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61623A - 触控面板中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中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61623A
CN116661623A CN202310636233.XA CN202310636233A CN116661623A CN 116661623 A CN116661623 A CN 116661623A CN 202310636233 A CN202310636233 A CN 202310636233A CN 116661623 A CN116661623 A CN 1166616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layer
insulating layer
insulating
static electri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362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江梅
蔺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visionox Opt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3623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616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61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616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中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触控面板中板包括有效图形区和位于有效图形区至少一侧的静电释放区;触控面板中板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上的走线层以及位于走线层远离衬底的一侧的绝缘层;其中,衬底位于有效图形区和静电释放区;走线层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和多条静电释放线,触控信号线位于有效图形区,用于传输触控信号,静电释放线位于静电释放区并延伸至有效图形区与触控信号线电连接,用于释放静电;绝缘层在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触控信号线和静电释放线,且覆盖触控信号线的绝缘层的厚度大于覆盖静电释放线的绝缘层的厚度。通过本发明的方案,可以避免触控信号线被静电击穿而失效,有效提高触控面板的制作良率。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中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中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自主发光、视角宽、轻、薄、高亮度、功耗低和响应快等一系列的优点,因此,OLED显示装置成为国内外非常热门的显示装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OLED显示装置中增加触控面板后,可以实现触控功能。触控面板在制作过程中会遇到静电,从而可能导致触控面板的触控信号线被静电击穿而失效,影响触控面板的制作良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中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触控面板的触控信号线可能被静电击穿而失效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中板,其包括有效图形区和位于所述有效图形区至少一侧的静电释放区;所述触控面板中板包括:
衬底;所述衬底位于所述有效图形区和所述静电释放区;
走线层;所述走线层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和多条静电释放线;所述触控信号线位于所述有效图形区,用于传输触控信号,所述静电释放线位于所述静电释放区并延伸至所述有效图形区与所述触控信号线电连接,用于释放静电;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走线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绝缘层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静电释放线,覆盖所述触控信号线的绝缘层的厚度大于覆盖所述静电释放线的绝缘层的厚度。
如此设置,由于覆盖触控信号线的绝缘层的厚度大于覆盖静电释放线的绝缘层的厚度,因此,在制作触控面板过程中,积累静电电荷后,积累的静电电荷优先在静电释放线处释放,从而实现对触控信号线的保护,避免其被静电击穿而失效,因此可以有效提高触控面板的良率。
基于以上的触控面板中板,可选地,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触控面板中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的绑定层,所述绑定层包括多个绑定部,所述绑定部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的过孔与所述触控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走线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绝缘层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静电释放线;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绑定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绝缘层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触控信号线并暴露所述静电释放线的至少一部分。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现有技术的触控面板中原本就需要设置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因此对制备工艺的改进很小,有利于实际实施。
基于以上的触控面板中板,可选地,所述静电释放线包括多条第一静电释放线和一条第二静电释放线,所述第二静电释放线通过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线与各所述触控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所述第一绝缘部位于所述有效图形区,所述第二绝缘部位于所述静电释放区并延伸至所述有效图形区与所述第一绝缘部相连;
所述第一绝缘部为面状绝缘结构,所述第二绝缘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条状绝缘结构,每个所述条状绝缘结构覆盖其中一条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线或覆盖所述第二静电释放线。
本实施例中,通过调整第二绝缘部的结构,使得相邻静电释放线之间的间隔区域也可以进行静电释放,相当于扩大了静电释放区可以进行静电释放的面积,更有利于积累的静电释放。
