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72725B - 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72725B
CN116672725B CN202310935584.0A CN202310935584A CN116672725B CN 116672725 B CN116672725 B CN 116672725B CN 202310935584 A CN202310935584 A CN 202310935584A CN 116672725 B CN116672725 B CN 1166727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wall
insulating
cavity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355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72725A (zh
Inventor
谈迎光
马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inxiang Qiantu 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inxiang Qiantu 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inxiang Qiantu 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inxiang Qiantu 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3558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727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72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72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72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72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9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video game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3F13/20 or A63F13/25, e.g. housing, wiring, connections or cabin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20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 A63F13/21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ensors, purposes or types
    • A63F13/212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ensors, purposes or types using sensors worn by the player, e.g. for measuring heart beat or leg activ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20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 A63F13/24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e.g. game controllers with detachable joystick 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9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video game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3F13/20 or A63F13/25, e.g. housing, wiring, connections or cabinets
    • A63F13/98Accessories, i.e. detachable arrangements optional for the use of the video game device, e.g. grip supports of game controll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绝缘支撑环,且绝缘支撑环的端面固定设有多个固定筒,各个所述固定筒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杆,且多个活动杆共同固定连接有挡环,所述挡环的内侧设有腰带,且腰带的侧壁与挡环的内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带,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绝缘槽板,且绝缘槽板的内部安装有行走带组件。本发明通过对人员身体转向的动作捕捉,使模拟行走的行走带组件角度,可以跟随人员转向角度进行自适应调节,提高VR体验时的行走模拟效果,同时,可以通过上身反拉和对脚部胀紧稳定的方式,降低人员体验VR时,发生倾倒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
