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66148A - 一种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66148A
CN116566148A CN202310556845.8A CN202310556845A CN116566148A CN 116566148 A CN116566148 A CN 116566148A CN 202310556845 A CN202310556845 A CN 202310556845A CN 116566148 A CN116566148 A CN 1165661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winding
flat
assembl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568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66148B (zh
Inventor
叶新
周亮亮
唐尚
徐雷
徐建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k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Wu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ek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Wu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k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Wu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ek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Wu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5684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661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66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661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661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661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8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 H02K15/085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slotted st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7/00Jigging conveyors
    • B65G27/1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jigging movements
    • B65G27/16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jigging movements of vibrators, i.e. devices for producing movements of high frequency and small amplitu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0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 B65G47/04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6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arranging the articles, e.g. varying spacing between individual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0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rovided with drive systems with rectilinear movements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windings, prior to mounting into machines
    • H02K15/0414Windings consisting of separate elements, e.g. bars, hairpins, segments, half coils
    • H02K15/0421Windings consisting of separate elements, e.g. bars, hairpins, segments, half coils consisting of single conductors, e.g. hairpins
    • H02K15/0428Windings consisting of separate elements, e.g. bars, hairpins, segments, half coils consisting of single conductors, e.g. hairpin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r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ly twisting a plurality of hairpi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4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windings, prior to mounting into machines
    • H02K15/0435Wound wind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包括排线工装,用于扁线的排线,上料机构,用于扁线的逐个上料,移料机构,用于逐个夹取上料机构上料的扁线,并将扁线逐个排布于排线工装上,两个卷线机构,用于将排线工装上的扁线卷绕成绕组,线体,用于带动排线工装于卷线机构和移料机构之间循环移动,以将排布扁线的排线工装输送至卷线机构处,并将经过卷线机构完成扁线卷绕操作的排线工装移动至移料机构处,插线机构,用于对卷线机构脱离下的绕组进行整形,并将整形好的绕组顶出以便插入到定子;本发明具有提高插线效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扁线定子自动插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
背景技术
Hairpin永磁同步电机(发卡电机)在国内驱动电机市场上正在逐步大规模应用,相比于传统绕线式电机,由于Hairpin扁线扁平的特点,在相同功率下,使电机体积更小,功率更高,是下一代新能源驱动电机的发展方向。在发卡电机生产的过程中,绕组一般通过插入的方式嵌在定子槽中。
现有技术中,绕组的自动插线大都采用自动插线设备实现插线,但是在插线之前,需要对扁线进行上料、移料、卷绕后形成绕组,但是现有的自动插线设备并不能实现对扁线的自动上料、移料和卷绕,使得自动插线设备的插线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提高插线效率的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包括
排线工装,用于扁线的排线;
上料机构,用于扁线的逐个上料;
移料机构,用于逐个夹取上料机构上料的扁线,并将扁线逐个排布于排线工装上;
两个卷线机构,用于将排线工装上的扁线卷绕成绕组;
线体,用于带动排线工装于卷线机构和移料机构之间循环移动,以将排布扁线的排线工装输送至卷线机构处,并将经过卷线机构完成扁线卷绕操作的排线工装移动至移料机构处;
