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54127A - 车辆后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后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54127A
CN116654127A CN202210148385.0A CN202210148385A CN116654127A CN 116654127 A CN116654127 A CN 116654127A CN 202210148385 A CN202210148385 A CN 202210148385A CN 116654127 A CN116654127 A CN 1166541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movable portion
rear bumper
spoiler device
mov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483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村勇贵
安保慧
安藤谦一
宫内康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4838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54127A/zh
Priority to US18/167,076 priority patent/US20230257038A1/en
Publication of CN116654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41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07Rear spoi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7/00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2D37/02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by aerodynamic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具备防止从路面上被卷起的异物进入扰流板和后保险杠的内部以外,也具备提升美观的结构设计。所述车辆后部结构包括:扰流板装置,设置在车辆的后保险杠;所述扰流板装置包括:可动部,设置成在与所述后保险杠连接的存放位置和从所述后保险杠朝向车辆的后方突出的展开位置之间可移动;以及至少一个固定部,具有用于驱动所述可动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构件;且在所述可动部和所述后保险杠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可动部的后侧部的上表面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形成为朝向车辆的上方突出的突出形状,以使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存放位置时遮蔽所述间隙。

Description

车辆后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后部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著车辆排气法规和二氧化碳/燃油效率法规的限制,需要同时实现发动机排气的干净化和提高燃料消耗的效率。在所有国家加强建设安全的城市和人类住区,以加强所有国家的包容和可持续的城市建设、可持续的人类住区规划和管理能力。因此,在所有国家需要加强向所有人提供安全、负担得起的、易于利用、可持续的交通运输系统,改善道路安全,特别是扩大公共交通,减少城市的人均负面环境影响,包括特别关注空气质量,以及城市废物管理等。在交通领域,在车辆的制造业方面,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应对环境问题,以开发能够提高全球能源效率的改善率的技术。
车辆在行驶时随着行驶速度的增加,轮胎在地面上的接触力减少,因此在行驶中的稳定性变差并且在车辆的加速方面也存在了一些限制。为了预防这样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车辆的后保险杠上设置的扰流板装置(亦称为空气扰流板),用于改变空气的流动。扰流板装置通常有分为安装在车辆的前面的鼻部扰流板,安装在车顶的车顶扰流板以及安装在车辆的后端部的尾部扰流板。例如,所述的尾部扰流板通常是通过螺栓安装在后保险杠表面下方,且是属于固定在后保险杠的后扰流板的构造。
