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83442A - 电路结构体 - Google Patents

电路结构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83442A
CN116583442A CN202180083835.6A CN202180083835A CN116583442A CN 116583442 A CN116583442 A CN 116583442A CN 202180083835 A CN202180083835 A CN 202180083835A CN 116583442 A CN116583442 A CN 116583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metal plate
case
heat generating
heat dissip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38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田泰次
下田洋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583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834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2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 H05K5/0069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connector relating features for connecting the connector pins with the PCB or for mounting the connector body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01Thermal arrangements, e.g. for cooling, heating or preventing overheating
    • H05K1/0212Printed circuits or mounted components having integral he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3Use of materials for the substrate
    • H05K1/05Insulated conductive substrates, e.g. insulated metal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16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support for line-connecting terminals within the box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2Fillers; Particles; Fibers; Reinforcement materials
    • H05K2201/0203Fillers and particles
    • H05K2201/0206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6Thermal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能够确保散热部与散热对象的绝缘性并减少散热路径的热阻而实现散热性的提高的新结构的电路结构体。电路结构体(10)包括:发热部件(12、14),通过通电而发热;壳体(24),收容发热部件(12、14);金属板(18),连接于发热部件(12、14)的连接部(38、44),并具有散热部(26),该散热部(26)向壳体(24)外露出而与外部的散热对象(29)进行热接触;绝缘膜(30),将散热部(26)的与散热对象(29)接触的接触面(34)覆盖;及传热性填充构件(32),经由绝缘膜(30)而与散热部(26)进行热接触,配置在绝缘膜(30)与散热对象(29)之间。

Description

电路结构体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具有发热部件的电路结构体。
背景技术
以往,在具备通过通电而发热的继电器、熔断器等发热部件的电路结构体中,有时设置对发热部件的热量进行散热用的散热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将与收容于壳体内的继电器连接的汇流条经由绝缘性的导热片而与散热板一体化,将散热板的端部连结于收容壳体的结构。由此,在继电器产生的热量按照汇流条、导热片、散热板、收容壳体的顺序传递,从收容壳体向外部散热。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937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这样的现有结构中,散热路径介有的部件成为多个,相应地热阻升高。因此,在特别是近年来的大电流化的设备等中,发生得不到充分的散热效果这样的问题。
因此,公开一种能够确保散热部与散热对象的绝缘性并减少散热路径的热阻而实现散热性的提高的新结构的电路结构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电路结构体包括:发热部件,通过通电而发热;壳体,收容所述发热部件;金属板,连接于所述发热部件的连接部,并具有散热部,该散热部向所述壳体外露出而与外部的散热对象进行热接触;绝缘膜,将所述散热部的与所述散热对象接触的接触面覆盖;及传热性填充构件,经由所述绝缘膜而与所述散热部进行热接触,配置在所述绝缘膜与所述散热对象之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电路结构体,能够确保散热部与散热对象的绝缘性,并减少散热路径的热阻而实现散热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电路结构体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路结构体的俯视图,是表示拆下了上壳体的状态的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路结构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2的IV-IV剖视图。
图5是图2的V-V剖视图。
图6是图1所示的构成电路结构体的下壳体的从平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的下壳体的从底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8是将图7所示的下壳体的底面放大表示的图,是图6的相当于VIII-VIII剖面的局部的剖视立体图。
图9是另一方式的电路结构体的纵剖视图,是与图4对应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本公开的电路结构体包括:发热部件,通过通电而发热;壳体,收容所述发热部件;金属板,连接于所述发热部件的连接部,并具有散热部,该散热部向所述壳体外露出而与外部的散热对象进行热接触;绝缘膜,将所述散热部的与所述散热对象接触的接触面覆盖;及传热性填充构件,经由所述绝缘膜而与所述散热部进行热接触,配置在所述绝缘膜与所述散热对象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电路结构体,与发热部件的连接部连接的金属板的散热部向壳体外露出,经由绝缘膜和传热性填充构件而与外部的散热对象接触。由此,与现有结构相比能够减少在散热路径介有的部件个数,能够减少散热路径的热阻而实现散热性的提高。而且,散热部与散热对象的绝缘性使用绝缘膜来确保。因而,与通过合成树脂制的壳体来确保与外部部件的绝缘性的现有结构相比,能够充分地减薄绝缘所需的构件的壁厚,能够更有利地实现热阻的减少。而且,由于在绝缘膜与散热对象之间配置传热性填充构件,因此即使在散热部与散热对象的接触面间因公差等产生间隙的情况下,使传热性填充构件介于两者之间,由此防止间隙引起的传热性的恶化,能够更有利地实现散热性的提高。金属板只要具备散热部即可,用途不受限定,例如可以在通电用的金属板设置散热部,也可以在与通电用的金属板分体的散热用的金属板设置散热部。需要说明的是,散热部向壳体外露出是指散热部不经由壳体而能够与外部的散热对象进行热接触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绝缘膜只要是具有绝缘性并将散热部的与散热对象接触的接触面覆盖的结构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任意,但是可有利地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四氟乙烯(PTFE)、聚碳酸酯(PC)、聚酰亚胺(PI)制等的膜状的结构。而且,绝缘膜的膜厚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为了有利地实现从散热部向散热对象的导热性,优选比较薄的膜厚的结构,可良好地采用例如500μm以下,更优选为250μm以下的结构。
传热性填充构件只要是吸收基于散热部与散热对象的接触面间的公差等的松动并进行从散热部向散热对象的导热的构件即可,可以任意,但是可采用例如将导热性填料填充于环氧树脂或硅酮树脂等树脂的复合材料。作为向树脂填充的填料,可使用例如氧化铝(alumina)、氮化硼、氮化铝、氮化硅等。需要说明的是,传热性填充构件可采用片状、凝胶状、润滑脂状等各种方式。
(2)优选的是,所述绝缘膜与所述传热性填充构件的配置区域不同。
用于确保散热部相对于散热对象的绝缘性的绝缘膜、用于吸收散热部与散热对象的接触面间的松动的传热性填充构件分别设置为不同构件。由此,能够将绝缘膜和传热性填充构件以能实现各自要求的功能的必要的范围设置,与通过单一的构件来担负绝缘性和松动吸收功能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设计自由度的提高、材料费的降低等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将绝缘膜和传热性填充构件在向它们的散热对象重合的重合方向上观察的情况下,配置区域是指绝缘膜、传热性填充构件与散热对象重叠的区域,配置区域不同包括绝缘膜与散热对象重叠的区域和传热性填充构件与散热对象重叠的区域的大小、形状不同的情况、区域的位置相互错开的情况。
(3)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具有开口部,该开口部供所述散热部向外部露出,通过所述绝缘膜将所述开口部密封。
为了供金属板的散热部向外部露出而设置于壳体的开口部由绝缘膜密封。其结果使,能够提高具有开口部的壳体的防水性,防止由于进入壳体内的水而散热部与散热对象之间短路的情况等,更有利地确保散热部与散热对象的绝缘性。
(4)优选的是,所述绝缘膜固定于所述壳体,在所述壳体隔开间隙地设置有多个突部,该多个突部配置于所述绝缘膜的周缘部的周围。