插线机构,用于对卷线机构脱离下的绕组进行整形,并将整形好的绕组顶出以便插入到定子;
两个机械手臂,用于将两个卷线机构交替移动至插线机构处,并将卷线机构上的绕组插入插线机构内,且机械手臂在绕组脱离后将卷线机构恢复至线体一侧,以使得卷线机构能够重复卷绕扁线。
进一步,排线工装包括托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托板上侧并用于放置多个扁线的排线板,所述排线板的两侧设置有滑动连接在所述托板上的挡板,所述挡板背向排线板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能够推动挡板向排线板移动,以将扁线对齐。
进一步,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多个能够产生振动的上料部和多个移料部,所述上料部上下倾斜设置且移料部位于上料部沿倾斜方向向下倾斜的一侧,所述移料部上设置有置料架和两个夹持组件,所述置料架位于两个夹持组件之间的一侧,扁线挂设在上料部上,且上料部能够将扁线逐个上料至移料部上,所述移料部能够将扁线逐个移送至两个夹持组件之间,所述夹持组件夹持扁线并带动扁线转动,以使得扁线水平放置在置料架上。
进一步,移料机构包括移料架、滑动连接于移料架上的滑板、设置于滑板上的第一电机、设置于滑板下侧面的机械摆臂、以及设置于机械摆臂上的气缸夹爪,所述气缸夹爪设置于线体上方,且滑板滑动方向与排线工装的排线方向相同,所述滑板一侧设置有位于移料架上的齿条,所述第一电机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驱动齿轮。
进一步,所述卷线机构包括卷绕机构、扁线输送机构;
所述线体将排线工装输送至卷绕机构处;
所述扁线输送机构用于将输送至卷绕机构处的排线工装上排布的扁线输送至卷绕机构上进行卷绕。
进一步,所述线体包括上料区线体、与上料区线体平行设置的送料区线体、设置于上料区线体左右两端的第一活动线体和第二活动线体,所述第一活动线体和第二活动线体底部均设置有沿纵向滑动的滑动组件,以带动第一活动线体和第二活动线体与上料区线体和送料区线体对齐;
所述上料区线体自移料架穿过且位于气缸夹爪的下方,所述卷线机构设置于送料区线体一侧;
所述排线工装设置于上料区线体、送料区线体、第一活动线体和第二活动线体上。
进一步,所述插线机构包括工作台、能够于工作台上进行升降调节的活动板、设置于活动板上的压入组件、位于工作台上的定位组件和脱离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和脱离组件均位于压入组件的下方,所述脱离组件与所述定位组件同轴心设置,卷线机构上的绕组穿过压入组件并插入脱离组件内,当所述绕组脱离卷线机构后,压入组件将绕组压入脱离组件内,所述脱离组件上移,以使得定位组件能够定位绕组,之后脱离组件下移,以使得绕组脱离脱离组件。
进一步,所述压入组件包括设置于活动板上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以及滑动设置于活动板上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分别连接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以驱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相向或相背移动,所述活动板滑动设置于工作台上,且活动板设置有位于工作台上的同动升降机。
进一步,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活动架、位于活动架上的固定盘、转动设置于固定盘上的转动盘、以转动盘的轴心为圆心圆形阵列于转动盘上侧面的插齿以及设置于转动盘上方的盖板,所述固定盘连接有位于工作台上的第三气缸,所述转动盘、盖板和固定盘同轴心设置且均开设有供脱离组件穿过的通孔;
所述转动盘圆周侧面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连接有位于固定盘上的第二电机,所述转动盘上侧面开设有与插齿数量相同的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以转动盘的轴心为圆心圆形阵列于转动盘上,所述插齿滑动连接于弧形滑槽内;
所述盖板下侧面设置有多个与插齿一一配合的凹槽,所述盖板固定在固定盘上。
进一步,所述脱离组件包括活动插线盘、设置于活动插线盘下方的定位工件、位于定位工件下方的固定板、滑动穿过定位工件并连接于活动插线盘上的第二顶杆、穿过固定板与第二顶杆连接的第一顶杆以及与第一顶杆连接的第四气缸,所述第四气缸连接于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连接于定位工件上,所述定位工件连接于工作台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上料机构实现扁线的逐个上料,并通过移料机构将上料机构的扁线逐个排布于排线工装上,并通过线体实现排线工装的输送,从而便于扁线的上料、排布和输送;
2、本发明通过两个卷线机构实现扁线的交替卷绕,并通过插线机构实现卷绕机构上的绕组脱离,然后通过外部机构抱住漏出的绕组,并将绕组抱走整体插入至定子的内部,达到定子的自动插线的效果;
3、本发明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动盘进行旋转,使得插齿沿弧形滑槽滑动,从而实现对绕组下端的夹紧定位,并通过第四气缸带动活动插线盘下移,从而便于绕组与脱离组件的脱离;
4、本发明通过缺料报警器、添料报警器和满料报警器实现缺料、添料和满料三种状态的报警,便于提示人员及时添料和停止添料;
5、本发明通过第一电机、齿条和齿轮的配合实现机械摆臂的左右移动调节,便于将扁线放入不同的线槽。
总之,本发明具有提高插线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移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的插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的插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的脱离组件和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5的脱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2的脱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5的转动盘与插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图1的排线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图9的托盘组件及顶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图1的托盘组件及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图1的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图12的上料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图13的第一气缸及顶柱的位置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图12的移料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图15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图12的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图13的撑料杆及压料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卷线机构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中走线部和导线部处的组合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中排线工装、卷线部、移线组件和导线块处的组合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中卷线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中抱线