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11003A - 匀流组件和涂布烘箱 - Google Patents

匀流组件和涂布烘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11003A
CN116511003A CN202310789666.9A CN202310789666A CN116511003A CN 116511003 A CN116511003 A CN 116511003A CN 202310789666 A CN202310789666 A CN 202310789666A CN 116511003 A CN116511003 A CN 1165110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air
assembly
plate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896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511003B (zh
Inventor
邹海天
丁桐桐
王德才
肖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mson Laser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mson Laser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mson Laser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mson Laser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8966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5110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6511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11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511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110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4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gases
    • B05D3/0406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gases the gas being air
    • B05D3/0413Heating with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2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baking
    • B05D3/0254After-treatment
    • B05D3/0272After-treatment with ove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71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involving thermal treatment, e.g. firing, sintering, backing particulate active material, thermal decomposition, pyrolys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匀流组件和涂布烘箱。本申请所述的匀流组件包括导流罩、均流板和多个导流板。导流罩设置有入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与风刀连通;均流板设置在入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均流板上设置有多个气孔,多个气孔用于使得穿过均流板的气流均匀地流入风刀中;多个导流板沿均流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位于入风口和均流板之间,使得从入风口进入的气流均匀地流向均流板。本申请所述的匀流组件在入风口和出风口之间设置均流板,使各出风口的气流流速趋于相同,以均匀出风,在入风口和均流板之间设置导流板,使气流到达均流板各位置时流速趋于相同,提升均流板的均流作用。

Description

匀流组件和涂布烘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极片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匀流组件和涂布烘箱。
背景技术
锂电池的涂布极片需要通过烘烤成型才能投入使用。传统的涂布烘箱设置有风室,风室与风刀连通。空气经过加热后从入风口进入风室内,在风室内进行匀流,然后经风刀的狭缝向极片吹出,对极片进行烘烤。然而,为了提高烘烤效率和烘烤效果,风刀需要在沿极片的传送方向上设置多个,因此,各风刀与入风口之间的距离不一,热空气进入各风刀时必然会具有不同的流速,导致各风刀吹出的热风不能对极片提供均匀的烘烤效果,最终影响极片成型的质量。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涂布烘箱中各风刀获得的气流流速不均,导致烘烤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匀流组件。
一种匀流组件,所述匀流组件用于向风刀均匀供风,所述匀流组件包括:
导流罩,所述导流罩设置有入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刀连通;
均流板,所述均流板设置在所述入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均流板上设置有多个气孔,所述多个气孔用于使得穿过所述均流板的气流均匀地流入多个风刀;
