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12544A - 一种电池壳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壳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12544A
CN116512544A CN202310159286.7A CN202310159286A CN116512544A CN 116512544 A CN116512544 A CN 116512544A CN 202310159286 A CN202310159286 A CN 202310159286A CN 116512544 A CN116512544 A CN 1165125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die
adjusting
battery cas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592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跃
刘道朋
胡小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e Mei Precision Mould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e Mei Precision Mould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e Mei Precision Mould Ltd filed Critical Jie Mei Precision Mould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5928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125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512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125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7Mould cavity walls, i.e. the inner surface forming the mould cavity, e.g. linings
    • B29C45/376Mould cavity walls, i.e. the inner surface forming the mould cavity, e.g. linings 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7Sprue channels ; Runner channels or runner nozzles
    • B29C45/2701Details not specific to hot or cold runner channels
    • B29C45/2708G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7Sprue channels ; Runner channels or runner nozzles
    • B29C45/2701Details not specific to hot or cold runner channels
    • B29C45/2708Gates
    • B29C2045/2709Gates with a plurality of mould cavity inlets in close proxim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4Electrical apparatus, e.g. sparking plugs or parts thereof
    • B29L2031/3468Batteries, accumulators or 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壳模具,包括定模、动模和调节组件,定模形成有凹槽;动模包括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第二模体形成有调节槽,调节槽套设第一模体,动模与定模的凹槽配合形成型腔,型腔用于生产电池壳;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件和第一垫片,第一垫片设于调节槽,且位于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之间,第一调节件穿设于第一模体、第一垫片和第二模体,以使第一模体相对第二模体沿调节槽滑动。本发明的电池壳模具,由于动模的第一模体与第二模体通过调节槽配合,且第一调节件穿设在第一模体、第一垫片和第二模体,从而使得第一模体可相对第二模体沿调节槽滑动,进而可以修正型腔的局部形状,生产出变形量小的电池壳。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壳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壳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壳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电芯外侧需要有外壳来进行保护,之前多采用铁材或铝材并通过冲压、挤出、铸造等技术制成,而采用铁材或铝材,制作出来的电池壳体,重量大,还需要二次加工,工艺复杂,现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壳的材料渐渐由碳纤维增强塑料来替代,但由于电池壳产品尺寸大,常见情况是,电池壳会有较大的变形,但平面度、轮廓度、位置度要求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电池壳模具,解决电池壳出现较大变形,影响电池壳的平面度、轮廓度和位置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壳模具,旨在降低电池壳变形量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池壳模具,包括定模、动模和调节组件,所述定模形成有凹槽;所述动模包括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所述第二模体形成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套设所述第一模体,