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37473A - 一种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37473A
CN116537473A CN202310570123.8A CN202310570123A CN116537473A CN 116537473 A CN116537473 A CN 116537473A CN 202310570123 A CN202310570123 A CN 202310570123A CN 116537473 A CN116537473 A CN 1165374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urface
plastering
mortar
ash
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701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仝浩泽
钱士亮
姜寿祥
徐刚
范伟
陈�胜
肖庆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dant Deco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dant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dant Deco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dant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7012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374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37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374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2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of plastic materials hardening after applying, e.g. plas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2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of plastic materials hardening after applying, e.g. plaster
    • E04F13/04Bases for plas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2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of plastic materials hardening after applying, e.g. plaster
    • E04F13/04Bases for plaster
    • E04F13/045Means for fastening plaster-bases to a supporting structu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2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of plastic materials hardening after applying, e.g. plaster
    • E04F13/04Bases for plaster
    • E04F13/06Edge-protecting bord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21/00Implements for 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 E04F21/02Implements for 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for applying plasticised masses to surfaces, e.g. plastering walls
    • E04F21/04Patterns or templates; Jointing rul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基层处理;(b)浇水湿润;(c)贴灰饼、冲标筋;(d)抹门窗口水泥砂浆护角;(e)抹底灰;(f)修抹墙面上的箱、槽、孔洞;(g)混合砂浆罩面;(h)满刮防霉耐水腻子;(i)刷白色乳胶漆涂料。这样能够保证抹灰层和涂料层等的粘结强度、具有良好的抗开裂效果,无脱层、空鼓、裂缝,面层无爆灰、裂纹等缺陷;表面平整、光滑、洁净,线角顺直、清晰,毛面纹路均匀一致。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施工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抹灰的施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墙面抹灰,是指在墙面上抹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白灰砂浆面层工程。室内外墙面抹灰工作是建筑结构施工完成之后的一项工作,科学的抹灰工作可以起到防潮、防风化、隔热等功能,避免建筑物墙体受到风、雨、雪等的侵蚀。大模板施工的混凝土墙面光洁平整,但大模板施工的墙体在纵横墙交接处、楼梯间上下层交接处,门窗洞口处等部位,墙面需进行抹灰找直。
申请号为202011433595.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喷浆抹灰施工方法,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抹灰时,采用喷浆技术进行基层处理,重点在于喷浆法基层处理时对于墙面抹灰裂缝的控制,证明喷浆法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抹灰中的利用是可行的,同时在经济效益方面也实现突破,采用本发明喷浆的速度较快,比用界面处理剂处理的方法要快50%以上,有利于节省工期,材料和人工都节省60%以上,有利于经济效益提升。申请号为202211144461.7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基层处理;将待抹灰的墙面处理干净,将墙面铲平处理;S2:吊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根据墙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的情况,确定后续抹灰层的厚度,并进行贴灰饼操作;S3:墙面冲筋;采用与灰饼和抹灰层相同的水泥砂浆进行冲筋处理,并且冲筋的数量由房间的高度或宽度来决定;S4:抹墙面灰浆;墙面灰浆分层进行处理,包括底层灰、中层灰和上层灰;S5:养护处理,墙面灰浆处理完成后,对墙面灰浆层进行定时养护。上述工艺步骤具有防止抹灰后墙面开裂的问题以及提高墙面质量的效果。上述内墙抹灰的工艺步骤相对简单,难以满足日益严苛的工程质量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的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基层处理:检查加气混凝土墙体,使其表面密实、平顺,用托线板检查墙体的垂直偏差及平整度;并在砼砖墙交接处薄抹砂浆,贴耐碱玻纤网格布;
(b)浇水湿润:将墙面浮土清扫干净,多遍浇水湿润至水分渗入砌块深度为8~10mm,使用界面剂一道甩毛;
