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43502B - 一种张紧机构和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张紧机构和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43502B
CN116443502B CN202310733787.1A CN202310733787A CN116443502B CN 116443502 B CN116443502 B CN 116443502B CN 202310733787 A CN202310733787 A CN 202310733787A CN 116443502 B CN116443502 B CN 1164435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sioning
tensioning wheel
bayonet
wheel shaft
conveying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73378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43502A (zh
Inventor
袁鹏
万知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ihed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ihed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ihed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ihed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73378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435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43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435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435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435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3/00Driving gear for endless conveyors; Belt- or chain-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B65G23/44Belt or chain 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张紧机构和传输装置,所述张紧机构包括:支撑座、张紧轮和弹性件。所述支撑座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滑槽;所述张紧轮设有张紧轮轴。其中,所述张紧轮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座两侧的所述滑槽滑动连接,以使所述张紧轮能够在所述支撑座上移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张紧轮轴连接。通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自动调节张紧,并有效地补偿输送介质的伸长。

Description

一种张紧机构和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张紧机构和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传输机构是工业领域等中常用的连续运输设备,为了使输送介质(例如皮带、链条等)在运输过程保持一定的承托力,通常设立气动机构、液压制动机构、重锤牵引机构以及弹簧张紧力机构等张紧力调节装置对传输机构的张紧力进行调节。
但现有技术中,输送介质在长期受力的情况下,输送介质(例如皮带、链条等)会逐渐伸长,而现有技术中的张紧调节机构无法对其进行张紧调节的作用。
当输送介质伸长时,传统的张紧机构失效,无法自动调节输送介质的张紧度,需要人工进行调整装置的张紧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张紧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调节张紧力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支撑座、张紧轮和弹性件。所述支撑座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滑槽;所述张紧轮设有张紧轮轴。
其中,所述张紧轮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座两侧的所述滑槽滑动连接,以使所述张紧轮能够在所述支撑座上移动;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张紧轮轴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张紧轮轴连接张紧轮,并在支撑座的滑槽内滑动,其中,弹性件一端与张紧轮轴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座连接,使得张紧轮轴一直处于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当输送介质的张紧力较低时,弹性件能自动进行收缩,张紧轮轴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沿滑槽下滑,直到张紧力与弹性件弹力之间形成平衡;当输送介质的张紧力较高时,弹性件在张紧力的作用下自动拉伸,张紧轮轴随之沿滑槽上移,直到张紧力与弹力之间形成平衡。从而实现自动调节输送介质的张紧,保证传动过程中松紧力适当,从而补偿输送介质的伸长。
其中,张紧轮轴沿滑槽上下移动时,还能够沿第一方向左右移动,有效地增强对输送介质的伸长补偿效果。在现有技术中,随着输送介质在长期受力磨损,输送介质会逐渐拉长,驱动轮包角逐渐减小。而驱动轮包角逐渐减小,链条和驱动轮容易磨损、失去同步性和稳定性,从而大大的减少使用寿命,影响输送机,乃至整个生产线的正常运行进而影响自动化组装线的生产节拍、车间生产量。
