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53554A - 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驻车空调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驻车空调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53554A
CN116653554A CN202310872150.0A CN202310872150A CN116653554A CN 116653554 A CN116653554 A CN 116653554A CN 202310872150 A CN202310872150 A CN 202310872150A CN 116653554 A CN116653554 A CN 116653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air
supporting rod
air spring
gas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721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春生
高智强
程诗
张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1087215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535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53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35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04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 B60H1/3223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r type of the compress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027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 F04B39/0044Pulsation and noise damping means with vibration damping suppor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驻车空调及控制方法,其中的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包括侧壁减振固定组件,侧壁减振固定组件包括:空气弹簧组件,包括空气弹簧及气泵,气泵能够依据压缩机的实时运行频率向气腔内充气或者从气腔向外排气以调整空气弹簧的刚度;第一连接结构,一端与空气弹簧组件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压缩机的外侧立壁连接;第二连接结构,一端与空气弹簧组件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与空调器的外机壳体连接。本发明空气弹簧的刚度能够在气泵的充排气作用下根据压缩机的实时运行频率实施对应调整,装置的减振支撑效果更优,有效防止压缩机的吸排气口接管位置应力过大导致的损坏现象发生。

Description

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驻车空调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驻车空调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变频压缩机是驻车空调中常用的一种压缩机,其质量较大,在空调运行和运输时,压缩机容易产生晃动。驻车空调外机安装在卡车驾驶室壳体外侧,压缩机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和噪音更容易传递到用户,在卡车运行时,驻车空调受到由驾驶室壳体在路面激励下产生的振动的激励,压缩机振动幅度较大时容易产生异常噪音并对吸排气管路寿命有很大的影响,严重时会导致管路和底盘的破坏。
现有的压缩机基脚多采用三个橡胶脚垫固定,以提高压缩机的稳定性。但此方法并不能满足驻车空调的工况和运输环境,即现有技术解决驻车空调压缩机晃动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效果不佳。
专利公开号为CN 213089958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港口空调压缩机固定装置,属于特种空调领域,包括卡板,卡板一侧固定安装在外机侧壁,卡板另一侧开有卡扣,卡口的形状与压缩机外壁形状相适配,卡口卡紧在压缩机外壁,卡口与压缩机外壁之间设置有缓冲垫,压缩机底部固定安装在外机的底盘上。该固定装置实现压缩机多点固定,减少压缩机的晃动。但是,该压缩机固定装置占用很大空间会影响到吸排气管走向,且结构过于简单只能对固定频率下压缩机振动具有有效的减振作用。
专利公开号为CN 218915162 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弹力带、压缩机固定装置及空调,其中,弹力带包括主体以及设置于主体两端的固定头,空调的压缩机安装于其外机壳体内后,主体处于拉伸状态时,主体能够环抱压缩机且固定头能够固定连接于外机壳体的立板,以将压缩机限制于主体和立板之间。但是,该弹力带只能提供固定的弹性模型,且只能在压缩机远离立板方向起到减振作用,不能对变频压缩机全频率段起到很好的减振效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驻车空调及控制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机的固定装置不能随着压缩机运行频率改变刚度,对压缩机的减振作用有限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包括底部减振固定组件,支撑于压缩机的底壁上,还包括侧壁减振固定组件,所述侧壁减振固定组件包括:
空气弹簧组件,包括空气弹簧以及与所述空气弹簧的气腔可控连通的气泵,所述气泵能够依据所述压缩机的实时运行频率向所述气腔内充气或者从所述气腔向外排气以调整所述空气弹簧的刚度;
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空气弹簧组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另一端与压缩机的外侧立壁连接;
