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79049A - 一种免疫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免疫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79049A
CN116679049A CN202310198252.9A CN202310198252A CN116679049A CN 116679049 A CN116679049 A CN 116679049A CN 202310198252 A CN202310198252 A CN 202310198252A CN 116679049 A CN116679049 A CN 1166790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antum dot
target
detection
sample
dot microsphe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9825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涛
宋禹
李淑伟
杨亚红
周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ch Bio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ch Bio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ch Bio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ch Bio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9825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790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79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790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4306Solid-phase reaction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labelled substances
    • G01N33/582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labelled substances with fluorescent labe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labelled substances
    • G01N33/58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labelled substances with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 label, e.g. quantum do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免疫检测方法,属于免疫检测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提供微孔板,所述微孔板的微孔中设置有捕获物微阵列;将量子点微球标记物及待检测的样本加入所述微孔板中的目标微孔进行反应;在反应完成并利用清洗液清洗所述微孔板后,荧光检测分析所述目标微孔。本申请实施例将量子点荧光微球技术和蛋白微阵列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免疫疾病相关分子的定量、半定量或定性分析,检测时间和流程都得到极大地缩短,从而解决了现有免疫检测方式无法有效兼顾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免疫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免疫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疫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过敏性疾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由于其患病率、严重程度、慢性性和相关的管理成本的增加,对医疗保健资源构成了重大负担。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印迹法、化学发光法、免疫荧光定量检测、过敏原微阵列芯片法、免疫层析胶体金法等方式进行过敏检测,但上述方式或存在反应周期长、步骤繁琐、成本高的问题,或存在定量效果差的问题,也即无法有效兼顾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免疫检测方法,能够解决现有免疫检测方式无法有效兼顾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免疫检测方法,其中,提供微孔板,所述微孔板的孔洞中具有捕获物微阵列;
将量子点微球标记物及待检测的样本加入所述微孔板中的目标微孔进行反应;
在反应完成并利用清洗液清洗所述微孔板后,荧光检测分析所述目标微孔。
可选地,所述的免疫检测方法中,将量子点微球标记物及待检测的样本加入所述微孔板中的目标微孔进行反应,包括:
将待检测的样本加入所述目标微孔进行孵育;
待孵育完成后,向所述目标微孔中加入量子点微球标记物,以进行标记反应。
可选地,待孵育完成后,且在向所述目标微孔中加入量子点微球标记物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清洗液清洗所述微孔板。
可选地,所述的免疫检测方法中,将量子点微球标记物及待检测的样本加入所述微孔板中的目标微孔进行反应,包括:
将量子点微球标记物与待检测的样本混合;
在所述样本与所述量子点微球标记物结合完成后,将混合物加入所述目标微孔中进行孵育反应。
