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53436A - 液体喷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53436A
CN116653436A CN202310150245.1A CN202310150245A CN116653436A CN 116653436 A CN116653436 A CN 116653436A CN 202310150245 A CN202310150245 A CN 202310150245A CN 116653436 A CN116653436 A CN 1166534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liquid ejection
ejection head
flow path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502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村浩之
猪股聪史
户谷昭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653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34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96Ink pumps, ink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41J2/17523Ink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12Guards, shields or dust excluders
    • B41J29/13Cases or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41J2002/17516Inner structure comprising a collapsible ink holder, e.g. a flexible bag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从液体喷出头拆下供给流道的接头部的情况下抑制液体从接头部的连接部的滴落的液体喷出装置。液体喷出装置具备能够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头。液体喷出装置具备以能够对向液体喷出头供给的液体进行贮留的方式而构成的贮留部。贮留部被设置在与液体喷出头相比而较低的位置上。液体喷出装置具备能够使液体喷出头与贮留部连通的供给流道(87)。在供给流道(87)上设置有相对于液体喷出头而可拆装的接头部(88)。液体喷出装置具备能够对从液体喷出头拆下的接头部(88)进行保持的保持部(90)。接头部(88)具有与液体喷出头连接的连接部(89)。保持部(90)被构成为,能够以使连接部(89)朝上的状态而对接头部88进行保持。

Description

液体喷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喷出从贮留有液体的贮留部被供给的液体的液体喷出头的液体喷出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具备喷出油墨等液体的液体喷出头的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示例而公开了一种喷墨打印机。这种液体喷出装置具备对液体进行贮留的贮留部。贮留部与液体喷出头之间通过供给流道而被连接。液体喷出头通过喷出从贮留部经过供给流道而被供给的液体,从而在介质上进行印刷。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液体喷出装置中,液体喷出头为更换式。液体喷出装置在从贮留部起延伸的供给流道的顶端处具备接头部。接头部的连接部相对于被设置在液体喷出头上的被连接部而以可拆装的方式被连接。在更换液体喷出头时,从液体喷出头上将接头部拆下。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液体喷出装置中,从液体喷出头被拆下的接头部在连接部朝向水平方向的状态下使供给流道被保持部保持。因此,会担心油墨等液体从接头部的连接部中滴落的情况。该液体的滴落有时会弄脏液体喷出装置的装置主体内或处于与接头部相比靠下方的部件等。另外,虽然一度将贮留部内的液体放空就能够抑制液体从接头部的滴落,但是会需要将贮留部放空的多余的作业。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752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喷出装置具备:液体喷出头,其能够喷出液体;贮留部,其被设置在与所述液体喷出头相比而较低的位置上,并能够对向所述液体喷出头供给的液体进行贮留;供给流道,其上设置有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出头而可拆装的接头部,并能够使所述液体喷出头与所述贮留部连通;保持部,其能够对从所述液体喷出头上拆下的所述接头部进行保持,所述接头部具有与所述液体喷出头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保持部被构成为,能够以使所述连接部朝上的状态而对所述接头部进行保持。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液体喷出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液体喷出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示意正剖视图。
图3为对液体喷出头的移动机构进行说明的示意正剖视图。
图4为对液体喷出头的更换作业所涉及的结构进行说明的示意主视图。
图5为表示将接头部载置于保持部上的状态的示意主视图。
图6为液体供给单元的概要图。
图7为表示处于初始状态的容量可变机构的示意剖视图。
图8为表示处于吸入了液体的状态的容量可变机构的示意剖视图。
图9为表示滴液抑制控制例程的流程图。
图10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滴液抑制控制例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而对液体喷出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液体喷出装置例如为向纸张等介质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从而进行印刷的喷墨式的打印机。
在附图中,作为液体喷出装置11被放置在水平面上的方式而用Z轴来表示重力的方向,并用X轴和Y轴来表示沿着水平面的方向。X轴、Y轴以及Z轴相互正交。X轴表示液体喷出装置11的进深方向,Y轴表示液体喷出装置11的宽度方向。由于与X轴平行的方向也是介质M的宽度方向,因此有时也称为宽度方向X。
液体喷出装置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液体喷出装置11例如为复合机。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呈长方体状的装置主体12。装置主体12构成了喷墨打印机。在液体喷出装置11为复合机的本示例中,在装置主体12的上部具备图像读取部13。
图像读取部13具备读取原稿D的读取部13A、和对原稿D进行馈送的自动原稿馈送部13B。自动原稿馈送部13B将被载置于原稿托盘13C上的原稿D向读取部13A进行馈送,并且将被读取部13A读取后的原稿D向排出托盘13D排出。此外,图像读取部13还具有由读取部13A读取被安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D的平板式的读取功能,其中,所述原稿台在打开兼作原稿台罩的自动原稿馈送部13B时将会露出。
液体喷出装置11也可以具备能够对多个介质M进行收纳的介质收纳部14。介质收纳部14例如为盒。在此情况下,介质收纳部14被设置有一层或者多层(在图1中例如四层)。在为盒的情况下,介质收纳部14以通过X方向上的滑动而可拆装的状态而被插入安装于装置主体12的下部中。在多个介质收纳部14中例如收纳有尺寸或者种类不同的介质M。另外,液体喷出装置11也可以除了介质收纳部14以外还具备能够载置介质M的馈纸托盘等介质载置部14A以作为介质供给部,或者代替介质收纳部14而具备能够载置介质M的馈纸托盘等介质载置部14A以作为介质供给部。
如图1所示,装置主体12具有能够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头20。液体喷出头20通过向从介质收纳部14被馈送出的介质M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从而在介质M上印刷图像等。在装置主体12内收纳有液体收纳体82(参照图2),所述液体收纳体82对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进行收纳。液体喷出头20使用从液体收纳体82被供给的油墨等液体而在介质M上进行印刷。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11能够进行液体喷出头20的更换。另外,关于液体喷出头20的更换作业的详细内容,将在后文中进行叙述。
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承接印刷后的介质M的堆料机18。液体喷出装置11在装置主体12与图像读取部13之间具有凹部12A。堆料机18由凹部12A、和被安装在凹部12A的底部上的排出托盘18A而构成。排出托盘18A为呈四角板状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出托盘18A以相对于装置主体12而可拆装的状态而被安装。从装置主体12向凹部12A内被排出的印刷后的介质M被装载于排出托盘18A的上表面(装载面)上。排出托盘18A在印刷后的介质M被排出的排出方向的下游侧与上游侧相比而变高的朝向上以预定角度而倾斜。
液体喷出装置11也可以在装置主体12中具有显示部19。显示部19例如由触摸面板而构成。也可以通过显示部19的触摸操作功能来构成操作部19A。用户能够通过对操作部19A进行操作,从而向液体喷出装置11发出指示。此外,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为了使电源接通/断开而被进行操作的电源按钮19B。另外,操作部19A也可以为与显示部19被分开设置的操作按钮。
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对装置整体的控制进行管理的控制部100。控制部100实施包括对包含液体喷出头20的印刷机构进行控制的印刷控制、对图像读取部13进行控制的读取控制、以及对显示部19进行控制的显示控制在内的多种控制。控制部100具备未图示的计算机。计算机以包含未图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存储器的方式而被构成。CPU为运算处理装置。存储器为确保对CPU的程序进行储存的区域或者工作区域等的存储装置,具有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存储元件以及储存器等。CPU根据被储存于存储器中的程序而对液体喷出装置11的各个部分的工作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装置11中,能够进行由技术服务人员或者用户等工作人员而实施的液体喷出头20的更换。工作人员利用被显示于显示部19上的菜单画面来对操作部19A进行操作以选择服务模式,进而选择头更换。
