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04056A - 一种复合套镗铰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套镗铰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04056A
CN116604056A CN202310676770.7A CN202310676770A CN116604056A CN 116604056 A CN116604056 A CN 116604056A CN 202310676770 A CN202310676770 A CN 202310676770A CN 116604056 A CN116604056 A CN 116604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holder
tool
hole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767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604056B (zh
Inventor
恽剑
李光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zhou Cnc Machinery To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izhou Cnc Machinery To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izhou Cnc Machinery To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izhou Cnc Machinery To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767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040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604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4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604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40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7/00Tools for turning or boring machines; Tools of a similar kind in general;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3B27/002Tools for turning or boring machines; Tools of a similar kind in general;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vibration damp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7/00Tools for turning or boring machines; Tools of a similar kind in general;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3B27/10Cutting tools with special provision for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77/00Reaming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3/00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23P23/02Machine tools for performing different machining oper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rilling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加工刀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提供了一种复合套镗铰刀,该一种复合套镗铰刀包括刀柄,所述刀座上开设有四个第一螺纹孔,四第一螺纹孔沿着所述刀座的外圆面等距分布,每一个第一螺纹孔内均设有一处第一螺栓,刀座的中部设有套设在刀柄上的安装孔,安装孔间隙配合于刀柄上,第一螺栓的内端进入安装孔内抵触在所述刀柄的外圆面上,利用第一螺栓的锁紧深度来调节两者之间的同轴度之外,还可通过调节动平衡螺栓在第二螺纹孔内的深度,来调节刀座与刀柄的同轴度,这样更好抑制了加工过程中刀具产生的振动,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减少了换刀频率,以及换刀后重新定位的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刀片的散热量较高,提高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套镗铰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刀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套镗铰刀。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汽车零部件产品都采用压铸铝材质,在产品(镗孔、套外圆、铰孔、槽加工)等多部位要加工时,并且有相关形位要求的不同加工类型时,一般采用不同类型的合金刀具对孔类工件的不同部位进行换刀加工,为了减少成本,除刀片造价较高以外,刀柄、刀头(或刀架)以及用于安装刀片的刀头(或刀架)是通过螺栓组装在一起的组合式结构,在镗孔加工时存在以下使用缺陷:
1、针对于不同直径的孔部以及倒角或轮槽部位加工时,频繁的更换刀片,会涉及刀片在刀架上频繁的重新定位,影响效率,多工位镗孔类的刀具安装使用时会产生较高的热量不易排放;2、刀具使用时因高速旋转,会造成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各组合部件之间会出现径向或轴向的松动,因此持续使用时,难以保证产品的位置度、圆柱度的精度要求,造成孔部加工后,其测量尺寸公差超出加工范围,易产生工件报废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在刀柄、刀架以及刀头等部位上设置调节功能,使镗孔类组合刀具在使用过程中的同轴度得到迅速较正,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同时还在刀片的安装位置上设置调节功能,减少换刀的频率,多工位镗孔刀片应用于镗孔加工时散热效率较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套镗铰刀,包括刀柄,所述刀柄的左端设有圆形的刀座,所述刀座上开设有四个第一螺纹孔,四第一螺纹孔沿着所述刀座的外圆面等距分布,每一个第一螺纹孔内均设有一处第一螺栓,刀座的中部设有套设在刀柄上的安装孔,安装孔间隙配合于刀柄上,第一螺栓的内端进入安装孔内抵触在所述刀柄的外圆面上,第一螺栓锁紧动作时能够调节所述刀座与所述刀柄之间的同轴度;所述刀座的左端设有刀架,刀架的左侧开设有U形刀口,U形刀口包括垂直于所述刀柄轴线的刀面和分别连接于刀面上下两端的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平行于所述刀柄的轴线,所述第一刀座上设有第一PCD刀片,所述第二刀座上设有第二PCD刀片,所述刀面上设有位于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之间的第三刀座,第三刀座的左端设有刀头,刀头上固定有第三PCD刀片,所述第一刀座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PCD刀片在所述刀柄的径向方上来回位移的第一调节结构,所述第二刀座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PCD刀片在所述刀柄的径向方上来回位移的第二调节结构,所述第三刀座上设有第三调节结构,所述第三调节结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三刀座在所述刀柄的径向方向上与刀架的同轴度实现微量调节,同时使得所述刀柄、刀架、以及刀头被微调致一体同轴;所述刀头上设有多工位刀槽,所述第三PCD刀片根据所述刀头的工位刀槽数量设置,所述第三刀座与刀面之间设有散热结构。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刀座上开设有八个第二螺纹孔,八个第二螺纹孔沿着所述刀座的外圆面等距分布,且每一个第二螺纹孔内均设有一根动平衡螺栓。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刀架由刀面的一端向刀座的一端开通有至少四个锁紧孔,每一个锁紧孔内均设有一根第二螺栓,通过第二螺栓将所述刀架固定连接于刀座,并使刀架、刀座以及所述刀柄共轴固定。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刀座上的第一刀槽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刀座上的第一调节螺钉,所述第一刀槽内设有垂直于所述刀柄轴线的第一槽轨,所述第一刀座的底面滑动配合于第一槽轨内,第一调节螺钉的内端贯穿至所述第一刀槽内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刀座,所述第二调节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二刀座上的第二刀槽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刀座的第二调节螺钉,所述第二刀槽内设有垂直于所述刀柄轴线的第二槽轨,所述第二刀座的底面滑动配合于第二槽轨内,第二调节螺钉的内端贯穿至所述第二刀槽内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刀座。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调节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刀面左端面上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刀柄共轴,所述第三调节结构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三刀座右端面上的定位块,定位块与所述第三刀座共轴,所述凸起上开设有对接孔,所述第三刀座通过定位块深于对接孔连接于所述刀架,所述凸起的圆周方向上贯穿有四个第三螺纹孔,每一个第三螺纹孔内设有一根第三螺栓,第三螺栓的内端贯穿在对接孔内将定位块锁紧在对接孔内,所述定位块的直径小于所述对接孔的孔径,所述定位块间隙配合于所述对接孔内,所述第三刀座与所述刀架之间连接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为长螺杆,固定螺栓穿过凸起并通过螺纹孔连接于所述刀架。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调节结构还包括第一径向调偏组件和第二径向调偏组件,所述第一径向调偏组件包括第一阶梯孔、第一调节螺柱以及第一弹簧垫,第一阶梯孔的大径端沿着刀面开设在所述刀架上,第一阶梯孔的小径端为内螺纹孔,且小径端开通在所述第三刀座上,第一弹簧垫填充在第一阶梯孔所开设在刀架上的大径端内,第一调节螺柱的一端螺纹连接在第一阶梯孔的小径端内,第一调节螺柱的另一端延伸在所述刀架上所开设的第一阶梯孔的大径端内且弹性抵触于第一弹簧垫;所述第二径向调偏组件包括第二阶梯孔、第二调节螺柱以及第二弹簧垫,第二阶梯孔的小径端为螺纹孔开通在所述第三刀座上,第二阶梯孔的大径端开设在凸起上,第二弹簧垫填充在第二阶梯孔所开设在凸起上的大径端内,第二调节螺柱的一端螺纹连接在第二阶梯孔的小径端内,第二调节螺柱的另一端延伸在凸起上所开设的第二阶梯孔的大径端内且弹性抵触于第二弹簧垫。
