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05726B - 一种发电机斜槽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电机斜槽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505726B CN116505726B CN202310780623.4A CN202310780623A CN116505726B CN 116505726 B CN116505726 B CN 116505726B CN 202310780623 A CN202310780623 A CN 202310780623A CN 116505726 B CN116505726 B CN 11650572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rotor
- clamping
- frame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92 f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8—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 H02K15/09—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slotted ro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发电机斜槽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包括:支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底板上方的船形架、设置在船形架上用于夹持转子并带动转子绕自身轴线转动的夹持组件、具有导线嘴的导线组件、压线组件,导线嘴可上下、左右、前后移动地连接在支架的立板上,用于沿水平方向送出导线,压线组件包括与船形架同步转动并位于夹持组件上方的压线架、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在压线架上的压线板,在船形架转动时,导线嘴通过移动使导线沿转子上斜槽的延伸方向进入斜槽,压线板通过移动抵紧导线,使导线保持绷紧状态并在斜槽内码放整齐;在船形架停止转动时,夹持组件带动转子转动设定角度,即可换槽绕线,生产效率高、产品一致性好、能够适应斜槽转子绕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绕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电机斜槽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
背景技术
发电机是指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它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
通常来说,发电机由定子、转子、端盖及轴承等部件构成,其中,定子由定子铁芯、线包绕组、机座以及固定这些部分的其他结构件组成,转子由转子铁芯(或磁极、磁轭)绕组、护环、中心环、滑环、风扇及转轴等部件组成;由轴承及端盖将发电机的定子,转子连接组装起来,使转子能在定子中旋转,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势,通过接线端子引出,接在回路中,便产生了电流。
传统发电机转子上开设的绕线槽多为直槽,绕线方便,但其产生的电机弱齿谐波和谐波磁动势较大,具有一定的振动和噪声,在一些特殊场合,如精密设备、军用舰船等领域并不能完全适用,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场上出现了采用斜槽转子的发电机,如中国专利CN110994829A就公开了这样一种转子斜槽式发电机,其包括转子铁芯、开设在转子铁芯上的斜槽、绕设在斜槽内的绕组,该发电机能够降低电机弱齿谐波和谐波磁动势,并降低振动和噪声,但由于斜槽的存在,不能使用传统的绕线设备(如中国专利CN116092822A、CN218733515U、CN115037107B等公开的绕线设备)进行生产,只能采用人工绕线的方式进行生产,生产效率低、产品一致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产品一致性好、能够适应斜槽转子绕线的发电机斜槽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电机斜槽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平行于水平面的底板和垂直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立板;
船形架,所述船形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并位于所述立板的一侧,所述船形架的转动轴心线垂直于水平面;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船形架上,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转子的两端部并带动所述转子绕自身轴线转动;
导线组件,所述导线组件包括导线嘴,所述导线嘴用于沿水平方向送出导线,所述导线嘴可上下、左右、前后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立板上;
压线组件,所述压线组件位于所述夹持组件的上方,所述压线组件包括压线架、压线板,所述压线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立板的上端部,所述压线架的转动轴心线垂直于水平面并与所述船形架的转动轴心线相重合,所述压线架与所述船形架同步转动,所述压线板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在所述压线架上;
在所述船形架转动时,所述导线嘴通过上下、左右、前后移动使所述导线沿所述转子上斜槽的延伸方向进入所述斜槽,所述压线板的下表面抵紧所述导线,使所述导线保持绷紧状态并在所述斜槽内码放整齐;在所述船形架停止转动时,所述夹持组件带动所述转子转动设定角度,实现换槽绕线。