当输入指示了服务模式的信号时,控制部100从印刷模式转移至服务模式。当在服务模式中受理到头更换指令时,控制部100使液体喷出头20从此时的位置(例如,盖位置)移动至排出托盘18A的下方的更换位置PH2(参照图3)为止。通过由工作人员拆下排出托盘18A,从而能够从装置主体12上拆下液体喷出头20。另外,工作人员有时会在液体喷出头20移动至更换位置PH2之后对电源按钮19B进行操作而设为电源断开状态,并在该电源断开状态下实施头更换作业。此外,也有时会因故障原因的调查或进行维护的目的而将液体喷出头20从装置主体12上拆下。
关于液体喷出装置11的内部结构
接下来,参照图2而对液体喷出装置11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介质收纳部14能够将多个介质M以层压状态来进行收纳。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从介质收纳部14馈送介质M的馈送部15、和沿着由图2中的单点划线所示的输送路径16来输送介质M的输送部17。输送路径16为连结介质收纳部14和堆料机18的路径。
馈送部15也可以具备对被收纳于介质收纳部14中的介质M进行馈送的馈送辊23、和将介质M一张一张地分离的分离部24。馈送部15将被收纳于介质收纳部14中的介质M在输送路径16上送出。
输送部17也可以具备输送辊26、无接头状的输送带27、卷挂有输送带27的一对辊28。输送部17也可以具备多个输送辊26。输送辊26通过以夹着介质M的状态而进行旋转,从而对介质M进行输送。
输送带27具有对介质M进行输送的输送面27a。输送面27a为输送带27的外周面中的例如通过静电吸附而对介质M进行支承的平面。输送带27也可以以输送面27a相对于水平面而倾斜的方式被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沿着输送面27a的方向且对介质M进行输送的方向称为输送方向DC。通过输送带27以将介质M支承在输送面27a上的状态而进行环绕,从而在输送方向DC上对介质M进行输送。
液体喷出头20具有喷出液体的喷嘴21N进行开口的喷嘴面21A。液体喷出头20通过从喷嘴21N喷出液体,从而在被输送带27的输送面27a支承的介质M上进行印刷。本实施方式的液体喷出头20为能够跨及介质M的宽度方向X而喷出液体的行式型。液体喷出头20以使液体喷出头20的长度方向与介质M的宽度方向X一致的方式而被安装。
如图2所示,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能够向液体喷出头20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单元80。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对液体喷出头20以及液体供给单元80进行收纳的框架12C。在框架12C上,形成有可供液体供给单元80在进深方向X上通过的开口HL。
液体供给单元80具备液体供给部81、供给流道87、以及被设置于供给流道87的顶端部处的接头部88。接头部88与被设置于液体喷出头20中的被连接部22连接。
液体供给部81具备安装部83,所述安装部83以可拆装的方式而安装有对液体进行收纳的液体收纳体82。安装部83具有针部84。被安装于安装部83上的液体收纳体82通过被插入针部84,从而能够供给液体。液体供给部81具备供给机构85,所述供给机构85对从液体收纳体82经由安装部83而被供给的液体进行贮留,并且能够将所贮留的液体通过供给流道87而向液体喷出头20进行供给。
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贮留部86,所述贮留部86以能够对向液体喷出头20供给的液体进行贮留的方式而被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贮留部86被设置于供给机构85中,并对经由安装部83而从液体收纳体82被供给的液体进行贮留。关于这一点,本示例的液体收纳体82对向贮留部86供给的液体进行收纳。
贮留部86被设置在与液体喷出头20相比而较低的位置上。本示例的液体喷出头20以能够沿着铅直方向Z的高度位置不同的、从印刷位置PH1和更换位置PH2(图3参照)通过的移动路径而进行移动的方式而构成。在液体喷出头20处于移动路径上之中的图2所示的作为最低位置的印刷位置PH1的状态下,贮留部86内的液体的液面的位置与液体喷出头20的喷嘴面21A的位置相比而较低。
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能够连通液体喷出头20和贮留部86的供给流道87。在供给流道87上,设置有相对于液体喷出头20而可拆装的接头部88。
供给流道87的一端部与供给机构85连接,另一端部与接头部88连接。供给流道87的一端部与构成供给机构85的贮留部86连接。贮留部86以液体喷出头20所喷出的液体的种类的数量相同的数量而被设置。
在多个液体收纳体82中,分别收纳有种类不同的液体。在多个液体收纳体82中,例如也可以收纳有颜色不同的油墨。例如,在多个液体收纳体82中,收纳有蓝绿色、品红色、黄色、黑色的油墨。多个液体收纳体82也可以使液体的收纳量不同。例如,收纳黑色油墨的液体收纳体82也可以与收纳其他颜色的油墨的液体收纳体82相比而液体的收纳量较多。
被收纳于多个液体收纳体82中的液体经由安装部83而分别向各自所相对应的多个贮留部86进行供给。在多个贮留部86中,贮留有种类不同的液体。供给流道87针对从多个贮留部86向液体喷出头20供给的液体的每个种类而被设置。
供给流道87以作为从接头部88跨及预定长度的部分的可变部87A能够变形的方式而构成。供给流道87也可以具有固定部87B,所述固定部87B以从贮留部86延伸至可变部87A位置的一部分难以发生变形的状态而被保持。供给流道87的固定部87B为在合成树脂制的流道部件中作为流道而被形成的连通孔,或者由通过引导部件而被保持的管所形成。供给流道87的可变部87A由具有挠性的材料而形成,例如为通过具有弹性的合成树脂或者橡胶而形成的流道。供给流道87的可变部87A例如通过管而构成。另外,供给流道87只要至少一部分为能够变形的可变部87A即可,也可以其全部为可变部87A。此外,可变部87A并未被限定于具有挠性的管等,也可以为褶皱管等。
在液体喷出头20上固定有被连接部22,所述被连接部22以可拆装的方式而连接有接头部88。通过使接头部88与被连接部22相连接,从而使贮留部86与液体喷出头20之间通过供给流道87而被连接。
接头部88也可以使一个接头部88将多个供给流道87汇总而与液体喷出头20连接。此外,接头部88也可以被设置与供给流道87个数相同的数量。另外,在下文中,以一个接头部88将多个供给流道87汇总而与液体喷出头20连接的结构为例来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能够对从液体喷出头20拆下的接头部88进行保持的保持部90。保持部90位于排出托盘18A的下侧。保持部90被配置于在头更换时将排出托盘18A拆下的情况下从开口12D露出的位置上。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保持部90在框架12C中被固定在框架部12F的上表面上,所述框架部12F具有被配置在设置有多个液体收纳体82的区域的上侧处的水平的面。另外,关于液体喷出装置11包括为了进行头更换所具备的保持部90的结构,将在后文中进行叙述。
在液体供给部81中,安装部83以及供给流道87的一部分在进深方向X上位于开口HL之后。因此,工作人员在从比框架12C靠前方的位置观察开口HL时,能够经由开口HL而看到贮留部86的一部分。贮留部86在图2中的正面上具有透明的合成树脂制的窗部,用户能够通过窗部来对贮留部86内的液体的余量进行目视确认。
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实施液体喷出头20的维护的维护部95。此外,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废液收纳体97,所述废液收纳体97将因维护而从液体喷出头20被排出的液体作为废液来进行收纳。维护部95通过将因维护而从液体喷出头20被排出的液体作为废液而向废液收纳体97运送的未图示的泵以及废液流道而与废液收纳体97连接。废液流道的两端部与维护部95和废液收纳体97的针部98连接。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供给机构85以及对废液收纳体97进行载置的托盘99。在托盘99上收纳有能够吸收液体的液体吸收部件(省略图示)。
<液体喷出头20的移动机构>
接下来,参照图3而对液体喷出头20的移动机构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液体喷出头20能够在与输送面27a对置的方向、即B方向上进行移动。B方向也可以为相对于水平面而倾斜了预定角度的方向。在液体喷出装置11中,具备对液体喷出头20以能够在B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进行引导的导轨101。液体喷出头20具备与导轨101卡合的引导辊20R。液体喷出头20通过导轨引导辊20R在导轨101上被引导,从而在B方向进行进行移动。
如图3所示,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使液体喷出头20在B方向上移动的移动机构110。移动机构110例如为齿条小齿轮机构。移动机构110例如以包含齿条111和驱动齿轮112的方式而构成。驱动齿轮112通过作为移动机构110的驱动源的电机113的动力而被驱动。当电机113被正转驱动时,液体喷出头20向+B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当电机113被反转驱动时,液体喷出头20向-B方向移动。液体喷出头20通过在移动方向(±B方向)上进行移动,从而被配置在印刷位置PH1(图2)以及更换位置PH2上。
印刷位置PH1为在介质M上实施印刷时的液体喷出头20的位置。更换位置PH2为对液体喷出头20进行更换时的位置。如图3所示,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用于将液体喷出头20在更换位置PH2处相对于装置主体12而拆下以及安装的更换用的导轨102、103。另外,在印刷位置PH1与更换位置PH2之间的移动路径上之间,作为液体喷出头20的其他的停止位置而具有压盖位置和退避位置。
图3所示的维护部95具有盖单元115,所述盖单元115具有盖116。盖116能够进行与头部21的喷嘴面21A接触而对喷嘴21N进行覆盖的压盖。
如图3所示,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移动机构120,所述移动机构120使盖单元115在与作为液体喷出头20的移动方向的B方向交叉(例如正交)的A方向上移动。移动机构120例如为齿条小齿轮机构,并具备齿条121、驱动齿轮122和电机123。盖单元115在电机123被正转驱动时向+A方向移动,且在电机123被反转驱动时向-A方向移动。在盖单元115位于盖116与头部21对置的图3所示的压盖位置上的状态下,当液体喷出头20从退避位置向+B方向移动时,对液体喷出头20进行压盖。在压盖状态下,通过在喷嘴面21A与盖116之间形成有与喷嘴21N连通的大致封闭空间,从而对喷嘴21N内的液体的干燥进行抑制。此外,在压盖状态下,通过强制性地使油墨等液体从头部21的喷嘴21N向盖116内排出,从而实施喷嘴21N的清洁。通过利用清洁而使增粘油墨、气泡等与喷嘴21N内的液体一起强制性地排出,从而可预防或者消除液体喷出头20的喷出不良。