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定位块上的第一散热孔和开设在所述刀面上的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贯通于所述第三刀座左端,所述第二散热孔的一端贯通于所述刀柄的右端,所述第二散热孔的另一端设有两个散热渠道,一个散热渠道沿着所述刀面延伸至邻近所述第一刀座的内面,另一个散热渠道沿着所述刀面延伸至邻近于所述第二刀座的内面,所述散热结构还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弹簧垫的第一散热槽和开设在所述第二弹簧垫上的第二散热槽,所述第一弹簧垫的第一散热槽内和所述第二弹簧垫的第二散热槽内均填充有螺旋状的弹簧板,所述第一弹簧垫和所述第二弹簧垫的两端设有与弹簧板相通的排气孔。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块是由所述第三刀座的右端面朝向于对接孔方向逐渐倾斜的锥形凸台。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径向调偏组件和所述第二径向调偏组件均为四组,且环形阵列设置,且所述第一径向调偏组件与所述第二径向调偏组件间隔设置。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各部位上的刀片具有可调节性,减少了换刀频率,以及换刀后重新定位的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特别是第一PCD刀片和第二PCD刀片,当被加工工件的孔径尺寸较大时,需要利用第二PCD刀片,旋转第二调节螺钉使通过螺钉孔连接在第二调节螺钉上的第二刀座在轨道配槽轨的方式在第二刀槽内以远离于刀柄的轴线方向直线位移,位移过程中利用第二槽轨导向,位移后利用第二槽轨在轴线方向上定位,以此使第二PCD刀片与刀柄轴线的距离变远,也即使第二PCD刀片随整个刀具旋转时其旋切半径得以变大,当被加工的孔径尺寸较小时,反向旋转第二调节螺钉使通过螺钉孔连接在第二调节螺钉上的第二刀座在轨道配槽轨的方式在第二刀槽内以朝向于刀柄的轴线方向直线位移,以此使第二PCD刀片与刀柄轴线的距离拉近,也即使第二PCD刀片随整个刀具旋转时其旋切半径得以变小。同理当被加工工件的外圆直径的大小,可通过上述调节第二PCD刀片的使用方法,使第一刀座在第一刀槽内改变位移量,且位移量改变时利用第一槽轨平稳导向防止偏移,位移量改变后利用第一槽轨在轴线方向上定位,与上述调节第二PCD刀片的使用方法一致,使第一刀座的位置发生改变后,使第一PCD刀片在径向方向上的位移量改变,也即使第一PCD刀片的旋转切削半径根据被加工工件的外圆直径的大小变大或变小。
通过四个第一螺栓在刀座的四个位置上使刀座安装后与刀柄的同轴度进行调节,以使刀柄带着刀座随机床的机头旋转时,刀座不会在径向方向上产生跳动,当发现刀座随刀柄旋转时出现跳动时,则证明安装后的刀座与刀柄的同轴度不达标,逐个调节第一螺栓,通过改变第一螺栓的锁紧深度以使刀座在刀柄上最终完成同轴度的调节,为了辅助于第一螺栓锁紧调节,以使刀座与刀柄的同轴度调节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因此还在刀座上开设有八个第二螺纹孔,八个第二螺纹孔沿着刀座的外圆面等距分布,且每一个第二螺纹孔内均设有一根动平衡螺栓,当刀座随刀柄高速旋转而发生跳动时,除了利用第一螺栓的锁紧深度来调节两者之间的同轴度之外,还可通过调节动平衡螺栓在第二螺纹孔内的深度,来调节刀座与刀柄的同轴度,这样更好抑制了加工过程中刀具产生的振动,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还设置了散热结构,散热结构设置在每一个刀片的散热范围内,通过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形成轴线方向上的散热方向,而第一PCD刀片、第二PCD刀片以及第三PCD刀片又设置在散热结构附近,因此这些刀片参与切削动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就能够通过散热结构得到释放,特别是散热结构还位于刀面上,利用散热渠道使刀面与刀架的U形刀口相重合实现散热方向,也即释放的热量能够利用散热渠道沿着U形刀口的U形形状向两侧释放,利用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使热量轴线方向释放,因此刀架设置为U形结构,不但使其上下两端形成有用于安装刀片的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而且还形成了散热通道,第一刀座和第二刀座上的第一PCD刀片、第二PCD刀片所产生的热量正好利用U形刀口得到释放。同理第三PCD刀片切削时产生的热量也会经第三刀座顺着两方向的散热渠道自U形刀口向外释放,刀片的散热量较高,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复合套镗铰刀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复合套镗铰刀由图1引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复合套镗铰刀的第三刀座拆除时观看第一调节螺柱和第二调节螺柱拆除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复合套镗铰刀中各部件拆除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复合套镗铰刀由图3引出的仰视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复合套镗铰刀中的刀柄从刀座上拆除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复合套镗铰刀中的由图2引出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复合套镗铰刀中的第一和第二弹簧垫的示意图。