背景技术
VR体验是一种通过特定方法,让用户完全沉浸在一个人工模拟的环境中的体验,这种沉浸体验通过能定位用户运动的头戴式硬件来完成,而经过设计的支撑架,可以提高人员的VR体验感。
目前,VR体验时,最为核心的构件就是头戴式显示器,用户将头戴式显示器戴在头上,通过头戴式显示器内部的屏幕,即可体验虚拟世界,所有的头戴式显示器都会追踪定位用户的运动,并据此对显示的画面进行动态更新,而除了头戴式显示器,在VR体验中,一般还会增加特殊设计的座椅、室内环境、支撑架等,来辅助提高人员体验感,如公开号为:CN212390058U,公开的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就是通过可调支撑架,提高动作捕捉传感器对人员动作的捕捉效果,从而达到辅助提高VR体验效果的目的;
但是,在商场等场所内的简易VR体验设备中,由于场地有限,VR设备一般就是由头戴式显示器、手柄、外部大屏显示器等构成,而在进行VR体验时,由于双眼无法看到真实世界,人员在进行虚拟世界的体验时,会根据虚拟世界中的环境进行走动,为了防止人员摔倒或走出距离,需要工作人员在一侧辅助引导,为了减少对工作人员的需求,就出现了一种限制人员范围的支撑架,体验人员在支撑架上的限制环内活动,通过支撑架底部的行走传送带,可以模拟行走状态,提高体验感,不过,由于行走传送带只能正反方向转动,导致人员在扭转角度较大时,行走传送带与行走的方向会错开较大角度,不仅会影响行走模拟的效果,而且,还易造成脚部不稳,影响VR体验时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绝缘支撑环,且绝缘支撑环的端面固定设有多个固定筒,各个所述固定筒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杆,且多个活动杆共同固定连接有挡环,所述挡环的内侧设有腰带,且腰带的侧壁与挡环的内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带,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绝缘槽板,且绝缘槽板的内部安装有行走带组件,所述绝缘槽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且驱动轴与底座的端面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与底座传动连接有跟随驱动机构,所述底座与绝缘支撑环共同电性连接有触发机构,所述行走带组件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多组脚部防滑机构,且各个脚部防滑机构的内部均设有胀紧稳定机构,各个所述弹性带均与挡环共同连接有倾倒检测机构,且倾倒检测机构与胀紧稳定机构电性连接,所述腰带的上方设有胸带,且胸带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多个与弹性带位置相对应的回拉带,所述挡环的侧壁安装有多个与回拉带配合的卷收机构,且各个卷收机构均与同侧倾倒检测机构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跟随驱动机构包括开设于底座内部的圆腔,且驱动轴的轴壁与圆腔的上腔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的轴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两个与圆腔相连通的条形腔,且两个条形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塑料块,两个所述塑料块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两个所述塑料块的侧壁均固定安装有磁块,且两个条形腔的腔壁均固定安装有与磁块位置相对应的磁推电磁铁,两个所述塑料块与同侧条形腔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套设于绝缘支撑环外侧的绝缘固定环,且绝缘固定环位于底座的端面固定设置,所述绝缘固定环的内壁固定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电阻板,所述绝缘支撑环的外侧壁位于两个弧形电阻板之间的位置固定设有导电杆,两个所述磁推电磁铁均与同侧弧形电阻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各个所述脚部防滑机构均包括包括固定设置于行走带组件外表面的固定杆,且固定杆的外侧滑动套设有活动筒,所述固定杆的上端与活动筒的内筒底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各个所述胀紧稳定机构均包括开设于固定杆内部的气腔,且气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与气腔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活塞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铁块,且气腔的腔壁固定连接有与铁块位置相对应的磁吸电磁铁,所述活动筒的外侧壁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槽口固定连接有弹性密封橡胶套,所述环形槽的槽壁与气腔共同固定插接有连接软管。
优选的,各个所述倾倒检测机构均包括一体成型设置于挡环外侧壁的凸块,所述凸块的内部开设有移动腔,且移动腔的腔壁与弹性带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弹性带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横移块,且横移块位于移动腔的内部滑动设置,所述横移块的侧壁与移动腔的腔壁共同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且横移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撞击杆,所述移动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电性连接有导通组件,且压力开关通过导通组件与各个磁吸电磁铁电性连接。