张紧轮轴的左右移动,还能够有效地增大输送介质在张紧轮上的包角,降低输送介质与其余部件(例如张紧轮)之间的磨损,增强同步性,延长使用寿命。张紧机构的结构简单,具备易制造加工、成本低廉,安装、维护、更换易损件简单快捷等优点,且易实现模块化和标准化使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座设有圆孔,所述圆孔沿第二方向位于所述滑槽的两侧,并与所述滑槽连通,其中,所述张紧轮轴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圆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滑槽的宽度,所述张紧轮轴横截面的边长的长度小于所述滑槽的宽度,所述张紧轮轴横截面的对角线的长度大于所述滑槽的宽度,所述张紧轮轴横截面的对角线的长度小于所述圆孔的直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张紧轮轴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即张紧轮轴为四方轴,从而使得张紧轮轴有效地实现双重止转的效果,即防止张紧轮在容置空间内发生自转的同时避免张紧轮轴发生自转。
其中,张紧轮轴与圆孔的尺寸设计,使得输送介质的拆装更加方便,例如需要更换输送介质(皮带、链条等)时,将张紧轮和张紧轮轴整体移动至滑槽的圆孔处,转动张紧轮轴,由于张紧轮轴的对角线的长度大于滑槽宽度的同时小于圆孔的直径,即实现连接轴卡接于滑槽的圆孔处。
将张紧轮轴卡在滑槽内,可实现随意切换是否拥有张紧力的作用,即当前输送介质处于松弛状态。将待更换输送介质及其他易损件(例如弹性件)拆卸完毕之后,换上新的输送介质或其他易损件,再转动张紧轮轴,使其在弹性件力的作用下回到滑槽内,即当前输送介质处于紧绷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座还包括两个扇形片和一个底板,两个所述扇形片分别设于所述底板上,其中,所述滑槽分别位于所述扇形片上,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对称分布,所述扇形片的底部还设有卡钩,所述卡钩用于卡扣所述弹性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座的材质坚固,通过弯折成型为两个扇形片和一个底板,能够有效地增强支撑座的稳定性和耐损性。其中,两个扇形片构成的容置空间能够有效地容置张紧轮。卡钩设于扇形片的底部,与支撑座一体成型,能有效地增强使用强度的同时便于维护更换易损件(例如弹性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座还设有传感器,所述张紧轮轴连接有与所述传感器配合的感应条,当所述张紧轮轴沿所述滑槽滑动时,所述感应条能够随所述张紧轮轴进行移动,其中,所述感应条接近所述传感器时,所述传感器能够发出信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介质在长期受力磨损中,输送介质(例如皮带、链条等)容易伸长。增设感应装置,当输送介质伸长张紧力较小时,张紧轮轴在弹力作用下沿滑槽下滑,并带动感应条的一端旋转,使得感应条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使得传感器触发感应并发出信号。便于工作人员接收到信号时,对输送介质进行检修、维护和更换。实现自我进行维护和反馈,增强输送机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还包括卡簧,所述张紧轮轴的两侧设有环槽,所述卡簧卡接于所述环槽内并位于所述滑槽的外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卡簧卡接于环槽内,能够有效地对张紧轮轴以及感应条沿第一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张紧机构还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沿第二方向位于所述支撑座的上方,所述第一安装座沿第三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所述第一卡口和所述第二卡口用于穿入和/或穿出输送介质。
所述第一安装座内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输送介质套设于所述第一齿轮外侧,并与所述第一齿轮配合,其中,当所述第一齿轮旋转时能够带动所述输送介质进行移动,其中,所述输送介质由所述第一卡口和/或第二卡口穿入所述第一安装座内部,并依次套设于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张紧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安装座位于支撑座上方,其中第一安装座设有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用于输送介质的穿入和穿出。
其中,由于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对张紧轮轴始终有一个内缩弹力,使得输送介质处于绷紧状态中,通过依次套设第一齿轮和张紧轮,使得输送介质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减少跳齿现象的发生。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座的底板沿第二方向的顶部还设有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座的所述第二卡口,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卡接,其中,所述导向滑块设有导向槽,所述输送介质沿所述导向槽穿入和/或穿出所述第一安装座内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滑块用于导向输送介质,其中导向滑块与第一安装座卡接于第二卡口,输送介质能够随第一卡口穿入第一安装座内部,依次与第一齿轮和张紧轮卡接,并沿导向滑块的滑槽从第二卡口穿出第一安装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上述张紧机构、第二安装座和传输导轨。所述第二安装座沿第二方向依次设有第三卡口和第四卡口,其中,所述第三卡口和所述第四卡口用于穿入和/或穿出输送介质。
