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11780B - 托辊组焊装置以及夹持机构 - Google Patents

托辊组焊装置以及夹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11780B
CN116511780B CN202310806473.XA CN202310806473A CN116511780B CN 116511780 B CN116511780 B CN 116511780B CN 202310806473 A CN202310806473 A CN 202310806473A CN 116511780 B CN116511780 B CN 1165117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roller
sliding
assembly welding
ai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064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11780A (zh
Inventor
李斌
冯玉文
姜毅捷
孙海波
潘俊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He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He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He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Hex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0647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117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11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11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11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117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4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for holding or positioning work
    • B23K37/0426Fixtures for other work
    • B23K37/0435Clamps
    • B23K37/0443Ji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bile Manufacture Line, Endless Track Vehicle, Trail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托辊组焊装置以及夹持机构,属于托辊组装技术领域,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底座以及设置于固定底座上端面的夹持端,夹持端包括呈预定角度连接的两个斜板、以及分别滑动连接于两斜板的两个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斜板的连接块、设置于连接块底端的卡紧件。托辊组焊装置包括组焊机构、移动机构和夹持机构,组焊机构包括滑座、连接于滑座的至少两个支撑座、分别滑动连接于滑座两端的两个移动座;移动机构设置为两组,连接于所述滑座的侧端,包括垂直于滑座设置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本发明所提供的托辊组焊装置,能够实现对辊筒或辊轴的自动夹持和自动输送,从而实现托辊组焊作业中的自动上下料,提高作业的自动化程度。

Description

托辊组焊装置以及夹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托辊组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托辊组焊装置以及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托辊是一种机械设备,通常用于运输或流水线生产过程中的物品移动。托辊由辊轴和辊筒组合焊接而成,通常被安装在支架或框架上,形成一个滚动表面,以确保物品能够平稳地移动。托辊广泛应用于物流、制造业、航空航天等领域。
公开号为CN21779997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托辊自动组焊装置,属于托辊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端滑动连接有两移动座,两所述移动座之间留有焊接间隙,所述支架还设有位于两移动座之间的支撑座,所述移动座上端设有转动连接有三爪卡盘,所述移动座上端还设有位于焊接间隙内的焊枪。该装置通过设置支架、支撑座以及可滑动的两移动座对托辊的辊轴和辊筒进行定位,从而便于焊接。但是该装置存在两个问题,首先,辊轴和辊筒的中心对位需要人工进行,往往很难确保对位的精准度,其次,现有的设备难以实现自动化上下料,如果依靠人工或者吊装设备进行上下料,仍将制约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辊组焊装置以及夹持机构,能够在托辊组焊作业中对辊筒和辊轴进行夹持,实现自动上下料,并能够辅助进行辊轴、辊筒轴度的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上端面的夹持端,所述夹持端包括呈预定角度连接的两个斜板、以及分别滑动连接于两斜板的两个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斜板的连接块、设置于连接块底端的卡紧件。