优选地,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架、夹持模,所述夹持架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船形架上,所述夹持架通过开合匹配所述转子的轴向长度,所述夹持模在所述夹持架开合方向上的投影呈正方形,所述夹持模可移动且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夹持架相向侧的表面,所述夹持模的移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夹持架的开合方向,在所述转子移动至所述夹持架之间时,所述夹持模向靠近所述转子的方向移动直至抵紧所述转子的端面,使所述转子的轴心线与所述夹持模的转动轴心线相重合,实现对所述转子的夹持。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定位杆和定位头,所述定位杆的下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船形架的两侧,所述定位杆的转动轴心线平行于水平面并垂直于所述夹持模的转动轴心线,所述定位头连接在所述定位杆的上端部内侧,在所述夹持模转动,使所述转子转动至设定位置时,位于所述船形架两侧的所述定位杆向上转动,使所述定位头从所述斜槽的低端进入所述斜槽内,在所述定位杆向上转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定位头抵紧所述斜槽的内壁,对所述转子的实际位置进行校正,实现精准定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定位单元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定位杆转动的定位气缸、用于连接所述定位气缸与所述定位杆的连接板,所述定位气缸的缸体连接在所述船形架的侧面,所述连接板的一端部与所述定位杆的下端部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定位气缸的气缸杆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位杆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该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夹持模移动的夹持气缸和用于带动所述夹持模转动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夹持气缸与所述夹持模设置在所述夹持架的顶部两侧,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夹持架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夹持气缸和所述夹持模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压线板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呈C形,在所述夹持模带动所述转子转动至设定位置时,所述压线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夹持模的顶面相平行。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压线架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夹持架的开合方向,所述压线板通过安装单元连接在所述压线架的底部两端,所述安装单元包括安装板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板垂直于所述压线架的延伸方向,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部连接在所述压线架的下表面,所述安装架用于设置所述压线板,所述安装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安装板的外侧面,所述安装架的转动轴心线与所述夹持模的转动轴心线相重合。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弧形通槽,所述弧形通槽内穿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安装架的连接螺栓,在所述连接螺栓锁紧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安装板的相对位置保持锁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压线组件还包括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压线杆,每个所述安装架上至少对应设置四个所述压线杆,所有所述压线杆均位于所述压线板的缺口上方,在所述压线杆向下伸出凸出于所述压线板所在的平面时,能够使所述导线通过绕过所述压线杆,在所述转子的端部形成便于散热的绕组空隙。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线组件还包括导线板、三坐标工作台,所述导线板上开设有导线槽,所述导线嘴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导线板靠近所述船形架的端部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转动轴心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转动环有两个并间隔设置,这两个所述转动环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导线的行进通道,所述行进通道与所述导线槽对齐贯通,所述三坐标工作台用于带动所述导线嘴上下、前后、左右移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夹持模的四个侧面设有用于绕设所述导线的绕线单元,所述导线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线嘴两侧的挂线杆,所述挂线杆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导线板上,所述挂线杆的移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导线槽的延伸方向,所述挂线杆用于将所述导线嘴送出的所述导线挂设在所述绕线单元上,所述绕线单元包括绕线槽、绕线柱。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挂线杆包括水平杆体、竖直杆体、压杆,所述水平杆体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导线槽的延伸方向,所述竖直杆体垂直连接在所述水平杆体靠近所述船形架的端部,所述压杆连接在所述竖直杆体朝向所述船形架的侧面,在所述挂线杆挂设所述导线时,所述压杆与所述竖直杆体分别抵紧所述导线的两相邻侧面,并配合所述挂线杆及所述导线嘴的移动使所述导线按设定方向弯折,完成所述导线的挂设。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压杆可伸缩地穿设在所述竖直杆体及所述水平杆体内,所述水平杆体内还设有用于驱使所述压杆向外伸出的第一弹簧,所述压杆的侧面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可滑动地插设在所述竖直杆体侧面开设的腰形限位槽内。
