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83258A - 防水款Type-C内壳组装摆载具机 - Google Patents

防水款Type-C内壳组装摆载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83258A
CN116683258A CN202310721317.3A CN202310721317A CN116683258A CN 116683258 A CN116683258 A CN 116683258A CN 202310721317 A CN202310721317 A CN 202310721317A CN 116683258 A CN116683258 A CN 1166832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driving mechanism
carrier
forth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2131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泽枫
曹建平
李垚
张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Chuangyit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Chuangyit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Chuangyit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Chuangyit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2131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832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83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832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05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king 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onnection, coupling, or cas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款Type‑C内壳组装摆载具机,包括有机架、控制器、物料上料装置、内壳上料装置、裁切装置、内壳组装装置、搬运装置、载具上料装置、摆盘装置以及下料装置;通过设置有物料上料装置、内壳上料装置、裁切装置、内壳组装装置载具上料装置以及摆盘装置,使得在进行加工时,可先通过物料上料装置、内壳上料装置、裁切装置以及内壳组装装置完成对连接器的组装过程,并配合载具上料装置与摆盘装置的配合将组装好的产品摆盘在载具上,使之能同时完成对连接器的组装和摆盘过程,无需采用人工或另一设备进行摆盘,使得加工过程更加方便,加工效率也更高,同时也无需另外的人工成本和设备成本,使之可以满足现有的加工需求。

Description

防水款Type-C内壳组装摆载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Type-C连接器加工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防水款Type-C内壳组装摆载具机。
背景技术
为了数据交换的需要,电子设备都提供了USB接口,无论是PC、平板点还是手机甚至显示设备。几乎无一例外都有USB接口。然而,由于技术标准的限制,使得USB插头具有“方向性”,插入时如果方向不对,要么插不进,要么插坏接口或接头。在这种情况之下,苹果为它的设备设计了lighting接口,由于两个方向都可以插入,用户不必再担心插错问题。除了苹果设备外,其实业界也出台了一个类似的接口标准:USB Type-C。
现有的Type-C连接器采用的自动化加工过程中需要先通过组装设备进行组装,然后再通过人工或另一自动化设备将加工好的产品放入治具中,不仅加工过程更加复杂,影响整体的加工效率,而且还会使得人工和设备的成本更高,无法满足现有的加工需求,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款Type-C内壳组装摆载具机,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Type-C连接器加工过程复杂、加工效率低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款Type-C内壳组装摆载具机,包括有机架、控制器、物料上料装置、内壳上料装置、裁切装置、内壳组装装置、搬运装置、载具上料装置、摆盘装置以及下料装置;该机架具有一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输料槽、第二输料槽、第三输料槽以及第四输料槽;且第二输料槽的输入端位于第一输料槽的输出端侧旁,第三输料槽输出端位于第二输料槽侧旁;该控制器设置在机架上;该物料上料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一输料槽的输入端侧旁,物料上料装置与控制器连接;该内壳上料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三输料槽输入端侧旁,内壳上料装置与控制器连接;该裁切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一输料槽侧旁,裁切装置与控制器连接;该内壳组装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三输料槽的输出端以及第一输料槽的侧旁,内壳组装装置与控制器连接;该搬运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一输料槽的输出端以及第二输料槽的输入端之间,搬运装置与控制器连