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40577A - 一种过滤膜包及其封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滤膜包及其封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40577A
CN116440577A CN202310042807.0A CN202310042807A CN116440577A CN 116440577 A CN116440577 A CN 116440577A CN 202310042807 A CN202310042807 A CN 202310042807A CN 116440577 A CN116440577 A CN 1164405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ackaging
filtering
layer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428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建东
杨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obetter Filt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440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405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6/00Filter circuits or combinations of filters with other separa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5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 B01D29/56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in series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滤膜包及其封装方法,涉及过滤器材技术领域,包括:进液导流筛网;过滤单元,包括滤液导流筛网和设于滤液导流筛网侧边的过滤层;过滤层为多层过滤膜,每层过滤膜上开设有封装孔和导通口,该封装孔与第一通孔至少部分正对连通,多层过滤膜至少包括具有最大封装孔内径的第一过滤膜和具有最小封装孔内径的第二过滤膜,多层过滤膜堆叠进而在封装孔处形成径向错位区域;封装孔内形成环状胶封层,该环状胶封层覆盖第一通孔的内壁,及第一过滤膜封装孔的内壁和相邻封装孔之间的径向错位区域,本发明各个过滤膜之间的粘合结构简单有效,加工方法简单,加工成本低;料液不会从过滤膜之间的缝隙流出,环状胶封层的封装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过滤膜包及其封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过滤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过滤膜包及其封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生物制药行业中,通常采用过滤膜包进行含蛋白质大分子流体的过滤或者浓缩,在切向流过程中,过滤膜包通常由过滤层和导流筛网堆叠,在使用过程中,流体通过导流筛网的导流作用从膜的表面切向流动,一部分流体在压力作用下穿过膜表面形成渗透液排出,而大分子则被过滤层截留。
为了使过滤膜包堆叠结构的稳定且满足过滤流道的设计,通常使用灌封粘合剂(例如环氧树脂,聚氨酯或硅酮)对膜包进行溶剂粘合或者直接热密封,由于灌封粘合剂能够在导流筛网中渗透,因此渗透的灌封粘合剂能够确保导流筛网和过滤层之间牢牢粘合。
而在进行含病毒料液过滤过程中,过滤层需要采用除病毒过滤膜,而使用单层除病毒过滤膜过滤后病毒去除率并未达到要求,因此通常需要使用多层过滤膜进行堆叠,而由于过滤膜无法渗透灌封粘合剂,导致过滤层中多层过滤膜之间无法较好地粘合,未良好粘合的过滤膜在过滤膜包的使用过程中料液会从阻力较低的缝隙中流过,而不从过滤膜上透过,因此过滤膜无法起到过滤效果,同时,使用时未良好粘合的过滤膜也容易受到流体冲击而松散褶皱,影响过滤膜包整体过滤效果和寿命。
另,中国专利CN104321133A公开了《病毒过滤器》,为了实现病毒的过滤,其采用多孔中空纤维膜的形式。在其背景技术中也提到多篇对比文件,其思路也多为中空纤维膜的形式,不同的在于改变膜的组成,以及膜的孔径从膜壁中心向膜的两个表面变化。还没有人提出过通过多层平板过滤膜的层叠封装形成膜包形式以实现病毒过滤的设计思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叠加多层过滤膜,以实现病毒的有效过滤,结构简单,过滤效果佳的过滤膜包及其封装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过滤膜包,至少包括:
进液导流筛网,具有进液口和通孔,其用于引导待过滤流体沿切线方向渗透;
过滤单元,设于进液导流筛网的下游,其至少包括滤液导流筛网和设于滤液导流筛网侧边的过滤层;
所述滤液导流筛网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滤液口;
所述过滤层为多层过滤膜,每层过滤膜上开设有封装孔和导通口,该封装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至少部分正对连通,多层过滤膜至少包括具有最大封装孔内径的第一过滤膜和具有最小封装孔内径的第二过滤膜,多层过滤膜堆叠进而在封装孔处形成径向错位区域;
