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28034A - 用于电梯场景的摄像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梯场景的摄像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28034A
CN116528034A CN202310762934.8A CN202310762934A CN116528034A CN 116528034 A CN116528034 A CN 116528034A CN 202310762934 A CN202310762934 A CN 202310762934A CN 116528034 A CN116528034 A CN 1165280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 head
camera
hole
resisting
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629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28034B (zh
Inventor
汤奕城
石鼎瑞
李杨
卜雪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6293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280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28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80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280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280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8Means for changing the camera field of view without moving the camera body, e.g. nutating or panning of optics or imag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机,包括:机身、固定架、球头与后盖。球头包括第二抵挡部,第二抵挡部沿着球头的径向凸起。球头部分地伸出机身的贯穿孔,以使球头伸出的部分能够在被施加外力时,球头在贯穿孔内俯仰转动和以光轴为轴线旋转。固定架包括具有收容槽的主体部。主体部径向向外设有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主体部设有凸起的方向与光轴反向的第一抵挡部。固定架经由第一耳部或第二耳部紧固至机身,球头的外周面与收容槽内表面接触且存在阻尼。在球头俯仰至最大角时,主体部中第一抵挡部所在端面与第二抵挡部纵向抵接,进而限定球头的俯仰运动;在球头旋转至最大角时,第一抵挡部与第二抵挡部水平向抵接,进而限定球头的旋转角度。球头方便调节。

Description

用于电梯场景的摄像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视频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机。
背景技术
摄像机广泛应用于学校、公司、银行、电梯等多个场景下,摄像机所使用的透镜需满足当前场景所应用需要,尤其是电梯场景。市面上不同品牌的电梯或同一品牌的不同电梯都存在差异,所以设置在电梯内的摄像机经常需要根据实际监控场景调节透镜角度。现有部分摄像机不支持角度调节,或仅支持俯仰单一的调节;或者,现有部分摄像机在需要角度调节时,需要拆解摄像机的机身壳体,手动在机身壳体内部转动透镜。
由此,有必要改进摄像机的结构。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缺点,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机,该摄像机支持俯仰和以光轴为轴线的旋转,进一步地该摄像机的透镜便于调节。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摄像机,包括:
球头,所述球头中远离透镜的区域周向对称地设置第二抵挡部,所述第二抵挡部沿着所述球头的径向凸起;
机身和后盖,所述机身和后盖构成用于容纳所述球头的腔体,其中所述机身的第一端面为平面,且所述第一端面包括与所述腔体连通的贯穿孔,所述球头部分地伸出所述贯穿孔,以使所述球头伸出的部分能够在被施加外力时,以使所述球头在所述贯穿孔限定的孔径内俯仰转动和以光轴为轴线旋转;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具有收容槽的主体部,所述收容槽呈现环形,沿着所述主体部外边缘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端面的第一抵挡部,所述第一抵挡部凸起的方向与光轴反向;
其中所述固定架被构建为:
所述固定架经由所述第一耳部或第二耳部紧固至所述机身内,所述球头套设在所述收容槽内,所述球头的外周面与所述收容槽内表面接触且存在阻尼;
在所述球头在所述外力作用下俯仰至最大角时,所述主体部中所述第一抵挡部所在端面与所述第二抵挡部纵向抵接,进而限定所述球头的俯仰运动;
在所述球头在所述外力作用下旋转至最大角时,所述第一抵挡部与所述第二抵挡部水平向抵接,进而限定所述球头的旋转角度。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摄像机的球头被夹紧固定于固定架与机身之间,通过球头的第二抵挡部与主体部及主体部上设置的第一抵挡部抵挡,以限制球头的转动角度及俯仰角度,方便调节透镜的拍摄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摄像机的组装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摄像机的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摄像机的固定架、装饰盖及球头与机身的组装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摄像机的固定架的立体图;