(c)贴灰饼、冲标筋:用第一水泥石灰混合砂浆在墙面贴上多组灰饼,所述灰饼的上下方向用托线板找垂直、水平方向用靠尺板或拉通线找平;依照已贴好的灰饼,从水平或垂直方向在各灰饼之间用第一水泥混合砂浆冲标筋,反复搓平,上下吊垂直;相邻两组所述灰饼的间距为1.5~2.0m,每组所述灰饼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灰饼的间距为1.5~2.0m;
(d)抹门窗口水泥砂浆护角:在室内门窗口的阳角和门窗套、柱面阳角处抹水泥砂浆护角,所述水泥砂浆护角的高度≥2m且其每侧包边的宽度≥50mm;
(e)抹底灰:在墙面上抹第一水泥混合砂浆至厚度为13~18mm,扫毛或划出纹线,养护,用托线板检查确保其垂直、平整且阴、阳角方正,顶板、顶梁与墙面交角顺直,管道后阴角顺直;
(f)修抹墙面上的箱、槽、孔洞:将暖气、电气设备的箱、槽、孔洞口周边30~60mm的底灰砂浆清理干净;
(g)混合砂浆罩面:在底灰上抹厚度为4~6mm的第二水泥混合砂浆罩面;
(h)满刮防霉耐水腻子:第一遍用胶皮刮板横向满刮;第二遍找补阴阳角及坑凹处,令阴阳角顺直,用胶皮刮板横向满刮;第三遍用胶皮刮板找补腻子或用钢片刮板满刮腻子;
(i)刷白色乳胶漆涂料:按先刷顶板后刷墙面、墙面先上后下的涂刷顺序,刷至少三遍乳胶漆。
优化地,步骤(a)中,对所述加气混凝土墙体上松动、灰浆不饱满的拼缝、粱及板下的顶头缝用第一胶灰浆填塞密实,将露出墙面的舌头灰刮净,将墙面的凸出部位剔凿平整,再用第一胶灰浆将墙面坑凹不平处、砌块缺楞掉角处以及剔凿的设备管线槽、洞整修密实、平顺;所述第一胶灰浆为掺水量10%的107胶灰浆。
进一步地,步骤(b)中,浇水在抹灰前一天进行;当遇风干天气,抹灰时墙面仍干燥不湿,应再喷一遍水并在抹灰时墙面不显浮水,喷水后立即刷一遍第二胶灰浆,再开始抹灰;所述第二胶灰浆为掺水量20%的107胶灰浆。
优化地,步骤(c),先用托线板检测一遍墙面不同部位的垂直、平整情况,以墙面的实际高度决定灰饼和冲筋的数量;
优化地,贴灰饼时先上后下,使墙面上、下灰饼表面处在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地,步骤(d),所述水泥砂浆护角的施工方法为:
(d1)在室内门窗口的阳角和门窗套、柱面阳角处的两面贴好靠尺,刷一遍第一胶灰浆;
(d2)在所述第一胶灰浆上刷第一水泥砂浆,所述第一水泥砂浆中水泥和砂的质量比为1∶3;
(d3)在所述第一水泥砂浆上用第二水泥砂浆与所述标筋找平,所述第二水泥砂浆中水泥和砂的质量比为1∶2.5;待砂浆稍干后还用素水泥膏抹成小圆角,成活后与墙面灰层平齐。
进一步地,步骤(c)和步骤(e)中,所述第一水泥混合砂浆中水泥、石灰膏和砂的质量比为1∶1∶6;步骤(g)中,所述第二水泥混合砂浆中水泥、石灰膏和砂的质量比为1∶0.3∶3。
更进一步地,步骤(f)中,还使用第一水泥砂浆把槽口周边修抹平齐、方正、光滑,抹灰时比墙面底灰高出一个罩面灰的厚度,使之成活后与墙体罩面灰平齐,确保槽、洞周边修整好。
更进一步地,步骤(g)中,当底灰为五成或六成干时开始抹所述第二水泥混合砂浆,将其抹平、压实、赶光;并且在抹所述第二水泥混合砂浆前刷所述第一胶灰浆。
优化地,步骤(h)中,刮腻子的遍数由墙面平整程度决定,至少为三遍;第一遍和第二遍时,一刮板紧接着一刮板,接头不得留槎,每刮一刮板最后收头摇干净利落;干燥后磨砂纸,将浮腻子及斑迹磨光,再将墙面清扫干净;第三遍时将墙面刮平刮光,干燥后用细砂纸磨平磨光,不遗漏或将腻子磨穿。
进一步地,步骤(i)中,
刷第一遍乳胶漆前,先将墙面清扫干净,用布将墙面粉尘擦掉;乳胶漆用排笔涂刷,使用新排笔时,将排笔上的浮毛和不牢固的毛理掉;乳胶漆使用前搅拌均匀,加稀释剂稀释,干燥后复补腻子,再干燥后用砂纸磨光,清扫干净;
刷第二遍乳胶漆至漆膜干燥后,用细砂纸将墙面小疙瘩和排笔毛打磨掉,磨光滑后清扫干净;
涂刷时从一头开始,逐渐刷向另一头,上下顺刷互相衔接,后一排笔紧接前一排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严格按照基层处理、浇水湿润、贴灰饼与冲标筋、抹门窗口水泥砂浆护角、抹底灰等工艺步骤的条件和顺序进行施工,这样能够保证抹灰层和涂料层等的粘结强度、具有良好的抗开裂效果,无脱层、空鼓、裂缝,面层无爆灰、裂纹等缺陷;表面平整、光滑、洁净,线角顺直、清晰,毛面纹路均匀一致。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下面将结合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的施工准备及材料要求如下:
一、材料要求:(1)水泥:PO 32.5普通硅酸盐水泥;(2)砂子:沂河中砂,使用前过孔径5mm的筛子,含泥量不超过5%,不得含有杂物;(3)石灰膏:使用前一个月用块状生石灰淋制,淋灰用孔径为3mm×3mm的筛子过滤,或使用磨细生石灰粉,在沉淀池内贮存,用水浸泡不少于 3天(≥3天),使其充分熟化,石灰膏内不得含有未熟化的颗粒和其他杂质。提前将灰膏捣成灰浆,掺入水泥砂浆中搅拌;(4)界面剂:混凝土剪力墙采用专用的混凝土界面剂(斯华曼);(5)耐碱玻纤网格布:用于混凝土墙、梁与加气混凝土砌块交界处,接缝两边各250mm。
二、作业条件:(1)对主体结构工程进行核查验收,并取得结构验收手续后,方可进行抹灰工程;(2)抹灰前对墙体上被剔凿的管线槽、洞进行整修完善。检查门窗框位置是否正确,安装连接是否牢固,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用1∶3水泥砂浆(水泥:砂)或1∶1∶6(水泥:石灰膏:砂)水泥混合砂浆嵌塞严实(各种浆料中均含有适量水,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即可)。
上述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基层处理:检查加气混凝土墙体,使其表面密实、平顺,用托线板检查墙体的垂直偏差及平整度;并在砼砖墙交接处薄抹砂浆,贴耐碱玻纤网格布(在墙体顶部和底部的接缝处均贴耐碱玻纤网格布,延伸至接缝两边各250mm;还可以在耐碱玻纤网格布的两面设置镀锌铁丝网,进一步提高抗开裂效果),防止墙体抹灰层开裂;
对加气混凝土墙体上松动、灰浆不饱满的拼缝、粱及板下的顶头缝用第一胶灰浆填塞密实,将露出墙面的舌头灰刮净,将墙面的凸出部位剔凿平整,再用第一胶灰浆(掺水量10%的107胶灰浆)将墙面坑凹不平处、砌块缺楞掉角处以及剔凿的设备管线槽、洞整修密实、平顺,用托线板检查墙体的垂直偏差及平整度,将抹灰基层处理完好。
(b)浇水湿润:将墙面浮土清扫干净,多遍浇水湿润至水分渗入砌块深度为8~10mm,使用界面剂一道甩毛;由于加气混凝土块吸水速度先快后慢,吸水量慢而延续时间长,故应增加浇水的次数,使抹灰层有良好的凝结硬化条件,不致在砂浆的硬化过程中水分被加气混凝土吸走。
浇水在抹灰前一天进行;当遇风干天气,抹灰时墙面仍干燥不湿,应再喷一遍水并在抹灰时墙面不显浮水,以利砂浆强度增长,不易出现空鼓、裂缝;喷水后立即刷一遍第二胶灰浆(掺水量20%的107胶灰浆),再开始抹灰。
(c)贴灰饼、冲标筋:用托线板检测一遍墙面不同部位的垂直、平整情况,以墙面的实际高度决定灰饼和冲筋的数量;用第一水泥石灰混合砂浆(第一水泥混合砂浆中水泥、石灰膏和砂的质量比为1∶1∶6,下同)在墙面贴上多组灰饼,灰饼的上下方向用托线板找垂直、水平方向用靠尺板或拉通线找平;依照已贴好的灰饼,从水平或垂直方向在各灰饼之间用第一水泥混合砂浆冲标筋,反复搓平,上下吊垂直;相邻两组所述灰饼的间距为1.5~2.0m(优选为1.8m),每组灰饼中相邻的两个灰饼的间距为1.5~2.0m(优选为1.8m);贴灰饼时先上后下,使墙面上、下灰饼表面处在同一平面内。
(d)抹门窗口水泥砂浆护角:在室内门窗口的阳角和门窗套、柱面阳角处抹水泥砂浆护角,水泥砂浆护角的高度≥2m且其每侧包边的宽度≥50mm,阳角、门窗套上下和过梁底面要方正;
水泥砂浆护角的施工方法为:(d1)在室内门窗口的阳角和门窗套、柱面阳角处的两面贴好靠尺,刷一遍第一胶灰浆;(d2)在所述第一胶灰浆上刷第一水泥砂浆,第一水泥砂浆中水泥和砂的质量比为1∶3;(d3)在第一水泥砂浆上用第二水泥砂浆与所述标筋找平,第二水泥砂浆中水泥和砂的质量比为1∶2.5;待砂浆稍干后还用素水泥膏抹成小圆角,成活后与墙面灰层平齐。