可选地,所述的免疫检测方法中,所述捕获物微阵列中由3~5个阵列点代表一个目标项目。
可选地,所述的免疫检测方法中,所述量子点微球标记物为目标项目的标记物与量子点微球的结合物,所述捕获物微阵列为所述目标项目的捕获物的微阵列。
可选地,所述的免疫检测方法中,所述目标项目包括过敏原、自身抗体和细胞因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的免疫检测方法中,所述孵育反应的温度为35~40℃、时间为5~60min。
可选地,在将量子点微球标记物及待检测的样本加入所述微孔板中的目标微孔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量子点微球标记物中加入封闭剂。
可选地,所述的免疫检测方法中,所述封闭剂为包括甘露醇、海藻糖、吐温及表面活性剂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硼酸缓冲溶液或者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溶液,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曲拉通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先提供微孔中设置有捕获物微阵列的微孔板,然后将量子点微球标记物及待检测的样本加入微孔板中的目标微孔进行反应,再在反应完成并利用清洗液清洗微孔板后,荧光检测分析上述目标微孔。上述免疫检测方法,因为在微孔板的微孔中设置有捕获物微阵列,可以将样本及量子点微球标记物在捕获物微阵列上孵育,然后使用配套的检测仪器,对目标微孔中捕获物微阵列进行荧光检测分析,从而将量子点荧光微球技术和蛋白微阵列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免疫疾病相关分子的定量、半定量或定性分析,检测时间和流程都得到极大地缩短,从而解决了现有免疫检测方式无法有效兼顾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免疫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免疫检测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免疫检测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免疫检测方法,其中,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101~步骤103。
步骤101、提供微孔板,所述微孔板的微孔中设置有捕获物微阵列。
该步骤中,微孔板为具有多个微孔的基板,其微孔中具有由捕获物蛋白形成的捕获物微阵列。捕获物微阵列可以是抗原蛋白微阵列或抗体蛋白微阵列,是将0.1~1000pg的微量蛋白通过精密点样仪包被到微孔板中微孔内形成,无需做表面处理,可以在减少样本消耗量的同时保证检测灵敏度。上述微孔板可以采用商品化的酶标板,上述微孔板可以是24孔板、96孔板或384孔板等,且可以按整列或整行进行拆装,用于实现高通量多组分或者多指标的快速检测。
示例地,若为96孔板且一个孔一个样本的话,一个微孔板单次最多可以检测96个样本;同时96孔板可以是8个孔1组或者12个孔1组用于检测一个检测项目,可以凑够8个或者12个样本做一轮检测,无需等待凑满一板再进行检测,兼顾了成本和检测周期,适合不同通量的检测。
可选地,上述捕获物微阵列是将1~50pg的微量蛋白通过精密点样仪包被到微孔板中微孔的表面。
步骤102、将量子点微球标记物及待检测的样本加入所述微孔板中的目标微孔进行反应。
其中,量子点具有荧光效率高、耐光漂白、荧光寿命长、发射光谱窄且对称、单元激发多元发射、可多指标同时检测等特点;量子点微球标记物为量子点荧光微球与标记物结合物,该标记物可以是二抗或抗原。其中,量子点微球标记物中的量子点微球将量子点包裹在微球中,可实现量子点的荧光信号放大,包覆层既可稳定量子点,提高微球的生物相容性和胶体稳定性,又可在微球表面修饰多种功能团,实现微球表面与多种标记物的结合。
该步骤中,因为微孔板包括多个微孔,每个微孔可以检测一个样本,上述目标微孔可以为多个微孔中的任意一个样本。单个上述目标微孔中的样本加入量为1~100uL,例如为20~50uL,并在加入量子点微球标记物及样本后封板膜封住,并在适宜环境中进行反应,以使得样本中的检测物(过敏原)与量子点微球标记物及微阵列中的捕获物相结合。
该步骤中,可以将待检测的样本及量子点微球标记物同时加入微孔板中的目标微孔进行反应,或者先后加入微孔板中的目标微孔进行反应;另外,样本可选稀释或者不稀释。
步骤103、在反应完成并利用清洗液清洗所述微孔板后,荧光检测分析所述目标微孔。
该步骤中,在样本中的检测物与量子点微球标记物及微阵列中的捕获物相结合完全后,利用清洗液对微孔板中相应的目标微孔进行清洗,以将过量的未结合量子点微球标记物洗掉,然后即可通过使用配套的检测仪器,实现目标微孔处捕获物微阵列上荧光进行检测,进而根据荧光强弱确定其过敏情况。
其中,对于单个微孔,清洗液的加入量可以为100~200uL,清洗次数可以为3~5次,量子点微球标记物的加入量可以为20~300uL,例如为30~50uL。
在实际应用中,洗液可以手动弃掉或者用全自动洗板机、全自动清洗和检测一体机操作清洗掉,然后开始通入激发光检测,检测时每一组点;如果无荧光,即为阴性,荧光强度高中低的不同,代表阳性的强中弱,如是过敏原多项检测,则代表过敏的严重程度不同。如果有多组点同时检出阳性,则代表对多种过敏原的过敏。该检测可以一次性检出单个样本的多项过敏原,快速便捷高效,同时至少实现半定量或者定量检测。定量检测的实现,需要阵列上带有质控点,配合可溯源的国际标准物质做出的标准曲线,可以实现荧光强度的读值计算,代入标准曲线中,算出检测项目的浓度值,实现定量检测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将量子点荧光微球技术和蛋白微阵列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免疫疾病相关分子的定量或半定量分析,无需进行酶结合物、底物、显色、终止等步骤,检测时间和流程可以得到极大地缩短,从而解决了现有免疫检测方式无法有效兼顾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免疫检测方法中,量子点微球标记物为目标项目的标记物与量子点微球的结合物,捕获物微阵列为目标项目的捕获物的微阵列。其中,目标项目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相应地,上述捕获物微阵列为各目标项目的捕获物的微阵列。也即上述量子点微球标记物为量子点微球与标记抗体或抗原的结合物,相应地,捕获物微阵列为捕获抗原微阵列或捕获抗体微阵列。
