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01865A - 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01865A
CN116601865A CN202180057143.4A CN202180057143A CN116601865A CN 116601865 A CN116601865 A CN 116601865A CN 202180057143 A CN202180057143 A CN 202180057143A CN 116601865 A CN116601865 A CN 116601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onnector head
heads
head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571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田成俊
金泽拓朗
中野和彦
原秀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stem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stem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stem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601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18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4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 B62D5/0403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 B62D5/040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electrical, e.g. using an electric servo-motor connected to, or forming part of, the steering gear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common housing for motor and gear box including housing for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loads, e.g. with hand-held machine tools or 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在俯视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时,一方的第一连接器头(21A)与一方的第二连接器头(22A)隔着作为上述电动马达的马达旋转轴轴线的输出轴(12)轴线相互不偏移地相向。在俯视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时,另一方的第一连接器头(21B)与另一方的第二连接器头(22B)隔着作为上述电动马达的马达旋转轴轴线的输出轴(12)轴线相互不偏移地相向。

Description

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动动力转向装置,该电动动力转向装置具备马达和控制单元部,该控制单元部一体地安装于马达,并具有用于输入或输出的多个连接器。
在该专利文件1中,多个连接器设置于控制单元部的外壳上表面。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这些连接器以包围配置在外壳上表面的中央的过滤器的方式沿着外壳上表面的外周配置。
即,在专利文件1中,设置于外壳上表面的多个连接器只不过是沿着外壳上表面的外周配置,在缩小多个连接器之间的间隙而使装置小型化方面存在进一步研究的余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2235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在其一个方式中,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具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具有多个独立的绕组;电子控制部,所述电子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动马达的驱动;多个第一连接器头,所述多个第一连接器头安装有外部端子;以及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二连接器头,所述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二连接器头的功能与第一连接器头不同,并且所述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二连接器头安装有外部端子,第一连接器头构成隔着所述电动马达的马达旋转轴轴线与其他第一连接器头或第二连接器头相向的一对连接器头,位于所述一对连接器头之间的第一连接器头或第二连接器头以与所述一对连接器头相向的方式配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缩小连接器头之间的间隔而配置,能够实现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的转向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的俯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的主视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的侧视图。
图6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的立体图。
图7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的立体图。
图8是安装有外部端子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的立体图。
图9是安装有外部端子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的立体图。
图10是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的俯视图。
图11是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的主视图。
图12是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的侧视图。
图13是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的立体图。
图14是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的立体图。
图15是安装有外部端子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的立体图。
图16是安装有外部端子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的立体图。
