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29528A - 导光体固定构造以及车辆用灯具 - Google Patents

导光体固定构造以及车辆用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29528A
CN116529528A CN202180080654.8A CN202180080654A CN116529528A CN 116529528 A CN116529528 A CN 116529528A CN 202180080654 A CN202180080654 A CN 202180080654A CN 116529528 A CN116529528 A CN 1165295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holding
light
end portion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06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和田星斗
安部慎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chikoh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Ichikoh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11947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2087838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Ichikoh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Ichikoh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21/04412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2118892A1/ja
Publication of CN116529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95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防止点光并且固定导光体。具备:固定部、即壳体(10),具有保持连续的导光体(20)的一端部、即后导光部(20D)的第一保持部、即筒部(10G)、以及保持导光体(20)的另一端部、即上导光部的左端及/或下导光部的左端的第二保持部、即上部的孔部及/或下部的孔部;卡合部、即卡合凹部(10Gb)及卡合凸部(20Da),使第一保持部和一端部相互卡合而限制一端部向前后方向的前侧的移动;弹性部(10Gc),在上下方向的上侧产生弹性力并与一端部抵接而维持卡合部的卡合;接触部、即突出部(10Gd),在卡合部的卡合状态下在左右方向的双方使第一保持部和一端部相互接触;抵靠部、即基板(40),与一端部抵接而限制一端部向前后方向的后侧的移动;以及限制部(10Ha),与弹性部(10Gc)抵接而限制弹性部(10Gc)向上下方向的下侧的移动。

Description

导光体固定构造以及车辆用灯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光体固定构造以及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如下构造:设置从导光体的外缘向外侧延伸的延伸部,通过螺钉等螺钉固定将该延伸部固定于远离导光体的部分。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示出了如下构造:导光体在前表面侧具有发光部,并且设置有从上表面侧朝向背面侧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至少遍及与发光部对应的区域连续地设置,保持导光体的一部分的保持部具有供延伸部插入的槽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86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1453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专利文献1那样通过螺钉固定来固定从导光体延伸的延伸部的构造能够进行充分的固定,但可能会产生点光,即从导光体漏出并朝向延伸部的光比周围更亮。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为了防止点光,延伸部在导光体的背面侧延伸地设置,但由于是将延伸部插入保持部的槽部的构造,因此可能因车辆的振动等得不到充分的固定。此外,一般已知的固定构造有利用爪将插入的部件卡合并把持的矛形件构造,但可能相对于车辆的振动等得不到充分的固定。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点光并且固定导光体的导光体固定构造以及车辆用灯具。