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9457A -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69457A
CN116669457A CN202310156075.8A CN202310156075A CN116669457A CN 116669457 A CN116669457 A CN 116669457A CN 202310156075 A CN202310156075 A CN 202310156075A CN 116669457 A CN116669457 A CN 1166694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ly anisotropic
anisotropic layer
polarizer
display device
slow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560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西敏博
桥爪太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669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94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9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3Arrangements for polarized light emiss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16Polarising elements involving passive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弯曲前后弯曲部的色调变化少的可弯曲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一种可弯曲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包含圆偏振片以及可弯曲的有机EL显示面板,其中,圆偏振片从视觉辨认侧包含偏振器和相位差层,相位差层包含将沿着在厚度方向延伸的螺旋轴扭曲取向的液晶化合物固定而成的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满足规定的要件。

Description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抑制由外光反射引起的不良影响,圆偏振片被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以下,也称为“有机EL显示装置”。)。
另一方面,近年来,对有机EL显示装置的可挠化(可弯曲化)要求不断增加。
但是,如果使有机EL显示装置弯曲,则对圆偏振片中的相位差膜施加较大的力(一部为拉伸力、一部分为压缩力),导致该部分的相位差及慢轴角度发生变化。
在专利文献1中,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圆偏振片,其包含显示规定的光学特性的相位差膜,相位差膜的慢轴方向相对于显示装置的弯曲方向调整为规定20~70°的角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70221号公报
另一方面,近年来,要求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的可视性,要求进一步降低使可弯曲的有机EL显示装置弯曲前后的弯曲部的色调变化。
本发明人等对使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圆偏振片的可弯曲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使有机EL显示装置弯曲前后的弯曲部的色调的变化较大,没有达到最近的要求水平,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弯曲前后弯曲部的色调变化少的可弯曲的有机EL显示装置。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完成了以下结构的本发明。
(1)一种可弯曲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包含圆偏振片以及可弯曲的有机EL显示面板,其中,
圆偏振片从视觉辨认侧起包含偏振器和相位差层,
相位差层包含将沿着在厚度方向延伸的螺旋轴扭曲取向的液晶化合物固定而成的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
对于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和偏振器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的位置,当从偏振器侧观察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时,以使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弯曲时形成的棱线的延伸方向为基准,在顺时针方向用正的角度值表示,在逆时针方向用负的角度值表示,并且
当从偏振器侧观察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时,以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为基准,用顺时针或逆时针表示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时,满足后述的要件A1~A8中的任一要件。
(2)根据(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对于偏振器的吸收轴的位置,当从偏振器侧观察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时,以使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弯曲时形成的棱线的延伸方向为基准,在顺时针方向用正的角度值表示,在逆时针方向上用负的角度值表示时,满足后述的要件B1~B8中的任一要件。
(3)根据(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相位差层包含作为负A板的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相位差层包含作为正C板的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相位差层包含作为负C板的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相位差层的厚度为20μm以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弯曲前后弯曲部的色调变化少的可弯曲的有机EL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棱线方向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问题点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机制的图。
图4示出本发明的有机EL示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满足要件A1的方式的一例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满足要件A2的方式的一例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满足要件A3的方式的一例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满足要件A4的方式的一例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满足要件A5的方式的一例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满足要件A6的方式的一例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满足要件A7的方式的一例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满足要件A8的方式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可以根据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方式来说明以下记载的构成要件,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实施方式。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而包含的范围。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可见光”是指波长380~780nm的光。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没有特别附记测量波长的情况下,测量波长为550nm。
在本说明书中,“面内慢轴”是指在面内折射率最大方向。
在本发明中,Re(λ)和Rth(λ)分别表示波长λ下的面内延迟和厚度方向上的延迟。没有特别记载时,波长λ为550nm。
在本发明中,Re(λ)和Rth(λ)是通过AxoScan(由Axometrics公司制造),以波长λ测量的值。通过用AxoScan输入平均折射率((nx+ny+nz)/3)和膜厚(d(μm)),计算
慢轴方向(°)
Re(λ)=RO(λ)
Rth(λ)=((nx+ny)/2-nz)×d。
此外,RO(λ)显示为用AxoScan计算出的数值,表示Re(λ)。
在本说明书中,关于折射率nx、ny及nz,使用阿贝折射仪(NAR-4T,由ATAGO CO.,LTD.制造),并使用钠灯(λ=589nm)作为光源进行测量。并且,在测量波长依赖性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多波长阿贝折射仪DR-M2(由ATAGO CO.,LTD.制造)与干涉滤光器组合而进行测量。
并且,能够使用聚合物手册(JOHN WILEY&SONS,INC)和各种光学膜目录的值。将主要光学膜的平均折射率的值例示于以下:纤维素酰化物(1.48)、环烯烃聚合物(1.52)、聚碳酸酯(1.59)、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49)及聚苯乙烯(1.59)。
本说明书中的“光”是指光化射线或放射线,例如,汞灯的明线光谱、以准分子激光为代表的远紫外线、极紫外线(EUV光:Extreme Ultraviolet)、X射线、紫外线及电子束(EB:Electron Beam)等。其中,优选紫外线。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2价基团(例如,-O-CO-)的键合方向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在“L1-L2-L3”的键合中L2为-O-CO-的情况下,如果将与L1侧键合的位置设为*1、将与L3侧键合的位置设为*2,则L2可以是*1-O-CO-*2,也可以是*1-CO-O-*2。
在本说明书中,A板和C板如下定义。
A板存在正A板(正的A板)和负A板(负的A板)这2种,在将膜面内的慢轴方向(在面内的折射率最大的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x、将在面内与面内慢轴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y、将厚度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z时,正A板满足式(A1)的关系,负A板满足式(A2)的关系。另外,正A板的Rth表示正值,负A板的Rth表示负值。
式(A1)nx>ny≈nz
式(A2)ny<nx≈nz
另外,上述“≈”不仅包括两者完全相同的情况,还包括两者实质上相同的情况。所谓“实质上相同”是指,例如(ny-nz)×d(其中,d为膜的厚度)为-10~10nm、优选为-5~5nm的情况也包含在“ny≈nz”中,(nx-nz)×d为-10~10nm、优选为-5~5nm的情况也包含在“nx≈nz”中。
C板存在正C板(正的C板)和负C板(负的C板)这2种,正C板满足式(C1)的关系,负C板满足式(C2)的关系。另外,正C板的Rth表示负值,负C板的Rth表示正值。
式(C1)nz>nx≈ny
式(C2)nz<nx≈ny
另外,上述“≈”不仅包括两者完全相同的情况,还包括两者实质上相同的情况。所谓“实质上相同”是指,例如(nx-ny)×d(其中,d为膜的厚度)为0~10nm、优选为0~5nm的情况也包含在“nx≈ny”中。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关于“正交”或“平行”,包括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例如,表示在严密的角度±5°的范围内等,与严密的角度的误差优选在±3°的范围内。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固定的”状态是液晶化合物的取向被保持的状态。具体而言,优选为如下状态:通常在0~50℃、更苛刻的条件下在-30~70℃的温度范围内,层没有流动性,并且不会因外场或者外力而使取向形态发生变化,能够稳定持续保持固定的取向形态的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点,可以举出使用将沿着在厚度方向延伸的螺旋轴扭曲取向的液晶化合物固定而成的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并且将该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的面内慢轴相对于使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以下,也简称为“有机EL显示装置”。)弯曲时形成的棱线的延伸方向,将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配置在规定的位置。
以下,使用附图对可以得到本发明的效果的推定机制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图1更详细地说明上述棱线方向。图1中示出了有机EL显示装置弯曲的方式的一例。如图1所示,有机EL显示装置100至少具有平面部102以及与平面部102经由(隔开)直线状的弯曲开始线L(边界线)连接的弯曲部104。图1中,棱线方向相当于有机EL显示装置100的弯曲部104的棱线R延伸的方向(图1中的x方向)。即,棱线方向是指在使有机EL显示装置100在弯曲部弯曲时,在弯曲部形成的棱线(从山部的峰到峰的连续线)延伸的方向。
另外,直线状的弯曲开始线L位于平面部102的端部,表示弯曲开始的位置。
接着,对使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使用了以往的相位差层(相位差膜)的有机EL显示装置弯曲的情况进行说明。图2中,用虚线R表示使有机EL显示装置弯曲时形成的棱线的延伸方向。以往的相位差层是单轴取向的层,图2中,如黑箭头所示,在规定的方向上具有面内慢轴。使有机EL显示装置弯曲时,相位差层被拉伸,面内慢轴向空心箭头的方向移动,移动到虚线所示的位置。因此,导致在弯曲部附近产生色调的变化。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中使用了将沿着在厚度方向延伸的螺旋轴扭曲取向的液晶化合物固定而成的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由于液晶化合物在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中扭曲取向,因此黑箭头所示的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的面内慢轴的方向最初就如图3所示那样根据厚度位置逐渐变化。因此,即使通过使有机EL显示装置弯曲来拉伸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由于取向方向朝向各个方向,因此应力也容易缓和,结果,难以发生如图2所示的面内慢轴向空心箭头方向的移动。因此,在弯曲部附近难以产生色调的变化。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4示出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另外,本发明的图是示意图,各层的厚度的关系或位置关系等不一定与实际情况一致。以下的图也同样。
有机EL显示装置10从视觉辨认侧起包含圆偏振片12和有机EL显示面板14,圆偏振片12从视觉辨认侧包含偏振器16和相位差层18,相位差层18包含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20、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2、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以及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26。圆偏振片12是指将无偏振光的光转换为圆偏振光的光学元件。
另外,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20、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2和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26是任意部件,也可以不包含在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
