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25042U - 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胶粘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胶粘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025042U CN205025042U CN201520622793.0U CN201520622793U CN205025042U CN 205025042 U CN205025042 U CN 205025042U CN 201520622793 U CN201520622793 U CN 201520622793U CN 205025042 U CN205025042 U CN 2050250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ramic thin
- adhesive linkage
- thin plate
- adhesive
- sheet me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一种施工方便快捷、不会产生空鼓、坠落且能精确定位安装、粘接紧密的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结构。其在陶瓷薄板的背面固接有至少二个背挂件,在待粘接该陶瓷薄板的墙面基层上设有与所述背挂件位置对应且数量相同的其内充满云石胶的长条形的洞槽;在该陶瓷薄板背面横向抹压水泥基胶粘剂形成第一粘接层,在所述墙面基层除洞槽外的部分上横向抹压水泥基胶粘剂形成第二粘接层,安装后,所述背挂件的插接部适配插置于对应的洞槽中,第一粘接层与第二粘接层相互咬合形成密实粘接层。其能有效防止传统陶瓷薄板湿贴时生产空鼓导致陶瓷薄板的脱落现象,其能实现陶瓷薄板精准定位安装,其可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整体施工工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胶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陶瓷薄板是一种由黏土和其它无机非金属材料,经压制成形、经1200度高温煅烧等生产工艺制成的板状陶瓷制品,是非常符合节能、降耗、减排、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要求的环保材料;陶瓷薄板的“薄、轻、大”,秉承无机材料的优势性能,摒弃石材、水泥制板、金属板等传统无机材料厚重、高碳的弊端,比常规的陶瓷板降低能耗40%以上,建筑陶瓷薄板整体及其应用系统达到A1级防火要求,完全满足日趋严格的设计、使用防火要求。同时瓷薄板装饰艺术性强,颜色丰富稳定,板面效果多样,能量身定做,满足个性化需求,适用于建筑室内、外墙面及地板,是建筑业节能环保材料的新选择。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类大型公共建筑、民用建筑以及工业厂房等建筑幕墙、室内地面以及墙体装饰。
然而,由于陶瓷薄板的“薄、轻、大”,同时陶瓷薄板的吸水率低,在墙面湿贴很容易产生脱胶、空鼓、脱落、下坠等质量通病,有鉴于此,如何改进现有施工方法来防止脱胶、空鼓、脱落、下坠等质量通病成为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方便快捷、不会产生空鼓、坠落且能精确定位安装、粘接紧密的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胶粘结构,包括陶瓷薄板,在陶瓷薄板的背面水平方向均匀间隔固接有至少二个背挂件,该背挂件为截面呈“L”形的金属角码,该金属角码以其插接部在上、立部的立面紧贴陶瓷薄板背面的方式通过结构胶固定粘接在该陶瓷薄板背面上设定的位置,在待粘接该陶瓷薄板的墙面基层上设有与所述金属角码位置对应且数量相同的其内充满云石胶的长条形的洞槽;在该陶瓷薄板背面横向抹压水泥基胶粘剂形成第一粘接层,在所述墙面基层除洞槽外的部分上横向抹压水泥基胶粘剂形成第二粘接层,安装后,所述金属角码的插接部适配插置于对应的所述洞槽中,所述第一粘接层与第二粘接层相互咬合形成密实粘接层。
所述第一粘接层与第二粘接层为阴阳咬合并呈凹凸状的粘接层。
所述陶瓷薄板的长宽规格不小于1800mm×900mm。
所述凹凸状的粘接层为若干条横向延伸的凸条与凹槽相间构成,凸条与凹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半椭圆形或类三角形。
所述凹凸状的粘接层为若干个间隔设置于第一粘接层上的圆形凹孔与设置于第二粘接层上适配插入所述圆形凹孔中的圆形凸台组合而成。
所述第一粘接层与第二粘接层的周边为倒角。
所述金属角码为铝合金角码。