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中卷绕组件和盖板处的组合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中伞形件和插片与套筒的分离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中锁紧组件的立体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中顶升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中定位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中空减速器和套筒与伺服电机处的分离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卷线机构;110、固定架;1101、滑槽;1102、伺服电机;113、中空减速器;13、走线部;130、第一装配座;131、第一气缸;132、第二气缸;133、移线组件;134、滑动板;135、第一挡板;136、第一电机;137、输送带;14、导线部;140、第二装配座;141、第三气缸;142、导线块;143、第四气缸;15、卷线部;150、第一安装座;151、第五气缸;152、第四驱动机构;153、插槽;154、滑座;155、卷绕组件;156、转轴;157、套筒;158、插片;159、伞形件;16、顶升部;160、滑轨;161、第一滑板;162、平放板;163、定位杆;164、第一齿条;165、第三电机;166、第一齿轮;167、第六气缸;17、定位部;170、第一固定板;171、第七气缸;172、第八气缸;173、活动块;174、对准块;18、抱线组件;180、第一底座;181、第十气缸;182、第十一气缸;183、第一摆臂;184、第二摆臂;185、主动齿轮;186、从动齿轮;187、皮带;19、锁紧组件;190、第九气缸;191、钢珠;192、转接头;193、滑套;2、移料机构;21、移料架;22、气缸夹爪;23、机械摆臂;24、第二滑板;25、第四电机;26、第二齿条;3、上料机构;31、上料部;311、振动器;312、压料杆;313、满料报警器;314、撑料杆;315、基座;316、支架;317、底板;318、第十二气缸;319、添料报警器;3110、缺料报警器;3111、挡料块;3112、第一顶柱;32、移料部;321、支撑座;322、挂料块;323、滑块;324、第十三气缸;33、第二底座;34、夹持组件;341、连接板;342、第五电机;343、第十四气缸;344、夹线块;35、置料架;4、第一活动线体;5、相机检测机构;6、送料区线体;7、插线机构;71、工作台;72、活动板;73、压入组件;731、第十五气缸;732、第十六气缸;733、第一压板;734、第二压板;74、同动升降机;75、脱离组件;751、活动插线盘;752、第二固定板;753、第十七气缸;754、定位工件;755、第二顶杆;756、第一顶杆;76、定位组件;761、活动架;762、第二电机;763、齿轮;764、转动盘;765、第三齿条;766、插齿;767、第十八气缸;768、盖板;769、固定盘;760、弧形滑槽;8、机械手臂;9、第二活动线体;10、上料区线体;101、滑带;11、排线工装;111、排线板;112、托盘组件;1121、第二顶柱;1122、托板;1123、第二挡板;1124、凸起;114、调节组件;1141、压块;1142、第十九气缸;1143、第二十气缸;1144、支撑架;1145、抵块;115、第三底座;116、顶升组件;1161、第二十一气缸;1162、第二安装座;1163、横板;1164、顶板;1165、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9所示,一种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包括
排线工装11,用于扁线的排线;
上料机构3,用于扁线的逐个上料;
移料机构2,用于逐个夹取上料机构3上料的扁线,并将扁线逐个排布于排线工装11上;
两个卷线机构1,用于将排线工装11上的扁线卷绕成绕组;
线体,用于带动排线工装11于卷线机构1和移料机构2之间循环移动,以将排布扁线的排线工装11输送至卷线机构1处,并将扁线卷绕完成的排线工装11移动至移料机构2处;
插线机构7,用于对卷线机构1脱离下的绕组进行整形,并将整形好的绕组顶出以便插入到定子;
两个机械手臂8,用于将两个卷线机构1交替移动至插线机构7处,并将卷线机构1上的绕组插入插线机构7内,且机械手臂8在绕组脱离后将卷线机构1恢复至线体一侧,以使得卷线机构1能够重复卷绕扁线;
在使用时,将扁线挂设在上料机构3上,上料机构3将扁线逐个水平放置,之后移料机构2将水平放置的扁线逐个夹取并排布于排线工装11上,当排线工装11排完扁线后,线体将排线工装11移动至卷线机构1处,卷线机构1将排线工装11上的扁线卷绕成绕组,机械手臂8将卷绕好绕组的卷线机构1移动至插线机构7的上方,并插入插线机构7内,插线机构7将卷线机构1上的绕组整形并脱离,之后通过外部机构抱住漏出的绕组,插齿766松开,将绕组抱走整体插入至定子的内部,而绕组脱离后的卷线机构1被机械手臂8移动至线体一侧,另一卷线机构1被机械手臂8插接在插线机构7内;
其中扁线被卷线机构1卷绕后的排线工装11经线体移送至移料机构2处,重新上料。
在本实施例中,排线工装11包括用于排布多个扁线的排线板111以及托盘组件112,排线板111位于托盘组件112上,托盘组件112两侧均设置有调节组件114,调节组件114可推动托盘组件112与排线板111上的扁线接触,以使得扁线对齐;
在使用时,根据卷绕的要求,将不同规格的扁线排布在排线板111上,调整组件推动托盘组件112与排线板111上的扁线接触,直至扁线两端对齐,然后调整组件复位,托盘组件112复位不再与扁线接触,便于后续的卷绕。
在本实施例中,排线板111包括一个底侧板和多个立板,多个立板固接于底侧板上,立板前后排布于底侧板上且侧面平行,相邻立板之间留有供卷线机构1卷线的间隔,立板上侧面开设有多个用于排布扁线的线槽,线槽的形状和数量可根据生产需求进行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托盘组件112包括托板1122、两个第二挡板1123、以及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个第二挡板1123相对侧面的多个第二顶柱1121,第二顶柱1121具体为弹性伸缩杆,第二挡板1123与托板1122之间的滑动连接可采用导轨和滑动槽,也可以采用其他滑动连接的方式实现,以能够实现第二挡板1123向排线板111移动为准,排线板111位于托板1122上,第二挡板1123位于排线板111的两侧;
在使用时,第二顶柱1121与排线板111接触,当需要对齐扁线的两端时,调节组件114推动第二挡板1123向排线板111移动,此时第二顶柱1121被挤压,当第二挡板1123与扁线的两端接触时,第二挡板1123继续移动直至扁线的两端对齐,之后调节组件114复位,第二顶柱1121推动第二挡板1123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托板1122上侧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凸起1124,排线板111开设有供凸起1124插接的孔;通过凸起1124与排线板111上的孔配合实现托板1122与排线板111的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114包括两个支撑架1144、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架1144上的第二十气缸1143和第十九气缸1142,托板1122下方设置有第三底座115,两个支撑架1144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三底座115上;
第二十气缸1143固接有位于第二挡板1123远离排线板111一侧的抵块1145,第二十气缸1143通过抵块1145推动第二挡板1123向排线板111移动;
第十九气缸1142固接有位于托板1122上方的压块1141;
线体下方设置有顶升组件116,顶升组件116包括通过三个支撑柱固定在第三底座115上的第二安装座1162、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安装座1162上的第二十一气缸1161、位于第二安装座1162上方的横板1163以及位于横板1163上侧面的定位柱1165和顶板1164,第二安装座1162上开设有孔,第二十一气缸1161的输出轴穿过通孔连接在横板1163上,定位柱1165通过螺栓固定在横板1163上,顶板1164通过连接杆固定在横板1163上,第二十一气缸1161可推动顶板1164上移穿过线体与托板1122接触,托板1122开设有通孔,当顶板1164与托板1122接触时,定位柱1165插入通孔内。