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的所述凹槽配合形成型腔,所述型腔用于生产电池壳;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件和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设于所述调节槽,且位于所述第一模体和所述第二模体之间,所述第一调节件穿设于所述第一模体、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模体,以使所述第一模体相对所述第二模体沿所述调节槽滑动;所述第二模体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调节槽,每个所述调节槽配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模体,所述第一模体与所述凹槽形成局部所述型腔,通过调节所述第一模体相对所述定模的距离,以改变局部的所述型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体形成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调节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以使所述第一模体的局部或整体相对所述调节槽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动模还包括套接件,所述套接件套设于所述第二模体的外侧,所述第二模体包括模头和柱身,所述柱身与所述模头相连,所述套接件套设于所述柱身,且抵接于所述模头。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调节件和第二垫片,所述电池模具还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配设于所述套接件,所述第二垫片套设于所述柱身,且所述第二垫片贴设于所述套接件与所述下模座之间,所述第二调节件穿设于所述套接件、所述第二垫片和所述下模座,以使所述套接件相对所述柱身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套接件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别贴设有所述第二垫片,通过调节第一区域对应的所述第二调节件,以改变所述第一区域处的所述套接件相对所述柱身发生位移;
和/或,通过调节第二区域对应的所述第二调节件,以改变所述第二区域处的所述套接件相对所述柱身发生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套接件形成有至少四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一区域,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调节件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以使所述套接件的局部或整体相对所述柱身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动模还包括第三模体,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三调节件,所述第三调节件穿设于所述定模和所述第三模体,以调节所述第三模体相对所述定模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动模还包括第四模体,所述套接件形成有槽口,所述第四模体镶嵌于所述槽口,所述第四模体与所述第三模体相对设置形成局部所述型腔。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壳模具还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形成有六个间隔设置的进料口,控制的进料的顺序为中间两个的进料口打开2.5S进料填充部分型腔,然后其余的四个进料口同时进料直至填满型腔。
进一步的,进料完成后,在两个对角处的所述进料口处保压,另外四个所述进料口关闭。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施例中的电池壳模具,由于动模的第一模体与第二模体通过调节槽配合,且第一调节件穿设在第一模体、第一垫片和第二模体,从而使得第一模体可相对第二模体沿调节槽滑动,进而可根据实际需求修正型腔的局部形状,生产出变形量小的电池壳,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池壳注塑成型变形大的问题,进而使得电池壳的平面度、轮廓度和位置度满足使用指标要求,这样也避免了需要重新设计电池壳模具导致设计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2、由于动模由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套设而成,且动模还包括套接于第二模体的套接件,通过镶嵌套设的设计方案,也有利于电池壳模具生产加工时降低生产制造成本,同时当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局部发生磨损时也便于维修,降低维修成本。
3、动模的第二模体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调节槽,每个调节槽配设有一个第一模体,这样设计可形成多个局部型腔,当电池壳发生变形时,若变形区域大,则可逐一进行调节,若变形区域小,则可针对变形部位进行局部调整,从而使修整更具有针对性,提高模具修整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壳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壳模具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定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套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电池壳模具;110、定模;111、凹槽;120、动模;121、第一模体;1211、第一连接孔;122、第二模体;1221、调节槽;1222、模头;1223、柱身;123、套接件;1231、第一区域;1232、第二区域;1233、第二连接孔;1234、槽口;124、第三模体;125、第四模体;130、调节组件;131、第一调节件;132、第一垫片;133、第二调节件;134、第二垫片;135、第三调节件;140、下模座;141、第二凹槽;150、上模座;151、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容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考图1-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壳模具100,包括定模110、动模120和调节组件130,定模110形成有凹槽111;动模120包括第一模体121和第二模体122,第二模体122形成有调节槽1221,调节槽1221套设第一模体121,动模120与定模110的凹槽111配合形成型腔(图未示),型腔用于生产电池壳;调节组件130包括第一调节件131和第一垫片132,第一垫片132设于调节槽1221,且位于第一模体121和第二模体122之间,第一调节件131穿设于第一模体121、第一垫片132和第二模体122,以使第一模体121相对第二模体122沿调节槽1221滑动。