并且,在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任意部件,包含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20、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2和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26这3个,但例如也可以是包含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2和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26这2个的方式,也可以是仅包含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20、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2和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26中的任一个的方式。
其中,在从正面方向和倾斜方向视觉辨认弯曲前的有机EL显示装置时,从两者的色调差小的观点出发,有机EL显示装置优选至少包含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2和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26,更优选包含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20、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2和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26。
以下,首先对有机EL显示装置中所含的各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偏振器)
偏振器16只要是具有将自然光转换成特定的直线偏振光的功能的部件即可,例如可以举出吸收型偏振器。
偏振器16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利用通常使用的偏振器,例如可以举出碘系偏振器、利用了二色性物质的染料系偏振器及多烯系偏振器。碘系偏振器和染料系偏振器一般通过使聚乙烯醇吸附碘或二色性染料并拉伸来制作。
另外,在偏振器16的单面或两面上可以配置有保护膜。
偏振器16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但从操作性优异且光学特性也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为35μm以下,更优选为1~25μm。如果是上述厚度,则能够应对有机EL显示装置的薄型化。
(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20)
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20是负C板。另外,图4中,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20配置在偏振器16与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2之间。
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20在波长550nm下的面内延迟没有特别限制,但从正面方向和倾斜方向视觉辨认弯曲前的有机EL显示装置时,从两者的色调差更小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10nm。
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20在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没有特别限制,但从正面方向和倾斜方向视觉辨认弯曲前的有机EL显示装置时,从两者的色调差更小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15~60nm。
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20只要是负C板,其结构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将水平取向的圆盘状液晶化合物固定而成的层。
另外,圆盘状液晶化合物水平取向的状态是指圆盘状液晶化合物的圆盘面与层的表面平行。另外,并不要求严格平行,圆盘面与层的厚度方向所成的角度优选在0±2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10°的范围内。
作为圆盘状液晶化合物,可以使用公知的化合物。
作为圆盘状液晶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07-108732号公报的段落0020~0067及日本特开2010-244038号公报的段落0013~0108中记载的化合物。
圆盘状液晶化合物可以具有聚合性基团。
聚合性基团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优选能够进行加成聚合反应的官能团,更优选聚合性烯属不饱和基团或环聚合性基团,进一步优选(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苯乙烯基或烯丙基。
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20优选为具有聚合性基团的圆盘状液晶化合物通过聚合固定而形成的层。更具体而言,更优选为水平取向的具有聚合性基团的圆盘状液晶化合物通过聚合固定而形成的层。
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20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0μm以下,更优选为0.1~5.0μm,进一步优选为0.3~2.0μm。
另外,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20的厚度是指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20的平均厚度。上述平均厚度是通过测量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20的任意5点以上的厚度,并对它们进行算术平均而求出的。
(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2)
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2是负A板。另外,图4中,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2配置在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20与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之间。
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2在波长550nm下的面内延迟没有特别限制,但从正面方向和倾斜方向视觉辨认弯曲前的有机EL显示装置时,从两者的色调差更小的观点出发,优选为70~200nm,更优选为80~190nm。
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2在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没有特别限制,但从正面方向和倾斜方向视觉辨认弯曲前的有机EL显示装置时,从两者的色调差更小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0~-35nm,更优选为-95~-40nm。
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2可以显示出正向波长分散性(面内延迟随着测量波长的增大而减小的特性。),也可以显示出反向波长分散性(面内延迟随着测量波长的增大而增大的特性。)。另外,优选在可风光区域显示上述正向波长分散性和反向波长分散性。
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2只要是负A板,其结构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将垂直取向并且光轴(与圆盘面正交的轴)沿同一方位排列的圆盘状液晶化合物固定而成的层以及拉伸膜,从使有机EL显示装置弯曲的前后弯曲部的色调的变化更少的观点(以下,也简称为“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将垂直取向并且光轴(与圆盘面正交的轴)沿同一方位排列的圆盘状液晶化合物固定而成的层。
另外,圆盘状液晶化合物垂直取向的状态是指圆盘状液晶化合物的圆盘面与层的厚度方向平行。另外,并不要求严格平行,圆盘面与层的厚度方向所成的角度优选在0±2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10°的范围内。
并且,圆盘状液晶化合物的光轴(与圆盘面正交的轴)沿同一方位排列的状态并不要求严格为同一方位,而是指在面内任意20处位置测量慢轴方位时,20处慢轴方位中慢轴方位的最大差(20个慢轴方位中差最大的2个慢轴方位之差)小于10°。
作为圆盘状液晶化合物,可以使用公知的化合物。圆盘状液晶化合物的具体例如上所述。
圆盘状液晶化合物可以具有聚合性基团。
圆盘状液晶化合物可以具有的聚合性基团的种类如上所述。
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2优选为具有聚合性基团的圆盘状液晶化合物通过聚合固定而形成的层。更具体而言,更优选为垂直取向并且光轴沿同一方位排列的具有聚合性基团的圆盘状液晶化合物通过聚合固定而形成的层。
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2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0μm以下,更优选为0.1~5.0μm,进一步优选为0.3~2.0μm。
另外,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2的厚度是指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2的平均厚度。上述平均厚度是通过测量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2的任意5点以上的厚度,并对它们进行算术平均而求出的。
(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
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是将沿着在厚度方向上延伸的螺旋轴扭曲取向的液晶化合物固定而成的层。
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优选为将具有所谓螺旋结构的手性向列相固定而成的层。另外,在形成上述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时,优选至少使用液晶化合物和后述的手性试剂。
液晶化合物的扭曲角度(液晶化合物的取向方向的扭曲角度)被调整为成为后述的面内慢轴的关系。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在85±30°的范围内(55~115°的范围内),更优选在85±15°的范围内(70~90°的范围内)。
另外,关于扭曲角度的测量方法,使用Axometrics公司的AxoScan(偏振计)装置,并使用Axometrics公司的装置分析软件来测量。
并且,液晶化合物扭曲取向是指以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的厚度方向为轴,从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的一个主表面到另一个主表面的液晶化合物扭曲。与此同时,液晶化合物的取向方向(面内慢轴方向)根据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的厚度方向的位置而不同。
在液晶化合物为棒状液晶化合物的情况下,在扭曲取向中,棒状液晶化合物的长轴配置为与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的主表面平行。另外,并不要求为严格平行,液晶化合物的长轴与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的主表面所成的角度优选在0±2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10°的范围内。
波长550nm下的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的折射率各向异性Δn与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的厚度d之积Δnd的值没有特别限制,但从正面方向和倾斜方向视觉辨认弯曲前的有机EL显示装置时,从两者的色调差更小的观点出发,优选为40~280nm,更优选为100~200nm。
关于上述Δnd的测量方法,使用Axometrics公司的AxoScan(偏振计)装置,并使用Axometrics公司的装置分析软件来测量。
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观点出发,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2的面内慢轴与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22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所成的角度优选为0~10°,更优选为0~5°。
上述角度的关系优选在后述的要件A1~要件A8的任一情况下都能满足。
用于形成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的液晶化合物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公知的液晶化合物,可以举出棒状液晶化合物及圆盘状液晶化合物。
作为棒状液晶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日本特表平11-513019号公报的权利要求1或日本特开2005-289980号公报的段落[0026]~[0098]中记载的化合物。圆盘状液晶化合物的具体例如上所述。
液晶化合物可以具有聚合性基团。
液晶化合物可以具有的聚合性基团的种类如上所述。
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优选为具有聚合性基团的液晶化合物通过聚合固定而形成的层。更具体而言,更优选为扭曲取向的具有聚合性基团的液晶化合物通过聚合固定而形成的层。
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0μm以下,更优选为0.1~5.0μm,进一步优选为0.3~2.0μm。
另外,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的厚度是指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的平均厚度。上述平均厚度是通过测量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的任意5点以上的厚度,并对它们进行算术平均而求出的。
(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
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26是正C板。另外,图4中,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26配置在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与有机EL显示面板14之间。
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26在波长550nm下的面内延迟没有特别限制,但从正面方向和倾斜方向视觉辨认弯曲前的有机EL显示装置时,从两者的色调差更小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10nm。
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26在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没有特别限制,但从正面方向和倾斜方向视觉辨认弯曲前的有机EL显示装置时,从两者的色调差更小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20~-10nm,更优选为-100~-30nm。
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26只要是正C板,其结构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举出将垂直取向的棒状液晶化合物固定而成的层。
另外,棒状液晶化合物垂直取向的状态是指棒状液晶化合物的长轴与层的厚度方向平行。另外,并不要求严格平行,圆盘面与层的厚度方向所成的角度优选在0±2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10°的范围内。
作为棒状液晶化合物,可以使用公知的化合物。棒状液晶化合物的具体例如上所述。
