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35717A - 内饰件及其制备方法、仪表盘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内饰件及其制备方法、仪表盘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35717A
CN116535717A CN202310634290.4A CN202310634290A CN116535717A CN 116535717 A CN116535717 A CN 116535717A CN 202310634290 A CN202310634290 A CN 202310634290A CN 116535717 A CN116535717 A CN 116535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ior trim
substrate
polypropylene
base material
trim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342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振磊
刘辉
温艳清
邵闯
孙宁
林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3429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357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35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357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3Improving the adhesiveness of the coatings per se, e.g. forming pri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56Dashboard li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2Coating with two or more layers, where at least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s a polymer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6Forming abrasion-resistant coatings; Forming surface-hardening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0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or cellulose derivatives
    • C08J2301/02Cellulose; Modified cellulo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J2323/12Poly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8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a linkage containing silicon with or without sulfur, nitrogen, oxygen, or carbon only;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83/04Polysilox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4Silicon-containing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内饰件及其制备方法、仪表盘、以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内饰件通常是在注塑之后进行处理才能够体现装饰效果导致过程繁杂、且影响内饰件的手感和耐污效果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内饰件包括基材以及涂覆于基材表面的面漆层,基材包括聚丙烯、云母石、纤维素、聚丙烯相容剂以及抗氧剂。本发明通过在聚丙烯中加入云母石以及通过在基材表面涂覆面漆层,使基材自身具有特定的由云母石形成的繁星状的花纹,并透过面漆层展现,从而无需后期处理就能够满足人们对内饰件的美观度的要求。

Description

内饰件及其制备方法、仪表盘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内饰件及其制备方法、仪表盘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车辆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满足人们对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要求之外,人们对车辆内饰的美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驾驶员在进入到车辆内部第一眼看到的通常是车辆主副仪表盘,目前通常在仪表盘上设置较多的内饰件,设置在仪表盘处的内饰件的美观度的高低对人们对整车的内饰满意度的影响较大。
目前内饰件通常是由塑料基材注塑而成,不过这样得到的内饰件通常没有任何的装饰花纹,内饰件的装饰效果通常需要后续处理才能够体现,处理步骤繁多,并且注塑之处理之后的内饰件的手感、耐污效果都会受到影响。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技术中内饰件通常是在注塑之后进行处理才能够体现装饰效果导致过程繁杂、且影响内饰件的手感和耐污效果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饰件,所述内饰件包括基材以及涂覆于所述基材表面的面漆层,所述基材包括聚丙烯、云母石、纤维素、聚丙烯相容剂以及抗氧剂。