具体应用中,根据生产出的电池壳进行3D扫描检测,可以检测出电池壳的变形情况,此时,可以根据电池壳的局部变形情况,分析出电池壳模具100的型腔应该局部或整体进行修正,由于动模120是通过第一模体121和第二模体122等进行镶嵌,其中,第二模体122上形成有调节槽1221,第一模体121套设在调节槽1221中,调节组件130中的第一垫片132抵接在第一模体121和第二模体122之间,且位于调节槽1221内,第一调节件131从下往上穿插在第二模体122、第一垫片132和第一模体121上,当在3D扫描检测中发现该部分的电池壳发生变形量较大,此时,通过旋转第一调节件131使得第一模体121相对第二模体122滑动,这样就会改变该部分型腔的形状,从而改善电池壳的在该部分的变形量,进而使得电池壳的平面度、轮廓度和位置度满足使用指标要求,这样也避免了需要重新设计电池壳模具100导致设计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同时,由于动模120通过镶嵌的设计方案,也有利于电池壳模具100生产加工时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模体122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调节槽1221,每个调节槽1221配设有一个第一模体121,第一模体121与凹槽111形成局部型腔,通过调节第一模体121相对定模110的距离,以改变局部的型腔。具体应用中,由于电池壳的变形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集中性,通过在第二模体122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调节槽1221,这样当电池壳集中在一片区域内发生变形时,可以同时调节每个调节槽1221内第一模体121相对第二模体122的滑动,从而控制一片区域内的电池壳的变形量,值得说明的,当一片区域内的电池壳发生变形时,一般具有一定连续性,如出现波浪形变,膨胀形变,收缩形变等,因此,在区域内的不同调节槽1221的第一模体121的滑动调节距离不同,调节方向也不完全相同,而应该根据电池壳变形量反向调节电池壳模具100型腔的形状,从而使得电池壳的平面度满足使用指标要求,当然,也存在电池壳发生局部微变形,此时,只需调节一个或其中几个第一模体121相对调节槽1221滑动,就可改变电池壳模具100该处的型腔形状,从而抵消电池壳的局部微变形。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模体121形成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孔(图未示),第一调节件131穿设于第一连接孔,以使第一模体121的局部或整体相对调节槽1221滑动。具体应用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池壳的平面度的精度,第一模体121形成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孔,第一调节件131与第一连接孔传动连接,从而使得第一模体121相对调节槽1221滑动,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至少有两个第一调节件131分别与第一连接孔传动相连,当仅调节其中一个第一调节件131时,第一模体121只有局部相对调节槽1221滑动,另一部分相对调节槽1221不动,从而第一模体121会发生微小倾斜现象,这种微小倾斜的特征有利于补充电池壳发生微小倾斜导致表面不平整的问题,进而提高电池壳平面度的精度。
参照图2、图3和图6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动模120还包括套接件123,套接件123套设于第二模体122的外侧,第二模体122包括模头1222和柱身1223,柱身1223与模头1222相连,套接件123套设于柱身1223,且抵接于模头1222,以调节模头1222的位置和姿态。具体应用中,为了提高电池壳的轮廓度和位置度,第二模体122包括模头1222和柱身1223,柱身1223与模头1222相连,其中,套接件123套设在柱身1223上,且抵接于模头1222,从而可以调节模头1222的位置和姿态,当模头1222的位置发生改变时,可以改变电池壳模具100的型腔位置,进而可以根据电池壳的位置度变化情况,通过套接件123调节提高电池壳的位置度;当模头1222的轮廓形状发生改变时,可以改变电池壳模具100的型腔轮廓,进而可以根据电池壳的轮廓形状的变化,通过套接件123调节提高电池壳的轮廓度。
参照图2-6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调节组件130还包括第二调节件133和第二垫片134,电池模具还包括下模座140,下模座140形成第二凹槽141,第二凹槽141配设于套接件123,第二垫片134套设于柱身1223,且第二垫片134贴设于套接件123与下模座140之间,第二调节件133穿设于套接件123、第二垫片134和下模座140,以使套接件123相对柱身1223滑动。具体应用中,为了提高电池壳的位置度精度,在下模座140形成的第二凹槽141配设在套接件123,其中,第二垫片134套设在柱身1223,且第二垫片134贴设在套接件123与下模座140之间,第二调节件133穿设在套接件123、第二垫片134和下模座140上,从而通过第二调节件133调节套接件123相对柱身1223滑动,进而改善电池壳的位置度精度。