如图3所示,在头更换时,液体喷出头20沿着导轨101而例如从压盖位置移动至更换位置PH2为止。液体喷出头20在处于更换位置PH2时,通过引导辊20R沿着两个导轨102、103而在铅直方向Z上移动,从而能够进行相对于装置主体12的拆下以及安装。在更换位置PH2处,液体喷出头20通过由工作人员沿着导轨102、103而向上方被抬起,从而从装置主体12上被拆下。
工作人员在对液体喷出头20进行更换时,当使用操作部19A而实施指示头更换的操作时,控制部100使电机113反转驱动以使液体喷出头20移动至更换位置PH2为止。工作人员在排出托盘18A已被拆下的状态下,经由开口12D而从液体喷出头20上拆下接头部88。接下来,将液体喷出头20如图3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那样而从装置主体12上拆下。
在印刷过程中,能够对使贮留部86与液体喷出头20连接的供给流道87进行开闭的阀38、40(参照图6)处于打开状态,从而从贮留部86被供给的液体从液体喷出头20被喷出。在非印刷过程中,阀38、40处于关闭状态。如此,在非印刷时,由于阀38、40被关闭,因此在头更换时发生了接下来那样的外部干扰的情况下,存在液体从自液体喷出头20上拆下后的接头部88中滴下的可能性。作为液体从接头部88中滴下的外部干扰(原因)的示例,可列举出以下内容。
(A)在头更换作业中,工作人员按压了供给流道87的管。
(B)在从液体喷出头20上拆下接头部88时被施加有加速度或冲击。
(C)在供给流道87的管内存在有气泡。
另外,在(C)中,气泡使作为作用于从接头部88不滴下液体的方向上的负压的保持压减少。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两个观点出发,以上述(A)~(C)中的任意内容作为原因,来防止或者减轻从接头部88滴下的液体弄脏装置主体12内的情况。
<观点1>即使液体滴下也不会弄脏装置主体内。
<观点2>防止或者减轻液体滴下的情况。
另外,在接头部88与液体喷出头20相连接的状态下,即使在实施将液体喷出头20从装置主体12上拆下的作业的情况下,当发生了上述的外部干扰时,也会引起液体从液体喷出头20的喷嘴21N中滴下的情况。根据这一点,观点1、2也为在接头部88和液体喷出头20相连接的状态下用于抑制液体从液体喷出头20的喷嘴21N的滴下的观点。
首先,参照图2、图4以及图5而对根据观点1所采用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接头部88具有与液体喷出头20连接的连接部89。液体喷出头20具有能够与接头部88的连接部89连接的被连接部22。在接头部88的连接部89和被连接部22相连接的状态下,供给流道87的至少一部分从安装部83的上方通过而与液体喷出头20连接。
连接部89具备与供给流道87的条数相同的数量的管部89A。供给流道87构成了在贮留部86与液体喷出头20的内部之间使液体循环的循环流道的一部分。因此,供给流道87包括从贮留部86朝向液体喷出头20而运送液体的运送流道37、和供液体从液体喷出头20向贮留部86返回的返回流道39(均参照图6)。而且,供给流道87针对贮留种类不同的液体的每个贮留部86而具有运送流道37和返回流道39。因此,若将液体收纳体82以及贮留部86的数量设为N个(但是,N为自然数),则供给流道87由2N条流道而构成。并且,供给流道87的可变部87A例如由2N条管而构成。而且,接头部88的连接部89具有2N条管部89A。在液体喷出装置11为例如由四种颜色的油墨来实施印刷的结构的情况下,供给流道87由四条运送流道37和四条返回流道39而构成。
如图4所示,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能够对从液体喷出头20上拆下的接头部88进行保持的保持部90。保持部90被构成为上方开口的有底箱状。如图4所示,保持部90呈在上方具有开口90A的碟形状。此处,上方开口的有底箱状是指,具有底部和环状的外周部的形状,其中,所述底部具有能够对接头部88进行载置的载置面90B,所述环状的外周部与载置面90B相比而高度升高,并包围载置面90B。从铅直方向Z观察保持部90的俯视观察时的形状并不限于长方形,也可以为圆形、椭圆形、四边形以外的多边形。此外,碟形状是指,高度尺寸相比于与保持部90的载置面90B平行的方向上的最短尺寸而更短的形状。保持部90既可以为具有底部和侧部的碟形状,也可以为底部的外周部向上方屈曲或者弯曲的碟形状。
保持部90在开口90A朝向上方的状态下被水平配置在框架部12F的上表面上。框架部12F既可以为收纳有液体喷出头20等的框架12C的一部分,也可以与框架12C分开设置。框架部12F也可以为收纳有液体收纳体82的收纳框架的一部分(例如上部)。如图4所示,在安装部83作为其一部分而具有收纳有液体收纳体82的收纳框架的情况下,保持部90也可以被配置在安装部83的上表面上。
如图4、图5所示,在保持部90的内周部上设置有卡止部91。卡止部91也可以被设置在保持部90的载置面90B的与中央部相比而更靠近外周的位置上。虽然在图4、图5所示的示例中卡止部91被设置在底部上,但是也可以被设置在外周部(例如侧部)上。卡止部91也可以具有例如图4、图5的主视观察时所示出那样的L字形状。卡止部91与被载置于保持部90上的接头部88卡止,并且为了以连接部89朝上的姿态来对接头部88进行保持而被设置。关于这一点,只要卡止部91能够以连接部89朝上的姿态来对接头部88进行保持,则其形状及机构能够选择适当的形状及机构。
如图4所示,液体喷出装置11也可以具备以可拆装的方式而被设置于保持部90上的盖92。盖92以相对于从液体喷出头20拆下的接头部88的连接部89而可拆装的方式被构成。盖92能够在拆下后的接头部88的连接部89上加盖。盖92也可以以与卡止部91卡止的状态而被保持部90保持。在此情况下,盖92也可以具有能够与卡止部91卡合的被卡止部92A。盖92也可以通过卡止部91与被卡止部92A的卡合从而以盖的开口侧成为下侧的朝向而被保持在保持部90的载置面90B上。
如图4所示,在头更换时,液体喷出头20被配置在更换位置PH2上。接头部88相对于位于液体喷出头20的上部的被连接部22而以连接部89朝下的姿态而被连接。在接头部88的连接部89和被连接部22相连接的状态下,供给流道87的至少一部分从安装部83的上方通过而与液体喷出头20连接。
工作人员在从被连接部22上拆下接头部88时,将接头部88向上方抬起。由此,能够从液体喷出头20的被连接部22上将接头部88拆下。此处,接头部88的拆下方向并不限于-Z方向(上方向),也可以为相对于-Z方向而呈锐角的角度的斜上方。另外,也可以取代设置在液体喷出头20的上部的结构而将被连接部22设置在其进深方向X的侧部处,并且接头部88以相对于被连接部22而在进深方向X或者与进深方向X呈锐角的角度的斜向上可拆装的方式被构成。
如图5所示,保持部90被构成为,能够以将连接部89朝上的状态而对接头部88进行保持。从液体喷出头20上拆下的接头部88通过工作人员而被载置于保持部90的载置面90B上。保持部90被设置在相比于液体喷出头20的被连接部22而更靠近供给流道87的作为贮留部86侧的一端的基端的位置上。保持部90以如下方式来设定其配置位置,即,接头部88被载置在与图4所示的连接于液体喷出头20的被连接部22的位置相比而更靠近从贮留部86延伸出的供给流道87的基端的位置上。
尤其是,在供给流道87具有可变部87A和固定部87B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设为供给流道87中的作为可变部87A的固定部87B侧的一端的基端87E例如处于该图所示的位置上。在此情况下,保持部90被设置在与液体喷出头20的被连接部22相比而与供给流道87中的作为可变部87A的固定部87B侧的一端的基端87E较近的位置上。
因此,如图5所示,接头部88易于以连接部89朝上的朝向而被保持部90保持。也就是说,即使接头部88以与连接于液体喷出头20的被连接部22时的连接部89朝下的朝向相反的朝向、即连接部89朝上的朝向而载置于保持部90上,也不会向供给流道87施加不合理的力。如图5所示,从接头部88延伸出的供给流道87在描绘出圆弧这样的路径上被保持。也就是说,在将接头部88以连接部89朝上的朝向而载置于保持部90上的状态下,供给流道87在不易受到由拉伸、折断或者扭转等所产生的负载的描绘出圆弧这样的路径上被保持。
接头部88在与卡止部91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被卡止部88A。接头部88在卡止部91和被卡止部88A相卡合的状态下,以连接部89朝上的姿态而被保持部90保持。接头部88通过从弯曲的供给流道87受到的弹性反作用力而具有连接部89朝上的姿态容易崩溃的趋势。但是,由于接头部88通过卡止部91与被卡止部88A的卡合而被保持部90卡止,因此,即使假设从供给流道87受到弹性反作用力、或者实施头更换作业的工作人员错误地触摸,连接部89也被保持为朝上的姿态。由此,不仅液体难以从接头部88的连接部89中滴下,而且即使假设液体滴下了,该滴下来的液体也会积存在保持部90中。因此,对因从接头部88中滴下的液体而弄脏装置主体12内的情况进行了抑制。
接下来,在液体喷出装置11中,在对采用观点2的结构进行说明之前,参照图6而对在实现能够防止或减少液体滴下的情况的结构时所使用的液体供给单元80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图6中,示出了液体供给单元80中的从对一种液体进行贮留的贮留部86向液体喷出头20供给液体的一部分。
如图6所示,液体供给单元80具备前述的液体供给部81。液体供给部81具备供给机构85,所述供给机构85包括以可拆装的方式而安装有液体收纳体82的安装部83、经由安装部83而与液体收纳体82结合的贮留部86。供给机构85将被贮留于贮留部86中的液体向液体喷出头20进行供给。贮留部86具备第一贮留部33和第二贮留部35。
液体喷出装置11也可以具备多个供给机构85。多个供给机构85也可以分别将不同种类的液体向液体喷出头20进行供给。例如,液体喷出装置11也可以喷出通过多个供给机构85而被供给的多种颜色的油墨而实施彩色印刷。
如图6所示,液体供给单元80具备对供给机构85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57。在供给机构85根据液体的种类而被设置多个的情况下,液体喷出装置11也可以具备单独地对多个供给机构85进行驱动的多个驱动机构57。或者,液体喷出装置11也可以具备将多个供给机构85汇总而进行驱动的一个驱动机构57。
液体收纳体82也可以具备对液体进行收纳的收纳室29、用于导出被收纳于收纳室29中的液体的导出部30、和被设置在导出部30上的导出阀31。本实施方式的收纳室29为与大气处于非连通状态的密闭空间。被安装在安装部83上之前的液体收纳体82也可以对与供给机构85能够保持的液体的量相比而较多的量的液体进行收纳。
供给机构85作为对从液体收纳体82被供给的液体进行贮留的贮留部86而具备第一贮留部33和第二贮留部35。第一贮留部33和第二贮留部35通过连通通道34而被连接在一起。供给机构85具备能够对连通通道34进行开闭的单向阀36。
供给流道87包括对第二贮留部35与液体喷出头20之间进行连接的运送流道37、和对液体喷出头20与第一贮留部33之间进行连接的返回流道39。运送流道37为从第二贮留部35向液体喷出头20供给液体的流道。返回流道39为供液体从液体喷出头20向第一贮留部33返回的流道。
返回流道39也可以在一部分中具备液室41。液室41的一部分由挠性部42而构成,并通过挠性部42进行变形而使容积发生变化。