在上述内饰件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基材包括聚丙烯50-90重量份、云母石1-10重量份、纤维素5-40重量份、聚丙烯相容剂0-10重量份、抗氧剂0.1-1重量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基材所包括的主要成分聚丙烯和纤维素都属于环保型组分,这样也就能够确保基材的环保性,进而确保内饰件的环保性,满足当下环保的需求。包含聚丙烯和纤维素的基材同时还能够满足内饰件的力学性能要求,并且其密度和光泽度也比较低,达到了轻量化的目的。并且,通过云母石的加入,使得基材自身就具有特定的由云母石形成的繁星状的花纹,又因为基材的表面的面漆层呈半透明状或者透明状,云母石的花纹能够透过该面漆层,这样由基材和面漆层构成的内饰件无需后期处理就能够展现出繁星状的花纹,满足人们对内饰件的美观度的要求。并且,半透明的面漆层还能够遮蔽掉在基材上的缩印、虎皮纹等缺陷,从而更好地确保内饰件的美观性。同时半透明的面漆层还能够使内饰件的表面具有滑爽的手感,兼具优异的耐污、耐刮擦性能,提升用户体验。
在上述内饰件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内饰件还包括透明促进层,所述透明促进层设置成能够增强所述面漆层与所述基材之间的附着力面漆层,所述透明促进层设置于所述基材与所述面漆层之间。
通过透明促进层的设置,能够增大基材与面漆层之间的附着力,这样也就能够使面漆层牢固地附着在基材的表面,不容易脱落,从而也就能够有效延长内饰件的使用寿命和美观性。并且,该透明促进层是透明的,不会影响基材的花纹的展现,确保了内饰件的美观性。
在上述内饰件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透明促进层的厚度为3μm -5μm。
在上述内饰件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面漆层由UV硅面漆在所述基材上喷涂而成。
在上述内饰件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面漆层的厚度为12μm -22μm。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内饰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包括聚丙烯、云母石、纤维素、聚丙烯相容剂以及抗氧剂的混合物注塑成型,得到基材;将面漆涂覆至所述基材的表面,得到所述内饰件;其中,所述面漆设置成涂覆在所述基材的表面之后呈半透明状。
在上述制备方法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将包括聚丙烯、云母石、纤维素、聚丙烯相容剂以及抗氧剂的混合物注塑成型,得到基材”进一步包括:将聚丙烯、云母石、纤维素、聚丙烯相容剂以及抗氧剂按重量份称重,混合、造粒,得到颗粒物;将所述颗粒物注塑成型,得到所述基材。
在上述制备方法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将面漆涂覆至所述基材的表面,得到所述内饰件”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将UV硅面漆喷涂至所述基材的表面,固化后得到所述内饰件。
在上述制备方法的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涂覆所述面漆之前,将透明促进剂涂覆至所述基材的表面。
在上述制备方法的可选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在涂覆所述透明促进剂之前,利用有机溶剂擦拭所述基材的表面。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仪表盘,所述仪表盘包括前述任一方案所述的内饰件。
需要说明的是,该仪表盘具有前述的内饰件的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前述任一方案所述的内饰件或者仪表盘。
需要说明的是,该车辆具有前述的内饰件或者仪表盘的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可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内饰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内饰件的示意图片;
图3使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内饰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注塑得到基材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面漆层;2、透明促进层;3、基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内饰件包括基材和面漆层,基材包括聚丙烯、云母石、纤维素、聚丙烯相容剂以及抗氧剂,这样基材自身就具有特定的由云母石形成的繁星状的花纹,该花纹能够透过面漆层展现出来,作为内饰件的花纹,也就是说,由该基材和面漆层构成的内饰件无需后期处理就能够展现繁星状的花纹,满足人们对内饰件的美观度的要求。