图中:1、刀柄;2、刀座;201、安装孔;3、第一螺纹孔;4、第一螺栓;5、刀架;6、U形刀口;7、刀面;8、第一刀座;9、第二刀座;10、第一PCD刀片;11、第二PCD刀片;12、第三刀座;13、刀头;14、第三PCD刀片;15、第一调节结构;151、第一刀槽;152、第一调节螺钉;153、第一槽轨;16、第二调节结构;161、第二刀槽;162、第二调节螺钉;163、第二槽轨;17、第三调节结构;171、凸起;172、定位块;173、对接孔;174、第三螺纹孔;175、第三螺栓;176、固定螺栓;177、第一径向调偏组件;1771、第一阶梯孔;1772、第一调节螺柱;1773、第一弹簧垫;178、第二径向调偏组件;1781、第二阶梯孔;1782、第二调节螺柱;1783、第二弹簧垫;18、第二螺纹孔;181、动平衡螺栓;20锁紧孔;21、第二螺栓;22、散热结构;221、第一散热孔;222、第二散热孔;223、第一散热槽;224、第二散热槽;23、弹簧板;24、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实施方式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实施方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复合套镗铰刀,其包括刀柄1,刀柄1的左端设有圆形的刀座2,刀座2上开设有四个第一螺纹孔3,四第一螺纹孔3沿着刀座2的外圆面等距分布,每一个第一螺纹孔3内均设有一处第一螺栓4,刀座2的中部设有套设在刀柄1上的安装孔201,安装孔201间隙配合于刀柄1上,第一螺栓4的内端进入安装孔201内抵触在刀柄1的外圆面上,第一螺栓4的锁紧程度能够调节刀座2与刀柄1之间的同轴度;刀座2的左端设有刀架5,刀架5的左侧开设有U形刀口6,U形刀口6包括垂直于刀柄1轴线的刀面7和分别连接于刀面7上下两端的第一刀座8和第二刀座9,第一刀座8和第二刀座9平行于刀柄1的轴线,第一刀座8上设有第一PCD刀片10,第二刀座9上设有第二PCD刀片11,刀面7上设有位于第一刀座8和第二刀座9之间的第三刀座12,第三刀座12的左端设有刀头13,刀头13上固定有第三PCD刀片14,第一刀座8上设有用于调节第一PCD刀片10在刀柄1的径向方上来回位移的第一调节结构15,第二刀座9上设有用于调节第二PCD刀片11在刀柄1的径向方上来回位移的第二调节结构16,第三刀座12上设有第三调节结构17,第三调节结构17用于带动第三刀座12在刀柄1的径向方向上与刀架5的同轴度实现微量调节,同时使得刀柄1、刀架5、以及刀头13被微调致一体同轴;刀头13上设有多工位刀槽,第三PCD刀片14根据刀头13的工位刀槽数量设置,第三刀座12与刀面7之间设有散热结构22。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图中可知,刀柄1的右端设有卡接结构,实际使用时通过卡接结构固定在机加工设备的旋转机头上,机头旋转时带动刀柄1旋转,由刀柄1再带动刀座2旋转,然后再由刀座2带动刀架5,由刀架5带动上面的第一PCD刀片10、第二PCD刀片11以及第三PCD刀片14旋转,在实际机扩孔工作中,第一PCD刀片10参于零件的外圆或倒角加工,第二PCD刀片11参与工件的内孔扩孔加工,更换不同尺寸的第三刀座12利用不同尺寸的第三PCD刀片14可参与工件的不同直径的通孔的扩孔加工,上述刀片可以是孤立存在的,这主要取决于被加工工件是否加工外圆,是否加工通孔,或者是否加工内孔,因此它们是否全部安装或单独安装不作强制性限制,本发明中上述各刀片的使用方式主要体现的它们具有可调节性,特别是第一PCD刀片10和第二PCD刀片11,因此第一PCD刀片10所在的第一刀座8设置有用于使其在刀柄1的径向方上来回位移的第一调节结构15,第二PCD刀片11所在的第二刀座9设有用于使其在刀柄1的径向方上来回位移的第二调节结构16,第一调节结构15包括开设在第一刀座8上的第一刀槽151和设置在第一刀座8上的第一调节螺钉152,第一刀槽151内设有垂直于刀柄1轴线的第一槽轨153,第一刀座8的底面滑动配合于第一槽轨153内,第一调节螺钉152的内端贯穿至第一刀槽151内且连接于第一刀座8,第二调节结构16包括开设在第二刀座9上的第二刀槽161和设置在第二刀座9的第二调节螺钉162,第二刀槽161内设有垂直于刀柄1轴线的第二槽轨163,第二刀座9的底面滑动配合于第二槽轨163内,第二调节螺钉162的内端贯穿至第二刀槽161内且连接于第二刀座9。由此可知,当被加工工件的孔径尺寸较大时,需要利用第二PCD刀片11,旋转第二调节螺钉162使通过螺钉孔连接在第二调节螺钉162上的第二刀座9在轨道配槽轨的方式在第二刀槽161内以远离于刀柄1的轴线方向直线位移,位移过程中利用第二槽轨163导向,位移后利用第二槽轨163在轴线方向上定位,以此使第二PCD刀片11与刀柄1轴线的距离变远,也即使第二PCD刀片11随整个刀具旋转时其旋切半径得以变大,当被加工的孔径尺寸较小时,反向旋转第二调节螺钉162使通过螺钉孔连接在第二调节螺钉162上的第二刀座9在轨道配槽轨的方式在第二刀槽161内以朝向于刀柄1的轴线方向直线位移,以此使第二PCD刀片11与刀柄1轴线的距离拉近,也即使第二PCD刀片11随整个刀具旋转时其旋切半径得以变小。同理当被加工工件的外圆直径的大小,可通过上述调节第二PCD刀片11的使用方法,使第一刀座8在第一刀槽151内改变位移量,且位移量改变时利用第一槽轨153平稳导向防止偏移,位移量改变后利用第一槽轨153在轴线方向上定位,与上述调节第二PCD刀片11的使用方法一致,使第一刀座8的位置发生改变后,使第一PCD刀片10在径向方向上的位移量改变,也即使第一PCD刀片10的旋转切削半径根据被加工工件的外圆直径的大小变大或变小。