图5是图2所示的摄像机的固定架组装至机身后的立体图;
图6是图2所示的摄像机的固定架及装饰盖组装至机身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剖面示意图的A处画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图6所示的剖面示意图的B处画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图6所示的剖面示意图的C处画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是图2所示的摄像机的固定架与球头的组装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图2所示的摄像机的球头的立体图;
图12是图2所示的摄像机的固定架与球头的组装后的立体图,其中,球头处于第一倾斜角度;
图13是图2所示的摄像机的固定架与球头的组装后的立体图,其中,球头处于第二倾斜角度;
图14是图2所示的摄像机的固定架与球头的组装后的立体图,其中,球头处于第三倾斜角度;
图15是图2所示的摄像机的固定架与球头的组装后的立体图,其中,球头处于第四倾斜角度;
图16是图11所示的球头的仰视图;
图17是图2所示的摄像机的装饰盖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所示的摄像机的立体图,其中,未示出机身与后盖;
图19是图2所示的摄像机的机身的剖面示意图;
图20是图19所示的剖面示意图的D处画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21是图1所示的摄像机的立体图,其中,未示出后盖与电池组件;
图22是图1所示的摄像机的电池组件、线缆及机身组装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参见图1、图2及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摄像机包括机身1、固定架2、球头3与调节螺钉4。球头3包括壳体31以及设置于壳体31的透镜32,球头3可被转动,以调节透镜32的拍摄角度。壳体31包括握持部311,以用于供握持以转动球头3。握持部311可用于供手握持,也可用于供转动工具握持。
机身1包括底板11以及自底板11向上延伸的围墙12。所述底板11与所述围墙12围成收容空间121。固定架2限位至机身1且位于收容空间121内。底板11设有上大下小的贯通孔110及位于贯通孔110外侧的第一通孔111。球头3组装于贯通孔110内且其握持部311位于贯通孔110的下方。
参见图4及图5所示,固定架2设有螺钉孔21。调节螺钉4穿过第一通孔111后组装于螺钉孔21内。调节螺钉4与固定架2螺纹连接时,球头3被夹紧固定于固定架2与底板11之间。调节螺钉4脱离固定架2后,固定架2可相对机身1上下移动,以使得球头3可被转动以调节透镜32的拍摄角度。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摄像机的球头3被夹紧固定于固定架2与机身1的底板11之间,通过调节螺钉4固定至固定架2以实现固定架2压紧球头3,球头3不可转动;当需要调节球头3的透镜32的拍摄角度时,只需松动调节螺钉4,调节螺钉4脱离固定架2后,固定架2可相对机身1上下移动,以使得球头3可被转动以调节透镜32的拍摄角度,操作简单方便。
参见图4及图5所示,固定架2包括呈环形的主体部22以及沿主体部22的周向方向设置的多个凸出部23。主体部22围设至壳体31的外围。多个凸出部23与壳体31抵接。通过凸出部23与壳体31抵接,减小了主体部22与壳体31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摩擦阻力,转动球头3时,可以更加的省力。
壳体31包括粗糙的外表面312,多个凸出部23与粗糙的外表面312抵接。当转动球头3时,粗糙的外表面312与凸出部23接触,相较于光滑的外表面,增加了操作手感,方便控制球头3的转动角度。
可通过咬花处理以形成粗糙的外表面312。
主体部22围成上小下大的收容槽221。收容槽221位于贯通孔110的上方。收容槽221与贯通孔110围成中间大两端逐渐缩小的空间,以牢固定位球头3。凸出部23延伸入收容槽221内。多个凸出部23沿主体部22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以增加球头3受力的均衡性,增加球头3定位的牢固性。凸出部23包括抵接面231。抵接面231呈弧形且且底端相对于其顶端朝向球头3的方向凸出设置。当球头3旋转另一角度时,弧形的抵接面231与球头3的壳体31抵接,增加球头3定位后的稳固性。
参见图4及图10所示,主体部22设有第一内侧面222与第二内侧面223。多个凸出部23自第一内侧面222凸伸形成。第二内侧面223位于多个凸出部23的上方。第二内侧面223凸出于抵接面231的顶端或与抵接面231的顶端齐平,抵接面231的底端凸出于第二内侧面223。当球头3旋转另一角度时,弧形的抵接面231及第二内侧面223同时与球头3的壳体31抵接,增加球头3定位后的稳固性。
可选地,第一内侧面222与第二内侧面223也为粗糙面,以增加球头3转动过程中的操作手感。
主体部22设有避开缺口224,以避让机身1上的结构。
参见图4、图6、图8、图11、图12、图13、图14及图15所示,固定架2还包括自主体部22延伸的第一抵挡部24。第一抵挡部24自主体部22向上且朝向主体部22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第一抵挡部24也可从上方对球头3起到抵挡限制的作用,防止球头3向上移动。球头3包括设置于壳体31的第二抵挡部33。沿第一方向转动球头3时,第二抵挡部33与主体部22抵持,以阻止球头3的继续转动,沿第二方向转动球头3时,第一抵挡部24与第二抵挡部33抵持,以阻止球头3的继续转动。第一方向为图1中的T向,即相对透镜32垂直方向转动;第二方向图1中的R向,即绕透镜32的中心轴线P2转动。
第二抵挡部33凸出于壳体31。第二抵挡部3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抵挡面331、第二抵挡面332与第三抵挡面333。第一抵挡面331与第二抵挡面332组成V字型,第三抵挡面333呈三角形,使得第二抵挡部33容易加工成型。转动球头3时,第一抵挡面331及第二抵挡面332分别与主体部22的顶端抵持,第三抵挡面333与第一抵挡部24抵持,以限制球头3转动时的极限位置。