优选地,所述发电机斜槽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还包括放线组件,所述放线组件包括放线底板、放线板、放线轮,所述放线底板连接在所述立板上并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放线板可水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放线底板上,所述放线轮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放线板上,所述放线轮的转动轴心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放线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放线板的下表面的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放线轮的转动轴相连接,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通电时,能够通过原点自找正功能在所述放线轮上施加阻尼力,从而对绕过所述放线轮的导线提供张力。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放线底板上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放线板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在所述转子转动进行换槽绕线时,所述导线拉动所述放线板,使所述第二弹簧压缩,以吸收所述转子换槽绕线对所述导线张力产生的冲击。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在船形架转动时,能够通过导线嘴的上下、左右、前后移动使导线嘴水平送出的导线沿转子上斜槽的延伸方向进入斜槽,从而绕制成单圈绕组;同时,压线板所在的压线架同步转动,能够通过压线板相对于压线架的上下移动使压线板的下表面抵紧在导线上,使导线保持一定张力;在船形架转动一圈后,能够通过压线板相对于压线架上下移动单圈绕组厚度,使多个单圈绕组在斜槽内依次码放并填满斜槽,完成单槽绕组的绕设;在单槽绕组绕设完成后,利用夹持组件带动转子转动设定角度(转子上相邻两斜槽在转子上的间隔角度),即可自动进行换槽绕线,生产效率高、产品一致性好、能够适应斜槽转子绕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隐去了挡块和第一弹簧。
图2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图1的立体示意图。
图5、图6是图1中船形架及夹持组件处的立体放大示意图,其中,图6隐去了船形架的部分侧板。
图7、图8、图9是图 1中压线组件处的立体放大示意图,其中,图8隐去了一侧的安装架、压线杆及压线板。
图10是图1中导线组件处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11、图12是图1中导线板、导线嘴及挂线杆处的立体放大示意图,其中,图12隐去了导线嘴的盖板。
图13是图12的俯视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A-A方向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15、图16、图17、图18是图1中导线嘴、挂线杆配合夹持模进行挂线的立体示意图,分别展示了配合夹持模四个侧面进行挂线的状态。
图19是图3中放线组件处的放大示意图,展示了挡块和第一弹簧。
图20是图1适用的一种斜槽转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21是图1夹持图20中斜槽转子的主视示意图,为便于观察,仅展示了船形架、夹持组件、压线组件部分。
其中:10.支架;11.底板;111.船形架转动伺服电机;112.船形架转动减速机;113.船形架转动同步带;12.立板;121.压线架转动伺服电机;122.压线架转动减速机;123.压线架转动同步带;124.电机架;125.电机架移动伺服电机;126.电机架移动丝杆副;127.电机架移动滑轨副;128.第三支撑板;20.船形架;30.夹持组件;31.夹持架;311.夹持架开合伺服电机;312.夹持架开合丝杆;313.夹持架开合丝母;314.夹持架开合滑轨副;32.夹持模;321.绕线槽;322.绕线柱;33.定位单元;331.定位杆;332.定位头;333.定位气缸;334.连接板;335.连接块;34.夹持气缸;341.顶板;35.第一伺服电机;351.同步带;352.第一同步带轮;353.第二同步带轮;40.导线组件;41.导线嘴;411.转动环;412.盖板;413.行进通道;42.导线板;421.导线槽;422.挂线杆移动滑轨副;423.挂线杆移动丝杆副;424.挂线杆移动伺服电机;43.三坐标工作台;431.前后移动滑轨副;432.上下移动伺服电机;433.上下移动丝杆副;434.上下移动滑轨副;435.左右移动伺服电机;436.左右移动丝杆副;437.左右移动滑轨副;438.第一支撑板;439.第二支撑板;44.挂线杆;441.水平杆体;442.竖直杆体;443.压杆;444.第一弹簧;445.限位柱;446.限位槽;50.压线组件;51.压线架;52.压线板;521.压线板移动伺服电机;522.压线板移动丝杆副;523.压线板移动滑轨副;53.安装单元;531.安装板;532.安装架;533.弧形通槽;534.连接螺栓;54.压线杆;541.压线气缸;60.放线组件;61.放线底板;611.挡块;612.