该陶瓷薄板为横向贴挂,在其背面设有三个背挂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其一,大单元陶瓷薄板通过其背面的金属角码背挂在墙面基层的长条形洞槽内并通过云石胶粘接固定,能有效防止传统陶瓷薄板湿贴时生产空鼓导致陶瓷薄板的脱落现象。
其二,通过在陶瓷薄板正面和墙面基层上设置用于角码精确定位的水平双十字线(即设置在陶瓷薄板正面上的称贴挂线,设置在墙面基层上的称为定位线),安装时,将陶瓷薄板上的贴挂线与与墙面基层上定位线重合,即可使陶瓷薄板背面的背挂件上的插接部准确插入墙面基层上对应的洞槽中,实现精准定位安装的目的。
其三,通过陶瓷薄板背面的第一粘接层与墙面基层上的第二粘接层阴阳咬合,能够使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排除气囊、紧密结合,从而形成密实粘接层,确保了其间的粘接强度。
其四,施工现场均采用粘接和抹压方式进行施工,现场施工基本没有粉尘污染,环保高效、符合绿色施工的相关要求。
其五,采用云石胶可将陶瓷薄板背挂件快速粘接并固定在所述洞槽中,其解决了水泥基粘接材料固化时间长,强度上升慢,施工周期长的缺陷,缩短了陶瓷薄板安装时间,节省了相邻陶瓷薄板等候安装的空闲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整体施工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陶瓷薄板背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陶瓷薄板贴挂于墙面基层上的纵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阴阳镘刀(锯齿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陶瓷薄板1、背挂件2、插接部3、立部4、洞槽5、密实粘接层6、阴阳镘刀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胶贴结构,主要适用于对大单元陶瓷薄板1的挂贴安装,该大单元陶瓷薄板1的尺寸规格为:长×宽不小于1800mm×900mm,厚度不大于5mm。
安装时,陶瓷薄板1可采用竖向安装,也可采用横向安装。当采用竖向安装陶瓷薄板1时,在其背面距离顶边大约350mm的水平方向上,固接二个背挂件2,该二个背挂件2之间距离在400mm左右,每个背挂件2距与其相近的陶瓷薄板1侧边之间的距离在150mm左右。该背挂件2为截面呈“L”形的金属角码(优选T5或T6材质的铝合金角码,规格为L30,长为100mm),该金属角码以其插接部3(又称金属角码的横部)在上、立部4的立面紧贴陶瓷薄板1背面的方式通过结构胶固定粘接在陶瓷薄板1背面所设定的位置。
当采用横向安装陶瓷薄板1时,在其背面距离顶边大约200mm的水平方向上,固接三个背挂件2,该相邻二个背挂件2之间距离在600mm左右,两边侧的背挂件2距与其相近的陶瓷薄板1侧边之间的距离在150mm左右,背挂件2的形状同前。
在待粘接该陶瓷薄板1的墙面基层上与所述背挂件2对应的位置,采用开槽机开设洞槽5,该洞槽5的深度×宽度×高度为:150mm×40mm×5mm。采用专用吸尘器吸附洞槽5内的粉尘,使洞槽5内干净并无颗粒状砖屑存留,之后,在洞槽5内填充满云石胶。安装时,所述背挂件2上的插接部3可插入对应洞槽5内并固定。
在陶瓷薄板1背面横向抹压水泥基胶粘剂形成第一粘接层,在所述墙面基层除洞槽5外的部分上横向抹压水泥基胶粘剂形成第二粘接层,安装时,所述金属角码的插接部3适配插置于对应的所述洞槽5中,所述第一粘接层与第二粘接层为阴阳咬合并呈凹凸状的粘接层,当其间咬合在一起时即形成紧密相接的密实粘接层6。
所述金属角码的插接部3的纵向边长应大于所述密实粘接层6的厚度,本实用新型优选密实粘接层6的厚度为3-5mm,所述插接部3的纵向边长为100mm。
本实用新型在陶瓷薄板1背面粘接背挂件2,在墙面基层进行背挂胶贴,增强了陶瓷薄板1粘接的牢固性,解决了陶瓷薄板1安装过程中下坠的问题,有效地防止空鼓、坠落等质量通病。所述背挂件2通过云石胶固定在所述洞槽5中,实现了陶瓷薄板1背挂与墙体的牢固性,比现有技术中的粘贴法平均减少胶粘贴厚度1mm,胶粘剂用量减少1/5,成本降低20%。
所述凹凸状的粘接层有如下二种:
1)为若干条横向延伸的凸条与凹槽相间构成,凸条与凹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半椭圆形或类三角形。
2)为若干个间隔设置于第一粘接层上的圆形凹孔与设置于第二粘接层上适配插入所述圆形凹孔中的圆形凸台组合而成。
所述第一粘接层与第二粘接层的周边为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大单元陶瓷薄板1背挂胶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基层处理,采用2m靠尺检查,最大偏差不大于3mm,超差部分应剔凿或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平整;局部空鼓区域,必须先将其铲除后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重新找平,最后用扫帚将灰尘和垃圾清理干净;