所述封装孔内形成环状胶封层,该环状胶封层覆盖第一通孔的内壁,及第一过滤膜封装孔的内壁和相邻封装孔之间的径向错位区域,以使得各层过滤膜之间以及滤液导流筛网和过滤层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本发明与传统思维通过改变过滤层的组成来实现病毒的过滤不同,通过增加过滤层中过滤膜的数量的方式,解决了病毒过滤的问题;多层过滤膜之间通过在封装孔内形成环状胶封层,该环状胶封层填充相邻过滤膜之间的径向错位区域,第一通孔的内壁,以及第一过滤膜位于封装孔的内侧壁,具体的,部分粘合剂渗透进入滤液导流筛网,填充滤液导流筛网的网孔,靠近滤液导流筛网的过滤膜直接与其粘接,同时在滤液导流筛网的第一通孔内壁包覆环状胶封层;由于过滤膜不会渗透粘合剂,因此其余的过滤膜通过封装孔之间的径向错位区域内填充的粘合剂形成封装,将相邻过滤膜牢牢粘附,同时在第一过滤膜的封装孔内侧壁也粘附有环状胶封层,其也说明了具有最大封装孔内径的第一过滤膜侧壁必须封装有环状胶封层,才能通过径向错位区域粘附的方式将多层过滤膜粘附起来,因此环状胶封层使得所有的过滤膜和滤液导流筛网之间形成稳固的粘合作用,避免料液从缝隙中透过,保证过滤膜良好的过滤效果;环状胶封层的侧边和过滤膜密封,其上下两边能将相邻的过滤膜牢牢粘附,从而将封装孔内封堵,保证过滤时待过滤液体从进液口进入,铺满整个进液导流筛网。
在过滤膜包使用过程中,待过滤液体从一侧的进液口进入,一部分料液通过多个过滤膜的过滤后渗透进入至滤液导流筛网中,并从滤液导流筛网的滤液口流出,而另一部分未经过滤的料液形成渗余液,从进液导流筛网另一侧的进液口排出,环状胶封层可以封堵封装孔内的流道,不会有液体从封装孔内流出,保证流路的有效性,同时,进液导流筛网另一侧的进液口也可以完全封住,使得从进液口进入的待过滤液体能够全部通过多个过滤膜的过滤形成渗透液后,从滤液口流出。
通过环状胶封层完成各层过滤膜之间,以及滤液导流筛网和过滤层之间的密封连接,整个连接结构简单有效,加工方法简单,加工成本低;环状胶封层的设置,解决了多个过滤膜叠加后无法良好密封的问题,使得无论采用多少数量的过滤膜形成过滤层都能实现稳固的粘合,可以适应不同的过滤场景,使用灵活度高。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膜位于过滤层远离滤液导流筛网一侧;或者,所述第二过滤膜位于过滤层靠近滤液导流筛网一侧。
具有最大封装孔内径的第二过滤膜位于外侧,使得粘合剂可以顺着内径较大的封装孔流向内径相对较小的封装孔,环状胶封层的制作更加简单,粘合结构更加稳固;具有最大封装孔内径的第二过滤膜位于内侧,避免具有最小封装孔内径的第二过滤膜位于内侧,导致在封装孔内进行刮胶处理时将第二过滤膜位于封装孔内侧壁的胶层刮除,导致环状胶封层无法实现良好的密封作用,同时也可以达到粘合剂顺着阶梯流动实现更好的密封作用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封装孔的内径呈阶梯变化,其自靠近滤液导流筛网一侧向外逐渐变小,或者,其自靠近滤液导流筛网一侧向外逐渐变大。
粘合剂沿着阶梯流动,保证每个区域都能覆盖到,即保证环状胶封层可以覆盖到所有的径向错位区域,上述结构设计使得过滤层的所有过滤膜之间粘结牢固性更高;由于封装孔的内径呈阶梯变化,使得所有相邻过滤膜之间不仅在侧壁上具有环状胶封层,而且在径向错位区域的台阶上也具有环状胶封层,各个过滤膜之间粘合更加稳固,由于在两个方向均实现稳固的粘接,液体不容易冲破环状胶封层导致流道渗透进入封装孔,使得滤液均从滤液导流筛网的滤液口排出,或从进液导流筛网另一侧的进液口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膜封装孔的内径为d1,第二过滤膜封装孔的内径为d2,第一通孔的内径为l,1.2d1≥l≥0.8d2。
上述数值设置避免第一过滤膜的封装孔内径和第二过滤膜的封装孔内径差异过大,同时避免滤液导流筛网的第一通孔面积过大而无法将过滤层完成过滤后的滤液快速、顺利地导出,也无法对过滤层形成良好的支撑作用;同时避免径向错位区域过小导致的相邻过滤膜之间粘结不够牢固,或者避免径向错位区域过大导致粘合剂对此区域的填充不完整,继而导致环状胶封层产生缝隙,液体从该缝隙中流出,影响最终的过滤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径向错位区域宽度为h,第二过滤膜封装孔的内径为d2,过滤膜的厚度为s,则s<h≤0.5d2。
由于相邻的过滤膜之间通过在径向错位区域覆盖环状胶封层,满足s<h则可以保证相邻的过滤膜之间具有足够的粘合强度,保证多层过滤膜之间粘合固定连接的稳固性,而满足h≤0.5d2则避免径向错位区域的宽度过大,不仅需要较大量的胶体,甚至可能导致粘合剂无法完整填充径向错位区域,而且对过滤层的过滤效率产生不利影响,也避免封堵封装孔和第一通孔的过多流通面。
进一步的,所述环状胶封层环宽度为n,径向错位区域宽度为h,n=1-1.5h。
保证环状胶封层对应各个径向错位区域的宽度不会过大,而导致环状胶封层过厚使得滤液导出的流通量过小,也不会过小而导致环状胶封层过薄而使得对相邻过滤膜的粘合作用不稳固。
进一步的,相邻封装孔的径向错位区域宽度h大于1mm;所述封装孔的内径为10-18mm;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为10-18mm。
径向错位区域宽度数值设置保证环状胶封层的宽度能够起到稳固的粘合连接作用;第一过滤膜封装孔的内径设置为14.2mm,第二过滤膜封装孔的内径设置为11.7mm,第一通孔的内径设置为13.2mm。
进一步的,所述封装孔外沿的相邻过滤膜之间具有封装层。
封装层的设置能够有效填充相邻过滤膜之间的间隙,使得相邻过滤膜之间的粘附更加牢固,防止相邻过滤膜处于松散的状态,同时,在过滤时,液体冲破封装层之后才能继续冲击径向错位区域之间的环状胶封层,延长了液体绕过过滤膜所需要冲击的密封长度,保证了液体能从过滤膜出透过。
进一步的,所述封装层的宽度为m,过滤膜的厚度为s,m=0.5-4s。
上述比例设置避免封装层的宽度过大导致过滤膜的有效过滤面积减小,也容易产生过滤死角,同时也避免封装层的宽度过小而导致粘接牢固度不够。