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导光体固定构造具备:固定部,其具有保持连续的导光体的一端部的第一保持部、以及保持所述导光体的另一端部的第二保持部;卡合部,其将所述第一保持部和所述一端部相互卡合而限制所述一端部向第一方向的一方的移动;弹性部,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一方产生弹性力,并与所述一端部抵接而维持所述卡合部的卡合;接触部,其在所述卡合部的卡合状态下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的双方使所述第一保持部和所述一端部相互接触;抵靠部,其与所述一端部抵接而限制所述一端部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方的移动;以及限制部,其与所述弹性部抵接而限制所述弹性部向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方的移动。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导光体在与发出光的第一侧面相反的第二侧面局部地具有突起,所述固定部具有所述突起插入的凹部。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二保持部由所述导光体的所述另一端部插入并嵌合的孔部形成。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抵靠部是安装有从所述导光体的所述一端部射入光的光源的基板。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车辆用灯具具备:导光体,其一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连续;光源,其从所述导光体的一端部射入光;以及固定部,其安装所述导光体和所述光源,所述导光体通过所述导光体固定构造固定于所述固定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点光并且固定导光体的导光体固定构造以及车辆用灯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搭载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车辆的一例的侧视图。
图2是构成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壳体的正面图。
图3是构成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壳体的前面的示意图。
图4是从前方观察壳体的立体图。
图5是壳体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6是构成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导光体的主视图。
图7是从后方观察导光体的立体图。
图8是导光体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9是壳体及导光体的组装状态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0是从前方观察壳体和导光体的组装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1是从后方观察壳体及导光体的组装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2是从前方观察壳体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3是从前方观察壳体和导光体的组装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4是从前方观察壳体和导光体的组装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5是导光体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另外,在下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且容易置换的要素、或者实质上相同的要素。
图1是表示搭载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0的车辆1的一例的侧视图。
如图1所示,车辆1具备车体2、行驶装置3和车辆用灯具100。车体2具有驾驶员搭乘的驾驶室。车体2支撑于行驶装置3。行驶装置3具有:安装有轮胎4的车轮;用于改变车辆1的行进方向的转向装置;以及用于使行驶装置3减速或停止的制动装置。实施方式的车辆1具备设置于车体2的侧部的上下车用车门和设置于车体2的后部的后车门。上下车用车门以及后车门分别经由铰链机构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支撑于车体2。
在以下的说明中,设为车辆1配置于与水平面平行的地面G,以搭乘于驾驶室的驾驶员为基准,使用前、后、上、下、左及右这样的用语对各部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前后、上下、左右各方向是车辆用灯具搭载于车辆的车辆搭载状态下的方向,是从驾驶席观察车辆的行进方向的情况下的方向,表示从驾驶席观察车辆的行进方向的情况下的方向。左右方向也称为宽度方向。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也称为第一方向,将前侧设为第一方向的一方,将后侧设为第一方向的另一方。另外,上下方向也称为与第一方向交叉(正交)的第二方向,将上侧设为第二方向的一方,将下侧设为第二方向的另一方。另外,左右方向也称为与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交叉(正交)的第三方向,将右侧设为第三方向的一方,将左侧设为第三方向的另一方。