接;该载具上料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二输料槽的输出端侧旁,载具上料装置与控制器连接;该摆盘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二输料槽的输出端侧旁,摆盘装置与控制器连接;该下料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载具上料装置的输出端以及第四输料槽的输入端之间,下料装置与控制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物料上料装置包括有第一上料架、第一上料槽以及上料盘;该第一上料架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一输料槽的输入端侧旁;该第一上料槽设置在第一上料架上,且第一上料槽的输出端与第一输料槽的输入端连通;该上料盘可来回转动地设置在第一上料架上并位于第一上料槽的正上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壳上料装置为振动盘,该振动盘设置在机架上,且振动盘的输出端与第三输料槽的输入端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裁切装置包括有第一裁切组件以及第二裁切组件,该第一裁切组件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一输料槽侧旁,且第一裁切组件位于内壳组装装置前侧;
该第一裁切组件包括有第一裁切架、第一裁切杆、第一裁切驱动机构以及第一裁切头;该第一裁切架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一输料槽侧旁;该第一裁切杆与第一裁切架铰接;该第一裁切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裁切架上并与第一裁切杆的一端连接,第一裁切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第一裁切头与第一裁切杆的另一端连接并在第一裁切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上下来回活动于第一输料槽的正上方;
该第二裁切组件设置在第一输料槽的输出端侧旁,且第二裁组件为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每一第二裁切组件均包括有第二裁切架、第二裁切杆、第二裁切驱动机构以及第二裁切头;该第二裁切架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一输料槽的输出端侧旁;该第二裁切杆与第二裁切架铰接;该第二裁切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二裁切架上并与第二裁切杆的一端连接,第二裁切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第二裁切头与第二裁切杆的另一端连接并在第二裁切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来回活动于第一输料槽的正下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壳组装装置包括有组装架、活动板、第一组装驱动机构、夹紧头、第二组装驱动机构、调整杆、第三组装驱动机构以及调整头;该组装架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三输料槽的输出端侧旁;该活动板可来回活动地设置在组装架上,活动板来回活动于第三输料槽的输出端以及第一输料槽的侧旁之间,且活动板上开设有与内壳配合的夹紧槽;该第一组装驱动机构设置在组装架上并带动活动板来回活动,第一组装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夹紧头设置在活动板上并来回活动于夹紧槽侧旁,夹紧头用于夹紧夹紧槽中的内壳;该第二组装驱动机构设置在活动板上并带动夹紧头来回活动,第二组装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调整杆设置在组装架上并来回活动于第一输料槽的侧旁;该第三组装驱动机构设置在组装架上并带动调整杆来回活动,第三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调整头设置在调整杆上并随着调整杆来回活动,调整头与第一输料槽位置对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搬运装置包括有搬运架、搬运板、第一搬运驱动机构、搬运头以及第二搬运驱动机构;该搬运架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一输料槽输出端和第二输料槽输入端侧旁;该搬运板可来回活动地设置在搬运架上,搬运板来回活动于第一输料槽和第二输料槽之间;该第一搬运驱动机构设置在搬运架上并带动搬运板来回活动,第一搬运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搬运头可上下来回活动地设置在搬运板上并随着搬运板来回活动;该第二搬运驱动机构设置在搬运板上并带动搬运头来回活动,第二搬运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载具上料装置包括有载具上料组件以及载具送料组件;该载具上料组件和载具送料组件均设置在机架上并与控制器连接,且载具上料组件的输出端与载具送料组件的输入端连通;该载具上料组件包括有载具上料架、输送带以及第一载具驱动机构;该载具上料架设置在机架上,该输送带可来回转动地设置在载具上料架上;该第一载具驱动机构设置在载具上料架上并带动输送带来回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载具送料组件包括有载具送料架、第一推料杆、第二载具驱动机构、送料杆、第三载具驱动机构、定位板、第四载具驱动机构、定位头以及第五载具驱动机构;该载具送料架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载具上料架侧旁,载具送料架内具有一载具送料槽,该载具送料槽的输入端与输送带的输出端连通;该第一推料杆可