作为优选方案,两斜板之间的角度不超过9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滑动驱动部,所述滑动驱动部用于控制两个夹持件同步滑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块的顶端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卡紧件,用于驱动所述卡紧件转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设置于其中一斜板内的第一气囊和设置于两斜板之间的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靠近两斜板的连接端,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连通,所述夹持件向靠近斜板连接端的方向滑动时,能够挤压第一气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紧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另一斜板内的第三气囊和设置于两斜板之间的第四气囊,所述第四气囊远离两斜板的连接端,所述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气囊的中部设有卡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连接于固定底座之上的旋转件和连接于旋转件输出端的升降件,所述夹持端连接于升降件的输出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托辊组焊装置的技术方案,包括组焊机构、移动机构和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夹持机构,组焊机构包括滑座、连接于滑座的至少两个支撑座、分别滑动连接于滑座两端的两个移动座,所述支撑座用于支撑辊筒,所述移动座用于支撑辊轴;移动机构设置为两组,连接于所述滑座的侧端,包括垂直于滑座设置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连接于移动机构的输出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垂直于第一直线驱动机构设置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连接于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所述夹持机构连接于第二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提供的托辊组焊装置,通过组焊机构配合移动机构和夹持机构,能够实现对辊筒或辊轴的自动夹持和自动输送,从而实现托辊组焊作业中的自动上下料,提升作业的自动化程度和上下料的效率;
2.夹持机构中通过设置两个呈角度连接的斜板以及滑动连接于两斜板的夹持件,能够对物料形成稳定的夹持;进一步通过夹紧组件的设置,能够对物料形成更为牢固稳定的卡紧;
3.通过滑动夹持件,使其分别匹配辊筒和辊轴,能够对辊筒和辊轴的同轴度进行检测,从而实现检测自动化,并进一步提升检测的精准度;
4.夹持机构中通过设置旋转件和升降件,使夹持端能够更为灵活的对接组焊机构;
5.移动机构中通过相互垂直设置的两个直线驱动机构,既能够带动两夹持机构向滑座的方向运动,也能够带动两夹持机构相向或反向运动,使其适应于不同长度的辊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托辊组焊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持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C-C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5中夹持端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检验辊筒和辊轴同轴时滚轮的移动轨迹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滚轮外周面和辊筒外周面贴合,并且两者的轴心线平行的状态结构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滑座;2、支撑座;21、第二滑块;22、支撑台;23、支架;24、升降台;25、支撑轮;26、升降驱动件;
3、移动座;31、第三滑块;32、移动台;33、驱动电机;34、支撑架;35、轴承座;
4、卡盘;51、第一直线驱动机构;52、第二直线驱动机构;6、旋转件;7、升降件;
8、夹持端;81、斜板;82、滑道;83、第一滑块;84、夹持件;85、齿轮组;86、第二电机;87、齿条;
841、卡紧件;842、转轴;843、第三电机;844、第四电机;845、环形凹槽;846、连接块;
9、第一气囊;10、第二气囊;11、卡槽;12、第三气囊;13、第四气囊;