图2是构成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壳体的正面图。图3是构成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壳体的前面的示意图。图4是从前方观察壳体的立体图。图5是壳体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6是构成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的导光体的主视图。图7是从后方观察导光体的立体图。图8是导光体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在实施方式中,车辆用灯具100分别设置于车辆1的后部的左侧以及右侧。车辆用灯具100例如是设置于车体2的后部的后灯(后组合灯),即,是包括配置于车体2的后部的多个功能的灯具的灯具。例如,车辆用灯具100是将示宽灯、转向信号灯、日间行车灯、尾灯、刹车灯中的3个灯组合而成的灯。车辆用灯具100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前照灯、日光灯、示宽灯、转向信号灯、日间行车灯、尾灯、刹车灯等其他种类的灯。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0分别隔着车体2的后车门而配置。设置在车体2的后部的左侧的车辆用灯具100的构造和设置在车体2的后部的右侧的车辆用灯具100的构造在左右方向上对称,是实质上相同的构造。以下,主要对设置于车体2的前部的右侧的车辆用灯具100进行说明,对设置于车体2的前部的左侧的车辆用灯具100的说明简略或省略。
车辆用灯具100具备壳体10、导光体20以及光源30。
壳体10是配置在车辆用灯具100的后侧的部件。壳体10由不透光的材料形成。壳体10与未在图中明示的前侧的灯透镜一起划分出多个灯室。多个灯室例如为示宽灯、转向信号灯、日间行车灯、尾灯、刹车灯等的灯室。壳体10也称为固定导光体20的固定部。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壳体10具有上部10A、下部10B、中部10C、后部10D以及内侧壳体80。从前方观察,上部10A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从前方观察,下部10B形成为从上部10A的右端10Aa向下侧延伸并且向左侧弯曲而向左侧延伸。下部10B形成为右端10Ba与上部10A的右端10Aa相连。中部10C形成为将上部10A与下部10B之间相连。后部10D从上部10A及下部10B相连的彼此的右端10Aa、10Ba向后侧延伸而形成。内侧壳体80在壳体10的上部10A与下部10B之间配置于比中部10C靠上部10A侧的位置。内侧壳体80在内部配置有光源等,被划分为与壳体10不同的灯室。内侧壳体80成为雾灯、尾灯、倒车灯等的灯室。
上部10A形成有向前侧开放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槽10E。上槽10E的右端10Ea在上部10A的右端10Aa朝向后部10D向后侧弯曲而形成。另外,上槽10E形成为左端10Eb在上部10A的左端10Ab终止。在上部10A的左端10Ab形成有与上槽10E的左端10Eb连通的孔部10Ac。孔部10Ac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朝向上槽10E的左端10Eb向右侧敞开,左侧封闭。孔部10Ac也称为第二保持部。另外,上槽10E在其延伸的中途且靠近左端10Eb的位置形成有朝向后侧凹陷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凹部10Ec。
下部10B形成有向前侧开放并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下槽10F。下槽10F形成为右端10Fa在下部10B的右端10Ba朝向后部10D向后侧弯曲。另外,下槽10F形成为左端10Fb在下部10B的左端10Bb终止。在下部10B的左端10Bb形成有与下槽10F的左端10Fb连通的孔部10Bc。孔部10Bc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朝向下槽10F的左端10Fb向右侧开放,左侧封闭。孔部10Bc也称为第二保持部。另外,下槽10F在其延伸的中途及左端10Eb形成有朝向后侧凹陷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凹部10Fc。
中部10C构成壳体10所划分的灯室的后侧的壁板。中部10C例如配置有尾灯、刹车灯、转向信号灯等。在中部10C形成有配置光源的孔洞90。中部10C配置有使配置于中部10C的光源的光反射的反射器92等。
后部10D形成有具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孔10Ga的筒部10G。筒部10G也称为第一保持部。在筒部10G的孔10Ga的前侧,形成于上部10A的上槽10E的右端10Ea与形成于下部10B的下槽10F的右端10Fa连通。筒部10G在孔10Ga中在上下左右具有内壁面。如图5所示,筒部10G在其后端部,在孔10Ga的上侧的内壁面形成有通过朝向上侧呈阶梯状凹陷而具有朝向后侧的卡定面10Gba的卡合凹部10Gb。筒部10G在其后端部,在卡合凹部10Gb的下侧的位置,形成有向后侧及上侧倾斜地延伸而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挠曲的板片状的弹性部10Gc。筒部10G形成有从右侧及左侧的各内壁面突出的突出部10Gd。突出部10Gd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对置地设置。突出部10Gd也称为接触部。另外,后部10D形成有多个朝向后侧呈棒状延伸的销10Da。
