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52260A - 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52260A
CN116652260A CN202310941685.9A CN202310941685A CN116652260A CN 116652260 A CN116652260 A CN 116652260A CN 202310941685 A CN202310941685 A CN 202310941685A CN 116652260 A CN116652260 A CN 1166522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annular
column
fixedly connected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416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52260B (zh
Inventor
王守东
岳晓露
郑帅
贺朝阳
张贺
曹克源
张萌
徐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Shenzhou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Shenzhou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Shenzhou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Shenzhou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4168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522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52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22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522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522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3/00Milling particular work; Special milling operations; Machin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so far as specially adapted to milling machines or cut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一移动柱、第二移动柱、第三移动柱和底座;所述第一移动柱在第一固定柱上竖直进给;所述第二移动柱在第一移动柱上水平进给;所述第三移动柱在第二移动柱内竖直进给;所述第三移动柱底端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槽底上固接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端部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通过固定件固定有铣削刀;以解决铣削刀进行加工时,会导致铣削的杂质条卷起,出现缠绕成团的情况,缠绕的杂质会将铣削刀缠绕,影响后续的端面处理,因此需要人工进行停机,手动取下缠绕成团的铣削杂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封头是容器的一个部件,是以焊接方式连接筒体;封头是压力容器上的端盖,是压力容器的一个主要承压部件,所起的作用是密封作用,且是石油化工、原子能到食品制药诸多行业压力容器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
现有技术中,在对封头端口内壁、外壁和端面进行铣削加工处理时,一般是利用铣削刀具进行加工处理,但是在加工过程中,在对封头进行加工处理时,特别是在对封头端面进行加工处理时,因此时封头端面是水平放置,铣削刀进行加工时,会导致铣削的杂质条卷起,出现缠绕成团的情况,缠绕的杂质会将铣削刀缠绕,影响后续的端面处理,因此需要人工进行停机,手动取下缠绕成团的铣削杂质,但是因铣削杂质是细丝状,较为锋利,易导致工人受伤,同时取下操作不便,而且需要停机操作,会大大影响加工效率。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在对封头端口内壁、外壁和端面进行铣削加工处理时,一般是利用铣削刀具进行加工处理,但是在加工过程中,在对封头进行加工处理时,特别是在对封头端面进行加工处理时,因此时封头端面是水平放置,铣削刀进行加工时,会导致铣削的杂质条卷起,出现缠绕成团的情况,缠绕的杂质会将铣削刀缠绕,影响后续的端面处理,因此需要人工进行停机,手动取下缠绕成团的铣削杂质,但是因铣削杂质是细丝状,较为锋利,易导致工人受伤,同时取下操作不便,而且需要停机操作,会大大影响加工效率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一移动柱、第二移动柱、第三移动柱和底座;所述第一移动柱在第一固定柱上竖直进给;所述第二移动柱在第一移动柱上水平进给;所述第三移动柱在第二移动柱内竖直进给;所述第三移动柱底端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槽底上固接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端部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