在使用时,线体将托板1122和排线板111移动至支撑架1144之间,第二十一气缸1161推动横板1163上移,使得顶板1164能够推动托板1122上移脱离线体,同时,横板1163上设置的定位柱1165插入托板1122对应位置的通孔内,实现对托板1122的定位,同时调节组件114中的第十九气缸1142驱动压块1141压住托板1122,使得托板1122上下限位,之后由外部机械手将扁线一一排布在排线板111上;
在排线完成后,第二十气缸1143推动抵块1145靠近第二挡板1123,使得第二挡板1123向靠近排线板111的方向滑动,实现第二挡板1123规整扁线的目的,在规整完成后,第二十气缸1143和第十九气缸1142分别撤回对抵块1145和压块1141的作用力,顶升组件116下降,使得托板1122能够被放回至线体上,在线体的作用下将排布好的扁线进行传送,实现扁线的卷绕;
在本实施例中,线体包括上料区线体10、与上料区线体10平行设置的送料区线体6、设置于上料区线体10左右两端的第一活动线体4和第二活动线体9,第一活动线体4和第二活动线体9底部均设置有沿纵向设置的两个电动滑轨,电动滑轨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线体4和第二活动线体9上的电动滑块,以带动第一活动线体4和第二活动线体9与上料区线体10和送料区线体6对齐;
上料区线体10自移料架21穿过且位于气缸夹爪22的下方,卷线机构1设置于送料区线体6一侧;
排线工装11设置于上料区线体10、送料区线体6、第一活动线体4和第二活动线体9,所述上料区线体10、送料区线体6、第一活动线体4和第二活动线体9均设置用于输送排线工装11的滑带101;
在使用时,通过电动滑轨和电动滑块实现第一活动线体4和第二活动线体9的纵向调节,当需要将上料区线体10上的排线工装11移动至送料区线体6上时,通过第一活动线体4接收上料区线体10的排线工装11,然后在控制第一活动线体4沿纵向移动,使得第一活动线体4与送料区线体6对齐,然后第一活动线体4将排线工装11输送至送料区线体6上,而当需要将送料区线体6上的排线工装11移动至送料区线体6上时,通过第二活动线体9按照第一活动线体4的工作过程进行输送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3包括第二底座33、多个能够产生振动的上料部31和多个移料部32,上料部31和移料部32设置于第二底座33上,上料部31上下倾斜设置且移料部32位于上料部31的低位端,移料部32上设置有置料架35和两个夹持组件34,置料架35位于两个夹持组件34之间的一侧,扁线挂设在上料部31上,且上料部31能够将扁线逐个上料至移料部32上,移料部32能够将扁线逐个移送至两个夹持组件34之间,夹持组件34夹持扁线并带动扁线转动,以使得扁线水平放置在置料架35上;
在使用时,将扁线从撑料杆314的开放端挂设上去,上料部31产生振动使得扁线向靠近移料部32的方向滑动,但扁线不会脱离上料部31,当上料完成后,上料部31将扁线逐个上料上移并向移料部32滑动,使得逐个扁线移送至移料部32上,移料部32带动扁线上移至两个夹持组件34之间,夹持组件34夹持扁线,此时移料部32复位重新接收上料部31移送的扁线,夹持组件34带动扁线间歇转动,使得夹持组件34夹持的扁线翻转至能够水平放置在置料架35上,实现上料工序,然后将水平放置的扁线取走进行后续插线工作即可;
扁线水平放置在置料架35上后,夹持组件34不再夹持扁线并转动复位,然后按照上述过程继续夹持另一扁线。
在本实施例中,上料部31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底座33上的底板317、设置于底板317上的基座315、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基座315上的撑料杆314、设置于撑料杆314上方的压料杆312、通过螺栓固定在撑料杆314端部上的挡料块3111以及设置于基座315上的推料组件,基座315的底部两端均铰接在底板317上,且基座315的两端铰接后的高度不同,以使得基座315上下倾斜,撑料杆314可采用高度相同的支撑杆固定在基座315上,也可以采用高度不同的支撑杆固定在基座315上,但是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基座315上的撑料杆314始终是上下倾斜的,且挡料块3111始终位于撑料杆314向下倾斜的端部,移料部32始终位于挡料块3111远离撑料杆314的一侧,撑料杆314通过螺栓固定有至少一个振动器311;
基座315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架316,支架316通过螺栓连接有压料杆312的一端,支架316上侧面通过安装块安装有横杆,横杆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在压料杆312的另一端,压料杆312的下侧面与撑料杆314的上侧面平行,压料杆312下侧面与撑料杆314上侧面之间留有间隔且间隔大于一个扁线的直径小于两个扁线的直径;
推料组件能够推动与挡料块3111接触的扁线上移至挡料块3111上方并经挡料块3111滑落至移料部32上,其中挡料块3111上侧面自临近撑料杆314的一端向远离撑料杆314的一端向下倾斜,压料杆312不位于推料组件的上方;
在使用时,将扁线从撑料杆314远离挡料块3111的一端挂设上去,振动器311使撑料杆314不断振动,使得扁线向靠近挡料块3111的方向滑动,在扁线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压料杆312与撑料杆314之间的间隔使得扁线在滑动时不会出现上下叠加的情况,当扁线与挡料块3111接触时,推料组件推动与挡料块3111接触的扁线上移至挡料块3111上方,并掉落在挡料块3111上,扁线经挡料块3111滑落至移料部32上。
在本实施例中,撑料杆314上侧面为倒V形,压料杆312下侧面开设有V形槽,V形槽和挡料杆的倒V形侧面之间留有间隔且间隔大于一个扁线的直径小于两个扁线的直径;
在使用时,通过上侧面为倒V形的撑料杆314与下侧面开设有V形槽的压料杆312进行限制扁线,使得扁线不能在撑料杆314振动时大幅度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推料组件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基座315上的第十二气缸318以及通过浮动接头连接于第十二气缸318上的第一顶柱3112,第一顶柱3112和第十二气缸318均垂直于撑料杆314,撑料杆314开设有供第一顶柱3112穿过的通孔,压料杆312不位于第一顶柱3112上端的上方,当第十二气缸318处于原始状态时,第一顶柱3112不凸出撑料杆314上侧面,当第十二气缸318处于上料状态时,第一顶柱3112的上端位于挡料块3111上侧面的上方;
当扁线与挡料块3111接触时,第十二气缸318工作推动第一顶柱3112上移,第一顶柱3112上移推动一个扁线上移至挡料块3111的上方,扁线随振动掉落在挡料块3111上,而当扁线掉落在滑动块上后,第十二气缸318复位带动第一顶柱3112复位,此时第一顶柱3112不凸出挡料杆的上侧面,使得后续扁线能够继续与挡料块3111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压料杆312向上倾斜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满料报警器313,满料报警器313位于撑料杆314的上端两侧,撑料杆314连接挡料块3111的一端的两侧设置有缺料报警器3110和添料报警器319,支架316侧面设置有上下排布的横板,横板横向开设有滑槽,滑槽沿撑料杆314的倾斜方向设置,两个滑槽内均设置有随动器,随动器连接缺料报警器3110和添料报警器319;
在使用时,将缺料报警器3110通过滑槽和随动器进行调节,使得与挡料块3111接触的扁线位置与缺料报警器3110位置对应,然后将添料报警器319调节至临近挡料块3111的一侧,其中满料报警器313、缺料报警器3110和添料报警器319均为对射光纤传感器;
在上料时,首先,撑料杆314上挂满扁线,满料报警器313对射检测到扁线,停止向撑料杆314上挂料,随后,扁线被慢慢移至移料部32,当撑料杆314上的扁线慢慢减少,添料报警器319对射检测不到扁线,说明可以对撑料杆314进行补料,避免影响后续上料工作的进行;
而当缺料报警器3110对射检测不到扁线时,说明撑料杆314上已无扁线可以进行上料。
