砂浆50填补平整,最后保证瓷砖表面清洁;
S202:使用墙面水分仪用墙面水份仪检测基底含水率不大于8%,环境温度应在5~35℃之间后,使用滚筒由上至下将界面剂60浆料均匀涂刷到原外立面瓷砖70表面,使界面剂60均匀、牢固地粘附在基底上,自然养护24h后,界面剂60全干形成界面;
S203:将聚合物抗裂砂浆50干粉与水按4:1的重量配制,用电动搅拌机搅拌3分钟,静置5分钟,然后再次搅拌均匀后使用;
S204:将抗裂砂浆50均匀抹于界面剂60基底面上,在抗裂砂浆50涂抹凝固前,再将玻纤网格布10弯曲面朝向墙面,及时将玻纤网格布10抹压进入抗裂砂浆50层里,将从玻璃纤维网格布孔眼里挤出的浆料抹压平整,使网眼砂浆饱满度达到l00%,且确保玻璃纤维网格布被完全覆盖;
S205:待第一层抗裂砂浆50干固24小时至表面不沾手之后,抹压第二层干混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面层,需保证平整度和垂直度达标且表面无颗粒浮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04中,进行检查时,用小锤敲击确认瓷砖是否存在空鼓、开裂、剥落等现象,如遇到膨胀螺丝等突出物,应将其拆除并用抗裂砂浆50将洞口填补打磨平整。所述步骤S203中,抗裂砂浆50随拌随用,一次性掺量不宜过多,以控制稠度。
再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04中,玻璃纤维网格布之间的接头采用搭接方式,宽100mm,阴阳角等重点位置加铺一层玻璃纤维网格布增强层。且需要在砂浆终凝之后做好成品保护,防止雨水浸渗和冲刷,在24小时之后检查验收合格,再进行软瓷粘贴。
软瓷砖30主要原材料采用泥土,并可充分利用城建废弃泥土,生产过程不向大气中释放硫化物等有害物质。相比于其他装饰材料难以被降解或重新利用的,长久以后会成为固体垃圾,变成新的环保公害。软瓷砖30产品使用到一定的年限当其款式、色彩需要更新时,可完全回收再加工成新品或重新还原成泥土用于耕种。而且软瓷建筑环保装饰材料重量仅是普通陶瓷砖的1/10左右,且透气性优异,粘结强度高,避免了软瓷砖30施工使用过程中出现传统陶瓷砖、马赛克铺贴过程中出现的脱落伤人的安全隐患,有效保证施工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0具体步骤为:
S301: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模式进行软瓷砖30进行排试,排试时宜用整块进行排试;
S302:以软瓷砖30材科的规格、尺寸为标准,按试排效果和整块的倍数弹出垂直线和水平线作为粘贴控制线;
S303:根据工程量准备相符合数量的软瓷砖30材料,按需拆开,对拆开的软瓷砖30应对其外观、规格、尺寸、色差和面密度进行复检;
S304: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样板进行排砖,并确定接缝宽度、分格,排砖宜使用整砖,对必须使用非整砖的部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S305:在铺贴前进行试铺贴,同时在铺贴过程中把颜色接近的软瓷砖30片材铺到一起,产品色度变化逐步过渡,颜色自然过度;
S306:以图纸基准线为标准,每平方米设置两道垂直线和水平线,弹出控制线,作出标记。
具体的,保证软瓷间缝宽均匀,控制在5mm~8mm。注意大墙面、通天柱子和垛要排整砖并尽可能避免非整砖行,不可避免的时候,非整砖行应排在次要部位,如窗间墙或阴角处等,但要注意一致和对称。如果遇有墙面突出物周围的软瓷砖30应整砖套割吻合,边缘整齐,不得用非整砖随意拼凑镶贴。对有破损、变形、尺寸和色差大的材料,按要求分类堆放,并做好标识。对需要裁切的材料,应将裁切的废料分类回收,做后期裁补、抛光边角时使用。对于需密缝粘贴的软瓷砖30时,根据软瓷饰面的颜色,在基底接缝处做剧同色或近色漆料等处理,保证接缝处的美观。对需切割的软瓷砖30,要对切口进行修磨,保证平直光滑,以免造成毛糙、勾缝不匀,金属镶条不到位等不美观的现象。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样板进行排砖,并确定接缝宽度、分格,排砖宜使用整砖。对必须使用非整砖的部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再进一步的,S40具体步骤为:
S401:调制粘结剂20,通过电动工具搅拌5-10分钟至粘结剂20成奶油状为宜,需根据天气条件控制在2-3小时内使用完;
S402:使用锯齿镘刀括浆,对软瓷砖30使用背面满刮浆方式,将浆厚控制在2-3mm,刮面须均匀,使满浆度须达到90%以上;
S403:检查软瓷四边及手在没被粘结剂20及其它污染时,自上而下按弹线所示进行软瓷砖30粘贴并随时用水平靠尺检查平整度,同时保证缝隙宽度一致后用双手来回挪动和对线,使浆料均匀挤到边;