可选地,第二抵挡部33设置为一对,转动球头3时,其中一个第二抵挡部33与第一抵挡部24抵持,以限制球头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极限位置,另一个第二抵挡部33与第一抵挡部24抵持,以限制球头3沿逆时针反向旋转的极限位置。
可选地,第一抵挡部24设置为一对,转动球头3时,其中一个第二抵挡部33与其中一个第一抵挡部24抵持,以限制球头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极限位置,另一个第二抵挡部33与另一个第一抵挡部24抵持,以限制球头3沿逆时针反向旋转的极限位置。
参见图11及图16所示,球头3还包括沿握持部311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的多组防滑条313。每一组防滑条313的数量设置为多个。防滑条313沿壳体31的高度方向延伸,具有较佳的防滑效果且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成型。握持握持部311时,手指抵住防滑条313,可以防止手滑,以利于转动球头3。
防滑条313设置为四组,每一组设置三个防滑条313,确保至少三个手指能抵触防滑条313。本申请并不对防滑条313的数量进行限制。
参见图4、图5、图6、图7及图9所示,固定架2还包括自主体部22延伸的第一耳部25与第二耳部26、设置于第一耳部25的第一扣持部27及设置于第二耳部26的第二扣持部28。第一耳部25设有穿孔251。螺钉孔21设置于第二耳部26。第二扣持部28及螺钉孔21均设置于第二耳部26,固定架2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机身1还包括自底板11向上延伸的第一卡扣13与第二卡扣14。第一卡扣13与第二卡扣14朝向相同的方向。
固定架2组装至机身1时,第一卡扣13从穿孔251穿出后与第一扣持部27扣持,第二卡扣14与第二扣持部28扣持固定。第一卡扣13与第一扣持部27扣持时,向下按压第二扣持部28,使其移动至第二卡扣14的下方以与第二卡扣14扣持,方便组装固定架2。
可选地,未组装调节螺钉4时,第一耳部25向上可移动的距离为0.8mm,第二耳部26向上可移动的距离为1.2mm,确保固定架2的可移动的情况下方,尽量节省空间,以减小摄像机的体积。
参见图2、图3及图17所示,底板11包括连接至围墙12的底板部112以及组装至底板部112的装饰盖113。装饰盖113位于底板部112的下方。底板部112设有贯穿孔1121。贯通孔110设置于装饰盖113。贯穿孔1121连通贯通孔110与收容空间121。装饰盖113与底板部112卡扣固定。
装饰盖113包括基部1131、自基部1131延伸的呈环形的支撑部1132以及沿支撑部1132的周向方向设置的多个凸块1133。支撑部1132围成贯通孔110。凸块1133与壳体31抵持,以减小球头3与装饰盖113之间的摩擦力,可以较省力的转动球头3。基部1131上设有第三通孔1134。底板部112设有第四通孔1122。第一通孔111包括第三通孔1134与第四通孔1122。调节螺钉4依次穿过第三通孔1134及第四通孔1122后组装于螺钉孔21内。
装饰盖113独立于机身1,装饰盖113与机身1都容易加工制造,节省制造成本。也可不设置装饰盖113,底板部112上成型贯通孔110即可。
基部1131上设有多个第一卡扣部1135。底板部112上设有多个第二卡扣部1123。第一卡扣部1135与第二卡扣部1123扣持固定,以把装饰盖113固定至机身1。
摄像机组装时,先把装饰盖113组装至机身1,把球头3放置于贯通孔110内,把固定架2组装至机身1,调节螺钉4依次穿过第三通孔1134及第四通孔1122后组装于螺钉孔21内,使得固定架2压紧球头3。调节螺钉4把装饰盖113及固定架2固定至机身1,节省了组装工序,提高了组装效率。
参见图18所示,摄像机包括位于收容空间121内的电路板5、散热组件6与传感器组件7。传感器组件7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未图示)、气压传感器(未图示)和温度传感器(未图示)。传感器组件7及球头3位于电路板5的下方,散热组件6位于电路板5的上方,使得传感器组件7远离热源,确保测温的准确性。
传感器组件7通过螺钉安装于机身1,也可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至机身1。
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梯X、Y、Z三向运行速度、加速度、振动状态;气压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温度、气压,采集的数据用于检测电梯运行状态,当电梯遇到紧急情况,摄像机根据采集的数据发出报警。
参见图2所示,摄像机还包括固定至机身1的后盖8。后盖8位于散热组件6的上方。后盖8设有散热孔81,以有利于散热。
参见图19、图20、图21及图22,机身1还包括设置于围墙12的固定部15。固定部15设有限位槽151。限位槽151设有朝上设置的上开口1511、朝下设置的下开口1512及连接上开口1511与下开口1512的侧开口1513。摄像机还包括线缆91。线缆91从侧开口1513插入至限位槽151内。线缆91的顶端位于上开口1511的上方,线缆91的底端位于下开口1512的下方。
固定部15还包括延伸入限位槽151内的卡持部152。卡持部152与线缆91抵持,以固定线缆91。机身1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无需胶水,节省了成本及提高了组装效率。
摄像机包括位于收容空间121内的电池组件92。电池组件92在电梯遇上断电情况时为摄像机提供电力支持,保证摄像机的正常工作。电池组件92位于侧开口1513的一侧且与线缆91抵持,进一步增加了线缆91的稳固性。电池组件92通过螺钉安装于机身1,也可通过卡扣的方式固定至机身1。
卡持部152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其尖端与线缆91抵持,以增加线缆91的稳固性。
卡持部152至少设为两对。其中一对卡持部152位于侧开口1513的内侧,另一对卡持部152位于一对卡持部152的内侧。位于外侧的一对卡持部152之间的距离较大,位于内侧的一对卡持部152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小,线缆91容易塞入限位槽151内。