在本实施例中,移料部32包括位于挡料块3111远离撑料杆314一侧的支撑座321、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座321上的第十三气缸324、通过浮动接头连接于第十三气缸324输出轴上的滑块323以及通过螺栓固定于滑块323上的挂料块322,滑块323通过滑槽和滑轨连接于支撑座321上,挂料块322位于挡料块3111的下方,以使得挡料块3111滑落的扁线掉落至挡料块3111上,夹持组件34和置料架35均设置于支撑座321上,挂料块322能够上移至两个夹持组件34之间,以使得夹持组件34能够夹持扁线;
当挡料块3111上的扁线滑落至挂料块322上时,第十三气缸324推动滑块323向上滑动,滑块323带动挂线块带动扁线上移,当上移至一定高度时,夹持组件34将扁线夹走,挂线块再下移至原始位置,为下一次接料做准备,夹持组件34将夹取的扁线水平放置在置料架35上,方便将扁线移走进行后续插线工作的进行,其中上述内容中的一定高度为扁线的两个直线段位于夹持组件34内,且夹持组件34能够夹持直线段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组件34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座321上的第五电机342、通过法兰盘连接在第五电机342输出轴上的连接板341、通过螺栓固定在连接板341上的第十四气缸343以及设置于第十四气缸343上的两个夹线块344,第十四气缸343能够带动两个夹线块344相向移动,以夹持扁线;
在使用时,扁线移动至两个夹线块344之间,在第十四气缸343的作用下,两个夹线块344夹住扁线,第五电机342驱动连接板341带动第十四气缸343和夹线块344进行翻转,使得扁线翻转后水平放置在置料架35上,然后第十四气缸343带动夹线块344松开扁线,并通过第五电机342驱动第十四气缸343和夹线块344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夹线块344包括与第十四气缸343连接的连接段以及位于连接段上的夹持段,两个夹线块344的夹持段相对侧面均竖直开设有V形夹持槽,其中一个夹持段开设有V形夹持槽的侧面开设有与夹持段前后侧面连通的凹槽,另一夹持段能够插接在凹槽内,且当其中一个夹持段插接在凹槽内并与凹槽底部接触时,两个V形夹持槽侧面与扁线接触,以夹持扁线;
在使用时,扁线位于两个夹持段之间,第十四气缸343通过连接段带动两个夹持段相向移动,其中一个夹持段插接在另一夹持段的凹槽内,此时扁线的直线段位于两个V型槽配合形成的多边形孔内,之后其中一个夹持段不断向凹槽内移动,直至与凹槽的底部接触,在夹持段移动的过程中,多边形孔的面积逐渐减小,当夹持段与凹槽底部接触时,两个夹持段的V型槽的槽面与扁线侧面接触,使得在夹持扁线时,避免扁线出现弯折,当需要松开时,控制两个夹持段松开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移料机构2包括移料架21、滑动连接于移料架21上的第二滑板24、设置于第二滑板24上的第四电机25、设置于第二滑板24下侧面的机械摆臂23、以及设置于机械摆臂23上的气缸夹爪22,气缸夹爪22设置于线体上方,且第二滑板24滑动方向与排线工装11的排线方向相同,第二滑板24一侧设置有位于移料架21上的第二齿条26,第四电机25设置有与第二齿条26啮合的驱动齿轮;
在使用时,在机械摆臂23的作用下,使得气缸夹爪22能够夹取到上料机构3处的扁线,气缸夹爪22将夹取的扁线放置在排线工装11的线槽内,在第四电机25、第二齿条26和驱动齿轮的作用下,方便机械摆臂23的左右移动,以实现将扁线放置在排线工装11的不同线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卷线机构1包括用于对排布好的扁线进行卷绕的卷绕机构、扁线输送机构以及送料区线体6;
卷绕机构设置在固定架110上,送料区线体6设置在卷绕机构下方;
扁线输送机构用于将输送至卷绕机构处的排线工装上排布的扁线输送至卷绕机构进行卷绕,扁线输送机构设置在固定架110上、且分布在卷绕机构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通过送料区线体6和扁线输送机构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将排布好的扁线输送至卷绕机构中进行卷绕。
在本实施例中,扁线输送机构包括能够沿左右方向滑动且用于将排线工装上的扁线输送至卷绕机构处的走线部13以及能够沿左右方向滑动且用于防止卷绕机构卷绕好的扁线脱落的导线部14,走线部13和导线部14分布在卷绕机构两侧的固定架110上,走线部13包括用于将排线工装上的扁线输送至卷绕机构中的移线组件133,移线组件133由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升降;
在本实施例中,走线部13包括第一装配座130、第一气缸131、第一驱动组件和移线组件133,第一驱动组件为第二气缸132,第一装配座130为直角板,直角板分为纵板和横板,横板沿左右方向滑动设置在卷绕机构两侧的固定架110上,第一气缸131固定连接在位于走线部13一侧的固定架110上,第一气缸131的输出端固定在横板上,用于推动横板朝向或者背向卷绕机构的一侧进行移动,纵板设置在横板朝向卷绕机构的一端,纵板上端固定连接有输出端朝下的第二气缸132,移线组件133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132的输出端、且移线组件133滑动设置在纵板上,保证移线组件133在移动时更加稳定,第二气缸132能够调节移线组件133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位置,以适配卷绕机构的位置,便于精准的与卷绕机构间进行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导线部14包括第二装配座140、第三气缸141、导线块142和第二驱动组件,第二装配座140为与第一装配座130形状一致的直角板,第二驱动组件为第四气缸143,第二装配座140、第三气缸141和第四气缸143的设置方式和第一装配座130、第一气缸131和第二气缸132的设置方式一致,但导线部14和走线部13关于卷绕机构镜像对称分布,其中还有不同点,导线块142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132的输出端、导线块142滑动设置在形状为直角板的第二装配座140的纵板上,来保证导线块142滑动时的稳定,通过第三气缸141和第四气缸143之间的配合设置,使得导线块142能够位于卷绕机构工作时最佳的工作位置,导线块142的作用是防止卷绕机构在对扁线进行卷绕时扁线脱落,则导线块142与卷绕机构配合的那一面应设置为与卷绕机构转动轨迹弧度相同的弧形面,且弧形面的上端应高于卷绕机构轴心的水平面,从而使得弧形面能够与卷绕机构贴合的更加紧密;
在本实施例中,移线组件133设置有两组,每组移线组件133均包括滑动板134、两个第一挡板135、第一电机136和输送带137,第一挡板135朝向卷绕机构的一侧同样设置为弧形面,滑动板134滑动设置在形状为直角板的第一装配座130的纵板上,第一电机136和输送带137均设置在两个第一挡板135之间,第一电机136通过滚轮的配合带动输送带137运动,输送带137整体倾斜,输送带137朝向滑动板134的一端高于另一端,且输送带137的上端应保证与第一挡板135上的弧形面过渡平整,从而更好的实现对扁线的输送。
在本实施例中,定子卷线设备中还包括用于安装卷绕机构的定位部17,定位部17用于调节通过卷绕机构的位置,卷绕机构还包括卷线部15,卷线部15包括用于对扁线进行卷绕的卷绕组件155,卷线部15可拆卸的安装在机械手上,在卷线时,机械手将卷线部15放置在卷绕工位,卷线完成后,机械手将卷线部15直接转移,转移至后续的扁线加工过程中的对应工位,卷绕组件155由第三驱动机构驱动转动,卷绕组件155的内外径大小可变,卷绕组件155包括开设有多个插槽153的套筒157,套筒157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盖板,每个插槽153中沿插槽153高度方向滑动连接有插片158,多个插片158和插槽153呈环形阵列状分布,每两个插片158之间形成用于对扁线卷绕的空间,套筒157的轴线方向上滑动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带动插片158滑动的伞形件159,伞形件159固定在与套筒157中轴线重合的转轴156上,插片158朝向转轴156的一侧开设有倾斜一定角度的滑槽1101,伞形件159开口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在滑槽1101中延伸杆,转轴156的两端滑动连接在两个连接盖板的上,从而来改变插片158在插槽153内的位置,进而改变插片158组成的外径;