下面结合图1和图2来阐述本发明的内饰件的可能的实现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内饰件包括基材3和面漆层1,半透明面漆涂覆在基材3的表面,基材3包括聚丙烯、云母石、纤维素、聚丙烯相容剂以及抗氧剂,由于基材3的主要成分为聚丙烯和纤维素,这两种成分都属于环保型组分,那么,包含这两种环保型组分的基材3也属于环保型材料,进而也就能够确保内饰件的环保性,满足当下环保的需求。包含聚丙烯和纤维素的基材3同时还能够满足内饰件的力学性能要求,并且其密度和光泽度也比较低,达到了轻量化的目的。如图2所示,由于在基材3中加入了云母石,这样基材3自身就会具有特定的由云母石形成的繁星状的花纹,又因为基材3的表面涂覆面漆层1,该面漆层1呈半透明状或者透明状,云母石的花纹能够透过该面漆层1,这样由基材3和面漆层1构成的内饰件无需后期处理就能够展现出繁星状的花纹,满足人们对内饰件的美观度的要求。此外,基材3通常是通过注塑的方式制备而成,在注塑过程中,基材3的表面或多或少都会形成缩印、虎皮纹等缺陷,通过该半透明的面漆层1能够遮蔽掉这些缺陷,这样即便基材3表面在注塑过程中形成有缺陷也不会影响内饰件的美观,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内饰件的美观性。半透明的面漆层1由于其自身的特性,还能够使内饰件的表面具有滑爽的手感,并兼具优异的耐污、耐刮擦性能,能够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材3包括50-90重量份的聚丙烯、1-10重量份的云母石、5-40重量份的纤维素、0-10重量份的聚丙烯相容剂、0.1-1重量份的抗氧剂。当然,基材3还可以包括其他重量份的聚丙烯、云母石、纤维素、聚丙烯相容剂、抗氧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纤维素可以是木纤维素、也可以是再生纤维素,其中,木纤维素可以是直接从云杉、桦木、松树灯木材中提炼得到的,再生纤维素通常是以棉短绒、麻杆、竹子、回收纸或回收纺织纤维等制成的浆料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工序和湿法纺丝制备得到的。优选地,纤维素为木纤维素,通过木纤维素的加入,能够在确保基材3力学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基材3的密度,达到轻量化的目的,并且还能够通过提高材料表面的粗糙度来降低基材3表面的光泽度,消除硬质注塑件的塑料感,提高内饰件的舒适性和美观度。
聚丙烯相容剂能够增加聚丙烯与其他组分的相容性,使其与其他组分之间的粘接力增大,形成稳定的结构。由此可见,通过聚丙烯相容剂的加入,能够使聚丙烯与其他组分能够更好地混合均匀、彼此相容,从而也就能够确保基材3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聚丙烯相容剂包括马来酸酐、马来酸、丙烯酸、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聚丙烯接枝而成的接枝聚丙烯,接枝率为0.5%-2%。
聚丙烯、木纤维素这些组分在高温加工或使用过程中,由于氧原子的攻击会使其发生氧化降解,向这些组分中加入抗氧剂,能够捕捉链反应阶段形成的自由基R·和ROO·,使它们不致引起有破坏作用的链式反应。抗氧剂同时还能够分解氢过氧化物,使其生成稳定的非活性产物。也就是说,通过抗氧剂的加入,能够避免聚丙烯、木纤维素发生氧化降解反应,从而也就能够确保在基材3制备、使用过程中,不容易被氧化分解,确保了基材3性能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抗氧剂由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或硫醚类抗氧剂复配而成。其中,受阻酚类抗氧剂包括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十八烷醇二-T-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酸酯、2,6-二叔丁基对甲酚、四-(二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季戊四醇酯等,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包括二亚磷酸季戊四醇二异癸酯、亚磷酸三C12-15烷酯、亚磷酸三(十三烷基)酯、亚磷酸三月桂酸酯、亚磷酸三癸酯、亚磷酸三辛酯等,硫醚类抗氧剂包括硫代二丙酸双月桂酯、硫代二丙酸二(十八)酯等。
继续参照图1,内饰件还包括透明促进层2,该透明促进层2设置在基材3和面漆层1之间,通过该透明促进层2能够增强基材3与面漆层1之间的附着力,这样面漆层1也就能够更加稳固地使面漆层1附着在基材3的表面,不容易脱落,这样也就能够持续地在基材3的表面形成光滑透明的表面,有效延长内饰件的使用寿命和美观性。并且,由于该透明促进层2是透明的,基材3的花纹能够依次透过透明促进层2、面漆层1进行展现,也就是说,透明促进层2的设置不会影响基材3的花纹的展现,从而也就确保了内饰件的美观性。
当然,内饰件也可以仅由基材3和面漆层1构成,不包括透明促进层2,此种情形下,面漆层1直接涂覆在基材3的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透明促进层2的厚度为3μm-5μm,在该厚度下,既能够提供足够的附着力,又不会因为过厚而导致面漆层1与基材3之间的距离过远,影响观感。优选地,透明促进层2的厚度为4μm。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面漆层1由UV硅面漆在基材3的表面上喷涂而成,在喷涂完毕之后,面漆层1呈半透明状。也就是说,本申请是通过喷涂的方式将UV硅面漆涂覆在基材3的表面的,这样也就能够均匀地将UV硅面漆涂覆在基材3的表面,形成半透明状的面漆层1。具体喷涂过程请见下文陈述,此处不予详述。显然,面漆层1还可以由PU漆、环氧漆、氨基烤漆等其他的面漆在基材3的表面喷涂而成,其中,PU漆是所有聚氨酯涂料的统称,环氧漆主要由环氧树脂、体质颜料及固化剂等构成,氨基烤漆主要由氨基树脂、颜料、助剂以及溶剂等构成。在不偏离本申请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面漆的成分,只要面漆涂覆在基材3的表面之后呈半透明状或者透明状、不影响基材3的花纹的展现即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UV硅面漆包含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混合溶剂、分散流平助剂、哑粉、弹性助剂、光引发剂、光稳定剂,其中,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的重量份为40-60,混合溶剂的重量份为30-50、分散流平助剂的重量份为0-3、哑粉的重量份为0-15、弹性助剂的重量份为0-10、光引发剂的重量份为3-8、光稳定剂的重量份为0-2。