多个导流板,所述多个导流板沿所述均流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入风口和所述均流板之间,所述多个导流板用于使得从所述入风口进入的气流均匀地流向所述均流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的与所述均流板相对的侧壁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均与所述均流板呈夹角设置,且距离所述入风口较远的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均流板的夹角,大于距离所述入风口较近的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均流板的夹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气孔均匀分布,沿所述均流板向远离所述入风口的方向,所述气孔的孔径逐渐增大,且孔密度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均流板背向所述导流罩一侧的多个分流罩,多个分流罩沿所述均流板并排设置,且均通过所述气孔与所述导流罩相连通,每个分流罩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接口,所述接口用于连通所述风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分流罩的相邻接的两个所述接口用于连通同一个所述风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流罩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分流罩的两个内侧壁上,且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位于同一平面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流罩包括多组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多组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均沿所述分流罩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沿所述分流罩远离均流板的方向,位于同一平面内的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方面,一种涂布烘箱,包括匀风装置,所述匀风装置包括上述的匀流组件以及多个风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用于供极片穿过;还包括供热组件,所述供热组件与所述匀流组件的入风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内水平地设置有隔层,所述箱体的顶壁与所述隔层形成第一烘烤空间,所述箱体的底壁与所述隔层形成第二烘烤空间;所述匀风装置包括第一匀风装置和第二匀风装置,所述供热组件包括第一供热组件和第二供热组件;所述第一烘烤空间与所述第一匀风装置和第一供热组件对应,所述第二烘烤空间与所述第二匀风装置和所述第二供热组件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涂布烘箱包括热辐射件,所述热辐射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辐射件包括电阻加热板,所述电阻加热板设置电阻丝,所述电阻丝呈多个首尾相连的“S”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热组件包括热交换器。
本申请所述的匀流组件的优点如下:
通过在入风口和出风口之间设置均流板,使得气流经过均流板的均流作用后能更均匀地进入出风口,进而能为风刀均匀分配气流;通过在入风口和均流板之间设置多个导流板,使气流在到达均流板各个位置时流速均相对接近,进一步提高均流板的均匀分配作用。
本申请所述的涂布烘箱的优点如下:
通过设置匀风装置,使得在涂布烘箱内向极片各处吹出的气流的风速更均匀,提升烘烤效果,进而提高极片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匀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匀流组件其中半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均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涂布烘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涂布烘箱的剖面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涂布烘箱在图5中A-A位置的剖面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阻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涂布烘箱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附图示例说明:
100、匀流组件;110、导流罩;111、第一斜面;112、第二斜面;113、入风口;120、均流板;121、气孔;130、导流板;140、分流罩;141、第一隔板;142、第二隔板;200、风刀;300、箱体;310、隔层;320、第一烘烤空间;330、第二烘烤空间;400、副箱;500、供热组件;510、热交换器;520、新风单元;530、排风单元;600、极片;700、托辊;800、热辐射件;810、电阻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背景技术中所述,传统的涂布烘箱的箱体各风刀流出的风速不一致,导致每个风刀对极片的烘烤效果不一,降低极片的成型质量,最终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因此,本申请提供以下所述的匀流组件。