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空气弹簧组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另一端与空调器的外机壳体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有弧板,所述弧板的弧形与所述压缩机的外侧立壁的弧形相匹配,所述弧板与所述外侧立壁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弹簧组件还包括连接于其第一端上的第一垫片,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垫片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通过夹紧连接组件与所述外机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空气弹簧组件还包括连接于其第二端上的第二垫片,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垫片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二支撑杆为螺纹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二垫片之间螺纹连接;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同轴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二垫片包括垫片本体以及处于其上的螺接部,在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轴向上,所述螺接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垫片本体的厚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夹紧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的旋转螺母以及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螺纹连接的锁定螺母,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外机壳体连接时,所述旋转螺母与所述锁定螺母分别处于所述外机壳体的内外两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空气弹簧为环状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垫片以及所述第二垫片分别连接于所述环状中空结构的中心通孔的两端孔口上,所述中心通孔内还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承受所述空气弹簧的轴向压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弹性件为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套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所述气泵还能够依据所述压缩机所安装的车辆的运行道路PSD荷载谱向所述气腔内充气或者从所述气腔向外排气以调整所述空气弹簧的刚度至预设行车刚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驻车空调,包括上述的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述的驻车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压缩机的运行状态,所述运行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当所述压缩机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压缩机处于车辆驻车且压缩机运转状态,当所述压缩机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压缩机处于车辆行驶且压缩机停机状态;
根据所述压缩机的运行状态,控制所述气泵向所述气腔内充气或者从所述气腔向外排气,以调整所述空气弹簧的刚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当所述压缩机的运行状态为第一状态时,获取所述压缩机的实时运行频率,增大所述气腔内的气压或者降低所述气腔内的气压,使得所述气腔内气体的压强达到与所述实时运行频率相对应的第一目标压强;或者,
当所述压缩机的运行状态为第二状态时,调整所述气腔内的气压,使得所述气腔内气体的压强达到与预设行车刚度对应的第二目标压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目标压强采用如下方式获得:
采用所述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将压缩机固定于驻车空调外机内;
运行压缩机对外机进行振动测试;
获取不同压缩机运行频率下对应的压缩机吸排气口接管振动响应均值;
以压缩机吸排气口接管振动响应均值最小为目标,在各压缩机运行频率下调整所述气腔内的气体压强并记录压缩机吸排气口接管振动响应均值最小时所对应的气体压强为所述第一目标压强;或者,
所述第二目标压强采用如下方式获得:
针对所述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建立仿真模型;
基于车辆运行道路PSD荷载谱,对建立的所述仿真模型随机振动分析;
以压缩机吸排气口接管振动响应均值最小为目标,调整所述气腔内的气体压强并记录压缩机吸排气口接管振动响应均值最小时所对应的气体压强为所述第二目标压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驻车空调及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底部减振固定组件与侧壁减振固定组件两者共同实现对压缩机的减振支撑固定,其中的侧壁减振固定组件采用空气弹簧,且该空气弹簧的刚度能够在气泵的充排气作用下根据压缩机的实时运行频率实施对应调整,从而使得本发明的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的减振支撑效果更优,有效防止压缩机的吸排气口接管位置应力过大导致的损坏现象发生;