优选地,UV硅面漆包含40重量份的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37重量份的混合溶剂、3重量份的分散流平助剂、3重量份的哑粉、10重量份的弹性助剂、5重量份的光引发剂、2重量份的光稳定剂,这样构成的UV硅面漆在喷涂至基材3表面后形成的面漆层1大致呈半透明状,能够牢固地附着在基材3的表面,由该UV硅面漆形成的面漆层1具有较好的橡胶感和韧性,能够使内饰件的表面具有滑爽的手感,并且漆层不容易破裂,同时还兼具优异的耐污、耐刮擦性能。并且,该半透明状的面漆层1能够还能够有效遮蔽基材3的缺陷,同时又不会遮挡基材3中云母石所呈现的花纹,这样基材3所具有的繁星状花纹也就能够透过该面漆层1展现出来,满足人们对美观度的要求。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UV硅面漆包含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混合溶剂、分散流平助剂、弹性助剂、光引发剂、光稳定剂,其中,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的重量份为40-60,混合溶剂的重量份为30-55、分散流平助剂的重量份为0-3、弹性助剂的重量份为0-15、光引发剂的重量份为5-10、光稳定剂的重量份为0-3。该UV硅面漆中没有添加哑粉,这样构成的UV硅面漆在喷涂至基材3表面后大致呈透明状,能够牢固地附着在基材3的表面,由该UV硅面漆形成的面漆层1也具有较好的橡胶感和韧性,能够使内饰件的表面具有滑爽的手感,并且漆层不容易破裂,同时还兼具优异的耐污、耐刮擦性能。并且,基材3中云母石所呈现的花纹能够清晰地透过该面漆层显现出来,满足人们对美观度的要求。
需要说明,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选自杰事达UV-860和杰事达UV-893。优选地,丙烯酸改性有机硅树脂为杰事达UV-86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润湿流平助剂包括改性有机硅型流平剂和丙烯酸型流平剂,其中,改性有机硅型流平剂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聚醚改性化合物,可以是聚二甲基硅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聚醚聚酯改性有机硅氧烷、烷基改性有机硅氧烷中的一种。丙烯酸型流平剂包括丙烯酸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消泡剂包括天然油脂、聚醚类消泡剂、高碳醇、硅类、聚醚改性硅、聚硅氧烷消泡剂等,其中,天然油脂包括豆油、玉米油等,硅类包括聚二甲基硅氧烷(二甲基硅油)、由硅脂、乳化剂、防水剂、稠化剂等配以适量水经机械乳化而成的有机硅消泡剂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哑粉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主要用于调和UV硅面漆的饱和度和亮光程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溶剂包括烃类溶剂、含氧溶剂和水,其中,烃类溶剂通常是不同分子量材料的混合物,包括脂肪族烃、芳香烃、氯化烃和萜烃等。含氧溶剂包括醇、酮、酯和醇醚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增稠剂包括无机类、纤维素醚类、碱溶胀丙烯酸类增稠剂、疏水改性碱溶胀增稠剂、非离子型聚氨酯类、疏水改性纤维素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防流挂助剂用于提高UV硅面漆的粘度,主要为高分子型含胺基及酸基的聚合物。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面漆层1的厚度为12μm -22μm,该厚度的面漆层1能够遮蔽基材3上的缺陷,基材3上由云母石形成的繁星状花纹能够透过厚度位于该范围内的面漆层1进行展现,不会影响内饰件的美观性。涂覆有该厚度范围的面漆层1还能够使内饰件具有良好的滑爽手感、优异的耐污、耐刮擦性能。优选地,面漆层1的厚度为18μm,在此厚度下,既能够遮蔽基材3的缺陷,又不会遮挡基材3上由云母石形成的繁星状花纹。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可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基材3中加入云母石,从而能够使基材3自身就具有特定的由云母石形成的繁星状的花纹,通过在基材3的表面涂覆面漆层1,使云母石的花纹能够透过面漆层1,这样得到的内饰件无需后期处理就能够展现繁星状的花纹,满足人们对内饰件的美观度的要求。通过在基材3与面漆层1之间设置透明促进层2,从而能够在不影响基材3的花纹的展现的前提下,增大基材3与面漆层1之间的附着力,使面漆层1牢固地附着在基材3的表面。
下面参照图3和图4来阐述本发明的内饰件的制备方法的可能的实现方式。
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
S1:将包括聚丙烯、云母石、纤维素、聚丙烯相容剂以及抗氧剂的混合物注塑成型,得到基材;
S2:利用有机溶剂擦拭基材的表面;
S3:将透明促进剂涂覆至基材的表面;
S4:将面漆涂覆至基材的表面,得到内饰件。
S1中,将包括聚丙烯、云母石、纤维素、聚丙烯相容剂以及抗氧剂的混合物按照如上所述的重量份称重,通过注塑的方式即可得到基材。由于基材中添加了云母石,这样注塑得到的基材自身就会具有特定的由云母石形成的繁星状的花纹,进而也就能够确保内饰件的美观性。由于聚丙烯和纤维素的存在,能够确保基材的环保型,同时还能够满足内饰件的力学性能要求,并且其密度和光泽度也比较低,达到了轻量化的目的。
S2中,用有机溶剂擦拭基材的表面,以去除基材表面的脏污,确保基材表面的清洁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有机溶剂可以是但不限于是异丙醇、乙醇、天那水等。其中,天那水是由多种有机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常温下为易挥发,有浓烈香蕉气味的液体,例如,天那水包括60%的二甲苯、20%的醋酸丁酯、10%的环己酮 、10%的乙二醇乙醚醋酸酯。
