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15641B - 一株珊瑚状猴头菌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株珊瑚状猴头菌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15641B
CN116515641B CN202310458717.XA CN202310458717A CN116515641B CN 116515641 B CN116515641 B CN 116515641B CN 202310458717 A CN202310458717 A CN 202310458717A CN 116515641 B CN116515641 B CN 1165156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ivation
coralloid
hericium erinaceus
hericium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587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15641A (zh
Inventor
贾传文
冀瑞卿
亓宝
朱艳
刘淑艳
李长田
李晓
刘春雨
陈欢
毛欣欣
董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45871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156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15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15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156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156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14Fungi;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145Fungal isol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40Cultivation of spaw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G18/64Cultivation containers; Lids therefor
    • A01G18/68Cultivation bott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R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C12C - C12Q, RELATING TO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0Microorganisms ; Processes using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645Fungi ; Processes using fungi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珊瑚状猴头菌及其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该珊瑚状猴头菌于2022年6月20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4022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瓶栽生产珊瑚状猴头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该珊瑚状猴头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液体菌种;将固体培养料装入栽培瓶,灭菌处理后,接种所述液体菌种,之后经过发菌、催菇和出菇管理,最后采收得到珊瑚状猴头菌成品。利用本发明的珊瑚状猴头菌进行工厂化瓶栽,生产周期短,生物学转化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成本低,生产效益好,易栽培管理。

Description

一株珊瑚状猴头菌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株珊瑚状猴头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 coralloides)为红菇目;猴头菌科;猴头菌属真菌,又名玉髯,在长白山地区被称为松花蘑。鲜品呈珊瑚状、色泽乳白、肉质鲜嫩;干品呈金黄色、味甘甜且伴随奶油香味,而市面上猴头菇干品呈黄褐色、时不时会伴随有苦味这与珊瑚状猴头菌略有不同。珊瑚状猴头菌具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多糖,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且富含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具有增进食欲、增强胃功能、提高消化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能。此外,珊瑚状猴头菌中含有多糖类、甾体化合物、萜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症、降血糖作用,对神经衰弱、消化道溃疡有良好疗效,是一种品质优良的食药兼用菌。