通过将绝缘膜固定于壳体,能够稳定地保持将散热部的载置面覆盖的绝缘膜,能够实现处理性的提高等。此外,由于在绝缘膜的周缘部的周围设置有多个突部,因此从绝缘膜的外周侧向绝缘膜的周缘部的接近由于多个突部而变得困难。由此,能够阻止进行将绝缘膜的周缘部抬起而将绝缘膜剥离等作业的情况,在将壳体的开口部利用绝缘膜密封的情况下,能有利地确保壳体内的防水性。此外,多个突部隔开间隙地设置,因此在设置传热性的填充构件时,能从突部间的间隙有利地排出空气等,也能消除空气积存于绝缘膜与传热性填充构件之间而使散热性下降的不良状况。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绝缘膜的周缘部与所述突部的相对间隙优选以阻止手指的侵入的大小设定。而且,绝缘膜的向壳体的固定方法可采用粘结或熔敷等周知的方法。
(5)在上述(4)中,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多个突部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组装方向的投影中分别为三角形状,并配置成随着朝向位于内侧的所述绝缘膜而宽度逐渐变窄。
分别形成为三角形状的多个突部以随着朝向内侧而宽度逐渐变窄的朝向配置,因此突部间的间隙朝向内侧逐渐变大。由此,容易捕捉绝缘膜与填充构件之间的空气,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空气的排出。而且,突部间的间隙在外侧变得最小,因此也能更有效地发挥手指的防侵入效果。
(6)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中的至少一方固定有所述发热部件,所述下壳体具有向所述散热对象载置的载置面,在所述载置面设置有开口部,所述下壳体具有定位部,该定位部将配置于所述开口部的所述金属板的所述散热部定位成与所述载置面齐平,在所述金属板设置有连接部位,该连接部位是所述金属板向所述发热部件的所述连接部连接的部位,所述电路结构体设置有公差吸收结构,该公差吸收结构吸收通过所述定位部对所述散热部进行了定位时的、所述连接部位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位置的公差。
向上壳体组装的下壳体具有向散热对象载置的载置面。并且,在载置面设置有供金属板的散热部露出的开口部。下壳体具有散热部定位成与载置面齐平的定位部,因此能抑制或防止在散热部与载置面之间产生阶梯而对绝缘膜的固定造成不良影响的不良状况的发生。而且,需要将在下壳体侧定位有散热部的金属板的连接部位连接于发热部件的连接部,但是电路结构体具有吸收连接部位和连接部的连接位置的公差的公差吸收结构,因此能够将散热部定位于下壳体的金属板的连接部位没有问题地连接于发热部件的连接部。需要说明的是,发热部件可以固定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中的任一者,但是发热部件固定于上壳体的情况下,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组装时,在发热部件的连接部和金属板的连接部位的连接位置处伴随着各构件的公差的偏差容易变大,因此能更有效地享有公差吸收效果。
定位部的形状只要是能够将散热部的下表面定位成与下壳体的载置面齐平的形状即可,可以任意设定。例如,可良好地采用通过散热部的上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接触而将散热部的下表面与载置面齐平的形状等。
(7)在上述(6)中,优选的是,所述发热部件包括第一发热部件,所述金属板包括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该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与所述第一发热部件的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发热部件的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的所述连接部位使用第一螺栓来联接,所述第一螺栓向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组装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出,在所述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的联接部位设置有长孔形状的螺栓插通孔,该螺栓插通孔沿着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组装方向延伸,由所述螺栓插通孔构成第一公差吸收结构,所述公差吸收结构包括所述第一公差吸收结构。
第一发热部件的连接部和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的连接部位通过向与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组装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螺栓来联接,通过将设置于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的螺栓插通孔设为沿该组装方向延伸的长孔这样简单的结构,能够设置第一公差吸收结构。
(8)在上述(7)中,优选的是,所述上壳体具有顶壁和侧壁,该侧壁从所述顶壁朝向所述下壳体突出,所述下壳体具有底壁和周壁,该周壁从所述底壁朝向所述上壳体突出,在所述侧壁和所述周壁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作业孔,该作业孔能够供所述第一螺栓和所述第一螺栓的联接用工具插通。
这是因为,在将上壳体组装于下壳体之后,能够将散热部定位于下壳体的定位部的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的连接部位从上壳体的外部螺栓联接于第一发热部件的连接部,能够以良好的作业性实现散热部和下壳体的定位、连接部和连接部位的公差吸收。
(9)在上述(7)或(8)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弯折成L字状,所述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的一端部形成为所述散热部,所述散热部与所述下壳体的所述载置面平行地扩展,所述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的另一端部形成为朝向所述上壳体立起的所述连接部位,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载置面设置有凹部和狭缝状的插通孔,所述插通孔允许所述连接部位的插通,所述凹部连接于所述插通孔并向所述上壳体侧凹陷而收容所述散热部,所述开口部包括所述插通孔和所述凹部而构成,由所述凹部的顶板构成第一金属板用定位部,该第一金属板用定位部对所述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进行定位,所述定位部包括所述第一金属板用定位部。
通过将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设为L字形状,能够减小在下壳体的载置面设置的插通孔的开口面积,并将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的连接部位向壳体内插入。而且,通过设置连接于插通孔并向上壳体侧凹陷的凹部,能够在凹部内收容散热部而将散热部与载置面齐平。此时,通过凹部的顶板能够构成将散热部与载置面齐平的第一金属板用定位部,因此能够通过下壳体稳定地保持散热部,此外,也能够有利地确保散热部与壳体内的电路之间的绝缘性。
(10)在上述(6)~(9)的任一个中,优选的是,所述发热部件包括第二发热部件,所述金属板包括第二发热部件用金属板,该第二发热部件用金属板与所述第二发热部件的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发热部件用金属板具有:所述散热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发热部件用金属板的一端侧,并与所述下壳体的所述载置面平行地扩展;所述连接部位,设置于所述第二发热部件用金属板的另一端侧,位于比所述散热部靠所述上壳体侧处而与所述散热部平行地扩展;及连结部,从所述散热部朝向所述连接部位立起,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载置面设置有插通孔和凹部,所述插通孔允许所述连接部位和所述连结部的插通,所述凹部连接于所述插通孔并向所述上壳体侧凹陷而收容所述散热部,所述开口部包括所述插通孔和所述凹部而构成,由所述凹部的顶板构成第二金属板用定位部,该第二金属板用定位部对所述第二发热部件用金属板进行定位,所述定位部包括所述第二金属板用定位部,所述连接部位通过第二螺栓联接于所述第二发热部件的所述连接部,将螺母保持成能够向从所述下壳体的所述载置面分离的方向位移,从而构成第二公差吸收结构,所述收容于所述上壳体并与所述第二螺栓联接,所述公差吸收结构包括所述第二公差吸收结构。
组装于上壳体的下壳体具有向散热对象载置的载置面。并且,在载置面设置有供第二发热部件用金属板的散热部露出的开口部。下壳体具有散热部定位成与载置面齐平的第二金属板用定位部,因此能抑制或防止在散热部与载置面之间产生阶梯而对绝缘膜的固定造成不良影响的不良状况的发生。此外,需要将在下壳体侧定位有散热部的第二发热部件用金属板的连接部位连接于第二发热部件的连接部,但是电路结构体具有吸收连接部位与连接部的连接位置的公差的第二公差吸收结构,因此能够将散热部定位于下壳体的第二发热部件用金属板的连接部位没有问题地连接于第二发热部件的连接部。
(11)在上述(10)中,优选的是,所述插通孔具备允许所述连接部位的插通的第一区域和允许所述连结部的插通的第二区域,将盖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载置面,所述盖部将所述插通孔中的所述第一区域覆盖。
在进行了将第二发热部件用金属板的连接部位向发热部件的连接部联接的作业之后,能够通过盖部将成为带电部的第二发热部件用金属板的连接部位露出的较大地打开的插通孔覆盖。由此,能够有利地实现防触电对策和壳体内的防水性的进一步的提高。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电路结构体的具体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没有限定为这些例示,由权利要求书公开,并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实施方式1>
以下,使用图1~图8,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电路结构体10。实施方式1的电路结构体10搭载于例如电动机动车或混合动力机动车等车辆(未图示),进行从蓄电池等电源(未图示)向电动机等负载(未图示)的电力的供给、控制。电路结构体10能够以任意的朝向配置,但是以下,将图中的X方向设为前方,将Y方向设为左方,将Z方向设为上方进行说明。而且,对于多个相同的构件,仅对一部分的构件标注标号,对于其他的构件,有时省略标号。
<电路结构体10>
也如图1~3所示,电路结构体10具备第二发热部件即熔断器12及第一发热部件即继电器14作为通过通电而发热的发热部件。而且,电路结构体10具备与上述熔断器12及继电器14的后述的连接部38、44连接的通电用汇流条16、与熔断器12及继电器14的连接部38、44连接的作为金属板的散热用汇流条18。电路结构体10具备由上壳体20和下壳体22构成的壳体24,将熔断器12、继电器14、通电用汇流条16、散热用汇流条18收容于壳体24。散热用汇流条18具备散热部26,该散热部26穿过设置于壳体24的开口部28向壳体24的外部露出,与外部的作为散热对象的电池包的外壳等金属制的外壳29热接触。即,散热部26通过壳体24的开口部28向外部露出是指散热部26不经由壳体24而能够与壳体24的外部的散热对象热接触的情况。