步骤二,陶瓷薄板1的背挂件2安装,在陶瓷薄板1背面进行弹线定位背挂件2的安装位置,在陶瓷薄板1正面用铅笔和直尺画出背挂件2的水平双线(又称贴挂线),使用环氧树脂胶粘剂(施工前一天需粘接)或者使用云石胶(施工现场粘接)将背挂件2固定在陶瓷薄板1背面上如本实用新型的大单元陶瓷薄板1背挂胶贴结构中所述设定的位置。在陶瓷薄板1背面进行弹线定位背挂件2“L”形的金属角码的安装位置,然后用环氧树脂结构胶将背挂件2“L”形的金属角码粘贴在陶瓷板背面;每块板的背挂件2数应不少于2点,间距应≤750mm。
步骤三,墙面基层弹线分格及开槽,根据室内墙面+1000mm控制线和陶瓷薄板1面层设计厚度,在四周墙面、柱面上,弹出面层控制线,保证胶泥的厚度控制在5mm,依照设计图、背挂件2安装示意图和陶瓷薄板1的留缝大小,在墙面上逐层逐段放样与弹线,同时弹出一条背挂件2安装水平双线(又称定位线);用专用开槽机在墙面的插放背挂件2的水平双线位置开洞槽5,洞槽5的尺寸如前所述的为:深度×宽度×高度=150mm×40mm×5mm。开槽完毕,采用强力吹风机清理槽位粉尘,应清刷干净;
步骤四,水泥基胶粘剂制备,按照胶粘剂厂家的设计配合比,将一定量的陶瓷薄板1胶粘剂液剂倒入搅拌桶内,然后将粉料按比例倒入桶中,重量比例约为1:4(可根据厂商要求比例混合),将粉料缓慢倒入事先装好清水的搅拌桶里进行搅拌,搅拌用低速电动搅拌器将二者搅拌均匀至稠糊状,胶粘剂在制备完毕后需静置5-10分钟;
步骤五,陶瓷薄板1背涂压抹水泥基胶粘剂,将陶瓷薄板1平放在支架上,用相应的阴阳镘刀7(锯齿状的,见图3)在陶瓷薄板1粘接面压抹一层胶粘剂;首先用阴阳镘刀7的直边将胶粘剂在陶瓷薄板1粘贴面用力压平涂抹一层形成第一粘接层,厚度为3mm;然后用锯齿边以夹角45°-60°梳理胶粘剂,陶瓷薄板1粘贴面上梳理的胶粘剂条纹应与基面上胶粘剂条纹的方向平行,再用该镘刀的直边将陶瓷薄板1四边的胶粘剂作出倒角,以免在粘贴时挤出多余的胶粘剂而污染建筑陶瓷薄板1表面,减少表面清理工作和以后的清缝工作量;梳理条纹时,陶瓷薄板1的凹位应与墙面的凸位相对应,并且,背挂件2的位置不能压抹水泥基胶粘剂。
步骤六,墙面基层压抹水泥基胶粘剂,用相应的墙面基层专用阴阳镘刀7在基层面压抹水泥基胶粘剂;将胶粘剂在墙面基面上用力平整地在涂抹一层形成第二粘接层,厚度为4mm。然后用锯齿边以夹角45°梳理胶粘剂,在基面上梳理出饱满连续的条纹。梳理条纹时,墙面的凹位应与陶瓷薄板1的凸位相对应。开槽的位置不能压抹胶粘剂;所述第一粘接层与第二粘接层为阴阳咬合并呈凹凸状的粘接层,当其间咬合在一起时即形成紧密相接的密实粘接层6。
步骤七,背挂件2和墙面基层上的洞槽5中注胶,在陶瓷薄板1的背挂件2刮胶和墙面基层的洞槽5中填充注满云石胶,在陶瓷薄板1的背挂件2用刮刀在四面刮涂一层云石胶,厚度控制在3mm。
步骤八,陶瓷薄板1铺贴,陶瓷薄板1的铺贴采用自下而上、由阳角向阴角的施工顺序进行铺贴。第一排陶瓷薄板1铺贴时底部垫三角型木块作为临时支撑用,一人将已经压抹好胶粘剂的陶瓷薄板1竖放在架子上,另一人在边,核对第一粘接层与第二粘接层的凹凸面是否重合,将陶瓷薄板1按要求推压贴到恰到位置上(推压距离与有齿抹刀齿距同等)。使陶瓷薄板1上的贴挂线与墙面基层上的定位线重合,恰好使背挂件2的插接部3插入对应的洞槽5中,同时保证陶瓷薄板1的凹凸粘接层与墙面的凹凸粘接层互相咬合,然后在板缝间插入十字定位器,以保证留缝的尺寸满足设计要求,并保证留缝宽度的一致。用橡胶锤在陶瓷薄板1表面上适当来回振动,使陶瓷薄板1与基面间的胶粘剂密实饱满,用杠尺及时调整建筑陶瓷薄板1平直度和平整度。然后检查陶瓷薄板1的横向定位线与墙面的横向定位线平行重合,通过双横向定位线的平行重合,调整建筑陶瓷薄板1平直度和平整度,陶瓷薄板1铺贴好后,及时将残留胶粘剂清理干净,并做好相关保护措施。
步骤九,填缝处理,填缝工序应至少在陶瓷薄板1铺贴24小时后方可进行,勾缝采用与胶粘剂配套的填缝剂处理,进行填缝剂的配制和填缝;填缝剂的颜色应与陶瓷薄板1的颜色协调一致;
步骤十,清洁及保护,填缝后30~60分钟进行建筑陶瓷薄板1表面残留填缝剂的清理。使用蘸湿的海绵或抹布,沿建筑陶瓷薄板1对角线方向轻轻擦拭,把多余的填缝剂擦掉。等填缝剂稍干后,再用海绵或抹布及少量的清水擦亮建筑陶瓷薄板1的表面。随后做好相关保护措施,以免建筑陶瓷薄板1再次污染或损坏。
以上步骤中陶瓷薄板1粘贴水泥基贴胶粘剂选用专用、环保类型的水泥基粘贴剂;按照胶粘剂厂家的设计配合比,将一定量的陶瓷薄板1胶粘剂液剂倒入搅拌桶内,然后将粉料按比例倒入桶中,重量比例约为1:4,将粉料缓慢倒入事先装好清水的搅拌桶里进行搅拌,搅拌用低速电动搅拌器将二者搅拌均匀至稠糊状,胶粘剂在制备完毕后需静置5-10分钟。
以上步骤中专用阴阳镘刀7是,对于墙面基层和陶瓷薄板1涂刷水泥基粘接材料分别采用相对立的阴阳镘刀7在墙面和陶瓷薄板1的背面横向刮抹水泥基胶粘剂,压抹墙面粘接剂的齿刀采用凹的部分为6mm宽,深度为5mm,凸的部分为8mm宽,高度为5mm;压抹陶瓷薄板1背面粘接剂的阴阳镘刀7采用凹的部分为8mm宽,深度为4mm,凸的部分为6mm宽,高度为4mm。