在本实施例中,卷线部15还包括第一安装座150、第五气缸151、第四驱动机构152、锁紧组件19和滑座154,第一安装座150由及机械手进行操控,操控对卷线部15的取下和安装,第四驱动机构152包括伺服电机1102和中空减速器113,中空减速器113的输入轴固定连接在伺服电机1102的输出轴上,中空减速器113的输出端与卷绕组件155朝向第五气缸151一侧的连接盖板固定,使得伺服电机1102通过中空减速器113能够带动套筒157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滑座154沿前后方向滑动连接在第一安装座150的下端,锁紧组件19设置在滑座154上,锁紧组件19包括第九气缸190、钢珠191、转接头192和滑套193,第五气缸151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座150的后端,第五气缸151的输出端固定在滑座154上,用于驱动滑座154前后滑动,滑座15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接头192,转轴156穿过连接盖板并转动连接在转接头192的内侧面上,转轴156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一个空心筒中,空心筒固定在套筒157远离转接头192一端的连接盖板内侧,能够使转轴156对卷绕组件155的支撑更加稳定,第九气缸190固定连接在滑座154上,滑套193套接在转接头192外侧,滑套193远离转接头192的一端固定在第九气缸190的输出端上,转轴156、滑套193和转接头192的轴心均处于同一轴线上,转接头192贯穿设置在滑座154上,滑套193套接在转接头192的一端,转轴156穿插在转接头192的另一端内部,在此时保证能够实现转轴156沿前后方向往复滑动目的的同时,转轴156也能够随着套筒157一起转动,转接头192朝向滑套19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钢珠191,转轴156朝向滑套193的一端开设有用于钢珠191滚动的环形凹槽,滑套193的内侧面后端设置有用于对钢珠191压紧的安装凸起,使得钢珠191穿过转接头192卡设在转轴156端部的环形凹槽内;
通过该设置,在需要将卷绕组件155拆除时,第九气缸190收缩,滑套193从转接头192上回收,在将转轴156从转接头192中抽出时,钢珠191通过转接头192大部分被挤入至滑套193内,这样就可以完成对卷绕组件155的快速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卷绕机构还包括用于对卷绕好扁线的卷绕组件155进行抱紧的抱线组件18,抱线组件18包括第一底座180、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座150上端面上的第一安装块、铰接在第一安装块上的第十气缸181、转动连接在第一底座180底部两侧的第一摆臂183、转动连接在第一摆臂183远离第一底座180一端的第二摆臂184、固定连接在第二摆臂184上的第二安装块、铰接在第二安装块上的第十一气缸182、主动齿轮185、从动齿轮186和皮带187,第一底座180设置在第一安装座150的下端面,
第十气缸181的输出端与第一摆臂183转动连接,主动齿轮185转动设置在第一摆臂183远离第一底座180的一端,从动齿轮186转动连接在第一摆臂183和第二摆臂184铰接处、且从动齿轮186的轴心与第一摆臂183和第二摆臂184铰接处同轴心,主动齿轮185和从动齿轮186啮合设置,主动齿轮185的盘面径向远离主动齿轮185圆心处设置有一连接柱,第十一气缸182的输出端与连接柱转动连接,皮带187的端部固定连接在第二摆臂184背向卷绕组件155中心的一侧,当第十气缸181和第十一气缸182驱动第一摆臂183和第二摆臂184将卷绕组件155抱紧时,皮带187刚好包裹在卷绕组件155的外侧面,防止扁线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送料区线体6还包括能够沿左右方向滑动且用于对排线工装11进行顶升的顶升部16,用于将排线工装11上扁线精确输送至卷绕组件155进行卷绕,顶升部16包括底架、对称固定连接在底架上的滑轨160、滑动连接在滑轨160上的第一滑板161、沿上下方向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板161上的平放板162、固定连接在平放板162上的定位杆163、固定连接在底架上的第一齿条164、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板161上的第三电机165、固定连接在第三电机165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166和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板161下端面上的第六气缸167,第六气缸167的输出轴贯穿于第一滑板161,用于带动平放板162向上滑动,第一齿轮166与第一齿条164啮合连接,第三电机165用于驱动第一齿轮166转动,在第一齿轮166和第一齿条164的相互配合下,使得第一滑板161沿滑轨160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当排线工装11沿送料区线体向靠近卷线部15方向滑动,第六气缸167将平放板162顶起,使得定位杆163将排线工装顶起脱离送料区线体,平放板162沿滑轨160滑动向卷线部15靠近,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顶顶升部16可以继续对排线工装进行移送,前一顶升部16继续接收新的排线工装,保证卷绕工作的连续性。
在本实施例中,卷绕组件155前端的固定架110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70,第一固定板170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七气缸171,第七气缸171的输出端贯穿第一固定板170且固定连接有过渡板,过渡板上固定连接有第八气缸172,从而来调节卷线部15整体的高度以及前后位置,使得卷线部15能够位于扁线输送机构的中心,从而使得卷绕组件155能够与走线部13和导线部14上的弧形面更好的配合,从而有效防止扁线脱落,第八气缸172的输出端朝向卷绕组件155且固定连接有活动块173,活动块173朝向卷绕组件15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用于与套筒157朝向活动块173一侧的连接盖板相卡接的对准块174,对准块174朝向卷绕组件155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两个槽体,套筒157朝向活动块173一侧的连接盖板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槽体分布一致插接体,当将卷线部15放置在固定架110上时,第七气缸171顶升第一固定板170,第八气缸172调节对准块174的位置高度,然后第八气缸172推动活动块173向卷线部15靠近,使得槽体套在插接体上,从而实现对准块174和连接盖板卡接的效果,从而通过第七气缸171和第八气缸172的控制,对卷线部15进行对中调节,保证卷线部15处于正确的卷绕位置,保证后期卷绕的效果。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机械手将扁线排布在排线工装上,通过送料区线体对排线工装进行输送,当输送至一定位置后,第六气缸167伸长,带动排线工装升高,升高到一定位置后,第三电机165启动,带动第一齿轮166转动,在第一齿条164的配合下,使得第一滑板161带动顶升部16整体沿着滑轨160滑动至卷绕组件155下端,通过定位部17、导线部14和走线部13来调节卷绕组件155的位置,使得卷绕组件155中的插片158能够和弧形面贴合,然后走线部13中的第一电机136将开始工作,同时伺服电机1102也将启动,使得输送带137带动扁线输送至卷绕组件155中,使得卷绕组件155将扁线进行卷绕,在弧形面的设置下,卷绕组件155卷绕一圈后,不会使得扁线从两个插片158之间的缝隙中脱落,同时启动抱线组件18,使得第十气缸181伸长带动第一摆臂183转动,同时第十一气缸182进行往复伸缩动作,使得第十一气缸182带动主动齿轮185转动,进而使得主动齿轮185带动从动齿轮186转动,使得第二摆臂184进行转动,同时将皮带187缠绕在卷绕组件155的外侧,进一步防止扁线脱落,抱紧动作完成后,由机械手将卷线部15直接转移,转移至定子加工过程中的插线工位时,松开抱线组件18,使得卷绕的扁线绕组插入到对应的插线工位中的插线排线工装内,然后由另一个机械手更换下一个卷线部15进行工作;