棒状液晶化合物可以具有聚合性基团。
棒状液晶化合物可以具有的聚合性基团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如上所述。
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26优选为具有聚合性基团的棒状液晶化合物通过聚合固定而形成的层。更具体而言,更优选为垂直取向的具有聚合性基团的棒状液晶化合物通过聚合固定而形成的层。
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26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0μm以下,更优选为0.1~5.0μm,进一步优选为0.3~2.0μm。
另外,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26的厚度是指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26的平均厚度。上述平均厚度是通过测量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26的任意5点以上的厚度,并对它们进行算术平均而求出的。
(有机EL显示面板)
有机EL显示面板14是可弯曲的面板。另外,通常,可弯曲的有机EL显示面板大多能够向特定的方向弯曲。
作为这样的有机EL显示面板14,可以使用公知结构的有机EL显示面板,通常具有在电极间(阴极和阳极间)夹持有机发光层(有机电致发光层)而成的结构。
(其他层)
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可以具有除上述部件以外的其他层。
作为其他部件,可以举出密合层。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也可以在各部件之间具有密合层。
作为密合层,可以举出公知的粘合剂层和粘接剂层。
并且,作为其他部件,可以举出取向膜。
取向膜可以通过诸如有机化合物(优选聚合物)的摩擦处理、无机化合物的斜向蒸镀、形成具有微槽的层、或者累积基于朗缪尔-布洛杰特法(LB膜)的有机化合物(例如,ω-廿三烷酸、双十八烷基甲基氯化铵、硬脂酸甲酯)的方式形成。
而且,也已知有通过赋予电场、赋予磁场或光照射(优选偏振光)而产生取向功能的取向膜。
取向膜优选通过聚合物的摩擦处理来形成。
作为取向膜,还可以举出光取向膜。
只要能够发挥取向功能,取向膜的厚度就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0.01~5.0μm,更优选为0.05~2.0μm,进一步优选为0.1~0.5μm。
取向膜可以与后述的基板一起从相位差层剥离。
(相位差层)
有机EL显示装置10包含相位差层18,该相位差层18包含上述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20。
相位差层18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但从有机EL显示装置的薄型化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0μm以下,更优选为10μm以下。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但大多为1.0μm以上。
另外,在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20的各层之间包含密合层的情况下,上述相位差层18的厚度是指包含该密合层的厚度。
相位差层18优选作为所谓的λ/4板发挥作用。
λ/4板是指具有将某一特定波长的直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或者将圆偏振光转换为直线偏振光)的功能的板。更具体而言,是规定波长λnm下的面内延迟Re表示λ/4(或者该奇数倍)的板。
相位差层18在波长550nm下的面内延迟(Re(550))以理想值(137.5nm)为中心,可以有25nm左右的误差,例如,优选为110~160nm,更优选为120~150nm。
(有机EL显示装置的轴关系)
接着,对有机EL显示装置10中所含的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的面内慢轴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
在有机EL显示装置10中,只要满足后述的要件A1~A8中的任一个即可。其中,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观点出发,优选满足要件A1、A2、A5及A6中的任一个。
以下,使用附图对各要件进行详细说明。
[要件A1]
图5是用于说明满足要件A1的方式的一例的图,是表示从图4中的白箭头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的、使有机EL显示装置10在弯曲部弯曲时形成的棱线R(虚线)、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实线)、以及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实线)之间的角度关系的图。
并且,图5中示出使有机EL显示装置10在弯曲部弯曲时形成的棱线R。
另外,对于面内慢轴的位置(旋转角度),从图4中的空心箭头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0°),在顺时针方向用正的角度值表示,在逆时针用负的角度值表示。
并且,对于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从图4中的空心箭头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以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为基准来判断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在满足要件A1的方式的一例中,如图5所示,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与棱线R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θX1为5°。更具体而言,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相对于棱线R的延伸方向位于-5°。另外,图5中示出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位于-5°的方式,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方式,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优选位于-20~10°的范围内,更优选位于-10~0°的范围内。
并且,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与棱线R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θY1为76°。更具体而言,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相对于棱线R的延伸方向位于76°。另外,图5中示出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位于76°的方式,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方式,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优选位于65~95°的范围内,更优选位于75~85°的范围内。
并且,图5中,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为顺时针(参考虚线箭头)。
即,有机EL显示装置10优选满足以下要件A1。
要件A1: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有机EL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20~10°的范围内,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偏振器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65~95°的范围内,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为顺时针。
并且,在满足要件A1的情况下,从偏振器16侧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以使有机EL显示装置弯曲时形成的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在顺时针方向用正的角度值表示,用负的角度值表示逆时针时,偏振器16的吸收轴优选位于-10~10°的范围内,更优选位于-5~5°的范围内。
即,有机EL显示装置10优选满足以下要件B1。
要件B1:满足要件A1,且偏振器的吸收轴位于-10~10°的范围内。
[要件A2]
图6是用于说明满足要件A2的方式的一例的图,是表示从图4中的白箭头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的、使有机EL显示装置10在弯曲部弯曲时形成的棱线R(虚线)、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实线)、以及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实线)之间的角度关系的图。
并且,图6中示出使有机EL显示装置10在弯曲部弯曲时形成的棱线R。
另外,对于面内慢轴的位置(旋转角度),从图4中的空心箭头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0°),在顺时针方向用正的角度值表示,在逆时针用负的角度值表示。
并且,对于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从图4中的空心箭头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以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为基准来判断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在满足要件A2的方式的一例中,如图6所示,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与棱线R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θX2为95°。更具体而言,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相对于棱线R的延伸方向位于-95°。另外,图6中示出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位于-95°的方式,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方式,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优选位于-110~-80°的范围内,更优选位于-100~-90°的范围内。
并且,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与棱线R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θY2为14°。更具体而言,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相对于棱线R的延伸方向位于-14°。另外,图6中示出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位于-14°的方式,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方式,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优选位于-25~5°的范围内,更优选位于-15~-5°的范围内。
并且,图6中,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为顺时针(参考虚线箭头)。
即,有机EL显示装置10优选满足以下要件A2。
要件A2: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有机EL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110~-80°的范围内,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偏振器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25~5°的范围内,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为顺时针。
并且,在满足要件A2的情况下,从偏振器16侧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以使有机EL显示装置弯曲时形成的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在顺时针方向用正的角度值表示,用负的角度值表示逆时针时,偏振器16的吸收轴优选位于80~100°的范围内,更优选位于85~95°的范围内。
即,有机EL显示装置10优选满足以下要件B2。
要件B2:满足要件A2,且偏振器的吸收轴位于80~100°的范围内。
[要件A3]
图7是用于说明满足要件A3的方式的一例的图,是表示从图4中的白箭头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的、使有机EL显示装置10在弯曲部弯曲时形成的棱线R(虚线)、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实线)、以及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实线)之间的角度关系的图。
并且,图7中示出使有机EL显示装置10在弯曲部弯曲时形成的棱线R。
另外,对于面内慢轴的位置(旋转角度),从图4中的空心箭头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0°),在顺时针方向用正的角度值表示,在逆时针用负的角度值表示。
并且,对于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从图4中的空心箭头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以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为基准来判断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在满足要件A3的方式的一例中,如图7所示,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与棱线R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θX3为50°。更具体而言,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相对于棱线R的延伸方向位于-50°。另外,图7中示出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位于-50°的方式,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方式,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优选位于-65~-35°的范围内,更优选位于-55~-45°的范围内。
并且,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与棱线R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θ Y3为31°。更具体而言,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相对于棱线R的延伸方向位于31°。另外,图7中示出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位于31°的方式,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方式,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优选位于20~50°的范围内,更优选位于30~40°的范围内。
并且,图7中,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为顺时针。
即,有机EL显示装置10优选满足以下要件A3。
要件A3: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有机EL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65~-35°的范围内,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偏振器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20~50°的范围内,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为顺时针。