优选的,各个所述卷收机构均包括开设于凸块内部的收卷腔,且收卷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收卷轮,所述回拉带的侧壁与收卷腔的腔壁滑动连接,且回拉带的端部与收卷轮的轮壁固定连接,所述凸块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收卷电机,且收卷电机与收卷轮的轮轴传动连接,所述收卷电机与同侧压力开关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通组件包括多个固定设置于行走带组件两个侧壁的绝缘杆,且各个绝缘杆的杆端均固定连接有铜杆,同侧一组所述磁吸电磁铁均与同侧两个铜杆电性连接,所述绝缘槽板的两个槽壁均开设有闭合设置的行走槽,且行走槽的槽底上侧固定安装有铜条,所述铜条与同侧多个铜杆的杆端滑动接触设置,所述压力开关与铜条电性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的优点在于:
通过设置的底座、绝缘支撑环、固定筒、活动杆、挡环、弹性带和腰带的相互配合,可以将体验人员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活动,防止人员碰触墙壁等,而且,挡环可以随着人员跳起或下蹲而进行随动升降,可以避免影响人员的跳起和下蹲动作,从而防止体验人员因跳起和下蹲受到限制而影响体验感,通过设置的绝缘槽板、驱动轴和行走带组件,便于在限制区域内,模拟VR世界内的行走,提高体验真实感。
通过设置的跟随驱动机构和触发机构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捕捉人员转向动作,自动触发并使驱动轴带动绝缘槽板进行相应角度的转向,从而可以通过转向的动作捕捉,使行走带组件同步跟随脚部朝向,提高行走的模拟效果。
通过设置的倾倒检测机构、脚部防滑机构和胀紧稳定机构,可以提高脚部与行走带组件之间的稳定性,并在人员可能发生倾倒时,通过胀紧的方式,稳定体验人员脚部,降低人员倾倒的可能性。
通过设置的胸带、回拉待、卷收机构的相互配合,可以基于倾倒检测,自动将体验人员向倾倒方向的反方向回拉,配合胀紧稳定机构,可以进一步降低人员倾倒的可能性,有效提高VR体验时的安全性,降低对工作人员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的绝缘支撑环和挡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的跟随驱动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的触发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的脚部防滑机构和胀紧稳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的挡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的倾倒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的槽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的槽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的行走槽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绝缘支撑环、3固定筒、4活动杆、5挡环、6腰带、7弹性带、8绝缘槽板、9行走带组件、10驱动轴、11跟随驱动机构、111圆腔、112齿轮、113条形腔、114塑料块、115齿条、116磁块、117磁推电磁铁、118第一弹簧、12触发机构、121绝缘固定环、122弧形电阻板、123导电杆、13脚部防滑机构、131固定杆、132活动筒、133第二弹簧、14胀紧稳定机构、141气腔、142活塞块、143第三弹簧、144铁块、145磁吸电磁铁、146环形槽、147弹性密封橡胶套、148连接软管、15倾倒检测机构、151凸块、152移动腔、153横移块、154第四弹簧、155撞击杆、156压力开关、157导通组件、16胸带、17回拉带、18卷收机构、181收卷腔、182收卷轮、183收卷电机、19绝缘杆、20铜杆、21行走槽、22铜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10所示,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绝缘支撑环2,且绝缘支撑环2的端面固定设有多个固定筒3,各个固定筒3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杆4,且多个活动杆4共同固定连接有挡环5,挡环5的内侧设有腰带6,且腰带6的侧壁与挡环5的内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带7,底座1的上方设有绝缘槽板8,且绝缘槽板8的内部安装有行走带组件9,行走带组件9包括多个传动辊、行走皮带、驱动电机等构件,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使传动辊带动行走皮带循环转动,而控制驱动电机工作的按钮设置在手持的按钮上,在体验人员需要行走时,按动按钮,即可使驱动电机进行工作,此均为现有成熟技术,故在此不作赘述。