导光体20也称为光导,如图6以及图7所示,具有上导光部20A、下导光部20B以及后导光部20D。上导光部20A在从前方观察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地形成。下导光部20B从前方观察时,形成为从上导光部20A的右端20Aa向下侧延伸并且向左侧弯曲而向左侧延伸。下导光部20B形成为右端20Ba与上导光部20A的右端20Aa相连。后导光部20D形成为从上导光部20A和下导光部20B相连的彼此的右端20Aa、20Ba向后侧延伸。
上导光部20A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呈棒状延伸。上导光部20A的右端20Aa朝向后导光部20D向后侧弯曲而形成。上导光部20A形成为左端20Ab能够插入形成于上部10A的左端10Ab的孔部10Ac。上导光部20A的左端20Ab及孔部10Ac以通过插入而相互嵌合的方式,上导光部20A的左端20Ab的外形与孔部10Ac的内形同等地形成。上导光部20A的左端20Ab也称为导光体20的另一端部。另外,上导光部20A在其延伸的中途且靠近左端20Ab形成有朝向后侧突出的突起20Ac。突起20Ac局部地形成于上导光部20A延伸的中途。突起20Ac形成为能够插入到形成于壳体10的上部10A的上槽10E的凹部10Ec。上导光部20A的突起20Ac及凹部10Ec以通过插入而相互嵌合的方式,突起20Ac的外形与凹部10Ec的内形同等地形成。该上导光部20A在其后表面20Ad形成有棱镜部20Ae。棱镜部20Ae将引导至上导光部20A的内部的光向上导光部20A的前表面20Af反射。上导光部20A的前表面20Af使被反射的光透过前侧而发光。上导光部20A的前表面20Af也称为第一侧面,与前表面20Af相反地形成有棱镜部20Ae的后表面20Ad也称为第二侧面。
下导光部20B在左右方向上呈棒状延伸而形成。下导光部20B的右端20Ba朝向后导光部20D向后侧弯曲而形成。下导光部20B形成为左端20Bb能够插入形成于下部10B的左端10Bb的孔部10Bc。下导光部20B的左端20Bb以及孔部10Bc以通过插入而相互嵌合的方式,将下导光部20B的左端20Bb的外形与孔部10Bc的内形形成为相同的形状。下导光部20B的左端20Bb也称为导光体20的另一端部。另外,下导光部20B在其延伸的中途以及左端20Bb形成有朝向后侧突出的突起20Bc。突起20Bc局部地形成于下导光部20B延伸的中途。突起20Bc形成为能够插入到形成于壳体10的下部10B的下槽10F的凹部10Fc。下导光部20B的突起20Bc以及凹部10Fc以通过插入而相互嵌合的方式,将突起20Bc的外形与凹部10Fc的内形形成为相同的形状。该下导光部20B在其后表面20Bd形成有棱镜部20Be。棱镜部20Be将被引导到下导光部20B的内部的光向下导光部20B的前表面20Bf反射。下导光部20B的前表面20Bf使反射后的光透过前侧而发光。下导光部20B的前表面20Bf也称为第一侧面,与前表面20Bf相反地形成有棱镜部20Be的后表面20Bd也称为第二侧面。
后导光部20D在前后方向上呈棒状延伸而形成。后导光部20D的前端侧与上导光部20A的右端20Aa以及下导光部20B的右端20Ba连通。后导光部20D在其外周在上下左右具有外周面。如图8所示,后导光部20D在其后端部、且在上侧的外周面形成有通过朝向上侧呈阶梯状突出而具有朝向前侧的卡定面20Daa的卡合凸部20Da。后导光部20D在其后端部形成有向卡合凸部20Da的后侧突出的突起部20Db。该后导光部20D从后端插通于壳体10的筒部10G。后导光部20D也称为导光体20的一端部。
如图8所示,光源30安装于基板40的板面40A。基板40安装有与用于对光源30进行通电的配线50A连接的连接器50。光源30向导光体20中的后导光部20D的后表面20Dc照射光。因此,导光体20以使后导光部20D的后表面20Dc朝向光源30的方式配置。后导光部20D的后表面20Dc也称为入射面。导光体20在将后导光部20D的后表面20Dc朝向光源30配置的情况下,突起部20Db与基板40的板面40A抵接相触。通过突起部20Db与基板40的板面40A抵接相触,使后导光部20D的后表面20Dc与光源30之间的距离适当化。基板40也称为抵靠部。另外,基板40形成有多个贯通板面40A的贯通孔40B。贯通孔40B供形成于壳体10的筒部10G的销10Da插入。通过将销10Da插入贯通孔40B,基板40被定位于壳体10的筒部10G(参照图9)。
图9是壳体及导光体的组装状态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10是从前方观察壳体和导光体的组装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1是从后方观察壳体及导光体的组装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2是从前方观察壳体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3是从前方观察壳体和导光体的组装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4是从前方观察壳体和导光体的组装状态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车辆用灯具100中,组装壳体10、导光体20和光源30。