示例地,在目标项目为过敏原的情况下,量子点微球标记物为特异性IgE二抗与量子点微球的结合物,且捕获物微阵列为特异性IgE抗原的微阵列;或者量子点微球标记物为特异性抗原与量子点微球的结合物,且捕获物微阵列为特异性IgE二抗的微阵列。
其中,将抗原抗体的特异性与量子点微球的超灵敏性结合起来,实现量子点荧光免疫检测,可用于多种生物检测技术,具有高灵敏、多通道、快速定量检测的特性,可以用于检测各种抗原、抗体、毒素、抗生素、农兽药残留、毒品等。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量子点微球的激发波长在300~450nm之间,且同一激发光源可以激发发射波长在500~760nm的一种或者多种量子点微球,例如可以选择发射波长为525±20nm、565±20nm、615±20nm的一种或者几种量子点微球。
相应地,对捕获物微阵列进行荧光检测时的检测光源在500~760nm之间,具体可以为615nm。
其中,捕获物微阵列的点样量可以是0.1~100nL/点,单个微孔中捕获物微阵列可以包括1~400个点具体可以包括25个到225个点,连续的3个~5个阵列点代表一个目标项目,总体可以实现8个~100个目标项目的同时检测,且可以在各阵列点设置质控点及定位点,以实现定量检测。其中,目标项目指的是所需要检测的过敏原检测项目。
在实际应用中,过敏原检测项目包括食入类过敏原以及吸入类过敏原,过敏原检测项目还可以是各过敏原中具体的过敏组分。
其中,食入类过敏原项目包括:鸡蛋(鸡蛋白、鸡蛋黄),牛奶,肉类(牛肉、羊肉),鳕鱼,甲壳类(虾、螃蟹、贝类),水果(芒果、桃子、苹果、菠萝、橙子等),谷物(小麦、荞麦、大米),荚果类(花生、大豆、芝麻),树坚果(榛子、杏仁、开心果、核桃、腰果等),椰子,淡水鱼,玉米等。
吸入类过敏原项目包括:艾蒿,粉尘螨,户尘螨,热带无爪螨,猫皮屑,狗皮屑,马皮屑,牛皮屑,梯牧草,德国小蠊,美洲大蠊,东方蜚蠊,交链孢霉,烟曲霉,分枝孢霉,点青霉,念珠菌,腊叶芽枝霉,产黄青霉,白桦树,豚草,车前草,葎草,藜,刺柏,悬铃木,梧桐,杨树,白蜡树,蒲公英,雏菊等。
其中,过敏原检测项目还可能是某一种过敏原组分,例如猫皮屑或者猫毛是猫的主要过敏原,但是猫皮屑或者猫毛中的主要致敏成分是几种蛋白质,包括Fel d 1、Fel d2、Fel d 4和Fel d 7等,其中Fel d 1在猫过敏人群中的致敏率大于95%,猫皮屑中除去这几种蛋白质之外的物质基本不具有致敏性。所以,如果可以检测Fel d 1、Fel d 2、Fel d 4和Fel d 7等组分将更有利于过敏人群的诊断。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量子点微球标记物为目标项目的标记物与量子点微球的结合物,捕获物微阵列为目标项目的捕获物的微阵列,上述目标项目包括过敏原、自身抗体和细胞因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微孔板的微孔中设置包括过敏原、自身抗体和细胞因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捕获物的微阵列,然后加入相应的量子点微球标记物及样本进行孵育,并在清洗后进行荧光分析检测,可以实现对样本中过敏原、自身抗体和细胞因子中的一种或多种免疫检测。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量子点微球标记物为冻干的量子点微球与标记物的结合物,具体可以是冻干小球或者冻干粉末,需要利用液态样本或稀释液将冻干粉快速复溶后加入微孔板中。其中,冻干后可以减少液体试剂量,便于储存运输。
当然,上述量子点微球标记物也可以是液态,其加入体积为1~200uL/孔,例如为50uL/孔。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将量子点微球标记物及待检测的样本加入微孔板中的目标微孔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免疫检测方法还包括步骤100。
步骤100、向所述量子点微球标记物中加入封闭剂。
该实施方式中,利用封闭剂对量子点微球标记物进行封装保护,实现较长时间的稳定性。
可选地,上述封闭剂为包括甘露醇、海藻糖、吐温及表面活性剂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硼酸缓冲溶液或者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溶液,上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PVP)、曲拉通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地,上述封闭剂可以为浓度0.01M~0.1M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硼酸缓冲溶液或者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溶液,其成分包括甘露醇、海藻糖、吐温及表面活性剂,且甘露醇的质量百分数为1%~10%,海藻糖的质量百分数为1%~10%,吐温的质量百分数为0.05%~0.5%,表面活性剂的质量百分数为0.05%~0.5%。
其中,吐温可以为吐温20或吐温80,聚乙二醇的分子量可以为2000~20000,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分子量可以为5000~100000,例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K10~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表面活性剂还可以包括专用表面活性剂S1~S17中的一种或几种,例如为S9;上述封闭剂的成分还可以包括蔗糖。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102具体包括步骤1021~步骤1022:
步骤1021、将待检测的样本加入所述目标微孔进行孵育;