供给机构85具备能够对运送流道37进行开闭的第一阀38、和能够对返回流道39进行开闭的第二阀40。阀38、40被设置在供给流道87的中途处。即,第一阀38被设置在运送流道37的中途处。此外,第二阀40被设置在返回流道39的中途处。第二阀40被设置在返回流道39中的液室41与第一贮留部33之间的位置上。
阀38、40例如为电磁阀,并通过控制部100而被控制。如此,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能够对供给流道87进行开闭的阀38、40、以及能够对阀38、40的开闭进行控制的控制部100。
阀38、40为在电源断开时自动地将供给流道87封闭的常闭方式的阀。即,第一阀38为常闭方式的阀,且在电源断开时自动地将运送流道37封闭。此外,第二阀40为常闭方式的阀,且在电源断开时自动地将返回流道39关闭。
本实施方式的阀38、40以在电源断开时能够通过手动来进行开闭的方式而构成。工作人员在电源断开状态下实施头更换作业时,能够以手动的方式而将处于关闭状态的第一阀38以及第二阀40切换为打开状态。
液体喷出头20具有运送流道37经由接头部88与被连接部22的连接而被连通的第一流道44、和返回流道39经由接头部88与被连接部22的连接而被连通的第二流道45。第一流道44和第二流道45同时与头流道201连接。即,第一流道44的下游端、第二流道45的上游端和头流道的上游端经由液室(省略图示)而相互连通。头流道201与共用流道202连接。共用流道202经由压力室(省略图示)而与喷嘴21N连通。在压力室的一部分的壁部上设置有压电元件,通过利用压电元件的驱动而使压力室的容积发生变化,从而使液体从与压力室连通的喷嘴21N被喷出。
在头流道201的中途处设置有过滤器46。利用过滤器46而使异物或气泡被去除后的液体向共用流道202以及喷嘴21N被供给。因此,因喷嘴21N中的异物或气泡所导致的喷出不良受到抑制。过滤器46具有网眼结构或者多孔质结构。
液体喷出头20在于能够通过移动机构110而在B方向上移动的移动路径上处于作为铅直方向Z上最低的位置的印刷位置PH1时,贮留部86的液面处于比任何的喷嘴21N的开口高度位置都低的位置上。第一贮留部33和第二贮留部35经由连通通道34而被连接在一起,在所述连通通道34上设置有能够利用差压而进行开闭的单向阀36。因此,作为第一贮留部33的液面的第一液面66和作为第二贮留部35的液面的第二液面70在大多情况下都成为几乎相同的高度位置。且被设定为,即使假设第一液面与第二液面中的一方最大幅度地变动至与标准高度位置相比而较高的一侧,喷嘴21N的开口高度位置也与此时的液面相比而较高。
因此,在喷嘴21N内的液体中,会因为第一贮留部33的第一液面66以及第二贮留部35的第二液面70、与形成在喷嘴21N的开口中的弯液面的液面之间的水位差而产生负压。通过该负压而使液体不会从喷嘴21N中滴下。此外,通过该负压而在喷嘴21N内的液体中形成有弯液面。
驱动机构57具备对第二贮留部35内的气相部的压力进行调节的泵47。驱动机构57也可以具备与泵47连接的切换机构48、和对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传感器49。驱动机构57也可以具备与第一贮留部33连接的大气开放通道50、与第二贮留部35连接的加压流道51、和将大气开放通道50以及加压流道51连接于泵47上的连接流道52。
泵47为通过例如辊在将管压溃的同时进行旋转从而将空气送出的管泵。对于泵47所具有的未图示的管,在其一端上连接有空气流道55,且在另一端上连接有连接流道52。泵47通过被正转驱动,从而将从空气流道55引入的空气向连接流道52送出。泵47通过被反转驱动,从而将从连接流道52引入的空气向空气流道55送出。
空气流道55与容量可变机构58连接。容量可变机构58为使液室41的容积发生变化的机构。容量可变机构58具备挠性部42、经由挠性部42而与液室41分隔开的空气室53、和被设置在空气室53内的弹簧54。空气流道55与空气室53连通。弹簧54通过按压挠性部42,从而利用液室41的容积变化而减少返回流道39以及液体喷出头20内的液体的压力变动。容量可变机构58通过利用空气流道55而使空气室53加压或者减压,从而使经由挠性部而与空气室53分隔开的液室41的容积发生变化。即,容量可变机构58利用空气压驱动而使液室41的容积发生变化。容量可变机构58被设置在液体喷出头20与第二阀40之间的返回流道39上,且例如为了对返回流道39内的液体进行加压而被驱动。
第一贮留部33的结构
接下来,对第一贮留部33进行说明。第一贮留部33具有导入部60,所述导入部60能够导入被安装在安装部83中的液体收纳体82所收纳的液体。第一贮留部33也可以具有被设置导入部60上的导入阀61、对液体进行贮留的第一贮留室62、对被贮留在第一贮留室62中的液体的量进行检测的液量传感器63、以及将第一贮留室62与大气开放通道50隔开的第一气液分离膜64。第一气液分离膜64为具有使气体穿过而不使液体穿过的性质的膜。
导出阀31和导入阀61通过液体收纳体82被安装在安装部83中而进行开阀,并且在液体收纳体82被安装在安装部83中的期间维持开阀状态。在液体收纳体82被安装于安装部83中时,通过以导入阀61比导出阀31先开阀的方式而构成,从而能够减小液体从液体收纳体82中漏出的可能性。
导入部60被设置在第一贮留部33的上部处。本实施方式的导入部60以贯穿第一贮留室62的顶板65的方式而被设置。导入部60的下端位于第一贮留室62的预定高度处。导入部60通过液体收纳体82被安装在安装部83中,从而与液体收纳体82所具备的导出部30连接。
导入部60的下端位于与喷嘴面21A相比靠下方处。由此,被贮留于第一贮留部33内的液体的第一液面66在与喷嘴面21A相比而较低的范围内发生变动。具体而言,液体收纳体82内的液体通过水位差而经由导出部30以及导入部60被供给至第一贮留部33。在液体收纳体82中,以与供给至第一贮留部33的液体相应的量,经由导入部60以及导出部30而从第一贮留部33导入空气。第一液面66以与被供给的液体相应的量而上升。当第一液面66到达导入部60的下端时,空气从第一贮留部33向液体收纳体82的流入受到限制。由于收纳室29被密闭,因此当限制空气的流入时,会使收纳室29内的压力下降与所供给的液体相应的量。当收纳室29内的负压因收纳室29内的液体的水位差而变大时,会限制液体从液体收纳体82向第一贮留部33的供给。
第一液面66通过从第一贮留部33向第二贮留部35供给液体而下降。当第一液面66下降、且空气经由导入部60以及导出部30而向收纳室29流入时,收纳室29内的负压会变小。当收纳室29内的负压因收纳室29内的液体的水位差而变小时,液体会从液体收纳体82向第一贮留部33被供给。因此,在液体收纳体82中收纳有液体的期间,第一液面66被维持在作为导入部60的下端附近的位置的标准位置上。当被收纳于液体收纳体82中的液体消失时,第一液面66会位于与标准位置相比靠下方处。
液量传感器63也可以对第一液面66位于标准位置的情况、第一液面66位于与标准位置相比靠下方处的情况、以及第一液面66位于与标准位置相比靠上方的装满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在第一液面66位于装满位置时,第一贮留部33贮留有最大量的液体。控制部100也可以在液量传感器63检测出第一液面66位于与标准位置相比靠下方处的情况下,判断为液体收纳体82变空,并向用户指示液体收纳体82的更换。
本实施方式的标准位置在第一贮留室62中位于与连接有返回流道39的下游端的位置相比靠上方处。因此,在第一液面66处于标准位置时,第一贮留部33内的液体能够经由返回流道39而供给至液体喷出头20。
第二贮留部35的结构
接下来,对第二贮留部35进行说明。
第二贮留部35也可以具有对液体进行贮留的第二贮留室68、和将第二贮留室68与加压流道51隔开的第二气液分离膜69。第二气液分离膜69为与第一气液分离膜64同样地具有使气体穿过而不使液体穿过的性质的膜。
第二贮留部35通过水位差而从第一贮留部33供给液体。单向阀36允许液体从第一贮留部33向第二贮留部35的流动,而限制液体从第二贮留部35向第一贮留部33的流道。单向阀36为例如差压阀。作为差压阀的单向阀36通过基于第一贮留部33内的液体与第二贮留部35内的液体之间的水位差所形成的差压而进行开闭。单向阀36也可以为具有止回阀的结构。在第一贮留室62内、以及第二贮留室68内被设为大气压的情况下,第二贮留部35内的液体的第二液面70成为与第一液面66相同的高度。换而言之,第二液面70被维持在与导入部60的下端大致相同的高度、即标准位置,并且在与喷嘴面21A相比而较低的范围内进行变动。液体喷出头20内的液体通过与第一贮留部33以及第二贮留部35内的液体的水位差而被维持为负压。当液体在液体喷出头20中被消耗时,被贮留于第二贮留部35中的液体会向液体喷出头20被供给。
单向阀36在第二贮留部35内的压力大于第一贮留部33内的压力的情况下,将连通通道34关闭。因此,单向阀36在由泵47实施的第二贮留部35内的加压时将连通通道34关闭。
第一阀38以及第二阀40通过控制部100而使开闭被控制。第一阀38以在由泵47实施的加压时能够对运送流道37进行开闭的方式而被设置。第二阀40以能够对返回流道39进行开闭的方式而被设置。
切换机构48的结构
接下来,对切换机构48进行说明。
切换机构48具备被设置于连接流道52上的细管部72、和能够对流道进行开闭的第一选择阀73a~第十一选择阀73k。细管部72为相对于空气的流动而细到使液体的流动受到较大限制的程度、且蜿蜒的管。
第一选择阀73a通过进行开阀而使空气流道55与大气连通。第二选择阀73b通过进行开阀而使空气流道55与压力传感器49连通。第三选择阀73c通过进行开阀而将空气流道55打开,并使泵75与空气室53连通。
第四选择阀73d通过进行开阀而使泵47与第八选择阀73h之间的连接流道52与大气连通。第五选择阀73e通过进行开阀而使连接流道52与压力传感器49连通。第六选择阀73f以及第七选择阀73g通过进行开阀而使连接流道52与大气连通。第八选择阀73h通过进行开阀而将连接流道52打开。第九选择阀73i通过进行开阀而使细管部72与大气连通。第十选择阀73j通过进行开阀而将大气开放通道50打开,并使第一贮留部33与连接流道52连通。第十一选择阀73k通过进行开阀而将加压流道51打开,并使第二贮留部35与连接流道52连通。
在对空气室53内的压力进行变更的情况下,切换机构48将第二选择阀73b以及第三选择阀73c开阀,并将其他的选择阀闭阀。当在该状态下使泵75正转驱动时,空气室53内的空气经由空气流道55而被排出,从而使空气室53内的压力下降。当在该状态下使泵75反转驱动时,经由空气流道55而向空气室53送入空气,从而使空气室53内的压力上升。此时,压力传感器49也可以对空气流道55以及空气室53内的压力进行检测。控制部100也可以基于压力传感器49的检测结果而对泵47的驱动进行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泵75、空气流道55、空气室53以及弹簧54而构成驱动部59。关于这一点,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驱动部59。供给流道87在至少一部分中具备具有挠性的挠性部42。驱动部59也可以使挠性部42向供给流道87的容积变大的方向进行位移,并且以能够维持挠性部42进行了位移的状态的方式而构成。详细而言,驱动部59通过在第三选择阀73c开阀的状态下使泵75反转驱动,从而使挠性部42向供给流道87的容积变大的方向进行位移。当在该状态下使第三选择阀73c闭阀时,能够维持挠性部42进行了位移的状态。
驱动部59也可以以能够进行由控制部100实施的控制的方式而构成,且以能够通过手动来进行操作的方式而构成。在此情况下,泵75也可以具备操作部75A,所述操作部75A以能够进行由控制部100实施的控制的方式而构成,且能够通过手动来进行操作。