所述传输导轨的一端连接所述张紧机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输送介质套设于所述传输导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输装置应用上述张紧机构,能够有效地调整传输导轨上套设的输送介质的张紧力,其中,第二安装座与张紧机构的第一安装座结构类似,设置第三卡口和第四卡口用于输送介质的穿入和穿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安装座内设有第二齿轮,所述输送介质套设于所述第二齿轮外侧,其中,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张紧机构的第一齿轮同步旋转。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二齿轮与张紧机构的第一齿轮配合,使得输送介质的受力更加均匀,便于输送介质的来回输送,并减少跳齿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张紧机构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张紧机构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张紧机构的一实施例的张紧轮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张紧机构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张紧机构的一实施例的张紧轮位于最佳张紧位置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张紧机构的一实施例的张紧轮位于最低张紧位置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张紧机构的一实施例的张紧轮位于最高张紧位置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张紧机构的一实施例的壳体内部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传输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支撑座—10;滑槽—11;容置空间—12;卡钩—13;扇形片—14;底板—15;传感器支架—16;感应条—17;传感器—18;导向滑块—19;导向槽—190;张紧轮—20;
张紧轮轴—30;环槽—300;卡簧—31;弹性件—40;
第一安装座—50;第一卡口—500;第二卡口—501;第一齿轮—51;壳体—52;第二安装座—60;第三卡口—600;第四卡口—601;第二齿轮—62;传输导轨—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后续描述,在描述张紧机构的具体结构之前,本申请先结合图2定义出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Z)。其中,第一方向为张紧机构正常放置时,其宽度方向,例如X方向;第二方向为张紧机构正常放置时,其高度方向,例如Z方向。本申请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Z)相互垂直。可以理解,本申请中的相互垂直并非绝对的垂直,由于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导致的近似垂直(例如,两结构特征之间的夹角为89.9°)也在本申请中的相互垂直的范围之内。
参见图1至图2所示,图1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张紧机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张紧机构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张紧机构包括:支撑座10、张紧轮20和弹性件40。支撑座10沿第一方向(图2中X方向所示)的两侧分别设有滑槽11。张紧轮20设有张紧轮轴30。
其中,张紧轮轴30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座10两侧的滑槽11滑动连接,以使张紧轮20能够在支撑座10上移动;弹性件40的一端与支撑座10连接,弹性件40的另一端与张紧轮轴30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张紧轮轴30连接张紧轮20,并在支撑座10的滑槽11内滑动,其中,弹性件40一端连接张紧轮轴30,另一端连接支撑座10,使得张紧轮轴30一直处于弹性件40的弹力作用下。当输送介质的张紧力较低时,弹性件40能自动进行收缩,张紧轮轴30在弹性件40的弹力作用下,沿滑槽11下滑,直到张紧力与弹性件40弹力之间形成一个平衡;当输送介质的张紧力较高时,弹性件40在张紧力的作用下自动拉伸,张紧轮轴30随之沿滑槽11上移,直到张紧力与弹力之间形成一个平衡。从而实现自动调节输送介质的张紧,保证传动过程中松紧力适当,并有效地补偿输送介质的伸长。
示例性地,弹性件40的两端也分别设有挂钩,弹性件40一端的挂钩与卡钩13相互卡接,弹性件40的另一端通过挂钩与张紧轮轴30卡接。其中,张紧轮轴30处于滑槽11最低端的圆孔处时,张紧轮轴30到卡钩13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弹性件40的不拉伸长度,例如弹性件40在不拉伸状态下的长度为30cm,则张紧轮轴30到卡钩13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cm。
其中,张紧轮轴30沿滑槽11上下移动时,还能够沿第一方向(图2中X方向所示)左右移动,有效地增强了对输送介质的伸长补偿效果。在现有技术中,随着输送介质在长期受力磨损的过程中,输送介质会逐渐拉长,驱动轮包角逐渐减小。而驱动轮包角逐渐减小,链条和驱动轮容易磨损、失去同步性和稳定性,从而大大的减少使用寿命,影响输送机,乃至整个生产线的正常运行。进而影响自动化组装线的生产节拍、车间生产量。张紧轮轴30的左右移动,还能够有效地增大输送介质在张紧轮20上的包角,例如张紧轮20在弹性件40的弹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图2中X方向所示)右移(朝向远离链轮的方向),输送介质在驱动轮、惰轮的包角增大。降低输送介质与其余部件(例如张紧轮20)之间的磨损,增强同步性,延长使用寿命。张紧机构的结构简单,具备易制造加工、成本低廉,安装、维护、更换易损件简单快捷等优点,且易实现模块化和标准化使用。
结合图3所示,图3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张紧轮轴30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支撑座10设有圆孔,圆孔沿第二方向(图2中Z方向所示)位于滑槽11的两侧,并与滑槽11连通,其中,张紧轮轴30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圆孔的直径大于滑槽11的宽度,张紧轮轴30的横截面的边长的长度小于滑槽11的宽度,张紧轮轴30的横截面的对角线的长度大于滑槽11的宽度,张紧轮轴30的横截面对角线的长度小于圆孔的直径。