步骤1022、待孵育完成后,向所述目标微孔中加入量子点微球标记物,以进行标记反应。
该实施方式中,因为在微孔板的微孔中设置有捕获物微阵列,可以将样本在捕获物微阵列孵育,然后加入量子点微球标记物结合,再使用配套的检测仪器,对捕获物微阵列进行荧光检测,从而将量子点荧光微球技术和蛋白微阵列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免疫疾病相关分子的定量、半定量或定性分析,检测时间和流程都得到极大地缩短,从而解决了现有免疫检测方式无法有效兼顾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
其中,孵育反应的温度为35~40℃、时间为5~60min,例如在37度烘箱或者全自动仪器中进行恒温孵育5~60min,使得样本中特异性IgE与微孔中微阵列上抗原相结合完成。
可选地,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待孵育完成后,且在向目标微孔中加入量子点微球标记物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1023:
步骤1023、利用清洗液清洗所述微孔板。
该具体实施方式中,即在将样本在捕获物微阵列孵育后,利用清洗液清洗掉未结合的样本,再加入量子点微球标记物进行标记,可以避免未结合样本对检测结果的干扰,提示检测精度。
其中,对于单个微孔,清洗液的加入量可以为100~200uL,清洗次数可以为3~5次,量子点微球标记物的加入量可以为20~300uL,例如为30~50uL。
示例地,在目标项目为过敏原特异性IgE,即用于对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时,上述量子点微球标记物为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与量子点微球结合物,上述捕获物微阵列为过敏原特异性IgE抗原微阵,样本的免疫检测过程如下:
将样本直接加入到微孔中,体积控制在1uL~100uL,加入后封板膜封住,放入35~40℃烘箱或者全自动仪器中进行恒温孵育5~60min,等样本中特异性IgE(sIgE)与孔中微阵列的抗原相结合完成后,然后取出倒掉样本;然后加入100~200uL清洗液清洗3~5次,清洗掉未结合的样本后加入20~300uL量子点微球标记物(量子点荧光微球-二抗结合物),在35~40℃恒温孵育5~60min,使得该量子点微球-二体结合物与抗原的sIgE相结合,加入清洗液将过量的未结合量子点微球-二抗结合物洗掉,洗液可以手动弃掉或者用全自动洗板机,或者全自动清洗和检测一体机操作清洗掉,然后开始通入激发光检测进行荧光检测;
在进行检测时,每一组点(3~5个阵列点)如果无荧光,即为阴性,荧光强度由高至低分别代表阳性由强到弱,代表过敏的严重程度不同,可以实现免疫的半定量检测;
另外,若微阵列上带有质控点,配合可溯源的国际标准物质做出的标准曲线,结合获得的荧光强度进行读值计算,代入标准曲线中,算出检测项目的浓度值,实现定量检测。
可以理解,若进行过敏原多项检测,即量子点微球标记物包括多种二抗,微阵列中则包被有相应的多种抗原时,若通入激发光检测时有多组点同时检出阳性,则代表对多种过敏原的过敏,也即可以一次性检出单个样本的多项过敏原,快速便捷高效,且同样可以实现半定量或者定量检测。
示例地,将30uL样本加入微孔板的目标微孔中,然后用封板膜封住,放入37度烘箱中进行恒温孵育45min,等样本中特异性IgE(sIgE)与孔中微阵列的抗原相结合完成后,然后取出倒掉样本;然后加入150uL清洗液清洗3次,清洗掉未结合的样本后加入40uL量子点微球标记物(量子点荧光微球-二抗结合物),在37度恒温孵育45min,使得该量子点微球-二体结合物与抗原的sIgE相结合,然后加入150uL清洗液将过量的未结合量子点微球-二抗结合物洗掉,洗液可以手动弃掉,简单吹干后、通入激发光检测进行荧光检测、读值,即可实现定量检测;
其中,检测过程中设定定位点和阳性质控点。
微孔板单个微孔检测效果如图2所示,其中,竖向每3个阵列点对应一种过敏原检测项目,左上角是定位点,右下角是质控点。
由图2可以看出,从左至右第3列的竖向第2个过敏原检测项目、第5列的竖向第3个过敏原检测项目、第7列的竖向第4个过敏原检测项目、第8列的竖向第2个过敏原检测项目及第10列的竖向第1个过敏原检测项目均出现强烈的荧光,为阳性点,分别对应艾蒿、粉尘螨、猫皮屑、虾和大豆,可以通过仪器读取荧光值来确定读值,然后和标准曲线比对来计算该阳性项目的具体浓度值。
其中,在荧光免疫检测过程中,荧光值低于临界值的都为阴性;而若质控点无光点的为无效孔,则需要重新检测。
可选地,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102具体包括步骤1024~步骤1025:
步骤1024、将量子点微球标记物与待检测的样本混合;
步骤1025、在所述样本与所述量子点微球标记物结合完成后,将混合物加入所述目标微孔中进行孵育反应。
该实施方式中,先将稀释样本或未稀释样本与量子点微球标记物混合,并反应形成量子点微球标记物与样本中的特异性捕获抗体或抗原的结合物,再将结合物注入微孔板的目标微孔中与捕获物微阵列孵育,然后通过清洗液冲去未反应的量子点微球标记物,然后使用配套的检测仪器,对捕获物微阵列进行荧光检测,从而将量子点荧光微球技术和蛋白微阵列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免疫疾病相关分子的定量或半定量分析,检测时间和流程都得到极大地缩短,从而解决了现有免疫检测方式无法有效兼顾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
其中,孵育反应的温度为35~40℃、时间为5~60min,例如在37度烘箱或者全自动仪器中进行恒温孵育5~60min,使得样本中特异性IgE与微孔中微阵列上抗原相结合完成。
在进行检测时,每一组点如果无荧光,即为阴性,荧光强度由高至低分别代表阳性由强到弱,代表过敏的严重程度不同,可以实现免疫的半定量检测;
另外,若微阵列上带有质控点,配合可溯源的国际标准物质做出的标准曲线,结合获得的荧光强度进行读值计算,代入标准曲线中,算出检测项目的浓度值,实现定量检测。