减少了换刀频率,以及换刀后重新定位的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刀座2向刀柄1上组装的方式为套接,即刀座2带着左端的所有部分通过安装孔201套装在刀柄1上,并通过刀座2上四个第一螺纹孔3中的四个第一螺栓4的锁紧动作使刀座2固定在刀柄1上,因此可知,在机加工前,可通过四个第一螺栓4在刀座2的四个位置上使刀座2安装后与刀柄1的同轴度进行调节,以使刀柄1带着刀座2随机床的机头旋转时,刀座2不会在径向方向上产生跳动,调节方式是:当发现刀座2随刀柄1旋转时出现跳动时,则证明安装后的刀座2与刀柄1的同轴度不达标,逐个调节第一螺栓4,通过改变第一螺栓4的锁紧深度以使刀座2在刀柄1上最终完成同轴度的调节,为了辅助于第一螺栓4锁紧调节,以使刀座2与刀柄1的同轴度调节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因此还在刀座2上开设有八个第二螺纹孔18,八个第二螺纹孔18沿着刀座2的外圆面等距分布,且每一个第二螺纹孔18内均设有一根动平衡螺栓181,当刀座2随刀柄1高速旋转而发生跳动时,除了利用第一螺栓4的锁紧深度来调节两者之间的同轴度之外,还可通过调节动平衡螺栓181在第二螺纹孔18内的深度,来调节刀座2与刀柄1的同轴度,这样更好抑制了加工过程中刀具产生的振动,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还设置了散热结构22,散热结构22包括开设在定位块172上的第一散热孔221和开设在刀面7上的第二散热孔222,第一散热孔221贯通于第三刀座12左端,第二散热孔222的一端贯通于刀柄1的右端,第二散热孔222的另一端设有两个散热渠道2221,一个散热渠道2221沿着刀面7延伸至邻近第一刀座8的内面,另一个散热渠道2221沿着刀面7延伸至邻近于第二刀座9的内面,且散热结构22由于设置在第三刀座12与刀面7之间,并通过散热渠道2221在刀面7上形成径向方向上的散热方向,并通过第一散热孔221和第二散热孔222形成轴线方向上的散热方向,而第一PCD刀片10、第二PCD刀片11以及第三PCD刀片14又设置在散热结构22附近,因此这些刀片参与切削动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就能够通过散热结构22得到释放,特别是散热结构22还位于刀面7上,利用散热渠道2221使刀面7与刀架5的U形刀口6相重合实现散热方向,也即释放的热量能够利用散热渠道2221沿着U形刀口6的U形形状向两侧释放,利用第一散热孔221和第二散热孔222使热量轴线方向释放,因此刀架5设置为U形结构,不但使其上下两端形成有用于安装刀片的第一刀座8和第二刀座9,而且还形成了散热通道,刀片的散热量较高,提高了使用寿命,第一刀座8和第二刀座9上的第一PCD刀片10、第二PCD刀片11所产生的热量正好利用U形刀口6得到释放。同理第三PCD刀片14切削时产生的热量也会经第三刀座12顺着两方向的散热渠道2221自U形刀口6向外释放,以及通过两方向的第一散热孔221和第二散热孔222向两端释放,因此第三刀座12的位置设置为实现散热也非常合理。
如图4所所示,刀架5由刀面7的一端向刀座2的一端开通有至少四个锁紧孔20,每一个锁紧孔20内均设有一根第二螺栓21,通过第二螺栓21将刀架5固定连接于刀座2,并使刀架5、刀座2以及刀柄1共轴固定,由此可知,刀架5与刀座2为分体式结构,制作时刀架5便于加工,刀座2也便于加工,加工后两者通过第二螺栓21锁紧固定,固定后随刀座2旋转时,也可以通过调节第二螺栓21的锁紧程度来调节刀架5与刀座2的同轴度,以确保刀座2、刀架5以及刀柄1旋转时共轴。
如图4所示,第三调节结构17包括设置在刀面7左端面上的凸起171,凸起171与刀柄1共轴,第三调节结构17还包括连接在第三刀座12右端面上的定位块172,定位块172与第三刀座12共轴,凸起171上开设有对接孔173,第三刀座12通过定位块172深于对接孔173连接于刀架5,凸起171的圆周方向上贯穿有四个第三螺纹孔174,每一个第三螺纹孔174内设有一根第三螺栓175,第三螺栓175的内端贯穿在对接孔173内将定位块172锁紧在对接孔173内,定位块172的直径小于对接孔173的孔径,定位块172间隙配合于对接孔173内,第三刀座12与刀架5之间连接有固定螺栓176,固定螺栓176为长螺杆,固定螺栓176穿过凸起171并通过螺纹孔连接于刀架5。第三调节结构17还包括第一径向调偏组件177和第二径向调偏组件178,第一径向调偏组件177包括第一阶梯孔1771、第一调节螺柱1772以及第一弹簧垫1773,第一阶梯孔1771的大径端沿着刀面7开设在刀架5上,第一阶梯孔1771的小径端为内螺纹孔,且小径端开通在第三刀座12上,第一弹簧垫1773填充在第一阶梯孔1771所开设在刀架5上的大径端内,第一调节螺柱1772的一端螺纹连接在第一阶梯孔1771的小径端内,第一调节螺柱1772的另一端延伸在刀架5上所开设的第一阶梯孔1771的大径端内且弹性抵触于第一弹簧垫1773;第二径向调偏组件178包括第二阶梯孔1781、第二调节螺柱1782以及第二弹簧垫1783,第二阶梯孔1781的小径端为螺纹孔开通在第三刀座12上,第二阶梯孔1781的大径端开设在凸起171上,第二弹簧垫1783填充在第二阶梯孔1781所开设在凸起171上的大径端内,第二调节螺柱1782的一端螺纹连接在第二阶梯孔1781的小径端内,第二调节螺柱1782的另一端延伸在凸起171上所开设的第二阶梯孔1781的大径端内且弹性抵触于第二弹簧垫1783。
由此可知,第三刀座12与刀架5的刀面7是通过对接的方式实现配合连接的,第三刀座12由于是通过对接的方式连接在刀面7上实现与刀架5固定连接,因此第三刀座12与刀架5的同轴度也能够得到调节,即通过上述实施方式,使刀座2、刀架5以及刀柄1的同轴度调节完毕后,接着再检测第三刀座12随刀架5高速旋转时是否与刀柄1同轴度(上述所涉及检测同轴度的仪器为千分表,检测原理现有技术,不再赘述),当检测的第三刀座12与刀柄1的同轴度偏差超出公差范围时,先松动第三螺栓175,使第三刀座12上的定位块172与凸起171上的对接孔173形成微小的活动间隙,并松第二螺栓21,使刀架5与刀座2之间形成微小的活动间隙,动然后由第三刀座13的左侧松动或进一步锁紧第一调节螺柱1772,第一调节螺柱1772被微调时,利用其内端对第一阶梯孔1771大径端(大径端在刀架5上)内的第一弹簧垫1773实施挤压或微小松动,以此利用第一弹簧垫1773在刀架5上的松动或挤压动作而使刀架5与刀柄1的同轴度得到微调,重复调节并通过千分表检测后使刀架5与刀柄1的同轴度得以调整,然后再调整第三刀座12与刀架5的同轴度,以与第一调节螺柱1772的调节原理一致,由第三刀座13的左侧松动或进一步锁紧第二调节螺柱1782,使第二调节螺柱1782在第二阶梯孔1781内旋转,第二调节螺柱1782的螺纹端在第二阶梯孔1781的小径端内微调旋转,第二调节螺柱1782的光面端对第二阶梯孔1781大径端中(大径端位于凸起171上)的第二弹簧垫1783实施微调锁紧或松动,第二弹簧垫1783发生偏斜,并利用其偏斜动作对第三刀座12形成径向力,以使第三刀座12在径向方向上与刀柄1的同轴度得到微调,最终经过多次测量以及多次调节,将第三刀座12微调至与刀柄1在同一同轴度上。