(e)抹底灰:在墙面上抹第一水泥混合砂浆(前述的)至厚度为13~18mm,扫毛或划出纹线,养护,用托线板检查确保其垂直、平整且阴、阳角方正,顶板、顶梁与墙面交角顺直,管道后阴角顺直、平整、洁净;墙面用第一胶灰浆刷好后,应及时抹灰,不得在素水泥浆风干后再抹灰,否则形成隔离层,不利于基层粘结,抹灰时不要将标筋碰坏。
(f)修抹墙面上的箱、槽、孔洞:将暖气、电气设备的箱、槽、孔洞口周边30~60mm的底灰砂浆清理干净;随后使用前述的第一水泥砂浆把槽口周边修抹平齐、方正、光滑,抹灰时比墙面底灰高出一个罩面灰的厚度,使之成活后与墙体罩面灰平齐,确保槽、洞周边修整好。
(g)混合砂浆罩面:在底灰上抹厚度为4~6mm的第二水泥混合砂浆(第二水泥混合砂浆中水泥、石灰膏和砂的质量比为1∶0.3∶3)罩面;当底灰为五成或六成干时开始抹第二水泥混合砂浆,将其抹平、压实、赶光;并且在抹第二水泥混合砂浆前刷第一胶灰浆。
(h)满刮防霉耐水腻子:刮腻子的遍数由墙面平整程度决定,至少为三遍(但通常为三);第一遍用胶皮刮板横向满刮;第二遍找补阴阳角及坑凹处,令阴阳角顺直,用胶皮刮板横向满刮;第三遍用胶皮刮板找补腻子或用钢片刮板满刮腻子;第一遍和第二遍时,一刮板紧接着一刮板,接头不得留槎,每刮一刮板最后收头摇干净利落;干燥后磨砂纸,将浮腻子及斑迹磨光,再将墙面清扫干净;第三遍时将墙面刮平刮光,干燥后用细砂纸磨平磨光,不遗漏或将腻子磨穿;
即第一遍用胶皮刮板横向满刮,一刮板紧接着一刮板,接头不得留槎,每刮一刮板最后收头摇干净利落。干燥后磨砂纸,将浮腻子及斑迹磨光,再将墙面清扫干净。第二遍找补阴阳角及坑凹处,令阴阳角顺直,用胶皮刮板横向满刮,所用材料及方法同第一便腻子,干燥后砂纸磨平并清扫干净。第三遍用胶皮刮板找补腻子或用钢片刮板满刮腻子,将墙面刮平刮光,干燥后用细砂纸磨平磨光,不得遗漏或将腻子磨穿。
(i)刷白色乳胶漆涂料:按先刷顶板后刷墙面、墙面先上后下的涂刷顺序,刷至少三遍乳胶漆。刷第一遍乳胶漆前,先将墙面清扫干净,用布将墙面粉尘擦掉;乳胶漆用排笔涂刷,使用新排笔时,将排笔上的浮毛和不牢固的毛理掉;乳胶漆使用前搅拌均匀,加稀释剂稀释,干燥后复补腻子,再干燥后用砂纸磨光,清扫干净;刷第二遍乳胶漆至漆膜干燥后,用细砂纸将墙面小疙瘩和排笔毛打磨掉,磨光滑后清扫干净;涂刷时从一头开始,逐渐刷向另一头,上下顺刷互相衔接,后一排笔紧接前一排笔。
即刷第一遍乳胶漆:涂刷顺序是先刷顶板后刷墙面,墙面是先上后下。先将墙面清扫干净,用布将墙面粉尘擦掉。乳胶漆用排笔涂刷,使用新排笔时,将排笔上的浮毛和不牢固的毛理掉。乳胶漆使用前应搅拌均匀,适当加稀释剂稀释,防止偷遍漆刷不开.干燥后复补腻子,再干燥后用砂纸磨光,清扫干净。
刷第二遍乳胶漆:操作要求同第一遍,使用前充分搅拌,如不很稠,不宜加稀释剂,以防透底。漆膜干燥后,用细砂纸将墙面小疙瘩和排笔毛打磨掉,磨光滑后清扫干净。
刷第三遍乳胶漆:做法同第二遍乳胶漆。由于乳胶漆膜干燥较快,应连续迅速操作,涂刷时从一头开始,逐渐刷向另一头,要上下顺刷互相衔接,后一排笔紧接前一排笔,避免出现干燥后接头。
利用上述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使得各抹灰层之间及抹灰层与基体之间粘结牢固,无脱层、空鼓、裂缝,面层无爆灰、裂纹等缺陷;表面光滑、洁净,接槎平整,线角顺直、清晰,毛面纹路均匀一致;护角及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缝隙、护角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表面光滑、平顺。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填塞密实,表面平整(孔洞、槽、盒、管道后面抹灰,尺寸正确、方正、整齐、光滑。管道后面,平整、洁净)。抹灰施工的效果如下:立面垂直度3mm、表面平整度3mm、阴阳角垂直3 mm和阴阳角方正3 mm,分格条(缝)直线度3mm,墙裙、勒角上口直线度3mm。门窗护角做完后及时将门窗框上的水泥浆用水洗刷干净,塑钢门窗必须妥善保护,防止污染;抹灰前在门框根部以上500~600mm范围内,钉铁皮或木板加以保护,防止施工中碰坏;地面、踢脚板、墙裙及管道背后及时清扫干净,暖气片背面事先刷(喷)好一道罩面材料;塑钢门窗的保护膜不得撕裂,与墙体之间的缝隙不得用水泥砂浆嵌塞,防止腐蚀。嵌缝材料按设计,如设计无明确规定时,缝隙内填满保温棉,内外两面打胶密封,要防止对塑钢门窗的污染和损坏。保护好墙面的预埋件,通风篦子,管线槽、盒、电气、水暖设备所预留的孔洞不要抹死。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基层处理:检查加气混凝土墙体,使其表面密实、平顺,用托线板检查墙体的垂直偏差及平整度;并在砼砖墙交接处薄抹砂浆,贴耐碱玻纤网格布;