电路结构体10具备将开口部28密封的绝缘膜30和作为传热性填充构件的填料32。绝缘膜30覆盖散热部26中的与外壳29接触的接触面34,并固定于壳体24。填料32经由绝缘膜30而与散热部26热接触,配置在绝缘膜30与外壳29之间。并且,散热部26经由绝缘膜30及填料32而与外壳29热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3中,通过双点划线表示外壳29。
在实施方式1中,两个继电器14在左右方向上并列设置,左方的继电器14为第一继电器14a,并且右方的继电器14为第二继电器14b。并且,在左方的第一继电器14a的左侧配置熔断器12。而且,设置有四个通电用汇流条16,从左方依次为第一~第四通电用汇流条16a~16d。此外,设置有五个散热用汇流条18,从左方依次为第一~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a~18e。此外,两个绝缘膜30在左右方向上并列设置,左方的绝缘膜30为第一绝缘膜30a,并且右方的绝缘膜30为第二绝缘膜30b。
<熔断器12、第一及第二继电器14a、14b>
熔断器12具备为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熔断器主体36。在熔断器主体36设置有向左右方向两侧突出的金属制的连接部38、38。在上述连接部38、38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螺栓插通孔40、40。在实施方式1中,右侧的螺栓插通孔40是左右方向尺寸比前后方向尺寸大的长孔形状。由此,能够吸收向熔断器12组装通电用汇流条16等时的组装误差、公差等。
第一及第二继电器14a、14b分别具备形成为长方体形状的继电器主体42、42。一对连接部44、44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分离地设置于各继电器主体42的前表面。即,在第一继电器14a和第二继电器14b合计设置有4个连接部44,从左方依次为第一~第四连接部44a~44d。总之,在第一继电器14a设置有第一及第二连接部44a、44b。而且,在第二继电器14b设置有第三及第四连接部44c、44d。并且,在第一继电器14a中的第一连接部44a与第二连接部44b之间、及第二继电器14b中的第三连接部44c与第四连接部44d之间向前方突出地设置有将它们分别分隔的分隔板46。
另外,在各继电器主体42,在左右方向两侧设置有向外方突出的安装部48。在这些安装部48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螺栓插通孔50。
<第一~第四通电用汇流条16a~16d>
第一~第四通电用汇流条16a~16d通过将金属板材利用冲压加工等折弯成规定的形状而形成。各通电用汇流条16a~16d的材质不受限定,但是优选采用铜或铜合金、铝或铝合金等。
第一通电用汇流条16a是与熔断器12中的左侧的连接部38连接的构件,作为整体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通电用汇流条16a的左端部为外部连接部52,并且右端部为熔断器连接部54。在上述外部连接部52及熔断器连接部54形成有在成为板厚方向的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螺栓插通孔56、58。
第二通电用汇流条16b是将熔断器12中的右侧的连接部38与第一继电器14a中的第一连接部44a连接的构件,作为整体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二通电用汇流条16b的左端部为熔断器连接部60,形成有在成为板厚方向的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螺栓插通孔62。而且,第二通电用汇流条16b的右端部为继电器连接部64,形成有在成为板厚方向的前后方向上贯通的螺栓插通孔66。
第三通电用汇流条16c是将第一继电器14a中的第二连接部44b与第二继电器14b中的第三连接部44c连接的构件,作为整体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三通电用汇流条16c的左右两侧端部为继电器连接部68、68,形成有在成为板厚方向的前后方向上贯通的螺栓插通孔70、70。而且,在第三通电用汇流条16c的左右方向中央部分的上端部设置有向前方突出的矩形的外部连接部72,形成有在成为板厚方向的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螺栓插通孔74。
第四通电用汇流条16d是与第二继电器14b中的第四连接部44d连接的构件,作为整体沿左右方向延伸。第四通电用汇流条16d的左端部为继电器连接部76,形成有在成为板厚方向的前后方向上贯通的螺栓插通孔78。而且,在第四通电用汇流条16d的右端部设置有向前方突出的矩形的外部连接部80,形成有在成为板厚方向的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螺栓插通孔82。
<第一~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a~18e>
第一~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a~18e通过将金属板材利用冲压加工等折弯成规定的形状而形成。各散热用汇流条18a~18e的材质没有限定,但是可以采用与通电用汇流条16(第一~第四通电用汇流条16a~16d)同样的材质。
第一散热用汇流条18a是与熔断器12(第二发热部件)中的左侧的连接部38连接的构件,作为整体沿左右方向延伸。即,金属板(第一~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a~18e)中的第一散热用汇流条18a是与第二发热部件(熔断器12)连接的第二发热部件用金属板。第一散热用汇流条18a的成为一端侧的左端部是散热部26(第一散热部26a),并具有规定的左右方向尺寸地沿水平方向(XY平面)扩展。而且,第一散热用汇流条18a的成为另一端侧的右端部是作为向连接部38连接的连接部位的熔断器连接部84,位于比第一散热部26a靠上侧(上壳体20侧)处,沿着成为与第一散热部26a平行的水平方向扩展。并且,在熔断器连接部84形成有在成为板厚方向的上下方向上贯通的螺栓插通孔86。上述第一散热部26a和熔断器连接部84由沿上下方向扩展的连结部87连结,连结部87从第一散热部26a的右端朝向熔断器连接部84的左端立起。
第二~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b~18e是与第一及第二继电器14a、14b(第一发热部件)中的第一~第四连接部44a~44d连接的构件。即,金属板(第一~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a~18e)中的第二~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b~18e是与第一发热部件(第一及第二继电器14a、14b)连接的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第二~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b~18e分别作为整体地弯折成L字状,分别在一端部具备沿水平方向(XY平面)扩展的散热部26(第二~第五散热部26b~26e)。而且,第二~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b~18e的另一端部是作为向第一~第四连接部44a~44d连接的连接部位的继电器连接部88。并且,各继电器连接部88从第二~第五散热部26b~26e的前端朝向上侧(上壳体20侧)立起。如后所述,各继电器连接部88与第二~第四通电用汇流条16b~16d中的继电器连接部64、68、76一起螺栓联接于第一~第四连接部44a~44d。即,各继电器连接部88是第二~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b~18e中的后述的第一螺栓132的联接部位。
在各继电器连接部88形成有在成为板厚方向的前后方向上贯通的螺栓插通孔90。在实施方式1中,螺栓插通孔90沿上下方向(上壳体20与下壳体22的组装方向)延伸,为上下方向尺寸比左右方向尺寸大的长孔形状。如后所述,在第二~第五凹部108b~108e收容有第二~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b~18e的第二~第五散热部26b~26e而定位于第二~第五定位部110b~110e。在该状态下,通过螺栓插通孔90能够吸收第一及第二继电器14a、14b中的第一~第四连接部44a~44d与第二~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b~18e中的连接部位(继电器连接部88)的公差。因此,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设置于电路结构体10的公差吸收结构之一,吸收第二~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b~18e中的连接部位(继电器连接部88)与第一~第四连接部44a~44d的连接位置的公差的第一公差吸收结构由螺栓插通孔90构成。
<上壳体20>
上壳体20为合成树脂制,也如图3所示,是作为整体向下方开口并在左右方向上长的箱形状。即,上壳体20具备作为整体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矩形形状的顶壁92。在顶壁92的外周缘部设置有朝向下侧(下壳体22侧)突出的侧壁94。在顶壁92,在左端部及右侧部分形成有在板厚方向(上下方向)上贯通的多个开口窗96。这些开口窗96形成在第一、第三及第四通电用汇流条16a、16c、16d中的与外部连接部52、72、80对应的位置。由此,在组装状态的电路结构体10中,外部连接部52、72、80穿过开口窗96向外部露出。而且,在侧壁94中的前方的壁部形成有向下方开口并且在板厚方向(前后方向)上贯通的多个开口窗98。这些开口窗98形成在第一及第二继电器14a、14b中的与第一~第四连接部44a~44d对应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顶壁92的下表面,向与设置于熔断器12的连接部38的螺栓插通孔40和设置于第一及第二继电器14a、14b的安装部48的螺栓插通孔50对应的位置组装螺母99(参照图5)。在实施方式1中,螺母99的上方部分向外周侧突出,并且在顶壁92的下表面设置有能够弹性变形的爪部。并且,爪部卡定于螺母99中的突出部分,由此将螺母99组装于顶壁92。而且,在顶壁92与螺母99的上下方向之间设置有间隙S(参照图5),螺母99以具有一定程度的松动的方式组装于顶壁92。需要说明的是,在向螺母99联接后述的第二螺栓130之前的初期状态下,间隙S最大,螺母99位于向下方的位移端。
并且,如图5所示,熔断器12的连接部38、第一通电用汇流条16a的熔断器连接部54、第一散热用汇流条18a的熔断器连接部84与螺母99重合。此时,螺母99向上方(从后述的载置面107分离的方向)位移,由此吸收各构件的公差。即,如后所述,在第一凹部108a收容第一散热用汇流条18a的第一散热部26a而定位于第一定位部110a。在该状态下,螺母99能够向从载置面107分离的方向位移,由此能够吸收熔断器12中的连接部38与第一散热用汇流条18a中的连接部位(熔断器连接部84)的连接位置的公差。因此,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设置于电路结构体10的另一公差吸收结构,以螺母99能够向从载置面107分离的方向位移的结构来构成对第一散热用汇流条18a中的连接部位(熔断器连接部84)与连接部38的连接位置的公差进行吸收的第二公差吸收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将螺母99固定于顶壁92的下表面的方法没有限定为上述那样的凹凸嵌合,可以是熔敷、粘结、压入、嵌入成形等。此时,顶壁92与螺母99的间隙S并非必须,螺母99可以不能位移地固定于顶壁92。