可以根据压缩机的运行状态调整空气弹簧的刚度,使得压缩机不论是处于第一状态还是第二状态,其减振效果皆处于较优水平,进而压缩机的吸排气口接管处的振动响应均值处于较低水平,有效防止接管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组装于驻车空调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略去部分部件);
图2为图1中的侧壁减振固定组件在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侧壁减振固定组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侧壁减振固定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侧壁减振固定组件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驻车空调的一种控制逻辑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空气弹簧的气腔内目标压强的获取流程示意。
附图标记表示为:
11、空气弹簧;12、气泵;13、第一垫片;14、第二垫片;141、螺接部;15、控制器;
21、第一支撑杆;22、弧板;
31、第二支撑杆;32、旋转螺母;33、锁定螺母;34、防松垫片;
4、弹性件;
100、压缩机;101、外机壳体;
200、底部减振固定组件;300、侧壁减振固定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结合参见图1及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包括底部减振固定组件200,支撑于压缩机100的底壁上,还包括侧壁减振固定组件300,所述侧壁减振固定组件300包括:空气弹簧组件(图中未标引),包括空气弹簧11以及与所述空气弹簧11的气腔可控连通的气泵12,所述气泵12能够依据所述压缩机100的实时运行频率向所述气腔内充气或者从所述气腔向外排气以调整所述空气弹簧11的刚度;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空气弹簧组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另一端与压缩机100的外侧立壁连接;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空气弹簧组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另一端与空调器的外机壳体101连接。前述的底部减振固定组件200具体可以采用多组型号一致的橡胶减震垫组件实现,其在实现对上方的压缩机100的固定支撑作用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压缩机100与安装载体之间的振动传递。前述的气泵12优选为市购的双向微型气泵,其具体可以采用与之配套的控制器15对其运转(也即吸排气)进行控制,当然,其控制也可以被集成于驻车空调的控制系统内,本发明对其不做特别保护。
该技术方案中,底部减振固定组件200与侧壁减振固定组件300两者共同实现对压缩机100的减振支撑固定,其中的侧壁减振固定组件300采用空气弹簧11,且该空气弹簧11的刚度能够在气泵12的充排气作用下根据压缩机100的实时运行频率实施对应调整,从而使得本发明的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的减振支撑效果更优,有效防止压缩机100的吸排气口接管位置应力过大导致的损坏现象发生。
结合参见图2至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杆21,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一端连接有弧板22,所述弧板22的弧形与所述压缩机100的外侧立壁的弧形相匹配,也即,弧板22与压缩机100的外侧立壁两者之间的配合面的弧形曲率半径相同,以保证两者之间的完全匹配贴合,所述弧板22与所述外侧立壁固定连接,前述的固定连接例如可以为焊接,在一些小型机的应用工况中,所述弧板22与压缩机的外侧立壁还可以通过粘贴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弹簧组件还包括连接于(例如胶黏连接)其第一端上的第一垫片13,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垫片13固定连接,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21与第一垫片13两者之间焊接。在另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弧板22与第一支撑杆21两者一体化成型,而更优的则是两者以组装的方式焊接为一体。
该技术方案中,弧板22与压缩机100的外侧立壁之间相较于第一支撑杆21直接连接的方式具有更大的接触配合面积,这能够使得第一连接结构与压缩机100的连接更加可靠、稳定,减振效果也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继续参见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支撑杆31,所述第二支撑杆31的一端通过夹紧连接组件(图中未标引)与所述外机壳体101可拆卸连接,所述空气弹簧组件还包括连接于(例如胶黏连接)其第二端上的第二垫片14,所述第二支撑杆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垫片14连接。
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夹紧连接组件实现第二支撑杆31与外机壳体101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减振固定装置在驻车空调内的组装。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杆31为螺纹杆,所述第二支撑杆31与所述第二垫片14之间螺纹连接,通过第二支撑杆31与第二垫片14之间的螺纹连接,从而可以使得两者可以通过旋进旋出的调整实现对不同的压缩机100与外机壳体101之间的间距调整,丰富了减振固定装置的适用场景。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杆31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同轴设置。
该技术方案中,能够理解的是,前述的第一支撑杆21、第二支撑杆31以及空气弹簧11三者同轴设置,具有更优的减振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垫片14包括垫片本体(图中未标引)以及处于其上的螺接部141,在所述第二支撑杆31的轴向上,所述螺接部141的厚度大于所述垫片本体的厚度。