绝缘槽板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10,且驱动轴10与底座1的端面转动连接,驱动轴10与底座1传动连接有跟随驱动机构11,跟随驱动机构11包括开设于底座1内部的圆腔111,且驱动轴10的轴壁与圆腔111的上腔壁转动连接,驱动轴10的轴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12,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与圆腔111相连通的条形腔113,且两个条形腔11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塑料块114,两个塑料块114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与齿轮112相啮合的齿条115,两个塑料块114的侧壁均固定安装有磁块116,且两个条形腔113的腔壁均固定安装有与磁块116位置相对应的磁推电磁铁117,两个塑料块114与同侧条形腔113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18,其中第一弹簧118、齿条115均为无磁不锈钢材料制成,齿条115从同侧条形腔113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可以驱动齿轮112转动180°,磁推电磁铁117在通电后,在同性相斥作用下,可以推动同侧磁块116远离。
底座1与绝缘支撑环2共同电性连接有触发机构12,触发机构12包括套设于绝缘支撑环2外侧的绝缘固定环121,且绝缘固定环121位于底座1的端面固定设置,绝缘固定环121的内壁固定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电阻板122,绝缘支撑环2的外侧壁位于两个弧形电阻板122之间的位置固定设有导电杆123,两个磁推电磁铁117均与同侧弧形电阻板122电性连接,弧形电阻板122与导电杆123接触后,可以接通对应的磁推电磁铁117与外部电源之间的连接回路,且随着导电杆123与弧形电阻板122的接触点位相较于导电杆123的初始点位越来越远,其连接回路中的电阻越来越小,其中在绝缘固定环121远离导电杆123的一侧设置有内凸起(图中未标示),用于防止导电杆123转动过度。
行走带组件9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多组脚部防滑机构13,各个脚部防滑机构13均包括包括固定设置于行走带组件9外表面的固定杆131,且固定杆131的外侧滑动套设有活动筒132,固定杆131的上端与活动筒132的内筒底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33,第二弹簧133为无磁不锈钢材料制成,在人员脚部脱离活动筒132后,在第二弹簧133的作用下,可以使活动筒132回位,活动筒132的顶部为矩形设置,确保与脚部的接触面积。
各个脚部防滑机构13的内部均设有胀紧稳定机构14,各个胀紧稳定机构14均包括开设于固定杆131内部的气腔141,且气腔14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块142,活塞块142与气腔141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43,活塞块14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铁块144,且气腔141的腔壁固定连接有与铁块144位置相对应的磁吸电磁铁145,活动筒132的外侧壁开设有环形槽146,且环形槽146的槽口固定连接有弹性密封橡胶套147,环形槽146的槽壁与气腔141共同固定插接有连接软管148,磁吸电磁铁145在通电后,可以产生磁吸力,并吸附同侧的铁块144移动,在磁吸电磁铁145断电后,在第三弹簧143的作用下,可以使活塞块142回移,此时弹性密封橡胶套147内部的多余空气通过连接软管148回流。
各个弹性带7均与挡环5共同连接有倾倒检测机构15,且倾倒检测机构15与胀紧稳定机构14电性连接,各个倾倒检测机构15均包括一体成型设置于挡环5外侧壁的凸块151,凸块151的内部开设有移动腔152,且移动腔152的腔壁与弹性带7的侧壁滑动连接,弹性带7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横移块153,且横移块153位于移动腔152的内部滑动设置,横移块153的侧壁与移动腔152的腔壁共同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154,且横移块15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撞击杆155,移动腔15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压力开关156,压力开关156电性连接有导通组件157,且压力开关156通过导通组件157与各个磁吸电磁铁145电性连接,压力开关156的动触头受到外部压力作用下,可以闭合,在外部压力消失后,可以在自身的弹性元件作用下,使动触头回移复位,此为现有成熟技术,故在此不作赘述,在VR体验开始前,由工作人员或现场的提示牌等,提醒人员在感受到弹性带7的回拉力较大时,停止身体的扭转,一方面,避免体验人员身体扭转过度,导致过度拉动弹性带7,使压力开关156被误触发,另一方面,避免行走带组件9无法跟随人员身体进行角度的过度变化。
导通组件157包括多个固定设置于行走带组件9两个侧壁的绝缘杆19,且各个绝缘杆19的杆端均固定连接有铜杆20,同侧一组磁吸电磁铁145均与同侧两个铜杆20电性连接,绝缘槽板8的两个槽壁均开设有闭合设置的行走槽21,且行走槽21的槽底上侧固定安装有铜条22,铜条22与同侧多个铜杆20的杆端滑动接触设置,压力开关156与铜条22电性连接,铜杆20在随着行走带组件9移动至行走槽21的上侧时,可以与铜条22接触,在压力开关156的动触头闭合后,可以通过同一水平面位于行走带组件9两侧的铜条22、铜杆20使磁吸电磁铁145与外部电源的连接回路闭合。