第二弹簧;62.放线板;63.放线轮;64.导线轮;65.第二伺服电机;70.转子;71.斜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至图21所示,发电机斜槽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包括:支架10、船形架20、夹持组件30、导线组件40、压线组件50、放线组件60,其中,支架10包括平行于水平面的底板11和垂直连接在底板11上表面的立板12;船形架20可转动地设置在底板11的上方并位于立板12的前侧,船形架20的转动轴心线垂直于水平面;夹持组件30设置在船形架20上,夹持组件30用于夹持转子70的两端部并带动转子70绕自身轴线转动;导线组件40包括导线嘴41,导线嘴41用于沿水平方向送出导线,导线嘴41可上下、左右、前后移动地连接在立板12上;压线组件50位于夹持组件30的上方,压线组件50包括压线架51、压线板52,压线架51可转动地连接在立板12的上端部,压线架51的转动轴心线垂直于水平面并与船形架20的转动轴心线相重合,在船形架20转动时,压线架51与船形架20同步转动,压线板52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在压线架51上;在船形架20转动时,导线嘴41通过上下、左右、前后移动使导线嘴41送出的导线沿转子70上斜槽71的延伸方向进入斜槽71,压线板52的下表面抵紧导线,使导线保持绷紧状态并在斜槽71内码放整齐;在船形架20停止转动时,夹持组件30带动转子70转动设定角度,实现换槽绕线。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
在船形架20转动时,能够通过导线嘴41相对于立板12的上下、左右、前后移动使导线嘴41水平送出的导线沿转子70上斜槽71的延伸方向进入斜槽71,从而绕制成单圈绕组;同时,压线板52所在的压线架51与船形架20同步转动,能够通过压线板52相对于压线架51的上下移动使压线板52的下表面抵紧在导线上,使导线保持一定张力;在船形架20转动一圈后,能够通过压线板52相对于压线架51向上或向下移动单圈绕组的厚度,使多个单圈绕组在斜槽71内依次码放并填满斜槽71,完成单槽绕组的绕设;在单槽绕组绕设完成后,可利用夹持组件30带动转子70转动设定角度(转子70上相邻两斜槽71在转子70上的间隔角度),即可自动进行换槽绕线,在所有斜槽71均完成绕线后,即得到完成绕线的斜槽71转子70,该绕线设备生产效率高、产品一致性好、能适应具有斜槽71的转子70的绕线作业。
进一步地,立板12有两块,这两块立板12沿左右方向平行间隔设置,导线嘴41设置在这两块立板12之间;船形架20包括顶板和连接在顶板两侧的侧板,船形架20的“船形”是指船形架20侧板的形状与船两侧侧板的形状相似,船形架20的底部中心与底板11上设置的船形架转动减速机112的输出端相连接,船形架转动减速机112的输入端通过船形架转动同步带113与船形架转动伺服电机111相连接,船形架转动伺服电机111连接在底板11背面,并从底板11上的开口处向上伸出。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组件30包括夹持架31、夹持模32,夹持架31可开合地设置在船形架20上,夹持架31通过开合匹配转子70的轴向长度,以适应不同轴向长度转子70的绕线作业,具体地,船形架20的顶板上表面设有两组间隔设置的夹持架开合滑轨副314,夹持架31架设在这两组夹持架开合滑轨副314上,使夹持架31能够相对于船形架20的滑动,从而实现开合,为控制夹持架31的开合程度,船形架20顶板上还设有可转动的夹持架开合丝杆312,夹持架开合丝杆312上套设有夹持架开合丝母313,夹持架开合丝母313位于夹持架开合丝杆312的两端部并与夹持架31一一对应连接,夹持架开合丝杆312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在夹持架开合丝杆312转动时,能够实现两侧的夹持架31靠拢或远离,实现开合,进一步地,船形架20上还设有用于带动夹持架开合丝杆312转动的夹持架开合伺服电机311及减速机;夹持模32在夹持架31开合方向上的投影呈正方形,夹持模32可移动且可转动地连接在夹持架31相向侧的表面,夹持模32的移动方向平行于夹持架31的开合方向,在转子70移动至夹持架31之间时,夹持模32向靠近转子70的方向移动直至抵紧转子70的端面,使转子70的轴心线与夹持模32的转动轴心线相重合,实现对转子70的夹持,此时,夹持模32转动即可带动转子70转动,实现换槽绕线。
进一步地,夹持组件30还包括用于带动夹持模32移动的夹持气缸34和用于带动夹持模32转动的第一伺服电机35,夹持气缸34与夹持模32设置在夹持架31的顶部两侧,第一伺服电机35设置在夹持架31的底部并位于夹持气缸34和夹持模32之间,该位于夹持气缸34和夹持模32之间是指,第一伺服电机35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位于夹持气缸34、夹持模32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之间,第一伺服电机35的输出轴朝向外侧并套设有第一同步带轮352,夹持模32转动轴的端部套设有第二同步带轮353,第一同步带轮352和第二同步带轮353上涨紧有同步带351,夹持模32转动轴通过键、槽配合与第二同步带轮353可轴向移动且可转动地设置,夹持气缸34设置在夹持模32转动轴的两侧,夹持气缸34的气缸杆通过连接板334与夹持模32转动轴相连接,在夹持气缸34动作时,能够通过夹持模32转动轴带动夹持模32夹紧或松开转子70,方便上下料。
由于转子70重量较重,在第一伺服电机35通过夹持模32带动转子70转动时,其转动惯量较大,再结合第一伺服电机35具有一定的细分角度,在其停止时,转子70的实际位置与理想位置可能存在偏差,为消除这一偏差,实现对转子70的精准定位,在本实施例中,夹持组件30还包括定位单元33,定位单元33包括定位杆331和定位头332,定位杆331的下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船形架20的两侧,具体地,船形架20的顶板上设有连接块335,连接块335架设在夹持架开合滑轨副314的滑轨上,定位杆331的下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连接块335的侧面,定位杆331的转动轴心线平行于水平面并垂直于夹持模32的转动轴心线,定位头332连接在定位杆331的上端部内侧,具体地,定位头332为一轴承,在夹持模32转动,使转子70转动至设定位置时,位于船形架20两侧的定位杆331向上转动,使定位头332从转子70斜槽71的低端进入斜槽71内,在定位杆331向上转动至极限位置时,定位头332抵紧转子70斜槽71的内壁(底壁和/或顶壁),对转子70的实际位置进行校正,实现转子70的精准定位。