同时参阅图1至图3,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匀流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该实施例中匀流组件100半侧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匀流组件100,包括导流罩110、均流板120和多个导流板130。其中,导流罩110设置有入风口113和出风口,出风口与风刀200连通;均流板120设置在入风口113和出风口之间,均流板120上设置有多个气孔121,多个气孔121用于使得穿过均流板120的气流均匀地流入多个风刀200;多个导流板130沿均流板1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位于入风口113和均流板120之间,多个导流板130用于使得从入风口113进入的气流均匀地流向均流板120。
具体来说,导流罩110呈对称的长条形,入风口113开设在导流罩110中心对称线上,出风口设置有多个,来分别连通多个风刀200,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设置有5个,共连通10个风刀200。均流板120呈长方形,均流板120沿导流罩11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靠近5个出风口的一侧,使得均流板120覆盖在入风口113和多个出风口之间的连通路线上,均流板120上设置有多个具有均流作用的气孔121,因此,当气流从入风口113流向出风口,必定会从均流板120上的气孔121通过,产生均流作用。由于导流罩110的入风口113距离导流罩110长度方向的远端部距离过远,气流以自由流动的方式到达远端部时风速明显降低,造成到达均流板120上的气流流速不均,因此,将导流板130设置在入风口113和均流板12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导流板130共有6个,6个导流板130对称设置,导流板130靠近均流板120的一端均向均流板120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弯折,使得气流被导向均流板120长度方向的两侧,进而气流到达均流板120时更均匀,均流板120得以产生更显著的均流作用。
本申请所提供的匀流组件100与风刀200连通,导流罩110内设置有多个导流板130和均流板120,均流板120使得气流更均匀地流动至整个均流板120上,均流板120则使得气流均匀分配至各个出风口,因此气流可以更均匀地进入风刀200中,提升风刀200出风的均匀性。
气流在导流罩110内流动时,由于均流板120的中部距离入风口113较近,因此均流板120中部获得的风速较大,而均流板120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距离入风口113较远,因此均流板120两侧获得的风速较小。继续参考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气流进入导流罩110后更均匀地流动至均流板120上,导流罩110的与均流板120相对的侧壁包括多个斜面,多个斜面与均流板120呈夹角设置,且距离入风口113较远的斜面与均流板120所成的夹角大于距离入风口113较近的斜面与均流板120所成的夹角。具体地,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导流罩110两个侧壁对称设置,每个侧壁各对称地设置有两个斜面,以其中一个侧壁为例,该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斜面111和第二斜面112,其中第一斜面111距离入风口113较近,与均流板120所成的夹角较小,因此,气流沿着第一斜面111流向均流板120对应的区域时,气流流速相对较缓;而第二斜面112距离入风口113较远,与均流板120所成的夹角较大,因此,气流沿着第二斜面112流向均流板120对应的区域时,气流流速得到弥补,流速相对增加。第二斜面112与第一斜面111相比,第二斜面112更靠近均流板120沿长度方向的边缘侧,第二斜面112与均流板120所形成的较大夹角能对风速进行弥补。因此,在导流罩110的侧壁设置不同斜率的斜面可以使得均流板120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获得较大程度的风速弥补,使得均流板120两侧获得的风速与均流板120中间获得的风速的差速缩小,能进一步使气流到达均流板120时更均匀。
参考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均流板120上的多个气孔121均匀分布,在沿均流板120远离入风口113的方向上,气孔121孔径逐渐增大,且孔密度逐渐减小。这里的孔密度指单位面积内的孔的数量。示例性地,均流板120上设置有五个分区,每一分区对应两个风刀200,在中间的分区上,均流板120的气孔121孔径最小,孔密度最大,从中间的分区至均流板120边缘侧的分区,孔径逐渐增大,孔密度逐渐减小。显然,孔径越小,对气流的阻碍作用越明显,因此,到达均流板120中部的流速较快的气流受较大的阻碍作用,到达均流板120两侧的流速较慢的气流受较小的阻碍作用,气流在穿过均流板120后,中间与两侧的气流流速趋近,即到达各个出风口的气体流速大致相同,气流能更均匀地流入各个风刀200中。
重新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所述的匀流组件100还包括多个分流罩140,多个分流罩140位于均流板120背向导流罩110的一侧,且沿均流板120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分流罩140通过气孔121与导流罩110连通,每个分流罩140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接口,接口用于连通风刀200。示例性地,每个分流罩140呈长方体型,与风刀200长度相同,每个分流罩140的两个接口均与一个风刀200连通,且两个风刀200对称地设置在分流罩140的两侧。气体经均流板120从出风口进入分流罩140后,对称地流向设置在两侧的风刀200,使两个风刀200获得相同流速的气流。
继续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流罩140包括第一隔板141和第二隔板142,第一隔板141和第二隔板142对应地设置在分流罩140的两个内侧壁上,且第一隔板141和第二隔板142位于同一平面内。在分流罩140两个内侧壁设置第一隔板141和第二隔板142,两个隔板将分流罩140分为两个流区,增强分流罩140内的对流效果,对风刀200的出风效果更好。