腰带6的上方设有胸带16,且胸带16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多个与弹性带7位置相对应的回拉带17,挡环5的侧壁安装有多个与回拉带17配合的卷收机构18,且各个卷收机构18均与同侧倾倒检测机构15电性连接,各个卷收机构18均包括开设于凸块151内部的收卷腔181,且收卷腔18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收卷轮182,回拉带17的侧壁与收卷腔181的腔壁滑动连接,且回拉带17的端部与收卷轮182的轮壁固定连接,凸块15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收卷电机183,且收卷电机183与收卷轮182的轮轴传动连接,收卷电机183与同侧压力开关156电性连接,收卷电机183为直流电机,在通电后,可以带动收卷轮182对回拉带17进行收卷,在后续断电后,可以在外部拉力作用下,可以拉动收卷轮182转动,将回拉带17放出,其中腰带6和胸带16上均设有卡扣组件(图中未示出),通过卡扣组件,可以使腰带6和胸带16的两端可分离,便于人们将腰带6和胸带16穿戴在身上对应部位,穿戴完成后,通过卡扣组件,可以将腰带6和胸带16的两端卡合锁紧,卡扣组件包括插接件、承接件、卡接件等构件,此为现有成熟技术,故不作过多赘述。
现对本发明的操作原理做如下描述:体验人员翻过挡环5,并将腰带6和胸带16打开,然后将腰带6和胸带16分别绑缚在腰部和胸部位置,并将腰带6和胸带16闭合锁紧,在固定筒3和活动杆4的配合下,人员在进行跳起或下蹲时,可以在弹性带7的拉扯作用下,自适应调节挡环5的位置,并在弹性带7的限制作用下,可以防止人员在VR体验时,移动至挡环5的外侧;
在腰带6和胸带16佩戴完成后,体验人员佩戴头戴式VR显示器,并握持VR手柄,随后,即可开始进行VR体验,在体验过程中,人员通过按动VR手柄上的控制按钮,可以在需要行走时,控制行走带组件9工作,此时行走带组件9可以配合体验人员脚部模拟行走动作,在体验人员需要转向时,人员腰部通过腰带6、弹性带7,可以带动挡环5同步扭转,此时通过活动杆4和固定筒3,可以带动绝缘支撑环2同步扭转,从而可以带动导电杆123同步转动,在导电杆123接触至一侧的弧形电阻板122时,可以接通同侧磁推电磁铁117与外部电源之间的连接回路,从而可以使对应的磁推电磁铁117工作,在同性相斥作用下,磁推电磁铁117可以产出磁推力将同侧磁块116顶出,从而可以使磁块116带动同侧塑料块114和齿条115移动,在齿条115与齿轮112的啮合作用下,可以使齿轮112带动驱动轴10同步旋转,从而可以带动绝缘槽板8进行转向,进而可以使行走带组件9转向至与体验人员脚部的同向位置,而随着人员的扭转角度越来越大,导电杆123与接触的弧形电阻板122的接触点位离导电杆123的初始位置越来越远,此时,弧形电阻板122、导电杆123和同侧磁推电磁铁117的连接回路的电阻逐渐减小,从而可以使通入磁推电磁铁117内部的电流增加,进而可以使磁推电磁铁117产生的磁推力逐渐增大,相应的,齿条115驱动齿轮112转的角度也越来越大,直至人员在扭转180°后,在弹性带7的束缚作用下,人员无法继续旋转,在人员回转时,通入磁推电磁铁117内部的电流逐渐减小,此时磁推电磁铁117的磁推力逐渐减小,从而可以在第一弹簧118的作用下,使塑料块114带动齿条115回移,进而可以驱动齿轮112带动驱动轴10回转,相应的,绝缘槽板8也会带动行走带组件9回转;
而在正常的行走过程中,体验人员踩下时,会下压踩踏位置处的活动筒132,此时被踩下的活动筒132的顶部,会与周围没有被踩踏的活动筒132的顶部存在一定高度差,从而可以提高正常模拟行走时,脚部与行走带组件9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行走的稳定性,而在体验人员可能发生倾倒时,由于人员向一侧倾倒,会通过腰带6拉动其中一个或两个弹性带7外移,随着倾倒的角度逐渐增大,此时弹性带7受到的拉力越来越大,从而可以带动横移块153外移,横移块153外移时,会压缩第四弹簧154,并带动撞击杆155外移,直至撞击杆155撞击到同侧的压力开关156后,可以在撞击挤压力作用下,使压力开关156的动触头闭合,此时即可通过各个铜杆20和铜条22,使位于行走带组件9上侧的各个磁吸电磁铁145通电,此时各个磁吸电磁铁145通电产生磁吸力,可以吸附同侧的铁块144带动同侧活塞块142上移,从而可以将气腔141内部的空气通过连接软管148挤压进环形槽146内,进而可以在环形槽146内部的气压作用下,使弹性密封橡胶套147膨胀外扩,从而可以增加各个活动筒132与脚部之间的摩擦力,使脚不易拔出,从而可以提高脚部的稳定性,以辅助降低人员倾倒的可能性;
而在压力开关156被撞击杆155撞击触发后,与被触发的压力开关156同侧的收卷电机183通电工作,此时可以使同侧的收卷轮182转动,从而可以通过对同侧的回拉带17收卷,配合胸带16将人员上身向倾倒方向的反方向回拉,辅助人员稳定自身,进一步降低倾倒的可能性,提高VR体验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绝缘支撑环(2),且绝缘支撑环(2)的端面固定设有多个固定筒(3),各个所述固定筒(3)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杆(4),且多个活动杆(4)共同固定连接有挡环(5),所述挡环(5)的内侧设有腰带(6),且腰带(6)的侧壁与挡环(5)的内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多个弹性带(7),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有绝缘槽板(8),且绝缘槽板(8)的内部安装有行走带组件(9),所述绝缘槽板(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10),且驱动轴(10)与底座(1)的端面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10)与底座(1)传动连接有跟随驱动机构(11),所述底座(1)与绝缘支撑环(2)共同电性连接有触发机构(12),所述行走带组件(9)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多组脚部防滑机构(13