S404:移动调制软瓷砖30到合适位置后,在保证按压板干净未受污染的前提下用平面压板均匀按压或拍打软瓷砖30表面,使粘结均匀的同时调节饰面的平整度,对按挤出的少量粘结剂20或粘贴时不小心污染软瓷砖30表面时,待其半干至不粘手时,用小铲刀轻轻铲除;
S405:软瓷砖30粘贴完成后,应对粘贴的整体效果进行检查,对有偏移标线的、平整度出入大的和有色差、破损、污染严重的软瓷砖30进行及时修补。
软瓷砖30铺贴使用专用的双组份专业软瓷砖30粘结剂20,其中A组份干粉与B组份胶剂比为4:1,通过电动工具搅拌5-10分钟至粘结剂20成奶油状为宜。特别是注意调制粘结剂20时禁止加水。即使干结也不可以加水,可加入适量B组份胶剂。搅拌好的粘结剂20应根据天气条件控制在2-3小时内使用完。
再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0具体步骤为:
S501:对软瓷砖30接缝处使用抹刀刀口或小平口改刀进行清缝处理,以便于填缝剂40浆料的填入;
S502:将填缝剂40调成牙膏状后将其灌入三角形塑料袋内,后部扎紧;根据缝宽要求,用剪刀适当剪开一个小口,稍微用力挤出,填于缝内,适当冒出缝口;
S503:沿着水平、竖向砖缝,在铺贴完的软瓷砖30缝内挤缝,操作时应挤压均匀、密实,挤压的浆料不得突出铺贴的软瓷砖30表面;
S504:当填缝料半干时,用压缝球进行勾缝,宜从上到下,先短缝后长缝,勾缝的深度为略凹于面砖表面,保证压实、压平以及缝边清晰,且浆料不得污染面砖表面。
如图3所示,建筑物转角位90的阳角均采用对角粘帖,缝口平直一致。阴角处在一面墙退3mm,清缝后填入填缝剂40。当窗口、柱立面尺寸与面砖模数不符时,必须采用对称切割,两侧切割的面砖大小尺寸应一致、缝口均匀。面砖的压向应正确,窗侧面砖成型均切框边2-3mm,门窗框80两侧应均匀一致,窗台、腰线等不小于5%的泛水坡,门窗框80下口面砖成型不超过主框。门窗框80侧边部位的面砖成型应与框边预留5mm的缝隙,勾缝时采用压缝球沿框边压成小圆弧状或预留5mm缝隙不勾缝直接采用密封胶填缝。如有排水要求的部位做成滴水线,门窗框80侧平面砖镶贴时应内高外底,保证泛水坡度正确。
另外,所述步骤S60中,粘接剂或者填缝料污染到软瓷砖30板面的部分,待污染浆料初凝后,用灰刀等工具轻轻将其剔除后,辅以干毛巾或干海绵在污染处轻擦。所述步骤S70中,在做清洁处理之前,需要事先做局部小样实验,效果认可后再进行大面积作业。如整体有脏污现象,可采用汽车用泡沫清洁剂、类似清洁瓷砖的弱稀草酸溶液进行整体清洁,清洁后随即用清水冲净。擦洗工具忌用钢丝球之类硬质材料,以防划伤软瓷砖30。所述步骤S70中,完成铺贴后,48小时内避免雨水冲刷;对因油漆、防水等后续工程而可能造成污染的部位和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碰损的入口、通道、阳角等部位,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合理安排水、电、设备安装等工序,如需钻孔时,在未铺贴完成或粘结剂20完全固结时的软瓷砖30上开凿孔洞。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外立面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施工准备,确定软瓷砖及所需材料,建立完善施工措施;
S20:基层处理,对原外立面瓷砖进行处理,以达到软瓷砖铺贴要求;
S30:排板弹线,通过预铺贴软瓷砖做出标记;
S40:软瓷砖铺贴,按照标记对软瓷砖刮浆铺贴,并及时调整位置与平整度;
S50:清缝、填缝、勾缝,利用填缝剂减少软瓷砖位移的发生,增加使用寿命;
S60:软瓷砖表面清洁;
S70:对施工后成品采取保护措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立面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具体步骤为:
S101:根据设计要求确认软瓷砖的颜色、规格、尺寸,确定现场所需材料的数量,提前准备好现场施工工具、施工措施;
S102: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明确质量验收标准,对工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培训;
S103:布置好各种临时设施,按规范与经审核的专项方案搭设施工双排式、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S104:制作样板并在现场试安装,并对粘贴样板的粘结强度进行检验,粘结强度不小于0.2MPa则符合规范要求;
S105:样板效果得到各方确认后,再进行正式制作和安装施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立面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具体步骤为:
S201:检查原外立面瓷砖完好程度,确保墙体的抗拉强度,拆除突出物并用抗裂砂浆填补平整,最后保证瓷砖表面清洁;
S202:使用墙面水分仪用墙面水份仪检测基底含水率不大于8%,环境温度应在5~35℃之间后,使用滚筒由上至下将界面剂浆料均匀涂刷到原外立面瓷砖表面,使界面剂均匀、牢固地粘附在基底上,自然养护24h后,界面剂全干形成界面;
S203:将聚合物抗裂砂浆干粉与水按4:1的重量配制,用电动搅拌机搅拌3分钟,静置5分钟,然后再次搅拌均匀后使用;
S204:将抗裂砂浆均匀抹于界面剂基底面上,在抗裂砂浆涂抹凝固前,再将玻纤网格布弯曲面朝向墙面,及时将玻纤网格布抹压进入抗裂砂浆层里,将从玻璃纤维网格布孔眼里挤出的浆料抹压平整,使网眼砂浆饱满度达到l00%,且确保玻璃纤维网格布被完全覆盖;
S205:待第一层抗裂砂浆干固24小时至表面不沾手之后,抹压第二层干混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面层,且保证平整度和垂直度达标且表面无颗粒浮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立面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4中,玻璃纤维网格布之间的接头采用搭接方式,在阴阳角处加铺一层玻璃纤维网格布增强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立面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具体步骤为:
S301: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模式进行软瓷砖进行排试,排试时宜用整块进行排试;
S302:以软瓷砖材科的规格、尺寸为标准,按试排效果和整块的倍数弹出垂直线和水平线作为粘贴控制线;
S303:根据工程量准备相符合数量的软瓷砖材料,按需拆开,对拆开的软瓷砖应对其外观、规格、尺寸、色差和面密度进行复检;
S304: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样板进行排砖,并确定接缝宽度、分格,排砖宜使用整砖,对必须使用非整砖的部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S305:在铺贴前进行试铺贴,同时在铺贴过程中把颜色接近的软瓷砖片材铺到一起,产品色度变化逐步过渡,颜色自然过度;
S306:以图纸基准线为标准,每平方米设置两道垂直线和水平线,弹出控制线,作出标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立面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具体步骤为:
S401:调制粘结剂,通过电动工具搅拌5-10分钟至粘结剂成奶油状为宜,需根据天气条件控制在2-3小时内使用完;
S402:使用锯齿镘刀括浆,对软瓷砖使用背面满刮浆方式,将浆厚控制在2-3mm,刮面须均匀,使满浆度须达到90%以上;
S403:检查软瓷四边及手在没被粘结剂及其它污染时,自上而下按弹线所示进行软瓷砖粘贴并随时用水平靠尺检查平整度,同时保证缝隙宽度一致后用双手来回挪动和对线,使浆料均匀挤到边;
S404:移动调制软瓷砖到合适位置后,在保证按压板干净未受污染的前提下用平面压板均匀按压或拍打软瓷砖表面,使粘结均匀的同时调节饰面的平整度,对按挤出的少量粘结剂或粘贴时不小心污染软瓷砖表面时,待其半干至不粘手时,用小铲刀轻轻铲除;
S405:软瓷砖粘贴完成后,应对粘贴的整体效果进行检查,对有偏移标线的、平整度出入大的和有色差、破损、污染严重的软瓷砖进行及时修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立面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0具体步骤为:
S501:对软瓷砖接缝处使用抹刀刀口或小平口改刀进行清缝处理,以便于填缝剂浆料的填入;
S502:将填缝剂调成牙膏状后将其灌入三角形塑料袋内,后部扎紧;根据缝宽要求,用剪刀适当剪开一个小口,稍微用力挤出,填于缝内,适当冒出缝口;
S503:沿着水平、竖向砖缝,在铺贴完的软瓷砖缝内挤缝,操作时应挤压均匀、密实,挤压的浆料不得突出铺贴的软瓷砖表面;