并且,在满足要件A3的情况下,从偏振器16侧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以使有机EL显示装置弯曲时形成的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在顺时针方向用正的角度值表示,用负的角度值表示逆时针时,偏振器16的吸收轴优选位于-55~-35°的范围内,更优选位于-50~-40°的范围内。
即,有机EL显示装置10优选满足以下要件B3。
要件B3:满足要件A3,且偏振器的吸收轴位于-55~-35°的范围内。
[要件A4]
图8是用于说明满足要件A4的方式的一例的图,是表示从图4中的白箭头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的、使有机EL显示装置10在弯曲部弯曲时形成的棱线R(虚线)、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实线)、以及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实线)之间的角度关系的图。
并且,图8中示出使有机EL显示装置10在弯曲部弯曲时形成的棱线R。
另外,对于面内慢轴的位置(旋转角度),从图4中的空心箭头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0°),在顺时针方向用正的角度值表示,在逆时针用负的角度值表示。
并且,对于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从图4中的空心箭头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以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为基准来判断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在满足要件A4的方式的一例中,如图8所示,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与棱线R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θX4为40°。更具体而言,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相对于棱线R的延伸方向位于40°。另外,图8中示出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位于40°的方式,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方式,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优选位于25~55°的范围内,更优选位于35~45°的范围内。
并且,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与棱线R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θY4为121°。更具体而言,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相对于棱线R的延伸方向位于121°。另外,图8中示出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位于121°的方式,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方式,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优选位于110~140°的范围内,更优选位于120~130°的范围内。
并且,图8中,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为顺时针。
即,有机EL显示装置10优选满足以下要件A4。
要件A4: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有机EL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25~55°的范围内,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偏振器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110~140°的范围内,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为顺时针。
并且,在满足要件A4的情况下,从偏振器16侧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以使有机EL显示装置弯曲时形成的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在顺时针方向用正的角度值表示,用负的角度值表示逆时针时,偏振器16的吸收轴优选位于35~55°的范围内,更优选位于40~50°的范围内。
即,有机EL显示装置10优选满足以下要件B4。
要件B4:满足要件A4,且偏振器的吸收轴位于35~55°的范围内。
[要件A5]
图9是用于说明满足要件A5的方式的一例的图,是表示从图4中的白箭头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的、使有机EL显示装置10在弯曲部弯曲时形成的棱线R(虚线)、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实线)、以及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实线)之间的角度关系的图。
并且,图9中示出使有机EL显示装置10在弯曲部弯曲时形成的棱线R。
另外,对于面内慢轴的位置(旋转角度),从图4中的空心箭头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0°),在顺时针方向用正的角度值表示,在逆时针用负的角度值表示。
并且,对于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从图4中的空心箭头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以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为基准来判断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在满足要件A5的方式的一例中,如图9所示,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与棱线R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θX5为5°。更具体而言,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相对于棱线R的延伸方向位于5°。另外,图9中示出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位于5°的方式,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方式,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优选位于-10~20°的范围内,更优选位于0~10°的范围内。
并且,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与棱线R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θY5为80°。更具体而言,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相对于棱线R的延伸方向位于-80°。另外,图9中示出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位于-80°的方式,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方式,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优选位于-95~-65°的范围内,更优选位于-85~-75°的范围内。
并且,图9中,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为逆时针。
即,有机EL显示装置10优选满足以下要件A5。
要件A5: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10~20°的范围内,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偏振器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95~-65°的范围内,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为逆时针。
并且,在满足要件A5的情况下,从偏振器16侧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以使有机EL显示装置弯曲时形成的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在顺时针方向用正的角度值表示,用负的角度值表示逆时针时,偏振器16的吸收轴优选位于-10~10°的范围内,更优选位于-5~5°的范围内。
即,有机EL显示装置10优选满足以下要件B5。
要件B5:满足要件A5,且偏振器的吸收轴位于-10~10°的范围内。
[要件A6]
图10是用于说明满足要件A6的方式的一例的图,是表示从图4中的白箭头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的、使有机EL示装置10在弯曲部弯曲时形成的棱线R(虚线)、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实线)、以及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实线)之间的角度关系的图。
并且,图10中示出使有机EL显示装置10在弯曲部弯曲时形成的棱线R。
另外,对于面内慢轴的位置(旋转角度),从图4中的空心箭头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0°),在顺时针方向用正的角度值表示,在逆时针用负的角度值表示。
并且,对于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从图4中的空心箭头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以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为基准来判断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在满足要件A6的方式的一例中,如图10所示,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与棱线R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θX6为95°。更具体而言,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相对于棱线R的延伸方向位于95°。另外,图10中示出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位于95°的方式,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方式,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优选位于80~110°的范围内,更优选位于90~100°的范围内。
并且,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与棱线R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θY6为10°。更具体而言,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相对于棱线R的延伸方向位于10°。另外,图10中示出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位于10°的方式,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方式,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优选位于-5~25°的范围内,更优选位于5~15°的范围内。
并且,图10中,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为逆时针。
即,有机EL显示装置10优选满足以下要件A6。
要件A6: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有机EL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80~110°的范围内,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偏振器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5~25°的范围内,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为逆时针。
并且,在满足要件A6的情况下,从偏振器16侧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以使有机EL显示装置弯曲时形成的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在顺时针方向用正的角度值表示,用负的角度值表示逆时针时,偏振器16的吸收轴优选位于80~100°的范围内,更优选位于85~95°的范围内。
即,有机EL显示装置10优选满足以下要件B6。
要件B6:满足要件A6,且偏振器的吸收轴位于80~100°的范围内。
[要件A7]
图11是用于说明满足要件A7的方式的一例的图,是表示从图4中的白箭头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的、使有机EL显示装置10在弯曲部弯曲时形成的棱线R(虚线)、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实线)、以及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实线)之间的角度关系的图。
并且,图11中示出使有机EL显示装置10在弯曲部弯曲时形成的棱线R。
另外,对于面内慢轴的位置(旋转角度),从图4中的空心箭头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0°),在顺时针方向用正的角度值表示,在逆时针用负的角度值表示。
并且,对于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从图4中的空心箭头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以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为基准来判断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在满足要件A7的方式的一例中,如图11所示,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与棱线R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θS7为40°。更具体而言,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相对于棱线R的延伸方向位于-40°。另外,图11中示出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位于-40°的方式,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方式,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优选位于-55~-25°的范围内,更优选位于-45~-35°的范围内。
并且,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与棱线R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θY7为125°。更具体而言,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相对于棱线R的延伸方向位于-125°。另外,图11中示出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位于-125°的方式,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方式,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优选位于-140~-110°的范围内,更优选位于-130~-120°的范围内。
并且,图11中,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为逆时针。
即,有机EL显示装置10优选满足以下要件A7。
要件A7: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有机EL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55~-25°的范围内,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偏振器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140~-110°的范围内,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为逆时针。