为方便驱动定位杆331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单元33还包括用于驱动定位杆331转动的定位气缸333、用于连接定位气缸333与定位杆331的连接板334,定位气缸333的缸体连接在船形架20的侧面(船形架20侧板上),连接板334的一端部与定位杆331的下端部相连接,连接板334的另一端部与定位气缸333的气缸杆端部转动连接,连接板334的延伸方向与定位杆331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该夹角为锐角,使定位杆331与连接板334的组合体呈弯拐状,方便定位气缸333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导线组件40还包括导线板42、三坐标工作台43,导线板42上开设有导线槽421,导线嘴41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导线板42靠近船形架20的端部的转动环411,转动环411的转动轴心线垂直于水平面,转动环411为轴承,转动环411有两个并间隔设置,这两个转动环411上设有盖板412,这两个转动环411之间的间隙构成导线的行进通道413,行进通道413与导线槽421对齐贯通;三坐标工作台用43于带动导线嘴41上下、前后、左右移动,具体地,三坐标工作台43包括前后移动伺服电机(图中未示出)、前后移动丝杆副(图中未示出)、前后移动滑轨副431、上下移动伺服电机432、上下移动丝杆副433、上下移动滑轨副434、左右移动伺服电机435、左右移动丝杆副436、左右移动滑轨副437以及第一支撑板438和第二支撑板439,三坐标工作台43中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如图11所示,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压线板52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呈C形,在夹持模32带动转子70转动至设定位置时,压线板52的下表面与夹持模32的顶面相平行,进一步地,压线架5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夹持架31的开合方向,立板12与压线架51之间设有压线架转动伺服电机121、压线架转动减速机122、压线架转动同步带123、电机架124、电机架移动伺服电机125、电机架移动丝杆副126、电机架移动滑轨副127、第三支撑板128,具体地,第三支撑板128连接在两立板12的前侧面,电机架124通过电机架移动滑轨副127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第三支撑板128的前表面,电机架移动伺服电机125、电机架移动丝杆副126用于电机架124相对于第三支撑板128上下移动,电机架124上设有压线架转动伺服电机121、压线架转动减速机122,压线架转动伺服电机121的输出轴通过压线架转动同步带123与压线架转动减速机122的输入端相连接,压线架转动减速机122的输出端朝下并与压线架51的顶部相连接,在压线架转动伺服电机121转动时,能够带动压线架51转动。
进一步地,压线板52通过安装单元53连接在压线架51的底部两端,安装单元53包括安装板531和安装架532,安装板531垂直于压线架51的延伸方向,安装板531的上端部连接在压线架51的下表面,安装板531的下端部向下竖直延伸,安装架532用于设置压线板52,安装架532可转动地连接在安装板531的外侧面(两个安装板531相背侧的表面),安装架532的转动轴心线与夹持模32的转动轴心线相重合,以方便地将压线板52调整至与夹持模32顶面平行的位置,具体地,安装板531上开设有多个弧形通槽533,弧形通槽533的圆心落在夹持模32的转动轴心线上,弧形通槽533内穿设有用于连接安装架532的连接螺栓534,在连接螺栓534锁紧时,安装架532与安装板531的相对位置保持锁定。
在本实施例中,压线组件50还包括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安装架532上的压线杆54,每个安装架532上至少对应设置四个压线杆54,所有压线杆54均位于其对应的压线板52的缺口上方,在压线杆54向下伸出凸出于压线板52所在的平面时,能够使导线通过绕过压线杆54,在转子70的端部形成便于散热的绕组空隙。
在本实施例中,导线的截面为矩形,在夹持组件30带动转子70转动实现换槽绕线时,导线容易出现扭转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夹持模32的四个侧面设有用于绕设导线的绕线单元,绕线单元包括绕线槽321、绕线柱322,导线组件40还包括设置在导线嘴41两侧的挂线杆44,挂线杆44可移动地连接在导线板42上,挂线杆44的移动方向平行于导线槽421的延伸方向,挂线杆44用于将导线嘴41送出的导线挂设在绕线单元上,具体地,在单槽单槽绕组绕设完成后,夹持模32带动转子70转动设定角度(转子70上相邻两斜槽71在转子70上的间隔角度),此时,挂线杆44通过相对于导线板42的移动配合导线嘴41的上下、左右、前后移动,将导线挂设在绕线单元的绕线槽321和/或绕线柱322上,使导线弯转方向并保持绷紧状态,避免下次绕设时出现扭转。
进一步地,导线板42上设有挂线杆移动滑轨副422、挂线杆移动丝杆副423及挂线杆移动伺服电机424,挂线杆移动滑轨副422用于支撑挂线杆44移动,挂线杆移动丝杆副423的丝母与挂线杆44连接,以便驱动挂线杆44相对于导线板42移动,挂线杆移动伺服电机424用于带动挂线杆移动丝杆副423中的丝杆转动。
进一步地,挂线杆44包括水平杆体441、竖直杆体442、压杆443,水平杆体44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导线槽421的延伸方向,竖直杆体442垂直连接在水平杆体441靠近船形架20的端部,压杆443连接在竖直杆体442朝向船形架20的侧面,在挂线杆44挂设导线时,压杆443与竖直杆体442分别抵紧导线的两相邻侧面,从而配合挂线杆44及导线嘴41的移动使导线按设定方向弯折,完成导线的挂设。
进一步地,压杆443可伸缩地穿设在竖直杆体442及水平杆体441内,水平杆体441内还设有用于驱使压杆443向外伸出的第一弹簧444,压杆443的侧面连接有限位柱445,限位柱445可滑动地插设在竖直杆体442侧面开设的腰形限位槽446内,这样设置能够避免挂线杆44向前移动进行挂线时,由于压杆443抵紧转子70端面造成的干涉。