图17是其他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的俯视图。
图18是其他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的俯视图。
图19是其他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的俯视图。
图20是其他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的转向装置1的整体立体图。
转向装置1是用于对汽车等车辆的前轮进行转向的装置,与连结于方向盘(未图示)的转向轴2的下端连结。
转向装置1具有与设置在转向轴2的下端的小齿轮(未图示)啮合的齿条(未图示)。上述齿条在搭载转向装置1的车身的车宽方向(左右方向)上细长。
转向装置1具有覆盖上述齿条的齿条外壳3、与上述齿条的两端连结的拉杆4、以及设置在齿条外壳3与拉杆4之间的橡胶保护罩5。拉杆4用于使前轮向左右方向转向。
另外,转向装置1具有检测转向轴2的旋转方向和旋转转矩的转矩传感器6、以及经由齿轮7与上述齿条连结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8。电动动力转向装置8相当于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8对旋转操作上述方向盘时的转矩进行辅助,具有电动马达部9和电子控制部10。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8经由齿轮7将基于转矩传感器6的检测值的转向辅助力(驱动操作量)施加于上述齿条。详细而言,电子控制部10基于转矩传感器6的检测值来运算使电动马达部9产生的转向辅助力(驱动操作量),控制电动马达部9的运转。电动马达部9产生基于转矩传感器6的检测值的转向辅助力(驱动操作量)。即,电子控制部10控制电动马达部9的驱动。
图2表示电动动力转向装置8的分解立体图。
电动马达部9具有:具有多个独立的绕组的电动马达(未图示);以及收纳有上述电动马达的筒状的马达外壳11。即,电动马达部9具有马达外壳11和上述电动马达。另外,电动马达部9针对上述电动马达的每个绕组具有驱动控制系统。
马达外壳11例如由铝合金等金属材料构成。上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12的前端侧(一端侧)从马达外壳11突出。即,电动马达部9的上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12从马达外壳11的一端侧突出。上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12经由齿轮7对上述齿条施加转向辅助力(驱动操作量)。
马达外壳11作为将由上述电动马达产生的热、由后述的电源电路部15、电力转换电路部16产生的热向外部大气释放的散热部件发挥功能。
在马达外壳11上,在上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12未突出的另一端侧的端面部13,以相邻的方式安装有电子控制部10。
该端面部13与马达外壳11一体形成。需要说明的是,该端面部13也可以与马达外壳11分体形成,并通过螺栓、焊接与马达外壳11一体化。
电子控制部10配置在马达外壳11的另一端侧。电子控制部10具有由铝合金等金属材料构成的金属罩14。
金属罩14的与马达外壳11相向的一端侧的相向端面通过粘接剂、或者熔敷、或者固定螺栓而固定于马达外壳11的端面部13。
电子控制部10具有:生成所需的电源的电源电路部15;具有由对电动马达部9的电动马达进行驱动控制的MOSFET或IGBT等构成的功率开关元件的电力转换电路部16;对该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功率开关元件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部17;将电力转换电路部16朝向马达外壳11的端面部13侧按压(施力)的盖部件18;以及作为连接器头部件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
电源电路部15、电力转换电路部16、控制电路部17、盖部件18以及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收纳在金属罩14的内部。即,电子控制部10具有控制电路部17、电源电路部15、电力转换电路部16、盖部件18、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以及金属罩14。
电子控制部10朝向远离马达外壳11的端面部13侧的方向,按照电力转换电路部16、盖部件18、电源电路部15、控制电路部17、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的顺序配置。
控制电路部17生成驱动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开关元件的控制信号,例如由微型计算机、周边电路等构成。控制电路部17基于转矩传感器6的检测值来运算上述电动马达的转向辅助力(驱动操作量)。
电源电路部15生成驱动控制电路部17的电源以及电力转换电路部16的电源,例如由电容器、线圈、开关元件等构成。
电力转换电路部16调整在上述电动马达的线圈中流动的电力,例如由构成三相的上下臂的开关元件等构成。电力转换电路部16基于由控制电路部17运算出的转向辅助力(驱动操作量),通过功率开关元件来驱动上述电动马达。上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12的旋转从未图示的小齿轮经由齿轮7向上述齿条传递,使车辆转向。
盖部件18位于电力转换电路部16与电源电路部15之间,安装于马达外壳11的端面部13。盖部件18在外周具备具有弹性功能的周缘部18a。盖部件18通过周缘部18a将电力转换电路部16朝向形成于马达外壳11的端面部13的散热部13a侧按压,将电力转换电路部16按压并保持于散热部13a。
金属罩14具备收纳电力转换电路部16、盖部件18、电源电路部15以及控制电路部17并将它们水密性地密封的功能。金属罩14例如通过液状垫圈粘接、固定于马达外壳11。该液状垫圈通常是在常温下具有流动性的物质,通过涂敷于接合面而在规定时间后干燥或均匀化,形成弹性皮膜或粘合性的覆膜。因此,由该液状垫圈构成的接合部分维持水密并且具备耐压功能。另外,由于金属罩14由金属制成,因此,也一并具备将由电力转换电路部16、电源电路部15等产生的热向外部散热的功能。
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位于控制电路部17与金属罩14之间。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与供给电力的车辆电池(电源)连接,并且以能够将电动动力转向装置8的当前的控制状态向外部的未图示的其他控制装置发送的方式连接。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与电力转换电路部16、电源电路部15、控制电路部17连接。
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金属罩14的端面。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具有两个第一连接器头21、两个第二连接器头22、正极的电极端子23以及负极的电极端子24。在第一连接器头21以及第二连接器头22分别安装有后述的外部端子33。电极端子23、24例如与电源电路部15电连接。