并且,在满足要件A7的情况下,从偏振器16侧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以使有机EL显示装置弯曲时形成的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在顺时针方向用正的角度值表示,用负的角度值表示逆时针时,偏振器16的吸收轴优选位于-55~-35°的范围内,更优选位于-50~-40°的范围内。
即,有机EL显示装置10优选满足以下要件B7。
要件B7:满足要件A7,且偏振器的吸收轴位于-55~-35°的范围内。
[要件A8]
图12是用于说明满足要件A8的方式的一例的图,是表示从图4中的白箭头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的、使有机EL显示装置10在弯曲部弯曲时形成的棱线R(虚线)、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实线)、以及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实线)之间的角度关系的图。
并且,图12中示出使有机EL显示装置10在弯曲部弯曲时形成的棱线R。
另外,对于面内慢轴的位置(旋转角度),从图4中的空心箭头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0°),在顺时针方向用正的角度值表示,在逆时针用负的角度值表示。
并且,对于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从图4中的空心箭头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以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为基准来判断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在满足要件A8的方式的一例中,如图12所示,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与棱线R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θX8为50°。更具体而言,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相对于棱线R的延伸方向位于50°。另外,图12中示出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位于50°的方式,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方式,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有机EL显示面板14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X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优选位于35~65°的范围内,更优选位于45~55°的范围内。
并且,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与棱线R的延伸方向所成的角度θY8为35°。更具体而言,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相对于棱线R的延伸方向位于-35°。另外,图12中示出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位于-35°的方式,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该方式,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4在偏振器16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SY以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优选位于-50~-20°的范围内,更优选位于-40~-30°的范围内。
并且,图12中,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为逆时针。
即,有机EL显示装置10优选满足以下要件A8。
要件A8: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有机EL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35~65°的范围内,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偏振器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50~-20°的范围内,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为逆时针。
并且,在满足要件A8的情况下,从偏振器16侧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10时,以使有机EL显示装置弯曲时形成的棱线R的延伸方向为基准,在顺时针方向用正的角度值表示,用负的角度值表示逆时针时,偏振器16的吸收轴优选位于35~55°的范围内,更优选位于40~50°的范围内。
即,有机EL显示装置10优选满足以下要件B8。
要件B8:满足要件A8,且偏振器的吸收轴位于35~55°的范围内。
(有机EL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有机EL显示装置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
例如可以举出如下方法,即,在规定的基材上涂布含有规定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而形成涂膜后,对涂膜实施取向处理,然后实施固化处理而形成规定的光学各向异性层(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将所形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与偏振器隔着密合层层叠而制作圆偏振片,将制作的圆偏振片与有机EL显示面板贴合的方法。
在使用上述光学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的情况下,光学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中所含的具有聚合性基团的液晶化合物(以下,也称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如上所述,根据各光学各向异性层(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形成,适当选择最佳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
相对于光学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的总固体成分,光学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中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含量优选为60~99质量%,更优选为70~98质量%。
另外,固体成分表示能够形成去除了溶剂的光学各向异性层的成分,其性状即使为液体状,也设为固体成分。
光学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也可以含有除具有聚合性基团的液晶化合物以外的其他化合物。
例如,为了使液晶化合物扭曲取向,光学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优选含有手性试剂。手性试剂是为了使液晶化合物扭曲取向而添加的,当然,在液晶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不对称碳等显示光学活性的化合物的情况下,不需要添加手性试剂。并且,根据制造方法和扭曲角度的不同,不需要添加手性试剂。
作为手性试剂,只要是将并用的液晶化合物相容的物质,就没有特别的结构限制。也可以使用公知的手性试剂(例如,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第142委员会编“液晶器件手册”,第3章4-3项,TN、STN用手性试剂,199页,1989年中记载)中的任一种。
手性试剂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制,可调整为实现上述扭曲角度。
光学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也可以含有聚合引发剂。所使用的聚合引发剂根据聚合反应的形式来选择,例如,可以举出热聚合引发剂和光聚合引发剂。
相对于光学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的总固体成分,光学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中的聚合引发剂的含量优选为0.01~20质量%,更优选为0.5~10质量%。
作为光学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中可以含有的其他成分,除上述以外,还可以举出多官能单体、取向控制剂(垂直取向剂、水平取向剂)、表面活性剂、粘合改良剂、增塑剂及溶剂。
另外,作为其他成分,也可以举出光取向性化合物(例如,光取向性聚合物)。光取向性化合物是指具有光取向性基团的化合物,光取向性基团可以通过光照射沿规定的方向排列。
作为光学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的涂布方法,可以举出帘涂法、浸涂法、旋涂法、印刷涂布法、喷涂法、狭缝涂布法、辊涂法、滑动涂布法、刮刀涂布法、凹版涂布法及线棒法。
取向处理可以通过室温使涂膜干燥或者通过加热涂膜来进行。在热致液晶化合物的情况下,通过取向处理形成的液晶相一般能够根据温度或压力的变化来转移。在溶致性液晶化合物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溶剂量等的组成比进行转移。
另外,加热涂膜时的条件没有特别限制,加热温度优选为50~250℃,更优选为50~150℃,加热时间优选为10秒钟~10分钟。
并且,也可以在加热涂膜后、后述固化处理(光照射处理)之前,根据需要冷却涂膜。
对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取向后的涂膜实施的固化处理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光照射处理和加热处理。其中,从制造适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光照射处理,更优选紫外线照射处理。
光照射处理的照射条件没有特别限制,优选50~1000mJ/cm2的照射量。
光照射处理时的气氛没有特别限制,优选氮气氛。
另外,在光学各向异性层上直接形成其他光学各向异性层时,例如也可以使光取向性聚合物在光学各向异性层的表面上不均匀,通过光照射使光学各向异性层的表面的光取向性聚合物取向,赋予取向限制力。
(有机EL显示装置的特性)
有机EL显示装置10在任意适当的部分弯曲。例如,显示装置也可以像折叠式显示装置那样在中央部弯曲,从最大限度地确保设计性和显示画面的观点出发,也可以在端部弯曲。另外,有机EL显示装置10的特定部分当然可以根据用途(例如,四角的一部分或全部沿倾斜方向)弯曲。
并且,在有机EL显示装置10中,只要满足上述要件A1~要件A8中的任一个,可以是在一处弯曲的方式,也可以是在两处以上弯曲的方式。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的特征进一步进行具体说明。关于以下实施例所示的材料、使用量、比例、处理内容及处理步骤等,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则可以适当变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应被以下所示具体例限制性地解释。
<实施例1>
(纤维素酰化物膜(基板)的制作)
将下述成分投入至混合罐中并进行搅拌,将得到的组合物进一步在90℃下加热了10分钟。然后,利用平均孔径34μm的滤纸及平均孔径10μm的烧结金属过滤器过滤得到的组合物,从而制备了浓液。浓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23.5质量%,增塑剂的添加量是相对于纤维素酰化物的比例,浓液溶剂为二氯甲烷/甲醇/丁醇=81/18/1(质量比)。
[化学式1]
[化学式2]
使用滚筒制膜机流延了上述中制作的浓液。从模具流延浓液以使其与冷却至0℃的金属支撑体接触之后,从滚筒上剥离了得到的料片(膜)。另外,滚筒为SUS制。
在将流延而得到的料片(膜)从滚筒剥离之后进行膜输送时,在30~40℃下,使用用夹子夹住料片的两端并进行输送的拉幅机装置,在拉幅机装置内干燥了20分钟。随后,一边辊输送料片一边通过区域加热而进行了后干燥。对得到的料片实施滚花处理之后卷取。
所得纤维素酰化物膜的膜厚为40μm,波长550nm下的面内延迟Re(550)为1nm,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h(550)为26nm。
(碱皂化处理)
使上述纤维素酰化物膜穿过温度60℃的介电式加热辊以将膜表面温度升温至40℃之后,使用棒涂机将下述所示组成的碱溶液以涂布量14ml/m2涂布于膜的带面上,并在加热至110℃的由NORITAKE CO.,LIMITED制造的蒸汽式远红外加热器下,将膜输送了10秒。接着,同样地使用棒涂机在膜上涂布了3ml/m2的纯水。接着,反复进行3次基于喷射式涂布机的水洗和基于气刀的脱水之后,将膜输送到70℃的干燥区域10秒进行干燥,从而制作了经碱皂化处理的纤维素酰化物膜。
(取向膜Y1的形成)
利用#14的线棒将下述组成的取向膜涂布液连续涂布在纤维素酰化物膜的经碱皂化处理的面上。将得到的涂膜用60℃的暖风干燥60秒,再用100℃的暖风干燥120秒,形成了取向膜Y1。
(聚乙烯醇)
[化学式3]
(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形成)
对上述制作的取向膜Y1连续地实施了摩擦处理。此时,长条状膜的长度方向与输送方向平行,膜的长度方向(输送方向)与摩擦辊的旋转轴所成的角度设为76°。将膜的长度方向(输送方向)设为90°,从膜侧观察,以膜宽度方向为基准(0°)用正值表示顺时针方向时,摩擦辊的旋转轴位于-14°。换言之,摩擦辊的旋转轴的位置是从膜侧观察,以膜的长度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旋转76°的位置。
使用模头涂布机,在经上述摩擦处理的取向膜Y1上涂布含有下述组成的圆盘状液晶化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A,形成了组合物层。然后,为了溶剂的干燥以及圆盘状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熟化,用80℃的暖风对得到的组合物层加热了2分钟。接着,在80℃下对得到的组合物层进行UV照射(500mJ/cm2),将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定化,形成了光学各向异性层A。
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厚度为1.4μm。并且,波长550nm下的面内延迟为168nm。确认了圆盘状液晶化合物的圆盘面相对于膜面的平均倾斜角为90°,相对于膜面垂直取向。并且,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面内慢轴的角度与摩擦辊的旋转轴平行,如果将膜的宽度方向设为0°(长度方向上将逆时针设为90°、顺时针设为-90°),则从光学各向异性层A侧观察时,面内慢轴为-14°。
光学各向异性层A相当于负A板(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
圆盘状液晶化合物L-1
[化学式4]
圆盘状液晶化合物L-2
[化学式5]
垂直取向剂V-1
[化学式6]
含氟化合物F-1(式中的a和b表示各重复单元相对于全部重复单元的含量(质量%),a表示90质量%,b表示10质量%。并且,重均分子量为15000。)
[化学式7]
含氟化合物F-2(各重复单元中的数值表示相对于全部重复单元的含量(质量%)。并且,重均分子量为12500。)
[化学式8]
含氟化合物F-3(各重复单元中的数值表示相对于全部重复单元的含量(质量%)。并且,重均分子量为12500。)
[化学式9]
光聚合引发剂S-1
[化学式10]
消泡剂B-1
[化学式11]
(光学各向异性层C和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层叠体形成)
使用模头涂布机,在上述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膜上涂布含有下述组成的棒状液晶化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C,形成了组合物层。然后,保持膜的两端,在膜的形成有组合物层的面侧设置冷却板(9℃),使其与膜的距离成为5mm,在膜的形成有组合物层的面的相反侧设置加热器(75℃),使其与膜的距离成为5mm,并使其干燥2分钟。
接着,在60℃暖风下加热1分钟,一边进行氮气吹扫使氧浓度达到100ppm以下的气氛,一边使用365nm的UV-LED照射了照射量100mJ/cm2的紫外线。然后,用暖风在120℃下退火1分钟,从而形成了光学各向异性层C。
在室温下,对得到的光学各向异性层C照射通过了线栅偏振器的UV光(超高压汞灯;UL750;由HOYA制造)7.9mJ/cm2(波长:313nm),从而对表面赋予了取向控制能力。