<下壳体22>
下壳体22为合成树脂制,也如图6所示,是作为整体向上方开口并且在左右方向上长的箱形状。即,下壳体22具备作为整体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大致矩形形状的底壁100。在底壁100的外周缘部设置有朝向上方突出的周壁102。在底壁100,在左端部及右侧部分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多个支承部104。上述支承部104形成在第一、第三及第四通电用汇流条16a、16c、16d中的与外部连接部52、72、80对应的位置。由此,在组装状态的电路结构体10中,外部连接部52、72、80由支承部104从下方支承。而且,在各支承部104的上端固定有螺母106。将螺母106向支承部104固定的方法可以采用与上述的将螺母99向顶壁92的下表面固定的方法同样的方法。
此外,也如图4、5等所示,下壳体22经由绝缘膜30(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及填料32载置于外壳29。因而,下壳体22中的底壁100的下表面是向沿着水平方向(XY平面)扩展的散热对象(外壳29)载置的载置面107。并且,也如图7、8等所示,在载置面107形成有如后所述收容各散热用汇流条18a~18e的散热部26a~26e的凹部108(第一~第五凹部108a~108e)。
即,第一~第五凹部108a~108e在俯视观察下大致等于或稍大于第一~第五散热部26a~26e。上述第一~第五凹部108a~108e分别是向下方开口的有底的凹部,各凹部108a~108e的顶板由下壳体22的底壁100构成。而且,上述第一~第五凹部108a~108e的深度尺寸分别与第一~第五散热部26a~26e的板厚尺寸大致相等。由此,如后所述在第一~第五凹部108a~108e收容有第一~第五散热部26a~26e时,能够使载置面107与第一~第五散热部26a~26e的下表面齐平。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下壳体22的底壁100的板厚尺寸遍及整体大致恒定。并且,在设置有各凹部108a~108e的部分,底壁100的上表面比其他的部分向上方突出而向上壳体20侧凹陷各凹部108a~108e的深度尺寸量。构成各凹部108a~108e的顶板且在底壁100的上表面位于比其他的部分靠上方处的部分是如后所述对各散热用汇流条18a~18e的散热部26a~26e进行定位的定位部110(第一定位部110a~第五定位部110e)。特别地,第一定位部110a是对第二发热部件用金属板(第一散热用汇流条18a)进行定位的第二金属板用定位部。而且,第二~第五定位部110b~110e是对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第二~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b~18e)进行定位的第一金属板用定位部。
也如图4、5等所示,在底壁100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插通孔111。插通孔111向底壁10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载置面107)开口。并且,在载置面107中,插通孔111与凹部108连接。即,在底壁100设置有与第一~第五凹部108a~108e分别连接的第一~第五插通孔111a~111e。通过第一~第五凹部108a~108e和第一~第五插通孔111a~111e,在载置面107构成供第一~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a~18e的第一~第五散热部26a~26e向外部露出的开口部28(第一~第五开口部28a~28e)。总之,第一~第五开口部28a~28e是一部分具有底部(顶板)的有底的开口部(第一~第五凹部108a~108e)。而且,其余的部分是贯通底壁100的不具有底部的开口部(第一~第五插通孔111a~111e)。在实施方式1中,第二~第五插通孔111b~111e是左右方向尺寸比前后方向尺寸大的狭缝状。
具体而言,与第一凹部108a的右方连接地形成第一插通孔111a。而且,与第二~第五凹部108b~108e的前方连接地形成第二~第五插通孔111b~111e。该第一插通孔111a在俯视观察(上下方向的投影)下,比第一散热用汇流条18a中的熔断器连接部84及连结部87大。如图5所示,第一插通孔111a具备允许第一散热用汇流条18a中的熔断器连接部84的插通的第一区域84a和允许连结部87的插通的第二区域87a。第二~第五插通孔111b~111e在俯视观察下比第二~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b~18e中的继电器连接部88大。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第一插通孔111a的下方开口部的开口尺寸大,收容后述的盖部128的盖部收容部112形成于载置面107。具体而言,盖部收容部112的开口与第一插通孔111a相比在右侧及前后两侧大,盖部收容部112的左侧与第一凹部108a连通。即,盖部收容部112向下方开口,在右侧及前后两侧具有由下壳体22的底壁100构成的底部分114。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也如图8所示,在底壁100的下表面(载置面107)中,遍及第一开口部28a的周围整周地形成向下方突出的突部116。而且,遍及第二~第五开口部28b~28e的周围整周地形成突部116。在实施方式1中,多个突部116在周向上相互分离地设置。在周向上相邻的突部116、116之间形成间隙118。特别是在实施方式1中,突部116在俯视观察(上下方向的投影)下为三角形状,以随着朝向位于内侧的第一开口部28a及第二~第五开口部28b~28e而宽度逐渐变窄的方式配置突部116。由此,突部116、116之间的间隙118随着从外侧朝向内侧而逐渐变宽。需要说明的是,突部116、116之间的间隙118的大小没有限定,但是优选为例如使用者的手指无法插入的大小。
<壳体24>
通过将上述的上壳体20与下壳体22相互组装而构成壳体24。在实施方式1中,上壳体20的开口部比下壳体22的开口部大,以从外侧覆盖下壳体22的开口部的方式从上方组装上壳体20。即,在实施方式1中,上壳体20与下壳体22的组装方向为上下方向。上述上壳体20和下壳体22的固定方法不受限定。例如可以在上壳体20和下壳体22设置相互嵌合的凹部和凸部,通过上述凹部与凸部的凹凸嵌合来将上壳体20与下壳体22相互固定。
在实施方式1中,在上壳体20的侧壁94中的前方的壁部形成4个开口窗98,在上壳体20与下壳体22的组装时,上述开口窗98的下方开口部由下壳体22的周壁102闭塞。由此,在壳体24,在开口窗98的形成位置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矩形的作业孔120(参照图4)。并且,在实施方式1中,将该作业孔120闭锁的帽122安装于壳体24。特别是在实施方式1中,设置四个作业孔120,但是帽122将相邻的两个作业孔120闭锁,对于壳体24安装两个帽122。
帽122具备矩形平板状的基体板部124。在基体板部124设置有向板厚方向的一侧突出的多个爪部126。并且,使基体板部124与上壳体20的侧壁94重合,将爪部126卡定于作业孔120的开口端缘,由此将帽122安装于壳体24。具体而言,爪部126卡定于作业孔120中的上下两侧的开口端缘和左右任一方的开口端缘。即,上侧的爪部126卡定于开口窗98中的上端缘,并且下侧的爪部126卡定于下壳体22的周壁102的开口端缘。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向壳体24(下壳体22)的下表面(载置面107)开口的第一插通孔111a由矩形平板状的盖部128闭锁。该盖部128在俯视观察(上下方向的投影)下,形成为比第一插通孔111a大且比盖部收容部112小的大小。由此,使盖部128的外周部分与盖部收容部112的底部分114抵接而在盖部收容部112收容盖部128,由此将第一插通孔111a的下方开口部闭锁。具体而言,如后所述,第一散热用汇流条18a的熔断器连接部84和连结部87穿过第一插通孔111a的第一区域84a和第二区域87a向壳体24(下壳体22)的内部插通,并且第一散热用汇流条18a的第一散热部26a穿过连结部87从壳体24(下壳体22)的内部向外部延伸出。即,盖部128以覆盖第一插通孔111a的第一区域84a的方式固定。
盖部128的板厚尺寸与盖部收容部112的深度尺寸(即,从载置面107至盖部收容部112的底部分114的上下方向尺寸)大致相等。由此,如后所述在盖部收容部112收容有盖部128时,载置面107及第一散热部26a的下表面与盖部128的下表面齐平。
需要说明的是,盖部128对于盖部收容部112的固定方法可以通过如后所述仅是载置于盖部收容部112的底部分114而从外侧粘贴第一绝缘膜30a来固定。或者,例如可以在盖部收容部112的下方开口部设置向内周侧突出的突部,盖部128越过该突部而收容于盖部收容部112,由此将盖部128保持为向盖部收容部112收容的收容状态。在从盖部收容部112拆卸盖部128时,只要将第一绝缘膜30a剥下,或者在将第一绝缘膜30a剥下之后,使盖部收容部112的下方开口部的突部越过即可。总之,盖部128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于在载置面107设置的盖部收容部112。
<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
也如图4、5所示,在壳体24(下壳体22)的下表面固定有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这些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由具有防水性及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形成,为矩形形状。具体而言,如图7、8的双点划线所示,第一绝缘膜30a形成为能够覆盖第一开口部28a的大小。而且,第二绝缘膜30b形成为能够覆盖第二~第五开口部28b~28e的大小形成。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的厚度尺寸没有限定。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优选为例如500μm以下,更优选为250μm以下。通过将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的厚度尺寸设定为上述范围,能发挥良好的传热性。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5中,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的厚度尺寸为了便于观察而夸张地表示。
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的材质可以采用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四氟乙烯(PTFE)、聚碳酸酯(PC)、聚酰亚胺(PI)等。具体而言,可以采用例如东丽-杜邦有限公司制“Kapton(注册商标)”等。