通过固定件固定有铣削刀;所述第二固定柱外圆壁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上转动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外圆壁上固接有一组环形刀片;所述环形板通过动力件转动;所述底座上通过转动组件设有封头本体;所述铣削刀的底面、环形刀片的最低点和转动块底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现有技术中,在对封头端口内壁、外壁和端面进行铣削加工处理时,一般是利用铣削刀具进行加工处理,但是在加工过程中,在对封头进行加工处理时,特别是在对封头端面进行加工处理时,因此时封头端面是水平放置,铣削刀进行加工时,会导致铣削的杂质条卷起,出现缠绕成团的情况,缠绕的杂质会将铣削刀缠绕,影响后续的端面处理,因此需要人工进行停机,手动取下缠绕成团的铣削杂质,但是因铣削杂质是细丝状,较为锋利,易导致工人受伤,同时取下操作不便,而且需要停机操作,会大大影响加工效率,为此本发明在工作时,其中第一移动柱在第一固定柱上竖直进给和第二移动柱在第一移动柱上水平进给与第三移动柱在第二移动柱上竖直进给均是现有技术,因此不作阐述,参考三轴机床移动,同时第三移动柱在第二移动柱上移动和第二移动柱在第一移动柱上移动均是精细移动,处于精加工范围,而第一移动柱在第一固定柱上的移动处于调节,适用不同齿轮的大型封头件;同时在进行工作时,在对封头本体进行端面和外壁进行加工时,封头本体会通过转动组件进行逆时针转动,让封头本体和铣削刀的铣削面相互贴合加工操作,同时动力件会带动环形板转动,环形板转动会带动环形刀片转动,环形刀片转动具有切割力,铣削下的缠绕杂质,在进行缠绕时,会先和环形刀片相互接触,此时因环形刀片具有转动切割片,能快速将铣削的杂质进行切断,且切断的杂质不能形成长条,进而自然再无收卷力,进而有效避免铣削杂质缠绕在铣削刀上,保证其铣削质量,同时采用环形刀片的转动,能够避免人工停机处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避免工作人员出现受伤的情况,同时所述铣削刀的底面、环形刀片的最低点和转动块底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不仅能够方便对缠绕的铣削杂质进行切断清理,也不会影响铣削刀的水平铣削移动。
优选的,所述动力件包括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固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转动轴,且第一转动轴上端部上固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环形板靠近第一凹槽槽底的端部上固接有环形齿条;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一凹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齿轮和环形齿条相互啮合;工作时,在进行工作时,开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因第一齿轮和环形齿条相互啮合,进而带动环形板转动,进而带动环形刀片进行转动,形成切割力,同时第一齿轮和环形齿条的内径大致相同,能够准确调节处理,在对其进行外壁和内壁进行操作时,可以停机处理,不会浪费额外能源。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圆壁上开设有第二环形槽,且环形板覆盖第二环形槽;所述环形刀片的内环伸入第二环形槽内;所述第二环形槽内开设有一组第三凹槽,且第三凹槽位于相邻的环形刀片之间;所述第三凹槽侧壁通过弹簧固接有移动柱,且移动柱滑动连接在第三凹槽内壁上;所述移动柱上转动连接有碰撞球;所述环形板内圆壁上开设有一组第三环形槽,且第三环形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组倒直角梯形槽,且一组倒直角梯形槽首尾相连,一组倒直角梯形槽和第三环形槽相互连通;所述移动柱顶端位于第三环形槽和倒直角梯形槽内;工作时,第二固定柱不动,但是环形板转动,同时因环形板转动时,会带动一组倒直角梯形槽和第三环形槽转动,环形板转动,会让移动柱在倒直角梯形槽和第三环形槽内移动,在移动柱的弹簧力的作用下,会一直存在靠近倒直角梯形槽的趋势力,然后移动柱端部先和倒直角梯形槽的斜面相互接触,然后顺着斜面移动,让移动柱对弹簧进行挤压,然后在脱离倒直角梯形槽的斜面后,直接通过直角面,在弹簧力的左右下移动柱瞬时进行移动,进而带动碰撞球和位于第二环形槽内的环形刀片内环端的侧壁进行碰撞操作,让其产生碰撞力度,让环形刀片进行震颤操作,不仅能增大切割力度,也方便方便进行自清理操作,避免铣削碎屑的依附,同时第二固定柱的内会设有减震层如聚合聚苯板等,同时产生的震动力不会影响铣削刀的铣削。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管;所述第三移动柱底端内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管,且转动管底端固接在转动块内;所述转动管位于第二空腔的外侧壁上固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二空腔顶端固接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端部上固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相互啮合;工作时,在需要进行内壁处理时,此时先调整转动块进入封头本体内部,然后通过第二电机转动进而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相互啮合,带动转动管转动,进而让转动块转动,让切削刀旋转半周,同时此时在进行封头本体内壁铣削时,因铣削刀的铣削面变换位置,此时会通过转动组件带动封头本体进行顺时针转动,让封头本体和铣削片的进行贴合加工操作,保证加工质量,同时利用转动块的转动,能够实现利用同一刀具装置同时实现封头本体端面、外壁和内壁的铣削处理。