沿载具送料槽来回活动地设置在载具送料架上并位于载具送料槽中;该第二载具驱动机构设置在载具送料架上并带动第一推料杆来回活动,第二载具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送料杆可沿载具送料槽来回活动地设置在载具送料架上并位于载具送料槽中;该第三载具驱动机构设置在载具送料架上并带动送料杆来回活动,第三载具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定位板可沿载具送料槽来回活动地设置在载具送料架上并位于载具送料槽中;该第四载具驱动机构设置在载具送料架上并带定位板来回活动,第四载具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定位头可上下来回活动地设置在定位板上并随着定位板来回活动,定位头的上端向上伸出定位板并与载具配合;该第五载具驱动机构设置在定位板上并带动定位头来回活动,第五载具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摆盘装置包括有翻转组件以及摆盘组件;该翻转组件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二输料槽的输出端侧旁;该摆盘组件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翻转组件的后方,翻转组件与摆盘组件均与控制器连接;
该翻转组件包括有翻转架、推料头、第一翻转驱动机构、储料板、第二翻转驱动机构、储料头以及第三翻转驱动机构;该翻转架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二输料槽的输出端侧旁;该推料头可横向来回活动地设置在翻转架上并位于第二输料槽的输出端侧旁;该第一翻转驱动机构设置在翻转架上并带动推料头来回活动,第一翻转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储料板可来回翻转地设置在翻转架上;该第二翻转驱动机构设置在翻转架上并带动储料板来回翻转;第二翻转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储料头可前后来回活动地设置在储料板上并随着储料板来回翻转,储料头内具有与产品配合的储料槽,储料头与推料头位置对应;该第三翻转驱动机构设置在储料板上并带动储料头来回活动,第三翻转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
该摆盘组件包括有摆盘架、活动杆、第一摆盘驱动机构、取料头以及第二摆盘驱动机构;该摆盘架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二输料槽的输出端侧旁以及载具上料装置侧旁;该活动杆可来回活动地设置在摆盘架上;该第一摆盘驱动机构设置在摆盘架上并带动活动杆来回活动;该第一摆盘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取料头可上下来回活动地设置在活动杆上并随着活动杆来回活动;该第二摆盘驱动机构设置在活动杆上并带动取料头上下来回活动;该第二摆盘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料装置包括有下料板、第一下料驱动机构、第二推料杆、第二下料驱动机构、旋转架以及旋转驱动机构;该下料板可上下翻转地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载具上料装置的输出端侧旁;该第一下料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并带动下料板来回翻转,第一下料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第二推料杆横向来回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下料板上方;该第二下料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并带动第二推料杆来回活动,第二下料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旋转架可来回旋转地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下料板后方,且旋转架位于第四输料槽的输入端侧旁;该旋转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并带动旋转架来回旋转,旋转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设置有物料上料装置、内壳上料装置、裁切装置、内壳组装装置载具上料装置以及摆盘装置,使得在进行加工时,可先通过物料上料装置、内壳上料装置、裁切装置以及内壳组装装置完成对连接器的组装过程,并配合载具上料装置与摆盘装置的配合将组装好的产品摆盘在载具上,使之能同时完成对连接器的组装和摆盘过程,无需采用人工或另一设备进行摆盘,使得加工过程更加方便,加工效率也更高,同时也无需另外的人工成本和设备成本,使之可以满足现有的加工需求。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裁切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内壳组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搬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翻转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摆盘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载具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载具送料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中下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机架 101、第一输料槽
102、第二输料槽 103、第三输料槽
104、第四输料槽 11、工作台