参照图2、图4和图7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套接件123包括第一区域1231和第二区域1232,第一区域1231和第二区域1232分别贴设有第二垫片134,通过调节第一区域1231对应的第二调节件133,以改变第一区域1231处的套接件123相对柱身1223发生位移;通过调节第二区域1232对应的第二调节件133,以改变第二区域1232处的套接件123相对柱身1223发生位移。具体应用中,为了可以更好调节套接件123相对柱身1223发生的位移量,套接件123的底部至少包括第一区域1231和第二区域1232,在第一区域1231和第二区域1232分别贴设有第二垫片134。通过调节第一区域1231对应的第二调节件133,可以改变第一区域1231处的套接件123相对柱身1223发生的位移,此时,第二区域1232处的套接件123相对柱身1223不动,这样,可以局部改变第一区域1231处的套接件123相对柱身1223发生的位移量;通过调节第二区域1232对应的第二调节件133,可以改变第二区域1232处的套接件123相对柱身1223发生的位移,此时,第二区域1232处的套接件123相对柱身1223不动,从而局部改变第二区域1232处的套接件123相对柱身1223发生的位移量,值得说明的,也可以同时分别调节第一区域1231对应的第二调节件133和第二区域1232对应的第二调节件133,从而同步调节第一区域1231和第二区域1232的套接件123相对柱身1223发生的位移。另外,可以理解的,套接件123还可以包括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贴设有第二垫片134,从而使得多处可以调节套接件123相对柱身1223发生的位移量。
参照图4-7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套接件123形成有至少四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图未示),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位于第一区域1231,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位于第二区域1232,第二调节件133穿设于第二连接孔,以使套接件123的局部或整体相对柱身1223滑动。具体应用中,为了提高电池壳的位置度的精度,套接件123形成有至少四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其中,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位于第一区域1231,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孔位于第二区域1232,通过第一区域1231内中的一个第二连接孔可以微调第一区域1231内的套接件123相对柱身1223的位移,通过第二区域1232内中的一个第二连接孔可以微调第二区域1232内的套接件123相对柱身1223的位移,这样可以通过第二连接孔实现局部微调套接件123相对柱身1223的滑动距离,从而提高电池壳位置度的精度。
参照图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动模120还包括第三模体124和第四模体125,调节组件130还包括第三调节件135,第三调节件135穿设于定模110和第三模体124,以调节第三模体124相对定模110的距离;套接件123形成有槽口1234,第四模体125镶嵌于槽口1234,第四模体125与第三模体124相对设置形成局部型腔。具体应用中,为了便于生产加工动模120,将动模120分成多块进行生产加工,其中,动模120的第三模体124和第四模体125相对设置,形成局部型腔,这部分型腔一般用于生产电池壳的耳部,由于电池壳的耳部是最容易发生变形的位置之一,因此,调节组件130还包括第三调节件135,第三调节件135穿设于定膜和第三模体124上,从而调节第三模体124相对第四模体125的距离,从而改变局部型腔的形状,进而可以根据电池壳耳部的变形来调节第三模体124相对第四模体125的距离,防止电池壳的耳部发生变形。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池壳模具100还包括上模座150,上模座150形成有六个间隔设置的进料口151,其中,当进料完成后,在两个对角处的进料口151处保压,另外四个进料口151关闭。具体应用中,进料口151形成于上模座150,且与型腔连通,通过六个间隔设置的进料口151同时向型腔注入液体塑胶,优先的,控制的进料的顺序为中间两个的进料口151打开2.5S进料填充部分型腔,然后其余的四个进料口151同时进料直至填满型腔,然后,选取其中对角处的两个进料口151同时保持型腔内的压力,其余四个进料口151关闭,直至电池壳成型,这样,有利于控制电池壳产品的变形量,从工艺的角度入手,一定程度上改善电池壳的平面度、轮廓度和位置度满足使用指标要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壳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模,所述定模形成有凹槽;
动模,所述动模包括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所述第二模体形成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套设所述第一模体,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的所述凹槽配合形成型腔,所述型腔用于生产电池壳;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件和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设于所述调节槽,且位于所述第一模体和所述第二模体之间,所述第一调节件穿设于所述第一模体、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模体,以使所述第一模体相对所述第二模体沿所述调节槽滑动;
所述第二模体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调节槽,每个所述调节槽配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模体,所述第一模体与所述凹槽形成局部所述型腔,通过调节所述第一模体相对所述定模的距离,以改变局部的所述型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体形成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调节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以使所述第一模体的局部或整体相对所述调节槽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壳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还包括套接件,所述套接件套设于所述第二模体的外侧,所述第二模体包括模头和柱身,所述柱身与所述模头相连,所述套接件套设于所述柱身,且抵接于所述模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壳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调节件和第二垫片,所述电池模具还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配设于所述套接件,所述第二垫片套设于所述柱身,且所述第二垫片贴设于所述套接件与所述下模座之间,所述第二调节件穿设于所述套接件、所述第二垫片和所述下模座,以使所述套接件相对所述柱身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壳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件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别贴设有所述第二垫片,通过调节第一区域对应的所述第二调节件,以改变所述第一区域处的所述套接件相对所述柱身发生位移;