为了将导光体20安装于壳体10,如图9所示,使导光体20中的后导光部20D的后表面20Dc(入射面)朝向后侧,从前侧插入壳体10中的筒部10G的孔10Ga。若将后导光部20D插入筒部10G的孔10Ga,则不久后导光部20D的卡合凸部20Da嵌入孔10Ga的卡合凹部10Gb,卡合凸部20Da的卡定面20Daa与卡合凹部10Gb的卡定面10Gba在前后方向上对置。由此,导光体20相对于壳体10被卡定面10Gba、20Daa限制向前后方向的前侧的移动。
另外,在后导光部20D的卡合凸部20Da嵌入孔10Ga的卡合凹部10Gb时,筒部10G的弹性部10Gc与后导光部20D的下侧的外周面接触,弹性部10Gc向下侧挠曲而产生欲向上侧返回的弹性力,利用该弹性力将后导光部20D向上侧推起。由此,导光体20相对于壳体10被限制向上下方向的下侧的移动,并且维持卡合凸部20Da嵌入卡合凹部10Gb的卡合状态,因此维持由卡定面10Gba、20Daa进行的向前后方向的前侧的移动的限制。
另外,在后导光部20D的卡合凸部20Da嵌入孔10Ga的卡合凹部10Gb时,如图10所示,筒部10G的各突出部10Gd与后导光部20D的左侧以及右侧的外周面接触。即,经由各突出部10Gd,在左右方向上使筒部10G和后导光部20D相互接触。由此,限制导光体20相对于壳体10向左右方向的双方的移动。
另外,如图9所示,在将导光体20安装于壳体10之后、或者将导光体20安装于壳体10之前,将安装有光源30的基板40安装于壳体10。壳体10的后部10D的销10Da插入贯通孔40B,由此从后侧将基板40定位于后部10D,并通过螺钉等的螺钉固定而固定于后部10D。并且,在后导光部20D的卡合凸部20Da嵌入孔10Ga的卡合凹部10Gb时,后导光部20D的突起部20Db与基板40的板面40A抵接。由此,导光体20相对于壳体10向前后方向的后侧的移动被限制,且使后导光部20D的后表面20Dc与光源30之间的距离适当化。
另外,壳体10除了具有上述的上部10A、下部10B、中部10C以及后部10D的主结构之外,如图11所示,在后部10D的右侧通过螺钉等螺钉固定而固定有作为副结构的第二壳体10H。该第二壳体10H形成有在固定于壳体10的状态下从上下方向的下侧与弹性部10Gc抵接的限制部10Ha。限制部10Ha形成为从第二壳体10H向左侧延伸的截面L字形的棒状部件,确保刚性。因此,筒部10G的弹性部10Gc被限制部10Ha限制向下侧返回。由此,导光体20维持由弹性部10Gc进行的向下侧的移动的限制,因此维持卡合凸部20Da嵌入卡合凹部10Gb的卡合状态,维持由卡定面10Gba、20Daa进行的向前后方向的前侧的移动的限制。
另外,在将导光体20的后导光部20D安装于壳体10的筒部10G之后,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使导光体20的下导光部20B挠曲,将左端20Bb插入并嵌合于在壳体10的下部10B的左端10Bb形成的孔部10Bc。并且,当下导光部20B的左端20Bb与下部10B的孔部10Bc嵌合时,下导光部20B嵌入下部10B的下槽10F。另外,下导光部20B嵌入下槽10F时,如图14所示,下导光部20B的突起20Bc插入形成于下部10B的下槽10F的凹部10Ec。同样地,虽然在图中未明示,但在将导光体20的后导光部20D安装于壳体10的筒部10G之后,使导光体20的上导光部20A挠曲,将左端20Ab插入并嵌合于在壳体10的上部10A的左端10Ab形成的孔部10Ac。并且,当上导光部20A的左端20Ab与上部10A的孔部10Ac嵌合时,上导光部20A嵌入上部10A的上槽10E。另外,在上导光部20A嵌入上槽10E时,上导光部20A的突起20Ac插入形成于上部10A的上槽10E的凹部10Ec。
这样,将壳体10、导光体20、光源30组装而构成车辆用灯具100。在车辆用灯具100中,光源30的光从导光体20中的后导光部20D的后表面20Dc入射,分支并引导至上导光部20A以及下导光部20B。而且,在上导光部20A中,被引导至上导光部20A的内部的光被棱镜部20Ae朝向上导光部20A的前表面20Af反射,该前表面20Af发光。另一方面,在下导光部20B中,被引导到下导光部20B的内部的光被棱镜部20Be朝向下导光部20B的前表面20Bf反射,该前表面20Bf发光。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导光体20为上导光部20A以及下导光部20B从后导光部20D二叉地延伸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为仅上导光部20A从后导光部20D延伸的结构、仅下导光部20B从后导光部20D延伸的结构。在壳体10为仅上导光部20A从后导光部20D延伸的结构的情况下,构成具有供上导光部20A嵌入的上槽10E的上部10A。另外,在壳体10为仅下导光部20B从后导光部20D延伸的结构的情况下,构成具有下导光部20B嵌入的下槽10F的下部10B。
这样,实施方式的导光体固定构造具备:作为固定部的壳体10,具有保持连续的导光体20的一端部(后导光部20D)的第一保持部(筒部10G)和保持导光体20的另一端部(上导光部20A的左端20Ab和/或下导光部20B的左端20Bb)的第二保持部(上部10A的孔部10Ac和/或下部10B的孔部10Bc);卡合部(卡合凹部10Gb和卡合凸部20Da),使第一保持部与一端部相互卡合而限制一端部向第一方向的一方(前后方向的前侧)的移动;弹性部10Gc,其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一方(上下方向的上侧)产生弹性力并与一端部抵接而维持卡合部的卡合;接触部(突出部10Gd),在卡合部的卡合状态下在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左右方向)的双方使第一保持部与一端部相互接触;抵靠部(基板40),与一端部抵接而限制一端部向第一方向的另一方(前后方向的后侧)的移动;以及限制部10Ha,与弹性部10Gc抵接而限制弹性部10Gc向第二方向的另一方(上下方向的下侧)的移动。