(b)浇水湿润:将墙面浮土清扫干净,多遍浇水湿润至水分渗入砌块深度为8~10mm,使用界面剂一道甩毛;
(c)贴灰饼、冲标筋:用第一水泥石灰混合砂浆在墙面贴上多组灰饼,所述灰饼的上下方向用托线板找垂直、水平方向用靠尺板或拉通线找平;依照已贴好的灰饼,从水平或垂直方向在各灰饼之间用第一水泥混合砂浆冲标筋,反复搓平,上下吊垂直;相邻两组所述灰饼的间距为1.5~2.0m,每组所述灰饼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灰饼的间距为1.5~2.0m;
(d)抹门窗口水泥砂浆护角:在室内门窗口的阳角和门窗套、柱面阳角处抹水泥砂浆护角,所述水泥砂浆护角的高度≥2m且其每侧包边的宽度≥50mm;
(e)抹底灰:在墙面上抹第一水泥混合砂浆至厚度为13~18mm,扫毛或划出纹线,养护,用托线板检查确保其垂直、平整且阴、阳角方正,顶板、顶梁与墙面交角顺直,管道后阴角顺直;
(f)修抹墙面上的箱、槽、孔洞:将暖气、电气设备的箱、槽、孔洞口周边30~60mm的底灰砂浆清理干净;
(g)混合砂浆罩面:在底灰上抹厚度为4~6mm的第二水泥混合砂浆罩面;
(h)满刮防霉耐水腻子:第一遍用胶皮刮板横向满刮;第二遍找补阴阳角及坑凹处,令阴阳角顺直,用胶皮刮板横向满刮;第三遍用胶皮刮板找补腻子或用钢片刮板满刮腻子;
(i)刷白色乳胶漆涂料:按先刷顶板后刷墙面、墙面先上后下的涂刷顺序,刷至少三遍乳胶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对所述加气混凝土墙体上松动、灰浆不饱满的拼缝、粱及板下的顶头缝用第一胶灰浆填塞密实,将露出墙面的舌头灰刮净,将墙面的凸出部位剔凿平整,再用第一胶灰浆将墙面坑凹不平处、砌块缺楞掉角处以及剔凿的设备管线槽、洞整修密实、平顺;所述第一胶灰浆为掺水量10%的107胶灰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浇水在抹灰前一天进行;当遇风干天气,抹灰时墙面仍干燥不湿,应再喷一遍水并在抹灰时墙面不显浮水,喷水后立即刷一遍第二胶灰浆,再开始抹灰;所述第二胶灰浆为掺水量20%的107胶灰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先用托线板检测一遍墙面不同部位的垂直、平整情况,以墙面的实际高度决定灰饼和冲筋的数量;
优化地,贴灰饼时先上后下,使墙面上、下灰饼表面处在同一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所述水泥砂浆护角的施工方法为:
(d1)在室内门窗口的阳角和门窗套、柱面阳角处的两面贴好靠尺,刷一遍第一胶灰浆;
(d2)在所述第一胶灰浆上刷第一水泥砂浆,所述第一水泥砂浆中水泥和砂的质量比为1∶3;
(d3)在所述第一水泥砂浆上用第二水泥砂浆与所述标筋找平,所述第二水泥砂浆中水泥和砂的质量比为1∶2.5;待砂浆稍干后还用素水泥膏抹成小圆角,成活后与墙面灰层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和步骤(e)中,所述第一水泥混合砂浆中水泥、石灰膏和砂的质量比为1∶1∶6;步骤(g)中,所述第二水泥混合砂浆中水泥、石灰膏和砂的质量比为1∶0.3∶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还使用第一水泥砂浆把槽口周边修抹平齐、方正、光滑,抹灰时比墙面底灰高出一个罩面灰的厚度,使之成活后与墙体罩面灰平齐,确保槽、洞周边修整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g)中,当底灰为五成或六成干时开始抹所述第二水泥混合砂浆,将其抹平、压实、赶光;并且在抹所述第二水泥混合砂浆前刷所述第一胶灰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h)中,刮腻子的遍数由墙面平整程度决定,至少为三遍;第一遍和第二遍时,一刮板紧接着一刮板,接头不得留槎,每刮一刮板最后收头摇干净利落;干燥后磨砂纸,将浮腻子及斑迹磨光,再将墙面清扫干净;第三遍时将墙面刮平刮光,干燥后用细砂纸磨平磨光,不遗漏或将腻子磨穿。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