Claims (8)
1.一种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胶粘结构,包括陶瓷薄板(1),其特征在于:在陶瓷薄板(1)的背面水平方向均匀间隔固接有至少二个背挂件(2),该背挂件(2)为截面呈“L”形的金属角码,该金属角码以其插接部(3)在上、立部(4)的立面紧贴陶瓷薄板(1)背面的方式通过结构胶固定粘接在该陶瓷薄板(1)背面上设定的位置,在待粘接该陶瓷薄板(1)的墙面基层上设有与所述金属角码位置对应且数量相同的其内充满云石胶的长条形的洞槽(5);在该陶瓷薄板(1)背面横向抹压水泥基胶粘剂形成第一粘接层,在所述墙面基层除洞槽(5)外的部分上横向抹压水泥基胶粘剂形成第二粘接层,安装后,所述金属角码的插接部(3)适配插置于对应的所述洞槽(5)中,所述第一粘接层与第二粘接层相互咬合形成密实粘接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胶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层与第二粘接层为阴阳咬合并呈凹凸状的粘接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胶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薄板(1)的长宽规格不小于1800mm×90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胶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状的粘接层为若干条横向延伸的凸条与凹槽相间构成,凸条与凹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半椭圆形或类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胶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状的粘接层为若干个间隔设置于第一粘接层上的圆形凹孔与设置于第二粘接层上适配插入所述圆形凹孔中的圆形凸台组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胶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层与第二粘接层的周边为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胶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角码为铝合金角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胶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陶瓷薄板(1)为横向贴挂,在其背面设有三个背挂件(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22793.0U CN205025042U (zh) | 2015-08-18 | 2015-08-18 | 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胶粘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622793.0U CN205025042U (zh) | 2015-08-18 | 2015-08-18 | 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胶粘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025042U true CN205025042U (zh) | 2016-02-10 |
Family
ID=55257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62279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25042U (zh) | 2015-08-18 | 2015-08-18 | 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胶粘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02504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78547A (zh) * | 2015-08-18 | 2015-12-23 | 深圳市深装总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胶粘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06906977A (zh) * | 2017-04-21 | 2017-06-30 |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异形曲面grg表面上覆艺术陶瓷片的安装工艺及墙面 |