S504:当填缝料半干时,用压缝球进行勾缝,宜从上到下,先短缝后长缝,勾缝的深度为略凹于面砖表面,保证压实、压平以及缝边清晰,且浆料不得污染面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立面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0中,粘接剂或者填缝料污染到软瓷砖板面的部分,待污染浆料初凝后,用灰刀工具轻轻将其剔除后,辅以干毛巾或干海绵在污染处轻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立面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0中,在做清洁处理之前,需要事先做局部小样实验,效果认可后再进行大面积作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立面改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0中,完成铺贴后,48小时内避免雨水冲刷;对因油漆、防水后续工程而可能造成污染的部位和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碰损的部位,采取临时保护措施。
CN202310816306.3A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外立面改造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66961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6306.3A CN116696112A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外立面改造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16306.3A CN116696112A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外立面改造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96112A true CN116696112A (zh) 2023-09-05

Family

ID=87835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16306.3A Pending CN116696112A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外立面改造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9611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38065B (zh) 一种地砖地面铺贴施工方法
CN109267709B (zh) 一种变形缝防渗漏结构及其修复方法
CN112064955A (zh) 一种应用于地砖地面铺贴施工方法
CN104746772B (zh) 灰渣混凝土空心隔墙板的防裂施工方法
CN112267628A (zh) 建筑工程内墙装修免抹灰系统施工方法
CN108468413A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免抹灰防空鼓施工方法
CN110644318A (zh) 一种场道道面混凝土施工方法
CN112681643A (zh) 外墙面水洗石施工工法
CN112211364A (zh) 胶粘式内墙砖结构及粘贴施工方法
CN110735493B (zh) 一种平屋面防渗漏的复合防水方法
CN116696112A (zh) 一种外立面改造施工方法
CN100582417C (zh) 合成树脂幕墙系列浆料在墙体表面的施工工艺
CN211949245U (zh) 一种屋面石材泛水结构
CN107299731A (zh) 一种山砂水泥砂浆抹灰防空鼓及开裂施工方法
CN114876075A (zh) 一种车库顶板防渗水施工方法
CN112127752A (zh) 外齐式外窗安装防渗漏施工工艺
CN205025042U (zh) 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胶粘结构
CN111749439A (zh) 一种软磁瓷砖施工方法
CN113323314A (zh) 一种冻融环境下烧结陶瓷砖外墙铺贴施工方法
CN110821101A (zh) 一种用于涂料外墙压线凹槽的施工方法
CN110130643B (zh) 一种塑胶、亚麻地面施工工艺
CN109610764B (zh) 一种花岗岩立面铺贴施工工艺
CN116537473A (zh) 一种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
CN109184093B (zh) 一种屋面泛水施工方法及混凝土搅拌装置
CN105178518A (zh) 一种即有屋面的节能环保式防水保温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