另外,所形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C的膜厚为0.7μm。波长550nm下的面内延迟Re为0nm,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h为-68nm。确认了棒状液晶化合物的长轴方向相对于膜面的平均倾斜角为90°,相对于膜面垂直取向。
光学各向异性层C相当于正C板(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
棒状液晶化合物L-3(以下为化合物的混合物)
[化学式12]
光聚合引发剂S-2
[化学式13]
光产酸剂D-1
[化学式14]
聚合物M-1(各重复单元中的数值表示相对于全部重复单元的含量(质量%)。并且,重均分子量为60000。)
[化学式15]
垂直取向剂V-2
[化学式16]
光取向性聚合物P-1(各重复单元中记载的数值表示各重复单元相对于全部重复单元的含量(质量%)。并且,重均分子量为74000。)
[化学式17]
接着,使用模头涂布机,在上述制作的光学各向异性层C上涂布含有下述组成的棒状液晶化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B,用80℃的暖风加热了60秒。接着,在80℃下对得到的组合物层进行UV照射(500mJ/cm2),将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定化,形成了光学各向异性层B。
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厚度为1.5μm,波长550nm下的Δnd为164nm,液晶化合物的扭曲角度为81°。如果将膜的宽度方向设为0°(将长度方向设为90°),则从光学各向异性层B侧观察时,对于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面内慢轴(液晶化合物的取向轴角度)的位置,空气侧为14°,与光学各向异性层C接触的一侧为95°。
另外,对于光学各向异性层的面内慢轴的位置,以基板的宽度方向为基准0°,从光学各向异性层的表面侧观察基板,顺时针(右转)时表示为负,逆时针(左转)时表示为正。
并且,对于液晶化合物的扭曲角度,从光学各向异性层的表面侧观察基板,以位于表面侧(近前侧)的液晶化合物的取向轴方向为基准,将基板侧(里侧)的液晶化合物的取向轴方向为顺时针(右转)时表示为负,将逆时针(左转)时表示为正。
光学各向异性层B相当于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
棒状液晶化合物L-4
[化学式18]
/>
左扭曲手性试剂C-1
[化学式19]
含氟化合物F-4(各重复单元中的数值表示相对于全部重复单元的含量(质量%),左侧的重复单元的含量为76质量%,右侧的重复单元的含量为24质量%。并且,重均分子量为27300。)
[化学式20]
通过上述步骤,制作了在长条状纤维素酰化物膜上直接层叠有光学各向异性层C和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层叠体C-B。另外,通过上述方法确认了光学各向异性层C的与光学各向异性层B接触一侧的表面时,可以确认存在光取向性聚合物。
(相位差层A的形成)
在上述制作的长条状纤维素酰化物膜上形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表面侧,涂布日本特开2015-011094号公报的段落0184中记载的组合物(粘接剂层(2b)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作为UV固化型粘接剂,形成了涂膜。接着,将配置有涂膜的光学各向异性层A和在上述制作的长条状纤维素酰化物膜上形成的层叠体C-B的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表面侧连续地贴合,使得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面内慢轴与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所成的角为0°。然后,从贴合的光学各向异性层C侧,在50℃下对单面照射800mJ/cm2的UV(紫外线),然后在70℃下热风干燥3分钟,形成了密合层(厚度:2μm)。
接着,剥离光学各向异性层A侧的纤维素酰化物膜和取向膜Y1,使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与纤维素酰化物膜接触的面露出。这样,得到了在长条状纤维素酰化物膜上依次层叠有光学各向异性层C、光学各向异性层B以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相位差层A。相位差层A的厚度为5.6μm。
(直线偏振片1的制作)
将三乙酸纤维素膜TJ25(由FUJIFILM Corporation制造:厚度25μm)的支撑体表面进行了碱皂化处理。具体而言,将支撑体在55℃的1.5当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浸渍2分钟之后,将支撑体在室温的水洗浴槽中清洗,再使用30℃的0.1当量浓度的硫酸进行了中和。中和后,将支撑体在室温的水洗浴槽中清洗,再用100℃的暖风干燥,得到了偏振器保护膜。
将厚度60μm的辊状聚乙烯醇(PVA)膜在碘水溶液中沿长度方向连续拉伸,干燥,得到了厚度8μm的偏振器。偏振器的可见度校正单体透射率为43%。此时,偏振器的吸收轴方向与长度方向一致。
使用下述PVA粘接剂在上述偏振器的一个面上贴合上述偏振器保护膜,制作了直线偏振片1。
(PVA粘接剂的制备)
将PVA粘接剂制备为如下水溶液,即,在30℃的温度条件下,将具有乙酰乙酰基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平均聚合度:1200,皂化度:98.5摩尔%,乙酰乙酰化度:5摩尔%)100质量份和羟甲基三聚氰胺20质量份溶解在纯水中,并将固体成分浓度调整为3.7质量%的水溶液。
(圆偏振片X1的制作)
在上述制作的长条状直线偏振片1的偏振器的表面(与偏振器保护膜相反一侧的面)侧,涂布日本特开2015-011094号公报的段落0184中记载的组合物(粘接剂层(2b)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作为UV固化型粘接剂,形成了涂膜。接着,将配置有涂膜的直线偏振片1和上述制作的长条状相位差层A的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表面侧连续地贴合。然后,从贴合的光学各向异性层C侧,在50℃下对单面照射800mJ/cm2的UV(紫外线),然后在70℃下热风干燥3分钟,形成了密合层(厚度:2μm)。接着,剥离光学各向异性层C侧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使光学各向异性层C的与纤维素酰化物膜接触的面露出。
这样,制作了由相位差层A和偏振器制成的圆偏振片X1。此时,依次层叠有偏振器保护膜、偏振器、光学各向异性层A、光学各向异性层B以及光学各向异性层C,偏振器的吸收轴与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慢轴所成的角度为76°。并且,以宽度方向为基准0°,光学各向异性层B在光学各向异性层A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的位置为14°,与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慢轴方向一致。圆偏振片X1的厚度为41μm。
另外,对于光学各向异性层B在光学各向异性层A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的位置,以宽度方向为基准0°,从偏振器侧观察光学各向异性层B,顺时针(右转)时表示为负,逆时针(左转)时表示为正。
(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相当于评价试样)的制作)
如下制作了有机EL显示面板替代品。
用粘合剂将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贴合于聚酰亚胺,接着,通过粘合剂使PET膜和铝相邻地贴合,制作了具有铝/PET膜/聚酰亚胺结构的有机EL显示面板替代品。制作的有机EL显示面板替代品的厚度为173μm。
然后,将上述制作的圆偏振片X1通过粘合剂层(厚度100μm、复弹性模量1.37×105Pa)贴合在有机EL显示面板替代品的铝侧,使得圆偏振片中的偏振器保护膜成为视觉辨认侧、光学各向异性层C成为有机EL显示面板替代品侧,从而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
另外,在上述中制作的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中,相对于使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弯曲时形成的棱线的延伸方向(以后,也简称为“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的棱线方向”。),偏振器的吸收轴位于0°,光学各向异性层B在光学各向异性层A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76°,光学各向异性层B在光学各向异性层C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5°。对于偏振器的吸收轴和液晶化合物的面内慢轴的位置,以棱线方向为基准0°,从偏振器保护膜的表面侧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顺时针(右转)时表示为正,逆时针(左转)时表示为负。
<实施例2~4、比较例1>
将相对于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的棱线方向的、偏振器的吸收轴的位置、光学各向异性层B在光学各向异性层A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的位置以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在光学各向异性层C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的位置变更为表1中记载的值,并且以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面内慢轴和光学各向异性层B在光学各向异性层A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所成的角度成为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对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面内慢轴的位置进行一致变更,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作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并实施了各种评价。
<实施例5>
(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形成)
对上述制作的取向膜Y1连续地实施了摩擦处理。此时,长条状膜的长度方向与输送方向平行,膜的长度方向(输送方向)与摩擦辊的旋转轴所成的角度设为5°。将膜的长度方向(输送方向)设为90°,从膜侧观察,若以膜宽度方向为基准(0°)顺时针方向表示正的值,则摩擦辊的旋转轴为5°。换言之,摩擦辊的旋转轴的位置是从膜侧观察,以膜的长度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旋转95°的位置。
接着,使用模头涂布机,在上述摩擦处理的取向膜Y1上涂布含有上述组成的棒状液晶化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B,用80℃的暖风加热了60秒。接着,在80℃下对得到的组合物层进行UV照射(500mJ/cm2),将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定化,形成了光学各向异性层B。
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厚度为1.5μm,波长550nm下的Δnd为164nm,液晶化合物的扭曲角度为81°。如果将膜的宽度方向设为0°(将长度方向设为90°),则从空气界面侧观察时,对于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面内慢轴(液晶化合物的取向轴角度)的位置,空气侧为14°,与取向膜接触的一侧为95°。
另外,对于光学各向异性层的面内慢轴的位置,以基板的宽度方向为基准0°,从光学各向异性层的表面侧观察基板,顺时针(右转)时表示为负,逆时针(左转)时表示为正。
并且,对于液晶化合物的扭曲角度,从光学各向异性层的表面侧观察基板,以位于表面侧(近前侧)的液晶化合物的取向轴方向为基准,将基板侧(里侧)的液晶化合物的取向轴方向为顺时针(右转)时表示为负,将逆时针(左转)时表示为正。
(相位差层B的形成)
在上述制作的长条状纤维素酰化物膜上形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表面侧,涂布日本特开2015-011094号公报的段落0184中记载的组合物(粘接剂层(2b)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作为UV固化型粘接剂,形成了涂膜。接着,将配置有涂膜的光学各向异性层A和在上述制作的长条状纤维素酰化物膜上形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表面侧连续地贴合。然后,从贴合的光学各向异性层B侧,在50℃下对单面照射800mJ/cm2的UV(紫外线),然后在70℃下热风干燥3分钟,形成了密合层(厚度:2μm)。
接着,剥离光学各向异性层A侧的纤维素酰化物膜和取向膜Y1,使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与纤维素酰化物膜接触的面露出。这样,得到了在长条状纤维素酰化物膜上依次层叠有光学各向异性层B以及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相位差层B。相位差层B的厚度为4.9μm。
(圆偏振片X2的制作)
在上述制作的长条状直线偏振片1的偏振器的表面(与偏振器保护膜相反一侧的面)侧,涂布日本特开2015-011094号公报的段落0184中记载的组合物(粘接剂层(2b)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作为UV固化型粘接剂,形成了涂膜。接着,将配置有涂膜的直线偏振片1和上述制作的长条状相位差层B的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表面侧连续地贴合。然后,从贴合的光学各向异性层B侧,在50℃下对单面照射800mJ/cm2的UV(紫外线),然后在70℃下热风干燥3分钟,形成了密合层(厚度:2μm)。接着,剥离光学各向异性层B侧的纤维素酰化物膜和取向膜Y1,使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与纤维素酰化物膜接触的面露出。
这样,制作了由相位差层B和偏振器制成的圆偏振片X2。此时,依次层叠有偏振器保护膜、偏振器、光学各向异性层A以及光学各向异性层B,偏振器的吸收轴与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慢轴所成的角度为76°。并且,以宽度方向为基准0°,光学各向异性层B在光学各向异性层A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14°,与光学各向异性层A的慢轴方向一致。
圆偏振片X2的厚度为40μm。
另外,对于光学各向异性层B在光学各向异性层A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的位置,以宽度方向为基准0°,从偏振器侧观察光学各向异性层B,顺时针(右转)时表示为负,逆时针(左转)时表示为正。
(有机EL示装置替代品(相当于评价试样)的制作)
将上述制作的圆偏振片S2通过粘合剂层(厚度100μm、复弹性模量1.37×105Pa)贴合在上述制作的有机EL示面板替代品的铝侧,使得圆偏振片中的偏振器保护膜成为视觉辨认侧、光学各向异性层B成为有机EL示面板替代品侧,从而制作有机EL示装置替代品,并实施了各种评价。
另外,在上述中制作的有机EL示装置替代品中,相对于使有机EL示装置替代品的棱线方向,偏振器的吸收轴位于0°,光学各向异性层B在光学各向异性层A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76°,光学各向异性层B的与光学各向异性层A相反的面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5°。对于偏振器的吸收轴和面内慢轴的位置,以棱线方向为基准0°,从偏振器保护膜的表面侧观察基板,顺时针(右转)时表示为正,逆时针(左转)时表示为负。
<实施例6>
(光学各向异性层E和光学各向异性层D的层叠体形成)
使用模头涂布机,在上述制作的纤维素酰化物膜上涂布含有下述组成的棒状液晶化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E,形成了组合物层。将形成有组合物层的膜用暖风在116℃下加热1分钟,一边在78℃温度下进行氮气吹扫使氧浓度达到100体积ppm以下的气氛,一边使用365nm的UV-LED照射了照射量150mJ/cm2的紫外线。然后,用暖风在115℃下对得到的涂膜退火25秒,从而形成了光学各向异性层E。
在室温下,对得到的光学各向异性层E照射通过了线栅偏振器的UV光(超高压汞灯;UL750;由HOYA制造)7.9mJ/cm2(波长:313nm),从而对表面赋予了取向控制能力。
另外,所形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E的膜厚为0.6μm。波长550nm下的面内延迟Re为0nm,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h为35nm。确认了圆盘状液晶化合物的圆盘面相对于膜面的平均倾斜角为0°,相对于膜面水平取向。