在本实施例中,放线组件60包括放线底板61、放线板62、放线轮63、导线轮64,放线底板61连接在立板12上并沿水平方向延伸,放线板62可沿前后方向水平滑动地连接在放线底板61上,放线轮63及导线轮64可转动地连接在放线板62的上表面,放线轮63及导线轮64的转动轴心线相平行并垂直于水平面,导线从放线轮63及导线轮64上绕过,再从导线槽421进入行进通道413从而水平送出;放线组件60还包括连接在放线板62下表面的第二伺服电机65,第二伺服电机65的输出轴与放线轮63的转动轴相连接,在第二伺服电机65通电时,能够通过原点自找正功能在放线轮63上施加阻尼力,从而对绕过放线轮63的导线提供张力。
进一步地,放线底板61的上表面连接有挡块611,挡块611与放线板62之间设有第二弹簧612,在夹持模32带动转子70转动进行换槽绕线时,导线拉动放线板62,使第二弹簧612压缩,以吸收转子70换槽绕线对导线张力产生的冲击。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发电机斜槽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平行于水平面的底板和垂直连接在所述底板上的立板;
船形架,所述船形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并位于所述立板的一侧,所述船形架的转动轴心线垂直于水平面;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船形架上,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夹持转子的两端部并带动所述转子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架、夹持模,所述夹持架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船形架上,所述夹持架通过开合匹配所述转子的轴向长度,所述夹持模在所述夹持架开合方向上的投影呈正方形,所述夹持模可移动且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夹持架相向侧的表面,所述夹持模的移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夹持架的开合方向,在所述转子移动至所述夹持架之间时,所述夹持模向靠近所述转子的方向移动直至抵紧所述转子的端面,使所述转子的轴心线与所述夹持模的转动轴心线相重合,实现对所述转子的夹持;
导线组件,所述导线组件包括导线嘴,所述导线嘴用于沿水平方向送出导线,所述导线嘴可上下、左右、前后移动地连接在所述立板上;所述导线组件还包括导线板、三坐标工作台,所述导线板上开设有导线槽,所述导线嘴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导线板靠近所述船形架的端部的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转动轴心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转动环有两个并间隔设置,这两个所述转动环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导线的行进通道,所述行进通道与所述导线槽对齐贯通,所述三坐标工作台用于带动所述导线嘴上下、前后、左右移动;所述夹持模的四个侧面设有用于绕设所述导线的绕线单元,所述导线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线嘴两侧的挂线杆,所述挂线杆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导线板上,所述挂线杆的移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导线槽的延伸方向,所述挂线杆用于将所述导线嘴送出的所述导线挂设在所述绕线单元上,所述绕线单元包括绕线槽、绕线柱;
压线组件,所述压线组件位于所述夹持组件的上方,所述压线组件包括压线架、压线板,所述压线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立板的上端部,所述压线架的转动轴心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压线架与所述船形架同步转动,所述压线板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在所述压线架上;
在所述船形架转动时,所述导线嘴通过上下、左右、前后移动使所述导线沿所述转子上斜槽的延伸方向进入所述斜槽,所述压线板的下表面抵紧所述导线,使所述导线保持绷紧状态并在所述斜槽内码放整齐;在所述船形架停止转动时,所述夹持组件带动所述转子转动设定角度,实现换槽绕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斜槽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定位杆和定位头,所述定位杆的下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船形架的两侧,所述定位杆的转动轴心线平行于水平面并垂直于所述夹持模的转动轴心线,所述定位头连接在所述定位杆的上端部内侧,在所述夹持模转动,使所述转子转动至设定位置时,位于所述船形架两侧的所述定位杆向上转动,使所述定位头从所述斜槽的底端进入所述斜槽内,在所述定位杆向上转动至极限位置时,所述定位头抵紧所述斜槽的内壁,对所述转子的实际位置进行校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机斜槽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定位杆转动的定位气缸、用于连接所述定位气缸与所述定位杆的连接板,所述定位气缸的缸体连接在所述船形架的侧面,所述连接板的一端部与所述定位杆的下端部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定位气缸的气缸杆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位杆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该夹角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斜槽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夹持模移动的夹持气缸和用于带动所述夹持模转动