20、物料上料装置 21、第一上料架
22、第一上料槽 23、上料盘
30、内壳上料装置 40、裁切装置
41、第一裁切组件 411、第一裁切架
412、第一裁切杆 413、第一裁切驱动机构
414、第一裁切头 42、第二裁切组件
421、第二裁切架 422、第二裁切杆
423、第二裁切驱动机构 424、第二裁切头
50、内壳组装装置 51、组装架
52、活动板 53、第一组装驱动机构
54、夹紧头 55、第二组装驱动机构
56、调整杆 57、第三组装驱动机构
58、调整头 59、夹紧槽
60、搬运装置 61、搬运架
62、搬运板 63、第一搬运驱动机构
64、搬运头 65、第二搬运驱动机构
70、载具上料装置 701、载具送料槽
71、载具上料组件 711、载具上料架
712、输送带 713、第一载具驱动机构
72、载具送料组件 721、送料架
722、第一推料杆 723、第二载具驱动机构
724、送料杆 725、第三载具驱动机构
726、定位板 727、第四载具驱动机构
728、定位头 729、第五载具驱动机构
80、摆盘装置 81、翻转组件
811、翻转架 812、推料头
813、第一翻转驱动机构 814、储料板
815、第二翻转驱动机构 816、储料头
817、第三翻转驱动机构 818、储料槽
82、摆盘组件 821、摆盘架
822、活动杆 823、第一摆盘驱动机构
824、取料头 825、第二摆盘驱动机构
90、下料装置 91、下料板
92、第一下料驱动机构 93、第二推料杆
94、第二下料驱动机构 95、旋转架
96、旋转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中包括有机架10、控制器(图中未示)、物料上料装置20、内壳上料装置30、裁切装置40、内壳组装装置50、搬运装置60、载具上料装置70、摆盘装置80以及下料装置90。
该机架10具有一工作台11,工作台11上设置有第一输料槽101、第二输料槽102、第三输料槽103以及第四输料槽104;且第二输料槽102的输入端位于第一输料槽101的输出端侧旁,第三输料槽103输出端位于第二输料槽102侧旁;该控制器(图中未示)设置在机架10上。
该物料上料装置20设置在机架10上并位于第一输料槽101的输入端侧旁,物料上料装置20与控制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物料上料装置20包括有第一上料架21、第一上料槽22以及上料盘23;该第一上料架21设置在机架10上并位于第一输料槽101的输入端侧旁;该第一上料槽22设置在第一上料架21上,且第一上料槽22的输出端与第一输料槽101的输入端连通;该上料盘23可来回转动地设置在第一上料架21上并位于第一上料槽22的正上方。
该内壳上料装置30设置在机架10上并位于第三输料槽103输入端侧旁,内壳上料装置30与控制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壳上料装置30为振动盘,该振动盘设置在机架10上,且振动盘的输出端与第三输料槽103的输入端连通。
该裁切装置40设置在机架10上并位于第一输料槽101侧旁,裁切装置40与控制器连接,裁切装置40用于切除无聊上的料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裁切装置40包括有第一裁切组件41以及第二裁切组件42,该第一裁切组件41设置在机架10上并位于第一输料槽101侧旁,且第一裁切组件41位于内壳组装装置50前侧,第一裁切组件41包括有第一裁切架411、第一裁切杆412、第一裁切驱动机构413以及第一裁切头414;该第一裁切架411设置在机架10上并位于第一输料槽101侧旁;该第一裁切杆412与第一裁切架411铰接;该第一裁切驱动机构413设置在第一裁切架411上并与第一裁切杆412的一端连接,第一裁切驱动机构413与控制器连接;该第一裁切头414与第一裁切杆412的另一端连接并在第一裁切驱动机构413的带动下上下来回活动于第一输料槽101的正上方。
该第二裁切组件42设置在第一输料槽101的输出端侧旁,且第二裁组件42为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每一第二裁切组件42均包括有第二裁切架421、第二裁切杆422、第二裁切驱动机构423以及第二裁切头424;该第二裁切架421设置在机架10上并位于第一输料槽101的输出端侧旁;该第二裁切杆422与第二裁切架421铰接;该第二裁切驱动机构423设置在第二裁切架421上并与第二裁切杆422的一端连接,第二裁切驱动机构423与控制器连接;该第二裁切头424与第二裁切杆422的另一端连接并在第二裁切驱动机构423的带动下来回活动于第一输料槽101的正下方。
该内壳组装装置50设置在机架10上并位于第三输料槽103的输出端以及第一输料槽101的侧旁,内壳组装装置50与控制器连接,内壳组装装置50用于将内壳与物料组装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壳组装装置50包括有组装架51、活动板52、第一组装驱动机构53、夹紧头54、第二组装驱动机构55、调整杆56、第三组装驱动机构57以及调整头58;该组装架51设置在机架10上并位于第三输料槽103的输出端侧旁;该活动板52可来回活动地设置在组装架51上,活动板52来回活动于第三输料槽103的输出端以及第一输料槽101的侧旁之间,且活动板52上开设有与内壳配合的夹紧槽59;该第一组装驱动机构53设置在组装架51上并带动活动板52来回活动,第一组装驱动机构53与控制器连接;该夹紧头54设置在活动板52上并来回活动于夹紧槽59侧旁,夹紧头54用于夹紧夹紧槽59中的内壳;该第二组装驱动机构55设置在活动板52上并带动夹紧头54来回活动,第二组装驱动机构55与控制器连接;该调整杆56设置在组装架51上并来回活动于第一输料槽101的侧旁;该第三组装驱动机构57设置在组装架51上并带动调整杆56来回活动,第三驱动机构57与控制器连接;该调整头58设置在调整杆56上并随着调整杆56来回活动,调整头58与第一输料槽101位置对应。