使用图3~图9对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进行详细说明。图3示出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的俯视图。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的主视图,示出从图3的A箭头方向观察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的侧视图,示出从图3的B箭头方向观察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图6示出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单体的立体图。图7示出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单体的立体图。图8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的立体图,示出安装有外部端子33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图9是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的立体图,示出安装有外部端子33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
第一连接器头21由合成树脂等树脂材料构成,是能够供给电力的连接器头。详细而言,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器头21是集成了能够供给电力的电源端子25和信号传递用的信号端子26的连接器头。
如图3~图7所示,第一连接器头21具有:以包围电源端子25以及信号端子26的周围的方式形成的作为连接器头壁的第一连接器头壁31;以及限制与后述的外部端子33的分离的作为结合部的第一结合部32。
在俯视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时,第一连接器头21形成为大致正方形的外形。第一连接器头壁31具有四个边部31a。
第一结合部32是在第一连接器头壁31的一个边部31a的外周面突出形成的外形为大致矩形的突起。详细而言,第一结合部32设置在第一连接器头21的面向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外周缘侧的部分。换言之,第一结合部32设置于不与输出轴12轴线相向的第一连接器头壁31的边部31a。
如图8以及图9所示,在第一连接器头21以及第二连接器头22分别安装有外部端子33。详细而言,在第一连接器头21安装有外部端子33A。外部端子33与第一连接器头21的电源端子25以及信号端子26电连接。
在第二连接器头22安装有外部端子33B。外部端子33B与第二连接器头22的信号端子26电连接。
如图8以及图9所示,第一结合部32在将外部端子33A安装于第一连接器头21时收纳保持于外部端子33A的保持部34A,规定外部端子33A相对于第一连接器头21的安装位置。即,外部端子33A通过第一结合部32安装于第一连接器头21的规定位置。保持部34A设置在外部端子33A的前端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器头21也可以仅由能够供给电力的电源端子25构成。
第二连接器头22由合成树脂等树脂材料构成,是能够进行各种信号的输入输出的连接器头。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器头22是具有信号传递用的信号端子26的连接器头。第二连接器头22例如用于来自各种传感器类部件的检测信号的输入、当前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8的控制状态信号的输出。即,第二连接器头22与第一连接器头21的功能不同。
如图3~图7所示,第二连接器头22具有:以包围信号端子26的周围的方式形成的作为连接器头壁的第二连接器头壁36;以及限制与后述的外部端子33的分离的作为结合部的第二结合部37。在俯视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时,第二连接器头22形成为沿着信号端子26的排列方向呈细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外形。
第二连接器头壁36具有沿着信号端子26的排列方向的一对宽幅边部36a和与上述一对宽幅边部36a连接的一对窄幅边部36b。
第二结合部37是在第二连接器头壁36的宽幅边部36a的一个外周面突出形成的外形为大致矩形的突起。详细而言,第二结合部37设置在第二连接器头22的面向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外周缘侧的部分。换言之,第二结合部37设置于不与输出轴12轴线相向的第二连接器头壁36的宽幅边部36a。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结合部37也可以设置于不与输出轴12轴线相向的第二连接器头壁36的窄幅边部36b。
如图8以及图9所示,第二结合部37在将外部端子33B安装于第二连接器头22时收纳保持于外部端子33B的保持部34B,规定外部端子33B相对于第二连接器头22的安装位置。即,外部端子33B通过第二结合部37安装于第二连接器头22的规定位置。保持部34B设置在外部端子33B的前端部。
而且,在俯视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时,两个第一连接器头21中的一方的第一连接器头21A与两个第二连接器头22中的一方的第二连接器头22A隔着作为上述电动马达的马达旋转轴轴线的输出轴12轴线相互不偏移地相向。
另外,在俯视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时,两个第一连接器头21中的另一方的第一连接器头21B与两个第二连接器头22中的另一方的第二连接器头22B隔着作为上述电动马达的马达旋转轴轴线的输出轴12轴线相互不偏移地相向。
即,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具有作为由第一连接器头21A和第二连接器头22A构成的一对连接器头的第一连接器头组、以及作为由第一连接器头21B和第二连接器头22B构成的一对连接器头的第二连接器头组。
在俯视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时,第一连接器头21A以与第一连接器头21B的一边以及第二连接器头22B的窄幅边部36b相向的方式配置(形成)。
在俯视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时,第二连接器头22A以与第一连接器头21B的一边以及第二连接器头22B的窄幅边部36b相向的方式配置(形成)。
即,第一连接器头组的连接器头以至少一部分与第二连接器头组的连接器头中的至少一方相向的方式配置。换言之,第二连接器头组的连接器头以至少一部分与第一连接器头组的连接器头中的至少一方相向的方式配置。
由此,电动动力转向装置8能够缩小各第一连接器头21以及各第二连接器头22彼此的间隔(连接器头之间的间隔)而配置,进而能够实现小型化。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器头组以及第二连接器头组也可以是仅第一连接器头21A的组合、或仅第二连接器头22B的组合。
另外,如图4以及图7所示,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器头21形成为,第一结合部32的沿着输出轴12轴线方向的位置成为互不相同的位置。换言之,多个连接器头中的具有相同功能的两个第一连接器头21形成为,第一结合部32的位置沿着作为上述电动马达的马达旋转轴轴线的输出轴12轴线方向互不相同。
由此,电动动力转向装置8能够在不损害插拔外部端子33时的作业性的情况下缩小各第一连接器头21以及各第二连接器头22彼此的间隔(连接器头之间的间隔)而配置,进而能够实现小型化。