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夹持气缸与所述夹持模设置在所述夹持架的顶部两侧,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夹持架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夹持气缸和所述夹持模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斜槽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板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呈C形,在所述夹持模带动所述转子转动至设定位置时,所述压线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夹持模的顶面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电机斜槽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架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夹持架的开合方向,所述压线板通过安装单元连接在所述压线架的底部两端,所述安装单元包括安装板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板垂直于所述压线架的延伸方向,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部连接在所述压线架的下表面,所述压线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安装板的外侧面,所述安装架的转动轴心线与所述夹持模的转动轴心线相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电机斜槽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弧形通槽,所述弧形通槽内穿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安装架的连接螺栓,在所述连接螺栓锁紧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安装板的相对位置保持锁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电机斜槽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组件还包括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压线杆,每个所述安装架上至少对应设置四个所述压线杆,所有所述压线杆均位于所述压线板的缺口上方,在所述压线杆向下伸出凸出于所述压线板所在的平面时,能够使所述导线通过绕过所述压线杆,在所述转子的端部形成便于散热的绕组空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斜槽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线杆包括水平杆体、竖直杆体、压杆,所述水平杆体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导线槽的延伸方向,所述竖直杆体垂直连接在所述水平杆体靠近所述船形架的端部,所述压杆连接在所述竖直杆体朝向所述船形架的侧面,在所述挂线杆挂设所述导线时,所述压杆与所述竖直杆体分别抵紧所述导线的两相邻侧面,并配合所述挂线杆及所述导线嘴的移动使所述导线按设定方向弯折,完成所述导线的挂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电机斜槽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可伸缩地穿设在所述竖直杆体及所述水平杆体内,所述水平杆体内还设有用于驱使所述压杆向外伸出的第一弹簧,所述压杆的侧面连接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可滑动地插设在所述竖直杆体侧面开设的腰形限位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机斜槽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斜槽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还包括放线组件,所述放线组件包括放线底板、放线板、放线轮,所述放线底板连接在所述立板上并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放线板可水平滑动地连接在所述放线底板上,所述放线轮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放线板上,所述放线轮的转动轴心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放线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放线板的下表面的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放线轮的转动轴相连接,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通电时,能够通过原点自找正功能在所述放线轮上施加阻尼力,从而对绕过所述放线轮的导线提供张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电机斜槽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底板上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放线板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在所述转子转动进行换槽绕线时,所述导线拉动所述放线板,使所述第二弹簧压缩,以吸收所述转子换槽绕线对所述导线张力产生的冲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780623.4A CN116505726B (zh) | 2023-06-29 | 2023-06-29 | 一种发电机斜槽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780623.4A CN116505726B (zh) | 2023-06-29 | 2023-06-29 | 一种发电机斜槽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505726A CN116505726A (zh) | 2023-07-28 |