线缆91上设置有弹性应力释放件911。卡持部152与弹性应力释放件911过盈配合,以固定线缆91。
固定部15还包括延伸入限位槽151内的抵持筋153。卡持部152位于限位槽15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抵持筋153位于限位槽151的深度方向的一侧。抵持筋153抵持于弹性应力释放件911的一端,电池组件92抵持于电池组件92的相对的另一端,进一步增加线缆91的稳固性。
参见图11所示,所述球头3中远离透镜32的区域周向对称地设置第二抵挡部33,所述第二抵挡部33沿着所述球头3的径向凸起。
参见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所述机身1和后盖8构成用于容纳所述球头3的腔体。其中所述机身1的第一端面为平面,且所述第一端面包括与所述腔体连通的贯穿孔1121。所述球头3部分地伸出所述贯穿孔1121,以使所述球头3伸出的部分能够在被施加外力时,以使所述球头3在所述贯穿孔1121限定的孔径内俯仰转动和以光轴为轴线旋转。所述第一端面设置于所述底板11。
所述固定架2包括具有收容槽221的主体部22,所述收容槽221呈现环形,沿着所述主体部22外边缘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耳部25和第二耳部26,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22端面的第一抵挡部24,所述第一抵挡部24凸起的方向与光轴反向。
其中所述固定架2被构建为:所述固定架2经由所述第一耳部25或第二耳部26紧固至所述机身1内,所述球头3套设在所述收容槽221内,所述球头3的外周面与所述收容槽221内表面接触且存在阻尼。
参见图12、图13、图14及图15所示,在所述球头3在所述外力作用下俯仰至最大角时,所述主体部22中所述第一抵挡部24所在端面与所述第二抵挡部33纵向抵接,进而限定所述球头3的俯仰运动;在所述球头3在所述外力作用下旋转至最大角时,所述第一抵挡部24与所述第二抵挡部33水平向抵接,进而限定所述球头3的旋转角度。
所述第一抵挡部24是沿着所述主体部22以与所述光轴反向的方向延伸的挡筋,所述挡筋纵向长度大于所述主体部22纵向长度。
所述球头3的孔径长度沿着所述光轴同向和反向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收容槽221的形状与所述球头3形状适配。
所述球头3套设在所述固定架2时,所述球头3仅由所述固定架2支撑。
参见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及图9所示,所述收容槽221中临近所述第一抵挡部24的一端周向设置多个凸出部23,在所述球头3旋转时,所述凸出部23与所述球头3接触配合。
所述第一耳部25和第二耳部26中不用于紧固所述固定架2与所述机身1的耳部具有螺钉孔21。
所述装饰盖113为具有贯通孔110的平面件。所述球头3伸出所述贯通孔110。在所述球头3俯仰或旋转至指定角度后,所述装饰盖113与所述具有螺钉孔21的耳部紧固,进而保持所述球头3在所述指定角度静止。
所述贯通孔110与所述球头3零配。
所述第二耳部26设置有螺钉孔21。所述第一耳部25具有第一扣持部27。
在所述球头3俯仰或旋转至指定角度后,所述装饰盖113与所述第二耳部26紧固,进而保持所述球头3在所述指定角度静止。
参见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及图16所示,所述球头3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多组防滑条313,每一组所述防滑条313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防滑条313是所述外力的施力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摄像机,包括:
球头,所述球头中远离透镜的区域周向对称地设置第二抵挡部,所述第二抵挡部沿着所述球头的径向凸起;
机身和后盖,所述机身和后盖构成用于容纳所述球头的腔体,其中所述机身的第一端面为平面,且所述第一端面包括与所述腔体连通的贯穿孔,所述球头部分地伸出所述贯穿孔,以使所述球头伸出的部分能够在被施加外力时,以使所述球头在所述贯穿孔限定的孔径内俯仰转动和以光轴为轴线旋转;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具有收容槽的主体部,所述收容槽呈现环形,沿着所述主体部外边缘径向向外延伸的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端面的第一抵挡部,所述第一抵挡部凸起的方向与光轴反向;
其中所述固定架被构建为:
所述固定架经由所述第一耳部或第二耳部紧固至所述机身内,所述球头套设在所述收容槽内,所述球头的外周面与所述收容槽内表面接触且存在阻尼;
在所述球头在所述外力作用下俯仰至最大角时,所述主体部中所述第一抵挡部所在端面与所述第二抵挡部纵向抵接,进而限定所述球头的俯仰运动;
在所述球头在所述外力作用下旋转至最大角时,所述第一抵挡部与所述第二抵挡部水平向抵接,进而限定所述球头的旋转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中所述第一抵挡部是沿着所述主体部(22)以与所述光轴反向的方向延伸的挡筋,所述挡筋纵向长度大于所述主体部纵向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中所述球头的孔径长度沿着所述光轴同向和反向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收容槽的形状与所述球头形状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中所述球头套设在所述固定架时,所述球头仅由所述固定架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中所述收容槽中临近所述第一抵挡部的一端周向设置多个凸出部,在所述球头旋转时,所述凸出部与所述球头接触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中所述第一耳部和所述第二耳部中不用于紧固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机身的耳部具有螺钉孔;