光学各向异性层E相当于负C板(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
圆盘状液晶化合物L-5
[化学式21]
光取向性聚合物P-2(各重复单元中记载的字母表示各重复单元相对于全部重复单元的含量(质量%),a、b分别为53质量%、47质量%。并且,重均分子量为183000。)
[化学式22]
使用模头涂布机,在上述制作的光学各向异性层E上涂布含有下述组成的圆盘状液晶化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D,形成了组合物层。然后,为了溶剂的干燥以及圆盘状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熟化,用95℃的暖风对得到的组合物层加热了2分钟。接着,在95℃下对得到的组合物层进行UV照射(100mJ/cm2),将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定化,形成了光学各向异性层D。
光学各向异性层D的厚度为1.3μm。并且,波长550nm下的面内延迟为160nm。确认了圆盘状液晶化合物的圆盘面相对于膜面的平均倾斜角为90°,相对于膜面垂直取向。并且,对于光学各向异性层D的面内慢轴的角度,如果将膜的宽度方向设为0°(长度方向上将逆时针设为90°、顺时针设为-90°),则从光学各向异性层D侧观察时,面内慢轴为-14°。
光学各向异性层D相当于负A板(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
通过上述步骤,制作了在长条状纤维素酰化物膜上直接层叠有光学各向异性层E和光学各向异性层D的层叠体E-D。另外,通过上述方法确认了光学各向异性层E的与光学各向异性层D接触一侧的表面时,可以确认存在光取向性聚合物。
(光学各向异性层C2和光学各向异性层B2的层叠体形成)
将光学各向异性层C的膜厚从0.7μm变更为0.9μm,将波长550nm下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h从-68nm变更为-89nm,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制作了光学各向异性层C2。
如果将光学各向异性层B在波长550nm下的Δnd从164nm变更为173nm、将液晶化合物的扭曲角度从81°变更为84.5°(如果将膜的宽度方向设为0°(长度方向设为90°),则从光学各向异性层B2侧观察时,面内慢轴在空气侧的表面位于10.5°,在与光学各向异性层C2接触侧的表面位于95°。),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在光学各向异性层C2上制作了光学各向异性层B2。
通过上述步骤,制作了在长条状纤维素酰化物膜上直接层叠有光学各向异性层C2和光学各向异性层B2的层叠体C2-B2。另外,通过上述方法确认了光学各向异性层C2的与光学各向异性层B2接触一侧的表面时,可以确认存在光取向性聚合物。
(相位差层C的形成)
在上述制作的长条状纤维素酰化物膜上形成的层叠体E-D的光学各向异性层D的表面侧,涂布日本特开2015-011094号公报的段落0184中记载的组合物(粘接剂层(2b)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作为UV固化型粘接剂,形成了涂膜。接着,将配置有涂膜的层叠体E-D和在上述制作的长条状纤维素酰化物膜上形成的层叠体C2-B2的光学各向异性层B2的表面侧连续地贴合。然后,从贴合的光学各向异性层C2侧,在50℃下对单面照射800mJ/cm2的UV(紫外线),然后在70℃下热风干燥3分钟,形成了密合层(厚度:2μm)。
接着,剥离光学各向异性层E侧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使光学各向异性层E的与纤维素酰化物膜接触的面露出。这样,得到了在长条状纤维素酰化物膜上依次层叠有光学各向异性层C2、光学各向异性层B2、光学各向异性层D以及光学各向异性层E的相位差层C。相位差层C的厚度为6.3μm。
(圆偏振片X3的制作)
在上述制作的长条状直线偏振片1的偏振器的表面(与偏振器保护膜相反一侧的面)侧,涂布日本特开2015-011094号公报的段落0184中记载的组合物(粘接剂层(2b)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作为UV固化型粘接剂,形成了涂膜。接着,将配置有涂膜的直线偏振片1和上述制作的长条状相位差层C的光学各向异性层E的表面侧连续地贴合。然后,从贴合的光学各向异性层C2侧,在50℃下对单面照射800mJ/cm2的UV(紫外线),然后在70℃下热风干燥3分钟,形成了密合层(厚度:2μm)。接着,剥离光学各向异性层C2侧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使光学各向异性层C2的与纤维素酰化物膜接触的面露出。
这样,制作了由相位差层C和偏振器制成的圆偏振片X3。此时,依次层叠有偏振器保护膜、偏振器、光学各向异性层E、光学各向异性层D、光学各向异性层B2以及光学各向异性层C2,偏振器的吸收轴与光学各向异性层D的慢轴所成的角度为76°。并且,以宽度方向为基准0°,光学各向异性层B2在光学各向异性层D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10.5°。圆偏振片X3的厚度为41μm。
另外,对于光学各向异性层B2在光学各向异性层D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的位置,以宽度方向为基准0°,从偏振器侧观察光学各向异性层B2,顺时针(右转)时表示为负,逆时针(左转)时表示为正。
(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相当于评价试样)的制作)
将上述制作的圆偏振片X3通过粘合剂层(厚度100μm、复弹性模量1.37×105Pa)贴合在上述制作的有机EL显示面板替代品的铝侧,使得圆偏振片中的偏振器保护膜成为视觉辨认侧、光学各向异性层C2成为有机EL显示面板替代品侧,从而制作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并实施了各种评价。
另外,在上述中制作的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中,相对于使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的棱线方向,偏振器的吸收轴位于0°,光学各向异性层B2在光学各向异性层E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79.5°,光学各向异性层B2在光学各向异性层C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5°。对于偏振器的吸收轴和面内慢轴的位置,以棱线方向为基准0°,从偏振器保护膜的表面侧观察基板,顺时针(右转)时表示为正,逆时针(左转)时表示为负。
<比较例2>
将相对于有机E显示装置替代品的棱线方向的偏振器吸收轴的方向从0°变更为25°,将光学各向异性层B在光学各向异性层A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从79.5°变更为104.5°,将光学各向异性层B在光学各向异性层C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从-5°变更为20°,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6相同的步骤,制作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并实施了各种评价。
<比较例3>
(取向膜Y2的形成)
使长条状纤维素酰化物膜(TD80UL、由FUJIFILM Corporation制造)穿过温度60℃的介电式加热辊以将膜表面温度升温至40℃之后,使用棒涂机将上述碱溶液以涂布量14ml/m2涂布于膜的带面上,并在加热至110℃的由NORITAKE CO.,LIMITED制造的蒸汽式远红外加热器下输送了10秒。接着,同样使用棒涂机,对膜以3ml/m2涂布纯水。接着,反复进行3次基于喷射式涂布机的水洗和基于气刀的脱水之后,将膜输送到70℃的干燥区域10秒进行干燥,从而制作了经碱皂化处理的纤维素酰化物膜(厚度:80μm)。
利用#14的线棒将上述取向膜涂布液连续涂布在纤维素酰化物膜的经碱皂化处理的面上。接着,用60℃的暖风将涂膜干燥60秒,再用100℃的暖风干燥120秒,制作了取向膜Y2。
(光学各向异性层F的形成)
对上述制作的取向膜Y2连续地实施了摩擦处理。此时,长条状膜的长度方向与输送方向平行,膜长度方向与摩擦辊的旋转轴所成的角度设为72.5°。将膜的长度方向(输送方向)设为90°,从膜侧观察,以膜宽度方向为基准(0°)用正值表示顺时针方向时,摩擦辊的旋转轴位于-17.5°。换言之,摩擦辊的旋转轴的位置是从膜侧观察,以膜的长度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旋转72.5°的位置。
使用模头涂布机,在经上述摩擦处理的取向膜Y2上涂布含有下述组成的圆盘状液晶化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F,形成了组合物层。然后,为了溶剂的干燥以及圆盘状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熟化,对于得到的组合物层,用130℃的暖风加热90秒间,接着用100℃的暖风加热60秒。接着,在80℃下对得到的组合物层进行UV照射(300mJ/cm2),将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定化,形成了光学各向异性层F。
光学各向异性层F的厚度为2.0μm。并且,波长550nm下的面内延迟为236nm。确认了圆盘状液晶化合物的圆盘面相对于膜面的平均倾斜角为90°,相对于膜面垂直取向。并且,光学各向异性层F的面内慢轴的角度与摩擦辊的旋转轴平行,如果将膜的宽度方向设为0°(长度方向上将逆时针设为90°、顺时针设为-90°),则从光学各向异性层F侧观察时,面内慢轴为-17.5°。
/>
含氟化合物F-5(各重复单元中的数值表示相对于全部重复单元的含量(质量%)。并且,重均分子量为12800。)
[化学式23]
含氟化合物F-6(各重复单元中的数值表示相对于全部重复单元的含量(质量%)。并且,重均分子量为12500。)
[化学式24]
(光学各向异性层G的形成)
对上述制作的取向膜Y2连续地实施了摩擦处理。此时,长条状膜的长度方向与输送方向平行,膜长度方向与摩擦辊的旋转轴所成的角度设为77.5°。将膜的长度方向(输送方向)设为90°,从膜侧观察,以膜宽度方向为基准(0°)用正值表示顺时针方向时,摩擦辊的旋转轴位于-12.5°。换言之,摩擦辊的旋转轴的位置是从膜侧观察,以膜的长度方向为基准顺时针旋转77.5°的位置。
使用模头涂布机,在经上述摩擦处理的取向膜Y2上涂布含有下述组成的棒状液晶化合物的光学各向异性层形成用组合物G,形成了组合物层。然后,为了溶剂的干燥以及棒状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熟化,用60℃的暖风对得到的组合物层加热了60秒。接着,在60℃下对得到的组合物层进行UV照射(300mJ/cm2),将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定化,形成了光学各向异性层G。
光学各向异性层G的厚度为1.1μm。并且,波长550nm下的面内延迟为116nm。确认了棒状液晶化合物的长轴相对于膜面的平均倾斜角为0°,相对于膜面水平取向。并且,光学各向异性层G的面内慢轴的角度与摩擦辊的旋转轴正交,如果将膜的宽度方向设为0°(长度方向上将逆时针设为90°、顺时针设为-90°),则从光学各向异性层G侧观察时,面内慢轴为77.5°。
(相位差层D的形成)
在上述制作的长条状纤维素酰化物膜上形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F的表面侧,涂布日本特开2015-011094号公报的段落0184中记载的组合物(粘接剂层(2b)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作为UV固化型粘接剂,形成了涂膜。接着,将配置有涂膜的光学各向异性层F和在上述制作的长条状纤维素酰化物膜上形成的光学各向异性层G的表面侧连续地贴合。然后,从贴合的光学各向异性层G侧,在50℃下对单面照射800mJ/cm2的UV(紫外线),然后在70℃下热风干燥3分钟,形成了密合层(厚度:2μm)。
接着,剥离光学各向异性层F侧的纤维素酰化物膜和取向膜Y2,使光学各向异性层F的与纤维素酰化物膜接触的面露出。这样,得到了在长条状纤维素酰化物膜上依次层叠有光学各向异性层G以及光学各向异性层F的相位差层D。相位差层D的厚度为5.1μm。
(圆偏振片X4的制作)
在上述制作的长条状直线偏振片1的偏振器的表面(与偏振器保护膜相反一侧的面)侧,涂布日本特开2015-011094号公报的段落0184中记载的组合物(粘接剂层(2b)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作为UV固化型粘接剂,形成了涂膜。接着,将配置有涂膜的直线偏振片1和上述制作的长条状相位差层D的光学各向异性层F的表面侧连续地贴合。然后,从贴合的光学各向异性层G侧,在50℃下对单面照射800mJ/cm2的UV(紫外线),然后在70℃下热风干燥3分钟,形成了密合层(厚度:2μm)。接着,剥离光学各向异性层G侧的纤维素酰化物膜和取向膜Y2,使光学各向异性层G的与纤维素酰化物膜接触的面露出。
这样,制作了由相位差层D和偏振器制成的圆偏振片X4。此时,依次层叠有偏振器保护膜、偏振器、光学各向异性层F以及光学各向异性层G,偏振器的吸收轴与光学各向异性层F的面内慢轴所成的角度为72.5°。圆偏振片X4的厚度为40μm。
(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相当于评价试样)的制作)
将上述制作的圆偏振片X4通过粘合剂层(厚度100μm、复弹性模量1.37× 105Pa)贴合在上述制作的有机EL显示面板替代品的铝侧,使得圆偏振片中的偏振器保护膜成为视觉辨认侧、光学各向异性层G成为有机EL显示面板替代品侧,从而制作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并实施了各种评价。
另外,在上述中制作的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中,相对于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的棱线方向,偏振器的吸收轴为0°。对于偏振器的吸收轴的位置,以棱线方向为基准0°,从偏振器保护膜的表面侧观察基板,顺时针(右转)时表示为正,逆时针(左转)时表示为负。
<比较例4>
将偏振器吸收轴的方向相对于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的棱线方向从0°变更为45°,除此以外,按照与比较例3相同的步骤,制作有机EL示装置替代品,并实施了各种评价。
<比较例5>
(光学各向异性层H的形成)
将光学各向异性层G的厚度从1.1μm变更为2.0μm,将波长550nm下的面内延迟众116nm变更为236nm,除此以外,按照与比较例3相同的步骤,制作了光学各向异性层H。
(相位差层E的形成)
将光学各向异性层F变更为光学各向异性层H,除此以外,按照与比较例3相同的步骤,得到了在长条状纤维素酰化物膜上依次层叠有光学各向异性层G以及光学各向异性层H的相位差层E。相位差层E的厚度为5.1μm。
(圆偏振片X5的制作)
将相位差层D变更为相位差层E,除此以外,按照与比较例3相同的步骤,制作了圆偏振片X5。
(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相当于评价试样)的制作)
将圆偏振片X4变更为圆偏振片X5,除此以外,按照与比较例3相同的步骤,制作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并实施了各种评价。
<比较例6>
(光学各向异性层I的形成)
按照与日本特开2014-170221号公报的实施例栏中记载的实施例2相同的步骤,制作了光学各向异性层I(厚度:50μm)。
(圆偏振片X6的制作)
在上述制作的长条状直线偏振片1的偏振器的表面(与偏振器保护膜相反一侧的面)侧,涂布日本特开2015-011094号公报的段落0184中记载的组合物(粘接剂层(2b)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作为UV固化型粘接剂,形成了涂膜。接着,将配置有涂膜的直线偏振片1和上述制作的长条状光学层叠体I的表面侧连续地贴合。然后,从贴合的光学各向异性层I侧,在50℃下对单面照射800mJ/cm2的UV(紫外线),然后在70℃下热风干燥3分钟,形成了密合层(厚度:2μm)。
以这种方式,制作了圆偏振片X6。此时,依次层叠有偏振器保护膜、偏振器以及光学各向异性层I,偏振器的吸收轴与光学各向异性层I的慢轴所成的角度为45°。圆偏振片X6的厚度为85μm。
(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相当于评价试样)的制作)
将上述制作的圆偏振片X6通过粘合剂层(厚度100μm、复弹性模量1.37×105Pa)贴合在上述制作的有机EL显示面板替代品的铝侧,使得圆偏振片中的偏振器保护膜成为视觉辨认侧、光学各向异性层I成为有机EL显示面板替代品侧,从而制作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并实施了各种评价。
另外,在上述中制作的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中,相对于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的棱线方向,偏振器的吸收轴为0°。对于偏振器的吸收轴的位置,以棱线方向为基准0°,从偏振器保护膜的表面侧观察基板,顺时针(右转)时表示为正,逆时针(左转)时表示为负。
<各种评价>
(弯曲前后的色调评价)
将上述制作的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以视觉辨认侧(圆偏振片侧)为内侧,以曲率直径3mm弯曲固定,在65℃、湿度90%的环境下保持了24小时。然后,将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取出到常温常湿,使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恢复弯曲,目视观察在明光下弯曲的部分的色调,与未进行上述65℃、湿度90%下的弯曲处理的状态的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进行比较,按照下述基准评价了色调差。将结果示于表1。