优选的,所述第三移动柱底端上开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限位槽;所述转动块顶端上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槽底通过弹簧固接有卡位块;所述卡位块靠近铣削刀的切削面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斜面;工作时,在利用铣削刀进行铣削处理时,此时是封头本体转动,但是铣削刀会受到两者加工的推动力,但是第二电机的本身的制动力不足,且过大易导致第二电机损坏,故设有卡位块,且卡位块上设有第一斜面,另一侧壁为平面,在外壁加工时,此时卡位块的平面壁和限位槽平面壁相互接触,进而限位推动力,保证铣削质量,同时在需要进行内壁转动时,转动块逆时针转动,让第一斜面和限位槽的侧壁相互接触,进而利用第一斜面让整体下移,方便进行调整,同时在进行内壁时,此时因封头本体时顺时针操作,受到的推动力会让因卡位块的平面壁再次和限位槽的侧壁相互接触进行支撑操作,同时需要进行再次转动转动块,还是顺时针操作,让转动块转动恢复原位,平时的稳定是通过第二电机的自身制动进行操作,而在进行铣削时,是通过卡位块进行限位支撑。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接有凸轮;所述第一空腔顶端通过弹簧固接有压板,且压板上固接有顶杆,顶杆顶端伸入第四凹槽内;工作时,在第一电机工作时,此时会通过凸轮带动压板上下移动,进而让顶杆在第四凹槽内上下移动,能够有效起到安全操作,避免在第一电机未停机时,进行转动块的调节转动,防呆法的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定位槽;所述铣削刀包括刀头和刀身;所述刀头固接在刀身端部上;所述刀身为圆柱状;所述刀身上开设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转动块侧壁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且第二螺纹杆伸入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固定柱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且第一螺纹杆底端伸入第二凹槽内;工作时,利用刀头进行铣削,刀身进行安装,刀身插入第二凹槽内,然后通过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进行限位进入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内,以完成进行安装,同时拆卸方便,且不会影响其余零件的运动。
优选的,所述刀头靠近刀身的侧壁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第二固定柱端部面上固接有弧形球;工作时,因刀身为圆柱形,为了方便将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插入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内,利用弧形槽和弧形球的相互贴合,进行导向限位的操作,方便安装。
优选的,所述转动管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软管,且第一软管伸入第三移动柱外;所述第二固定柱的靠近端部上外侧壁上固接有一对对称分布得竹节管;所述竹节管通过软管和转动管底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软管、转动管、软管和竹节管处于连通状态;工作时,第一软管能够通入切削液,切削液通过第一软管、转动管、竹节管和软管,进而让切削液通过竹节管喷出,因竹节管是可调塑料冷却管,能够方便将竹节管进行调节位置,对准切削位置,方便进行冷却处理,同时不影响铣削和转动块的转动调节。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动力盘;所述底座中部转动连接有动力盘;所述动力盘顶端通过连接杆固接有环形盘;所述环形盘顶端开设有一组卡位槽;所述环形盘上放置封头本体;所述封头本体上焊接有耳板,且耳板的底端插入卡位槽内;工作时,设有环形盘能够方便将封头本体的底端放入,同时在封头本体上焊接有耳板,且耳板插入卡位槽内,能够方便利用动力盘带动封头本体进行转动操作,同时耳板后续会进行拆卸处理,同时动力盘能够自主顺逆自转,动力盘的转动为现有技术,此处不作阐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通过动力件会带动环形板转动,环形板转动会带动环形刀片转动,环形刀片转动具有切割力,铣削下的缠绕杂质,在进行缠绕时,会先和环形刀片相互接触,此时因环形刀片具有转动切割片,能快速将铣削的杂质进行切断,且切断的杂质不能形成长条,进而自然再无收卷力,进而有效避免铣削杂质缠绕在铣削刀上,保证其铣削质量,同时采用环形刀片的转动,能够避免人工停机处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避免工作人员出现受伤的情况,同时所述铣削刀的底面、环形刀片的最低点和转动块底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不仅能够方便对缠绕的铣削杂质进行切断清理,也不会影响铣削刀的水平铣削移动。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通过碰撞球和位于第二环形槽内的环形刀片内环端的侧壁进行碰撞操作,让其产生碰撞力度,让环形刀片进行震颤操作,不仅能增大切割力度,也方便方便进行自清理操作,避免铣削碎屑的依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转动组件的爆炸图;