该搬运装置60设置在机架10上并位于第一输料槽101的输出端以及第二输料槽102的输入端之间,搬运装置60与控制器连接;,该搬运装置60用于将第一输料槽101中的产品搬运至第二输料槽102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搬运装置60包括有搬运架61、搬运板62、第一搬运驱动机构63、搬运头64以及第二搬运驱动机构65;该搬运架61设置在机架10上并位于第一输料槽101输出端和第二输料槽102输入端侧旁;该搬运板62可来回活动地设置在搬运架61上,搬运板62来回活动于第一输料槽101和第二输料槽102之间;该第一搬运驱动机构63设置在搬运架61上并带动搬运板62来回活动,第一搬运驱动机构63与控制器连接;该搬运头64可上下来回活动地设置在搬运板62上并随着搬运板62来回活动;该第二搬运驱动机构65设置在搬运板62上并带动搬运头64来回活动,第二搬运驱动机构65与控制器连接。
该载具上料装置70设置在机架10上并位于第二输料槽102的输出端侧旁,载具上料装置70与控制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具上料装置70包括有载具上料组件71以及载具送料组件72;该载具上料组件71和载具送料组件72均设置在机架10上并与控制器连接,且载具上料组件71的输出端与载具送料组件72的输入端连通;该载具上料组件71包括有载具上料架711、输送带712以及第一载具驱动机构713;该载具上料架711设置在机架10上,该输送带712可来回转动地设置在载具上料架711上;该第一载具驱动机构713设置在载具上料架711上并带动输送带712来回转动。
所述载具送料组件72包括有载具送料架721、第一推料杆722、第二载具驱动机构723、送料杆724、第三载具驱动机构725、定位板726、第四载具驱动机构727、定位头728以及第五载具驱动机构729;该载具送料架721设置在机架10上并位于载具上料架711侧旁,载具送料架721内具有一载具送料槽701,该载具送料槽701的输入端与输送带712的输出端连通;该第一推料杆722可沿载具送料槽701来回活动地设置在载具送料架721上并位于载具送料槽701中;该第二载具驱动机构723设置在载具送料架721上并带动第一推料杆722来回活动,第二载具驱动机构723与控制器连接;该送料杆724可沿载具送料槽701来回活动地设置在载具送料架721上并位于载具送料槽701中;该第三载具驱动机构725设置在载具送料架721上并带动送料杆724来回活动,第三载具驱动机构725与控制器连接;该定位板726可沿载具送料槽701来回活动地设置在载具送料架721上并位于载具送料槽701中;该第四载具驱动机构727设置在载具送料架721上并带定位板726来回活动,第四载具驱动机构727与控制器连接;该定位头728可上下来回活动地设置在定位板726上并随着定位板726来回活动,定位头728的上端向上伸出定位板726并与载具配合;该第五载具驱动机构729设置在定位板726上并带动定位头728来回活动,第五载具驱动机构729与控制器连接。
该摆盘装置80设置在机架10上并位于第二输料槽102的输出端侧旁,摆盘装置80与控制器连接,该摆盘装置80用于将第二输料槽102中组装好的产品摆放至载具上料装置70中的载具上,用于同时完成对产品的组装和摆盘加工,从而降低了额外的人工和设备成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摆盘装置80包括有翻转组件81以及摆盘组件82;该翻转组件81设置在机架10上并位于第二输料槽102的输出端侧旁;该摆盘组件82设置在机架10上并位于翻转组件81的后方,翻转组件81与摆盘组件82均与控制器连接。
该翻转组件81包括有翻转架811、推料头812、第一翻转驱动机构813、储料板814、第二翻转驱动机构815、储料头816以及第三翻转驱动机构817;该翻转架811设置在机架10上并位于第二输料槽102的输出端侧旁;该推料头可横向来回活动地设置在翻转架811上并位于第二输料槽102的输出端侧旁;该第一翻转驱动机构813设置在翻转架811上并带动推料头812来回活动,第一翻转驱动机构813与控制器连接;该储料板814可来回翻转地设置在翻转架811上;该第二翻转驱动机构815设置在翻转架811上并带动储料板814来回翻转;第二翻转驱动机构815与控制器连接;该储料头816可前后来回活动地设置在储料板814上并随着储料板814来回翻转,储料头816内具有与产品配合的储料槽818,储料头816与推料头812位置对应;该第三翻转驱动机构817设置在储料板814上并带动储料头816来回活动,第三翻转驱动机构817与控制器连接。
该摆盘组件82包括有摆盘架821、活动杆822、第一摆盘驱动机构823、取料头824以及第二摆盘驱动机构825;该摆盘架821设置在机架10上并位于第二输料槽101的输出端侧旁以及载具上料装置70侧旁;该活动杆822可来回活动地设置在摆盘架821上;该第一摆盘驱动机构823设置在摆盘架821上并带动活动杆822来回活动;该第一摆盘驱动机构823与控制器连接;该取料头824可上下来回活动地设置在活动杆822上并随着活动杆822来回活动;该第二摆盘驱动机构825设置在活动杆822上并带动取料头824上下来回活动;该第二摆盘驱动机构825与控制器连接。
该下料装置90设置在机架10上并位于载具上料装置70的输出端以及第四输料槽104的输入端之间,下料装置90与控制器连接,下料装置90用于将载具上料装置70中摆放完产品的载具放置在第四输料槽104中并通过第四输料槽104向外输送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料装置90包括有下料板91、第一下料驱动机构92、第二推料杆93、第二下料驱动机构94、旋转架95以及旋转驱动机构96;该下料板91可上下翻转地设置在机架10上并位于载具上料装置70的输出端侧旁;该第一下料驱动机构92设置在机架10上并带动下料板91来回翻转,第一下料驱动机构92与控制器连接;该第二推料杆93横向来回活动地设置在机架10上并位于下料板91上方;该第二下料驱动机构94设置在机架10上并带动第二推料杆93来回活动,第二下料驱动机构94与控制器连接;该旋转架95可来回旋转地设置在机架10上并位于下料板91后方,且旋转架95位于第四输料槽104的输入端侧旁;该旋转驱动机构96设置在机架10上并带动旋转架95来回旋转,旋转驱动机构96与控制器连接。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进行加工时,先将设备与外部电源接通,此时原料会从物料上料装置20被送入第一输料槽101中,同时内壳会通过内壳上料装置30送入第三输料槽103中,接着由裁切装置40中的第一裁切组件41先将物料中的连带前段裁切掉,然后通过内壳组装装置50将第三输料槽103中的内壳组装在物料上,组装完成后,再由裁切装置40中的第二裁切组件42将料带的后端裁切掉,并通过搬运装置60将第一输料槽101中组装好的产品搬运至第二输料槽102中,第二输料槽102中的产品会先进入摆盘装置80中的翻转组件81中,并使得产品翻转90°,用于方便摆盘组件82抓取,同时载具上料装置70中的载具会依次通过载具上料组件71和载具送料组件72输送至定位板726上,并通过定位头728对载具进行行为,之后由摆盘组件82将翻转好的产品摆放在载具中,摆放好产品的载具会通过载具送料槽701输出端送入下料板91中,然后由第一下料驱动机构92带动下料板91向上翻转,然后通过第二推料杆93将下料板91中的载具推入旋转架95中,并通过旋转驱动机构96带动载具旋转至合适的方向,并通过第二推料杆93推入第四输料槽104中,并通过第四输料槽104将载具输送出即可。