继续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流罩140包括多组对应设置的第一隔板141和第二隔板142,多个第一隔板141沿分流罩14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隔板142沿分流罩14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沿分流罩140远离均流板120的方向上,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一隔板141和第二隔板142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显然,第一隔板141和第二隔板142的距离越小,气流通过时风速越大。而气流从出风口进入分流罩140后,气流沿分流罩140长度方向流动,距离出风口越远,风速越是减缓。因此,在分流罩140远离均流板120也即远离出风口的一侧,由于第一隔板141和第二隔板142间距较小,风速得到弥补,使得沿分流罩140长度方向上各处的风速较为均匀,气流得以较为均匀地进入风刀200中,使得从风刀200流出的气流也较为均匀。
参考图4至图5,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涂布烘箱,包括匀风装置,匀风装置包括之前所述的匀流组件100以及多个风刀200,匀风装置能为涂布烘箱更均匀地提供热风,以产生更好的烘烤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所提供的涂布烘箱还包括箱体300以及供热组件500。极片600从箱体300内穿过,进行烘烤;供热组件500与匀风装置连通,也就是说,供热组件500与匀流组件100的入风口113连通,向匀流组件100内通入热风,匀流组件100与多个风刀200连通,将热风均匀地通入多个风刀200中。
具体地,箱体300呈长方体型,在箱体300长侧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副箱400,副箱400的副箱400的底面和顶面与箱体300的底面和顶面分别近似位于同一平面内。在箱体300和副箱400底部共同构成的底面上,四个角位分别设置有支脚,以将箱体300和副箱400水平地支撑在地面或机架大板上。供热组件500设置在副箱400上,匀风装置设置在副箱400和箱体300内,连通供热组件500。在箱体300内,风刀200呈长条形,多个风刀200相互平行地沿箱体300的宽度方向设置,每两个相邻风刀200之间的距离相同,多个风刀200均匀地设置在极片600的上方,使得风刀200吹出的热风可完整地覆盖箱体300内的极片600。显然,极片600平行于箱体300的顶壁和底壁地穿过箱体300。
参考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烘烤效率,在箱体300内设置有隔层310,该隔层310水平设置在箱体300的中部,将箱体300内部空间一分为二。箱体300的顶壁与隔层310形成第一烘烤空间320,箱体300的底壁与隔层310形成第二烘烤空间330。供热组件500包括第一供热组件500和第二供热组件500,第一供热组件500设置在箱体300和副箱400的顶部,第二供热组件500设置在箱体300和副箱400的底部,且第一供热组件500和第二供热组件500分设在两侧,匀风装置包括第一匀风装置和第二匀风装置,第一供热组件500与第一匀风装置连通,第二供热组件500与第二匀风装置连通。第一匀风装置与第一烘烤空间320对应,第二匀风装置与第二烘烤空间330对应。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图6中所示的匀流组件100为另一些实施例中的形式,在这些实施例中,为了与供热组件500配合连通,导流罩110的入风口113开设在沿导流罩110长度方向的一侧,而不是中间,两个导流板130向导流罩110长度方向的远端延伸,将气流导向导流罩110长度方向的远端,达到匀流效果。均流板120在图6中未示出。气流经均流板120到达出风口后进入分流罩140内,每个分流罩140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接口,每个接口连通一个风刀200,均匀出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流罩140的接口还可以和风刀200存在以下的连通方式:相邻的分流罩140的相邻接的两个接口用于连接同一个风刀200,使得在保证气流均匀性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每个风刀200的出风量。这样,单个风刀200可提供更大的出风量,使得涂布烘箱可适应更多的烘烤需求,提高涂布烘箱的兼容性。
第一烘烤空间320和第二烘烤空间330可同时或分别进行烘烤,提高烘烤效率。示例性地,极片600先进入第二烘烤空间330中,对极片600的一个面进行烘烤,极片600移出第二烘烤空间330后经箱体300外的传送辊(图未示)改变方向,使得极片600向上然后向箱体300一侧弯曲折返,从极片600移出第二烘烤空间330的一侧进入箱体300的第一烘烤空间320内,并穿过第一烘烤空间320,对极片600的另一个面进行烘烤。在箱体300内设置隔层310形成第一烘烤空间320和第二烘烤空间330,使得极片600在一次折返移动的过程中对两个面均可以进行烘烤,大幅提高烘烤效率,以提高生产效率。
继续参考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所述的涂布烘箱还包括托辊700和热辐射件800。显然,箱体300内设置有多个托辊700和多个热辐射件800,多个托辊700均设置在极片600背离风刀200的一侧,且多个托辊700的设置在同一高度上,每个托辊700对应一个风刀200,设置托辊700使得极片600可以在多个托辊700的配合转动下在烘烤空间内移动。每两个相邻的托辊700之间设置有热辐射件800,因此,极片600在烘烤空间内移动时,相邻两个风刀200之间的热辐射件800对极片600附近进行辐射加热,使风刀200之间的区域升温更快,相邻的风刀200之间区域的温度更均匀,提升烘烤效果。第一烘烤空间320内的托辊700由一套PLC控制系统控制,使各托辊700的转速一致,极片600在第一烘烤空间320内的工作通道可匀速、平滑地移动,减少磨损。第二烘烤空间330内的托辊700由另一套PLC控制系统控制,使各托辊700转速一致,极片600在第二烘烤空间330的工作通道内也能匀速、平滑地移动,减少磨损。由于两个工作空间内的托辊700由两套PLC控制系统分别控制,因此可以分别控制两个工作空间内托辊700的转速,调整极片600在两个空间内的移动速度,以根据生产需要灵活调整极片600在两个工作空间内的烘烤时间。