进一步的,所述滤液导流筛网和过滤层之间设有防止过滤膜嵌入滤液导流筛网内的隔离层。
隔离层避免过滤膜陷入滤液导流筛网中而导致其过滤性能的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层透气量为80-140cc/cm2/sec,厚度为90-140μm。
隔离层的透气量、厚度限定使得其能渗透粘合剂,保证粘合剂顺利进入滤液导流筛网,实现滤液导流筛网、隔离层、内侧过滤膜的牢固粘附;如果透气量过小、厚度过大,则粘合剂无法渗透至目标区域,如果透气量过大,则说明隔离层的孔隙过大、过多,再加厚度过小,则对过滤膜的支撑效果不佳。
进一步的,所述滤液口靠近第一通孔设置,所述导通口与所述滤液口至少部分正对连通,对着滤液口和导通口抽真空,注入所述第一通孔和封装孔内的粘合剂沿周向流动形成所述的环状胶封层。
环状胶封层的形成方式简单,环状胶封层的各处相对均匀,且径向错位区域都能被有效填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外围设有第一凹槽结构,其用于引导粘合剂流动;所述通孔外围设有第二凹槽结构,其用于引导粘合剂渗透。
第一凹槽结构有助于粘合剂渗透进入滤液导流筛网中,而且在第一通孔的一周都保证分布有粘合剂,使得滤液导流筛网和与其靠近的过滤膜之间形成稳固的粘合,保证环状胶封层的制作质量,而且该第一凹槽结构的设置也有助于准确控制粘合剂凝固后形成的胶层宽度。
第二凹槽结构有助于粘合剂渗透进入滤液导流筛网中,而且在通孔的一周都分布有粘合剂,使得进液导流筛网和与其靠近的过滤膜之间形成稳固的粘合,而且该第二凹槽结构的设置也有助于准确控制粘合剂凝固后形成的胶层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膜的厚度s为80-120μm;外侧过滤膜的过滤精度小于内侧过滤膜的过滤精度;所述滤液导流筛网的孔隙率为25-35%,其厚度为400-650μm。
外侧过滤膜的过滤精度小于内侧过滤膜的过滤膜的过滤精度,使得过滤形成梯度,保证良好的过滤效果;可以满足去除病毒的过滤膜的要求,保证有效过滤去除病毒。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过滤膜包的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至少两个过滤层和滤液导流筛网叠放,封装孔和第一通孔正对、导通口和滤液口正对,粘合剂从封装孔注入,从导通口处进行抽真空,在封装孔内形成环状胶封层,实现至少两个过滤层和滤液导流筛网的密封连接,完成单个过滤单元的封装;
在进液导流筛网的通孔形成环状密封圈层;
将过滤单元与进液导流筛网叠放,封装孔与进液口正对、导通口与通孔正对,施加外力压合过滤单元和进液导流筛网,并在外围涂覆粘合剂,在进液导流筛网的进液口和通孔处进行抽真空,外围的粘合剂形成包胶层,完成过滤膜包的封装。
通过抽真空的形式制备得到具有环状胶封层的封装结构,过滤膜包的封装结构简单,粘合结构稳固,可以根据需要取用任意数量的过滤膜。
进一步的,过滤膜包的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个过滤单元上下堆叠,相邻过滤单元之间通过第一间隔膜隔开,该第一间隔膜对应封装孔和导通口处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在所有过滤单元的封装孔内形成环状胶封层,实现多个过滤单元和多个第一间隔膜的封装;
将多个进液导流筛网上下堆叠,相邻进液导流筛网之间通过第二间隔膜隔开,该第二间隔膜对应进液口和通孔处开设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
在所有进液导流筛网的通孔形成环状密封圈层;
取上述的过滤单元与进液导流筛网叠放,完成过滤膜包的封装。
将多个过滤单元堆叠封装,可以根据需要取用任意数量的过滤单元,且取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抽真空处理的持续时间为20-30s,真空度为-0.2~-0.4bar。
真空处理使得粘合剂分布更均匀,能形成封闭环状,而且操作工艺简单可控;真空处理的持续时间能够保证环状胶封层的封闭结构,避免产生空缺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过滤层中过滤膜的数量达到过渡病毒的目的,无需改变过滤层的组成,解决方法简单有效;各个过滤膜之间的粘合结构简单有效,加工方法简单,加工成本低;料液不会从过滤膜之间的缝隙流出,环状胶封层的封装效果好,保证料液按照设定的流路流动,过滤效果好;可以选用任意数量的过滤膜封装形成过滤单元,使用的适应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过滤膜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过滤单元(不包括环状胶封层)的部分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过滤单元的部分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过滤膜包的部分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滤液导流筛网(带第一凹槽结构)的部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进液导流筛网(带第二凹槽结构)的部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过滤单元之间带第一间隔膜的部分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过滤单元(不包括环状胶封层)的部分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过滤单元(包括环状胶封层)的部分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