14、辊轴;15、辊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夹持机构,用于在托辊组焊作业中,对辊筒15或辊轴14进行夹持,便于辊筒15或辊轴14的自动上料,本夹持机构不限于用于辊筒15或辊轴14夹持,也可用于其他柱形物体的夹持。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夹持机构需要固定于移动机构上,由移动机构带动夹持机构向靠近或远离托辊组焊工位的方向运动。
具体的,参见图2,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底座(图中未示出),以及设置于固定底座上端面的夹持端8。夹持端8包括两个斜板81,两个斜板81的一端连接、为连接端,另一端为开口端,且两斜板81之间设置为呈预定的角度,该角度不超过90°,以确保两斜板81之间能够给予的夹持效果。通过两个斜板81分别连接有夹持件84,夹持件84滑动连接于斜板81,且沿斜板81的长度方向滑动,即两夹持件84可以向靠近连接端的方向滑动,也可以向远离连接端的方向滑动。
对应的,两斜板81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滑道82,且夹持件84通过第一滑块83连接于滑道82之中。
结合图6,为提供第一滑块83滑动的驱动力,本实施例中,夹持机构还包括滑动驱动部,滑动驱动部用于控制两第一滑块83同步滑动。滑动驱动部包括固定连接于连接端的第二电机86,第二电机86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组85:即主动齿轮、和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通过驱动第二电机86能够带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同步转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呈上下分布,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分别啮合有齿条87,且两齿条87的设置方向与两斜板81的设置方向一致,两齿条87分别固定连接于对应侧的第一滑块83。
在使用时,驱动第二电机86,能够带动两齿条87同步运动,进而带动两第一滑块83和夹持件84同步滑动,从而使两个夹持件84沿着滑道82相互靠近而夹持辊轴14或辊筒15。并且该夹持方式还适用于不同直径的辊轴14,以及适用于不同直径的辊筒15。需要说明的是,两个齿条87需相互错开,从而使两者延伸时不会碰撞和干扰。
请参阅图3,夹持件84进一步包括连接块846以及设置于连接块846底端的卡紧件841,两卡紧件841配合卡合于物料的两侧面,确保对物料夹持牢固。卡紧件841通常采用带有一定弧度的结构,能较好的贴合柱形物料的表面,本实施例中,卡紧件841优选为成本低、且坚实耐用便于安装的滚轮结构。滚轮通过轮座连接于连接块846底端,上述第一滑块83连接于连接块846的侧面,通过两滚轮的配合,能够夹紧辊轴14或辊筒15。本实施例中,滚轮的外周面沿周向还设有环形凹槽845,通过该环形凹槽845设置,可以使滚轮和物料的接触面增多,可以更牢固的夹持物料。较佳的,于连接块846的顶端还连接有第三电机843,第三电机84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842,该转轴842转动连接于连接块846,转轴842的一端穿过连接块846、并连接于滚轮的轮座,通过第三电机843能够带动轮座转动,便于调整夹持件84的夹持状态。
结合图2和图6,为进一步确保夹持机构的夹紧力,防止物料脱离,本实施例中,夹持机构还包括夹紧组件。具体的,以第一滑块83为界限,滑道82分为第一分道和第二分道,所述第一分道位于第一滑块83和连接端之间,第二分道位于第一滑块83和开口端之间。夹紧组件包括设置于其中一斜板81第一分道中的第一气囊9、以及设置于两个斜板81之间的第二气囊10,第二气囊10贴合于连接端,且第一气囊9和第二气囊10连通。
通过该夹紧组件设置,在对柱形物料进行夹持时,可调节夹持件84的位置,使物料进入两个斜板81之间的间隙中,然后控制第一滑块83沿着滑道82相互靠近,同时第一滑块83挤压第一气囊9,使第二气囊10充气,从而对物料进行胀紧,并且使滚轮也卡紧物料,从而对物料形成更牢固稳定的夹持。
本夹持机构具有两种夹持方式:第一种即为上述的方式,在该方式中,柱形物料和两斜板81均垂直。此时,卡紧件841设置为滚轮结构,此时滚轮的轴心线和柱状物料的轴心线平行,通过转动滚轮,可拨动柱状物料转动。
第二种夹持方式为:由于夹持件84位于斜板81的同一侧,夹持件84相互靠近时,可仅通过两个夹持件84夹持柱状物料,此时,柱状物料横向设置于斜板81的边缘,且位于两个斜板81夹角平分线的位置。优选的,第二气囊10的一侧延伸出斜板81的间隙,且和夹持件84位于同一侧,第二气囊10的中部设置有卡槽11。夹持前,第二气囊10未膨胀,卡槽11的间隙较大,具体的夹持步骤为:移动斜板81,使其侧部贴合于柱状物料,并且柱状物料位于卡槽11中,当夹持件84相互靠近夹紧柱状物料时,第二气囊10膨胀,卡槽11可夹紧柱状物料,通过夹持件84和卡槽11可更稳固的夹紧柱状物料。并且该夹持方式的好处是,卡紧件841设置为滚轮结构时,可通过转动滚轮,从而使柱状物料轴向移动,例如,可将柱状物料插到卡盘中。
再次参见图6,当采用第一种夹持方式时,为进一步确保物料在两斜板81之间的稳定性,夹紧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另一斜板81第二分道中的第三气囊12、以及设置于两斜板81之间的第四气囊13,第四气囊13靠近开口端,第三气囊12和第四气囊13连通。第四气囊13呈坡状设置,其坡面朝向连接端,第四气囊13的坡状设置能够对物料形成阻挡,防止物料滑落。优选的,第四气囊13的坡面设置为波浪状,能够增加与物料表面的摩擦力,进一步保证了对物料的阻挡效果。