目前,人工驯化栽培方面几乎所有的研究热点都集中在猴头菌Hericiumerinaceus上,其中超过大半的是研究栽培机制的改变对猴头菌生产效率的影响,对菌种生产改进比如液体菌种的制作;栽培模式的改进如将相对制作工艺较复杂,智能化管理难度较高的袋栽模式替换为瓶栽模式的研究较少。早在1959年开始对猴头菌驯化栽培,人工种植成功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但目前国内生产模式是以农户利用小型生产设备将培养料装入栽培袋内进行灭菌、接种,然后进行培养出菇的传统生产模式为主,这种以袋栽为主的农法栽培模式出菇会受到自然环境条件和人为因素的严重制约,一方面接种阶段使用固体菌种接种:菌种生产周期较长约为25-30天,接种后萌发慢导致发菌时间的延长,且接种工艺较复杂,成本高。另一方面农户采用袋栽生产,生产率较低,集约化、标准化程度较低,出菇阶段较依赖环境条件,不易管理,采摘期较长(一般采三茬)导致人工成本的提高,且生物学效率普遍在50%-70%,产量和品质无法的到充足的保证,经济效益达不到预期的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珊瑚状猴头菌及其应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利用本发明的珊瑚状猴头菌进行工厂化瓶栽,生产周期短,生物学转化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成本低,生产效益好,易栽培管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株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 coralloides),于2022年6月20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223。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的珊瑚状猴头菌在栽培生产珊瑚状猴头菌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瓶栽生产珊瑚状猴头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的珊瑚状猴头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液体菌种;
(2)将栽培料装入栽培瓶,灭菌处理后,接种所述液体菌种,之后经过发菌,催菇和出菇管理,最后采收得到珊瑚状猴头菌成品。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马铃薯100g/L、木屑50g/L、麦麸45g/L、玉米粉20g/L、酵母浸粉3g/L、磷酸二氢钾1g/L、硫酸镁0.5g/L、维生素B2 0.1g/L和甘油0.3mL/L,pH为5.6。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培养的温度为24℃,转速为150r/min,培养时间为5-7天。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按重量份计,所述栽培料包括:木屑360份、棉籽壳240份、麦麸200份、玉米粉190份、石膏粉10份、维生素B20.1份和磷酸二氢钾0.01份。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发菌的条件包括:培养时间为23天,瓶间温度在前15天,控制在24℃,15天后,维持在20℃;湿度控制在60%;CO2浓度控制在400-1000ppm;培养期间,保持培养室全黑暗状态。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催菇的方法包括:半小时的光照刺激,所述光照刺激过程中,保持湿度在90%以上,温度14℃;
所述光照刺激结束后,通风半小时,之后调整温度至22℃。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出菇管理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5℃,空气湿度为85-90%,CO2浓度为300-800ppm。
进一步地,所述出菇管理的条件还包括:光照控制;其中,光质采用蓝光,光照强度为200lx,光照时间为6小时/天。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所提供的珊瑚状猴头菌完美适用于生产液体菌种,生产周期短仅需5天,完成生产后的菌球活力旺盛、数量密集、萌发快、长速快。采用液体菌种接种的子实体未出现异常,色泽白嫩、品质好、产量高。
2.采用工厂化瓶栽管理模式相对于传统袋栽模式,生产阶段自动化集约化程度高容易生产、发菌阶段污染率低需要付出的管理时间减少、出菇阶段不会出现因瓶口限制出现畸形菇或不出菇现象,可以很好的适应瓶栽管理模式。出菇率高,出菇整齐,出菇最多采两茬,总的生物学效率可达到95%以上,且第一茬产量占总产量的90%左右,可参考工厂实际情况以及生产利益自行定夺是否进行第二潮出菇,适合工厂化生产需要。