过滤单元(不包括环状胶封层)的部分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过滤单元(包括环状胶封层)的部分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过滤单元(不包括环状胶封层)的部分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过滤单元(包括环状胶封层)的部分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过滤单元(不包括环状胶封层)的部分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过滤单元(包括环状胶封层)的部分剖视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过滤单元(不包括环状胶封层)的部分剖视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过滤单元(包括环状胶封层)的部分剖视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过滤单元(带隔离层)的部分剖视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八提供的过滤层部分剖视图。
其中,1-进液导流筛网,11-进液口,12-通孔,121-第二凹槽结构,2-过滤单元,3-滤液导流筛网,31-第一通孔,311-第一凹槽结构,32-滤液口,4-过滤层,41-过滤膜,411-封装孔,412-导通口,413-第一过滤膜,414-第二过滤膜,415-第三过滤膜,5-径向错位区域,6-环状胶封层,7-封装层,8-隔离层,9-第一间隔膜,91-第一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过滤膜包,至少包括:
进液导流筛网1,具有进液口11和通孔12,其用于引导待过滤流体沿切线方向渗透;
在本实施例中,进液导流筛网1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液口11和通孔12;
过滤单元2,设置在进液导流筛网1的下游,其至少包括滤液导流筛网3和设于滤液导流筛网侧边的过滤层4,其中若过滤单元2堆叠设置于内部,滤液导流筛网两侧均设置有过滤层4,而若过滤单元设置于最外侧边,滤液导流筛网可以只朝内侧设置过滤层;
滤液导流筛网3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1和滤液口32,且两端分别开设;在本实施例中,滤液导流筛网3的孔隙率为25-35%,其厚度为400-650μm;
过滤层4为多层过滤膜41,每层过滤膜4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封装孔411和导通口412,封装孔411与滤液导流筛网3的第一通孔31至少部分正对连通,多层过滤膜41至少包括具有最大封装孔内径的第一过滤膜413和具有最小封装孔内径的第二过滤膜414,多层过滤膜41堆叠进而在封装孔处形成径向错位区域5。
封装孔内形成环状胶封层6,该环状胶封层6覆盖第一通孔31的内壁,及覆盖第一过滤膜413的内壁、和相邻封装孔之间的径向错位区域5,以使得各层过滤膜41之间以及滤液导流筛网3和过滤层4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具体的,如图2、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层4包括两层过滤膜41,具体是具有较大封装孔内径的第一过滤膜413和具有较小封装孔内径的第二过滤膜414,其中第一过滤膜413位于靠近滤液导流筛网3的内侧,第二过滤膜414位于远离滤液导流筛网3的外侧。
如图3所示,封装孔内形成环状胶封层6,该环状胶封层6覆盖第一通孔31的内壁,覆盖第一过滤膜413的内壁,及覆盖第一过滤膜413和第二过滤膜414的径向错位区域5,以使得第一过滤膜413和第二过滤膜414之间以及滤液导流筛网3和第一过滤膜413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定义第一过滤膜413的封装孔的内径为d1,第二过滤膜414的封装孔的内径为d2,第一通孔31的内径为l,则1.2d1≥l≥0.8d2。上述数值设置避免第一过滤膜413的封装孔内径和第二过滤膜414的封装孔内径差异过大,导致粘合剂无法完整覆盖径向错位区域5,同时避免滤液导流筛网3的第一通孔31面积过大而无法将过滤层4完成过滤后的滤液快速、顺利地导出,也无法对过滤层4形成良好的支撑作用。
定义上述径向错位区域5的宽度为h,过滤膜41的厚度为s,则s<h≤0.5d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膜413的封装孔和第二过滤膜414的封装孔的内径之差为径向错位区域5的宽度h。上述宽度要满足条件s<h≤0.5d2,由于相邻的过滤膜41之间通过在径向错位区域覆盖环状胶封层6,满足s<h则可以保证相邻的过滤膜41之间具有足够的粘合强度,保证多层过滤膜41之间粘合固定连接的稳固性,而满足h≤0.5d2则避免径向错位区域的宽度过大,不仅需要较大量的胶体,而且对过滤层4的过滤效率产生不利影响,也避免封堵封装孔411和第一通孔31的过多流通面。
在满足上述条件之下,封装孔411的内径取值为10-18mm,具体可以是第一过滤膜413的封装孔内径设置为14.2mm,第二过滤膜414的封装孔内径设置为11.7mm;第一通孔31的内径为10-18mm,具体可以是13.2mm,且相邻封装孔411的径向错位区域宽度h大于1mm。过滤膜的厚度s为80-120μm。
环状胶封层6覆盖第一通孔31的内壁,覆盖第一过滤膜413的内壁,及覆盖第一过滤膜413和第二过滤膜414的径向错位区域。