图3是转动块的立体图;
图4是转动块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第二固定柱的剖视图;
图7是转动块的侧剖图;
图8是转动块的爆炸图;
图9是转动块的侧视图;
图10是环形板和第二固定柱的剖视图;
图11是第三环形槽和倒直角梯形槽的平面展开图;
图中:1、第一固定柱;11、第一移动柱;12、第二移动柱;13、第三移动柱;14、转动块;15、底座;16、封头本体;17、第一凹槽;18、第二固定柱;19、第二凹槽;2、铣削刀;21、第一环形槽;22、环形板;23、环形刀片;24、第一空腔;25、第一电机;26、第一转动轴;27、第一齿轮;28、环形齿条;3、第二环形槽;31、第三凹槽;32、移动柱;33、碰撞球;34、第三环形槽;35、倒直角梯形槽;4、第二空腔;41、第二电机;42、第二转动轴;43、第二齿轮;44、转动管;45、第三齿轮;5、限位槽;51、第四凹槽;52、卡位块;53、第一斜面;54、凸轮;55、顶杆;56、压板;7、刀头;71、刀身;73、第一定位槽;74、第二定位槽;75、第一螺纹杆;76、第二螺纹杆;8、弧形槽;81、弧形球;82、第一软管;83、竹节管;85、动力盘;86、连接杆;87、环形盘;88、卡位槽;89、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包括第一固定柱1、第一移动柱11、第二移动柱12、第三移动柱13和底座15;所述第一移动柱11在第一固定柱1上竖直进给;所述第二移动柱12在第一移动柱11上水平进给;所述第三移动柱13在第二移动柱12内竖直进给;所述第三移动柱13底端设有转动块14;所述转动块14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7;所述第一凹槽17槽底上固接有第二固定柱18;所述第二固定柱18端部上开设有第二凹槽19;所述第二凹槽19内通过固定件固定有铣削刀2;所述第二固定柱18外圆壁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21;所述第一环形槽21上转动连接有环形板22;所述环形板22的外圆壁上固接有一组环形刀片23;所述环形板22通过动力件转动;所述底座15上通过转动组件设有封头本体16;所述铣削刀2的底面、环形刀片23的最低点和转动块14底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现有技术中,在对封头端口内壁、外壁和端面进行铣削加工处理时,一般是利用铣削刀2具进行加工处理,但是在加工过程中,在对封头进行加工处理时,特别是在对封头端面进行加工处理时,因此时封头端面是水平放置,铣削刀2进行加工时,会导致铣削的杂质条卷起,出现缠绕成团的情况,缠绕的杂质会将铣削刀2缠绕,影响后续的端面处理,因此需要人工进行停机,手动取下缠绕成团的铣削杂质,但是因铣削杂质是细丝状,较为锋利,易导致工人受伤,同时取下操作不便,而且需要停机操作,会大大影响加工效率,为此本发明在工作时,其中第一移动柱11在第一固定柱1上竖直进给和第二移动柱12在第一移动柱11上水平进给与第三移动柱13在第二移动柱12上竖直进给均是现有技术,因此不作阐述,参考三轴机床移动,同时第三移动柱13在第二移动柱12上移动和第二移动柱12在第一移动柱11上移动均是精细移动,处于精加工范围,而第一移动柱11在第一固定柱1上的移动处于调节,适用不同齿轮的大型封头件;同时在进行工作时,在对封头本体16进行端面和外壁进行加工时,封头本体16会通过转动组件进行逆时针转动,让封头本体16和铣削刀2的铣削面相互贴合加工操作,同时动力件会带动环形板22转动,环形板22转动会带动环形刀片23转动,环形刀片23转动具有切割力,铣削下的缠绕杂质,在进行缠绕时,会先和环形刀片23相互接触,此时因环形刀片23具有转动切割片,能快速将铣削的杂质进行切断,且切断的杂质不能形成长条,进而自然再无收卷力,进而有效避免铣削杂质缠绕在铣削刀2上,保证其铣削质量,同时采用环形刀片23的转动,能够避免人工停机处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避免工作人员出现受伤的情况,同时所述铣削刀2的底面、环形刀片23的最低点和转动块14底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不仅能够方便对缠绕的铣削杂质进行切断清理,也不会影响铣削刀2的水平铣削移动。
所述动力件包括第一空腔24;所述第一空腔24内固接有第一电机25;所述第一电机25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转动轴26,且第一转动轴26上端部上固接有第一齿轮27;所述环形板22靠近第一凹槽17槽底的端部上固接有环形齿条28;所述第一空腔24和第一凹槽17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齿轮27和环形齿条28相互啮合;工作时,在进行工作时,开动第一电机25,第一电机25带动第一齿轮27转动,因第一齿轮27和环形齿条28相互啮合,进而带动环形板22转动,进而带动环形刀片23进行转动,形成切割力,同时第一齿轮27和环形齿条28的内径大致相同,能够准确调节处理,在对其进行外壁和内壁进行操作时,可以停机处理,不会浪费额外能源。