所述摄像机还包括装饰盖,所述装饰盖为具有贯通孔的平面件,所述球头伸出所述贯通孔,其中在所述球头俯仰或旋转至指定角度后,所述装饰盖与所述具有螺钉孔的耳部紧固,进而保持所述球头在所述指定角度静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机,其中所述贯通孔与所述球头零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其中所述第二耳部设置有螺钉孔,所述第一耳部具有第一扣持部;所述摄像机还包括装饰盖,所述装饰盖为具有贯通孔的平面件,所述贯通孔与所述球头零配,所述球头伸出所述贯通孔;
其中在所述球头俯仰或旋转至指定角度后,所述装饰盖与所述第二耳部紧固,进而保持所述球头在所述指定角度静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机,其中所述第一耳部设有穿孔,所述第二耳部设有第二扣持部,所述机身包括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朝向相同的方向,所述固定架组装至所述机身时,所述第一卡扣从所述穿孔穿出后与所述第一扣持部扣持,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二扣持部扣持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机,其中所述球头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多组防滑条,每一组所述防滑条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防滑条是所述外力的施力点。
CN202310762934.8A 2023-06-26 2023-06-26 用于电梯场景的摄像机 Active CN1165280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62934.8A CN116528034B (zh) 2023-06-26 2023-06-26 用于电梯场景的摄像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62934.8A CN116528034B (zh) 2023-06-26 2023-06-26 用于电梯场景的摄像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8034A true CN116528034A (zh) 2023-08-01
CN116528034B CN116528034B (zh) 2023-09-19

Family

ID=87392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62934.8A Active CN116528034B (zh) 2023-06-26 2023-06-26 用于电梯场景的摄像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28034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50058A (ja) * 1999-06-03 2000-12-15 Elbex Video Ltd テレビカメラ
US20100277617A1 (en) * 2009-05-02 2010-11-04 Hollinger Steven J Ball with camera and trajectory control for reconnaissance or recreation
CN204829153U (zh) * 2015-07-17 2015-12-0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及其旋转支架
CN206178320U (zh) * 2016-09-27 2017-05-17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抱紧机构及具有其的摄像机
CN207830867U (zh) * 2017-12-12 2018-09-07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
CN208224573U (zh) * 2018-06-05 2018-12-1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定焦镜头组件和光学设备
CN208365113U (zh) * 2018-06-06 2019-01-1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转动机构及摄像球机
KR20190015829A (ko) * 2017-08-07 2019-02-1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KR101964556B1 (ko) * 2018-04-13 2019-04-02 배형구 카메라가 내장되는 신호등
CN109981995A (zh) * 2017-12-27 2019-07-0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目摄像机
CN209495098U (zh) * 2019-01-15 2019-10-1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支架及摄像机
DE202021100600U1 (de) * 2021-02-08 2021-02-23 Zhongshan Istabilizer Photography Technology Co., Ltd. Kugelförmige Kameraplattform
CN214093628U (zh) * 2020-10-21 2021-08-31 王智 一种物联网网关安防智能摄像头
CN113596290A (zh) * 2021-07-02 2021-11-0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半球摄像机
CN218998150U (zh) * 2022-10-27 2023-05-09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机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50058A (ja) * 1999-06-03 2000-12-15 Elbex Video Ltd テレビカメラ