定义环状胶封层6的宽度为n,则n=1-1.5h,保证环状胶封层5对应径向错位区域5的宽度不会过大,而导致粘合剂无法完整填充径向错位区域5的所有横向平面,或导致环状胶封层5过厚使得滤液导出的流通量过小,也不会过小而导致环状胶封层5过薄而使得对相邻过滤膜41的粘合作用不稳固。
滤液口32靠近第一通孔31设置,导通口412和滤液口32至少部分正对连通,对着滤液口32和导通口412抽真空,注入第一通孔31和封装孔411内的粘合剂在负压的作用下,沿周向流动形成环状胶封层6。
如图5所示,为了便于粘合剂的流动,在第一通孔31外围设有第一凹槽结构311,其用于引导粘合剂流动,有助于在第一通孔31的一周都分布有粘合剂,使得滤液导流筛网3和与其靠近的过滤膜41,也就是第三过滤膜415,之间形成稳固的粘合,而且该第一凹槽结构311的设置也有助于准确控制粘合剂凝固后形成的胶层宽度。
如图6所示,在通孔12的外围也设有第二凹槽结构121,其用于引导粘合剂渗透,有助于在通孔12的一周都分布有粘合剂,使得进液导流筛网1和与其靠近的过滤膜41,也就是第二过滤膜414,之间形成稳固的粘合。
由于待过滤液体从进液口11进入,料液铺满进液导流筛网1,一部分料液通过多个过滤膜41的过滤后渗透进入至滤液导流筛网3中,并从滤液导流筛网3的滤液口32流出,而另一部分未经过滤的料液形成渗余液,从进液导流筛网1另一侧的进液口11排出;同时,进液导流筛网1另一侧的进液口11也可以完全封住,使得从进液口11进入的待过滤液体能够全部通过多个过滤膜的过滤形成渗透液后,从滤液口32流出。因此为了保证过滤效果,外侧过滤膜41的过滤精度小于内侧过滤膜的过滤膜的过滤精度,此处以靠近滤液导流筛网3的一侧为内侧。
一种上述过滤膜包的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至少两个过滤层4和滤液导流筛网3叠放,在本实施例中,单个过滤层4由第二过滤膜414和第一过滤膜413叠放组成,过滤层4的数量为两个,换句话说,第二过滤膜414、第一过滤膜413和滤液导流筛网3自上而下依次叠放,滤液导流筛网3的下侧又依次叠放第一过滤膜413和第二过滤膜414。所有封装孔411和第一通孔31正对、导通口412和滤液口32正对,粘合剂从封装孔411注入,从导通口412处进行抽真空,抽真空处理的持续时间为20-30s,真空度为-0.2~-0.4bar,去除多余粘合剂,固化温度后在封装孔411内形成环状胶封层6,实现两个过滤层4和滤液导流筛网3的密封连接,完成单个过滤单元的封装;
将多个过滤单元上下堆叠,相邻过滤单元之间通过第一间隔膜9隔开,如图7所示,该第一间隔膜9对应封装孔411和导通口412处开设有第一开口91和第二开口;
在所有过滤单元的封装孔411内形成环状胶封层6,实现多个过滤单元和多个第一间隔膜9的封装;
将多个进液导流筛网1上下堆叠,相邻进液导流筛网1之间通过第二间隔膜隔开,该第二间隔膜对应进液口11和通孔12处开设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
在所有进液导流筛网1的通孔12形成环状密封圈层(图中未示出),其具体形成方式与环状胶封层6的形成方式相同,在通孔12内注入粘合剂,在进液口11抽真空形成;
取上述的过滤单元与进液导流筛网1叠放,封装孔411与进液口11正对、导通口412与通孔12正对,施加外力压合过滤单元和进液导流筛网1,并在外围涂覆粘合剂,在进液导流筛网1的进液口11和通孔12处进行抽真空,抽真空处理的持续时间为20-30s,真空度为-0.2~-0.4bar,外围的粘合剂形成包胶层,完成过滤膜包的封装。
实施例二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过滤层4的两层过滤膜41,具有较大封装孔内径的第一过滤膜413位于远离滤液导流筛网3的外侧,具有较小封装孔内径的第二过滤膜414位于靠近滤液导流筛网3的内侧。
如图9所示,封装孔内形成环状胶封层6,该环状胶封层6覆盖第一通孔31的内壁,及覆盖第一过滤膜413的内壁、和相邻封装孔之间的径向错位区域5,以使得各层过滤膜41之间以及滤液导流筛网3和过滤层4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过滤层4为三层过滤膜41,具有最大封装孔内径的第一过滤膜413靠近滤液导流筛网3设置,具有最小封装孔内径的第二过滤膜414位于最外侧,第三过滤膜415位于第一过滤膜413和第二过滤膜414之间,其封装孔内径也小于第一过滤膜413的封装孔内径、大于第二过滤膜414的封装孔内径。
换句话说,封装孔的内径呈阶梯变化,其自靠近滤液导流筛网3一侧向外逐渐变小。上述结构设计使得过滤层4的所有过滤膜41之间粘结牢固性更高。
如图11所示,封装孔内形成环状胶封层6,该环状胶封层6覆盖第一通孔31的内壁,覆盖第三过滤膜415的内壁,覆盖第一过滤膜413的内壁,及覆盖第三过滤膜415和第一过滤膜413的径向错位区域,覆盖第一过滤膜413和第二过滤膜414的径向错位区域。以使得第二过滤膜414之间和第三过滤膜415,第三过滤膜415和第一过滤膜413之间,以及滤液导流筛网3和第一过滤膜413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定义上述径向错位区域5的宽度为h,过滤膜41的厚度为s,则s<h≤0.5d2。在本实施例中,径向错位区域5的宽度h为不定值,即第一过滤膜413的封装孔和第二过滤膜414的封装孔的内径之差为径向错位区域的宽度,第一过滤膜413的封装孔和第三过滤膜415的封装孔的内径之差也为径向错位区域的宽度,第二过滤膜414和第三过滤膜415的封装孔的内径之差也为径向错位区域的宽度。上述宽度都要满足条件s<h≤0.5d2。
定义环状胶封层6的宽度为n,则n=1-1.5h。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径向错位区域的宽度为不定值,环状胶封层6的宽度n为不定值,所有过滤膜41对应的环状胶封层6宽度均在1-1.5h的范围内。
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最大封装孔内径的第一过滤膜413位于远离滤液导流筛网3的最外侧,具有最小封装孔内径的第二过滤膜414靠近滤液导流筛网3设置,第三过滤膜415位于第一过滤膜413和第二过滤膜414之间,其封装孔内径也小于第一过滤膜413的封装孔内径、大于第二过滤膜414的封装孔内径。
