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95035A - 后部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后部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395035A CN116395035A CN202211444782.9A CN202211444782A CN116395035A CN 116395035 A CN116395035 A CN 116395035A CN 202211444782 A CN202211444782 A CN 202211444782A CN 116395035 A CN116395035 A CN 1163950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nd module
- rear end
- assembly
- body structure
- vehicl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918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7—Luggage compart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6—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eadily releasable
- B62D27/065—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eadily releasable using screwthrea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9/00—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 B62D29/001—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combining metal and synthetic material
- B62D29/005—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combining metal and synthetic material preformed metal and synthetic material elements being joined together, e.g. by adhesi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4/00—Optimising design; Manufacturing; Testing
- B60Y2304/07—Facilitating assembling or moun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6/00—Other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306/01—Reducing damages in case of crash, e.g. by improving battery prot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9/00—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 B62D29/04—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predominantly of synthetic material
- B62D29/043—Super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部车身结构,其包括后部车身组件和后端模块,所述后端模块在车身的长度方向上连接到所述后部车身组件。所述后部车身组件包括车顶横梁、后侧围总成以及后围板,后侧围总成分别连接到所述车顶横梁的两端,后围板连接所述后侧围总成。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2022年1月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2-0002094号的权益,该申请在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部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对强度敏感的车辆后部部件用钢压部件进行焊接,以保证车辆的骨架强度。用钢材料制成的压制部件来抑制扭转,并通过相互焊接形成闭合的截面。
然而,包括侧外部和结合延伸部的薄板的闭合截面可以包括薄板,以实现部件的设计并保证可成形性。
换句话说,为了满足优雅而复杂的外观设计的结构要求,需要额外的加强构造或加强的闭合截面来加强强度效率低的薄板的闭合截面。
公开于背景技术部分的上述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以包含的信息并不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部车身结构。特定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具有提高的车身强度的后部车身结构。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具有提高的车身强度的后部车身结构。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这样的后部车身结构,其可以通过简化装配结构来提高生产率。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部车身结构可以包括后部车身组件和后端模块,所述后端模块在车身的长度方向上连接到所述后部车身组件。
后部车身组件可以包括车顶横梁、后侧围总成以及后围板,后侧围总成连接到所述车顶横梁的两端,后围板连接两个后侧围总成。