在实施方式1中,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在俯视观察(上下方向的投影)下,分别与第一开口部28a及第二~第五开口部28b~28e相比遍及整周,即无论是在前后方向上还是在左右方向上都大。第一绝缘膜30a在下壳体22的下表面(载置面107)中,形成为收敛于在第一开口部28a的周围设置的多个突部116的内侧的大小。第二绝缘膜30b形成为收敛于在第二~第五开口部28b~28e的周围设置的多个突部116的内侧的大小。换言之,多个突部116配置在第一绝缘膜30a和第二绝缘膜30b的各自的周缘部的周围。第一绝缘膜30a与突部116的相对间隙、及第二绝缘膜30b与突部116的相对间隙的大小没有限定,但是优选为例如使用者的手指无法插入的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的向下壳体22的下表面(载置面107)的固定方法可以是例如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自身具有粘着面而粘贴于载置面107。或者,可以向载置面107(包括第一~第五散热部26a~26e的下表面及盖部128的下表面)和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中的至少一方涂布粘结剂,粘贴于载置面10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粘着面、粘结剂优选遍及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的整面设置。而且,在通过这样的粘结剂得到防水性的情况下,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自身可以不具有防水性。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的向下壳体22的载置面107的固定方法不受限定,可采用粘结或熔敷等周知的方法。
在实施方式1中,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的大小与第一散热部26a及第二~第五散热部26b~26e相比,设定得比较大。具体而言,例如在第二绝缘膜30b中,在第二~第五散热部26b~26e的左右方向外方,与下壳体22的下表面(载置面107)重合地粘贴的部分的左右方向长度尺寸L(参照图2、8)设定得比较大。该长度尺寸L的具体的长度没有限定,可以设为例如11mm~12mm。由此,能够将第二散热用汇流条18b与外壳29的沿面距离设定得大,能够防止意外的电短路。
<填料32>
填料32只要是具有传热性(散热性)而填充于壳体24(下壳体22)及第一、第二绝缘膜30a、30b与外壳29之间的空间的构件即可。即,第一~第五散热部26a~26e经由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和配置于这些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侧的填料32而与外壳29热接触。因此,第一~第五散热部26a~26e的各下表面是与外壳29接触的接触面34,该接触面34由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覆盖。
填料32由例如具有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等形成。在实施方式1中,填料32与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分体,优选具有例如弹性等。由此,能够吸收由在下壳体22的下表面(载置面107)设置的突部116、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产生的凹凸。填料32可以掌握为例如通常称为弹性材料或填充剂的构件,可以采用例如以往公知的导热界面材料、具有散热性的间隙填料。作为填料32,可采用例如将导热性填料填充于环氧树脂或硅酮树脂等树脂的复合材料。作为向树脂填充的导热填料,可使用例如氧化铝(alumina)、氮化硼、氮化铝、氮化硅等。需要说明的是,传热性填充构件可采用片状、凝胶状、润滑脂状等各种方式。
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填料32,可采用在对下壳体22和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的下表面涂布时为润滑脂状,因热(例如,室温)而固化成为片状那样的间隙填料。如果采用这样的填料32,则能有利地防止空气进入下壳体22、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与填料32之间、及填料32与外壳29之间,实现散热性的提高。作为这样的填料32,可以采用例如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SDP系列”等。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填料32,可以是在组装前及组装后都能发挥一定程度的弹性的材料。
如实施方式1那样填料32为例如润滑脂状的情况下,组装前为不具有规定的形状的不定形,在图3中,示出固化后的矩形板状的填料32。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在填料32示出相当于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突部116、下壳体22的外周缘部的线,但是在组装前的填料32为润滑脂状的情况下,该线只不过对于固化后的填料32转印下壳体22、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的下表面地表示。填料32的固化基于热量(例如,室温或比室温高的温度或低的温度),例如可以基于紫外线(UV)等。不过,填料32没有限定为上述的方式,可以由例如橡胶或弹性体等形成等,在组装前的初期状态下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度而形成为矩形板状。此时,在初期状态下,可以预先形成与下壳体22的外周缘部、突部116、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对应的凹部。需要说明的是,填料32的形状(或固化后的填料32的形状)没有限定为矩形板状。
在实施方式1中,填料32在下壳体22与外壳29之间,在俯视观察下遍及比下壳体22宽的区域地设置。即,在实施方式1中,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与填料32的配置区域不同。具体而言,在俯视观察(上下方向的投影,即与外壳29重合的重合方向观察)下,填料32具有比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大的面积地配置。
<电路结构体10的组装步骤>
接下来,说明电路结构体10的组装步骤的具体的一例。需要说明的是,电路结构体10的组装步骤没有限定为以下的记载。
首先,准备上壳体20、熔断器12、第一及第二继电器14a、14b、第一~第四通电用汇流条16a~16d、第一~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a~18e。然后,对于使上下翻转的上壳体20的顶壁92载置第一及第二继电器14a、14b,在安装部48的螺栓插通孔50插通第二螺栓130而联接于螺母99。由此,对于上壳体20固定第一及第二继电器14a、14b。而且,对于顶壁92载置熔断器12及第一~第四通电用汇流条16a~16d。并且,使熔断器12中的右侧的螺栓插通孔40与第二通电用汇流条16b中的熔断器连接部60的螺栓插通孔62相互进行位置对合,向这些螺栓插通孔40、62插通第二螺栓130而联接于螺母99。
接下来,从上下翻转的上壳体20的上方开口部组装下壳体22。上述上壳体20与下壳体22的固定通过未图示的凹凸嵌合等实现。由此,形成壳体24。并且,对于位于上侧的下壳体22的底壁100组装第一~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a~18e。具体而言,穿过设置于下壳体22的底壁100的第一~第五插通孔111a~111e,向壳体24内插通第一散热用汇流条18a的熔断器连接部84及第二~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b~18e的继电器连接部88。此时,使第一~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a~18e的第一~第五散热部26a~26e收容于在下壳体22的底壁100设置的第一~第五凹部108a~108e。即,使第一~第五散热部26a~26e与第一~第五定位部110a~110e抵接,将第一~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a~18e定位于下壳体22。由此,载置面107与第一~第五散热部26a~26e的下表面(由于在组装时进行上下翻转,因此为上表面)齐平。在此,定位部110(第一~第五定位部110a~110e)中的对第一散热用汇流条18a(第二发热部件用金属板)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部110a是第二金属板用定位部。而且,定位部110(第一~第五定位部110a~110e)中的对第二~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b~18e(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进行定位的第二~第五定位部110b~110e是第一金属板用定位部。
另外,向壳体24内插入熔断器连接部84及继电器连接部88,由此使第一通电用汇流条16a中的熔断器连接部54与第一散热用汇流条18a中的熔断器连接部84在上下方向上重合。由此,使熔断器12的左侧的螺栓插通孔40与设置于两熔断器连接部54、84的螺栓插通孔58、86相互进行位置对合。此外,使第二~第四通电用汇流条16b~16d中的继电器连接部64、68、76与第二~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b~18e中的继电器连接部88在前后方向上重合。由此,使第一及第二继电器14a、14b中的第一~第四连接部44a~44d、各继电器连接部64、68、76中的螺栓插通孔66、70、78、各继电器连接部88中的螺栓插通孔90相互位置对合。
然后,在第一插通孔111a插通沿着上下方向(上壳体20与下壳体22的组装方向)延伸出的第二螺栓130及未图示的联接用工具。并且,对于相互进行了位置对合的各螺栓插通孔40、58、86插通第二螺栓130而联接于螺母99。由此,对于上壳体20固定熔断器12,并将第一通电用汇流条16a及第一散热用汇流条18a通过螺栓联接而一并紧固于熔断器12的连接部38。而且,穿过在壳体24的前方设置的作业孔120插通向前后方向(与上壳体20和下壳体22的组装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出的第一螺栓132及未图示的联接用工具。并且,对于相互进行了位置对合的第一~第四连接部44a~44d及各螺栓插通孔66、70、78、90插通第一螺栓132而联接于第一~第四连接部44a~44d。由此,将第二~第四通电用汇流条16b~16d及第二~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b~18e通过螺栓联接而一并紧固于第一及第二继电器14a、14b中的第一~第四连接部44a~44d。这样,对于熔断器12与第一及第二继电器14a、14b的各连接部38、44a~44d连接第一~第四通电用汇流条16a~16d和第一~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a~18e。