另一方面,在卸料时,夹持件84向开口端滑动少许,即可解除对物料的夹持作用,当夹持机构抽离时,物料挤压第四气囊13,通过第四气囊13和第三气囊12的配合,使物料可以轻松越过第四气囊13,从而便于卸料。
需要说明的是,夹紧组件中各气囊应采用防裂性能较好的材质,防止在外力挤压下破裂,优选为聚酞胺织物,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
参见图1,为进一步便于夹持状态的调整,使夹持机构能够更灵活的对接于托辊组焊工位,本实施例中,夹持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夹持端8转动的旋转件6和用于控制夹持端8升降的升降件7。旋转件6固定连接于固定底座之上,旋转件6构造为能够进行转动,并能够带动夹持端8转动,本实施例中,旋转件6设置为第一电机。升降件7连接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升降件7构造为能够进行升降运动,夹持端8连接于升降件7的输出端,通过升降件7带动夹持端8进行升降,本实施例中,升降件7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气缸、电动推杆等结构。
在进行托辊焊接时,需要先将辊轴14上料到卡盘4中,再将辊筒15上料到和辊轴14同轴的位置,此工序的难点在于如何检验辊筒15是否和辊轴14同轴,而本夹持机构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该检测:请参阅图9,在将辊筒15上料到预定位置时,使滚轮移动和辊轴14对齐位置,驱动两第一滑块83相互靠近,从而使两个滚轮相互靠近,并且每个滚轮相互靠近的距离为辊筒15和辊轴14的半径差L,若此时两滚轮的外周面能和辊轴14的表面贴合,则表明辊筒15和辊轴14对齐。依靠该检测方式,相对于人工检测,能够提高检测的效率,并确保同轴度检测的精准度。
需要说明的是,卡紧件841设置为滚轮结构的好处还在于,当滚轮结构通过第二种夹持方式将辊筒15上料后,移动滚轮结构,若辊筒15位置相应改变,则说明辊筒15位置是倾斜的。并且,当滚轮外周面和辊筒15外周面贴合,并且两者的轴心线平行(参见图10)时,滚轮可驱动辊筒15转动。由于焊枪的位置不变,在初次焊接时,只能在辊轴14和辊筒15的连接处产生一个焊点,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卡盘4驱动辊轴14转动,辊轴14带动辊筒15转动,从而焊接一圈,但是,当辊筒15的重量较大,并且只具有一个焊点时,这种驱动方式容易使焊点变形,甚至断裂。而本设置中,滚轮可驱动辊筒15和辊轴14同步移动,从而便于焊接。
参见图1,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机构,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托辊组焊装置,包括夹持机构、移动机构以及组焊机构。夹持机构即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夹持机构,组焊机构用于提供托辊组焊工位,夹持机构固定连接于移动机构,由移动机构带动夹持机构向靠近或远离组焊机构的方向运动,从而将辊轴14或辊筒15自动输送至组焊机构。
组焊机构包括滑座1,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座1上的两个支撑座2、以及滑动连接于滑座1两端的移动座3。两支撑座2需要间隔预定的距离,用于支撑辊筒15,且支撑座2的上端设有能升降的支撑端;移动座3用于支撑辊轴14,且移动座3构造为能够向靠近或远离支撑座2的方向往复运动,移动座3上转动连接有卡盘4,两卡盘4的轴心连线和两支撑座2轴心连线平行。
具体的,参见图7,支撑座2包括连接于滑座1的第二滑块21,第二滑块2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台22,通过支撑台22连接有支架23,支撑端设置于支架23之上。支撑端进一步包括升降台24和支撑轮25,第二滑块21卡接于所述滑座1上,并通过螺钉固定。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滑块21也可滑动连接于滑座1。支撑台22固定连接于第二滑块21上;所述支架23为倒U型架,固定连接于支撑台22的上端面;升降台24设置于支撑台22的上方,且通过导柱导套结构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架23;支撑轮25位于支撑台22上,且具有两个,辊筒15抵接于两支撑轮25之间。为使升降台24能够进行升降运动,本实施例中,支撑台22还连接有驱动升降台24进行升降运动的升降驱动件26,升降驱动件26的输出端连接于升降台24的底部,升降驱动件26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直线气缸、蜗轮蜗杆组件等驱动结构。在使用时,将辊筒15上料到两个支撑轮25之间,升降台24能够带动支撑轮25升降,从而调节辊筒15的高度。
参见图8,移动座3包括第三滑块31、移动台32、驱动电机33、支撑架34、 轴承座35。第三滑块31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座1上;所述移动台32固定连接于第三滑块31的上端。驱动电机33固定连接于滑座1的端部,且驱动电机3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和移动台32的底端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架34固定连接于移动台32上,支撑架34的上端设有两个轴承座35,轴承座35中部设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座35固定连接,轴承的内圈固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与卡盘4相连,通过转动轴的设置为卡盘4和辊轴14的转动提供支持,便于对辊轴14和辊筒15之间进行组焊。本实施例中,卡盘4优选为三爪卡盘。