后侧围总成可以包括后侧围总成内件和后侧围总成外件,后侧围总成内件具有在车身内部方向上形成的内件突出部分,后侧围总成外件通过在车身外部方向上形成的外件突出部分与所述后侧围总成内件连接,以与所述内件突出部分一起形成总成闭合截面。
所述后端模块可以包括中部主体,所述中部主体与所述后侧围总成外件一起形成后端模块闭合截面。
所述总成闭合截面与所述后端模块闭合截面可以形成为相邻。
所述后端模块可以进一步包括从所述中部主体向所述后端模块闭合截面的内部方向突出的后端模块内肋。
所述后端模块可以进一步包括后端模块内加强部分,所述后端模块内加强部分突出为在所述后端模块闭合截面内侧形成后端模块内闭合截面。
所述后侧围总成外件可以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总成闭合截面的车身外侧方向上延伸形成的总成外延伸面。所述后侧围总成内件可以进一步包括在车身内侧形成的内件端部突出部分,以与所述总成外延伸面一起形成总成外闭合截面。
所述后端模块可以进一步包括在车身的前部方向上突出的后端模块外加强部分,以与所述总成外闭合截面紧密接触。
所述后端模块可以进一步包括从所述后端模块外加强部分在车身外部方向上突出的后端模块外肋。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部车身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与所述后端模块连接的侧罩,以与所述后端模块外加强部分一起形成侧闭合截面。
所述侧罩可以包括在所述侧闭合截面的内部方向上突出的罩肋。
所述侧罩可以进一步包括形成为突出以支撑所述后端模块闭合截面的罩内肋。
所述后围板可以包括内后围板和外后围板,所述外后围板包括突出于车身的后围板突出部分,以与所述内后围板一起形成后闭合截面。并且所述后端模块可以包括板加强面和板肋,板加强面围绕所述后闭合截面,板肋从所述板加强面突出。
可以形成灯安装孔,以将车尾灯安装到所述后端模块。
可以形成保险杠安装支架,以将后保险杠安装到所述后端模块。
在所述后端模块上形成有与所述后部车身组件粘合连接的后端模块粘合部分。
连接螺栓孔可以形成于所述后部车身组件,与所述连接螺栓孔相对应的连接突起部分可以形成于所述后端模块。
所述后端模块可以是注射成型的。
所述后端模块可以形成为完全围住所述后部车身组件的闭合形状。
根据基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部车身结构,可以通过简单的联接结构增加车身强度,并且可以通过简化装配结构提高生产率。
此外,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中,将直接或隐含地公开可以由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获得或预测的效果。即是,将在稍后描述的详细描述中公开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预测的各种效果。
附图说明
由于这些附图用于在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时作为参考,因此本发明的技术精神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所附附图。
图1为可以应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部车身结构的车身的局部立体图。
图2为可以应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部车身结构的车身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3为可以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部车身结构的后端模块的立体图。
图4为可以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部车身结构的侧罩的立体图。
图5为沿着图1的线V-V的截面图。
图6为沿着图1的线VI-VI的截面立体图。
图7为沿着图1的线VII-VII的截面立体图。
图8为示出了可以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部车身结构的后端模块的后端模块粘合部分的示意图。
图9为示出了可以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部车身结构的车身与车尾灯和后保险杠的连接的示意图。
下面的附图标记可以结合附图使用,以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
10:车身 20:后部车身组件
30:车顶横梁 32:车顶横梁下部
34:车顶横梁上部 36:门铰链
40:后围板 42:内后围板
44:外后围板 46:后围板突出部分
48:连接螺栓孔 50:后侧围总成
52:后侧围总成内件 54:内件突出部分
56:内件端部突出部分 70:后侧围总成外件
72:外件突出部分 74:总成外延伸面
80:后端模块 82:中部主体
84:后端模块内肋 86:后端模块内加强部分
88:后端模块外加强部分 90:后端模块外肋
92:板加强面 94:板肋
95:后围板第一肋 96:后围板第二肋
98:后端模块粘合部分 99:连接突起部分
100:灯安装孔 102:保险杠安装支架
110:侧罩 112:罩肋
114:罩内肋 120:车尾灯
122:后保险杠 C1:总成闭合截面
C2:后端模块闭合截面 C3:后端模块内闭合截面
C4:总成外闭合截面 C5:侧闭合截面
C6:后闭合截面 C7:车顶横梁闭合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考所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更为全面的描述,在这些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对所描述的实施方案进行各种不同方式的修改,所有这些修改将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