本发明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设置有物料上料装置、内壳上料装置、裁切装置、内壳组装装置载具上料装置以及摆盘装置,使得在进行加工时,可先通过物料上料装置、内壳上料装置、裁切装置以及内壳组装装置完成对连接器的组装过程,并配合载具上料装置与摆盘装置的配合将组装好的产品摆盘在载具上,使之能同时完成对连接器的组装和摆盘过程,无需采用人工或另一设备进行摆盘,使得加工过程更加方便,加工效率也更高,同时也无需另外的人工成本和设备成本,使之可以满足现有的加工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防水款Type-C内壳组装摆载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控制器、物料上料装置、内壳上料装置、裁切装置、内壳组装装置、搬运装置、载具上料装置、摆盘装置以及下料装置;该机架具有一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第一输料槽、第二输料槽、第三输料槽以及第四输料槽;且第二输料槽的输入端位于第一输料槽的输出端侧旁,第三输料槽输出端位于第二输料槽侧旁;该控制器设置在机架上;该物料上料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一输料槽的输入端侧旁,物料上料装置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物料上料装置包括有第一上料架、第一上料槽以及上料盘;该第一上料架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一输料槽的输入端侧旁;该第一上料槽设置在第一上料架上,且第一上料槽的输出端与第一输料槽的输入端连通;该上料盘可来回转动地设置在第一上料架上并位于第一上料槽的正上方;该内壳上料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三输料槽输入端侧旁,内壳上料装置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内壳上料装置为振动盘,该振动盘设置在机架上,且振动盘的输出端与第三输料槽的输入端连通;该裁切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一输料槽侧旁,裁切装置与控制器连接;该内壳组装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三输料槽的输出端以及第一输料槽的侧旁,内壳组装装置与控制器连接;该搬运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一输料槽的输出端以及第二输料槽的输入端之间,搬运装置与控制器连接;该载具上料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二输料槽的输出端侧旁,载具上料装置与控制器连接;该摆盘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二输料槽的输出端侧旁,摆盘装置与控制器连接;该下料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载具上料装置的输出端以及第四输料槽的输入端之间,下料装置与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款Type-C内壳组装摆载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装置包括有第一裁切组件以及第二裁切组件,该第一裁切组件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一输料槽侧旁,且第一裁切组件位于内壳组装装置前侧;
该第一裁切组件包括有第一裁切架、第一裁切杆、第一裁切驱动机构以及第一裁切头;该第一裁切架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一输料槽侧旁;该第一裁切杆与第一裁切架铰接;该第一裁切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裁切架上并与第一裁切杆的一端连接,第一裁切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第一裁切头与第一裁切杆的另一端连接并在第一裁切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上下来回活动于第一输料槽的正上方;
该第二裁切组件设置在第一输料槽的输出端侧旁,且第二裁组件为前后间隔设置的两个,每一第二裁切组件均包括有第二裁切架、第二裁切杆、第二裁切驱动机构以及第二裁切头;该第二裁切架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一输料槽的输出端侧旁;该第二裁切杆与第二裁切架铰接;该第二裁切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二裁切架上并与第二裁切杆的一端连接,第二裁切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第二裁切头与第二裁切杆的另一端连接并在第二裁切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来回活动于第一输料槽的正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款Type-C内壳组装摆载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