前述的螺接部141可以为与第二垫片14一体成型的部件,也可以是一个单独的螺母,该螺母与第二垫片14焊接为一体即可,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优选的,螺接部141与垫片本体两者为一体成型结构,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
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螺接部141能够增大第二垫片14与第二支撑杆31的螺纹配合深度,从而使得第二支撑杆31与第二垫片14的螺纹连接更加稳定、可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具体参见图3所示,所述夹紧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支撑杆31固定连接的旋转螺母32以及与所述第二支撑杆31螺纹连接的锁定螺母33,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外机壳体101连接时,所述旋转螺母32与所述锁定螺母33分别处于所述外机壳体101的内外两侧,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前述的旋转螺母32与第二支撑杆31之间焊接。
该技术方案中,前述的旋转螺母32一方面与第二支撑杆31固定连接,从而在需要调整压缩机100与外机壳体101之间间距的时候,旋拧该旋转螺母32,进而驱动第二支撑杆31与第二垫片14之间的相对位置,另一方面,旋转螺母32还与锁定螺母33两者共同形成对外机壳体101的夹持固定,这显然简化了第二连接结构的结构设计。在一些情况下,旋转螺母32与锁定螺母33之间还可以设置放松垫片34,使得夹紧组件的连接更加可靠稳定。
参见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气弹簧11为环状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垫片13以及所述第二垫片14分别连接于所述环状中空结构的中心通孔的两端孔口上,所述中心通孔内还设有弹性件4,所述弹性件4用于承受所述空气弹簧11的轴向压力。
该技术方案中,弹性件4被设置于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之间,其能够在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之间施加一个斥力(被压缩后的反弹力),从而提高了侧壁减振固定组件300的支撑能力下限,尤其是在气泵12运转异常(或者不能运转)时可以提供基本的减振能力。
具体而言,所述弹性件4为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套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杆31的外侧。
该技术方案中,前述的螺旋弹簧套装于第二支撑杆31上,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如此第二支撑杆31能够对螺旋弹簧的变形方向形成一定限制,防止螺旋弹簧的弯曲,保证轴向出力效果。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气泵12还能够依据所述压缩机100所安装的车辆的运行道路PSD荷载谱(Power Spectral Density,功率谱密度)向所述气腔内充气或者从所述气腔向外排气以调整所述空气弹簧11的刚度至预设行车刚度。前述的运行道路PSD荷载谱具体由相应的道路规范标准予以限定,也即其对应某一地域具有相应的相对标准的荷载激励,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取该现有的运行道路PSD荷载谱以能够对驻车空调在车辆运行过程中道路荷载对压缩机100所施加的综合激励进行模拟仿真,进而得到本发明的空气弹簧11的气腔内气体的目标压强(也即后文的第二目标压强),进而通过该目标压强使得空气弹簧11的刚度为预设行车刚度。而能够理解的是,该预设行车刚度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压缩机100在非运行状态下且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吸排气口接管处的振动应力,进而防止接管的损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驻车空调,包括上述的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
采用的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其底部减振固定组件200与侧壁减振固定组件300两者共同实现对压缩机100的减振支撑固定,其中的侧壁减振固定组件300采用空气弹簧11,且该空气弹簧11的刚度能够在气泵12的充排气作用下根据压缩机100的实时运行频率实施对应调整,从而使得本发明的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的减振支撑效果更优,有效防止压缩机100的吸排气口接管位置应力过大导致的损坏现象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结合参见图6及图7所示,还提供一种如上述的驻车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压缩机100的运行状态,所述运行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当所述压缩机10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压缩机100处于车辆驻车且压缩机运转状态,当所述压缩机10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压缩机100处于车辆行驶且压缩机停机状态;
根据所述压缩机100的运行状态,控制所述气泵12向所述气腔内充气或者从所述气腔向外排气,以调整所述空气弹簧11的刚度,能够理解的是,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也即行驶过程中,驾驶室内的温度调控需求由原车空调提供(其动力源自于车辆的发动机),因此该过程中,驻车空调停机不运转。