除上述的固定式的扰流板装置以外,现有技术的车辆的制造业中,也存在可移动的移动式的扰流板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中,有提出一种用于设置在车辆的后保险杠的扰流板装置,扰流板装置可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主动地改变扰流板装置的突出物的量。专利文献1的扰流板装置中,在车辆行驶时,通过使扰流板装置的扰流板杆朝向车辆的后方移动的方式,在车辆的停止或低速行驶状态时将其作为后保险杠的功能来使用,在车辆的高速行驶状态时将其作为发挥扰流板装置的功能来使用。如此,专利文献1中,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将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改进到最佳水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公开US 2015/0166130 A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专利文献1的扰流板装置的技术中,在车辆的高速行驶状态时,扰流板装置的扰流板杆被驱动而使扰流板装置朝向车辆的后方移动时,扰流板装置和后保险杠之间互相分离而产生了完全暴露在外的间隙,导致不是很美观,并且当泥巴或碎石等异物从路面上被卷起时,可能会通过所暴露在外的间隙进入后保险杠和扰流板装置的内部,从而影响各部件的功能。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防止从路面上被卷起的异物进入扰流板装置和后保险杠的内部且提升美观的能够兼顾功能和外观的设计的车辆后部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具备防止从路面上被卷起的异物进入扰流板和后保险杠的内部以外,也具备提升美观的结构设计。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包括:扰流板装置,设置在车辆的后保险杠;所述扰流板装置包括:可动部,设置成在与所述后保险杠连接的存放位置和从所述后保险杠朝向车辆的后方突出的展开位置之间可移动;以及至少一个固定部,具有用于驱动所述可动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构件;且在所述可动部和所述后保险杠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可动部的后侧部的上表面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形成为朝向车辆的上方突出的突出形状,以使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存放位置时遮蔽所述间隙。
根据本发明,车辆后部结构除了能够防止从路面上被卷起的异物进入扰流板装置和后保险杠的内部以外也能够提升美观,兼顾功能和优美的外观的设计。
并且,在本发明中,所述可动部具有:本体部,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设置,所述本体部的长度比车辆的左右一对的侧架之间的距离长;以及覆盖部,至少覆盖所述本体部的上表面;且所述突出部形成在所述覆盖部。
根据所述结构,即使扰流板装置和后保险杠之间互相分离而产生间隙,通过可动部的覆盖部,能够阻挡被卷起的泥巴或碎石等异物进入后保险杠和扰流板装置的内部,从而有保护功能。
并且,在本发明中,所述覆盖部由覆盖所述本体部的所述上表面的上覆盖部和覆盖所述本体部的下表面的下覆盖部构成,且所述突出部形成在所述上覆盖部和所述下覆盖部的连接部。
根据所述结构,即使扰流板装置和后保险杠之间互相分离而产生间隙,通过可动部的上覆盖部和突出部的设计,能够阻挡被卷起的泥巴或碎石等异物进入后保险杠和扰流板装置的内部,从而有保护功能,且也能够提升美观,兼顾功能和优美的外观的设计。
并且,在本发明中,所述后保险杠设置有延设部,所述延设部设置成沿着所述可动部的上表面且朝向车辆的前方延伸,所述间隙位在所述延设部和所述可动部的所述上表面之间。
根据所述结构,即使扰流板装置和后保险杠之间互相分离而产生间隙,能够阻挡被卷起的泥巴或碎石等异物进入后保险杠的内部,提升保护功能。
[发明的效果]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车辆后部结构,从外部观察时,扰流板装置和后保险杠形成连续的表面的外观,扰流板装置和后保险杠之间的界线部位完美地被隐藏。这样的设计能获得在视觉上不容易察觉到结构设计上的分界线的效果。因此,车辆后部结构除了能够防止从路面上被卷起的异物进入扰流板装置和后保险杠的内部以外也能够提升美观,兼顾功能和优美的外观的设计。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结构设置有扰流板装置的一例的概要示意图,图1中的(A)示出扰流板装置的可动部在存放位置的状态,图1中的(B)示出扰流板装置的可动部在展开位置的状态。
图2是示意性的示出图1的扰流板装置的概要示意图,图2中的(A)示出扰流板装置的可动部在存放位置的状态,图2中的(B)示出扰流板装置的可动部在展开位置的状态。
图3是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图2的扰流板装置的一部分的概要示意图,图3中的(A)示出扰流板装置的可动部在存放位置的状态,图3中的(B)示出扰流板装置的可动部在展开位置的状态。
图4是用来说明冲击载荷将从车辆的后方作用在后保险杠的概要示意图。
图5是从另一个视角示出图4的概要示意图。
图6是示意性的示出从另一个视角观察图1中的(A)的E部分的示意图。
[符号的说明]
10:车辆后部结构
100:扰流板装置
110:可动部
110B:本体部
110C:覆盖部
110C1:上覆盖部
110C2:下覆盖部
112:突起部
114:导引凹槽
120:固定部
122:驱动构件
122L:驱动连杆
122L1:固定杆
122L2:驱动杆
B:后保险杠
B1:延设部
BC:连结板
FP:底板
G:间隙
IB:防撞梁
MP:安装板