S3中,将透明促进剂涂覆至S2中擦拭后的基材的表面,这样也就能够更好地将透明促进剂涂覆在基材的表面、形成一层透明促进层,通过该透明促进层能够增大基材与面漆层之间的附着力,这样也就能够使面漆层牢固地附着在基材的表面,不容易脱落,从而也就能够有效延长内饰件的使用寿命和美观性。并且,该透明促进层是透明的,基材上的繁星状花纹能够透过该透明促进层,意即透明促进层的涂覆不会影响基材的花纹的展现,从而确保了内饰件的美观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透明促进剂为氯化聚丙烯树脂,其型号可以是市面上售卖的526P、9122P、9124P、F2P、F6P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透明促进剂通过喷涂的方式涂覆在S2中擦拭后的基材的表面。具体而言,用乙醇等有机溶剂稀释透明促进剂,稀释后的溶液中透明促进剂的质量含量约为20%-30%,将稀释后的溶液喷涂至基材的表面。喷涂过程中,要求环境温度为15-30℃、环境湿度为50%-80%。喷涂完毕后,常温流平3-5分钟,以便使透明促进剂均匀地分布在基材的表面,形成透明促进层。
需要说明,透明促进剂还可以通过涂刷等其他可能的方式涂覆在擦拭后的基材的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涂覆透明促进剂前,也可以不用有机溶剂擦拭基材的表面。
S4中,将面漆涂覆至涂覆有透明促进层的基材的表面,该面漆涂覆在基材的表面之后呈半透明状或者透明状,在将面漆涂覆至基材的表面之后,得到了内饰件。这样,基材上因云母石形成的花纹能够依次透过透明促进层和面漆层展现出来,用户能够清楚地看到基材上的繁星状花纹,从而也就能够确保内饰件的美观性。同时,该面漆层还能够遮蔽掉在基材上的缩印、虎皮纹等缺陷,使内饰件的表面具有滑爽的手感,并兼具优异的耐污、耐刮擦性能。优选地,面漆为上述UV硅面漆,该UV硅面漆在涂覆至基材的表面上之后呈半透明状,同时还能够遮蔽掉基材上的缺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S4具体包括:将UV硅面漆喷涂至有透明促进层的基材的表面,固化后得到内饰件。以上述UV硅面漆包含43重量份的UV硅树脂、1.5重量份的润湿流平助剂、0.5重量份的消泡剂、8重量份的哑粉、46重量份的溶剂、0.5重量份的增稠剂、0.5重量份的防流挂助剂为例,依照该组分配比配置UV硅面漆,配置得到的UV硅面漆的粘度大致为9-10s(其中,s为国内涂4杯测量或者其他粘度杯测量的秒表的读数)。喷涂过程中,要求环境温度为15-30℃、环境湿度为50%-80%。喷涂完毕后,60-70℃烘烤、固化5-8min,以便使面漆牢固地附着在基材的表面,形成半透明的面漆层。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通过涂刷、浸涂等其他方式将UV硅面漆涂覆在基材的表面以形成半透明面漆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涂覆面漆之前,也可以不向基材的表面涂覆透明促进剂,此种情形下,可以通过火焰处理、等离子等方式来调整基材的表面极性,增强基材与面漆层之间的附着力。
如图4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1进一步包括:
S11:将聚丙烯、云母石、纤维素、聚丙烯相容剂以及抗氧剂按重量份称重,混合、造粒,得到颗粒物;
S12:将颗粒物注塑成型,得到基材。
S11中,将聚丙烯、云母石、纤维素、聚丙烯相容剂以及抗氧剂按照如上所述的重量份称重,投入到混合设备中混合3-10min,将混合均匀后的混合物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双螺杆挤出机的加工温度为180-220℃,主机转速是400-800rpm,混合物在双螺杆挤出机内进一步混合后被挤出,得到料棒。然后利用切粒机将料棒切断,得到符合注塑要求的颗粒物。显然,也可以将混合物投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中。
S12中,将S11中得到的颗粒物投放至注塑机的料筒中,料筒内的工作温度为160-200℃,颗粒物在料筒内融化。然后使融化后的物料射入至模具中,模具的温度为40-100℃,物料在模具内冷却成型,得到基材。
举例而言,将60重量份的聚丙烯、5.4重量份的云母石、30重量份的纤维素、4重量份的聚丙烯相容剂、0.6重量份的抗氧剂投入到混合设备中,混合6min后,各个成分都均匀地混合在了一起,然后将混合物投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双螺杆挤出机的加工温度为200℃,主机转速是600rpm,双螺杆挤出机在该工作条件下能够将混合物挤出得到料棒,然后利用切粒机将料棒切断得到颗粒物,颗粒物的尺寸大致为2-3cm。将得到的颗粒物投放至注塑机的料筒中,料筒内180℃的温度能够将颗粒物融化,然后使融化后的物料射入至模具中,物料在60℃模具内冷却成型,得到基材。
需要说明,混合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是双锅混料机、双轴叶片混料机、轮辗混料机、逆流混料机、滚筒式连续增湿混料机、球磨混料机等。
需要说明,切粒机可以是但不限于是冷切粒机、模面热切粒机。
需要说明,注塑机可以是但不限于是柱塞式塑料注射成型机、往复式螺杆式塑料注射成型机、螺杆-柱塞式塑料注射成型机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组分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注塑成型得到基材,例如,将上述各组分按照配比配置后,放入混合设备中进行混合,混合均匀后直接将混合物投放至注塑机的料筒中,受热融化后被射入至模具中成型。在不偏离本申请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基于聚丙烯、云母石、纤维素、聚丙烯相容剂以及抗氧剂注塑成型得到基材的具体方式,只要能够得到满足力学性能需求、且自身具有由云母石形成的繁星状花纹的基材即可。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可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聚丙烯、云母石、纤维素、聚丙烯相容剂以及抗氧剂按照比例混合后注塑成型得到基材,由于基材中添加了云母石,这样注塑得到的基材自身就会具有特定的由云母石形成的繁星状的花纹。通过利用有机溶剂擦拭基材的表面,从而能够确保基材表面的清洁度,更好地涂覆透明促进剂。通过在喷涂面漆之前在基材的表面喷涂透明促进剂形成透明促进层,从而能够增大基材与面漆层之间的附着力,更好地将面漆喷涂在基材的表面。通过将UV硅面漆喷涂至基材的表面,从而能够在基材的表面形成半透明的面漆层,不影响基材的花纹的展示,同时还能够遮蔽基材上的缺陷,从而能够更好地确保内饰件的美观性。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仪表盘,所述车辆包括前述任一方案所述的内饰件。