优选地,所述多条第一静电释放线间隔且等距排布,所述第二静电释放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线的延伸方向。如此设置,利于实际实施和结构的稳定性。
基于以上的触控面板中板,可选地,沿所述条状绝缘结构的宽度方向,所述条状绝缘结构的边缘相对于其覆盖的所述静电释放线的边缘外扩2~10μm。如此设置,可以在保证静电释放线与外界的绝缘效果的前提下,确保静电更容易在静电释放线出释放。
基于以上的触控面板中板,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部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静电释放线的第一端,所述静电释放线的第一端为所述静电释放线与所述触控信号线相连接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层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并超出所述第一绝缘部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如此设置,便于实际实施时确保第一绝缘部能够有效覆盖触控信号线。
基于以上的触控面板中板,可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有效图形区内,且不与所述有效图形区和所述静电释放区的分界面重叠;所述分界面与切割所述静电释放区的切割位置相对应。
本实施例中,相当于对切割位置进行了避开设计,从而避免切割过程影响的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防护性能。
基于以上的触控面板中板,可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边缘与所述分界面的距离为2~10μm;所述边缘为所述第二绝缘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中最靠近所述分界面的边缘。如此可以确保达到想要的避开效果和足够的防护性能。
基于以上的触控面板中板,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位于所述有效图形区的第一绝缘部和位于所述静电释放区的第二绝缘部;所述第一绝缘部为面状绝缘结构,所述第二绝缘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位于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凹槽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静电释放线不重叠。
本实施例中,通过另一种调整第二绝缘部的结构的方案,使得相邻静电释放线之间的间隔区域也可以进行静电释放,相当于扩大了静电释放区可以进行静电释放的面积,更有利于积累的静电释放。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
衬底;
走线层;所述走线层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和多条静电释放线;所述触控信号线用于传输触控信号,所述静电释放线与所述触控信号线电连接,用于释放静电;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走线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绝缘层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静电释放线,覆盖所述触控信号线的绝缘层的厚度大于覆盖所述静电释放线的绝缘层的厚度。
本实施例中,由于覆盖触控信号线的绝缘层的厚度大于覆盖静电释放线的绝缘层的厚度,因此,制作过程中的触控面板不会出现因静电击穿而失效,因此具有较高的良率。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
显示面板;以及,
如第二方面所述的触控面板,触控面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
本发明提供的触控面板中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中,触控面板中板包括有效图形区和位于有效图形区至少一侧的静电释放区;触控面板中板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上的走线层以及位于走线层远离衬底的一侧的绝缘层;其中,衬底包括有效图形区和静电释放区;走线层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和多条静电释放线,触控信号线位于有效图形区,用于传输触控信号,静电释放线位于静电释放区并延伸至有效图形区与触控信号线电连接,用于释放静电;绝缘层在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触控信号线和静电释放线,覆盖触控信号线的绝缘层的厚度大于覆盖静电释放线的绝缘层的厚度。如此设置,由于覆盖触控信号线的绝缘层的厚度大于覆盖静电释放线的绝缘层的厚度,因此,在制作触控面板过程中,积累静电电荷后,积累的静电电荷优先在静电释放线处释放,从而实现对触控信号线的保护,避免其被静电击穿而失效,因此可以有效提高触控面板的良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此外,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图1为一种现有的触控面板中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对应于图1所示触控面板中板的区域P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C′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CC′位置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的第一绝缘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CC′位置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DD′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有效图形区;101-触控区;102-走线区;102a-绑定焊盘;200-静电释放区;
10-衬底;11-走线层;111-触控信号线;112-静电释放线;112a-第一静电释放线;112b-第二静电释放线;12-绝缘层;121-第一绝缘层;1211-第一绝缘部;1211a-过孔;1212-第二绝缘部;1212a-条状绝缘结构;1212b-凹槽;122-第二绝缘层;122a-绑定开口;13-绑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触控面板在制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静电,静电电荷会不断地在触控面板内部和外部积累,当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静电释放(Electro-Staticdischarge,ESD)。静电释放会导致触控面板的绝缘层以及绝缘层下方的触控信号线被击穿,从而影响触控面板的良率。其中,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本发明后续实施例中,将未制作完成的触控面板称为触控面板中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触控面板中板中设计静电释放线,利用静电释放线将触控面板中板的所有触控信号线短接在一起。基于此,当触控面板内外的静电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使得积累的静电电荷能够在静电释放线处释放,如此即可对触控信号线进行保护,避免其被击穿失效。