切换机构48也可以以能够进行由控制部100实施的控制的方式而构成,且以能够通过手动来进行操作的方式而构成。在此情况下,切换机构48也可以具备凸轮机构(省略图示),所述凸轮机构以能够对选择阀73a~73k的开闭进行选择的方式而构成。控制部100以通过使凸轮机构驱动从而对选择阀73a~73k的开闭进行选择的方式而构成。切换机构48也可以具备能够手动地对凸轮机构进行操作的操作部74。关于这一点,切换机构48中的构成驱动部59的第三选择阀73c以能够进行由控制部100实施的控制的方式而构成,且以能够通过操作部74来手动地进行操作的方式而构成。
另外,容量可变机构58也可以用于通过使挠性部42进行变化从而对液体喷出头20内的液体进行微加压。微加压是指,破坏喷嘴21N的弯液面的程度的加压。控制部100在使第一阀38以及第二阀40开阀的状态下,在通过跨及预定的减压时间来使空气室53从而向液室41内引入了液体之后,使第一阀38以及第二阀40闭阀。控制部100通过在该状态下使空气室53跨及微加压时间而加压以将液室41内的液体挤出,从而对液体喷出头20内的液体进行微加压。微加压时间为,将液室41内的液体挤出时的压力传递至喷嘴21N内的液体所需的时间以上的时间。当结束微加压时,控制部100使空气室53向大气开放。
在将第一贮留部33向大气开放的情况下,切换机构48对第六选择阀73f以及第十选择阀73j进行开阀。第一贮留室62经由大气开放通道50以及连接流道52而与大气连通。
在将第二贮留部35向大气开放的情况下,切换机构48对第七选择阀73g以及第十一选择阀73k进行开阀。第二贮留室68经由加压流道51以及连接流道52而与大气连通。
在对第二贮留部35内进行加压的情况下,切换机构48将第一选择阀73a、第五选择阀73e、第八选择阀73h以及第十一选择阀73k开阀,并将其他的选择阀闭阀。当在该状态下使泵47正转驱动时,空气经由空气流道55、连接流道52以及加压流道51而向第二贮留室68流入,从而使第二贮留室68内的压力上升。此时,压力传感器49也可以对连接流道52、加压流道51以及第二贮留室68内的压力进行检测。控制部100也可以基于压力传感器49的检测结果来对泵47的驱动进行控制。控制部100通过在第一阀38开阀且第二阀40闭阀的状态下对第二贮留部35内进行加压,从而实施从液体喷出头20的喷嘴21N排出液体的清洁。
在对第一贮留部33内进行减压的情况下,切换机构48将第一选择阀73a、第五选择阀73e、第八选择阀73h以及第十选择阀73j开阀,并将其他的选择阀闭阀。当在该状态下使泵47反转驱动时,第一贮留室62内的空气经由空气流道55、连接流道52以及大气开放通道50而被排出,从而使第一贮留室62内的压力下降。此时,压力传感器49也可以对连接流道52、大气开放通道50以及第一贮留室62内的压力进行检测。控制部100也可以基于压力传感器49的检测结果来对泵47的驱动进行控制。
在对第二贮留部35内进行减压的情况下,切换机构48将第一选择阀73a、第五选择阀73e、第八选择阀73h以及第十一选择阀73k开阀,并将其他的选择阀闭阀。当在该状态下使泵47反转驱动时,第二贮留室68内的空气经由空气流道55、连接流道52以及加压流道51而被排出,从而使第二贮留室68内的压力下降。此时,压力传感器49也可以对连接流道52、加压流道51以及第二贮留室68内的压力进行检测。控制部100也可以基于压力传感器49的检测结果来对泵47的驱动进行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泵47、连接流道52、大气开放通道50、加压流道51、第一选择阀73a、第五选择阀73e、第八选择阀73h、第十选择阀73j以及第十一选择阀73k而构成减压部76。关于这一点,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能够对贮留部33、35内的空间进行减压的减压部76。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十选择阀73j以及第十一选择阀73k而构成减压维持部77。关于这一点,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能够维持由减压部76实施的减压的减压维持部77。减压部76以及减压维持部77以能够进行由控制部100实施的控制的方式而构成,且以能够通过手动来进行操作的方式而构成。在此情况下,泵47也可以具备操作部47A,所述操作部47A以能够进行由控制部100实施的控制的方式而构成,且能够通过手动来进行操作。此外,构成减压部76的、第一选择阀73a、第五选择阀73e、第八选择阀73h、第十选择阀73j以及第十一选择阀73k以能够进行由控制部100实施的控制的方式而构成,且以能够通过前述的操作部74来手动地进行操作的方式而构成。此外,构成减压维持部77的、第十选择阀73j以及第十一选择阀73k以能够进行由控制部100实施的控制的方式而构成,且以能够通过前述的操作部74来手动地进行操作的方式而构成。
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工作人员对操作部19A进行操作而在被显示于显示部19上的菜单画面中对服务模式进行选择,进而选择“头更换”的项目。当受理到头更换的指示时,控制部100通过使电机113反转驱动,从而使液体喷出头20沿着-B方向而移动到更换位置PH2。当控制部100基于来自未图示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而检测出液体喷出头20移动到了更换位置PH2时,使电机113停止。在该液体喷出头20的移动开始前、移动过程中、或者刚刚移动之后,控制部100通过计算机而执行图9所示的滴液抑制控制例程。另外,由于该头更换作业时处于非印刷中,因此,第一阀38以及第二阀40处于关闭状态。
在步骤S11中,控制部100将液体喷出头20内的液体向上游引入。控制部100使容量可变机构58实施引入动作。详细而言,控制部100通过对切换机构48进行控制,从而将第二选择阀73b以及第三选择阀73c开阀,并将其他的选择阀闭阀。控制部100在该状态下使泵75正转驱动。在图7所示的初始状态下,空气室53内的空气经由空气流道55而被排出,从而使空气室53内的压力下降。于是,如图8所示,通过空气室53内的减压,从而挠性部42克服弹簧54的施力而向空气室53侧被拉起,伴随于此,液室41的容积会变大。在液室41的容积变大时,在供给流道87中与第一阀38相比靠下游且与液室41相比靠上游的流道部分的液体被引入至液室41中。也就是说,如图8中的白色空心箭头标记所示那样,液体从与液室41相比靠上游的液体喷出头20侧被引入液室41内。由此,在液体喷出头20内处于与过滤器46相比靠下游(喷嘴21N侧)处的液体以与液室41的容积相应的量而向上游被引入。通过喷嘴21N内的弯液面而被形成的气液界面向过滤器46侧进行移动。换而言之,空气从喷嘴21N被吸入,从而空气的区域向喷嘴21N的里侧(上游)进行移动。
在接下来的步骤S12中,控制部100对液体引入次数是否达到设定次数N进行判断。如果未达到设定次数N,则进入步骤S13,如果达到设定次数N,则结束该例程。
在接下来的步骤S13中,控制部100将阀38、40开阀。即,控制部100将第一阀38以及第二阀40从闭阀切换为开阀的状态。
在接下来的步骤S14中,控制部100将引入来的液体向贮留部33送出。控制部100将引入至液室41内的液体向贮留部33送出。控制部100使空气室53内大气开放、或者使泵75反转驱动。于是,在前者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弹簧54的施力而使挠性部42被按下,从而使液室41的容积变小。此外,在后者的情况下,通过利用被导入至空气室53中的空气、和弹簧54的施力而使挠性部42被按下。由此,使液室41的容积变小。此时,液体会从液室41被挤出,已被挤出的液体由于液体喷出头20与第一贮留部33之间的液体的水位差的关系而向第一贮留室62流入。
在步骤S15中,控制部100将阀38、40闭阀。即,控制部100将第一阀38以及第二阀40从开阀切换为闭阀的状态。
控制部100在结束步骤S15的处理时,返回至步骤S11。然后,控制部100反复实施步骤S11、S13、S14、S15的处理,直到在步骤S12中液体引入次数达到设定次数N为止。以此方式,控制部100在每次实施向液室41引入液体的引入动作时对是否达到设定次数N进行判断,如果达到设定次数N,则将引入至液室41中的液体向第一贮留室62送入。然后,当液体引入次数达到设定次数N时,结束该例程。
当控制部100结束了液体滴下抑制控制时,在第一阀38以及第二阀40封闭了的状态下,容量可变机构58的挠性部42处于向增大液室41的容积的方向进行了位移的状态。因此,在最后向液室41引入了液体时于供给流道87内产生的负压会被维持。
以此方式,控制部100通过步骤S11至步骤S15的处理而实施设定次数N的液体引入动作、和(N-1)次的液体送出动作。控制部100在向液室41引入了液体的状态下结束该例程。
容量可变机构58将设定次数N的液体引入动作实施例如2至5次之间的预定次数。由此,使液体喷出头20内的液体的一部分向供给流道87侧被引入。
此处,设定次数N也可以利用容量可变机构58的每一次驱动的液体引入量Q、和从液体喷出头20内的过滤器46起至喷嘴21N的开口为止的流道容积Vh的关系来决定。即,设定次数N也可以设定为液体喷出头20内的液体的气液界面(弯液面的界面)到达过滤器46为止的次数。例如,也可以将满足N≥Vh/Q的自然数N中的最小值即Nmin次、或者在最小值Nmin上加“1”而得的(Nmin+1)次设定为设定次数N。
过滤器46具有包含大量的微细孔的网眼结构或者多孔质结构。当液体的气液界面到达过滤器46时,在大量的微细孔中形成有液体的弯液面(以下,也称为“微细弯液面”)。该微细弯液面的始沸点Bp的值为,例如5~10kPa的范围内的预定值。通过该始沸点,从而阻止液体的气液界面向与过滤器46相比靠上游处移动。由此,能够在液体喷出头20内从喷嘴21N起至过滤器46为止的流道区域内吸入空气。而且,能够使与过滤器46相比靠上游侧的流道部分的液体产生由微细弯液面引起的比较高的负压(但是,小于始沸点的负压)。
当结束滴液抑制控制时,控制部100使显示部19显示头更换的准备已完成的含义的信息。工作人员将排出托盘18A从装置主体12上拆下。工作人员从处于更换位置PH2的液体喷出头20例如松开螺钉(省略图示)而将接头部88拆下。
工作人员在将接头部88从液体喷出头20上拆下时,有时会意外地按压供给流道87的管,或者向接头部88施加过度的冲击。此时,液体喷出头20内的气液界面与印刷时相比而位于喷嘴21N的里侧。因此,即使液体喷出头20内的气液界面向喷嘴21N侧稍微位移,液体也不会从喷嘴21N中滴下。
此时,由于液体喷出头20内的气液界面到达过滤器46,因此只要不对液体喷出头20内的液体施加超过始沸点的压力,就会阻止液体向喷嘴21N侧的移动。即使假设在液体喷出头20内的液体上作用了超过始沸点的压力而使气液界面从过滤器46向喷嘴21N侧稍微位移,液体也不会从喷嘴21N中滴下。
此外,在将接头部88从液体喷出头20上拆下之前,会在供给流道87内的液体上作用有比较大的负压(接近于始沸点的负压)。因此,当从液体喷出头20上拆下接头部88时,连接部89内的液体的弯液面会向里侧移动。因此,在将接头部88拆下之后,即使发生了工作人员错误地按压供给流道87的管、或者向接头部88给予加速度或施加冲击等前述的(A)~(C)的外部干扰的原因,也会抑制液体从接头部88的连接部89中滴下的情况。
工作人员将所拆下的接头部88以使连接部89朝上的方式而载置于保持部90的内底面上。此时,使卡止部91与被卡止部88A卡止。通过该卡止,从而接头部88即使从供给流道87的管受到弹性反作用力,也会被保持为连接部89朝上的姿态。由于连接部89朝上,因此液体从连接部89中滴下的情况受到了抑制。此外,在将接头部88载置于保持部90之前的期间内,即使假设从连接部89滴下的若干液体沿着接头部88的侧面而移动,该沿着侧面而移动的液体也会由碟状的保持部90来承接。因此,即使假设液体从连接部89中滴下,也会抑制装置主体12内被弄脏的情况。