本申请实施例中,张紧轮轴30依次穿过支撑座10上设有的滑槽11和张紧轮20。其中张紧轮20的通孔为四方孔,与张紧轮轴30相匹配。张紧轮轴30采用四方轴能够有效地实现双重止转的效果,即防止张紧轮20在容置空间12内发生自转,并同时避免张紧轮轴30发生自转。其中,示例性地,在滑槽11内的圆孔处旋转张紧轮轴30,能够自由切换当前是否具有张紧力。
示例性地,更换输送介质及其他易损件的过程为:将张紧轮20和张紧轮轴30整体移动至滑槽11的圆孔处,转动张紧轮轴30,即实现张紧轮轴30卡接于滑槽11的圆孔处。
将张紧轮轴30卡在支撑座10上设有的滑槽11内,可实现随意切换是否拥有张紧力的作用,即旋转张紧轮轴30断开与弹性件40的连接。使得输送介质呈松弛状态,将待更换输送介质及其他易损件(例如弹性件40)拆卸完毕之后,换上新的输送介质或其他易损件,再转动张紧轮轴30在弹性件40力的作用下回到滑槽11内。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结合图1至图2,支撑座10包括两个扇形片14和一个底板15,两个扇形片14分别设于底板15上,其中,滑槽11分别位于扇形片14上,并对称分布,卡钩13设于扇形片14的底部,容置空间12位于两个扇形片14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座10的材质可以为钢、铁以及金属合金等坚固的材质通过沿第一方向(图2中X方向所示)弯折成型,并形成两个扇形片14和一个底板15,能够有效地增强支撑座10的稳定性和耐损性。其中,两片扇形片14构成的容置空间12能够有效地容置张紧轮20。卡钩13设于扇形片14的底部,与支撑座10一体成型,增强使用强度的同时便于维护更换易损件(例如弹性件40)。
参见图4至图7所示,图4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张紧机构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5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张紧机构的一实施例的张紧轮20位于最佳张紧位置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张紧机构的一实施例的张紧轮20 位于最低张紧位置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张紧机构的一实施例的张紧轮20位于最高张紧位置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结合图1和图4,支撑座10还设有传感器18,张紧轮轴30固定连接有与传感器18配合的感应条17,当张紧轮轴30沿滑槽11滑动时,感应条17能够随张紧轮轴30进行移动,其中,感应条17接近传感器18时,传感器18能够发出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输送介质的长期受力磨损过程中,输送介质(皮带、链条等)将会伸长。增设感应装置,当输送介质伸长、张紧力较小时,感应装置能够及时感应并发出信号通知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处理。示例性地,传感器18沿第一方向(图2中X方向所示)穿过传感器支架16并固定。其中,本申请所使用的传感器18为接近传感器,但本申请对传感器18的种类不做限定,例如使用光电传感器,也能实现感应并发出信号。
感应条17为金属感应条,其中感应条17的一端固定于支撑座10,另一端设置四方孔,并与张紧轮轴30匹配,即能套设于张紧轮轴30,使得张紧轮轴30在弹力作用下沿滑槽11滑动时,能够带动感应条17的一端移动,感应条17与传感器18之间的距离相应变化。例如,张紧力较小时,张紧轮轴30在弹性件40的弹力作用下沿滑槽11下移,感应条17下旋,从而使得传感器18触发感应并发出信号。工作人员接收到信号,对输送介质进行检修、维护和更换。实现张紧机构的自我维护反馈,增强输送机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张紧轮轴30沿第一方向(图2中X方向所示)两侧还设有卡簧31,卡簧31卡接于环槽300内并位于滑槽11外部。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卡簧31卡接于环槽300内,能够有效地对张紧轮轴30以及感应条17沿第一方向(图2中X方向所示)的移动进行限定。
示例性地,安装输送介质的过程为:将张紧轮20套设于张紧轮轴30上,并整体移动至滑槽11的圆孔处,转动张紧轮轴30,使其倾斜,例如转动张紧轮轴30(例如转动45度),将张紧轮轴30卡接在滑槽11内,可实现随意切换是否拥有张紧力的作用,即旋转张紧轮轴30断开与弹性件40的连接。
当输送介质环接完毕之后,再转动张紧轮轴30,使张紧轮轴30在弹性件40弹力的作用下回到滑槽11内;此时输送介质受到了两个弹性件40的力并使输送介质绷紧。
示例性地,当张紧轮20位于最佳张紧位置时,张紧轮轴30还具有充裕的移动空间,当张紧轮20位于最高张紧位置时,张紧轮轴30无法向下移动以补偿输送介质伸长,此时,感应条17接近传感器18,传感器18感应并发出预警信号。当张紧轮20位于最低张紧位置时,张紧轮轴30无法向上移动以放松输送介质,此时输送介质为绷紧状态。
参见图8所示,图8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张紧机构的壳体52内部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结合图1至图8,张紧机构还包括第一安装座50,第一安装座50沿第二方向(图2中Z方向所示)位于支撑座10的上方,第一安装座50沿第三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卡口500和第二卡口501,第一卡口500和第二卡口501用于穿入和/或穿出输送介质;
第一安装座50内安装有第一齿轮51,输送介质套设于第一齿轮51外侧,并与第一齿轮51配合,其中,当第一齿轮51旋转时能够带动输送介质进行移动,其中,输送介质由第一卡口500和/或第二卡口501穿入第一安装座50内部,并依次套设于第一齿轮51与张紧轮20,再由第一卡口500和/或第二卡口501穿出。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50沿第一方向(图2中X方向所示)位于支撑座10上方,其中第一安装座50设有第一卡口500和第二卡口501,用于输送介质(例如传输链条或皮带)的穿入和穿出,示例性地,输送介质沿第一卡口500穿入,并依次套设于第一齿轮51和张紧轮20外侧,再沿导向滑块19的导向槽190向第二卡口501穿出。其中,第一齿轮51和张紧轮20旋转时输送介质移动。