换句话说,封装孔的内径呈阶梯变化,其自靠近滤液导流筛网3一侧向外逐渐变大。上述结构设计使得过滤层4的所有过滤膜41之间粘结牢固性更高。
如图13所示,封装孔内形成环状胶封层6,该环状胶封层6覆盖第三过滤膜415的内壁,覆盖第一过滤膜413的内壁,及覆盖第三过滤膜415和第一过滤膜413的径向错位区域,覆盖第三过滤膜415和第二过滤膜414的径向错位区域。以使得第二过滤膜414之间和第三过滤膜415,第三过滤膜415和第一过滤膜413之间,以及滤液导流筛网3和第二过滤膜414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其他与实施例三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最小封装孔内径的第二过滤膜414位于远离滤液导流筛网3的最外侧,具有最大封装孔内径的第一过滤膜413与第一过滤膜413相邻设置,而第三过滤膜415位于靠近滤液导流筛网3的最内侧,其封装孔内径也小于第一过滤膜413的封装孔内径、大于第二过滤膜414的封装孔内径。
如图15所示,封装孔内形成环状胶封层6,该环状胶封层6覆盖第一通孔31的内壁,覆盖第三过滤膜415的内壁,覆盖第一过滤膜413的内壁,及覆盖第三过滤膜415和第一过滤膜413的径向错位区域,覆盖第一过滤膜413和第二过滤膜414的径向错位区域。以使得第二过滤膜414之间和第一过滤膜413,第三过滤膜415和第一过滤膜413之间,以及滤液导流筛网3和第二过滤膜414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其他与实施例三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最大封装孔内径的第一过滤膜413靠近滤液导流筛网3设置,具有最小封装孔内径的第二过滤膜414与第一过滤膜413相邻设置,而第三过滤膜415位于最外侧,其封装孔内径也小于第一过滤膜413的封装孔内径、大于第二过滤膜414的封装孔内径。
如图17所示,封装孔内形成环状胶封层6,该环状胶封层6覆盖第一通孔31的内壁,覆盖第三过滤膜415的内壁,覆盖第一过滤膜413的内壁,及覆盖第三过滤膜415和第二过滤膜414的径向错位区域,覆盖第一过滤膜413和第二过滤膜414的径向错位区域。以使得第二过滤膜414之间和第一过滤膜413,第三过滤膜415和第二过滤膜414之间,以及滤液导流筛网3和第一过滤膜413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其他与实施例三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七
如图18所示,在实施例一的结构基础上,在滤液导流筛网3和过滤层4之间设有防止过滤膜41嵌入滤液导流筛网3内的隔离层8,其具体可以是无纺布层。隔离层8的透气量为80-140cc/cm2/sec,厚度s2为90-140μm。其余实施例中,隔离层也可以是织布或多孔膜中的一种,材质可为聚合物材料,例如PP、PE、PES等。
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
实施例八
如图19所示,在封装孔411外沿的相邻过滤膜41之间形成封装层7,该封装层7的宽度为m,其与过滤膜41的厚度的关系为m=0.5-4s,上述数值保证封装层7对所有过滤膜41形成稳固连接。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过滤膜包,至少包括:
进液导流筛网,具有进液口和通孔,其用于引导待过滤流体沿切线方向渗透;
过滤单元,设于进液导流筛网的下游,其至少包括滤液导流筛网和设于滤液导流筛网侧边的过滤层;
所述滤液导流筛网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滤液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为多层过滤膜,每层过滤膜上开设有封装孔和导通口,该封装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至少部分正对连通,多层过滤膜至少包括具有最大封装孔内径的第一过滤膜和具有最小封装孔内径的第二过滤膜,多层过滤膜堆叠进而在封装孔处形成径向错位区域;
所述封装孔内形成环状胶封层,该环状胶封层覆盖第一通孔的内壁,及第一过滤膜封装孔的内壁和相邻封装孔之间的径向错位区域,以使得各层过滤膜之间以及滤液导流筛网和过滤层之间形成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膜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膜位于过滤层远离滤液导流筛网一侧;或者,所述第二过滤膜位于过滤层靠近滤液导流筛网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膜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孔的内径呈阶梯变化,其自靠近滤液导流筛网一侧向外逐渐变小,或者,其自靠近滤液导流筛网一侧向外逐渐变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膜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膜封装孔的内径为d1,第二过滤膜封装孔的内径为d2,第一通孔的内径为l,1.2d1≥l≥0.8d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膜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错位区域宽度为h,第二过滤膜封装孔的内径为d2,过滤膜的厚度为s,则s<h≤0.5d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