所述第一环形槽21的圆壁上开设有第二环形槽3,且环形板22覆盖第二环形槽3;所述环形刀片23的内环伸入第二环形槽3内;所述第二环形槽3内开设有一组第三凹槽31,且第三凹槽31位于相邻的环形刀片23之间;所述第三凹槽31侧壁通过弹簧固接有移动柱32,且移动柱32滑动连接在第三凹槽31内壁上;所述移动柱32上转动连接有碰撞球33;所述环形板22内圆壁上开设有一组第三环形槽34,且第三环形槽34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组倒直角梯形槽35,且一组倒直角梯形槽35首尾相连,一组倒直角梯形槽35和第三环形槽34相互连通;所述移动柱32顶端位于第三环形槽34和倒直角梯形槽35内;工作时,第二固定柱18不动,但是环形板22转动,同时因环形板22转动时,会带动一组倒直角梯形槽35和第三环形槽34转动,环形板22转动,会让移动柱32在倒直角梯形槽35和第三环形槽34内移动,在移动柱32的弹簧力的作用下,会一直存在靠近倒直角梯形槽35的趋势力,然后移动柱32端部先和倒直角梯形槽35的斜面相互接触,然后顺着斜面移动,让移动柱32对弹簧进行挤压,然后在脱离倒直角梯形槽35的斜面后,直接通过直角面,在弹簧力的左右下移动柱32瞬时进行移动,进而带动碰撞球33和位于第二环形槽3内的环形刀片23内环端的侧壁进行碰撞操作,让其产生碰撞力度,让环形刀片23进行震颤操作,不仅能增大切割力度,也方便方便进行自清理操作,避免铣削碎屑的依附,同时第二固定柱18的内会设有减震层如聚合聚苯板等,同时产生的震动力不会影响铣削刀2的铣削。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管44;所述第三移动柱13底端内开设有第二空腔4;所述第二空腔4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管44,且转动管44底端固接在转动块14内;所述转动管44位于第二空腔4的外侧壁上固接有第三齿轮45;所述第二空腔4顶端固接有第二电机41,且第二电机41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转动轴42,第二转动轴42端部上固接有第二齿轮43;所述第二齿轮43和第三齿轮45相互啮合;工作时,在需要进行内壁处理时,此时先调整转动块14进入封头本体16内部,然后通过第二电机41转动进而通过第二齿轮43和第三齿轮45相互啮合,带动转动管44转动,进而让转动块14转动,让切削刀旋转半周,同时此时在进行封头本体16内壁铣削时,因铣削刀2的铣削面变换位置,此时会通过转动组件带动封头本体16进行顺时针转动,让封头本体16和铣削片的进行贴合加工操作,保证加工质量,同时利用转动块14的转动,能够实现利用同一刀具装置同时实现封头本体16端面、外壁和内壁的铣削处理。
所述第三移动柱13底端上开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限位槽5;所述转动块14顶端上开设有第四凹槽51;所述第四凹槽51槽底通过弹簧固接有卡位块52;所述卡位块52靠近铣削刀2的切削面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斜面53;工作时,在利用铣削刀2进行铣削处理时,此时是封头本体16转动,但是铣削刀2会受到两者加工的推动力,但是第二电机41的本身的制动力不足,且过大易导致第二电机41损坏,故设有卡位块52,且卡位块52上设有第一斜面53,另一侧壁为平面,在外壁加工时,此时卡位块52的平面壁和限位槽5平面壁相互接触,进而限位推动力,保证铣削质量,同时在需要进行内壁转动时,转动块14逆时针转动,让第一斜面53和限位槽5的侧壁相互接触,进而利用第一斜面53让整体下移,方便进行调整,同时在进行内壁时,此时因封头本体16时顺时针操作,受到的推动力会让因卡位块52的平面壁再次和限位槽5的侧壁相互接触进行支撑操作,同时需要进行再次转动转动块14,还是顺时针操作,让转动块14转动恢复原位,平时的稳定是通过第二电机41的自身制动进行操作,而在进行铣削时,是通过卡位块52进行限位支撑。
所述第一转动轴26上固接有凸轮54;所述第一空腔24顶端通过弹簧固接有压板56,且压板56上固接有顶杆55,顶杆55顶端伸入第四凹槽51内;工作时,在第一电机25工作时,此时会通过凸轮54带动压板56上下移动,进而让顶杆55在第四凹槽51内上下移动,能够有效起到安全操作,避免在第一电机25未停机时,进行转动块14的调节转动,防呆法的设置。
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定位槽73;所述铣削刀2包括刀头7和刀身71;所述刀头7固接在刀身71端部上;所述刀身71为圆柱状;所述刀身71上开设有第一定位槽73和第二定位槽74;所述转动块14侧壁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76,且第二螺纹杆76伸入第二凹槽19内;所述第二固定柱18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75,且第一螺纹杆75底端伸入第二凹槽19内;工作时,利用刀头7进行铣削,刀身71进行安装,刀身71插入第二凹槽19内,然后通过第一螺纹杆75和第二螺纹杆76进行限位进入第一定位槽73和第二定位槽74内,以完成进行安装,同时拆卸方便,且不会影响其余零件的运动。
所述刀头7靠近刀身71的侧壁上开设有弧形槽8;所述第二固定柱18端部面上固接有弧形球81;工作时,因刀身71为圆柱72形,为了方便将第一螺纹杆75和第二螺纹杆76插入第一定位槽73和第二定位槽74内,利用弧形槽8和弧形球81的相互贴合,进行导向限位的操作,方便安装。
所述转动管44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软管82,且第一软管82伸入第三移动柱13外;所述第二固定柱18的靠近端部上外侧壁上固接有一对对称分布得竹节管83;所述竹节管83通过软管和转动管44底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软管82、转动管44、软管和竹节管83处于连通状态;工作时,第一软管82能够通入切削液,切削液通过第一软管82、转动管44、竹节管83和软管,进而让切削液通过竹节管83喷出,因竹节管83是可调塑料冷却管,能够方便将竹节管83进行调节位置,对准切削位置,方便进行冷却处理,同时不影响铣削和转动块14的转动调节。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动力盘85;所述底座15中部转动连接有动力盘85;所述动力盘85顶端通过连接杆86固接有环形盘87;所述环形盘87顶端开设有一组卡位槽88;所述环形盘87上放置封头本体16;所述封头本体16上焊接有耳板89,且耳板89的底端插入卡位槽88内;工作时,设有环形盘87能够方便将封头本体16的底端放入,同时在封头本体16上焊接有耳板89,且耳板89插入卡位槽88内,能够方便利用动力盘85带动封头本体16进行转动操作,同时耳板89后续会进行拆卸处理,同时动力盘85能够自主顺逆自转,动力盘85的转动为现有技术,此处不作阐述。