如图5所示,工作人员以相对于接头部88而覆盖连接部89的方式来安装盖92。即使假设因为工作人员的处置不当或管的弹性反作用力的原因而使接头部88从保持部90上脱落、或者接头部88横滚或翘起,但由于液体不会从被盖92所覆盖的连接部89中漏出,因此也会抑制因来自接头部88的液体而弄脏保持部90及其周边的情况。此外,通过被安装于接头部88上的盖92,从而对连接部89内的油墨等液体的增粘或者干燥等进行抑制。
然后,工作人员将液体喷出头20从装置主体12上拆下。工作人员将处于更换位置PH2的液体喷出头20沿着两个导轨102、103而向-Z方向抬起。然后,将液体喷出头20如图3中的双点划线所示那样从开口12D中取出。
接下来,将新的液体喷出头20安装在装置主体12上。工作人员通过使液体喷出头20的引导辊20R沿着导轨102、103,从而将液体喷出头20从开口12D投入。沿着导轨102、103而在铅直方向Z上被投入的液体喷出头20被配置在图3中的实线所示的更换位置PH2上。之后,工作人员从被保持部90所保持的接头部88上拆下盖92,并将接头部88与液体喷出头20的被连接部22连接。例如,工作人员通过拧紧螺钉从而将连接于被连接部22上的接头部88固定在液体喷出头20上。工作人员使保持部90对盖92进行保持。此时,在使卡止部91与被卡止部92A卡止的状态下,使保持部90对盖92进行保持。最后,将排出托盘18A以堵塞开口12D的方式而安装在装置主体12上。以此方式,对液体喷出头20进行更换。
电源断开时的滴液抑制
接下来,对在液体喷出装置11的电源断开状态下被实施的头更换作业进行说明。有时会因为液体喷出装置11的电源电路的故障、停电等某种理由而不得不在电源断开状态下进行头更换作业。
工作人员以与滴液抑制控制同样的内容而手动地使泵47以及切换机构48驱动。由于第一阀38以及第二阀40为常闭方式的阀,因此在电源断开时供给流道87处于关闭状态。
工作人员通过对操作部74进行操作而以手动方式来对凸轮进行切换选择,从而选择第二选择阀73b以及第三选择阀73c开阀且其他的选择阀闭阀的切换位置。
接下来,工作人员对操作部47A进行操作而以手动方式来使泵47进行正转驱动。根据图7所示的初始状态,通过空气室53内的空气经由空气流道55而被排出,从而使空气室53内的压力下降。通过该压力的下降,从而如图8所示那样,挠性部42克服弹簧54的施力而向空气室53侧被拉起。由此,液体被引入至液室41内。
接下来,工作人员对操作部38A进行操作,从而将第一阀38从闭阀切换为开阀的状态。此外,工作人员对操作部40A进行操作,从而将第二阀40从闭阀切换为开阀的状态。另外,工作人员利用手动操作而将液室41内的液体向第一贮留室62送出。详细而言,工作人员对操作部74进行操作以对凸轮进行切换操作,从而选择第一选择阀73a~第三选择阀73c开阀且其他的选择阀闭阀的切换位置。由此,空气室53内被大气开放。于是,通过弹簧54的施力而使挠性部42被按下,从而使液室41的容积变小。此时,从液室41被挤出的液体向第一贮留室62流入。以此方式,实施将从液体喷出头20侧通过供给流道87而引入的预定容量的液体送入第一贮留室62的一次泵送驱动。
也能够利用其他方法来实施该液体的送出动作。工作人员在手动地将第一阀38以及第二阀40设为打开状态之后,实施接下来的操作。工作人员对操作部74进行操作以对凸轮进行切换操作,并选择第二选择阀73b以及第三选择阀73c开阀且其他的选择阀闭阀的切换位置。接下来,工作人员对操作部75A进行操作,从而使泵75反转驱动。于是,空气被导入至空气室53中。通过被导入的空气和弹簧54的施力而使挠性部42被按下。通过使液室41的容积变小,从而从液室41被挤出的液体向第一贮留室62流入。以此方式,实施将从液体喷出头20侧通过供给流道87而引入的预定容量的液体向第一贮留室62送入的一次泵送驱动。
工作人员利用手动操作而实施例如设定次数N的泵送驱动。另外,在电源断开时利用手动操作而使容量可变机构58泵送驱动时,其次数也可以少于自动控制时的设定次数N,或者由工作人员在上限次数以下而任意地进行选择。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1)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能够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头20。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以能够对向液体喷出头20供给的液体进行贮留的方式而构成的贮留部86。贮留部86被设置在与液体喷出头20相比而较低的位置上。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能够使液体喷出头20与贮留部86连通的供给流道87。在供给流道87上,设置有相对于液体喷出头20而可拆装的接头部88。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能够对从液体喷出头20上拆下的接头部88进行保持的保持部90。接头部88具有与液体喷出头20相连接的连接部89。保持部90被构成为,能够以使连接部89朝上的状态而对接头部88进行保持。根据该结构,即使在从液体喷出头20上拆下了供给流道87的接头部88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液体从接头部88的连接部89的滴下。
(2)液体喷出装置11还具备盖92,所述盖92以可拆装的方式而被设置在保持部90上,并且相对于从液体喷出头20上拆下的接头部88的连接部89而可拆装。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抑制液体从连接部89的滴下。
(3)保持部90被构成为上方开口的有底箱状。根据该结构,即使在液滴从连接部89中滴下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向其他部分的附着。
(4)阀38、40为在电源断开时自动地将供给流道87封闭的常闭方式的阀。根据该结构,能够对在电源断开时因不测的事态而从喷嘴持续溢出液体的情况进行抑制。
(5)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驱动部59。供给流道87在至少一部分中具备具有挠性的挠性部42。驱动部59使挠性部42向供给流道87的容积变大的方向进行位移,并且能够维持挠性部42进行了位移的状态。驱动部59以能够进行由控制部100实施的控制的方式而构成,并且以能够通过手动来进行操作的方式而构成。根据该结构,在从液体喷出头20拆下了供给流道87的情况下,能够使负压作用于接头部88的连接部89上。
(6)驱动部59在使挠性部42向供给流道87的容积变大的方向位移并且维持挠性部42发生了位移的状态之前,通过使挠性部42向供给流道87的容积变大的方向进行位移,并且使挠性部42向供给流道87的容积变小的方向进行位移,从而向贮留部86送入液体。根据该结构,能够对在将接头部88从液体喷出头20上拆下时液体从液体喷出头20的喷嘴21N中滴下的情况进行抑制。
(7)还具备安装部83,所述安装部83以可拆装的方式而设置有对向贮留部86供给的液体进行收纳的液体收纳体82。液体喷出头20具有能够与接头部88的连接部89相连接的被连接部22。保持部90被设置在相比于液体喷出头20的被连接部22而更靠近供给流道87的作为贮留部86侧的一端的基端的位置上。根据该结构,易于使保持部90对从液体喷出头20拆下的接头部88进行保持。例如,在工作人员将所拆下的接头部88载置于保持部90上时,不易对供给流道87施加由拉伸、折断或者扭转等而产生的负载。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液体滴下抑制控制的内容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液体喷出装置11及其液体供给单元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控制部100在受理到头更换的指示时,使液体喷出头20移动到更换位置。控制部100通过计算机而执行图10所示的液体滴下抑制控制例程。
在步骤S21中,控制部100使阀38、40开阀。即,控制部100将第一阀38以及第二阀40从闭阀切换为开阀的状态。与第一贮留室62以及第二贮留室68的各液体、和液体喷出头20的喷嘴面21A上的液体的水位差相应的负压会作用于喷嘴21N的弯液面上。此时,通过液体喷出头20从盖位置移动至更换位置,从而液体喷出头20的喷嘴面21A的高度位置向-Z方向位移预定距离。也就是说,通过是液体喷出头20移动到更换位置,从而使第一贮留室62以及第二贮留室68的液面处于标准位置的液体、和液体喷出头20的喷嘴面21A上的液体的弯液面的水位差进一步变大,进而使根据该水位差而作用于喷嘴21N内的弯液面上的负压增大。液体喷出头20内的液体的弯液面将会向喷嘴21N的里侧(上游方向)移动。
在步骤S22中,控制部100使贮留部33、35减压。即,控制部100使第一贮留室62以及第二贮留室68减压。详细而言,控制部100通过对切换机构48进行切换控制,从而将第一选择阀73a、第五选择阀73e、第八选择阀73h、第十选择阀73j以及第十一选择阀73k开阀,且将其他的选择阀闭阀。控制部100在该状态下使泵47反转驱动。由此,第一贮留室62内的空气经由空气流道55、连接流道52以及大气开放通道50而被排出,从而使第一贮留室62内的压力下降。此外,与此同时,第二贮留室68内的空气经由空气流道55、连接流道52以及加压流道51而被排出,从而使第二贮留室68的压力下降。
通过使第一贮留室62以及第二贮留室68减压,从而在通过供给流道87而与这些贮留室62、68连通的液体喷出头20内,在液体的弯液面的位置上作用于液体的负压会进一步增大与减压的量相应的量。由此,液体喷出头20内的液体的弯液面进一步向上游进行移动。通过该弯液面的移动,从而在液体喷出头20内包含喷嘴21N的部分中形成空气的区域。
此外,根据基于贮留室62、68内的液面高度、与液体喷出头20内的液体的弯液面高度的铅直方向Z上的距离之差而形成的水位差、和贮留室62、68内的减压的值,液体喷出头20内的液体的弯液面到达过滤器46。在此情况下,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与过滤器46相比靠下游的包含喷嘴21N的区域全部成为空气的区域。在过滤器46中形成有微细弯液面。
在步骤S23中,控制部100使贮留部的减压维持。详细而言,控制部100将第一选择阀73a、第五选择阀73e、第八选择阀73h、第十选择阀73j以及第十一选择阀73k闭阀。此处,当贮留室62、68处于与已停止的泵47连通的状态时,由于空气经由泵47而逐渐地向贮留室62、68内泄漏,因而贮留室62、68内的减压后的压力逐渐地接近于大气压。因此,控制部100通过使第十选择阀73j以及第十一选择阀73k闭阀,从而维持第一贮留室62以及第二贮留室68内的减压状态。
以此方式,当结束液体滴下抑制控制时,控制部100使显示部19显示表示能够进行头更换的含义的信息。工作人员在将排出托盘18A从装置主体12上拆下之后,从液体喷出头20上拆下接头部88。
工作人员在将接头部88从液体喷出头20上拆下时,有时会意外地按压供给流道87的管,或者向接头部88给予过度的加速度、或施加过度的冲击。此时,由于液体喷出头20内的液的气液界面与印刷时相比而位于喷嘴21N的里侧,因此即使液体的气液界面向喷嘴21N侧稍微位移,液体也不会从喷嘴21N中滴下。
电源断开时的滴液抑制
接下来,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在液体喷出装置11的电源断开状态下被实施的头更换作业进行说明。
工作人员在电源断开时利用手动操作而实施与滴液抑制控制相同的内容的动作。工作人员利用手动操作而使泵47、第一阀38、第二阀40以及切换机构48进行驱动。由于第一阀38以及第二阀40为常闭方式的阀,因此在电源断开时处于闭阀状态。因此,供给流道87被关闭。工作人员对操作部38A、40A进行操作,从而将第一阀38以及第二阀40从闭阀切换为开阀的状态。