如图8所示,散热结构22还包括开设在第一弹簧垫1773的第一散热槽223和开设在第二弹簧垫1783上的第二散热槽224,第一弹簧垫1773的第一散热槽223内和第二弹簧垫1783的第二散热槽224内均填充有螺旋状的弹簧板23,第一弹簧垫1773和第二弹簧垫1783的两端设有与弹簧板23相通的排气孔24。第一弹簧垫1773上利用其自侧方向开设至轴线上的第一散热槽223形成塑性变形结构,使得第一调节螺柱1772挤压在第一弹簧垫1773上进行微调动作时,能够使第一弹簧垫1773因受挤压而自第一散热槽223发生弯曲,利用第一弹簧垫1773的弯曲动作而对第三刀座13调节同轴度时提供径向推力,弯曲时弹簧板23压缩储力,当第一调节螺柱1772松动时,其内端将会与第一弹簧垫1773的接触端逐渐分离,弹簧板23回弹释放弹力,将第一弹簧垫1773反向变长。同理第二弹簧垫1783的使用方式与第一弹簧垫1773一致,两者除了利用第一散热槽223作为受力时弯曲变形分别向刀架5和第三刀座13提供径向调节力以使刀架5和第三刀座13达到同轴度微调的目的以外,第一散热槽223的开设还使第三刀座12带着第三PCD刀片14切削动作时所产生的热量经第三刀座12传递至第一调节螺柱1772、第二调节螺柱1782以及传递至第一弹簧垫1773、第二弹簧垫1783时通过第一散热槽223和第二散热槽224将热量释放到凸起171和刀架5上,再由U形刀口6向外释放,避免热量在第一弹簧垫1773和第二弹簧垫1783上存储时间过长而导致两垫因热处理而过早失去弹性。
如图3所示,定位块172是由第三刀座12的右端面朝向于对接孔173方向逐渐倾斜的锥形凸台,定位块172带着第三刀座12在凸起171的对接孔173内进行调节时,松动第三螺栓175可使定位块172与对接孔173之间因锥形面而迅速形成活动间隙。
第一径向调偏组件177和第二径向调偏组件178均为四组,且环形阵列设置,且第一径向调偏组件177与第二径向调偏组件178间隔设置,即四个方位进行单独微调,即可使第三刀座12随刀架5旋转时,最终实现与刀座2、刀柄1旋转共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特别指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复合套镗铰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柄(1),所述刀柄(1)的左端设有圆形的刀座(2),所述刀座(2)上开设有四个第一螺纹孔(3),四第一螺纹孔(3)沿着所述刀座(2)的外圆面等距分布,每一个第一螺纹孔(3)内均设有一处第一螺栓(4),刀座(2)的中部设有套设在刀柄(1)上的安装孔(201),安装孔(201)间隙配合于刀柄(1)上,第一螺栓(4)的内端进入安装孔(201)内抵触在所述刀柄(1)的外圆面上,第一螺栓(4)锁紧动作时能够调节所述刀座(2)与所述刀柄(1)之间的同轴度;所述刀座(2)的左端设有刀架(5),刀架(5)的左侧开设有U形刀口(6),U形刀口(6)包括垂直于所述刀柄(1)轴线的刀面(7)和分别连接于刀面(7)上下两端的第一刀座(8)和第二刀座(9),第一刀座(8)和第二刀座(9)平行于所述刀柄(1)的轴线,所述第一刀座(8)上设有第一PCD刀片(10),所述第二刀座(9)上设有第二PCD刀片(11),所述刀面(7)上设有位于第一刀座(8)和第二刀座(9)之间的第三刀座(12),第三刀座(12)的左端设有刀头(13),刀头(13)上固定有第三PCD刀片(14),所述第一刀座(8)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PCD刀片(10)在所述刀柄(1)的径向方上来回位移的第一调节结构(15),所述第二刀座(9)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PCD刀片(11)在所述刀柄(1)的径向方上来回位移的第二调节结构(16),所述第三刀座(12)上设有第三调节结构(17),所述第三调节结构(17)用于带动所述第三刀座(12)在所述刀柄(1)的径向方向上与刀架(5)的同轴度实现微量调节,同时使得所述刀柄(1)、刀架(5)、以及刀头(13)被微调致一体同轴;所述刀头(13)上设有多工位刀槽,所述第三PCD刀片(14)根据所述刀头(13)的工位刀槽数量设置,所述第三刀座(12)与刀面(7)之间设有散热结构(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套镗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2)上开设有八个第二螺纹孔(18),八个第二螺纹孔(18)沿着所述刀座(2)的外圆面等距分布,且每一个第二螺纹孔(18)内均设有一根动平衡螺栓(18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套镗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5)由刀面(7)的一端向刀座(2)的一端开通有至少四个锁紧孔(20),每一个锁紧孔(20)内均设有一根第二螺栓(21),通过第二螺栓(21)将所述刀架(5)固定连接于刀座(2),并使刀架(5)、刀座(2)以及所述刀柄(1)共轴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套镗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结构(15)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刀座(8)上的第一刀槽(15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刀座(8)上的第一调节螺钉(152),所述第一刀槽(151)内设有垂直于所述刀柄(1)轴线的第一槽轨(153),所述第一刀座(8)的底面滑动配合于第一槽轨(153)内,第一调节螺钉(152)的内端贯穿至所述第一刀槽(151)内