热辐射件800可以是红外加热板、电阻加热板等,参考图7,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热辐射件800选用电阻加热板,电阻加热板中的电阻丝810呈多个首尾相连的“S”形,这种设计一方面使得电阻丝810在电阻加热板内分布更均匀,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电阻丝810的分布密度,升温效果更好。
参考图4、图5和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热组件500包括热交换器510,热交换器510设置在箱体300和副箱400上。供热组件500还包括新风单元520和排风单元530,热交换器510与排风单元530连接,使得高温的排风中部分热量能在热交换器510中回收;同时,热交换器510还和新风单元520连接,将从排风中回收的热量用于对新风加热。因此,由于热交换器510为加热新风提供了部分热量,对新风进行加热所需的热量得以减少,降低能耗,进而降低了极片600的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匀流组件(100),所述匀流组件(100)用于向风刀(200)均匀供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流组件(100)包括:
导流罩(110),所述导流罩(110)设置有入风口(113)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刀(200)连通;
均流板(120),所述均流板(120)设置在所述入风口(113)和所述出风口之间,所述均流板(120)上设置有多个气孔(121),所述多个气孔(121)用于使得穿过所述均流板(120)的气流均匀地流入多个风刀(200);
多个导流板(130),所述多个导流板(130)沿所述均流板(1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入风口(113)和所述均流板(120)之间,所述多个导流板(130)用于使得从所述入风口(113)进入的气流均匀地流向所述均流板(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匀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110)的与所述均流板(120)相对的侧壁包括第一斜面(111)和第二斜面(112),所述第一斜面(111)和所述第二斜面(112)均与所述均流板(120)呈夹角设置,且距离所述入风口(113)较远的所述第二斜面(112)与所述均流板(120)的夹角,大于距离所述入风口(113)较近的所述第一斜面(111)与所述均流板(120)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匀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气孔(121)均匀分布,沿所述均流板(120)向远离所述入风口(113)的方向,所述气孔(121)的孔径逐渐增大,且孔密度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匀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均流板(120)背向所述导流罩(110)一侧的多个分流罩(140),多个分流罩(140)沿所述均流板(120)并排设置,且均通过所述气孔(121)与所述导流罩(110)相连通,每个分流罩(140)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接口,所述接口用于连通所述风刀(2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匀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分流罩(140)的相邻接的两个所述接口用于连通同一个所述风刀(20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匀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罩(140)包括第一隔板(141)和第二隔板(142),所述第一隔板(141)和所述第二隔板(142)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分流罩(140)的两个内侧壁上,且所述第一隔板(141)和所述第二隔板(142)位于同一平面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匀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罩(140)包括多组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隔板(141)和所述第二隔板(142),多组所述第一隔板(141)和所述第二隔板(142)均沿所述分流罩(14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沿所述分流罩(140)远离均流板(120)的方向,位于同一平面内的所述第一隔板(141)和所述第二隔板(142)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8.一种涂布烘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匀风装置,所述匀风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匀流组件(100)以及多个风刀(2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涂布烘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300),所述箱体(300)用于供极片(600)穿过;还包括供热组件(500),所述供热组件(500)与所述匀流组件(100)的入风口(113)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涂布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00)内水平地设置有隔层(310),所述箱体(300)的顶壁与所述隔层(310)形成第一烘烤空间(320),所述箱体(300)的底壁与所述隔层(310)形成第二烘烤空间(330);所述匀风装置包括第一匀风装置和第二匀风装置,所述供热组件(500)包括第一供热组件和第二供热组件;所述第一烘烤空间(320)与所述第一匀风装置和第一供热组件对应,所述第二烘烤空间(330)与所述第二匀风装置和所述第二供热组件对应。