US20100277617A1 (en) * 2009-05-02 2010-11-04 Hollinger Steven J Ball with camera and trajectory control for reconnaissance or recreation
CN204829153U (zh) * 2015-07-17 2015-12-0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机及其旋转支架
CN206178320U (zh) * 2016-09-27 2017-05-17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镜头抱紧机构及具有其的摄像机
KR20190015829A (ko) * 2017-08-07 2019-02-1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CN207830867U (zh) * 2017-12-12 2018-09-07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
CN109981995A (zh) * 2017-12-27 2019-07-0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目摄像机
KR101964556B1 (ko) * 2018-04-13 2019-04-02 배형구 카메라가 내장되는 신호등
CN208224573U (zh) * 2018-06-05 2018-12-1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定焦镜头组件和光学设备
CN208365113U (zh) * 2018-06-06 2019-01-1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转动机构及摄像球机
CN209495098U (zh) * 2019-01-15 2019-10-1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支架及摄像机
CN214093628U (zh) * 2020-10-21 2021-08-31 王智 一种物联网网关安防智能摄像头
DE202021100600U1 (de) * 2021-02-08 2021-02-23 Zhongshan Istabilizer Photography Technology Co., Ltd. Kugelförmige Kameraplattform
CN113596290A (zh) * 2021-07-02 2021-11-02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半球摄像机
CN218998150U (zh) * 2022-10-27 2023-05-09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夏维学;王聪;魏英杰;张孝石;: "高速旋转小球入水空泡特性数值模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no. 04 *
金升阳: "红外LED在安防监控行业的应用", 《中国公共安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28034B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25673B2 (en) Autofocus camera systems and methods
US7596832B2 (en) Rotational casing associated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EP1555810B1 (en) Imaging apparatus
US7869218B2 (en) Light-weight solid state drive with rivet sets
KR102161912B1 (ko) 이동식 카메라 서포트, 다수의 이러한 서포트를 포함하는 어셈블리 및 이의 작동 방법
US11550206B2 (en) Light receiving apparatus with shock resistance
US8573990B2 (en) Cover structure
CN116528034B (zh) 用于电梯场景的摄像机
KR102511533B1 (ko) 감시카메라용 렌즈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감시 카메라
EP3388797A1 (en) Exact constraint three-point vibration sensing module
US6188577B1 (en) Protective device f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N112596322A (zh) 相机模块以及电子装置
CN116506718B (zh) 摄像机
JP3779892B2 (ja) 自在支持具
CN105979130B (zh) 云台结构和摄像模组
CN203596304U (zh) 多方向输入装置
US11698184B2 (en) Lighting device with rechargeable battery sandwich betwee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US7678500B2 (en) Expandable battery compartment
US755319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0647002A (zh) 投影设备
JP2002261456A (ja) 電子機器
US20050073283A1 (en) Battery latch
JP6307196B1 (ja) ゴルフクラブヘッド
JP2573692Y2 (ja) トラックボール座標情報入力装置
CN213420481U (zh) 固定支架以及摄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