具体地,参照图1,图1为一种现有的触控面板中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触控面板中板包括有效图形区100和位于有效图形区100一侧的静电释放区200;有效图形区100包括触控区101和位于触控区101周侧的引线区,触控区101中设置有多个触控电极(图中未示出),用于采集触控信号,触控电极采集的触控信号通过引线区的触控信号线111引出到绑定焊盘102a,绑定焊盘102a用于连接触控芯片,从而由触控芯片对采集的触控信号进行处理。为了在制作过程中对触控面板中板进行保护,在静电释放区200设置有静电释放线112,静电释放线112与绑定焊盘102a及其连接的触控信号线111电连接,当产生静电时,积累的静电电荷可以在静电释放线112处释放,从而能够对有效图形区100中的触控信号线111进行保护。
不过,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即使设计了静电释放线112,但实际中依然存在触控信号线111被静电释放击穿的情况,发明人通过长期研究后发现,这是由于触控信号线111与静电释放线112的叠层设计一致导致的,具体来说,是因为有效图形区100和静电释放区200的绝缘层采用相同的膜层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虽然静电释放线112相对更容易发生静电释放,但是在积累的静电电荷较多时,触控信号线111依然可能有被击穿的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中板的改进方案,通过改变绝缘层的膜层结构,使得静电更容易在触控面板中板的静电释放区释放,从而改善触控面板中板的触控信号线被静电击穿而失效的问题。以下通过几个示例或实施例对具体实现方案进行非限制性说明。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中板,其中,各实施例中,与图1所示现有技术类似的,触控面板中板包括有效图形区100和位于有效图形区100至少一侧的静电释放区200,有效图形区100包括触控区101和位于触控区101周侧的引线区。
在此基础上,参照图2-图5,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对应于图1所示触控面板中板的区域P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BB′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CC′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板的结构包括:衬底10、走线层11和绝缘层12;其中,衬底10包括有效图形区100和静电释放区200;
走线层11位于衬底10的一侧,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111和多条静电释放线112;触控信号线111位于有效图形区100,用于传输触控信号,静电释放线112位于静电释放区200并延伸至有效图形区100与触控信号线111电连接,用于释放静电。
绝缘层12位于走线层11远离衬底10的一侧,绝缘层12在走线层1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触控信号线111和静电释放线112,并且,覆盖触控信号线111的绝缘层12的厚度大于覆盖静电释放线112的绝缘层12的厚度。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若非特别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多条均指至少两条。类似地,多个均指至少两个。
此外,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中板中,衬底10主要起到支撑、承载的作用。走线层11的多条触控信号线111用于传输触控区101的触控电极采集的触控信号。静电释放线112用于在触控面板中板制作过程中进行静电释放,以保护触控信号线111不被击穿损坏。并且,如图3所示,触控信号线111上侧的绝缘层12的厚度a1大于静电释放线112上侧的绝缘层12的厚度a2。基于此,由于静电释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绝缘层12两侧的静电电荷将绝缘层12击穿后的电中和过程,因此,绝缘层12的厚度越小,则越容易发生静电释放。根据该原理,本实施例中,设置为触控信号线111和静电释放线112对应的绝缘层12的膜层结构不一致,具体来说,覆盖触控信号线111的绝缘层12的厚度大于覆盖静电释放线112的绝缘层12的厚度,那么,由于覆盖静电释放线112的绝缘层12的厚度相对更小,因此静电电荷就更容易在静电释放线112处进行放电,从而有效保护触控信号线111不被损坏。
继续参照图2-图5,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层12包括第一绝缘层121和第二绝缘层122;触控面板中板还包括位于第一绝缘层121和第二绝缘层122之间的绑定层,绑定层包括多个绑定部13,绑定部13通过贯穿第一绝缘层121的过孔与触控信号线111电连接;第一绝缘层121位于走线层11远离衬底10的一侧,且第一绝缘层121在走线层1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触控信号线111和静电释放线112;第二绝缘层122位于绑定层远离衬底10的一侧,且第二绝缘层122在走线层1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触控信号线111并暴露静电释放线112的至少一部分,也即,第二绝缘层122在走线层1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完全覆盖触控信号线111,但不覆盖或不完全覆盖静电释放线112。
其中,第一绝缘层121起到对走线层11的触控信号线111和静电释放线112的绝缘和防腐蚀等保护作用。第二绝缘层122起到对绑定层金属的绝缘和防腐蚀等保护作用,第二绝缘层122的远离绑定层的一侧具有绑定开口122a。绑定层用于形成绑定焊盘102a,各个绑定部13的远离第一绝缘层121的一侧面(图3中的上表面)上,有部分区域被绑定开口122a暴露出来,用于绑定部13与触控芯片的引脚电连接,以便触控信号线111将触控电极采集得到的触控信号传输给触控芯片进行处理。其中,绑定层的材料可以但不限于是ITO(Indiumtinoxide,氧化铟锡)等导电材料。
并且,本实施例中,设置为绝缘层12包括的第一绝缘层121和第二绝缘层122的覆盖区域不同,具体来说,第一绝缘层121覆盖所有的走线,但第二绝缘层122仅完全覆盖触控信号线111,不覆盖静电释放线112或仅覆盖静电释放线112的一部分,如此,即可方便地实现覆盖触控信号线111的绝缘层12的厚度大于覆盖静电释放线112的绝缘层12的厚度的目的。而且,由于现有技术的触控面板中板中原本就需要设置第一绝缘层121和第二绝缘层122(现有技术中第二绝缘层122的覆盖区域与第一绝缘层121的覆盖区域一致),因此本实施例相当于只需要对第二绝缘层122的覆盖区域进行调整,即可实现前述目的,因此对制备工艺的改进很小,有利于实际实施。