以下,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二实施例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8成为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8大致相同的结构,但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与第一实施例不同。
即,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具有两个第一连接器头21和一个第二连接器头22,连接器头的数量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不同。
使用图10~图16对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进行详细说明。图10示出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的俯视图。图11是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的主视图,示出从图10的A箭头方向观察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图12是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的侧视图,示出从图10的B箭头方向观察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图13示出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单体的立体图。图14示出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单体的立体图。图15是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的立体图,示出安装有外部端子33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图16是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的立体图,示出安装有外部端子33的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
如图10~图14所示,第一连接器头21具有:以包围电源端子25以及信号端子26的周围的方式形成的作为连接器头壁的第一连接器头壁31;以及限制与外部端子33的分离的作为结合部的第一结合部32。
在俯视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时,第一连接器头21形成为大致正方形的外形。
第一连接器头壁31具有四个边部31a。
第一结合部32是在第一连接器头壁31的一个边部31a的外周面突出形成的外形为大致矩形的突起。详细而言,第一结合部32设置在第一连接器头21的面向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外周缘侧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结合部32也可以设置于不与相邻的连接器头相向的边部31a。
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第一结合部32在将外部端子33A安装于第一连接器头21时收纳保持于外部端子33A的保持部34A,规定外部端子33A相对于第一连接器头21的安装位置。即,外部端子33A通过第一结合部32安装于第一连接器头21的规定位置。保持部34A设置在外部端子33A的前端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器头21也可以仅由能够供给电力的电源端子25构成。
如图10~图14所示,第二连接器头22具有:以包围信号端子26的周围的方式形成的作为连接器头壁的第二连接器头壁36;以及限制与外部端子33的分离的作为结合部的第二结合部37。
在俯视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时,第二连接器头22形成为沿着信号端子26的排列方向呈细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外形。
第二连接器头壁36具有沿着信号端子26的排列方向的一对宽幅边部36a和与上述一对宽幅边部36a与连接的一对窄幅边部36b。
第二结合部37是在第二连接器头壁36的宽幅边部36a的一个外周面突出形成的外形为大致矩形的突起。详细而言,第二结合部37设置在第二连接器头22的面向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外周缘侧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结合部37也可以设置于第二连接器头壁36的窄幅边部36b。
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第二结合部37在将外部端子33B安装于第二连接器头22时收纳保持于外部端子33B的保持部34B,规定外部端子33B相对于第二连接器头22的安装位置。即,外部端子33B通过第二结合部37安装于第二连接器头22的规定位置。保持部34B设置在外部端子33B的前端部。
而且,在俯视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时,两个第一连接器头21中的一方的第一连接器头21A和第二连接器头22隔着作为上述电动马达的马达旋转轴轴线的输出轴12轴线相互不偏移地相向。即,第一连接器头21A与第二连接器头22成对地构成隔着作为上述电动马达的马达旋转轴轴线的输出轴12轴线而相向的一对连接器头。
另外,在俯视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时,两个第一连接器头21中的另一方的第一连接器头21B位于第一连接器头21A与第二连接器头22之间。即,第一连接器头21B以与第一连接器头21A以及第二连接器头22相向的方式配置。详细而言,第一连接器头21B以不同的两个边部31a(面)与第一连接器头21A的边部31a以及第二连接器头22的宽幅边部36a分别相向的方式配置。换言之,在俯视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时,第一连接器头21A以与第一连接器头21B的一边相向的方式配置(形成)。另外,在俯视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时,第二连接器头22以与第一连接器头21B的一边相向的方式配置(形成)。
由此,第二实施例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8能够缩小各第一连接器头21以及各第二连接器头22彼此的间隔(连接器头之间的间隔)而配置,进而能够实现小型化。
另外,如图10以及图13所示,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器头21形成为,第一结合部32的沿着输出轴12轴线方向的位置成为互不相同的位置。换言之,多个连接器头中的具有相同功能的两个第一连接器头21形成为,第一结合部32的位置沿着作为上述电动马达的马达旋转轴轴线的输出轴12轴线方向互不相同。
由此,第二实施例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8能够在不损害插拔外部端子33时的作业性的情况下缩小各第一连接器头21以及各第二连接器头22彼此的间隔(连接器头之间的间隔)而配置,进而能够实现小型化。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在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具有两个第一连接器头21和一个第二连接器头22的情况下,例如如图17所示,也可以是,在俯视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时两个第一连接器头21隔着输出轴12轴线相互不偏移地相向,在俯视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时第二连接器头22位于所述一对第一连接器头21之间。