组装装置包括有组装架、活动板、第一组装驱动机构、夹紧头、第二组装驱动机构、调整杆、第三组装驱动机构以及调整头;该组装架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三输料槽的输出端侧旁;该活动板可来回活动地设置在组装架上,活动板来回活动于第三输料槽的输出端以及第一输料槽的侧旁之间,且活动板上开设有与内壳配合的夹紧槽;该第一组装驱动机构设置在组装架上并带动活动板来回活动,第一组装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夹紧头设置在活动板上并来回活动于夹紧槽侧旁,夹紧头用于夹紧夹紧槽中的内壳;该第二组装驱动机构设置在活动板上并带动夹紧头来回活动,第二组装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调整杆设置在组装架上并来回活动于第一输料槽的侧旁;该第三组装驱动机构设置在组装架上并带动调整杆来回活动,第三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调整头设置在调整杆上并随着调整杆来回活动,调整头与第一输料槽位置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款Type-C内壳组装摆载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装置包括有搬运架、搬运板、第一搬运驱动机构、搬运头以及第二搬运驱动机构;该搬运架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一输料槽输出端和第二输料槽输入端侧旁;该搬运板可来回活动地设置在搬运架上,搬运板来回活动于第一输料槽和第二输料槽之间;该第一搬运驱动机构设置在搬运架上并带动搬运板来回活动,第一搬运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搬运头可上下来回活动地设置在搬运板上并随着搬运板来回活动;该第二搬运驱动机构设置在搬运板上并带动搬运头来回活动,第二搬运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款Type-C内壳组装摆载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上料装置包括有载具上料组件以及载具送料组件;该载具上料组件和载具送料组件均设置在机架上并与控制器连接,且载具上料组件的输出端与载具送料组件的输入端连通;该载具上料组件包括有载具上料架、输送带以及第一载具驱动机构;该载具上料架设置在机架上,该输送带可来回转动地设置在载具上料架上;该第一载具驱动机构设置在载具上料架上并带动输送带来回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款Type-C内壳组装摆载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送料组件包括有载具送料架、第一推料杆、第二载具驱动机构、送料杆、第三载具驱动机构、定位板、第四载具驱动机构、定位头以及第五载具驱动机构;该载具送料架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载具上料架侧旁,载具送料架内具有一载具送料槽,该载具送料槽的输入端与输送带的输出端连通;该第一推料杆可沿载具送料槽来回活动地设置在载具送料架上并位于载具送料槽中;该第二载具驱动机构设置在载具送料架上并带动第一推料杆来回活动,第二载具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送料杆可沿载具送料槽来回活动地设置在载具送料架上并位于载具送料槽中;该第三载具驱动机构设置在载具送料架上并带动送料杆来回活动,第三载具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定位板可沿载具送料槽来回活动地设置在载具送料架上并位于载具送料槽中;该第四载具驱动机构设置在载具送料架上并带定位板来回活动,第四载具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定位头可上下来回活动地设置在定位板上并随着定位板来回活动,定位头的上端向上伸出定位板并与载具配合;该第五载具驱动机构设置在定位板上并带动定位头来回活动,第五载具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款Type-C内壳组装摆载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盘装置包括有翻转组件以及摆盘组件;该翻转组件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二输料槽的输出端侧旁;该摆盘组件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翻转组件的后方,翻转组件与摆盘组件均与控制器连接;
该翻转组件包括有翻转架、推料头、第一翻转驱动机构、储料板、第二翻转驱动机构、储料头以及第三翻转驱动机构;该翻转架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二输料槽的输出端侧旁;该推料头可横向来回活动地设置在翻转架上并位于第二输料槽的输出端侧旁;该第一翻转驱动机构设置在翻转架上并带动推料头来回活动,第一翻转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储料板可来回翻转地设置在翻转架上;该第二翻转驱动机构设置在翻转架上并带动储料板来回翻转;第二翻转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储料头可前后来回活动地设置在储料板上并随着储料板来回翻转,储料头内具有与产品配合的储料槽,储料头与推料头位置对应;该第三翻转驱动机构设置在储料板上并带动储料头来回活动,第三翻转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