3.从液体菌种生产准备到第一潮菇采收结束整个生产周期仅需35-40天,生产周期短,生物学转化率高,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成本低,生产效益好,易栽培管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珊瑚状猴头菌2020071401的子实体;
图2为珊瑚状猴头菌2020071401的菌落平板正面;
图3为珊瑚状猴头菌2020071401的菌落平板背面
图4为珊瑚状猴头菌2020071401的液体菌种;
图5为珊瑚状猴头菌2020071401的出菇管理;
图6为珊瑚状猴头菌2020071401的第一潮菇;
图7为珊瑚状猴头菌2020071401的系统发育树。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发明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发明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实施例1
1.菌株分离和纯化
菌种分离自长白山采集野生菌,采用组织分离的方法获得菌种,培养基选用PDA培养基,具体方法如下:
①配制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将马铃薯洗净、去皮称取200g,切片或切丁(1立方厘米)放入锅中,在锅内加水1000mL边煮边搅拌,煮至用筷子或玻璃棒按压即碎为止,用4到8层纱布过滤,将滤液定容至1000mL,放回锅里,加入琼脂,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葡萄糖,边加边搅拌,至完全溶解后装入摇瓶准备灭菌。设置121℃、30min,进行灭菌。灭菌结束冷却至适当温度倒平板。
②紫外杀菌:将PDA平板培养基、解剖刀、尖嘴镊子、酒精灯放入超净工作台,紫外杀菌30min,杀菌结束后,关闭紫外灯,打开风机5min之后,开始进行操作。
③表面消毒:将待分离的菌体组织放入超净工作台,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手和种菇,进行表面消毒,点燃酒精灯。
④组织分离:将种菇从组织基部切开或撕开(如果用刀切应先对刀片进行灼烧灭菌),用灭过菌的刀片在横截面上切取米粒大小的菌肉,用尖嘴镊子夹取,迅速转入准备好的平板培养基内,放在中心部位(注意刀片和镊子要进行灼烧灭菌,灼烧后在空气中冷却,防止将菌丝烫死),做好标记,贴上封口膜。
⑤培养:将转完的培养皿放在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⑥菌种纯化:待菌丝萌发,长到1.5cm时准备进行菌种纯化,在超净工作台内,用灼烧灭菌后的接种铲挑取平板培养基中长好的菌丝尖端培养基,迅速转入准备好的试管中(接种铲要冷却,在酒精灯下操作),做好标记。
⑦培养:将转好的试管放入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待菌丝长满后,得到纯菌种,编号2020071401。
2.鉴定
(1)形态学鉴定
本发明得到的菌株2020071401,子实体大,直径22cm,高20cm,纯白色,干燥后变褐色。由基部发出数条主枝,再由每条主枝上生出分枝,分枝上密布长刺,刺柔软,肉质,长0.5cm左右,顶端尖锐(图1)。
孢子产生于小刺周围,无色,光滑,椭圆形至近球形,油囊体22-30μm×5-6μm,圆柱形或近棒状,顶端纯圆,稍尖或呈节状。
菌种特征:
①培养特点:菌丝细长,菌落疏松,呈蛛网状,8天生长直径大小9cm,正面无光泽(图2),背面色素沉积呈淡黄色(图3)。
②生物学特点:珊瑚猴头生长属于中温型,喜湿,喜酸性环境,最适pH值为3.5,最适温度22℃。在适宜培养条件下培养的母种,其子实体生育期短,产量和生物学效率高。
③功能用途:本发明得到的菌株2020071401,可食用,其味鲜美。菌丝体氨基酸含量丰富,共计18种,其中有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该菌还可药用,能助消化、治胃溃疡以及有滋补强身、治神经衰弱、身体虚弱等作用。
(2)分子生物学鉴定
经鉴定,菌株2020071401属于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 coralloides),系统发育树见图7。
3.保藏
2022年6月20日,将本发明分离得到的编号为2020071401的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223。
实施例2
1.母种制作及保存
母种培养基配方: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5g,水1000mL,pH自然。
制作及保存: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煮沸后持续20min,(玻璃棒轻触即碎即可),过滤后将18g琼脂加入滤液中,持续搅拌待琼脂完全溶解,加葡萄糖搅拌均匀,后补足水分定容至1000mL,分装试管,封装后于灭菌锅中121℃下灭菌30min后取出试管摆斜面,冷却后在无菌环境中接种,接种完成后在24℃培养,9天长满后,选取菌丝生长致密、洁白、健壮,无任何杂菌感染的试管菌种放于4℃冰箱保存。
2.液体菌种制备
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100g/L、木屑50g/L、麦麸45g/L、玉米粉20g/L、酵母浸粉3g/L、磷酸二氢钾1g/L、硫酸镁0.5g/L、维生素B20.1 g/L和甘油0.3mL/L,pH为5.6。