更换下一个卷线部15时,使得另外一个机械手操控卷线部15朝向定位部17一侧的插接体插入对准块174中,完成对卷线部15的安装,然后通过第七气缸171和第八气缸172来分别调节卷线部15的高度和沿前后方向的位置,以便于卷绕组件155和走线部13、导线部14、顶升部16和排线工装之间的配合,两个机械手交替工作,不需要频繁更换卷线部15;
在调节插片158的在插槽153中的位置时,通过控制第五气缸151伸缩,来推动滑座154沿着第一安装座150滑动,使得第一安装座150带动转接头192滑动,进而通过转接头192带动转轴156滑动,使得转轴156带动伞形件159滑动,来调节延伸杆深入滑槽1101中的长度,进而来调整插片158在插槽153中的位置,从而来改变卷绕组件155的外径大小。
在本实施例中,插线机构7包括工作台71、能够于工作台71进行升降调节的活动板72、设置于活动板72上的压入组件73、位于工作台71上的定位组件76和脱离组件75,定位组件76和脱离组件75均位于压入组件73的下方,脱离组件75与定位组件76同轴心设置,卷线机构1上的绕组穿过压入组件73并插入脱离组件75内,当绕组脱离卷线机构1后,压入组件73将绕组压入脱离组件75内,脱离组件75上移,以使得定位组件76能够定位绕组,之后脱离组件75下移,以使得绕组脱离脱离组件75;
压入组件73包括设置于活动板72上的第十六气缸732和第十五气缸731、以及滑动设置于活动板72上的第一压板733和第二压板734,第一压板733和第二压板734分别连接第十六气缸732和第十五气缸731,以推动第一压板733和第二压板734相向移动,活动板72滑动设置于工作台71上,且活动板72设置有位于工作台71上的同动升降机74;
定位组件76包括设置于工作台71上的活动架761、位于活动架761上的固定盘769、转动设置于固定盘769上的转动盘764、以转动盘764的轴心为圆心圆形阵列于转动盘764上侧面的插齿766以及设置于转动盘764上方的盖板768,固定盘769连接有位于工作台71上的第十八气缸767,转动盘764、盖板768和固定盘769同轴心设置且均开设有供脱离组件75穿过的通孔;
转动盘764圆周侧面设置有第三齿条765,第三齿条765啮合有齿轮763,齿轮763连接有位于固定盘769上的第二电机762,转动盘764上侧面开设有与插齿766数量相同的弧形滑槽760,弧形滑槽760以转动盘764的轴心为圆心圆形阵列于转动盘764上,插齿766滑动连接于弧形滑槽760内;
盖板768下侧面设置有多个插齿766一一配合的凹槽,盖板768固定在固定盘769上;
脱离组件75包括活动插线盘751、设置于活动插线盘751下方的定位工件754、位于定位工件754下方的第二固定板752、滑动穿过定位工件754并连接于活动插线盘751上的第二顶杆755、穿过第二固定板752与第二顶杆755连接的第一顶杆756以及与第一顶杆756连接的第十七气缸753,第十七气缸753连接于第二固定板752上,第二固定板752连接与定位工件754上,定位工件754连接与工作台71上;
在使用时:在插线时,同动升降机74将压入组件73上移,使得绕组位于压入组件73的下方,在第十六气缸732和第十五气缸731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压板733和第二压板734相互远离,机械手臂8将卷绕好扁线的卷线机构1转移至插线机构7的上方,使得绕组对准脱离组件75的插线入口;
随后,定位组件76在第十八气缸767的作用下,使得插齿766围绕与活动插线盘751的入口周围,卷线机构1的插片收缩,使得卷绕的扁线慢慢掉落至活动插线盘751内,当卷绕的铜线下端部插入到插线盘751中后,第十六气缸732和第十五气缸731驱动第一压板733和第二压板734相互靠近,并且在同动升降机74的作用下将压入组件73下调,将卷线机构1松开的绕组压入到脱离组件75内;
定位组件76在第十八气缸767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第十七气缸753推动第一顶杆756上移,使得第二顶杆755上移,使得活动插线盘751将绕组顶起,当顶至一定高度时,第二电机762带动齿轮763转动,使得转动盘764进行旋转,使得插齿766沿转动盘764弧形滑槽760滑动,在插齿766和定位工作相互配合的作用下,使得插齿766将绕组下端定位夹紧,然后第十七气缸753推动活动插线盘751下移,使得整个绕组与脱离组件75脱离;
最后通过外部机构抱住漏出的绕组,插齿766松开,将绕组抱走整体插入至定子的内部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送料区线体6上还设置有相机检测机构5,所述相机检测机构5具体为相机;在使用时,人员通过查看相机拍摄的图片进行核对每个排线工装11上的线体摆放是否正确,若出现排布错误的,可通过人工调节。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线工装,用于扁线的排线;
上料机构,用于扁线的逐个上料;
移料机构,用于逐个夹取上料机构上料的扁线,并将扁线逐个排布于排线工装上;
两个卷线机构,用于将排线工装上的扁线卷绕成绕组;
线体,用于带动排线工装于卷线机构和移料机构之间循环移动,以将排布扁线的排线工装输送至卷线机构处,并将经过卷线机构完成扁线卷绕操作的排线工装移动至移料机构处;
插线机构,用于对卷线机构脱离下的绕组进行整形,并将整形好的绕组顶出以便插入到定子;
两个机械手臂,用于将两个卷线机构交替移动至插线机构处,并将卷线机构上的绕组插入插线机构内,且机械手臂在绕组脱离后将卷线机构恢复至线体一侧,以使得卷线机构能够重复卷绕扁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排线工装包括托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托板上侧并用于放置多个扁线的排线板,所述排线板的两侧设置有滑动连接在所述托板上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背向排线板一侧设置有第二十气缸,所述第二十气缸能够推动第二挡板向排线板移动,以将扁线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多个能够产生振动的上料部和多个移料部,所述上料部上下倾斜设置且移料部位于上料部沿倾斜方向向下倾斜的一侧,所述移料部上设置有置料架和两个夹持组件,所述置料架位于两个夹持组件之间的一侧,扁线挂设在上料部上,且上料部能够将扁线逐个上料至移料部上,所述移料部能够将扁线逐个移送至两个夹持组件之间,所述夹持组件夹持扁线并带动扁线转动,以使得扁线水平放置在置料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其特征在于:移料机构包括移料架、滑动连接于移料架上的第二滑板、设置于第二滑板上的第四电机、设置于第二滑板下侧面的机械摆臂、以及设置于机械摆臂上的气缸夹爪,所述气缸夹爪设置于线体上方,且第二滑板滑动方向与排线工装的排线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滑板一侧设置有位于移料架上的第二齿条,所述第四电机设置有与第二齿条啮合的驱动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机构包括卷绕机构、扁线输送机构;
所述线体将排线工装输送至卷绕机构处;
所述扁线输送机构用于将输送至卷绕机构处的排线工装上排布的扁线输送至卷绕机构上进行卷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体包括上料区线体、与上料区线体平行设置的送料区线体、设置于上料区线体左右两端的第一活动线体和第二活动线体,所述第一活动线体和第二活动线体底部均设置有沿纵向滑动的滑动组件,以带动第一活动线体和第二活动线体与上料区线体和送料区线体对齐;
所述上料区线体自移料架穿过且位于气缸夹爪的下方,所述卷线机构设置于送料区线体一侧;
所述排线工装设置于上料区线体、送料区线体、第一活动线体和第二活动线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线机构包括工作台、能够于工作台上进行升降调节的活动板、设置于活动板上的压入组件、位于工作台上的定位组件和脱离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和脱离组件均位于压入组件的下方,所述脱离组件与所述定位组件同轴心设置,卷线机构上的绕组穿过压入组件并插入脱离组件内,当所述绕组脱离卷线机构后,压入组件将绕组压入脱离组件内,所述脱离组件上移,以使得定位组件能够定位绕组,之后脱离组件下移,以使得绕组脱离脱离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入组件包括设置于活动板上的第十六气缸和第十五气缸、以及滑动设置于活动板上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分别连接第十六气缸和第十五气缸,以驱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相向或相背移动,所述活动板滑动设置于工作台上,且活动板设置有位于工作台上的同动升降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工作台上的活动架、位于活动架上的固定盘、转动设置于固定盘上的转动盘、以转动盘的轴心为圆心圆形阵列于转动盘上侧面的插齿以及设置于转动盘上方的盖板,所述固定盘连接有位于工作台上的第十八气缸,所述转动盘、盖板和固定盘同轴心设置且均开设有供脱离组件穿过的通孔;