在第一螺栓132的联接后,向作业孔120组装帽122,将壳体24中的作为开口的作业孔120闭锁。而且,穿过第一插通孔111a而将第二螺栓130联接之后,向盖部收容部112组装盖部128而将第一插通孔111a闭锁。需要说明的是,壳体24进行上下翻转,因此即使仅在盖部收容部112的底部分114上载置盖部128,盖部128也不会从盖部收容部112脱落,但是例如也可以在盖部收容部112的开口缘部设置盖部128的防脱落用的突部。能够越过该突部地向盖部收容部112的开口缘部组装盖部128。
接下来,对于下壳体22的底壁100以覆盖第一散热部26a及盖部128的方式粘贴第一绝缘膜30a将第一开口部28a密封。而且,以覆盖第二~第五散热部26b~26e的方式粘贴第二绝缘膜30b将第二~第五开口部28b~28e密封。接下来,在下壳体22的底壁100及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上设置填料32。然后,使整体上下翻转,由此实施方式1的电路结构体10完成。
在实施方式1中,组装前的填料32为润滑脂状,涂布于下壳体22的底壁100和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的下表面之后,以被压紧于金属制的外壳29的上表面的状态使填料32固化。由此,第一~第五散热部26a~26e经由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和填料32而与外壳29热接触。而且,在壳体24涂布润滑脂状的填料32而以压紧于外壳29的状态使其固化,由此防止空气进入下壳体22及第一、第二绝缘膜30a、30b与填料32之间、及填料32与外壳29之间。因而,在实施方式1中,在将电路结构体10固定于外壳29的状态下,下壳体22的下表面位于比填料32的上表面稍靠下方处(参照图4等)。
在通过上述那样的步骤组装后的电路结构体10中,第一、第三、第四通电用汇流条16a、16c、16d中的外部连接部52、72、80穿过壳体24(上壳体20)的开口窗96向外部露出。然后,使设置于外部的电线的末端的端子与外部连接部52、72、80重合,向各外部连接部52、72、80的螺栓插通孔56、74、82插通未图示的螺栓而联接于螺母106。由此,将外部的电线与电路结构体10电连接。
并且,通过对熔断器12和第一及第二继电器14a、14b通电而上述熔断器12和第一及第二继电器14a、14b发热。在熔断器12和第一及第二继电器14a、14b产生的热量向第一~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a~18e中的第一~第五散热部26a~26e传热。该热量对于第一~第五散热部26a~26e,通过经由填料32而与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热接触的外壳29向外部散热。
因而,在实施方式1的电路结构体10中,第一~第五散热部26a~26e不像现有结构那样经由合成树脂制的壳体,而经由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和填料32能够与外壳29热接触。由此,通过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能实现第一~第五散热部26a~26e与外壳29的电绝缘性。而且,能够减少从第一~第五散热部26a~26e至外壳29的散热路径上的部件个数,能够将散热路径的长度抑制得短,因此能够提高散热效率。此外,通过填料32能吸收由下壳体22的下表面、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产生的凹凸。由此,能防止空气进入下壳体22、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与外壳29之间的情况。其结果是,能够实现散热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在实施方式1中,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与填料32相互为分体,因此能够采用绝缘效率良好的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传热效率良好的填料32。因而,能够实现绝缘效率及传热效率这两方的提高。而且,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在俯视观察下分别以比第一散热部26a及第二~第五散热部26b~26e大的大小设置。因而,在第一~第五散热部26a~26e与外壳29之间能发挥良好的电绝缘性。
由于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与填料32的配置区域相互不同,因此能够根据被要求的电绝缘性、传热性来设定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填料32的大小、形状。由此,能发挥设计自由度的提高、材料费的减少等效果。
在壳体24中设置有供第一~第五散热部26a~26e向外部露出的第一~第五开口部28a~28e,因此能够减少壳体24所需的树脂量。而且,将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在俯视观察下遍及比第一~第五开口部28a~28e宽的区域地设置而将第一~第五开口部28a~28e密封。由此,能防止通过第一~第五开口部28a~28e的向壳体24内的水的浸入,能实现防水性的提高。特别是通过将填料32例如遍及比下壳体22的下表面(载置面107)宽的区域地设置或者至少遍及比第一~第五开口部28a~28e宽的区域地设置,由此能进一步防止通过第一~第五开口部28a~28e的向壳体24内的水的浸入。由此,能实现防水性的进一步提高。
在下壳体22的下表面粘贴的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的周围设置多个突部116。由此,能减少使用者意外地接触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而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被剥落的可能性。而且,在这多个突部116的内侧粘贴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由此能够成为将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粘贴时的记号。此外,在多个突部116、116之间设置间隙118。因而,即使在下壳体22和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的下表面设置填料32的情况下,也能将下壳体22、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与填料32之间的空气从间隙118向外部排出。由此,能防止空气进入下壳体22、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与填料32之间。其结果是,能够将在发热部件(熔断器12、第一及第二继电器14a、14b)中产生的热量稳定地散热。
特别是将三角形状的多个突部116以随着朝向内侧而宽度逐渐变窄的朝向配置,由此在突部116、116之间的间隙118内能够将内侧的开口尺寸确保得大。由此,能够将由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和填料32压出的空气更高效地捕捉并排出。而且,在突部116、116之间的间隙118内能够将外侧的开口尺寸抑制得小。由此,能进一步减少使用者意外地接触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的可能性。
下壳体22具有对第一~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a~18e进行定位的第一~第五定位部110a~110e,在第一~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a~18e定位于第一~第五定位部110a~110e的状态下,下壳体22的下表面(载置面107)与第一~第五散热部26a~26e的下表面齐平。由此,即使在以密封第一~第五开口部28a~28e的方式粘贴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或防止在载置面107与第一~第五散热部26a~26e的下表面之间产生阶梯而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的粘贴作业性恶化的情况。此外,也能够有利地抑制或防止由于阶梯而无法使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平坦地固定于下壳体22,在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与填料32之间卷入空气而散热性下降的情况。
特别是在实施方式1中,将第一~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a~18e中的熔断器连接部84及继电器连接部88从设置于下壳体22的第一~第五插通孔111a~111e插入。然后,使熔断器连接部84及继电器连接部88与熔断器12、第一及第二继电器14a、14b中的连接部38、第一~第四连接部44a~44d进行位置对合。在此,设置有对它们的连接位置处的公差进行吸收的第一及第二公差吸收结构。因而,将熔断器12、第一及第二继电器14a、14b的连接部38、第一~第四连接部44a~44d与第一~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a~18e的熔断器连接部84及继电器连接部88通过螺栓联接能够稳定地连接。
在实施方式1中,上述的第一及第二公差吸收结构由在上下方向上为长孔形状的螺栓插通孔90、能够使螺母99在上下方向上位移的结构构成,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公差吸收结构。
在实施方式1中,设置有将壳体24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作业孔120。穿过该作业孔120,能够将第一及第二继电器14a、14b的第一~第四连接部44a~44d、第二~第四通电用汇流条16b~16d中的继电器连接部64、68、76、第二~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b~18e中的继电器连接部88进行螺栓联接。由此,不用将第二~第四通电用汇流条16b~16d、第二~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b~18e另行地固定于第一及第二继电器14a、14b而能实现作业性的提高。特别是第二~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b~18e中的继电器连接部88具有构成第一公差吸收结构的螺栓插通孔90,因此能实现作业性的进一步的提高。
将第一~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a~18e向壳体24(下壳体22)定位的第一~第五定位部110a~110e由将第一~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a~18e的第一~第五散热部26a~26e收容的第一~第五凹部108a~108e的顶板构成。即,以在下壳体22的下表面设置第一~第五凹部108a~108e而收容第一~第五散热部26a~26e这样的简单的结构,能够同时实现将下壳体22中的载置面107与第一~第五散热部26a~26e的下表面齐平这样的效果、第一~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a~18e的定位这样的效果。