在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具有两个第一连接器头21和一个第二连接器头22的情况下,例如如图18所示,也可以是,在俯视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时两个第一连接器头21以隔着输出轴12轴线相互偏移的方式相向,第二连接器头22的一方的宽幅边部36a与一方的第一连接器头21相向,第二连接器头22的一方的窄幅边部36b与另一方的第一连接器头21相向。
另外,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例如也可以具有一个第一连接器头21和两个第二连接器头22。在该情况下,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例如如图19所示,也可以是,在俯视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时两个第二连接器头22隔着输出轴12轴线相互不偏移地相向,在俯视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时第一连接器头21位于所述一对第二连接器头22之间。
另外,在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具有一个第一连接器头21和两个第二连接器头22的情况下,例如如图20所示,也可以是,在俯视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时两个第二连接器头22中的一方的第二连接器头22与第一连接器头21隔着输出轴12轴线相互不偏移地相向,另一方的第二连接器头22位于第一连接器头21与一方的第二连接器头22之间。
另外,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在第一连接器头21存在多个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为所有的第一结合部32的沿着输出轴12轴线方向的位置成为互不相同的位置。
另外,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在第二连接器头22存在多个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为所有的第二结合部37的沿着输出轴12轴线方向的位置成为互不相同的位置。
另外,连接器端子组装体19也可以形成为,所有的第一连接器头21的第一结合部32与所有的第二连接器头22的第二结合部37沿着输出轴12轴线方向位于互不相同的位置。
作为基于上述各实施例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8(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例如可考虑以下所述的方式。
(1)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具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具有多个独立的绕组;电子控制部,所述电子控制部针对每个该绕组具有驱动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电动马达的驱动;多个第一连接器头,所述多个第一连接器头安装有外部端子;以及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二连接器头,所述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二连接器头的功能与第一连接器头不同,并且所述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二连接器头安装有外部端子,第一连接器头构成与其他第一连接器头或第二连接器头成对地构成隔着所述电动马达的马达旋转轴轴线而相向的一对连接器头,位于所述一对连接器头之间的第一连接器头或第二连接器头以与所述一对连接器头相向的方式配置。
由此,各第一连接器头以及各第二连接器头能够缩小连接器头之间的间隔而配置,能够实现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的小型化。
(2)在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中,第一连接器头和第二连接器头具有截面矩形的外形,位于所述一对连接器头之间的第一连接器头或第二连接器头以不同的两个面与所述一对连接器头分别相向的方式配置。
(3)在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中,第一连接器头是能够供给电力的连接器头,第二连接器头是信号传递用的连接器头。
(4)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具有两个第一连接器头和一个第二连接器头,两个第一连接器头成为一对连接器头并隔着马达旋转轴轴线相向,一个第二连接器头配置在两个第一连接器头之间。
(5)在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中,两个第一连接器头成为一对连接器头,与隔着马达旋转轴轴线相互偏移的方式相向,一个第二连接器头具有沿着信号端子的排列方向的一对宽幅边部和与一对宽幅边部连接的一对窄幅边部,第二连接器头的宽幅边部与一方的第一连接器头相向,幅狭边部与另一方的第一连接器头相向。
(6)在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中,两个第一连接器头成为一对连接器头,隔着马达旋转轴轴线相互不偏移地相向,一个第二连接器头配置在两个第一连接器头之间。
(7)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具有两个第一连接器头和一个第二连接器头,两个第一连接器头中的一方的第一连接器头与第二连接器头成为一对连接器头并隔着马达旋转轴轴线相向,两个第一连接器头中的另一方的第一连接器头配置在一对连接器头之间。
(8)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具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具有多个独立的绕组;电子控制部,所述电子控制部针对每个该绕组具有驱动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电动马达的驱动;以及至少四个连接器头,所述至少四个连接器头安装有外部端子,该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具备:第一连接器头组,所述第一连接器头组由隔着所述电动马达的马达旋转轴轴线相向的一对连接器头构成,以及第二连接器头组,所述第二连接器头组由与第一连接器头组的连接器头不同的连接器头构成,隔着所述电动马达的马达旋转轴轴线相向,第二连接器头组的连接器头以至少一部分与第一连接器头组的连接器头中的至少一方相向的方式配置。
由此,各第一连接器头以及各第二连接器头能够缩小连接器头之间的间隔而配置,能够实现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的小型化。