其中,由于弹性件40处于压缩状态,对张紧轮轴30始终有一个内缩弹力,使得输送介质处于绷紧状态中,通过依次套设第一齿轮51和张紧轮20,使得输送介质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减少跳齿现象的发生。示例性地,壳体52与第一安装座50相接。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支撑座10的底板15沿第二方向(图2中Z方向所示)的顶部还设有导向滑块19,导向滑块19穿过第一安装座50的第二卡口501,并与第一安装座50卡接,其中,导向滑块19设有导向槽190,输送介质沿导向槽190穿入和/或穿出第一安装座50内部。
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向滑块19用于导向输送介质,其中导向滑块19与第一安装座50卡接于第二卡口501,输送介质能够随第一卡口500穿入第一安装座50内部,依次与第一齿轮51和张紧轮20卡接,并沿导向滑块19的导向槽190从第二卡口501穿出第一安装座50。
参见图9所示,图9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传输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传输装置,传输装置包括上述张紧机构、第二安装座60和传输导轨70。第二安装座60沿第二方向(图2中Z方向所示)依次设有第三卡口600和第四卡口601,其中,第三卡口600和第四卡口601用于穿入和/或穿出输送介质。
传输导轨70的一端连接张紧机构,另一端连接第二安装座60,输送介质套设于传输导轨70。
本申请实施例中,传输装置应用上述张紧机构,能够有效地调整传输导轨70上套设的输送介质的张紧力,示例性地,第二安装座60与张紧机构的第一安装座50相向设置,例如第二安装座60的第三卡口600和第四卡口601朝向第一安装座50,第一安装座50的第一卡口500和第二卡口501朝向第二安装座6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安装座60内设有第二齿轮62,输送介质套设于第二齿轮62外侧,其中,第二齿轮62与张紧机构的第一齿轮51同步旋转。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二齿轮62与张紧机构的第一齿轮51配合转动,使得输送介质的受力更加均匀,便于输送介质的来回输送,并避免齿轮出现跳齿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应携带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滑槽,所述支撑座设有圆孔,所述圆孔沿第二方向位于所述滑槽的两侧,并与所述滑槽连通;
张紧轮,所述张紧轮设有张紧轮轴;
弹性件;
所述支撑座还包括两个扇形片和一个底板,两个所述扇形片分别设于所述底板上,其中,所述滑槽分别位于所述扇形片上,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对称分布,所述扇形片的底部还设有卡钩,所述卡钩用于卡扣所述弹性件;
其中,所述张紧轮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座两侧的所述滑槽滑动连接,以使所述张紧轮能够在所述支撑座上移动;
其中,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张紧轮轴连接;
其中,所述张紧轮轴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圆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滑槽的宽度,所述张紧轮轴横截面的边长的长度小于所述滑槽的宽度,所述张紧轮轴横截面的对角线的长度大于所述滑槽的宽度,所述张紧轮轴横截面的对角线的长度小于所述圆孔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还设有传感器,所述张紧轮轴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传感器配合的感应条,当所述张紧轮轴沿所述滑槽滑动时,所述感应条能够随所述张紧轮轴进行移动,其中,所述感应条接近所述传感器时,所述传感器能够发出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簧,所述张紧轮轴的两侧设有环槽,所述卡簧卡接于所述环槽内并位于所述滑槽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机构还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沿第二方向位于所述支撑座的上方,所述第一安装座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所述第一卡口和所述第二卡口用于穿入和/或穿出输送介质;
所述第一安装座内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输送介质套设于所述第一齿轮外侧,并与所述第一齿轮配合,其中,所述输送介质由所述第一卡口和/或第二卡口穿入所述第一安装座内部,并依次套设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张紧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底板的顶部还设有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穿过所述第二卡口,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卡接,其中,所述导向滑块设有导向槽,所述输送介质沿所述导向槽穿入和/或穿出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内部。
6.一种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沿第二方向依次设有第三卡口和第四卡口,其中,所述第三卡口和所述第四卡口用于穿入和/或穿出输送介质;
传输导轨,所述传输导轨的一端连接所述张紧机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其中,所述输送介质套设于所述传输导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内还设有第二齿轮,所述输送介质套设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外侧。