A:弯曲前后可以视觉辨认到色调差,但很少。
B:弯曲前后可以视觉辨认到色调差,但可以允许。
C:弯曲前后色调差较大,不能允许。
(45°反射色调的评价)
在明光下对上述制作的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进行了可视性评价。观察从正面和极角45°投身荧光灯时的反射光,与正面相比,按照下述基准评价了极角45°下的可视性。将结果示于表1。
A:在正面和倾斜方向没有视觉辨认出色调差。
B:视觉辨认到正面和倾斜方向的色调差,但很少。
C:在正面和倾斜方向视觉辨认到色调差。
D:正面和倾斜方向的色调差较大,不能允许。
表1中,在“相位差层的层结构”栏中,层1相当于位于偏振器侧的层。
表1中,“偏振器吸收轴相对于棱线方向”栏表示偏振器的吸收轴相对于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的棱线方向的位置。对于偏振器的吸收轴的位置,以棱线方向为基准0°,从偏振器保护膜的表面侧观察基板,顺时针(右转)时表示为正,逆时针(左转)时表示为负。
表1中,“扭曲层慢轴相对于棱线方向”栏表示相对于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的棱线方向,将沿着在厚度方向延伸的螺旋轴扭曲取向的液晶化合物固定而成的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偏振器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的位置、以及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的位置。对于上述面内慢轴的位置,以棱线方向为基准0°,从视觉辨认侧(偏振器保护膜的表面侧)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顺时针(右转)时表示为正,逆时针(左转)时表示为负。
表1中,“扭曲层扭曲方向”栏表示将沿着在厚度方向延伸的螺旋轴扭曲取向的液晶化合物固定而成的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中的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对于上述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从视觉辨认侧(偏振器保护膜的表面侧)观察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时,以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有机EL显示装置替代品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为基准,用顺时针或逆时针来表示。
表1中,“要件”栏表示满足上述要件A1~A8中的哪一个。
表1中,“厚度(μm)”栏表示相位差层的厚度。
如表1所示,确认了本发明的有机EL显示装置显示出规定的效果。
其中,通过实施例1~4的比较,确认了在满足要件A1和要件A2的情况下效果更优异。
并且,通过实施例1和实施例5的比较,确认了在有机EL显示装置具有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的情况下效果更优异。
并且,通过实施例1和实施例6的比较,确认了在有机EL显示装置具有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的情况下效果更优异。
符号说明
10,100-有机EL显示装置,12-圆偏振片,14-有机EL显示面板,16-偏振器,18-相位差层,20-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22-第2光学各向意向层,24-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26-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102-平面部,104-弯曲部。

Claims (8)

1.一种可弯曲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包含圆偏振片以及可弯曲的有机EL显示面板,
所述圆偏振片从视觉辨认侧起包含偏振器和相位差层,
所述相位差层包含将沿着在厚度方向延伸的螺旋轴扭曲取向的液晶化合物固定而成的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
对于所述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和所述偏振器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的位置,当从所述偏振器侧观察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时,以使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弯曲时形成的棱线的延伸方向为基准,在顺时针方向用正的角度值表示,在逆时针方向用负的角度值表示,并且
当从所述偏振器侧观察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时,以所述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为基准,用顺时针或逆时针表示所述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时,满足要件A1~A8中的任一要件:
要件A1:所述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20~10°的范围内,所述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所述偏振器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65~95°的范围内,所述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为顺时针;
要件A2:所述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110~-80°的范围内,所述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所述偏振器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25~5°的范围内,所述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为顺时针;
要件A3:所述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65~-35°的范围内,所述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所述偏振器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20~50°的范围内,所述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为顺时针;
要件A4:所述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25~55°的范围内,所述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所述偏振器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110~140°的范围内,所述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为顺时针;
要件A5:所述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10~20°的范围内,所述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所述偏振器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95~-65°的范围内,所述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为逆时针;
要件A6:所述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80~110°的范围内,所述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所述偏振器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5~25°的范围内,所述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为逆时针;
要件A7:所述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55~-25°的范围内,所述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所述偏振器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140~-110°的范围内,所述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为逆时针;
要件A8:所述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35~65°的范围内,所述第1光学各向异性层在所述偏振器侧的表面上的面内慢轴位于-50~-20°的范围内,所述液晶化合物的扭曲方向为逆时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
对于所述偏振器的吸收轴的位置,当从所述偏振器侧观察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时,以使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弯曲时形成的棱线的延伸方向为基准,在顺时针方向用正的角度值表示,在逆时针方向上用负的角度值表示时,满足以下要件B1~B8中的任一要件:
要件B1:满足所述要件A1,且所述偏振器的吸收轴位于-10~10°的范围内;
要件B2:满足所述要件A2,且所述偏振器的吸收轴位于80~100°的范围内;
要件B3:满足所述要件A3,且所述偏振器的吸收轴位于-55~-35°的范围内;
要件B4:满足所述要件A4,且所述偏振器的吸收轴位于35~55°的范围内;
要件B5:满足所述要件A5,且所述偏振器的吸收轴位于-10~10°的范围内;
要件B6:满足所述要件A6,且所述偏振器的吸收轴位于80~100°的范围内;
要件B7:满足所述要件A7,且所述偏振器的吸收轴位于-55~-35°的范围内;
要件B8:满足所述要件A8,且所述偏振器的吸收轴位于35~55°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相位差层包含作为负A板的第2光学各向异性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相位差层包含作为正C板的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相位差层包含作为负C板的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相位差层的厚度为20μm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相位差层包含作为正C板的第3光学各向异性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相位差层包含作为负C板的第4光学各向异性层。
CN202310156075.8A 2022-02-25 2023-02-23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66694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28430A JP2023124578A (ja) 2022-02-25 2022-02-25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2022-028430 2022-02-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9457A true CN116669457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08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56075.8A Pending CN116669457A (zh) 2022-02-25 2023-02-23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76683A1 (zh)
JP (1) JP2023124578A (zh)
KR (1) KR20230127891A (zh)
CN (1) CN116669457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70221A (ja) 2013-02-07 2014-09-18 Nitto Denko Corp 円偏光板および屈曲可能な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127891A (ko) 2023-09-01
JP2023124578A (ja) 2023-09-06
US20230276683A1 (en) 2023-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30238B (zh) 圆偏振片以及可弯曲的显示装置
JP6770649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6626896B2 (ja) 重合性液晶組成物、位相差フィルム、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有機電界発光装置
WO2018146995A1 (ja) 加飾フィルム
CN111819477A (zh) 层叠体、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液晶显示装置
CN115698788A (zh) 光吸收各向异性膜、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US11841521B2 (en) Optical film, circularly polarizing plat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WO2018062424A1 (ja) 光学素子、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11448492B (zh) 长条相位差膜、长条层叠体、图像显示装置
JP7334047B2 (ja)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該画像表示装置に用いられる円偏光板
US20230093491A1 (en) Optical film, circularly polarizing plat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2054556A1 (ja) 偏光板、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CN116669457A (zh)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N112534317B (zh) 层叠体、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US20230273360A1 (en) Phase difference plate, phase difference plate with temporary support, circularly polarizing plate, and display device
JP7217369B2 (ja) 光学フィルム、円偏光板、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CN113272690B (zh) 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US11947142B2 (en) Optical film, circularly polarizing plate,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class
TWI838457B (zh) 影像顯示裝置和在該影像顯示裝置中使用的圓偏光板
US20240118474A1 (en) Phase difference film, circularly polarizing plate, and display device
KR20230045084A (ko) 광학 필름, 원편광판, 유기 일렉트로 루미네선스 표시 장치
CN116243417A (zh) 层叠膜、圆偏振片及显示装置
KR20230038789A (ko) 광학 필름, 원편광판, 유기 일렉트로 루미네선스 표시 장치
KR20230038790A (ko) 원편광판, 유기 일렉트로 루미네선스 표시 장치, 표시 장치
KR20220162622A (ko) 위상차 필름, 원편광판,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