马铃薯、木屑、麦麸煮沸过滤液(马铃薯煮沸后20min,木屑、麦麸15min)加入其他配料均匀后(不用过滤)分装至三角瓶内,装瓶量为体积的2/5,密封后在灭菌锅中121℃下灭菌30min,冷却接种完成后放入摇床内。设置摇床温度为24℃;转速为150r/min,固体母种接种后恒温震荡7天(如果接种液体菌种,则培养5天)。瓶内菌球状态应为菌球洁白、数量密集、大量球状菌丝体悬浮、分布均匀、不上浮、不下沉、不分层,如图4。
3.瓶栽
(1)栽培菌瓶制备
栽培料配方为:木屑360g、棉籽壳240g、麦麸200g、玉米粉190g、石膏粉10g,维生素B20.1g和磷酸二氢钾0.01mg。制备方法:木屑、棉籽壳、麦麸、玉米粉和石膏粉混合均匀后,加水(维生素B2和磷酸二氢钾溶解在水中)调配为最终含水量为65wt%,pH为5.6。
提前一天将木屑、棉籽壳等粗料预湿,配置好水分及pH后将培养料装入栽培瓶中,栽培瓶采用850mL栽培瓶,装瓶量为700g(干重245g),放入灭菌室121℃条件下灭菌60min。灭菌完成后转运至冷却室,开紫外灯冷却至18℃后转入接种室开始接种。
(2)接种
接种选择菌球饱满、生长力旺盛、生长状态一致的液体菌种接种,接种量为2%,接种过多会导致培养料湿度过大抑制菌丝生长,菌种均匀分布在培养瓶正中的接种孔内以及培养料上表面,可以有效防止杂菌污染和增快菌丝萌发。
(3)发菌
培养室进行全面消杀工作,用高锰酸钾加入甲醛对菇房做好比较彻底的消毒工作。将接种好的菌瓶装运至培养室摆放,摆放时留一定的间隙以便于及时挑出杂菌和瓶盖脱落的。第一周密封管理不通风,之后每天保持早晚各半小时的通风,随发菌时间的延长、外界温度及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适当延长,瓶间温度前15天22℃,15天后维持在23℃;湿度控制在60%;CO2浓度设定为600ppm(实际浓度控制在400-1000ppm之间),期间不给予光照。培养时间为23天,期间保持培养室全黑暗的状态,环境卫生要及时清理,污染培养瓶要及时剔除。
(4)搔菌
本发明的珊瑚状猴头菌不需要去除表面老菌皮的搔菌处理,搔菌可使菇蕾长速一致但会降低珊瑚状猴头菌子实体生长速度,也会影响后期出菇的产量,不进行搔菌处理的菌瓶长速前期会慢1天,出菇5天后会逐渐追赶上来。
(5)催菇
观察菌瓶菌丝表面菌丝洁白密集且上表面菌皮发黄,甚至长势较快已经有菇蕾冒出,出菇保温系统进行出菇。催菇时湿度调整到90%,温度调整至14℃,期间进行半小时的光照刺激,结束后关闭加湿,打开通风半小时,温度调整至22℃至料面干燥,如此循环3次左右等到有菇蕾长出时,对其他环境条件固定(具体见出菇管理)。
(6)出菇管理
将出菇温度控制在15℃,温度低于12℃会导致子实体生长缓慢或停滞生长,温度高于20℃子实体呈现发黄发软的状态,温度过高会导致子实体的腐烂;空气湿度设定为85%(实际控制在85-90%),床架不滴水菌瓶内无积水为准,空气湿度低会导致菌丝含水量、子实体生长速度缓慢、干枯发黄、菌刺较少子实体呈分支状影响产量及品质,空气湿度高会导致子实体吸水过多不宜采收和保存;通风控制CO2浓度设定为500ppm(实际控制在300-800ppm之间);光质选择蓝光(图5),光照时间6小时/天,每次光照时间为30min,间隔时间30min,光照强度为200lx。
(7)第一潮菇采收
第一潮菇(图6)于催菇后12天,菌刺长度为5mm左右时即可采收,采摘时间晚会导致子实体发黄,采摘时将菇脚采摘干净以免第二潮菇出菇管理时染菌。经核算,本实施例的第一潮菇采收的平均干重产量为200g/瓶。
(8)第二潮菇管理及采收
第一潮菇采收后,先将菇瓶放置料面干燥2天,再重复步骤(5)的催菇处理,催菇后5天后会有菇蕾冒出。然后重复步骤(6)的出菇管理即可,第二潮菇的平均干重产量为60g/瓶,从第一潮菇采摘到第二潮菇采摘截止总时长为17天,可参考实际情况自行定夺是否进行第二潮出菇,两潮菇总的生物学效率可达到106.1%。
(9)加工
保鲜:采收后新鲜的珊瑚状猴头菌呈珊瑚状、色泽乳白、肉质鲜嫩,为保持其颜色洁白、状态优良,对齐进行包装后(包装间温度为14℃),对其置于-4℃至-8℃可保存20-30天。
(10)烘干
由于珊瑚状猴头菌鲜品对温度较敏感,保鲜需要成本可能会较高,所以可以选择烘干处理,烘干温度选择50℃或者冻干处理,烘干温度过高会导致营养流失,子实体颜色发褐不美观。
实验例1
按照光色为A因素(暖白光为A1,红光A2,黄光A3,蓝光A4,绿光A5,紫光A6),处理时间为B因素(2h为B1,4h为B2,6h为B3,8h为B4),光强为C因素(200lx为C1,400lx为C2,600lx为C3,800lx为C4,1000lx为C5),绘制正交实验表,如下表1所示。
表1
通过最终实验数据统计结果显示,选择A4B3C1组合(即蓝光-6h-200lx),第一潮菇平均产量达到200g/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株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coralloides),其特征在于,于2022年6月20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No.40223。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珊瑚状猴头菌在栽培生产珊瑚状猴头菌中的应用。
3.一种瓶栽生产珊瑚状猴头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珊瑚状猴头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液体菌种;