该技术方案中,可以根据压缩机100的运行状态调整空气弹簧11的刚度,使得压缩机100不论是处于第一状态还是第二状态,其减振效果皆处于较优水平,进而压缩机100的吸排气口接管处的振动响应均值处于较低水平,有效防止接管损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压缩机100的运行状态为第一状态时,获取所述压缩机100的实时运行频率,增大所述气腔内的气压或者降低所述气腔内的气压,使得所述气腔内气体的压强达到与所述实时运行频率相对应的第一目标压强;或者,当所述压缩机100的运行状态为第二状态时,调整所述气腔内的气压,使得所述气腔内气体的压强达到与预设行车刚度对应的第二目标压强。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目标压强采用如下方式获得:
采用所述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将压缩机100固定于驻车空调外机内;运行压缩机对外机进行振动测试;获取不同压缩机运行频率下对应的压缩机吸排气口接管振动响应均值;以压缩机吸排气口接管振动响应均值最小为目标,在各压缩机运行频率下调整所述气腔内的气体压强并记录压缩机吸排气口接管振动响应均值最小时所对应的气体压强为所述第一目标压强;或者,
所述第二目标压强采用如下方式获得:针对所述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建立仿真模型;基于车辆运行道路PSD荷载谱,对建立的所述仿真模型随机振动分析;以压缩机吸排气口接管振动响应均值最小为目标,调整所述气腔内的气体压强并记录压缩机吸排气口接管振动响应均值最小时所对应的气体压强为所述第二目标压强。
以下结合一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控制方法进一步阐述。
首先,参见图7所示,在驻车空调压缩机(也即前述的压缩机100,下同)停止工作时(即卡车在道路上运行),建立压缩机-固定装置系统仿真模型,基于卡车(也即前述的车辆,下同)运行道路PSD谱(也即前述的运行道路PSD荷载谱,下同),对压缩机-固定装置系统随机振动分析,以固定装置刚度为变量,以压缩机吸排气口振动响应均值为最小值为优化目标,得到卡车运行时,固定装置内的最佳压强;在驻车空调压缩机工作时,对驻车空调外机振动测试,测试不同压缩机运行频率下,压缩机吸排气口振动响应均值,以压缩机吸排气口振动响应均值最小为目标,调节压缩机固定装置内的压强,得到不同压缩机运行频率下压缩机固定装置内压强的数据集。整合驻车空调停止和工作时压缩机固定装置内的数据,得到本控制方法中完整的数据集。
将本压缩机固定装置安装在需要减振的压缩机和外机立板(也即前述的外机壳体101,下同)之间,调节螺杆(也即前文的第二支撑杆31,下同)可以适配不同压缩机与外机立板间距。安装完成后在压缩机运行到不同频率时控制器15会自动控制气泵12抽出或者抽入气体达到数据集中对于频率的压强值,以达到对驻车空调压缩机在不同运行频率下更好的减振降噪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包括底部减振固定组件(200),支撑于压缩机(100)的底壁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壁减振固定组件(300),所述侧壁减振固定组件(300)包括:
空气弹簧组件,包括空气弹簧(11)以及与所述空气弹簧(11)的气腔可控连通的气泵(12),所述气泵(12)能够依据所述压缩机(100)的实时运行频率向所述气腔内充气或者从所述气腔向外排气以调整所述空气弹簧(11)的刚度;
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空气弹簧组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另一端与压缩机(100)的外侧立壁连接;
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空气弹簧组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另一端与空调器的外机壳体(10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杆(21),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一端连接有弧板(22),所述弧板(22)的弧形与所述压缩机(100)的外侧立壁的弧形相匹配,所述弧板(22)与所述外侧立壁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弹簧组件还包括连接于其第一端上的第一垫片(13),所述第一支撑杆(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垫片(1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支撑杆(31),所述第二支撑杆(31)的一端通过夹紧连接组件与所述外机壳体(101)可拆卸连接,所述空气弹簧组件还包括连接于其第二端上的第二垫片(14),所述第二支撑杆(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垫片(1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杆(31)为螺纹杆,所述第二支撑杆(31)与所述第二垫片(14)之间螺纹连接;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杆(31)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垫片(14)包括垫片本体以及处于其上的螺接部(141),在所述第二支撑杆(31)的轴向上,所述螺接部(141)的厚度大于所述垫片本体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紧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支撑杆(31)固定连接的旋转螺母(32)以及与所述第二支撑杆(31)螺纹连接的锁定螺母(33),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外机壳体(101)连接时,所述旋转螺母(32)与所述锁定螺母(33)分别处于所述外机壳体(101)的内外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弹簧(11)为环状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垫片(13)以及所述第二垫片(14)分别连接于所述环状中空结构的中心通孔的两端孔口上,所述中心通孔内还设有弹性件(4),所述弹性件(4)用于承受所述空气弹簧(11)的轴向压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4)为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套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杆(31)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泵(12)还能够依据所述压缩机(100)所安装的车辆的运行道路PSD荷载谱向所述气腔内充气或者从所述气腔向外排气以调整所述空气弹簧(11)的刚度至预设行车刚度。