因此,实施方式的导光体固定构造将连续的导光体20的一端部相对于壳体10的第一保持部限制向前后上下左右的移动并保持,将另一端部相对于壳体10的第二保持部保持。这样,实施方式的导光体固定构造不必使用螺钉等螺钉固定,通过限制导光体20向前后上下左右的移动,就能保持一端部及另一端部。其结果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导光体固定构造,能够保持导光体20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在导光体20的中途、一端部和另一端部不使用螺钉等螺钉固定而进行固定,因此能够防止点光,能够将导光体20固定于壳体10。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导光体固定构造中,导光体20在与发出光的第一侧面(上导光部20A的前表面20Af和/或下导光部20B的前表面20Bf)相反的第二侧面(后表面20Ad、20Bd)局部地具有突起20Ac、20Bc,壳体10具有供突起插入的凹部10Ec、10Fc。
因此,实施方式的导光体固定构造通过将导光体20的突起20Ac、20Bc插入壳体10的凹部10Ec、10Fc,从而将导光体20保持于壳体10。突起20Ac、20Bc设置于与导光体20发光的第一侧面相反的第二侧面,因此能够抑制点光并将导光体20保持于壳体10。其结果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导光体固定构造,能够防止点光,并且将导光体20相对于壳体10固定。此外,突起20Ac、20Bc优选形成于导光体20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的直线形状部分或与直线形状近似的部分。若在弯曲形状部分设置突起20Ac、20Bc,则突起20Ac、20Bc有可能对形成于导光体20的第二面的棱镜部20Ae、20Be的反射造成影响,实施方式的导光体固定构造能够防止该情况。
图15是导光体的主视图。图15所示的导光体120是与导光体20相同的部件。导光体120具有上导光部120A、下导光部120B以及后导光部120D。上导光部120A、下导光部120B具备与上导光部20A、下导光部20B相同的结构、功能。后导光部120D从上导光部120A和下导光部120B相连的彼此的右端向后侧延伸。如上所述,后导光部120D在与端面120Da对置的位置配置有光源。导光体120中,从光源输出的光从端面120Da入射,入射的光通过后导光部120D而分支为上导光部120A和下导光部120B。由此,导光体120将从1个端面120Da入射的光引导至上导光部120A和下导光部120B双方,并从上导光部120A和下导光部120B的射出面射出。这样,在导光体20、120那样设为上导光部20A、120A以及下导光部20B、120B从后导光部20D、120D二叉地延伸的构造,且设为从1个入射面向多个线状的导光部引导光的构造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固定导光体。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导光体固定构造中,第二保持部由供导光体20的另一端部插入并嵌合的孔部10Ac、10Bc形成。
因此,根据实施方式的导光体固定构造,通过将导光体20的另一端部插入并嵌合于孔部10Ac、10Bc,不使用螺钉等螺钉固定而保持另一端部,从而能够防止点光,并且将导光体20相对于壳体10固定。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导光体固定构造中,抵靠部是安装有从导光体20的一端部入射光的光源30的基板40。
因此,根据实施方式的导光体固定构造,由于基板40构成抵靠部,因此能够在不增加部件数量的情况下,将导光体20固定于壳体10固定。
另外,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0具备:导光体20,其一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连续;光源30,其从导光体20的一端部射入光;以及壳体10,其安装有导光体20和光源30,导光体20通过上述导光体固定构造固定于壳体10。
因此,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0能够防止点光并且固定导光体20。
符号说明
10—壳体(固定部),10Ac、10Bc—孔部(第二保持部),10Ec、10Fc—凹部,10G—筒部(第一保持部),10Gb—卡合凹部(卡合部),10Gc—弹性部,10Gd—突出部(接触部),10Ha—限制部,20、120—导光体,20Ab、20Bb—左端(另一端部),20Ac、20Bc—突起,20Ad、20Bd—后表面(第二侧面),20Af、20Bf—前表面(第一侧面),20D—后导光部(一端部),20Da—卡合凸部(卡合部),30—光源,40—基板(抵靠部),100—车辆用灯具。

Claims (5)

1.一种导光体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固定部,其具有保持连续的导光体的一端部的第一保持部、以及保持所述导光体的另一端部的第二保持部;