CN202310733787.1A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张紧机构和传输装置 Active CN1164435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33787.1A CN116443502B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张紧机构和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733787.1A CN116443502B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张紧机构和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43502A CN116443502A (zh) 2023-07-18
CN116443502B true CN116443502B (zh) 2023-08-29

Family

ID=87126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733787.1A Active CN116443502B (zh) 2023-06-20 2023-06-20 一种张紧机构和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4350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03664A1 (fr) * 1993-04-05 1994-10-14 Lormeca Procedes Dispositif de compensation automatique de tension pour convoyeur.
TWM422005U (en) * 2011-09-09 2012-02-01 Yuan Kai Machinery Co Ltd Tension adjusting device of transmission belt of water spray machine
CN211766096U (zh) * 2019-12-21 2020-10-27 田晓萍 一种摩托车链条张紧器
CN212268590U (zh) * 2020-05-28 2021-01-01 江苏米多机械有限公司 重型一体式皮带机
CN212739483U (zh) * 2020-06-16 2021-03-19 安徽优程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带张紧机构
CN216188393U (zh) * 2021-11-09 2022-04-05 苏州怡合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线的自动涨紧回转装置
CN218118506U (zh) * 2022-08-12 2022-12-23 福建天石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链条张紧组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03664A1 (fr) * 1993-04-05 1994-10-14 Lormeca Procedes Dispositif de compensation automatique de tension pour convoyeur.
TWM422005U (en) * 2011-09-09 2012-02-01 Yuan Kai Machinery Co Ltd Tension adjusting device of transmission belt of water spray machine
CN211766096U (zh) * 2019-12-21 2020-10-27 田晓萍 一种摩托车链条张紧器
CN212268590U (zh) * 2020-05-28 2021-01-01 江苏米多机械有限公司 重型一体式皮带机
CN212739483U (zh) * 2020-06-16 2021-03-19 安徽优程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带张紧机构
CN216188393U (zh) * 2021-11-09 2022-04-05 苏州怡合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线的自动涨紧回转装置
CN218118506U (zh) * 2022-08-12 2022-12-23 福建天石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链条张紧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43502A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24489B1 (en) Powered conveyor belt turn
US8322519B2 (en) Belt conveyor
US4492304A (en) Conveyor chain retainer shoe
CN116443502B (zh) 一种张紧机构和传输装置
US4337055A (en) Drive belt tensioning apparatus
CN205574912U (zh) 可调式托盘链条张紧装置
KR102240299B1 (ko) 체인 컨베이어용 텐션장치
GB2449325A (en) Track conveyor system with tensioned flexible links
KR101178458B1 (ko) 경편기
CN215923384U (zh) 一种滚筒输送装置
CN108945990A (zh) 一种自动投料带
CN208963854U (zh) 一种码垛机器人用托辊输送机构
CN211593904U (zh) 一种转弯皮带机防翻覆装置
CN2853715Y (zh) 用于链带运输机链带上的销轴锁紧结构
US7493825B2 (en) Load indicating take-up frame
CN201189624Y (zh) 无链条夹紧玻璃传送装置
CN111706654A (zh) 一种链条自动张紧装置
CN212049467U (zh) 一种多线程输送机构
CN220448704U (zh) 托板组件和穿梭车
CN216271381U (zh) 一种液压元件组装用输送带
CN220097526U (zh) 一种皮带丝杆张紧结构
CN114013939B (zh) 一种带体快速拆换装置
CN221025828U (zh) 输送带的张紧和角度调节机构及阵列焊机
CN221141978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捻线机钢领板升降机构
CN220672541U (zh) 一种传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