SF:侧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对于共同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当提及个数、量等时,除了有特殊的记载以外,本发明的范围不一定限于该个数、量等。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各构成要素除了有特殊的记载以外,对本发明来说不一定是必须的。另外,以下当存在多个实施方式时,除了有特殊的记载以外,能够适当地组合各实施方式的特征部分从最初就是预先确定的。
参照附图,说明包括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结构。各附图中的X表示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前方向,Z表示车辆的上下方向的上方向,Y表示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内侧方向。此外,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述的方向及位置都是以将车头面向前方的状态作为前提而定义。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利用附图描述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结构。图1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后部结构设置有扰流板装置的一例的概要示意图。如图1所示,车辆后部结构10设置有扰流板装置100,用于对车辆在行驶中的空气的流动的调整和改变,故扰流板装置也被称为空气扰流板(air spoiler)。如图1所示,扰流板装置100设置在车辆的后保险杠B。本实施方式中,扰流板装置100设置为可相对于后保险杠B在车辆的前后方向移动的可动式扰流板装置,图1中的(A)示出扰流板装置100的可动部在存放位置的状态,图1中的(B)示出扰流板装置100的可动部在展开位置的状态。扰流板装置100包括可动部110和至少一个固定部120。可动部110设置成在与后保险杠B连接的存放位置和从后保险杠B朝向车辆的后方突出的展开位置之间可移动。
如图1中的(A)所示,扰流板装置100在存放位置时,可动部110与后保险杠B之间视觉上是连续的,故从车辆的侧方或后方观察时,扰流板装置100的可动部110和后保险杠B的外部的表面大致上形成共面。如图1中的(B)所示,扰流板装置100在展开位置时,可动部110与后保险杠B之间是分离状态,从车辆的侧方或后方观察时,扰流板装置100的可动部110朝向车辆的后方突出,此时,可动部110和后保险杠B的外部的表面没有形成共面。
至少一个固定部120具有用于驱动可动部110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构件122。通过驱动构件122的驱动,可使可动部110在如图1中的(A)所示的存放位置和如图1中的(B)所示的展开位置之间往返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扰流板装置100设置在后保险杠B,且可动部110和后保险杠B之间存在有间隙G(示出于后述的图6中),以避免可动部110在存放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移动时产生结构上的干涉。此外,具备驱动构件122的固定部120的配置数量可以是至少一个,例如仅配置在左侧和右侧中的一方而左侧和右侧中的另一方则不配置具备驱动构件122的固定部120。如此,在将一个具备驱动构件122的固定部120配置在左侧和右侧中的一方的实施方式中,在左侧和右侧中的另一方可配置用来导引可动部11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导引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以配置具备驱动构件122的左右一对的固定部120的方式为举例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图2是示意性的示出图1的扰流板装置的概要示意图,图2中的(A)示出扰流板装置的可动部在存放位置的状态,图2中的(B)示出扰流板装置的可动部在展开位置的状态。如图1和图2所示,可动部110的后侧部的上表面具有突出部112,突出部112形成为朝向车辆的上方突出的突出形状,以使可动部110在存放位置时遮蔽间隙G。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可动部110的后侧部的上表面上设置朝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112,通过将突出部112的朝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量设置成在可动部110位在存放位置时将间隙G遮蔽。在车辆的高速行驶状态时,扰流板装置100的可动部110被驱动构件122驱动而使可动部110朝向车辆的后方移动而位在展开位置时,即使扰流板装置100和后保险杠B之间互相分离而产生间隙G,通过可动部110的结构,能够阻挡被卷起的泥巴或碎石等异物进入后保险杠B和扰流板装置100的内部,从而有保护功能。