(9)在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中,连接器头为能够供给电力的第一连接器头或信号传递用的第二连接器头的任一个,第一连接器头组以及第二连接器头组的连接器头为第一连接器头与第二连接器头的组合、仅第一连接器头的组合以及仅第二连接器头的组合中的任一种。
(10)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具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具有多个独立的绕组;电子控制部,所述电子控制部针对每个该绕组具有驱动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电动马达的驱动;以及多个连接器头,所述多个连接器头安装有外部端子,各连接器头至少具有电源端子或信号端子的任一方,并具有以包围这些端子的周围的方式形成的连接器头壁和以向连接器头壁突出的方式形成并限制与外部端子的分离的结合部,多个连接器头中的具有相同功能的至少两个连接器头的结合部的位置沿着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轴轴线方向互不相同。
由此,能够在不损害插拔外部端子时的作业性的情况下,缩小连接器头之间的间隔而配置,能够实现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的小型化。
(11)在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中,第一连接器头和第二连接器头具有限制与外部端子的分离的结合部,多个第一连接器头的结合部的沿着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轴轴线方向的位置互不相同。
(12)在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中,第一连接器头和第二连接器头具有限制与外部端子的分离的结合部,多个第一连接器头的结合部的沿着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轴轴线方向的位置互不相同。
(13)在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中,在第一连接器头集成有能够供给电力的端子和信号传递用的端子。
(14)在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中,连接器头包括集成有能够供给电力的端子和信号传递用的端子的连接器头。
(15)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具有设置有第一连接器头和第二连接器头的连接器头部件,第一连接器头和第二连接器头具有限制与外部端子的分离的结合部,结合部设置在第一连接器头或第二连接器头的面向所述连接器头部件外周缘侧的部分。

Claims (13)

1.一种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具有:
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具有多个独立的绕组;
电子控制部,所述电子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动马达的驱动;
多个第一连接器头,所述多个第一连接器头安装有外部端子;以及
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二连接器头,所述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二连接器头的功能与第一连接器头不同,并且所述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二连接器头安装有外部端子,
第一连接器头构成隔着所述电动马达的马达旋转轴轴线与其他第一连接器头或第二连接器头相向的一对连接器头,
位于所述一对连接器头之间的第一连接器头或第二连接器头以与所述一对连接器头相向的方式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其中,
第一连接器头和第二连接器头具有截面矩形的外形,
位于所述一对连接器头之间的第一连接器头或第二连接器头以不同的面与所述一对连接器头分别相向的方式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其中,
第一连接器头是能够供给电力的连接器头,第二连接器头是信号传递用的连接器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具有两个第一连接器头和一个第二连接器头,
两个第一连接器头成为所述一对连接器头并隔着马达旋转轴轴线相向,
一个第二连接器头配置在两个第一连接器头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具有两个第一连接器头和一个第二连接器头,
两个第一连接器头中的一方的第一连接器头与第二连接器头成为所述一对连接器头并隔着马达旋转轴轴线相向,
两个第一连接器头中的另一方的第一连接器头配置在所述一对连接器头之间。
6.一种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具有:
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具有多个独立的绕组;
电子控制部,所述电子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动马达的驱动;以及
至少四个连接器头,所述至少四个连接器头安装有外部端子,
所述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具备:
第一连接器头组,所述第一连接器头组由隔着所述电动马达的马达旋转轴轴线相向的一对连接器头构成;以及
第二连接器头组,所述第二连接器头组由与第一连接器头组的连接器头不同的连接器头构成,隔着所述电动马达的马达旋转轴轴线相向,
第二连接器头组的连接器头以一部分与第一连接器头组的连接器头中的至少一方相向的方式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其中,
连接器头为能够供给电力的第一连接器头或信号传递用的第二连接器头的任一个,
第一连接器头组以及第二连接器头组的连接器头为第一连接器头与第二连接器头的组合、仅第一连接器头的组合以及仅第二连接器头的组合中的任一种。
8.一种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具有:
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具有多个独立的绕组;
电子控制部,所述电子控制部控制所述电动马达的驱动;以及
多个连接器头,所述多个连接器头安装有外部端子,
各连接器头具有限制与外部端子的分离的结合部,
各连接器头的结合部的位置沿着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轴轴线方向互不相同。
9.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其中,
第一连接器头具有限制与外部端子的分离的结合部,多个第一连接器头的结合部的沿着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轴轴线方向的位置互不相同。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其中,
第一连接器头和第二连接器头具有限制与外部端子的分离的结合部,多个第一连接器头的结合部的沿着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轴轴线方向的位置互不相同。
11.如权利要求1~5、7、9、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其中,