(2)将栽培料装入栽培瓶,灭菌处理后,接种所述液体菌种,之后经过发菌、催菇和出菇管理,最后采收得到珊瑚状猴头菌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液体培养基包括:马铃薯100g/L、木屑50g/L、麦麸45g/L、玉米粉20g/L、酵母浸粉3g/L、磷酸二氢钾1g/L、硫酸镁0.5g/L、维生素B20.1g/L和甘油0.3mL/L,pH为5.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培养的温度为24℃,转速为150r/min,培养时间为5-7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按重量份计,所述栽培料包括:木屑360份、棉籽壳240份、麦麸200份、玉米粉190份、石膏粉10份、维生素B20.1份和磷酸二氢钾0.01份。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发菌的条件包括:培养时间为23天,瓶间温度在前15天,控制在24℃,15天后,维持在20℃;湿度控制在60%;CO2浓度控制在400-1000ppm;培养期间,保持培养室全黑暗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催菇的方法包括:半小时的光照刺激,所述光照刺激过程中,保持湿度在90%以上,温度14℃;
所述光照刺激结束后,通风半小时,之后调整温度至22℃。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出菇管理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5℃,空气湿度为85-90%,CO2浓度为300-800pp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菇管理的条件还包括:光照控制;其中,光质采用蓝光,光照强度为200lx,光照时间为6小时/天。
CN202310458717.XA 2023-04-26 2023-04-26 一株珊瑚状猴头菌及其应用 Active CN1165156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58717.XA CN116515641B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株珊瑚状猴头菌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58717.XA CN116515641B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株珊瑚状猴头菌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15641A CN116515641A (zh) 2023-08-01
CN116515641B true CN116515641B (zh) 2023-09-29

Family

ID=87402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58717.XA Active CN116515641B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株珊瑚状猴头菌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156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87083B (zh) * 2023-10-20 2024-03-08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适于工厂化的光敏型珊瑚状猴头菌菌株及其栽培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46360A (ja) * 1998-02-24 1999-09-14 Kanebo Ltd 養毛化粧料
WO2002094287A2 (fr) * 2001-05-23 2002-11-28 Roumen Antonov Identification de champignons parasites de l'organisme, et traitement des maladies liees
JP2004248525A (ja) * 2003-02-18 2004-09-09 Shan Ron:Kk ヤマブシタケ含有食品
CN101481657A (zh) * 2008-10-24 2009-07-15 邢宝全 食用珊瑚状猴头菌及其栽培方法
CN102668881A (zh) * 2012-05-15 2012-09-19 平泉县希才应用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珊瑚状猴头菌
CN102754563A (zh) * 2012-05-15 2012-10-31 平泉县希才应用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珊瑚状猴头菌的生产方法
CN106856984A (zh) * 2017-02-24 2017-06-20 武景江 一种珊瑚状猴头菌树花及其栽培方法
CN108676728A (zh) * 2018-05-24 2018-10-19 富乐顿生物工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产多糖空间珊瑚状猴头菌st21-2及其在提高生物抗氧化性中的应用