为了清楚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省略了与描述无关的部分,并且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由于附图中所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为了描述方便而任意表示的,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不必限于附图中所示的,并且将厚度放大以清楚地表达各个部分和区域。
此外,在下面的详细说明中,部件的名称被分为第一、第二等,以在同一关系中区分它们,并且下面的说明中并不限定顺序。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部分“包括”某个部件时,意味着可以还包括其他部件而不是排除其他部件,除非另有声明。
此外,在说明书中描述的例如……部件以及……装置的术语意思是指执行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综合配置的单元。
当例如层、膜、区域、板等的部分在另一部分“上”时,它不仅包括直接在另一部分上方的情况,还包括在其间存在另一部分的情况。
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时,不存在介入元件。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可以应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部车身结构的车身的局部立体图,图2为可以应用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部车身结构的车身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部车身结构可以包括后部车身组件20和后端模块80,所述后端模块80在车身的长度方向上连接到后部车身组件20。
后部车身组件20可以包括车顶横梁30、与车顶横梁30的两端连接的后侧围总成50(quarter completions)、以及与后侧围总成50连接的后围板40。
如图所示,后部车身组件20可以通过将车顶横梁30、后侧围总成50以及后围板40结合而形成闭合形状的车身后部结构。
但是,不限于此,而且还适用于具有部分开放形状的结构。
形成后部车身组件20的部件可以作为金属材料通过焊接等结合。
然而,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部车身结构不限于此,并且一些构造由非金属塑料制成,例如碳纤维加强塑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FRP)等。
后端模块80可以具有围绕后部车身组件20的闭合形状。
如图所示,后端模块80可以形成为完全围住后部车身组件20的闭合形状,但不限于此,具有某些构造的开放形状的后端模块也是适用的。
此外,与后部车身组件20结合的后端模块80可以是注射成型的。
后端模块80可以形成为用于车辆设计所形成的部件,并且通过注塑成型为完整的环形结构,可以减少部件数量并且可以简化制造过程。
此外,通过将后部车身组件20应用于同一车辆类型,并将具有各种设计的后端模块80结合到后部车身组件20,可以易于实现车辆设计的多样化。
此外,后端模块80可以应用于各种车辆类型以降低总体生产成本。
图3为可以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部车身结构的后端模块的立体图,图4为可以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部车身结构的侧罩的立体图,图5为沿着图1的线V-V的截面图。
参照图1至图5,后侧围总成50可以包括后侧围总成内件52和后侧围总成外件70,后侧围总成内件52具有在车身内部方向上形成的内件突出部分54,后侧围总成外件70通过在车身外部方向上形成的外件突出部分72与后侧围总成内件52连接,以与内件突出部分54一起形成总成闭合截面C1。
后端模块80可以包括中部主体82,所述中部主体82与后侧围总成外件70一起形成后端模块闭合截面C2。
总成闭合截面C1与后端模块闭合截面C2可以形成为彼此相邻。
由于后侧围总成内件52与后侧围总成外件70形成总成闭合截面C1,后侧围总成外件70与中部主体82形成后端模块闭合截面C2,因此形成双闭合截面,通过双闭合截面可以增加车身的后部强度。
后端模块80可以进一步包括从中部主体82向后端模块闭合截面C2的内部方向突出的后端模块内肋84。
后端模块内肋84可以增强后端模块闭合截面C2的强度,并在车身后部撞击的情况下吸收冲击。
后端模块80可以进一步包括后端模块内加强部分86,所述后端模块内加强部分86突出为在后端模块闭合截面C2内侧形成后端模块内闭合截面C3。
后端模块内加强部分86的突出形状可以增加后端模块80的截面系数,并沿着后端模块80的内部方向形成车身后部结构的闭合形状。
此外,后端模块内加强部分86可以稳定地支撑尾门(未示出),以抑制车辆运行期间的振动或噪音产生。
后侧围总成外件70进一步包括在总成闭合截面C1的车身外侧方向上延伸形成的总成外延伸面74,后侧围总成内件52进一步包括在车身内侧形成的内件端部突出部分56,以与总成外延伸面74一起形成总成外闭合截面C4。
由于总成外延伸面74与内件端部突出部分56形成总成外闭合截面C4,因此可以增加车身侧部和后部的强度。
后端模块80可以进一步包括在车身的前部方向上突出的后端模块外加强部分88,以与总成外闭合截面C4紧密接触。
后端模块外加强部分88与总成外闭合截面C4紧密接触以增加车身侧部和后部的强度。
后端模块80可以进一步包括从后端模块外加强部分88在车身外部方向上突出的后端模块外肋90。
后端模块外肋90形成为与总成外闭合截面C4相邻,以增加车身侧部和后部的强度,并且在车辆的后部碰撞的情况下,可以吸收冲击。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部车身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与后端模块80连接的侧罩110,以与后端模块外加强部分88一起形成侧闭合截面C5。
总成外闭合截面C4与侧闭合截面C5形成双闭合截面,以增加车身强度,并且在车辆后部碰撞的情况下吸收冲击并分散冲击。
侧罩110可以包括在侧闭合截面C5的内部方向上突出的罩肋112。
罩肋112可以增强侧闭合截面C5的强度,并且可以在后部碰撞中吸收冲击,从而保护车身和乘员。
侧罩110可以进一步包括形成为突出以支撑后端模块闭合截面C2的罩内肋114。
罩内肋114可以增加后端模块闭合截面C2的强度,在车辆后部碰撞的情况下可以吸收冲击。