刷第一遍乳胶漆前,先将墙面清扫干净,用布将墙面粉尘擦掉;乳胶漆用排笔涂刷,使用新排笔时,将排笔上的浮毛和不牢固的毛理掉;乳胶漆使用前搅拌均匀,加稀释剂稀释,干燥后复补腻子,再干燥后用砂纸磨光,清扫干净;
刷第二遍乳胶漆至漆膜干燥后,用细砂纸将墙面小疙瘩和排笔毛打磨掉,磨光滑后清扫干净;
涂刷时从一头开始,逐渐刷向另一头,上下顺刷互相衔接,后一排笔紧接前一排笔。
CN202310570123.8A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65374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70123.8A CN116537473A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70123.8A CN116537473A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37473A true CN116537473A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43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70123.8A Pending CN116537473A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3747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38065B (zh) 一种地砖地面铺贴施工方法
CN101565997A (zh) 大面积不规则地面砖施工方法
CN101363269A (zh) 免抹灰混凝土结构墙体腻子施工方法
CN112064955A (zh) 一种应用于地砖地面铺贴施工方法
CN109797920B (zh) 一种室内涂饰施工方法
CN112267628A (zh) 建筑工程内墙装修免抹灰系统施工方法
CN108468413A (zh)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免抹灰防空鼓施工方法
CN106284998A (zh) 内墙抹灰满铺玻璃纤维网格布施工方法
CN102587527A (zh) 一种钢柱包覆的防火施工方法
CN107989299A (zh) 一种拼装式墙板的涂料施工方法
CN113006397A (zh) 一种厨卫空间规方找平的施工方法
CN104120847A (zh) 一种混凝土多孔砖墙面免粉刷批腻子处理的施工方法
CN102677853A (zh) 室内旧瓷砖面粘贴瓷砖翻新实施方法
CN111608280A (zh) 一种外墙保温施工方法
CN112575979A (zh) 建筑外墙抹灰防水砂浆施工方法
CN110735493B (zh) 一种平屋面防渗漏的复合防水方法
CN109853888A (zh) 一种历史建筑拉毛墙面施工工艺
CN203834826U (zh) 一种新型楼梯间滴水槽
CN116537473A (zh) 一种建筑物内墙抹灰的施工方法
CN211949245U (zh) 一种屋面石材泛水结构
CN112127752A (zh) 外齐式外窗安装防渗漏施工工艺
CN102182323A (zh) 低纬度高原蒸压加气砼砌块干法砌筑施工工艺
CN114876075A (zh) 一种车库顶板防渗水施工方法
CN101586367A (zh) 一种防止厕浴间瓷砖饰面渗漏水的方法
CN110130643B (zh) 一种塑胶、亚麻地面施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