在使用时,驱动电机33带动丝杆转动,使移动台32和第三滑块31沿着滑座1滑动,从而带动卡盘4上的辊轴14和辊筒15对接。
结合图4和图5,移动机构设置为两组,分别固定连接于滑座1的侧端,移动机构用于驱动夹持机构运动。移动机构包括垂直于滑座1设置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51,夹持机构固定连接于第一直线驱动机构51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直线驱动机构51能够带动夹持机构向靠近或远离滑座1的方向往复运动。第一直线驱动机构51可以采用包括但不限于直线电机、滚珠丝杠等驱动形式。可以理解的是,当夹持机构与移动机构配合时,移动机构可视为夹持机构的固定底座。较佳的,为使本装置适应于不同长度的辊筒15,本实施例中,移动机构还包括垂直于第一直线驱动机构51设置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52,第二直线驱动机构52的设置方向平行于滑座1的轴向,第二直线驱动机构52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直线驱动机构51输出端的导轨、以及滑动连接于导轨的滑槽,夹持机构固定连接于滑槽之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直线驱动机构52也可以采用如直线电机、滚珠丝杠等驱动形式。通过移动机构能够带动两夹持机构向靠近于滑座1的方向运动,将夹持的辊筒15或辊轴14运输至组焊机构,也能够带动两夹持机构相向或反向运动,以对两夹持机构之间的距离微调,使其适应于不同长度的辊筒15。
在使用时,夹持机构夹住辊轴14,通过移动机构驱动使夹持机构移动,从而使辊轴14移动到和卡盘4同轴的位置,然后移动座3带动卡盘4移动,从而使辊轴14进入卡盘4中并被卡紧。或者还可以通过第二直线驱动机构52控制将辊轴14送入卡盘4中。还可以通过夹持机构夹住辊筒15,通过移动机构将辊筒15送到支撑端上,从而完成辊轴14或辊筒15的上料。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3,轮座的一端设置有第四电机844,第四电机844的输出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轮座,且第四电机84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于滚轮,而通过第三电机843能够调整轮座的角度,当滚轮夹住辊轴14或辊筒15时,第四电机844可以驱动滚轮转动,通过滚轮不同的夹持角度,既可以拨动辊轴14移动、调节辊轴14插入卡盘4的深度,也可以拨动辊筒15转动,便于转动焊接。
通过移动机构还可将组焊完成的托辊卸料,具体参照辊筒15上料的过程。通过该装置,可以实现辊筒15或辊轴14的自动上料、以及托辊的自动卸料,从而提高了托辊组焊作业的自动化程度以及上下料的效率。
为便于理解,将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步骤一,夹持端8夹住辊轴14,移动机构作用使夹持端8移动,从而使辊轴14移动到和卡盘4同轴的位置,然后通过移动机构将辊轴14送入卡盘4中,或者使移动座3带动卡盘4移动,从而使辊轴14进入卡盘4中并被卡紧;
步骤二,通过夹持端8夹住辊筒15,通过移动机构中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51和夹持机构中的升降件7配合,将辊筒15送到支撑端上,完成辊轴14和辊筒15的上料;
步骤三,移动座3带动辊轴14向中心移动,移动至靠近辊筒15的位置;
步骤四,同轴度检测,辊筒15上料到预定位置时,使滚轮移动至和辊轴14对齐位置,驱动两第一滑块83相互靠近,从而使两个滚轮相互靠近,并且每个滚轮相互靠近的距离为辊筒15和辊轴14的半径差L,通过两滚轮的外周面能否和辊轴14的表面贴合进行同轴度的判断,并根据检测情况进行辊筒15或辊轴14位置的微调;
步骤五,同轴度调整完成后,将辊轴14伸入辊筒15内,辊轴14到达预定位置后,焊枪沿辊筒15和辊轴14连接处焊接,焊接完成后,卡盘4打开,移动座3移动到初始位置,托辊组焊完毕。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2)

1.一种托辊组焊装置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种托辊组焊装置,托辊组焊装置包括:组焊机构,包括滑座(1)、连接于滑座(1)的至少两个支撑座(2)、分别滑动连接于滑座(1)两端的两个移动座(3),所述支撑座(2)用于支撑辊筒(15),所述移动座(3)用于支撑辊轴(14),移动座(3)上转动连接有卡盘(4),两卡盘(4)的轴心连线和两支撑座(2)轴心连线平行;移动机构,设置为两组,连接于所述滑座(1)的侧端,包括垂直于滑座(1)设置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51);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固定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上端面的夹持端(8),所述夹持端(8)包括呈预定角度连接的两个斜板(81)、以及分别滑动连接于两斜板(81)的两个夹持件(84),所述夹持件(84)包括滑动连接于斜板(81)的连接块(846)、设置于连接块(846)底端的卡紧件(841),卡紧件(841)设置为滚轮,夹持机构还包