在第一连接器头集成有能够供给电力的端子和信号传递用的端子。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其中,
连接器头包括集成有能够供给电力的端子和信号传递用的端子的连接器头。
13.如权利要求1~5、7、9、10、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具有设置有第一连接器头和第二连接器头的连接器头部件,
第一连接器头和第二连接器头具有限制与外部端子的分离的结合部,
结合部设置在第一连接器头或第二连接器头的面向所述连接器头部件外周缘侧的部分。
CN202180057143.4A 2020-11-06 2021-06-28 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 Pending CN1166018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85491 2020-11-06
JP2020185491 2020-11-06
PCT/JP2021/024272 WO2022097325A1 (ja) 2020-11-06 2021-06-28 電動機駆動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1865A true CN116601865A (zh) 2023-08-15

Family

ID=81457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57143.4A Pending CN116601865A (zh) 2020-11-06 2021-06-28 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30776A1 (zh)
JP (1) JP7461500B2 (zh)
CN (1) CN116601865A (zh)
DE (1) DE112021005829T5 (zh)
WO (1) WO20220973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1031396B1 (de) * 2023-03-01 2024-09-30 Thyssenkrupp Presta Ag Steuergerät für ein elektromechanisches Lenk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3593U (zh) 1985-07-20 1987-02-13
WO2017175325A1 (ja) * 2016-04-06 2017-10-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11533015B2 (en) * 2017-06-05 2022-12-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rive device-integrated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using same
US11932324B2 (en) * 2018-06-06 2024-03-19 Hitachi Astemo, Ltd. Electric drive device of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JP7153483B2 (ja) * 2018-07-02 2022-10-14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097325A1 (zh) 2022-05-12
US20240030776A1 (en) 2024-01-25
WO2022097325A1 (ja) 2022-05-12
JP7461500B2 (ja) 2024-04-03
DE112021005829T5 (de) 2023-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50476B2 (en) Electric drive unit
KR102066361B1 (ko) 전동 구동 장치 및 전동 파워 스티어링 장치
US8627918B2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US20160362127A1 (en) Electronic Controlling Unit,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and Vehicle
CN111264021B (zh) 电动驱动装置以及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06864581B (zh) 驱动装置
CN101722982A (zh)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US11932324B2 (en) Electric drive device of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WO2021033678A1 (ja)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駆動装置の組立方法
US10759469B2 (en) Electric drive device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US10965181B2 (en) Electric drive device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US20210265899A1 (en) Electrical drive device and electrical power steering device
JP2016146702A (ja) 電動駆動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13353145A (zh)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和制造方法
CN116601865A (zh) 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
JP3429862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9184492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10217289B (zh) 一种汽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JP2001106097A (ja) 電動式舵取装置
WO2020137568A1 (ja) 電子制御装置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967425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7484214B2 (ja) 電動駆動装置
JP2009023459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343950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12071182B2 (en) Electrical drive device and electrical power steer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