卡合部,其将所述第一保持部和所述一端部相互卡合而限制所述一端部向第一方向的一方的移动;
弹性部,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的一方产生弹性力,并与所述一端部抵接而维持所述卡合部的卡合;
接触部,其在所述卡合部的卡合状态下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的双方使所述第一保持部与所述一端部相互接触;
抵靠部,其与所述一端部抵接而限制所述一端部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方的移动;以及
限制部,其与所述弹性部抵接而限制所述弹性部向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方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体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体在与发出光的第一侧面相反的第二侧面局部地具有突起,所述固定部具有所述突起插入的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体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保持部由所述导光体的所述另一端部插入并嵌合的孔部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体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靠部是安装有从所述导光体的所述一端部射入光的光源的基板。
5.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导光体,其一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连续;
光源,其从所述导光体的一端部射入光;以及
固定部,其安装所述导光体和所述光源,
所述导光体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体固定构造固定于所述固定部。
CN202180080654.8A 2020-12-01 2021-12-01 导光体固定构造以及车辆用灯具 Pending CN11652952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99743 2020-12-01
JP2021194721A JP2022087838A (ja) 2020-12-01 2021-11-30 導光体固定構造及び車両用灯具
JP2021-194721 2021-11-30
PCT/JP2021/044120 WO2022118892A1 (ja) 2020-12-01 2021-12-01 導光体固定構造及び車両用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9528A true CN116529528A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90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0654.8A Pending CN116529528A (zh) 2020-12-01 2021-12-01 导光体固定构造以及车辆用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2952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13701B2 (en) Vehicular lamp
CN106133437B (zh) 车辆用导光部件、车辆用灯具
US20140078764A1 (en) Vehicular Lamp
JP6540655B2 (ja) オーバーヘッドコンソール、及び車体上部構造
JP6557543B2 (ja) 車両用灯具
JP2001118407A5 (zh)
CN112555770A (zh) 车辆用灯
JP6546768B2 (ja) 車両用導光体、車両用灯具
JP6286752B2 (ja) 車両用照光装置
CN116529528A (zh) 导光体固定构造以及车辆用灯具
JP6413335B2 (ja) 車両用灯具
JP6520072B2 (ja) 車両用灯具
EP4257876A1 (en) Light-guiding body fixation structure and vehicle lamp
JP2020035714A (ja) 車両用導光体及び車両用灯具
JP7122197B2 (ja) 車両用導光体及び車両用灯具
JP2022087838A (ja) 導光体固定構造及び車両用灯具
CN116006915A (zh) 车辆用水坑灯
JP5106196B2 (ja) 車輌用前照灯
JP7280656B2 (ja) 車両用灯具
US20020191411A1 (en) Vehicle headlamp
JP7420634B2 (ja) 車両用灯具
WO2024106177A1 (ja) 車両用灯具および車両用灯具の製造方法
EP4174366A1 (en) Vehicle light guide and vehicle lamp
US11691563B2 (en) Light-emitting unit for door mirror
KR20190125750A (ko) 자동차 보조 제동등 렌즈 조립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