),且各个脚部防滑机构(13)的内部均设有胀紧稳定机构(14),各个所述弹性带(7)均与挡环(5)共同连接有倾倒检测机构(15),且倾倒检测机构(15)与胀紧稳定机构(14)电性连接,所述腰带(6)的上方设有胸带(16),且胸带(16)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多个与弹性带(7)位置相对应的回拉带(17),所述挡环(5)的侧壁安装有多个与回拉带(17)配合的卷收机构(18),且各个卷收机构(18)均与同侧倾倒检测机构(15)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随驱动机构(11)包括开设于底座(1)内部的圆腔(111),且驱动轴(10)的轴壁与圆腔(111)的上腔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10)的轴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12),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两个与圆腔(111)相连通的条形腔(113),且两个条形腔(113)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塑料块(114),两个所述塑料块(114)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与齿轮(112)相啮合的齿条(115),两个所述塑料块(114)的侧壁均固定安装有磁块(116),且两个条形腔(113)的腔壁均固定安装有与磁块(116)位置相对应的磁推电磁铁(117),两个所述塑料块(114)与同侧条形腔(113)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12)包括套设于绝缘支撑环(2)外侧的绝缘固定环(121),且绝缘固定环(121)位于底座(1)的端面固定设置,所述绝缘固定环(121)的内壁固定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弧形电阻板(122),所述绝缘支撑环(2)的外侧壁位于两个弧形电阻板(122)之间的位置固定设有导电杆(123),两个所述磁推电磁铁(117)均与同侧弧形电阻板(122)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脚部防滑机构(13)均包括包括固定设置于行走带组件(9)外表面的固定杆(131),且固定杆(131)的外侧滑动套设有活动筒(132),所述固定杆(131)的上端与活动筒(132)的内筒底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胀紧稳定机构(14)均包括开设于固定杆(131)内部的气腔(141),且气腔(14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块(142),所述活塞块(142)与气腔(141)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143),所述活塞块(14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铁块(144),且气腔(141)的腔壁固定连接有与铁块(144)位置相对应的磁吸电磁铁(145),所述活动筒(132)的外侧壁开设有环形槽(146),且环形槽(146)的槽口固定连接有弹性密封橡胶套(147),所述环形槽(146)的槽壁与气腔(141)共同固定插接有连接软管(14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倾倒检测机构(15)均包括一体成型设置于挡环(5)外侧壁的凸块(151),所述凸块(151)的内部开设有移动腔(152),且移动腔(152)的腔壁与弹性带(7)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弹性带(7)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横移块(153),且横移块(153)位于移动腔(152)的内部滑动设置,所述横移块(153)的侧壁与移动腔(152)的腔壁共同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154),且横移块(15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撞击杆(155),所述移动腔(15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压力开关(156),所述压力开关(156)电性连接有导通组件(157),且压力开关(156)通过导通组件(157)与各个磁吸电磁铁(145)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卷收机构(18)均包括开设于凸块(151)内部的收卷腔(181),且收卷腔(18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收卷轮(182),所述回拉带(17)的侧壁与收卷腔(181)的腔壁滑动连接,且回拉带(17)的端部与收卷轮(182)的轮壁固定连接,所述凸块(151)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收卷电机(183),且收卷电机(183)与收卷轮(182)的轮轴传动连接,所述收卷电机(183)与同侧压力开关(156)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组件(157)包括多个固定设置于行走带组件(9)两个侧壁的绝缘杆(19),且各个绝缘杆(19)的杆端均固定连接有铜杆(20),同侧一组所述磁吸电磁铁(145)均与同侧两个铜杆(20)电性连接,所述绝缘槽板(8)的两个槽壁均开设有闭合设置的行走槽(21),且行走槽(21)的槽底上侧固定安装有铜条(22),所述铜条(22)与同侧多个铜杆(20)的杆端滑动接触设置,所述压力开关(156)与铜条(22)电性连接。