可以理解,若进行过敏原多项检测,即量子点微球标记物包括多种二抗,微阵列中则包被有相应的多种抗原时,若通入激发光检测时有多组点同时检出阳性,则代表对多种过敏原的过敏,也即可以一次性检出单个样本的多项过敏原,快速便捷高效,且同样可以实现半定量或者定量检测。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上述免疫检测方法,不仅可用于辅助过敏性疾病及自身免疫疾病的早期筛查及诊断,也可以用于环境、食物等各种来源样本的检测,且可检测的分子类型不局限于疾病相关分子,实际上任何抗原抗体都可以用本方法检测,即其应用具有普适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可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原理及实现方式,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微孔板,所述微孔板的微孔中设置有捕获物微阵列;
将量子点微球标记物及待检测的样本加入所述微孔板中的目标微孔进行反应;
在反应完成并利用清洗液清洗所述微孔板后,荧光检测分析所述目标微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量子点微球标记物及待检测的样本加入所述微孔板中的目标微孔进行反应,包括:
将待检测的样本加入所述目标微孔进行孵育;
待孵育完成后,向所述目标微孔中加入量子点微球标记物,以进行标记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待孵育完成后,且在向所述目标微孔中加入量子点微球标记物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清洗液清洗所述微孔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量子点微球标记物及待检测的样本加入所述微孔板中的目标微孔进行反应,包括:
将量子点微球标记物与待检测的样本混合;
在所述样本与所述量子点微球标记物结合完成后,将混合物加入所述目标微孔中进行孵育反应。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微球标记物为目标项目的标记物与量子点微球的结合物,所述捕获物微阵列为所述目标项目的捕获物的微阵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项目包括过敏原、自身抗体和细胞因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反应的温度为35~40℃、时间为5~6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量子点微球标记物及待检测的样本加入所述微孔板中的目标微孔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量子点微球标记物中加入封闭剂。
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剂为包括甘露醇、海藻糖、吐温及表面活性剂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硼酸缓冲溶液或者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溶液,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曲拉通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免疫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物微阵列中由3~5个阵列点代表一个目标项目。
CN202310198252.9A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免疫检测方法 Pending CN1166790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98252.9A CN116679049A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免疫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98252.9A CN116679049A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免疫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79049A true CN116679049A (zh) 2023-09-01

Family

ID=87789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98252.9A Pending CN116679049A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免疫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7904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0820A (zh) * 2000-04-27 2001-11-07 赵翀 一种高信息量免疫检测方法及其专用检测板
US20030108949A1 (en) * 2001-07-03 2003-06-12 Gang Bao Filtration-based microarray chip
CN102539771A (zh) * 2011-12-29 2012-07-04 北京康美天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灵敏量子点免疫渗滤荧光定量检测方法
CN111337662A (zh) * 2020-02-25 2020-06-26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快速免疫检测方法
CN114507524A (zh) * 2022-01-10 2022-05-17 东南大学 一种量子点荧光编码聚乳酸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0820A (zh) * 2000-04-27 2001-11-07 赵翀 一种高信息量免疫检测方法及其专用检测板
US20030108949A1 (en) * 2001-07-03 2003-06-12 Gang Bao Filtration-based microarray chip