需要说明的是,该仪表盘具有前述的内饰件的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前述任一方案所述的内饰件或者仪表盘。
需要说明的是,该车辆具有前述的内饰件或者仪表盘的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上述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之间、以及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和可选的实施方式之间还可以交叉配合使用,从而组合出新的实施方式以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可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件包括基材以及涂覆于所述基材表面的面漆层,所述基材包括聚丙烯、云母石、纤维素、聚丙烯相容剂以及抗氧剂,所述面漆层呈半透明状或者透明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包括50-90重量份聚丙烯、1-10重量份的云母石、5-40重量份的纤维素、0-10重量份的聚丙烯相容剂、0.1-1重量份的抗氧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件还包括透明促进层,所述透明促进层设置成能够增强所述面漆层与所述基材之间的附着力,所述透明促进层设置于所述基材与所述面漆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促进层的厚度为3μm -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漆层由UV硅面漆在所述基材上喷涂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漆层的厚度为12μm -22μm。
7.一种内饰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将包括聚丙烯、云母石、纤维素、聚丙烯相容剂以及抗氧剂的混合物注塑成型,得到基材;
将面漆涂覆至所述基材的表面,得到所述内饰件;
其中,所述面漆设置成涂覆在所述基材的表面之后呈半透明状或者透明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包括聚丙烯、云母石、纤维素、聚丙烯相容剂以及抗氧剂的混合物注塑成型,得到基材”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将聚丙烯、云母石、纤维素、聚丙烯相容剂以及抗氧剂按重量份称重,混合、造粒,得到颗粒物;
将所述颗粒物注塑成型,得到所述基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面漆涂覆至所述基材的表面,得到所述内饰件”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将UV硅面漆喷涂至所述基材的表面,固化后得到所述内饰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在涂覆所述面漆之前,将透明促进剂涂覆至所述基材的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涂覆所述透明促进剂之前,利用有机溶剂擦拭所述基材的表面。
12.一种仪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盘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饰件。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内饰件;或者
所述车辆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仪表盘。
CN202310634290.4A 2023-05-31 2023-05-31 内饰件及其制备方法、仪表盘以及车辆 Pending CN1165357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4290.4A CN116535717A (zh) 2023-05-31 2023-05-31 内饰件及其制备方法、仪表盘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34290.4A CN116535717A (zh) 2023-05-31 2023-05-31 内饰件及其制备方法、仪表盘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35717A true CN116535717A (zh) 2023-08-04

Family