膜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胶封层环宽度为n,径向错位区域宽度为h,n=1-1.5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膜包,其特征在于:相邻封装孔的径向错位区域宽度h大于1mm;所述封装孔的内径为10-18mm;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为10-18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膜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孔外沿的相邻过滤膜之间具有封装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过滤膜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的宽度为m,过滤膜的厚度为s,m=0.5-4s。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膜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液导流筛网和过滤层之间设有防止过滤膜嵌入滤液导流筛网内的隔离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滤膜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透气量为80-140cc/cm2/sec,厚度为90-140μ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膜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液口靠近第一通孔设置,所述导通口与所述滤液口至少部分正对连通,对着滤液口和导通口抽真空,注入所述第一通孔和封装孔内的粘合剂沿周向流动形成所述的环状胶封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过滤膜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外围设有第一凹槽结构,其用于引导粘合剂流动;所述通孔外围设有第二凹槽结构,其用于引导粘合剂渗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膜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的厚度s为80-120μm;外侧过滤膜的过滤精度小于内侧过滤膜的过滤精度;所述滤液导流筛网的孔隙率为25-35%,其厚度为400-650μm。
15.一种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膜包的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至少两个过滤层和滤液导流筛网叠放,封装孔和第一通孔正对、导通口和滤液口正对,粘合剂从封装孔注入,从导通口处进行抽真空,在封装孔内形成环状胶封层,实现至少两个过滤层和滤液导流筛网的密封连接,完成单个过滤单元的封装;
在进液导流筛网的通孔形成环状密封圈层;
将过滤单元与进液导流筛网叠放,封装孔与进液口正对、导通口与通孔正对,施加外力压合过滤单元和进液导流筛网,并在外围涂覆粘合剂,在进液导流筛网的进液口和通孔处进行抽真空,外围的粘合剂形成包胶层,完成过滤膜包的封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过滤膜包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个过滤单元上下堆叠,相邻过滤单元之间通过第一间隔膜隔开,该第一间隔膜对应封装孔和导通口处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在所有过滤单元的封装孔内形成环状胶封层,实现多个过滤单元和多个第一间隔膜的封装;
将多个进液导流筛网上下堆叠,相邻进液导流筛网之间通过第二间隔膜隔开,该第二间隔膜对应进液口和通孔处开设有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
在所有进液导流筛网的通孔形成环状密封圈层;
取上述的过滤单元与进液导流筛网叠放,完成过滤膜包的封装。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过滤膜包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处理的持续时间为20-30s,真空度为-0.2~-0.4bar。
CN202310042807.0A 2022-01-14 2023-01-12 一种过滤膜包及其封装方法 Pending CN1164405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8571.5A CN115121032A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过滤膜包及其封装方法
CN2022100585715 2022-01-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40577A true CN116440577A (zh) 2023-07-18

Family

ID=8337533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58571.5A Pending CN115121032A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过滤膜包及其封装方法