CN108753625A (zh) * 2018-05-24 2018-11-06 富乐顿生物工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产多糖空间珊瑚状猴头菌st21-3及其在提高生物免疫活性中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46360A (ja) * 1998-02-24 1999-09-14 Kanebo Ltd 養毛化粧料
WO2002094287A2 (fr) * 2001-05-23 2002-11-28 Roumen Antonov Identification de champignons parasites de l'organisme, et traitement des maladies liees
CN1518451A (zh) * 2001-05-23 2004-08-04 ³÷��������ŵ�� 生物体寄生真菌的鉴定和治疗
JP2004248525A (ja) * 2003-02-18 2004-09-09 Shan Ron:Kk ヤマブシタケ含有食品
CN101481657A (zh) * 2008-10-24 2009-07-15 邢宝全 食用珊瑚状猴头菌及其栽培方法
CN102668881A (zh) * 2012-05-15 2012-09-19 平泉县希才应用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珊瑚状猴头菌
CN102754563A (zh) * 2012-05-15 2012-10-31 平泉县希才应用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珊瑚状猴头菌的生产方法
CN106856984A (zh) * 2017-02-24 2017-06-20 武景江 一种珊瑚状猴头菌树花及其栽培方法
CN108676728A (zh) * 2018-05-24 2018-10-19 富乐顿生物工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产多糖空间珊瑚状猴头菌st21-2及其在提高生物抗氧化性中的应用
CN108753625A (zh) * 2018-05-24 2018-11-06 富乐顿生物工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产多糖空间珊瑚状猴头菌st21-3及其在提高生物免疫活性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15641A (zh)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63704B (zh) 一种杏鲍菇的栽培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01215527A (zh) 一种蚕蛹虫草的培育方法
CN104557244A (zh) 一种猴头菇的栽培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02090266B (zh) 白参菌的高效栽培法
CN102557792A (zh) 一种蟹味菇的栽培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16515641B (zh) 一株珊瑚状猴头菌及其应用
CN108184541A (zh) 黄芪功能性食用菌的生产方法
CN1631078A (zh) 仿野生菇类食用菌种及其培养方法
CN102177812A (zh) 一种草菇增产的方法
CN107821004B (zh) 一种利用艾渣栽培榆黄蘑的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07873391B (zh) 一种栽培木耳的抑菌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12442449B (zh) 枝瑚菌原种培养基及其应用以及枝瑚菌原种及其培养方法
KR101634587B1 (ko) 흰개미버섯 재배 방법
KR101629207B1 (ko) 흰개미 버섯 재배용 배지 제조방법
CN109089726B (zh) 一种富硒秀珍菇的栽培方法
KR100723068B1 (ko) 인삼 사포닌 성분이 함유된 팽이 버섯의 재배방법
CN108002877B (zh) 一种利用艾渣栽培平菇的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15606449A (zh) 一种羊肚菌和香菇同棚轮作栽培方法
KR100644243B1 (ko) 동충하초의 재배용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재배 방법
CN100496269C (zh) 和谐普洱茶
CN110972806A (zh) 朱红硫磺菌菌株培育方法、人工栽培方法
CN114711087B (zh) 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及用途
CN104521549B (zh) 一种人工栽培台蘑盘蘑的方法
CN115948253B (zh) 一种红托竹荪菌株黔pr12及其应用
CN110036826B (zh) 一种以芒果核为主料的灵芝栽培基质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