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刀座(8),所述第二调节结构(16)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二刀座(9)上的第二刀槽(16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刀座(9)的第二调节螺钉(162),所述第二刀槽(161)内设有垂直于所述刀柄(1)轴线的第二槽轨(163),所述第二刀座(9)的底面滑动配合于第二槽轨(163)内,第二调节螺钉(162)的内端贯穿至所述第二刀槽(161)内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刀座(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套镗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结构(17)包括设置在所述刀面(7)左端面上的凸起(171),所述凸起(171)与所述刀柄(1)共轴,所述第三调节结构(17)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三刀座(12)右端面上的定位块(172),定位块(172)与所述第三刀座(12)共轴,所述凸起(171)上开设有对接孔(173),所述第三刀座(12)通过定位块(172)深于对接孔(173)连接于所述刀架(5),所述凸起(171)的圆周方向上贯穿有四个第三螺纹孔(174),每一个第三螺纹孔(174)内设有一根第三螺栓(175),第三螺栓(175)的内端贯穿在对接孔(173)内将定位块(172)锁紧在对接孔(173)内,所述定位块(172)的直径小于所述对接孔(173)的孔径,所述定位块(172)间隙配合于所述对接孔(173)内,所述第三刀座(12)与所述刀架(5)之间连接有固定螺栓(176),固定螺栓(176)为长螺杆,固定螺栓(176)穿过凸起(171)并通过螺纹孔连接于所述刀架(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套镗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结构(17)还包括第一径向调偏组件(177)和第二径向调偏组件(178),所述第一径向调偏组件(177)包括第一阶梯孔(1771)、第一调节螺柱(1772)以及第一弹簧垫(1773),第一阶梯孔(1771)的大径端沿着刀面(7)开设在所述刀架(5)上,第一阶梯孔(1771)的小径端为内螺纹孔,且小径端开通在所述第三刀座(12)上,第一弹簧垫(1773)填充在第一阶梯孔(1771)所开设在刀架(5)上的大径端内,第一调节螺柱(1772)的一端螺纹连接在第一阶梯孔(1771)的小径端内,第一调节螺柱(1772)的另一端延伸在所述刀架(5)上所开设的第一阶梯孔(1771)的大径端内且弹性抵触于第一弹簧垫(1773);所述第二径向调偏组件(178)包括第二阶梯孔(1781)、第二调节螺柱(1782)以及第二弹簧垫(1783),第二阶梯孔(1781)的小径端为螺纹孔开通在所述第三刀座(12)上,第二阶梯孔(1781)的大径端开设在凸起(171)上,第二弹簧垫(1783)填充在第二阶梯孔(1781)所开设在凸起(171)上的大径端内,第二调节螺柱(1782)的一端螺纹连接在第二阶梯孔(1781)的小径端内,第二调节螺柱(1782)的另一端延伸在凸起(171)上所开设的第二阶梯孔(1781)的大径端内且弹性抵触于第二弹簧垫(178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套镗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22)包括开设在所述定位块(172)上的第一散热孔(221)和开设在所述刀面(7)上的第二散热孔(222),所述第一散热孔(221)贯通于所述第三刀座(12)左端,所述第二散热孔(222)的一端贯通于所述刀柄(1)的右端,所述第二散热孔(222)的另一端设有两个散热渠道(2221),一个散热渠道(2221)沿着所述刀面(7)延伸至邻近所述第一刀座(8)的内面,另一个散热渠道(2221)沿着所述刀面(7)延伸至邻近于所述第二刀座(9)的内面,所述散热结构(22)还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弹簧垫(1773)的第一散热槽(223)和开设在所述第二弹簧垫(1783)上的第二散热槽(224),所述第一弹簧垫(1773)的第一散热槽(223)内和所述第二弹簧垫(1783)的第二散热槽(224)内均填充有螺旋状的弹簧板(23),所述第一弹簧垫(1773)和所述第二弹簧垫(1783)的两端设有与弹簧板(23)相通的排气孔(2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套镗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72)是由所述第三刀座(12)的右端面朝向于对接孔(173)方向逐渐倾斜的锥形凸台。
9.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一种复合套镗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径向调偏组件(177)和所述第二径向调偏组件(178)均为四组,且环形阵列设置,且所述第一径向调偏组件(177)与所述第二径向调偏组件(178)间隔设置。
CN202310676770.7A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复合套镗铰刀 Active CN1166040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6770.7A CN116604056B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复合套镗铰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76770.7A CN116604056B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复合套镗铰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4056A true CN116604056A (zh) 2023-08-18