CN102539771A (zh) * 2011-12-29 2012-07-04 北京康美天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灵敏量子点免疫渗滤荧光定量检测方法
CN111337662A (zh) * 2020-02-25 2020-06-26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快速免疫检测方法
WO2021169089A1 (zh) * 2020-02-25 2021-09-02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快速免疫检测方法
CN114507524A (zh) * 2022-01-10 2022-05-17 东南大学 一种量子点荧光编码聚乳酸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EKSANDRA ZAJAC等: "Protein microarrays and quantum dot probes for early cancer detection", COLLOIDS SURF B BIOINTERFACES, vol. 58, no. 2, 1 August 2007 (2007-08-01), pages 309 - 314, XP022121454, DOI: 10.1016/j.colsurfb.2007.02.019 *
NIZAR AYADI等: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Quantum Dots in Protein Array Applications", METHODS MOL BIOL, vol. 2135, 31 December 2020 (2020-12-31), pages 1 - 2 *
YANBING LV等: "A quantum dot microspheres-based highly specific and sensitive three-dimensional microarray for multiplexed detecti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NANOTECHNOLOGY, vol. 32, no. 48, 6 September 2021 (2021-09-06), XP020370907, DOI: 10.1088/1361-6528/ac1bdd *
王颖: "基于荧光纳米探针的蛋白质微阵列检测方法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no. 5, 15 May 2019 (2019-05-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22960B1 (en) Allergen-microarray assay
JP5240945B2 (ja) アッセイ膜およびその使用法
AU2002212306A1 (en) Allergen-microarray assay
US10921318B2 (en) Control marker for implementing analysis methods on spots
US20150010903A1 (en) Real Time Diagnostic Assays Using an Evanescence Biosensor
US20030073249A1 (en) Allergen detection chip
KR101570327B1 (ko) 다중 진단용 병렬식 라인형 바이오칩
EP2732288B1 (en) Biological microchip for the estimation of immunoglobulin e and g levels in human blood, method of assay thereof, and reagent kit comprising same
Dajer et al. Evaluation of a fluorescence-polarization assay for the diagnosis of bovine brucellosis in Mexico
JP4920173B2 (ja) 較正マイクロアレイ
CN116679049A (zh) 一种免疫检测方法
CN1847850A (zh) 诊断对照系统
US20230160887A1 (en) Flow Cytometry System and Methods for the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
RU2004139110A (ru) Тест-система в виде биологического чипа, основанная на реакциях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 антитела с антигеном, и ее применение
AU2009247267B2 (en) Method for quantification of antigen-specific canine or human IgE
JP2014206460A (ja) タンパク質固定ゲルマイクロアレイ
CN105548576A (zh) 同时检测牛乳多种蛋白与营养价值的蛋白芯片及其试剂盒
EP1338895A1 (en) High density allergen microarray
US20140228244A1 (en) Calibration Reagent and Method
Malik et al. Protein-Based Detection Methods for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
JPH08114595A (ja) 特異的結合測定法
CN116643040A (zh) 一种微流控免疫检测芯片及免疫检测方法
CN117388499A (zh) 血清中抗原类蛋白的化学发光蛋白芯片方法和试剂盒
KR20150097773A (ko) 면역분석법
JP2013137299A (ja) タンパク質固定ゲルマイクロアレ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