括滑动驱动部,所述滑动驱动部用于控制两个夹持件(84)同步滑动,连接块(846)的顶端连接有第三电机(843),所述第三电机(843)的输出端通过转轴(842)连接所述卡紧件(841),用于驱动所述卡紧件(841)转动,夹持机构还包括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设置于其中一斜板(81)内的第一气囊(9)和设置于两斜板(81)之间的第二气囊(10),所述第二气囊(10)靠近两斜板(81)的连接端,所述第一气囊(9)和第二气囊(10)连通,所述夹持件(84)向靠近斜板(81)连接端的方向滑动时,能够挤压第一气囊(9),夹紧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另一斜板(81)内的第三气囊(12)和设置于两斜板(81)之间的第四气囊(13),所述第四气囊(13)远离两斜板(81)的连接端,所述第三气囊(12)和第四气囊(13)连通,所述第二气囊(10)的中部设有卡槽(11),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连接于固定底座之上的旋转件(6)和连接于旋转件(6)输出端的升降件(7),所述夹持端(8)连接于升降件(7)的输出端;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垂直于第一直线驱动机构(51)设置的第二直线驱动机构(52),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52)连接于第一直线驱动机构(51)的输出端,所述夹持机构连接于第二直线驱动机构(52)的输出端,
托辊组焊装置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夹持端(8)夹住辊轴(14),移动机构作用使夹持端(8)移动,从而使辊轴(14)移动到和卡盘(4)同轴的位置,然后通过移动机构将辊轴(14)送入卡盘(4)中,或者使移动座(3)带动卡盘(4)移动,从而使辊轴(14)进入卡盘(4)中并被卡紧;步骤二,通过夹持端(8)夹住辊筒(15),通过移动机构中的第一直线驱动机构(51)和夹持机构中的升降件(7)配合,将辊筒(15)送到支撑端上,完成辊轴(14)和辊筒(15)的上料;步骤三,移动座(3)带动辊轴(14)向中心移动,移动至靠近辊筒(15)的位置;步骤四,同轴度检测,辊筒(15)上料到预定位置时,使滚轮移动至和辊轴(14)对齐位置,驱动两第一滑块(83)相互靠近,从而使两个滚轮相互靠近,并且每个滚轮相互靠近的距离为辊筒(15)和辊轴(14)的半径差L,通过两滚轮的外周面能否和辊轴(14)的表面贴合进行同轴度的判断,并根据检测情况进行辊筒(15)或辊轴(14)位置的微调;步骤五,同轴度调整完成后,将辊轴(14)伸入辊筒(15)内,辊轴(14)到达预定位置后,焊枪沿辊筒(15)和辊轴(14)连接处焊接,焊接完成后,卡盘(4)打开,移动座(3)移动到初始位置,托辊组焊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辊组焊装置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斜板(81)之间的角度不超过90°。
CN202310806473.XA 2023-07-04 2023-07-04 托辊组焊装置以及夹持机构 Active CN1165117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06473.XA CN116511780B (zh) 2023-07-04 2023-07-04 托辊组焊装置以及夹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06473.XA CN116511780B (zh) 2023-07-04 2023-07-04 托辊组焊装置以及夹持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11780A CN116511780A (zh) 2023-08-01
CN116511780B true CN116511780B (zh) 2023-09-05

Family

ID=87401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06473.XA Active CN116511780B (zh) 2023-07-04 2023-07-04 托辊组焊装置以及夹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11780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9888U (ja) * 1991-07-22 1993-02-09 新キヤタピラー三菱株式会社 ハンドリング装置
CN103009082A (zh) * 2012-12-05 2013-04-03 重庆市南川区富民科技推广中心 摆动压紧夹具
CN104385183A (zh) * 2014-11-11 2015-03-04 重庆山能仪表有限公司 带斜楔面的夹紧装置
CN206241600U (zh) * 2016-11-09 2017-06-1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压装机械手抓手机构
CN107214467A (zh) * 2017-07-04 2017-09-29 苏州市合叶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不规则形状管道的柔性夹具
CN108130588A (zh) * 2018-01-30 2018-06-08 蒋驰叶 一种应用于激光模板的抛光夹具