和/或,通过调节第二区域对应的所述第二调节件,以改变所述第二区域处的所述套接件相对所述柱身发生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壳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件形成有至少四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连接孔,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一区域,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调节件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以使所述套接件的局部或整体相对所述柱身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壳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还包括第三模体,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三调节件,所述第三调节件穿设于所述定模和所述第三模体,以调节所述第三模体相对所述定模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壳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还包括第四模体,所述套接件形成有槽口,所述第四模体镶嵌于所述槽口,所述第四模体与所述第三模体相对设置形成局部所述型腔。
9.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壳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模具还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形成有六个间隔设置的进料口,其中,控制的进料的顺序为中间两个的进料口打开2.5S进料填充部分型腔,然后其余的四个进料口同时进料直至填满型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壳模具,其特征在于,进料完成后,在两个对角处的所述进料口处保压,另外四个所述进料口关闭。
CN202310159286.7A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电池壳模具 Pending CN1165125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9286.7A CN116512544A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电池壳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9286.7A CN116512544A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电池壳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12544A true CN116512544A (zh) 2023-08-01

Family

ID=87405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59286.7A Pending CN116512544A (zh) 2023-02-14 2023-02-14 一种电池壳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1254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9111B (zh) 薄壁矩形管复合绕弯成形模具
CN205326172U (zh) 双色注塑模具
CN107030942A (zh) 一种l型复合材料圆管成型工装
CN116512544A (zh) 一种电池壳模具
CN105798562A (zh) 无断差模具加工工艺
CN101537676A (zh) 模具及其调整方法
CN215544217U (zh) 一种微型电机壳的凹模型腔结构
CN1242860C (zh) 板材柔性多点曲面成形模具装置
CN215320253U (zh) 卡座注塑成型模具
CN204955285U (zh) 一种注塑模具分型面
CN210651601U (zh) 双色按键的注塑模具
CN104175496A (zh) 射出成型机模座构造
JP3137152U (ja) 光学部品射出成形金型
CN109895326B (zh) 一种电机安装座模具
CN210387010U (zh) 型材加工模具
CN108839305B (zh) 一种用于制作拉丝薄膜的模具、方法及拉丝薄膜
CN211679510U (zh) 一种前围成型切边模具装置
CN112172199A (zh) 一种超薄异形曲面壳体rtm模具一体式基准面定位结构设计方法
RU2302338C2 (ru) Пресс-форма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изделий из пластмасс
CN204773295U (zh) 模具的辅助成型组件及模具构造
CN210651577U (zh) 一种可改变尺寸、形状的模具
CN211814140U (zh) 用于电子产品的曲面玻璃、成型模具及热弯机
CN218701035U (zh) 用于组装座椅的靠背注塑冷却定型治具
CN212920527U (zh) 一种超薄异形曲面壳体rtm模具一体式基准面定位结构
CN219076649U (zh) 一种三等分圆柱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