该摆盘组件包括有摆盘架、活动杆、第一摆盘驱动机构、取料头以及第二摆盘驱动机构;该摆盘架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第二输料槽的输出端侧旁以及载具上料装置侧旁;该活动杆可来回活动地设置在摆盘架上;该第一摆盘驱动机构设置在摆盘架上并带动活动杆来回活动;该第一摆盘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取料头可上下来回活动地设置在活动杆上并随着活动杆来回活动;该第二摆盘驱动机构设置在活动杆上并带动取料头上下来回活动;该第二摆盘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款Type-C内壳组装摆载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包括有下料板、第一下料驱动机构、第二推料杆、第二下料驱动机构、旋转架以及旋转驱动机构;该下料板可上下翻转地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载具上料装置的输出端侧旁;该第一下料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并带动下料板来回翻转,第一下料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第二推料杆横向来回活动地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下料板上方;该第二下料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并带动第二推料杆来回活动,第二下料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旋转架可来回旋转地设置在机架上并位于下料板后方,且旋转架位于第四输料槽的输入端侧旁;该旋转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并带动旋转架来回旋转,旋转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
CN202310721317.3A 2023-06-16 2023-06-16 防水款Type-C内壳组装摆载具机 Pending CN1166832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21317.3A CN116683258A (zh) 2023-06-16 2023-06-16 防水款Type-C内壳组装摆载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21317.3A CN116683258A (zh) 2023-06-16 2023-06-16 防水款Type-C内壳组装摆载具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3258A true CN116683258A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80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21317.3A Pending CN116683258A (zh) 2023-06-16 2023-06-16 防水款Type-C内壳组装摆载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8325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4327A (zh) * 2023-09-25 2023-12-19 东莞市信翰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弯头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54327A (zh) * 2023-09-25 2023-12-19 东莞市信翰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弯头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
CN117254327B (zh) * 2023-09-25 2024-02-27 东莞市信翰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弯头连接器自动组装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52940U (zh) 一种fpc连接器自动生产设备
CN116683258A (zh) 防水款Type-C内壳组装摆载具机
CN202712311U (zh) 圆柱电池盖帽焊机
CN107122215A (zh) 一种芯片烧录机
CN102024956B (zh) 一种扣式电池封口机
CN220358520U (zh) 防水款Type-C内壳组装摆载具机
CN205488970U (zh) 一种端子插入机构
CN207037636U (zh) 一种芯片烧录机
CN208451029U (zh) 一种麦克风插头组装机
CN115770939A (zh) 电池模组翻转机构及自动点焊装置
CN211282783U (zh) 一种塑料工件的自动上料装置
CN112520434B (zh) 一种效率高的工业产品原料生产用下料机构
CN201877509U (zh) 一种扣式电池封口机
CN211003013U (zh) 一种smt料盘自动上下料机构
CN108161468A (zh) 一种u形配件的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211075172U (zh) 一种能够实现翻转的灌墨装置
CN211238789U (zh) 电源连接端子组装机
CN113979058A (zh) 一种基于pp新材料自动计量上下料装置
CN218926568U (zh) Type-C公头自动激光打点机
CN216462842U (zh) 齿轮承载板的芯片安装设备
CN211804176U (zh) 一种铝型材锁紧块断面倒角辅助工装
CN205985702U (zh) 一种连接器自动装夹流水线
CN217971189U (zh) 一种条状物料输送机构
CN211053072U (zh) 一种灯座、铜端子自动组装设备
CN211619233U (zh) 一种多向滑动板制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