工作原理:在对封头本体16进行端面和外壁进行加工时,封头本体16会通过转动组件进行逆时针转动,让封头本体16和铣削刀2的铣削面相互贴合加工操作,同时动力件会带动环形板22转动,环形板22转动会带动环形刀片23转动,环形刀片23转动具有切割力,铣削下的缠绕杂质,在进行缠绕时,会先和环形刀片23相互接触,此时因环形刀片23具有转动切割片,能快速将铣削的杂质进行切断,且切断的杂质不能形成长条,进而自然再无收卷力,进而有效避免铣削杂质缠绕在铣削刀2上,保证其铣削质量,同时采用环形刀片23的转动,能够避免人工停机处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避免工作人员出现受伤的情况,同时所述铣削刀2的底面、环形刀片23的最低点和转动块14底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不仅能够方便对缠绕的铣削杂质进行切断清理,也不会影响铣削刀2的水平铣削移动;第二固定柱18不动,但是环形板22转动,同时因环形板22转动时,会带动一组倒直角梯形槽35和第三环形槽34转动,环形板22转动,会让移动柱32在倒直角梯形槽35和第三环形槽34内移动,在移动柱32的弹簧力的作用下,会一直存在靠近倒直角梯形槽35的趋势力,然后移动柱32端部先和倒直角梯形槽35的斜面相互接触,然后顺着斜面移动,让移动柱32对弹簧进行挤压,然后在脱离倒直角梯形槽35的斜面后,直接通过直角面,在弹簧力的左右下移动柱32瞬时进行移动,进而带动碰撞球33和位于第二环形槽3内的环形刀片23内环端的侧壁进行碰撞操作,让其产生碰撞力度,让环形刀片23进行震颤操作,不仅能增大切割力度,也方便方便进行自清理操作,避免铣削碎屑的依附,同时第二固定柱18的内会设有减震层如聚合聚苯板等,同时产生的震动力不会影响铣削刀2的铣削;在需要进行内壁处理时,此时先调整转动块14进入封头本体16内部,然后通过第二电机41转动进而通过第二齿轮43和第三齿轮45相互啮合,带动转动管44转动,进而让转动块14转动,让切削刀旋转半周,同时此时在进行封头本体16内壁铣削时,因铣削刀2的铣削面变换位置,此时会通过转动组件带动封头本体16进行顺时针转动,让封头本体16和铣削片的进行贴合加工操作,保证加工质量,同时利用转动块14的转动,能够实现利用同一刀具装置同时实现封头本体16端面、外壁和内壁的铣削处理;在利用铣削刀2进行铣削处理时,此时是封头本体16转动,但是铣削刀2会受到两者加工的推动力,但是第二电机41的本身的制动力不足,且过大易导致第二电机41损坏,故设有卡位块52,且卡位块52上设有第一斜面53,另一侧壁为平面,在外壁加工时,此时卡位块52的平面壁和限位槽5平面壁相互接触,进而限位推动力,保证铣削质量,同时在需要进行内壁转动时,转动块14逆时针转动,让第一斜面53和限位槽5的侧壁相互接触,进而利用第一斜面53让整体下移,方便进行调整,同时在进行内壁时,此时因封头本体16时顺时针操作,受到的推动力会让因卡位块52的平面壁再次和限位槽5的侧壁相互接触进行支撑操作,同时需要进行再次转动转动块14,还是顺时针操作,让转动块14转动恢复原位,平时的稳定是通过第二电机41的自身制动进行操作,而在进行铣削时,是通过卡位块52进行限位支撑。
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柱(1)、第一移动柱(11)、第二移动柱(12)、第三移动柱(13)和底座(15);所述第一移动柱(11)在第一固定柱(1)上竖直进给;所述第二移动柱(12)在第一移动柱(11)上水平进给;所述第三移动柱(13)在第二移动柱(12)内竖直进给;所述第三移动柱(13)底端设有转动块(14);所述转动块(14)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7);所述第一凹槽(17)槽底上固接有第二固定柱(18);所述第二固定柱(18)端部上开设有第二凹槽(19);所述第二凹槽(19)内通过固定件固定有铣削刀(2);所述第二固定柱(18)外圆壁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21);所述第一环形槽(21)上转动连接有环形板(22);所述环形板(22)的外圆壁上固接有一组环形刀片(23);所述环形板(22)通过动力件转动;所述底座(15)上通过转动组件设有封头本体(16);所述铣削刀(2)的底面、环形刀片(23)的最低点和转动块(14)底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件包括第一空腔(24);所述第一空腔(24)内固接有第一电机(25);所述第一电机(25)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转动轴(26),且第一转动轴(26)上端部上固接有第一齿轮(27);所述环形板(22)靠近第一凹槽(17)槽底的端部上固接有环形齿条(28);所述第一空腔(24)和第一凹槽(17)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齿轮(27)和环形齿条(28)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槽(21)的圆壁上开设有第二环形槽(3),且环形板(22)覆盖第二环形槽(3);所述环形刀片(23)的内环伸入第二环形槽(3)内;所述第二环形槽(3)内开设有一组第三凹槽(31),且第三凹槽(31)位于相邻的环形刀片(23)之间;所述第三凹槽(31)侧壁通过弹簧固接有移动柱(32),且移动柱(32)滑动连接在第三凹槽(31)内壁上;所述移动柱(32)上转动连接有碰撞球(33);所述环形板(22)内圆壁上开设有一组第三环形槽(34),且第三环形槽(34)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组倒直角梯形槽(35),且一组倒直角梯形槽(35)首尾相连,一组倒直角梯形槽(35)和第三环形槽(34)相互连通;所述移动柱(32)顶端位于第三环形槽(34)和倒直角梯形槽(3