结合图2并参照图6和图7,图6为图2中CC′位置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中的第一绝缘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6和图7所示,一些实施例中,静电释放线112包括多条第一静电释放线112a和一条第二静电释放线112b,第二静电释放线112b通过第一静电释放线112a与各触控信号线111电连接;也即,各条第一静电释放线112a分别与各条触控信号线111电连接,第二静电释放线112b将所有第一静电释放线112a短接。优选地,多条第一静电释放线112a间隔且等距排布,第二静电释放线112b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第一静电释放线112a的延伸方向。如此,有利于实际实施工艺,且有利于形成的走线结构的稳定。
并且,所述第一绝缘层121包括第一绝缘部1211和第二绝缘部1212,第一绝缘部1211位于有效图形区100,第二绝缘部1212位于静电释放区200并延伸至有效图形区100与第一绝缘部1211相连;第一绝缘部1211为面状绝缘结构,第二绝缘部121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条状绝缘结构1212a,每个条状绝缘结构1212a覆盖其中一条第一静电释放线112a或覆盖第二静电释放线112b。并且,条状绝缘结构1212a的宽度大于其覆盖的第一静电释放线112a或第二静电释放线112b的宽度。
具体地,第一绝缘部1211也即第一绝缘层121位于有效图形区100的部分,其和现有技术方案中一致,为整面设置在有效图像区的面状绝缘结构,也即在走线层1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既覆盖触控信号线111,也覆盖触控信号线111以外的部分。并且,第一绝缘部1211包括多个过孔1211a,第一绝缘层122两侧的绑定部12和触控信号线111即使通过该过孔1211a相互电连接。
第二绝缘部1212也即第一绝缘层121位于静电释放区200的部分,与第一绝缘层121为整面绝缘结构不同的是,第二绝缘部121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条状绝缘结构1212a,每个条状绝缘结构1212a覆盖其中一条第一静电释放线112a或覆盖第二静电释放线112b。也即,本实施例中,第二绝缘部1212不为整面结构,其在走线层1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覆盖或不完全覆盖相邻的静电释放线112之间的间隔区域。如此设置的好处在于,如图6所示,相邻静电释放线112之间的间隔区域也可以进行静电释放,相当于扩大了静电释放区200可以进行静电释放的面积,更有利于积累的静电在静电释放区200释放。
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6,一些实施例中,沿条状绝缘结构1212a的宽度方向,条状绝缘结构1212a的边缘相对于其覆盖的静电释放线112的边缘外扩2~10μm(微米)。外扩尺寸的不同数值适用于不同的实际情况,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其中,条状绝缘结构1212a的宽度方向与其覆盖的静电释放线112的宽度方向一致。条状绝缘结构1212a的边缘相对于其覆盖的静电释放线112的边缘外扩的部分,即是条状绝缘结构1212a在其覆盖的静电释放线112的正投影超出静电释放线112的边缘的部分。结合图6,也即a3的取值范围为2~10μm。
此外,另一些实施例,结合图2并参照图8,图8为图2中CC′位置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8所示,第一绝缘层121包括位于有效图形区100的第一绝缘部1211和位于静电释放区200的第二绝缘部1212;第一绝缘部1211为面状绝缘结构,第二绝缘部121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1212b,凹槽1212b的开口位于远离衬底10的一侧(也即,凹槽1212b不贯穿第二绝缘部1212),凹槽1212b在走线层1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静电释放线112不重叠。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方案与图6类似,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二绝缘部1212在走线层1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相邻的静电释放线112之间的间隔区域,但该间隔区域的第二绝缘层122的厚度小于位于静电释放线112上侧(远离衬底10的一侧)的第二绝缘层122的厚度。如此,也能实现与图6所示方案类似的效果,且由于第二绝缘部1212连续成膜,整体的绝缘和防腐蚀等保护效果更好。
此外,继续参照图2和图3,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绝缘部1211在走线层1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第一静电释放线112a的第一端;其中,第一静电释放线112a的第一端为第一静电释放线112a与触控信号线111相连接的一端。如此,可以确保第一绝缘层121有效覆盖触控信号线111,对触控信号线111进行保护。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静电释放线112a的第二端与第二静电释放线112b相连。
并且,参照图9,图9为图2中DD′位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第二绝缘层122在走线层1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并超出第一绝缘部1211在走线层11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也即,第二绝缘层122相对于第一绝缘部1211外扩。如此,可以确保第二绝缘层122有效覆盖绑定层,对绑定层的绑定部13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9,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绝缘层12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位于有效图形区100内,且与有效图形区100和静电释放区200的分界面L不重叠;分界面L与切割静电释放区200的切割位置相对应。
具体地,在触控面板中板的各个膜层制备完成后,需要将静电释放线112与触控信号线111之间的电连接断开,这是因为静电释放线112将触控面板的所有触控信号线111都进行了短接,如果不将静电释放线112与触控信号线111之间的电连接断开,触控面板无法正常工作(无法区分不同触控信号线111传输的触控信号)。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激光切割设备沿有效图形区100和静电释放区200的分界面L进行切割,从而将静电释放区200去除,得到所需的触控面板。
在现有方案中,由于第二绝缘层122是同时覆盖有效图形区100和静电释放区200的,因此这种情况下,在切割时,被切割的膜层包括衬底10、静电释放线112、第一绝缘层121和第二绝缘层122。而由于切割过程会导致第一绝缘层121和第二绝缘层122被切割面处变得不平整,因此会导致第一绝缘层121和第二绝缘层122的防护性能变差,进一步可能出现触控信号线111或者绑定层的绑定部13被腐蚀或静电损坏的问题,影响触控面板的可靠性。
基于此,本实施例中,对第一绝缘层121的第一绝缘部1211以及第二绝缘层122的覆盖区域进行调整,使二者不从有效图形区100延伸至有效图形区100和静电释放区200的分界面L,相当于对切割位置进行了避开设计,从而使得第一绝缘层121的第一绝缘部1211以及第二绝缘层122不会被切割,如此,即可避免切割过程影响第一绝缘层121的第一绝缘部1211以及第二绝缘层122的防护性能。