通过液体喷出头20向更换位置PH2移动,从而使第一贮留室62以及第二贮留室68的液面处于标准位置的液体、和位于液体喷出头20的喷嘴面21A上的液体的弯液面的水位差进一步变大。根据该水位差的增大而作用于喷嘴21N内的液体上的负压会增大。其结果为,液体喷出头20内的液体的弯液面向喷嘴21N的里侧(上游方向)进行移动。
接下来,工作人员通过手动操作而使第一贮留室62以及第二贮留室68减压。首先,工作人员使用操作部74而对切换机构48的凸轮进行切换操作。通过凸轮的切换操作,从而选择将第一选择阀73a、第五选择阀73e、第八选择阀73h、第十选择阀73j以及第十一选择阀73k开阀且将其他的选择阀闭阀的切换位置。工作人员在该状态下对操作部47A进行操作,从而使泵47进行反转驱动。由此,第一贮留室62内的空气经由连接流道52以及大气开放通道50而被排出,从而使第一贮留室62内的压力下降。此外,与此同时,第二贮留室68内的空气经由连接流道52以及加压流道51而被排出,从而使第二贮留室68内的压力下降。
通过使第一贮留室62以及第二贮留室68减压,从而在液体喷出头20内于液体的弯液面的位置上作用于液体的负压进一步增大与减压的量相应的量。由此,液体喷出头20内的液体的弯液面进一步向上游进行移动。能够在液体喷出头20内包含喷嘴21N的部分中形成空气的区域。当使泵47以必要的旋转量而反转驱动时,工作人员停止由操作部47A实施的操作。以此方式,对贮留部33、35进行减压。
另外,工作人员使用操作部74而对切换机构48的凸轮进行切换操作。通过凸轮的切换操作,从而选择将第一选择阀73a、第五选择阀73e、第八选择阀73h、第十选择阀73j以及第十一选择阀73k闭阀的切换位置。由此,使贮留部33、35的减压被维持。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除了同样地获得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所述(1)~(4)的效果以外,还获得以下的效果。
(8)液体喷出装置11具备阀38、40和控制部100,其中,所述阀38、40被设置在供给流道87的中途处,并能够对供给流道87进行开闭,所述控制部100能够对阀38、40的开闭进行控制。阀38、40以能够在电源断开时通过手动来进行开闭的方式而构成。根据该结构,即使在电源断开状态下从液体喷出头20上拆下供给流道87,也能够通过以手动方式来打开阀38、40从而使负压作用于接头部88的连接部89上。因此,能够抑制从液体喷出头20上拆下供给流道87时的液体的滴下。
(9)还具备减压部76和减压维持部77,其中,所述减压部76能够对贮留部86内的空间进行减压,所述减压维持部77能够维持由减压部76实施的减压。减压部76以及减压维持部77以能够进行由控制部100实施的控制的方式而构成,并且以能够通过手动来进行操作的方式而构成。根据该结构,在从液体喷出头20上拆下供给流道87的情况下,能够使负压作用于接头部88的连接部89上。
本实施方式能够以如下那样进行变更来实施。本实施方式以及以下的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来实施。
·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部100在增大液室41的容积的方向上使容量可变机构58进行驱动从而向液室41内引入液体的次数也可以为一次。即,也可以为仅实施步骤S11的处理的结构。
·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容量可变机构58的液室41与接头部88之间的位置上设置对供给流道87进行开闭的流道阀。也可以在增大液室41的容积而使液体喷出头20内的液体向上游(接头部88侧)引入时将流道阀打开,并且在将引入至液室41中的液体向第一贮留室62送入时将流道阀关闭。
·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将接头部88从液体喷出头20的被连接部22拆下时使第一阀38以及第二阀40处于打开状态。
·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在头更换时对第一贮留室62以及第二贮留室68进行减压。根据该结构,在将接头部88从液体喷出头20拆下时,能够使液体更难以从连接部89滴下。
·在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以及上述变更例中,也可以在头更换时仅对第一贮留室62以及第二贮留室68中的一方进行减压。
·在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头更换时将第一阀38以及第二阀40中的一方设为打开状态。
·在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在头更换时对第一贮留室62以及第二贮留室68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进行减压的结构。
·液体喷出头20的更换位置PH2也可以为,与头部21通过盖116而被压盖的压盖位置相同的位置。此外,液体喷出头20也可以不是在更换时移动至与印刷中以及印刷待机中的位置不同的高度位置的升降式。
·泵47、75并未被限定于管泵,也可以为其他泵。例如,也可以为隔膜式泵或者齿轮泵等。
·液体供给部81并未被限定于配置在液体喷出装置11的装置主体12内的方式,也可以为经由管等而与装置主体12连接的外置方式。
·卡止部91和被卡止部88A并未被限定于卡止部91为突部且被卡止部88A为凹部的方式,也可以为相反的方式。关于卡止部91和被卡止部92A,突部和凹部也可以为相反的方式。
·在保持部90中,与接头部88卡止的卡止部91、和与盖92卡止的卡止部91也可以被分别设置。
·卡止部91也可以为卡扣配合。
·接头部88也可以不具备被卡止部88A。卡止部91也可以为,具有与接头部88的侧面抵接而将接头部88限制在保持位置上的限制面的结构。
·第一贮留部33或者第二贮留部35也可以具有用户能够对液量进行目视确认的窗部。
·贮留部86也可以为一个,而不分为第一贮留部33和第二贮留部35这两个。
·贮留部86也可以为液体收纳体82。也就是说,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一贮留部33以及第二贮留部35废除。也可以为,被安装于安装部83中的液体收纳体82作为贮留部而与供给流道87连接的结构。
·也可以为,在液体循环时来自液体喷出头20的液体通过返回流道39而返回至第二贮留室68的结构。
·供给流道87并未被限定于包含运送流道37和返回流道39的液体循环型的流道,也可以为相当于运送流道37的针对每种颜色而仅包含一条的供给流道87。
·液体收纳体82并未被限定于墨盒等盒,也可以为以相对于安装部83而可拆装的方式而构成的罐。贮留部86也可以为相对于装置主体12而不能拆装的罐、且通过用户来补充液体的罐。
·在更换时拆下液体喷出头20的开口12D也可以被形成在装置主体的侧部上。例如,也可以从装置主体12的背面的开口对液体喷出头20进行更换。
·保持部90的配置位置并未被限定于安装部83的上方,也可以为安装部83的侧方。
·液体喷出装置11也可以为串行打印机。在此情况下,串行式的液体喷出头20具有头部21、和设置有头部21的能够在宽度方向X上移动的滑架。被连接于供给流道87的一端上的接头部88与设置在滑架上的被连接部22相连接。
·液体喷出装置也可以为喷墨方式的印染装置。而且,印染装置也可以具备对接头部88进行载置的保持部90,除此以外也可以具备盖92。另外,印染装置也可以实施滴液抑制控制。
·液体喷出装置11并未被限定于复合机。液体喷出装置11也可以不具备图像读取部13。
·液体喷出装置11也可以为喷出油墨以外的其他液体的液体喷出装置。例如,列举出印刷用的前处理液以及后处理液等。作为液体喷出装置成为微小量的液滴而被喷出的液体的状态,也包括粒状、泪状、拖尾成线状的状态。此处所说的液体只要为能够从液体喷出装置被喷出这样的材料即可。例如,液体只要为物质是液相时的状态的液体即可,包括粘性较高或者较低的液状体、溶胶、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状金属、金属熔体之类的流状体。液体部件包括作为物质的一个状态的液体,还包括由颜料、金属粒子等固体物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溶解、分散或者混合于溶剂中而形成的物质等。
以下,对根据所述实施方式以及变更例而被推导出的技术思想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记载。
(A)液体喷出装置具备:液体喷出头,其能够喷出液体;贮留部,其被设置在与所述液体喷出头相比而较低的位置上,并能够对向所述液体喷出头供给的液体进行贮留;供给流道,其上设置有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出头而可拆装的接头部,并能够使所述液体喷出头与所述贮留部连通;保持部,其能够对从所述液体喷出头上拆下的所述接头部进行保持,所述接头部具有与所述液体喷出头相连接的连接部,所述保持部被构成为,能够以使所述连接部朝上的状态而对所述接头部进行保持。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从液体喷出头上拆下了供给流道的接头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液体从接头部的连接部的滴下。
(B)在上述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设为,还具备盖,所述盖以可拆装的方式而被设置在所述保持部上,并且相对于从所述液体喷出头上拆下的所述接头部的所述连接部而可拆装。
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抑制液体从连接部的滴下。
(C)在上述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设为,所述保持部被构成为上方开口的有底箱状。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液体从连接部滴下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向其他部分的附着。
(D)在上述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设为,还具备:阀,其被设置在所述供给流道的中途处,并能够对所述供给流道进行开闭;控制部,其能够对所述阀的开闭进行控制,所述阀以能够在电源断开时通过手动来进行开闭的方式而构成。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电源断开状态从液体喷出头上拆下供给流道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以手动方式打开阀从而使负压作用于接头部的连接部上。因此,能够抑制从液体喷出头拆下供给流道时的液体的滴下。
(E)在上述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设为,所述阀为在电源断开时自动地将所述供给流道封闭的常闭方式的阀。
根据该结构,能够对在电源断开时因不测的事态而从喷嘴持续溢出液体的情况进行抑制。
(F)在上述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设为,还具备:减压部,其能够对所述贮留部内的空间进行减压;减压维持部,其能够维持由所述减压部实施的减压,所述减压部以及所述减压维持部以能够进行由所述控制部实施的控制的方式而构成,并且以能够通过手动来进行操作的方式而构成。