所述转动盘圆周侧面设置有第三齿条,所述第三齿条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连接有位于固定盘上的第二电机,所述转动盘上侧面开设有与插齿数量相同的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以转动盘的轴心为圆心圆形阵列于转动盘上,所述插齿滑动连接于弧形滑槽内;
所述盖板下侧面设置有多个与插齿一一配合的凹槽,所述盖板固定在固定盘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组件包括活动插线盘、设置于活动插线盘下方的定位工件、位于定位工件下方的第二固定板、滑动穿过定位工件并连接于活动插线盘上的第二顶杆、穿过第二固定板与第二顶杆连接的第一顶杆以及与第一顶杆连接的第十七气缸,所述第十七气缸连接于第二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于定位工件上,所述定位工件连接于工作台上。
CN202310556845.8A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 Active CN1165661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56845.8A CN116566148B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56845.8A CN116566148B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66148A true CN116566148A (zh) 2023-08-08
CN116566148B CN116566148B (zh) 2024-03-08

Family

ID=87497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56845.8A Active CN116566148B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6614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90479A (ja) * 2005-04-06 2006-10-26 Denso Corp コイル巻取装置
US20090265909A1 (en) * 2007-03-22 2009-10-29 Tecnomatic, S.P.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winding conductors from a twisting machine and placing them in a rotor or stator stack
CN109038983A (zh) * 2018-08-10 2018-12-18 无锡市苏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发电机hp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及扭头设备
US20200076283A1 (en) * 2018-08-31 2020-03-05 Huizhou Lingbiao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serting insulating sleeves into wiring slots of flat wire motor stator
CN112615498A (zh) * 2020-12-12 2021-04-06 山东中际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扁线发卡线圈与定子铁芯自动压入装置
CN213637425U (zh) * 2020-10-23 2021-07-06 宁波欣达电梯配件厂 一种用于电机定子的扁线绕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90479A (ja) * 2005-04-06 2006-10-26 Denso Corp コイル巻取装置
US20090265909A1 (en) * 2007-03-22 2009-10-29 Tecnomatic, S.P.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winding conductors from a twisting machine and placing them in a rotor or stator stack
CN109038983A (zh) * 2018-08-10 2018-12-18 无锡市苏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发电机hp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及扭头设备
US20200076283A1 (en) * 2018-08-31 2020-03-05 Huizhou Lingbiao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serting insulating sleeves into wiring slots of flat wire motor stator
CN213637425U (zh) * 2020-10-23 2021-07-06 宁波欣达电梯配件厂 一种用于电机定子的扁线绕制装置
CN112615498A (zh) * 2020-12-12 2021-04-06 山东中际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扁线发卡线圈与定子铁芯自动压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66148B (zh)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50984B (zh) 一种多机构端子组装机
CN108908346B (zh) 一种双臂独立协作的自动化组装装置及其组装工艺
CN108311631B (zh) 电刷架底板与绝缘板自动铆接设备
CN112621148B (zh) 一种汽车配件自动化装配工艺
CN112003431B (zh) 定子组装模组、设备及组装方法
CN112621147B (zh) 一种汽车配件自动生产线用操作杆姿态调整单元
CN111674912B (zh) 一种C-lens透镜加工用成品自动卸料装置
CN116566148B (zh) 一种扁线定子生产自动插线设备
CN108860777B (zh) 圆柱电芯套膜机及其加工方法
CN110202368B (zh) 一种用于连接器的组装装置及组装方法
CN112478690A (zh) 一种汽车配件自动化生产线用操作杆上料装置
CN116871369A (zh) 一种通管弯折设备以及弯折工艺
CN115008180B (zh) 一种自动组装设备
CN216709737U (zh) 一种自动装塞装置
CN108054418B (zh) 电池加工装置
CN116329817A (zh) 一种冷却液壶焊接装置
CN111843439B (zh) 一种变速箱钢球压装机构
CN210358177U (zh) 电池芯分选机夹爪机构
CN113500335A (zh) 一种直动三通阀自动装配装置
CN109262234B (zh) 压装装置
CN210380595U (zh) 电机绕线组拉线装置
CN108574111B (zh) 圆柱电芯快速套膜机及其加工方法
CN116526782B (zh) 一种扁线定子自动插线工艺
CN116683255B (zh) 一种特种线缆压接用自动上料设备
CN219936869U (zh) 牛角电解电容器自动组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