CN202310935584.0A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 Active CN1166727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35584.0A CN116672725B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35584.0A CN116672725B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72725A CN116672725A (zh) 2023-09-01
CN116672725B true CN116672725B (zh) 2023-10-27

Family

ID=87789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35584.0A Active CN116672725B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7272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2854A (en) * 1996-08-27 2000-11-28 Carmein; David E. E. Omni-directional treadmill
KR101152407B1 (ko) * 2011-07-04 2012-06-07 한국기계연구원 방향 전환 기능을 갖는 이족 운동 장치
KR20170088495A (ko) * 2016-01-23 2017-08-02 조민수 스마트 보행 시뮬레이터
CN208003348U (zh) * 2018-03-12 2018-10-26 王云翔 一种vr万向仿真体感跑步机
CN112402899A (zh) * 2020-12-06 2021-02-26 加素平 一种适用于人机交互的运动设备
CN114681862A (zh) * 2022-05-09 2022-07-01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一种用于vr设备的仿真转向跑步机
CN116386413A (zh) * 2023-04-11 2023-07-04 浙大城市学院 一种基于数字化教育技术的交互式学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52854A (en) * 1996-08-27 2000-11-28 Carmein; David E. E. Omni-directional treadmill
KR101152407B1 (ko) * 2011-07-04 2012-06-07 한국기계연구원 방향 전환 기능을 갖는 이족 운동 장치
KR20170088495A (ko) * 2016-01-23 2017-08-02 조민수 스마트 보행 시뮬레이터
CN208003348U (zh) * 2018-03-12 2018-10-26 王云翔 一种vr万向仿真体感跑步机
CN112402899A (zh) * 2020-12-06 2021-02-26 加素平 一种适用于人机交互的运动设备
CN114681862A (zh) * 2022-05-09 2022-07-01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一种用于vr设备的仿真转向跑步机
CN116386413A (zh) * 2023-04-11 2023-07-04 浙大城市学院 一种基于数字化教育技术的交互式学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72725A (zh)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08874B2 (en) Abdominal exercise equipment
CN102489017B (zh) 乒乓球训练系统
CN106309090B (zh) 一种小腿揉搓按摩器
CN116672725B (zh) 一种vr虚拟体验时的动作捕捉可调节支撑架
JP2020505147A (ja) 伸縮式片脚携帯用作業椅子
CN209933444U (zh) 小腿按摩组件及包括该组件的腿部按摩装置
CN202427127U (zh) 乒乓球训练系统
CN111050028B (zh) 一种制作定格动画的箱型拍摄设备
CN108905100A (zh) 一种基于振颤法韧带拉伸训练的舞蹈教育设备
CN207856205U (zh) 一种健美操身体柔韧性训练装置
CN112675490A (zh) 一种体育训练用于篮球的腿部训练用负重半蹲辅助装置
CN109316742A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气囊式体感背心
CN114712198A (zh) 一种按摩椅
CN203577243U (zh) 一种踏步机
CN109946842B (zh) 一种可穿戴式的移动智能终端
CN106005090A (zh) 一种双摆杆柔性四腿行走机器人
CN208641721U (zh) 外星旅游模拟装置
CN112220647A (zh) 一种用于腿部康复的新一代智能制造型医疗设备
CN112790486A (zh) 一种能够调控松紧且进行手部按摩的自吸汗手环
CN104645622A (zh) 可以在迈步行走中转弯的机器人玩具
CN207856244U (zh) 一种蹼泳陆上模拟训练设备
CN215609083U (zh) 一种防皮带脱出的健身单车皮带轮
CN215691383U (zh) 一种健腹轮
CN217526281U (zh) 一种产后盆底肌收缩康复用锻炼装置
CN219700955U (zh) 一种吊环训练的主动和被动的电磁铁切换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