-
2015
- 2015-08-18 CN CN201520622793.0U patent/CN20502504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78547A (zh) * | 2015-08-18 | 2015-12-23 | 深圳市深装总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胶粘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06906977A (zh) * | 2017-04-21 | 2017-06-30 |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异形曲面grg表面上覆艺术陶瓷片的安装工艺及墙面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38065B (zh) | 一种地砖地面铺贴施工方法 | |
CN101575899B (zh) | 一种建筑墙体内墙面施工工艺 | |
CN105178547A (zh) | 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胶粘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8797929A (zh) | 生态石材施工工法 | |
CN106256970A (zh) | 一种喷涂抹灰工艺 | |
CN109025136A (zh) | 多水房间瓷砖胶粘贴饰面砖施工方法 | |
CN102400525A (zh) | 蒸压加气砼砌块墙体薄层抹灰方法 | |
CN205025042U (zh) | 大单元陶瓷薄板背挂胶粘结构 | |
CN104831895A (zh) | 一种机械咬口与粘结相结合的建筑瓷质砖及其粘贴施工技术 | |
CN104120860A (zh) | 一种水泥砂浆地面找平的施工方法 | |
CN111042479A (zh) | 一种建筑地面装饰地板砖铺设施工方法 | |
CN104612343A (zh) | 建筑外墙挤塑聚苯板装饰线条施工方法 | |
CN203834826U (zh) | 一种新型楼梯间滴水槽 | |
CN112211364A (zh) | 胶粘式内墙砖结构及粘贴施工方法 | |
CN211949245U (zh) | 一种屋面石材泛水结构 | |
CN109779172A (zh) | 一种激光冲筋粉刷石膏抹灰施工方法 | |
CN116290636A (zh) | 一种岩板的湿贴方法 | |
CN103015657B (zh) | 外墙外保温挂贴陶土板的施工方法 | |
CN201826510U (zh) | 一种外墙小面砖铺贴模具 | |
CN106150020A (zh) | 一种利用流动砂浆粘贴地面砖的施工工艺 | |
CN107190939B (zh) | 基于建筑外立面大规格grc构件黏贴饰面砖的施工方法 | |
CN205577184U (zh) | 超长轻质砂加气隔墙板拼缝结构 | |
CN214461435U (zh) | 一种用于墙面防裂的壁纸复合墙面 | |
CN219241427U (zh) | 一种外墙石材空鼓脱落修缮改造系统 | |
CN110821101A (zh) | 一种用于涂料外墙压线凹槽的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518029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Futian District Free Trade Zone wide Landau A total building No. 6 Patentee after: General construction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518029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Futian District Free Trade Zone wide Landau A total building No. 6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HENZHUANGZONG DECORATION CO., 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