根据该结构,在从液体喷出头上拆下供给流道的情况下,能够使负压作用于接头部的连接部上。
(G)在上述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设为,还具备驱动部,所述供给流道在至少一部分中具备具有挠性的挠性部,所述驱动部使所述挠性部向所述供给流道的容积变大的方向进行位移,并且能够维持所述挠性部进行了位移的状态,所述驱动部以能够进行由所述控制部实施的控制的方式而构成,并且以能够通过手动来进行操作的方式而构成。
根据该结构,在从液体喷出头上拆下供给流道的情况下,能够使负压进一步作用于接头部的连接部上。
(H)在上述液体喷出装置中,也可以设为,还具备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以可拆装的方式而设置有能够对向所述贮留部供给的液体进行收纳的液体收纳体,所述液体喷出头具有能够与所述接头部的所述连接部相连接的被连接部,所述保持部被设置在相比于所述液体喷出头的所述被连接部而更靠近所述供给流道的作为所述贮留部侧的一端的基端的位置上。
根据该结构,易于使保持部对从液体喷出头上拆下后的接头部进行保持。例如,在工作人员将所拆下的接头部载置于保持部上时,不易对供给流道施加由拉伸、折断或者扭转等而产生的负载。
符号说明
11…液体喷出装置;12…装置主体;12A…凹部;12C…框架;12D…开口;12F…框架部;13…图像读取部;13A…读取部;13B…自动馈送部;13C…原稿馈送托盘;13D…原稿排出托盘;14…介质收纳部;15…馈送部;16…输送路径;17…输送部;18…堆料机;18A…排出托盘;19…显示部;19A…操作部;20…液体喷出头;21…头部;21A…喷嘴面;21N…喷嘴;22…被连接部;23…馈送辊;24…分离部;26…输送辊;27…输送带;27a…输送面;28…辊;29…收纳室;30…导出部;31…导出阀;33…第一贮留部;34…连通通道;35…第二贮留部;36…单向阀;37…构成供给流道的运送流道;38…作为阀的一个示例的第一阀;39…构成供给流道的返回流道;40…作为阀的一个示例的第二阀;41…液室;42…挠性部;44…第一流道;45…第二流道;46…过滤器;47…泵;47A…操作部;48…切换机构;49…压力传感器;50…大气开放通道;51…加压流道;52…连接流道;53…空气室;54…弹簧;55…空气流道;57…驱动机构;58…容量可变机构;59…驱动部;60…导入部;61…导入阀;62…第一贮留室;63…液面检测部;64…第一气液分离膜;66…第一液面;68…第二贮留室;69…第二气液分离膜;70…第二液面;72…细管部;73a…第一选择阀;73b…第二选择阀;73c…第三选择阀;73d…第四选择阀;73e…第五选择阀;73f…第六选择阀;73g…第七选择阀;73h…第八选择阀;73i…第九选择阀;73j…第十选择阀;73k…第十一选择阀;74…操作部;75…泵;75A…操作部;76…减压部;77…减压维持部;80…液体供给单元;81…液体供给部;82…液体收纳体;83…安装部;84…针部;85…供给机构;86…贮留部;87…供给流道;87A…可变部;87B…固定部;87E…基端;88…接头部;88A…被卡止部;89…连接部;89A…管部;90…保持部;90A…开口;90B…载置面;92…盖;92A…被卡止部;95…维护部;100…控制部;110…移动机构;111…齿条;112驱动齿轮;113…电机;115…盖单元;116…盖;120…移动机构;121…齿条;122驱动齿轮;123…电机;M…介质;PH1…印刷位置;PH2…更换位置;HL…开口;X…进深方向(宽度方向);Z…铅直方向;DC…输送方向。

Claims (8)

1.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体喷出头,其能够喷出液体;
贮留部,其被设置在与所述液体喷出头相比而较低的位置上,并能够对向所述液体喷出头供给的液体进行贮留;
供给流道,其上设置有相对于所述液体喷出头而可拆装的接头部,并能够使所述液体喷出头与所述贮留部连通;
保持部,其能够对从所述液体喷出头上拆下的所述接头部进行保持,
所述接头部具有与所述液体喷出头相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保持部被构成为,能够以使所述连接部朝上的状态而对所述接头部进行保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盖,所述盖以可拆装的方式而被设置在所述保持部上,并且所述盖相对于从所述液体喷出头上拆下的所述接头部的所述连接部而可拆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被构成为上方开口的有底箱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阀,其被设置在所述供给流道的中途处,并能够对所述供给流道进行开闭;
控制部,其能够对所述阀的开闭进行控制,
所述阀以能够在电源断开时通过手动来进行开闭的方式而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为在电源断开时自动地将所述供给流道封闭的常闭方式的阀。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减压部,其能够对所述贮留部内的空间进行减压;
减压维持部,其能够维持由所述减压部实施的减压,
所述减压部以及所述减压维持部以能够进行由所述控制部实施的控制的方式而构成,并且以能够通过手动来进行操作的方式而构成。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驱动部,
所述供给流道在至少一部分上具备具有挠性的挠性部,
所述驱动部使所述挠性部向所述供给流道的容积变大的方向进行位移,并且能够维持所述挠性部进行了位移的状态,
所述驱动部以能够进行由所述控制部实施的控制的方式而构成,并且以能够通过手动来进行操作的方式而构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以可拆装的方式而设置有对向所述贮留部供给的液体进行收纳的液体收纳体,
所述液体喷出头具有能够与所述接头部的所述连接部相连接的被连接部,
所述保持部被设置在相比于所述液体喷出头的所述被连接部而更靠近所述供给流道的作为所述贮留部侧的一端的基端的位置上。
CN202310150245.1A 2022-02-25 2023-02-21 液体喷出装置 Pending CN1166534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28221 2022-02-25
JP2022028221A JP2023124454A (ja) 2022-02-25 2022-02-25 液体吐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3436A true CN116653436A (zh) 2023-08-29

Family

ID=87717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50245.1A Pending CN116653436A (zh) 2022-02-25 2023-02-21 液体喷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71421A1 (zh)
JP (1) JP2023124454A (zh)
CN (1) CN116653436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71421A1 (en) 2023-08-31
JP2023124454A (ja) 2023-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9128506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インク供給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2018058255A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の流体排出方法
CN109484026B (zh) 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喷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7042698B (zh) 液体收纳体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JP2011178014A (ja) 液体噴射装置
US9956784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liquid supply method
JP2010208188A (ja) 気泡除去方法
JP2010208187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2018138335A (ja) 液体噴射装置
US9994035B2 (en) Filter unit and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US7422308B2 (e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JP2018192757A (ja) 液体供給装置、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供給方法
CN107053841B (zh) 液体喷射装置
JP2011110833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6488897B2 (ja) 液体吐出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8034378A (ja) 液体供給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5983827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16653436A (zh) 液体喷出装置
JP2013136196A (ja) 記録装置
JP6737059B2 (ja) 液体供給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6737096B2 (ja) 液体充填方法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US11813876B2 (en) Printer,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storing computer-readable instructions
JP5776806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5488737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CN107718881B (zh)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供给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