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移动柱(13)底端内开设有第二空腔(4);所述第二空腔(4)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管(44),且转动管(44)底端固接在转动块(14)内;所述转动管(44)位于第二空腔(4)的外侧壁上固接有第三齿轮(45);所述第二空腔(4)顶端固接有第二电机(41),且第二电机(41)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转动轴(42),第二转动轴(42)端部上固接有第二齿轮(43);所述第二齿轮(43)和第三齿轮(45)相互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移动柱(13)底端上开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限位槽(5);所述转动块(14)顶端上开设有第四凹槽(51);所述第四凹槽(51)槽底通过弹簧固接有卡位块(52);所述卡位块(52)靠近铣削刀(2)的切削面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斜面(5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26)上固接有凸轮(54);所述第一空腔(24)顶端通过弹簧固接有压板(56),且压板(56)上固接有顶杆(55),顶杆(55)顶端伸入第四凹槽(5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定位槽(73);所述铣削刀(2)包括刀头(7)和刀身(71);所述刀头(7)固接在刀身(71)端部上;所述刀身(71)为圆柱状;所述刀身(71)上开设有第一定位槽(73)和第二定位槽(74);所述转动块(14)侧壁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76),且第二螺纹杆(76)伸入第二凹槽(19)内;所述第二固定柱(18)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75),且第一螺纹杆(75)底端伸入第二凹槽(19)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7)靠近刀身(71)的侧壁上开设有弧形槽(8);所述第二固定柱(18)端部面上固接有弧形球(8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管(44)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软管(82),且第一软管(82)伸入第三移动柱(13)外;所述第二固定柱(18)的靠近端部上外侧壁上固接有一对对称分布得竹节管(83);所述竹节管(83)通过软管和转动管(44)底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软管(82)、转动管(44)、软管和竹节管(83)处于连通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动力盘(85);所述底座(15)中部转动连接有动力盘(85);所述动力盘(85)顶端通过连接杆(86)固接有环形盘(87);所述环形盘(87)顶端开设有一组卡位槽(88);所述环形盘(87)上放置封头本体(16);所述封头本体(16)上焊接有耳板(89),且耳板(89)的底端插入卡位槽(88)内。
CN202310941685.9A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 Active CN1166522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41685.9A CN116652260B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41685.9A CN116652260B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2260A true CN116652260A (zh) 2023-08-29
CN116652260B CN116652260B (zh) 2023-09-29

Family

ID=87722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41685.9A Active CN116652260B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52260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113808A (fr) * 1953-10-05 1956-04-04 Dispositif de fraisage
US4514120A (en) * 1982-04-29 1985-04-30 Hougen Everett D Chip breaker for annular hole cutting tools
US20090279964A1 (en) * 2008-05-12 2009-11-12 Gregory Aaron Hyatt Holder main body
CN112872400A (zh) * 2021-02-05 2021-06-01 孔婷婷 一种小型钻削铣床
CN113617245A (zh) * 2021-08-17 2021-11-09 江苏蛙鸣建筑装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环氧地坪漆的制备装置
CN215880038U (zh) * 2021-09-14 2022-02-22 河南神州精工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瓜瓣封头坡口加工工装