优选地,第二绝缘层122的边缘与分界面L的距离为2~10μm;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其中,第二绝缘层122的边缘指的是第二绝缘层122在衬底10上的正投影中最靠近分界面L的边缘。结合图9,也即a4的取值范围为2~10μm。如此可以确保达到想要的避开效果和足够的防护性能。
以上各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覆盖区域进行调整,可以有效提高静电释放区对有效图形区的保护,提高触控面板的制作良率。可以理解的是,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对现有技术方案中的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覆盖区域进行调整,而是在现有方案的基础上,在第二绝缘层远离绑定层的一侧额外设置仅覆盖有效图形区的第三绝缘层。如此,通过额外设置的第三绝缘层,也可以实现覆盖触控信号线的绝缘层的厚度大于覆盖静电释放线的绝缘层的厚度的目的。或者,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减薄覆盖静电释放区的第一绝缘层和/或第二绝缘层的厚度,来实现前述目的,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对此不进行限制。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触控面板中板除了上述各实施例提及的结构外,还可以包括实现其功能所必须的其他结构。本发明可不对这些结构进行改进,因此不再进行一一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将以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面板中板的静电释放区对应部分切割去除之后,剩余的有效图形区的对应部分。
一些实施例中,该触控面板包括:衬底、走线层和绝缘层;走线层位于衬底的一侧,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和多条静电释放线;触控信号线用于传输触控信号,静电释放线与触控信号线电连接,用于释放静电;绝缘层位于走线层远离衬底的一侧,绝缘层在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触控信号线和静电释放线,覆盖触控信号线的绝缘层的厚度大于覆盖静电释放线的绝缘层的厚度。
可以理解的是,一些实施例中,触控面板还可以包括以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其他结构,并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在一一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以及以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触控面板位于显示面板的显示侧(即出光侧)。
本文参照作为理想化示例性附图的平面图描述了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为了清楚,放大了区域的大小。因此,可设想到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引起的相对于附图的形状的变动。因此,示例性实施方式不应解释为局限于本文示出的区域的形状,而是包括因例如制造而引起的形状偏差。例如,示为矩形的蚀刻区域通常将具有弯曲的特征。因此,附图中所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且它们的形状并非旨在示出设备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且并非旨在限制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避免构成要素的混同而设置的。
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中,术语“包括”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示例”、“特定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Claims (10)

1.一种触控面板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效图形区和位于所述有效图形区至少一侧的静电释放区;所述触控面板中板包括:
衬底;所述衬底位于所述有效图形区和所述静电释放区;
走线层;所述走线层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和多条静电释放线;所述触控信号线位于所述有效图形区,用于传输触控信号,所述静电释放线位于所述静电释放区并延伸至所述有效图形区与所述触控信号线电连接,用于释放静电;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走线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绝缘层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静电释放线,覆盖所述触控信号线的绝缘层的厚度大于覆盖所述静电释放线的绝缘层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触控面板中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的绑定层,所述绑定层包括多个绑定部,所述绑定部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的过孔与所述触控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走线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绝缘层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静电释放线;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绑定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绝缘层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触控信号线并暴露所述静电释放线的至少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释放线包括多条第一静电释放线和一条第二静电释放线,所述第二静电释放线通过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线与各所述触控信号线电连接;
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所述第一绝缘部位于所述有效图形区,所述第二绝缘部位于所述静电释放区并延伸至所述有效图形区与所述第一绝缘部相连;
所述第一绝缘部为面状绝缘结构,所述第二绝缘部至少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条状绝缘结构,每个所述条状绝缘结构覆盖其中一条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线或覆盖所述第二静电释放线;