此外,从外部观察时,可动部110和后保险杠B形成齐平且连续的表面的外观,通过突出部112的设置,扰流板装置100和后保险杠B之间的界线部位完美地被隐藏。这样的设计能获得在视觉上不容易察觉到结构设计上的分界线的效果。因此,车辆后部结构10除了能够防止从路面上被卷起的异物进入扰流板装置100和后保险杠B的内部以外也能够提升美观,兼顾功能和优美的外观的设计。除此之外,可动部110和后保险杠B也可以设计成彼此没有齐平(非齐平的表面)。通过设置成在存放位置时形成可动部110从后保险杠B稍微突出的连续的表面的外观,能够获得有强调可动部110的存在的外观的设计感。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图3是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图2的扰流板装置的一部分的概要示意图,图3中的(A)示出扰流板装置的可动部在存放位置的状态,图3中的(B)示出扰流板装置的可动部在展开位置的状态。如图3所示,车辆的底板(floor panel)FP的两侧(左侧和右侧)设置有左右一对的侧架(side frame)SF,且侧架SF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底板FP指的是形成车身后方侧的底板部的底面板(bottom floor panel)或后底板(rear floor panel)的一部分。此外,在左右一对的侧架SF的后端,分别与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而设置的防撞梁(impact beam)IB连结,防撞梁IB与侧架SF的后端所连结的部分为连结部。例如,防撞梁IB具有延伸构件(extension component)和梁构件(beam component),通过将延伸构件固定在连结部的方式,将防撞梁IB与侧架SF互相固定。如图3所示,连结部例如是由连结用板件材料构成的连结板(beam connecting plate)BC,连结板BC夹设在侧架SF和防撞梁IB之间,可供防撞梁IB和扰流板装置100都固定在侧架SF的后端。
如图3所示,左右一对的固定部120分别安装在夹设于左右一对的侧架SF和防撞梁IB之间的连结板BC上。如图3所示,左右一对的固定部120位在底板FP的更后方,且分别设置在连结于左右一对的侧架SF和防撞梁IB之间的连结板BC。图3中仅示出左侧的固定部120,省略示出右侧的固定部。此外,如图3所示,固定部120可通过安装板(mounting plate)MP与连结板BC例如利用螺锁的方式互相固定。然而,也可以利用铆接固定或焊接固定等其他固定方式,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此外,驱动构件122可设置在固定部120的适当的位置。
如图3所示,通过将用来安装驱动扰流板装置100的可动部110的固定部120设置在连结于左右一对的侧架SF和防撞梁IB之间的连结板BC,由于侧架SF和防撞梁IB都是结构强度较佳的车辆的支撑构件,能够提供固定部良好的保护。在可动部110被驱动构件122驱动而朝向车辆的后方移动而在展开位置的状态以及可动部110在存放位置的状态,若受到冲击载荷,都能够使固定部120和设置在固定部120的驱动构件122受到良好的保护,避免固定部120和驱动构件122被撞坏。此外,通过将连结板BC夹设在左右一对的侧架SF和防撞梁IB之间并且将固定部120安装在连结板BC上,进一步提高结构上的强度,且避免驱动构件122被冲击载荷影响。
据此,有限的设置空间内将承受冲击载荷的可能性纳入考虑而设计的本发明的车辆后部结构10,能够避免驱动构件122被冲击载荷影响,从而提升车辆后部结构10的品质。
图4是用来说明冲击载荷将从车辆的后方作用在后保险杠的概要示意图。图5是从另一个视角示出图4的概要示意图。进一步说明设置可动部110和设置有用来驱动可动部110的驱动构件122的固定部120的驱动方面的结构。
如图3到图5所示,左右一对的各固定部120分别具有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引突起部124,本体部110B形成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导引凹槽114,导引突起部124可沿导引凹槽114滑动,以使可动部110在存放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移动。详细来说,如图3所示,通过安装板MP,将固定部120固定在连结板BC上,固定部120例如可以是L字形的形状的构件其一端与安装板MP固定,而另一端则作为导引突起部124而与设置在本体部110B的导引凹槽114形成可滑动连结的结构。据此,通过设置导引凹槽114和可沿着导引凹槽114滑动的导引突起部124的设置,能够使可动部110在存放位置(图3中的(A))和展开位置(图3中的(B))之间顺畅且稳定地移动,除了提升结构强度以防止驱动构件122被冲击载荷影响以外,进一步提升扰流板装置100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驱动构件122可安装在固定部120的导引突起部124的一侧,固定部120例如还设置有连接在连结板BC和可动部110之间的驱动连杆122L。驱动连杆122L例如是由连杆(linkage)构件构成,包括固定杆122L1和与固定杆122L1枢接(pivoting)的驱动杆122L2。固定杆122L1固定在可动部110的本体部110B,驱动杆122L2的一端固定在连结板BC而另一端与固定杆122L1枢接的方式连接。
车辆在相对高速行驶时,若扰流板装置100被启动而通过驱动构件122驱动可动部110朝向车辆的后方移动时,驱动连杆122L的驱动杆122L2相对于固定杆122L1之间的枢接角度(pivot angle)变大,通过驱动杆122L2的推力可动部110朝向车辆的后方移动,此时位在导引凹槽114内的导引突起部124的前端的位置因为可动部110朝向车辆后方移动的关系,将会从位在后方变成位在前方,形成为如图3中的(B)所示的展开位置。当车辆在低速行驶(或者停止)时,若扰流板装置100不被启动而使可动部110复原到存放位置时,可动部110朝向车辆的前方移动,驱动连杆122L的驱动杆122L2相对于固定杆122L1之间的枢接角度变小,此时位在导引凹槽114内的导引突起部124的前端的位置因为可动部110朝向车辆前方移动的关系,形成为如图3中的(A)所示的存放位置。