CN202310042807.0A Pending CN116440577A (zh) 2022-01-14 2023-01-12 一种过滤膜包及其封装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58571.5A Pending CN115121032A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过滤膜包及其封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5121032A (zh)
WO (1) WO20231344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1032A (zh) * 2022-01-14 2022-09-30 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膜包及其封装方法
CN116407952A (zh) * 2023-04-11 2023-07-11 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膜包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35718A (en) * 1983-05-04 1988-04-05 Millipore Corporation Multilayer membrane separator
DE19837257A1 (de) * 1998-08-17 2000-02-24 Seitz Filter Werke Filtermodul
US20050269255A1 (en) * 2002-04-19 2005-12-08 Attila Herczeg Shaped flow distribution in filtration cassettes
DE10337215B4 (de) * 2003-08-13 2006-05-04 Sartorius Ag Filtermodul und Vorrichtung zur statischen Filtration von Flüssigkeiten
US20080264852A1 (en) * 2004-07-16 2008-10-30 Ge Healthcare Bio-Sciences Corp. Filtration Cassettes
WO2016194833A1 (ja) * 2015-05-29 2016-12-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スパイラル型酸性ガス分離膜エレメント、酸性ガス分離膜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酸性ガス分離装置
CN115121032A (zh) * 2022-01-14 2022-09-30 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膜包及其封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34442A1 (zh) 2023-07-20
CN115121032A (zh) 2022-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440577A (zh) 一种过滤膜包及其封装方法
US5824217A (en) Membrane filtration apparatus
CN101039737A (zh) 薄膜接触器及其制造方法
WO1998028065A1 (fr) Module de type membrane a des fibres creuses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CN116440580A (zh) 一种用于含蛋白料液除病毒过滤的过滤装置及进行含蛋白料液除病毒过滤的方法
KR101632941B1 (ko) 유체 커플링을 가지는 여과 시스템
CN103167902A (zh) 膜分离模块
US8043512B2 (en) Fluid treatment arrangements and methods
KR102520556B1 (ko) 나선형으로 감긴 여과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CN217526674U (zh) 一种高密封性过滤单元及过滤膜包
CN217473182U (zh) 一种过滤膜包的导流筛网及过滤膜包
CN116440579A (zh) 一种过滤膜包及其在除病毒过滤中的应用
CN217473175U (zh) 一种膜包的导流筛网及膜包
JP2006524122A (ja) ろ過モジュール
US20200171439A1 (en) Single use aseptic tangential flow filt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218188424U (zh) 过滤膜包
CN210237199U (zh) 大通量低压膜元件
US20220234005A1 (en) Entrance features in spiral wound elements
CN220309931U (zh) 一种过滤组件
CN104837543B (zh) 平式反渗透模块及系统
CN217526668U (zh) 一种自密封过滤膜包
CN219376699U (zh) 一种膜包
CN220495737U (zh) 一种过滤膜包单元及过滤膜包
US11511232B2 (en) Filtration cassette residing in bag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CN116407952A (zh) 一种过滤膜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