CN216398175U (zh) * 2021-11-02 2022-04-29 常州华晟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排屑效果好的机夹式数控铣刀
CN216398921U (zh) * 2021-10-25 2022-04-29 江苏维辰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式自动排屑数控切割机
CN115194232A (zh) * 2022-07-01 2022-10-18 何宽 一种具有床身升降装置且利用升降碎屑自清理的数控铣床
FR3124961A1 (fr) * 2021-07-08 2023-01-13 Airbus Operations Une tête d’un dispositif de coupe et dispositif de coupe equipe de ladite tête
CN115625363A (zh) * 2022-12-07 2023-01-20 广州艾玛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气阀板用钻孔加工工装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113808A (fr) * 1953-10-05 1956-04-04 Dispositif de fraisage
US4514120A (en) * 1982-04-29 1985-04-30 Hougen Everett D Chip breaker for annular hole cutting tools
US20090279964A1 (en) * 2008-05-12 2009-11-12 Gregory Aaron Hyatt Holder main body
CN112872400A (zh) * 2021-02-05 2021-06-01 孔婷婷 一种小型钻削铣床
FR3124961A1 (fr) * 2021-07-08 2023-01-13 Airbus Operations Une tête d’un dispositif de coupe et dispositif de coupe equipe de ladite tête
CN113617245A (zh) * 2021-08-17 2021-11-09 江苏蛙鸣建筑装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环氧地坪漆的制备装置
CN215880038U (zh) * 2021-09-14 2022-02-22 河南神州精工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瓜瓣封头坡口加工工装
CN216398921U (zh) * 2021-10-25 2022-04-29 江苏维辰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振动式自动排屑数控切割机
CN216398175U (zh) * 2021-11-02 2022-04-29 常州华晟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排屑效果好的机夹式数控铣刀
CN115194232A (zh) * 2022-07-01 2022-10-18 何宽 一种具有床身升降装置且利用升降碎屑自清理的数控铣床
CN115625363A (zh) * 2022-12-07 2023-01-20 广州艾玛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气阀板用钻孔加工工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52260B (zh) 2023-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82948A (zh) 一种避雷器外套去毛刺装置及方法
CN110883595B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定装夹具
CN116652260B (zh) 一种封头精加工设备
CN211916071U (zh) 一种换接法兰生产用切割设备
CN211516328U (zh) 一种机夹旋风铣刀
CN210025388U (zh) 一种薄膜的边膜切除装置
CN204366134U (zh) 带孔工件的表面开槽机
CN108818026A (zh) 一种生产加工制造设备的固定工装
CN114211341A (zh) 一种用于法兰加工的闭式模锻飞刺处理设备及使用方法
CN210501304U (zh) 一种流延机的切边装置
CN209207838U (zh) 一种避雷器外套去毛刺装置
CN102922305B (zh) 一种多工位超声波金属表面加工装置
CN220029636U (zh) 薄壁不锈钢管端口精整装置
CN211805226U (zh) 一种可以调节角度的机械加工用倒角装置
CN214768168U (zh) 一种工件固定结构
CN219404529U (zh) 一种聚合物锂电池隔离膜裁切设备
CN218195739U (zh) 偏心式刀筒的快拆机构
CN215746863U (zh) 一种插齿机用齿轮定位装置
CN212794287U (zh) 一种锯片毛刺去除装置
CN215432127U (zh) 一种用于光学元件的加工设备
CN216504393U (zh) 一种新型多自由度水刀切割机
CN114986282B (zh) 一种具有砂轮自动修正功能的开磨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10412925U (zh) 一种线切割螺母定位工装
CN116604357B (zh) 一种连接螺钉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
CN217121938U (zh) 一种转子支架加工用切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