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涂布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烘箱还包括热辐射件(800),所述热辐射件(800)设置在所述箱体(300)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涂布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辐射件(800)包括电阻加热板,所述电阻加热板设置电阻丝(810),所述电阻丝(810)呈多个首尾相连的“S”形。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一项所述的涂布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组件包括热交换器(510)。
CN202310789666.9A 2023-06-30 2023-06-30 匀流组件和涂布烘箱 Active CN1165110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9666.9A CN116511003B (zh) 2023-06-30 2023-06-30 匀流组件和涂布烘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89666.9A CN116511003B (zh) 2023-06-30 2023-06-30 匀流组件和涂布烘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11003A true CN116511003A (zh) 2023-08-01
CN116511003B CN116511003B (zh) 2023-09-29

Family

ID=87401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89666.9A Active CN116511003B (zh) 2023-06-30 2023-06-30 匀流组件和涂布烘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1100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0222A (zh) * 2018-06-27 2018-09-28 中山松德新材料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涂布机风箱风嘴结构
CN211887722U (zh) * 2020-02-28 2020-11-10 北京金印联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油墨涂布机
CN217083251U (zh) * 2022-02-15 2022-07-29 江苏九昊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烘炉渐变式网孔匀风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0222A (zh) * 2018-06-27 2018-09-28 中山松德新材料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涂布机风箱风嘴结构
CN211887722U (zh) * 2020-02-28 2020-11-10 北京金印联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油墨涂布机
CN217083251U (zh) * 2022-02-15 2022-07-29 江苏九昊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烘炉渐变式网孔匀风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11003B (zh) 2023-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20811U (zh) 烤箱
CN109453973B (zh) 一种送风装置
US20110083657A1 (en) Oven air flow arrangement
EP2309897B1 (en) Display unit for storing and displaying heated goods
CN116511003B (zh) 匀流组件和涂布烘箱
CN212996014U (zh) 烹饪装置的水冷模块和具有其的烹饪装置
CN218380324U (zh) 一种高速热风干燥隧道设备
CN111904294A (zh) 一种烹饪装置的内胆结构及具有该内胆结构的烤箱
CN113331702A (zh) 一种热循环风道结构系统及热风烤箱
CN210242219U (zh) 一种固定分风板式烘干箱
CN204907666U (zh) 食品烘烤装置
CN219000194U (zh) 烘干设备、清洁基站以及清洁系统
CN21768537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644366U (zh) 出风装置及空调器
CN116550573B (zh) 锂电池涂布烘箱
CN113633193B (zh)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290288U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210151161U (zh) 一种温控导风系统
CN209753324U (zh) 一种涂布机烘箱
CN219841591U (zh) 一种导风罩及空调室内机
CN113007981A (zh) 一种具有干湿气分离功能的烘干房
CN212959313U (zh) 一种带加热功能的风扇喷嘴及无叶风扇
CN219494715U (zh) 一种导电泡棉制备用烘箱
CN213216579U (zh) 一种烹饪装置的内胆结构及具有该内胆结构的烤箱
CN215899393U (zh) 加热装置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