在对第一散热用汇流条18a的连接部位(熔断器连接部84)和熔断器12的连接部38进行螺栓联接时供第二螺栓130及联接用工具插入的第一插通孔111a由盖部128闭锁。由此,能防止穿过第一插通孔111a的水的浸入、使用者意外地与第一散热用汇流条18a接触的情况。此外,能避免在第一绝缘膜30a的粘贴后,例如使用者的手指等穿过第一插通孔111a向壳体24内侵入而第一绝缘膜30a被刺破的情况等。特别是在实施方式1中,下壳体22、第一~第五散热部26a~26e、盖部128的各下表面齐平而能有利地抑制或防止阶梯的产生。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将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粘贴的作业,通过使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的与填料32侧接触的接触面平坦而能有利地抑制或防止空气进入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与填料32之间而散热性下降的情况。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记载的技术没有限定为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而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如下那样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说明书记载的技术的技术范围。
(1)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设置三个发热部件(熔断器12、第一及第二继电器14a、14b),但是发热部件只要设置至少一个即可。
(2)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通电用汇流条16(第一~第四通电用汇流条16a~16d)与散热用汇流条(第一~第五散热用汇流条18a~18e)分别设置,但是通电用汇流条与散热用汇流条也可以一体设置。即,可以将散热部设置于通电兼散热用的金属板,该散热部经由绝缘膜及传热性填充构件而与散热对象进行热接触。
(3)将发热部件和金属板收容的壳体的结构没有限定为所述实施方式记载的方式。例如,可以是下壳体的开口部比上壳体的开口部大,上壳体的侧壁位于下壳体的周壁的内侧。在水可能会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浸入的情况下,可以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置以往公知的防水结构。
(4)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上壳体20设置构成壳体24的前方的作业孔120的开口窗98,但是可以如图9所示的电路结构体140那样,向上方开口的开口窗142设置于下壳体144的周壁102。并且,可以通过开口窗142的上方开口部由上壳体146的侧壁94闭塞来形成作业孔120。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实施方式或图9所示的方式中,通过向下方或上方开口的开口窗98、142的下方开口部或上方开口部由下壳体22的周壁102或上壳体146的侧壁94闭塞而形成了作业孔120,但是没有限定为这些方式。可以在上壳体的侧壁或下壳体的周壁直接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作业孔,也可以在上壳体的侧壁和下壳体的周壁这两方设置开口窗而通过这些开口窗在前后方向上重合来形成作业孔。而且,在图9所示的方式中,在第一继电器14a的继电器主体42中的下部设置有安装部48,通过向安装部48的螺栓插通孔50插通的第二螺栓130,将第一继电器14a固定于下壳体144。这样,可以将壳体的内部收容的发热部件或金属板组装于下壳体。
(5)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下壳体22具有载置面107且在载置面107形成有开口部28(第一~第五开口部28a~28e)的结构,但是本公开没有限定于此。例如,可以是具有不设置下壳体,在上壳体的侧壁设置向散热对象固定的固定部而通过该固定部向散热对象固定的结构的壳体的电路结构体。在该情况下,将遍及整周地比散热部大的绝缘膜固定于散热部的下表面,并在绝缘膜与外壳之间配置传热性填充构件。由此,不仅能够确保散热部与外壳的电绝缘性,而且能发挥良好的传热性,能够同样地享有本公开的作用效果。特别是将绝缘膜固定于上壳体的侧壁的端面而将壳体的开口部密封,由此也能防止水向壳体内浸入的情况。
(6)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业孔120由帽122闭锁,但是在设想由于例如结露等而在外壳上产生的水的高度以上的位置设置作业孔的情况下,可以不用设置将作业孔闭锁的帽。而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设置四个作业孔120而将相邻的两个作业孔120闭锁地设置两个帽122,但是也可以将各作业孔单独闭锁地设置四个帽,还可以设置将四个作业孔闭锁的一个帽。
(7)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下壳体22的下表面(载置面107)中在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的周围设置多个三角形状的突部116,但是没有限定为该方式。突部可以为四边形等多边形形状,也可以为圆形形状(包括正圆、椭圆、长圆、半圆等)。而且,即使在为三角形状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如所述实施方式那样从外侧朝向内侧缩窄,可以从内侧朝向外侧缩窄。或者,可以在绝缘膜的周围的遍及例如1/3周或1/2周的区域设置突部,也可以设置遍及大致整周的突部而在周上的一部分设置切口状的间隙。由此,在粘贴绝缘膜时,能够使下壳体及绝缘膜与填料之间的空气穿过间隙逃散。不过,突部间的间隙并非必须,突部可以在绝缘膜的周围遍及整周地连续设置。在这样的情况下,能更稳定地得到绝缘膜的防剥离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在下壳体的下表面设置的突部并非必须。
(8)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填料32,例示了在涂布时为润滑脂状而在固化后成为片状的结构,但是不受限定,也可以采用例如以往公知的导热片等。而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填料32设置在比下壳体22的下表面宽的范围,但是配置区域不受限定。填料可以设置在比下壳体的下表面窄的范围,也可以在俯视观察下具有比绝缘膜小的配置区域地设置。
(9)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在俯视观察下设为比第一~第五开口部28a~28e大的大小,第一~第五开口部28a~28e由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密封。然而,绝缘膜可以在俯视观察下以比壳体的开口部小的大小设置。此时,可以另行采用防止向壳体内的水的浸入的防水机构。
(10)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膜30b是将第二~第五开口部28b~28e的整体覆盖的大小的一张膜,但是例如第二~第五开口部也可以由例如分别开的绝缘膜密封。而且,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将第一开口部28a密封的第一绝缘膜30a和将第二~第五开口部28b~28e密封的第二绝缘膜30b这两张绝缘膜,但是也可以设置将第一~第五开口部的整体覆盖的一张绝缘膜。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及第二绝缘膜30a、30b分别为矩形形状,但是形状不受限定。
标号说明
10电路结构体
12熔断器(发热部件、第二发热部件)
14继电器(发热部件、第一发热部件)
14a 第一继电器
14b 第二继电器
16 通电用汇流条
16a 第一通电用汇流条
16b 第二通电用汇流条
16c 第三通电用汇流条
16d 第四通电用汇流条
18散热用汇流条(金属板)
18a第一散热用汇流条(第二发热部件用金属板)
18b第二散热用汇流条(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
18c第三散热用汇流条(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
18d第四散热用汇流条(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
18e第五散热用汇流条(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
20 上壳体
22 下壳体
24 壳体
26 散热部
26a 第一散热部
26b 第二散热部
26c 第三散热部
26d 第四散热部
26e 第五散热部
28 开口部
28a 第一开口部
28b 第二开口部
28c 第三开口部
28d 第四开口部
28e 第五开口部
29外壳(散热对象)
30 绝缘膜
30a 第一绝缘膜
30b 第二绝缘膜
32填料(传热性填充构件)
34 接触面
36 熔断器主体
38 连接部
40 螺栓插通孔
42 继电器主体
44 连接部
44a 第一连接部
44b 第二连接部
44c 第三连接部
44d 第四连接部
46 分隔板
48 安装部
50 螺栓插通孔
52 外部连接部
54 熔断器连接部
56、58 螺栓插通孔
60 熔断器连接部
62 螺栓插通孔
64 继电器连接部
66 螺栓插通孔
68 继电器连接部
70 螺栓插通孔
72 外部连接部
74 螺栓插通孔
76 继电器连接部
78 螺栓插通孔
80 外部连接部
82 螺栓插通孔
84熔断器连接部(连接部位)
84a 第一区域
86 螺栓插通孔
87 连结部
87a 第二区域
88继电器连接部(连接部位)
90螺栓插通孔(第一公差吸收结构)
92 顶壁
94 侧壁
96、98 开口窗
99 螺母
100 底壁
102 周壁
104 支承部
106 螺母
107 载置面
108 凹部
108a 第一凹部
108b 第二凹部
108c 第三凹部
108d 第四凹部
108e 第五凹部
110 定位部
110a第一定位部(第二金属板用定位部)
110b第二定位部(第一金属板用定位部)
110c第三定位部(第一金属板用定位部)
110d第四定位部(第一金属板用定位部)
110e第五定位部(第一金属板用定位部)
111 插通孔
111a 第一插通孔
111b 第二插通孔
111c 第三插通孔
111d 第四插通孔
111e 第五插通孔
112 盖部收容部
114 底部分
116 突部
118 间隙
120 作业孔
122 帽
124 基体板部
126 爪部
128 盖部
130 第二螺栓
132 第一螺栓
140 电路结构体
142 开口窗
144 下壳体
146 上壳体
S 间隙

Claims (11)

1.一种电路结构体,包括:
发热部件,通过通电而发热;
壳体,收容所述发热部件;
金属板,连接于所述发热部件的连接部,并具有散热部,该散热部向所述壳体外露出而与外部的散热对象进行热接触;
绝缘膜,将所述散热部的与所述散热对象接触的接触面覆盖;及