10.一种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驻车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压缩机(100)的运行状态,所述运行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当所述压缩机(10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压缩机(100)处于车辆驻车且压缩机运转状态,当所述压缩机(10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压缩机(100)处于车辆行驶且压缩机停机状态;
根据所述压缩机(100)的运行状态,控制所述气泵(12)向所述气腔内充气或者从所述气腔向外排气,以调整所述空气弹簧(11)的刚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压缩机(100)的运行状态为第一状态时,获取所述压缩机(100)的实时运行频率,增大所述气腔内的气压或者降低所述气腔内的气压,使得所述气腔内气体的压强达到与所述实时运行频率相对应的第一目标压强;或者,
当所述压缩机(100)的运行状态为第二状态时,调整所述气腔内的气压,使得所述气腔内气体的压强达到与预设行车刚度对应的第二目标压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压强采用如下方式获得:
采用所述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将压缩机(100)固定于驻车空调外机内;
运行压缩机对外机进行振动测试;
获取不同压缩机运行频率下对应的压缩机吸排气口接管振动响应均值;
以压缩机吸排气口接管振动响应均值最小为目标,在各压缩机运行频率下调整所述气腔内的气体压强并记录压缩机吸排气口接管振动响应均值最小时所对应的气体压强为所述第一目标压强;或者,
所述第二目标压强采用如下方式获得:
针对所述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建立仿真模型;
基于车辆运行道路PSD荷载谱,对建立的所述仿真模型随机振动分析;
以压缩机吸排气口接管振动响应均值最小为目标,调整所述气腔内的气体压强并记录压缩机吸排气口接管振动响应均值最小时所对应的气体压强为所述第二目标压强。
CN202310872150.0A 2023-07-14 2023-07-14 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驻车空调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66535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2150.0A CN116653554A (zh) 2023-07-14 2023-07-14 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驻车空调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2150.0A CN116653554A (zh) 2023-07-14 2023-07-14 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驻车空调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3554A true CN116653554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15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72150.0A Pending CN116653554A (zh) 2023-07-14 2023-07-14 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驻车空调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5355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067838A1 (en) Compressor mounting system
KR20020019318A (ko) 회전압축기 조립체
CN209354319U (zh) 一种压缩机的减震降温装置
US20150059507A1 (en) Flywheel Device of an Air Compressor of a Tire Repair Machine
CN211150638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安装架
CN116653554A (zh) 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驻车空调及控制方法
CN208480096U (zh) 一种用于电力控制机柜的安全装置
CN110735987A (zh) 管道吸振器及空调机组
CN213020031U (zh) 用于空调室外机的减振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CN116852953A (zh) 压缩机减振固定装置、驻车空调及控制方法
CN219344908U (zh) 限位减振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843754B (zh) 一种分体式可调节气室支架
CN218093385U (zh) 一种微型直流隔膜气泵、按摩椅、汽车
CN219634974U (zh) 悬置支架、电机悬架总成及车辆
CN217780089U (zh) 吸附装置
CN100360778C (zh) 节气门段固定结构
CN218347523U (zh) 一种电动压缩机固定装置及电动压缩机总成
CN214145798U (zh) 一种减震充气泵
CN213511207U (zh) 一种减震型涡轮压缩机
CN218669724U (zh) 一种压缩机降噪结构
CN211040098U (zh) 管道吸振器及空调机组
CN219389218U (zh) 一种车用水冷无油活塞空压机
CN211288012U (zh) 一种真空泵用的下沉式法兰
CN218407948U (zh) 一种低噪音离心风机
CN219654885U (zh) 一种压缩机组件、温控装置及环境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