除此之外,有关于本发明的扰流板结构100的设置位置,有考虑到巧妙地利用车辆既有的支撑结构,且即使遇到来自车辆的后方的冲击载荷,扰流板装置100的驱动构件122也能够受到良好的保护。
图4是从正上方观察扰流板装置100的可动部110在存放位置的状态,如图4所示,当从正上方观察扰流板装置100时,假设有冲击载荷将从车辆的后方作用在后保险杠B上的状态,由于用于驱动可动部110的驱动构件122被防撞梁IB、侧架SF的延伸构件以及连结于左右一对的侧架SF和防撞梁IB之间的连结板BC所包围。因此,当受到冲击载荷时,后保险杠B和防撞梁IB因为冲击载荷的作用力而朝向车辆的前方突出而变形(变形量最明显的地方则示出结构强度最弱的中间部位,且冲击载荷越大则变形量越大),然而,即使如此,被侧架SF和连结板BC包围的驱动构件122在受到冲击载荷的某个范围内时,还是会受到良好的保护。
图5是从正下方观察扰流板装置100的可动部110在展开位置的状态(且这个视角看不到后保险杠B和防撞梁IB),如图5所示,当从正下方观察扰流板装置100时,假设有冲击载荷将从车辆的后方作用在后保险杠B上的状态,由于用于驱动可动部110的驱动连杆122L和导引突起部124和导引凹槽114等构件本身就有结构强度。因此,当受到冲击载荷时,驱动构件122会被驱动连杆122L和导引突起部124和导引凹槽114等构件的结构强度受到良好的保护。
如图1到图3所示,可动部110具有本体部110B,本体部110B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设置,且本体部110B的长度比左右一对的侧架SF之间的距离长。例如,当扰流板装置100安装在车辆后部结构10的状态,本体部110B的左侧端和右侧端分别位在车辆的后方的左侧端和右侧端,亦即本体部110B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大致上相当于后保险杠B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
据此,通过将可动部110的本体部110B设置成其长度比左右一对的侧架SF之间的距离长。即使扰流板装置100和后保险杠B之间互相分离而产生间隙G,通过可动部110的本体部110B,能够阻挡被卷起的泥巴或碎石等异物进入后保险杠B和扰流板装置100的内部,从而有保护功能。
更详细来说,如图1到图3所示,可动部110具有本体部110B和覆盖部110C,其中覆盖部110C设置成至少覆盖本体部110B的上表面。如此,通过将可动部110设置成由本体部110B和至少覆盖本体部110B的上表面的覆盖部110C构成,且突出部112形成在覆盖部110C。即使扰流板装置100和后保险杠B之间互相分离而产生间隙G,通过可动部110的覆盖部110C,能够阻挡被卷起的泥巴或碎石等异物进入后保险杠B和扰流板装置100的内部,从而有保护功能。
如图2所示,覆盖部110C由覆盖本体部110B的上表面的上覆盖部110C1和覆盖本体部110B的下表面的下覆盖部110C2构成,且突出部112形成在上覆盖部110C1和下覆盖部110C2的连接部(connecting portion)。图3中为了表达固定部120的结构,省略示出上覆盖部110C2。通过将可动部110设置成使突出部112形成在上覆盖部110C1和下覆盖部110C2的连接部。换句话说,在形成本体部110B时,将下覆盖部110C2形成为能够覆盖本体部110B的下表面和后表面(从车辆后方观察时正面地看得到的表面)的结构,且将后表面的上方的端缘与上覆盖部110C1的端缘互相连接,所连接的连接部如同朝向上方突出的突起边缘(protruding edge)那样,形成突出部112。
如此,即使扰流板装置100和后保险杠B之间互相分离而产生间隙G,通过可动部的上覆盖部110C1和突出部112的设计,能够阻挡被卷起的泥巴或碎石等异物进入后保险杠和扰流板装置100的内部,从而有保护功能,且也能够提升美观,兼顾功能和优美的外观的设计。
图6是示意性的示出从另一个视角观察图1中的(A)的E部分的示意图。后保险杠B设置有延设部B1,延设部B1设置成沿着可动部110的上表面且朝向车辆的前方延伸,间隙G位在延设部B1和可动部110的上表面之间。亦即,如图2和图6所示,间隙G位在延设部B1和上覆盖部110C1的上表面之间。从外部观察时(从车辆的后方观察时),由于下覆盖部110C2的突出部112的设置,可动部110和后保险杠B形成连续的表面的外观,使扰流板装置110和后保险杠B之间的界线部位完美地被隐藏。此外,由于间隙G可被突出部112遮蔽,车辆后部结构10除了能够防止从路面上被卷起的异物进入扰流板装置100和后保险杠B的内部以外也能够提升美观,兼顾功能和优美的外观的设计。
综合上述,本发明的车辆后部结构,具备防止从路面上被卷起的异物进入扰流板和后保险杠的内部以外,也具备提升美观的结构设计。可通过车辆后部结构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将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改进到最佳水平以外又具备美观的设计的车辆后部结构。从外部观察车辆后部结构时,扰流板装置和后保险杠形成连续的表面的外观,扰流板装置和后保险杠之间的界线部位完美地被隐藏。这样的设计能获得在视觉上不容易察觉到结构设计上的分界线的效果。因此,车辆后部结构除了能够防止从路面上被卷起的异物进入扰流板装置和后保险杠的内部以外也能够提升美观,兼顾功能和优美的外观的设计。此外,扰流板装置若受到冲击载荷,能够使设置在固定部的驱动构件受到良好的保护,避免驱动构件被撞坏。因此,有限的设置空间内将承受冲击载荷的可能性纳入考虑而设计的车辆后部结构,能够避免驱动构件被冲击载荷影响,从而提升车辆后部结构的品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车辆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扰流板装置,设置在车辆的后保险杠;