优选地,所述多条第一静电释放线间隔且等距排布,所述第二静电释放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线的延伸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中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条状绝缘结构的宽度方向,所述条状绝缘结构的边缘相对于其覆盖的所述静电释放线的边缘外扩2~10μm。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触控面板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部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线的第一端,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线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线与所述触控信号线相连接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层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并超出所述第一绝缘部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有效图形区内,且不与所述有效图形区和所述静电释放区的分界面重叠;所述分界面与切割所述静电释放区的切割位置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边缘与所述分界面的距离为2~10μm;所述边缘为所述第二绝缘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中最靠近所述分界面的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位于所述有效图形区的第一绝缘部和位于所述静电释放区的第二绝缘部;所述第一绝缘部为面状绝缘结构,所述第二绝缘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位于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凹槽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静电释放线不重叠。
9.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走线层;所述走线层位于所述衬底的一侧,包括多条触控信号线和多条静电释放线;所述触控信号线用于传输触控信号,所述静电释放线与所述触控信号线电连接,用于释放静电;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走线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绝缘层在所述走线层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触控信号线和所述静电释放线,覆盖所述触控信号线的绝缘层的厚度大于覆盖所述静电释放线的绝缘层的厚度。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以及,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
CN202310636233.XA 2023-05-31 2023-05-31 触控面板中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66616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6233.XA CN116661623A (zh) 2023-05-31 2023-05-31 触控面板中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6233.XA CN116661623A (zh) 2023-05-31 2023-05-31 触控面板中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61623A true CN116661623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27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36233.XA Pending CN116661623A (zh) 2023-05-31 2023-05-31 触控面板中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6162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67275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168042B1 (ko) 표시 장치
CN109947305B (zh) 触摸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摸显示装置
KR101741130B1 (ko) 발광 장치
US10497662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ball bonder
CN102214618A (zh)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9427846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3096538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2614958B (zh) 显示面板、切割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16469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506371B (zh) 触控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16661623A (zh) 触控面板中板、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54135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13268164B (zh) 一种触控结构及显示装置
TWI637462B (zh) 晶圓結構
CN114551438A (zh) 显示面板
CN116897609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993139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213483746U (zh) 一种tft防静电结构
CN219165070U (zh) 一种显示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858602A (zh) 显示装置及柔性显示面板
CN113410214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US20230020489A1 (en) Driving boar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335107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842034A (zh) 显示面板和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