ID=87456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34290.4A Pending CN116535717A (zh) 2023-05-31 2023-05-31 内饰件及其制备方法、仪表盘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35717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0028A (zh) * 2011-12-08 2013-06-19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聚丙烯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245188A (zh) * 2017-05-25 2017-10-13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内饰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2679856A (zh) * 2020-12-29 2021-04-20 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饰用低密度、低光泽、高性能环保型改性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44267A (zh) * 2022-06-16 2022-09-13 常州杰特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饰件环保涂装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0028A (zh) * 2011-12-08 2013-06-19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聚丙烯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245188A (zh) * 2017-05-25 2017-10-13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内饰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2679856A (zh) * 2020-12-29 2021-04-20 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饰用低密度、低光泽、高性能环保型改性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44267A (zh) * 2022-06-16 2022-09-13 常州杰特塑业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内饰件环保涂装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57376B (zh) 透明双组份硅烷改性聚醚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8673B (zh) 一种仿大理石效果的树脂母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661830B (zh) 水压转印膜及使用了该水压转印膜的装饰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RU2005102408A (ru) Способ нанесения покрытия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специальных поверхностных эффектов
CN104044240A (zh) 注塑绳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03950A (zh) 合成皮革及其制造方法
CN116535717A (zh) 内饰件及其制备方法、仪表盘以及车辆
CN111944415A (zh) 一种紫外光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501923B (zh) 一种汽车内饰包覆pu皮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07928A (zh) 一种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957787A (zh) 一种仿真花及其制造方法
CN109228550B (zh) 一种复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基于其的汽车内饰面料
CN102605923B (zh) 地板砖及其制造方法
CN114874536A (zh) 一种含植物纤维的塑料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119557B (zh) 一种改性tpu车用包覆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95175A (zh) 一种复合地板的制作工艺
CN114644867A (zh) 一种玻璃专用的水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18301A (zh) 一种木质工艺品用含超疏水复合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的水性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0616A (zh) 一种带有金属质感低光泽汽车内饰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215826A (zh) 一种硅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490901B (zh) 一种抗划伤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11778B (zh) 一种抗菌塑胶玩具水漆
CN104327447A (zh) 表面涂装型改性聚甲醛
KR20110022924A (ko) 복합 탄성블록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3008211A (zh) 一种用于对不良塑胶品进行返修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