CN116604056B CN116604056B (zh) 2023-12-12

Family

ID=87685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76770.7A Active CN116604056B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复合套镗铰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0405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9104A (zh) * 2008-07-18 2011-06-08 山特维克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能轴向调节的刀具
CN202155610U (zh) * 2011-06-17 2012-03-07 威海威硬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Hsk刀柄高速铰刀的可调整装置
CN213701817U (zh) * 2020-10-09 2021-07-16 穆格精密工具(杭州)有限公司 小直径内孔和外圆复合精镗刀
CN216028142U (zh) * 2021-08-17 2022-03-15 常州市宝珂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刀片可更换的圆鼻刀
CN114871459A (zh) * 2022-05-20 2022-08-09 安徽省恒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缸盖导管孔和座圈倒角加工用复合型刀具
CN115194252A (zh) * 2022-07-04 2022-10-18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船舶基座铰孔的浮动铰刀及铰孔工装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9104A (zh) * 2008-07-18 2011-06-08 山特维克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能轴向调节的刀具
US20110182676A1 (en) * 2008-07-18 2011-07-28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Ab Tool which can be axially adjusted
CN202155610U (zh) * 2011-06-17 2012-03-07 威海威硬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Hsk刀柄高速铰刀的可调整装置
CN213701817U (zh) * 2020-10-09 2021-07-16 穆格精密工具(杭州)有限公司 小直径内孔和外圆复合精镗刀
CN216028142U (zh) * 2021-08-17 2022-03-15 常州市宝珂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刀片可更换的圆鼻刀
CN114871459A (zh) * 2022-05-20 2022-08-09 安徽省恒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缸盖导管孔和座圈倒角加工用复合型刀具
CN115194252A (zh) * 2022-07-04 2022-10-18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船舶基座铰孔的浮动铰刀及铰孔工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4056B (zh) 202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92755B1 (ko) 자가 추진식 회전 커터를 이용한 재료 보링
KR20070116546A (ko) 구멍 가공 공구
CN100531982C (zh) 锥度安装式偏心机卡深孔钻头及刀片
CN116604056B (zh) 一种复合套镗铰刀
JP2003025120A (ja) 穴加工方法および穴加工工具
US20200030894A1 (en) Drilling Tool Comprising A Replaceable Cutting Disk
CN210755238U (zh) 刀具组件
CN214920723U (zh) 一种在普通车床上进行深孔镗削的装置
JP6793183B2 (ja) 孔を精密加工するためのリーマ工具
US6872035B2 (en) Machining tool
CN203649494U (zh) 一种自定位高倍径可转位数控沉孔锪刀
CN220612336U (zh) 一种挖槽镗刀
CN220739499U (zh) 一种内外径一体式可调镗刀
CN112517967A (zh) 一种弧面斜孔加工装置
JP2006150535A (ja) 切削工具
JPH09267217A (ja) 回転シャンク工具
CN201537714U (zh) 3/4圆周式多阶台多刀位可调可转位镗刀
CN215147400U (zh) 一种组合刀具以及多用机床
CN115055746B (zh) 一种旋铣刀盘及铣床
CN215392535U (zh) 刀块式复合镗刀
CN216096784U (zh) 钢管倒角锪面复合刀盘
CN211866622U (zh) 工件内壁凸台棱边加工成圆形孔的装置
CN220240131U (zh) 分体式模块钻
CN214557673U (zh) 轴承座内外粗加工设备
CN217070779U (zh) 复合式刀具和具有其的机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