CN116505726B true CN116505726B (zh) | 2023-09-01 |
Family
ID=87327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780623.4A Active CN116505726B (zh) | 2023-06-29 | 2023-06-29 | 一种发电机斜槽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505726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64385A (zh) * | 2018-09-25 | 2018-12-07 | 广东顺德三合工业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半铁芯定子针式绕线机 |
CN210837478U (zh) * | 2019-11-27 | 2020-06-23 | 东莞市精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二维缩嘴斜槽绕线机 |
CN115037107A (zh) * | 2022-08-11 | 2022-09-09 | 苏州汇智卓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刷发电机主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 |
CN218387196U (zh) * | 2022-07-12 | 2023-01-24 | 泉州市生辉电机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电枢线圈自动扭线机 |
CN116094270A (zh) * | 2023-02-02 | 2023-05-09 | 苏州汇智卓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发电机励磁转子绕线方法及绕线装置 |
-
2023
- 2023-06-29 CN CN202310780623.4A patent/CN11650572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64385A (zh) * | 2018-09-25 | 2018-12-07 | 广东顺德三合工业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半铁芯定子针式绕线机 |
CN210837478U (zh) * | 2019-11-27 | 2020-06-23 | 东莞市精磊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二维缩嘴斜槽绕线机 |
CN218387196U (zh) * | 2022-07-12 | 2023-01-24 | 泉州市生辉电机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电枢线圈自动扭线机 |
CN115037107A (zh) * | 2022-08-11 | 2022-09-09 | 苏州汇智卓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刷发电机主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 |
CN116094270A (zh) * | 2023-02-02 | 2023-05-09 | 苏州汇智卓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发电机励磁转子绕线方法及绕线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505726A (zh) | 2023-07-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62341A (zh) | 一种电机定子绝缘纸自动插纸机 | |
CN116505726B (zh) | 一种发电机斜槽转子全自动卧式绕线设备 | |
CN211830516U (zh) | 一种转子线圈绕线机 | |
CN201877967U (zh) | 新型兆瓦级永磁风力发电机表面磁钢的装配工具 | |
CN111262401B (zh) | 一种偏心轴定位中间护爪的飞叉绕线机构 | |
CN117559744B (zh) | 一种电机定子自动绕线一体机 | |
CN101980430B (zh) | 一种电机定子线圈绕线模 | |
CN109921585A (zh) | 一种半铁芯定子针式绕线机的定子夹具机构 | |
CN209545393U (zh) | 一种半铁芯定子绕线机的定子夹具机构 | |
CN219086968U (zh) | 一种电机绕线机 | |
CN211405808U (zh) | 一种偏心轴定位中间护爪的飞叉绕线机构 | |
CN110912364A (zh) | 一种永磁电机总装配专用设备 | |
CN213661400U (zh) | 一种可调尺寸式电机线圈绕制工装 | |
CN115765362A (zh) | 一种永磁电机总装工艺安装设备 | |
CN210388187U (zh) | 一种曲轴旋转机 | |
CN211429152U (zh) | 一种永磁电机总装配专用设备 | |
CN219499084U (zh) | 一种便于拆装的电机 | |
CN218745958U (zh) | 用于两轮电机安装用辅助装置 | |
CN215420003U (zh) | 一种电机定子加工用绕线机构 | |
CN213888597U (zh) | 用于硅钢片的氩弧焊接机 | |
CN112872442A (zh) | 一种电机轴切向键槽的加工装置 | |
CN216662048U (zh) | 一种紧凑型的半自动三轴绕线机 | |
CN217193738U (zh) | 一种电机组装用的单桩液压机 | |
CN219068037U (zh) | 一种伺服电机的线圈绕制装置 | |
CN209488408U (zh) | 一种新型电机定子压入压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