CN210024699U (zh) * 2019-05-14 2020-02-07 威海麦特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卧式双端面磨床用无芯自动装夹机构
CN111872615A (zh) * 2020-08-04 2020-11-03 四川皇龙智能破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辊筒镶块焊接装置及其方法
CN114178773A (zh) * 2021-12-30 2022-03-15 江苏长风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多种型号塔筒进行固定的支架装置
CN217799976U (zh) * 2022-08-04 2022-11-15 烟台核信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托辊自动组焊装置
CN218225355U (zh) * 2021-11-10 2023-01-06 石家庄创峻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管的焊接夹具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9888U (ja) * 1991-07-22 1993-02-09 新キヤタピラー三菱株式会社 ハンドリング装置
CN103009082A (zh) * 2012-12-05 2013-04-03 重庆市南川区富民科技推广中心 摆动压紧夹具
CN104385183A (zh) * 2014-11-11 2015-03-04 重庆山能仪表有限公司 带斜楔面的夹紧装置
CN206241600U (zh) * 2016-11-09 2017-06-1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压装机械手抓手机构
CN107214467A (zh) * 2017-07-04 2017-09-29 苏州市合叶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不规则形状管道的柔性夹具
CN108130588A (zh) * 2018-01-30 2018-06-08 蒋驰叶 一种应用于激光模板的抛光夹具
CN210024699U (zh) * 2019-05-14 2020-02-07 威海麦特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卧式双端面磨床用无芯自动装夹机构
CN111872615A (zh) * 2020-08-04 2020-11-03 四川皇龙智能破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辊筒镶块焊接装置及其方法
CN218225355U (zh) * 2021-11-10 2023-01-06 石家庄创峻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管的焊接夹具
CN114178773A (zh) * 2021-12-30 2022-03-15 江苏长风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多种型号塔筒进行固定的支架装置
CN217799976U (zh) * 2022-08-04 2022-11-15 烟台核信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托辊自动组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11780A (zh)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73400B (zh) 罐式容器装配台及装配方法
US5924545A (en) Rotatable shuttle transfer unit
CN108001999A (zh) 一种板材的自动上料机
CN215967133U (zh) 一种片式标准节机器人焊接生产线
CN116511780B (zh) 托辊组焊装置以及夹持机构
CN116511835A (zh) 筒体自动加工系统、筒体加工方法以及筒体自动加工工艺
CN113399921B (zh) 一种腹杆圆盘上料焊接装置
CN112958933B (zh) 车身自动化焊接生产线
CN112916745B (zh) 一种钢管套环滚压机
CN108608212B (zh) 一种汽车用管体深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
CN216607697U (zh) 一种压路机激振器焊接生产线
CN211563739U (zh) 一种车轮摆差检测线
CN113001234A (zh) 机床加工材料可升降搬运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CN213161967U (zh) 滚子视觉检测生产线
CN218808791U (zh) 一种适用于汽车部件工装夹具生产的存储装置
CN211939575U (zh) 自动焊接系统
CN219328442U (zh) 一种方便快速夹持限位的工件检测装置
CN219566772U (zh) 一种进料推手机的夹持机构
CN111408839B (zh) 焊接设备
CN214455036U (zh) 镀膜翻转装置
CN212444117U (zh) 一种集成型钢生产线
CN219408181U (zh) 一种配变变压器铁芯翻转机
CN113911720B (zh) 一种物料搬运机构
CN117505928B (zh) 一种轧辊加工用中心镗孔机床
CN112303134B (zh) 一种汽车离合器轴承的生产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