所述扰流板装置包括:
可动部,设置成在与所述后保险杠连接的存放位置和从所述后保险杠朝向车辆的后方突出的展开位置之间可移动;以及
至少一个固定部,具有用于驱动所述可动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构件;且
在所述可动部和所述后保险杠之间存在间隙,
所述可动部的后侧部的上表面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形成为朝向车辆的上方突出的突出形状,以使所述可动部在所述存放位置时遮蔽所述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部具有:
本体部,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设置,所述本体部的长度比车辆的左右一对的侧架之间的距离长;以及
覆盖部,至少覆盖所述本体部的上表面;且
所述突出部形成在所述覆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部由覆盖所述本体部的所述上表面的上覆盖部和覆盖所述本体部的下表面的下覆盖部构成,且所述突出部形成在所述上覆盖部和所述下覆盖部的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保险杠设置有延设部,所述延设部设置成沿着所述可动部的上表面且朝向车辆的前方延伸,所述间隙位在所述延设部和所述可动部的所述上表面之间。
CN202210148385.0A 2022-02-17 2022-02-17 车辆后部结构 Pending CN1166541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8385.0A CN116654127A (zh) 2022-02-17 2022-02-17 车辆后部结构
US18/167,076 US20230257038A1 (en) 2022-02-17 2023-02-10 Vehicle rear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8385.0A CN116654127A (zh) 2022-02-17 2022-02-17 车辆后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4127A true CN116654127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560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48385.0A Pending CN116654127A (zh) 2022-02-17 2022-02-17 车辆后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57038A1 (zh)
CN (1) CN116654127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57038A1 (en) 2023-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86673B2 (ja) 車体構造
US4379582A (en) Device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 and safety characteristics of automotive vehicles
KR101949634B1 (ko) 2트랙 차량
WO2019001530A1 (zh) 电动汽车及其车身结构
KR100844712B1 (ko) 차량의 카울 사이드부 보강구조
WO2019001492A1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KR102660343B1 (ko) 차량의 차체 전방 구조체
WO2019001498A1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WO2019001528A1 (zh) 车辆及其车身结构
CN210027632U (zh) 门槛加强结构
CN116654127A (zh) 车辆后部结构
CN116654126A (zh) 车辆后部结构
JP4471308B2 (ja) 車体下部構造
CN202225922U (zh) 一种发动机罩锁扣固定板加强板
CN201116092Y (zh) 一种油箱保护挡板
KR100498261B1 (ko) 열차의 전두부 구조
JP2005067347A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13631467A (zh) 保险杠裙部
CN201520263U (zh) 一种新型的车身前部结构
CN112537376B (zh) 车身结构
CN205396347U (zh) 混合动力自卸式电动三轮摩托车车架
CN220640017U (zh) 车身侧部结构及车辆
WO2019001496A1 (zh) 车身横梁和车辆
CN215097838U (zh) 机罩内板总成
CN219215160U (zh) 车辆及其副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