传热性填充构件,经由所述绝缘膜而与所述散热部进行热接触,配置在所述绝缘膜与所述散热对象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结构体,其中,
所述绝缘膜与所述传热性填充构件的配置区域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结构体,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开口部,该开口部供所述散热部向外部露出,通过所述绝缘膜将所述开口部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结构体,其中,
所述绝缘膜固定于所述壳体,在所述壳体隔开间隙地设置有多个突部,该多个突部配置于所述绝缘膜的周缘部的周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结构体,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
所述多个突部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组装方向的投影中分别为三角形状,并配置成随着朝向位于内侧的所述绝缘膜而宽度逐渐变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结构体,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
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中的至少一方固定有所述发热部件,所述下壳体具有向所述散热对象载置的载置面,在所述载置面设置有开口部,
所述下壳体具有定位部,该定位部将配置于所述开口部的所述金属板的所述散热部定位成与所述载置面齐平,
在所述金属板设置有连接部位,该连接部位是所述金属板向所述发热部件的所述连接部连接的部位,
所述电路结构体设置有公差吸收结构,该公差吸收结构吸收通过所述定位部对所述散热部进行了定位时的、所述连接部位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位置的公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结构体,其中,
所述发热部件包括第一发热部件,
所述金属板包括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该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与所述第一发热部件的所述连接部连接,
所述第一发热部件的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的所述连接部位使用第一螺栓来联接,所述第一螺栓向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组装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出,在所述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的联接部位设置有长孔形状的螺栓插通孔,该螺栓插通孔沿着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组装方向延伸,由所述螺栓插通孔构成第一公差吸收结构,所述公差吸收结构包括所述第一公差吸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结构体,其中,
所述上壳体具有顶壁和侧壁,该侧壁从所述顶壁朝向所述下壳体突出,所述下壳体具有底壁和周壁,该周壁从所述底壁朝向所述上壳体突出,在所述侧壁和所述周壁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作业孔,该作业孔能够供所述第一螺栓和所述第一螺栓的联接用工具插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路结构体,其中,
所述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弯折成L字状,所述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的一端部形成为所述散热部,所述散热部与所述下壳体的所述载置面平行地扩展,所述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的另一端部形成为朝向所述上壳体立起的所述连接部位,
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载置面设置有凹部和狭缝状的插通孔,所述插通孔允许所述连接部位的插通,所述凹部连接于所述插通孔并向所述上壳体侧凹陷而收容所述散热部,所述开口部包括所述插通孔和所述凹部而构成,由所述凹部的顶板构成第一金属板用定位部,该第一金属板用定位部对所述第一发热部件用金属板进行定位,所述定位部包括所述第一金属板用定位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结构体,其中,
所述发热部件包括第二发热部件,
所述金属板包括第二发热部件用金属板,该第二发热部件用金属板与所述第二发热部件的所述连接部连接,
所述第二发热部件用金属板具有:所述散热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发热部件用金属板的一端侧,并与所述下壳体的所述载置面平行地扩展;所述连接部位,设置于所述第二发热部件用金属板的另一端侧,位于比所述散热部靠所述上壳体侧处而与所述散热部平行地扩展;及连结部,从所述散热部朝向所述连接部位立起,
在所述下壳体的所述载置面设置有插通孔和凹部,所述插通孔允许所述连接部位和所述连结部的插通,所述凹部连接于所述插通孔并向所述上壳体侧凹陷而收容所述散热部,所述开口部包括所述插通孔和所述凹部而构成,由所述凹部的顶板构成第二金属板用定位部,该第二金属板用定位部对所述第二发热部件用金属板进行定位,所述定位部包括所述第二金属板用定位部,
所述连接部位通过第二螺栓联接于所述第二发热部件的所述连接部,将螺母保持成能够向从所述下壳体的所述载置面分离的方向位移,从而构成第二公差吸收结构,所述螺母收容于所述上壳体并与所述第二螺栓联接,所述公差吸收结构包括所述第二公差吸收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路结构体,其中,
所述插通孔具备允许所述连接部位的插通的第一区域和允许所述连结部的插通的第二区域,将盖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于所述载置面,所述盖部将所述插通孔中的所述第一区域覆盖。
CN202180083835.6A 2020-12-23 2021-12-14 电路结构体 Pending CN1165834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13262 2020-12-23
JP2020213262A JP2022099476A (ja) 2020-12-23 2020-12-23 回路構成体
PCT/JP2021/045973 WO2022138314A1 (ja) 2020-12-23 2021-12-14 回路構成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83442A true CN116583442A (zh) 2023-08-11

Family

ID=82159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3835.6A Pending CN116583442A (zh) 2020-12-23 2021-12-14 电路结构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32210A1 (zh)
JP (1) JP2022099476A (zh)
CN (1) CN116583442A (zh)
WO (1) WO202213831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46775A (ja) * 2001-02-14 2002-08-30 Kenwood Corp 電子機器
JP2006191732A (ja) * 2005-01-05 2006-07-20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回路構成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接続箱
JP2006271132A (ja) * 2005-03-24 2006-10-0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自動車用電気接続箱の固定構造
JP5582357B2 (ja) * 2011-02-07 2014-09-0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気接続箱
JP5949935B2 (ja) * 2012-10-25 2016-07-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32210A1 (en) 2024-01-25
WO2022138314A1 (ja) 2022-06-30
JP2022099476A (ja) 2022-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10497B2 (ja) 電力回路部の防水方法及び電力回路部をもつパワーモジュール
CN112585832B (zh) 电连接箱
JP3958589B2 (ja) 電気接続箱
US8054641B2 (en) Electronic unit
KR20180128964A (ko) 차량 탑재용 전력 변환 장치
JP6429889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10581471B (zh) 电路单元、电气接线箱和电路单元的制造方法
JP2004248426A (ja) パワー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11827A (ja) 電子ユニット
JP6838775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110383612B (zh) 电气连接箱
JP2006191772A (ja) 電気接続箱
CN113228482A (zh) 电力转换装置
US11632013B2 (en) Control device and motor device that ensure heat dissipation while reducing the size of the motor device
JP2006271132A (ja) 自動車用電気接続箱の固定構造
CN111373525B (zh) 电路结构体及电接线盒
CN116583442A (zh) 电路结构体
CN116583443A (zh) 电路结构体
CN113994774A (zh) 电路结构体
US20220061185A1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CN115209687A (zh) 机动车辆的电子组件
JP4197970B2 (ja) 配電ユニット及びこの配電ユニットを含む電気接続箱
WO2020080248A1 (ja) 回路構造体及び電気接続箱
JP3552195B2 (ja) 箱体の冷却構造及び冷却方法
CN112531379A (zh) 电路单元、电气接线箱及电路单元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