侧罩110甚至在单一的车辆类型中也可以形成为各种形状,以改善车辆后部的外观,从而增加车辆的设计自由度。
此外,侧罩110可以覆盖后部车身组件20和后端模块80,以防止在车辆的轻度碰撞的情况下对后部车身组件20和后端模块80造成损坏。
图6为沿着图1的线VI-VI的截面立体图。
参照图1、图2以及图6,后围板40可以包括内后围板42和外后围板44,外后围板44包括突出于车身的后围板突出部分46,以与内后围板42一起形成后闭合截面C6。
后端模块80可以包括围绕后闭合截面C6的板加强面92以及从板加强面92突出的板肋94。
即,内后围板42和外后围板44形成后闭合截面C6,以增加车身后部的强度,板肋94形成在后闭合截面C6的周围,使得在车辆后部碰撞的情况下可以吸收冲击。
在图6中,板肋94被示出为包括形成于后闭合截面C6上方的后围板第一肋95以及形成于后闭合截面C6下方的后围板第二肋96,但本实施方案不限于此。
图7为沿着图1的线VII-VII的截面立体图。
参照图1、图2以及图7,车顶横梁30可以包括车顶横梁下部32和车顶横梁上部34。
车顶横梁下部32和车顶横梁上部34结合为形成车顶横梁闭合截面C7,车顶横梁闭合截面C7可以通过增加截面系数来增加车身后部的强度。
后端模块80的后端模块内加强部分86与车顶横梁闭合截面C7相邻布置,在与车顶横梁下部32和车顶横梁上部34连接的后端模块内加强部分86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尾门的门铰链36。
图8为示出了可以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部车身结构的后端模块的后端模块粘合部分的示意图。
参照图1、图2以及图8,可以在后端模块80上形成与后部车身组件20粘合连接的后端模块粘合部分98。
金属材料的后部车身组件20和通过塑料注射形成的后端模块80可以通过后端模块粘合部分98进行粘合,粘合剂作为密封剂,以阻挡外来物质的流入。
参照图2和图3,连接螺栓孔48可以形成于后部车身组件20,与连接螺栓孔48相对应的连接突起部分99可以形成于后端模块80。
通过连接螺栓孔48和连接突起部分99,后部车身组件20和后端模块80可以螺栓连接在一起,以提高后部车身组件20和后端模块80的接合强度。
图9为示出了可以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部车身结构的车身与车尾灯和后保险杠的连接的示意图。
灯安装孔100可以形成为将车尾灯120安装到后端模块80。
此外,保险杠安装支架102可以形成为将后保险杠122安装到后端模块80。
换句话说,易于将车尾灯120或保险杠安装支架102结合到后端模块80,因此可以在不修改车身的情况下增加设计自由度。
如上所述,根据基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后部车身结构,可以通过简单的联接结构增加车身强度,并且可以通过简化装配结构提高生产率。
此外,后端模块可以保证车身的强度,增加设计的自由度,因此各种设计可以应用于不同的车辆类型。
虽然参考目前被视为是实际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案。相反,本发明构思的观念旨在覆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修改形式和等效形式。
Claims (20)
1.一种后部车身结构,包括:
后部车身组件;以及
后端模块,其在车身的长度方向上连接到所述后部车身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车身结构,其中,所述后部车身组件包括:
车顶横梁;
后侧围总成,其分别连接到所述车顶横梁的两端;以及
后围板,其连接所述后侧围总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部车身结构,其中,
所述后围板包括:
内后围板;以及
外后围板,其包括突出于车身的后围板突出部分,以与所述内后围板一起提供后闭合截面;
所述后端模块包括:
板加强面,其围绕所述后闭合截面;以及
板肋,其从所述板加强面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车身结构,其中,设置灯安装孔,以将车尾灯安装到所述后端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车身结构,其中,设置保险杠安装支架,以将后保险杠安装到所述后端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车身结构,其中,在所述后端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后部车身组件粘合连接的后端模块粘合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车身结构,其中,
连接螺栓孔设置于所述后部车身组件,
与所述连接螺栓孔相对应的连接突起部分设置于所述后端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车身结构,其中,所述后端模块为注射成型的后端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部车身结构,其中,所述后端模块具有完全围住所述后部车身组件的闭合形状。
10.一种后部车身结构,包括:
后部车身组件,其包括:
车顶横梁;
后侧围总成,其分别连接到所述车顶横梁的两端,其中,每个后侧围总成包括:
后侧围总成内件,其具有在车身的内部方向上设置的内件突出部分;和
后侧围总成外件,其通过在车身的外部方向上设置的外件突出部分与所述后侧围总成内件连接,以与所述内件突出部分一起提供总成闭合截面;和
后围板,其连接所述后侧围总成;以及
后端模块,其在车身的长度方向上连接到所述后部车身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后部车身结构,其中,所述后端模块包括中部主体,所述中部主体与所述后侧围总成外件一起提供后端模块闭合截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后部车身结构,其中,所述总成闭合截面与所述后端模块闭合截面彼此相邻。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后部车身结构,其中,所述后端模块进一步包括从所述中部主体向所述后端模块闭合截面的内部方向突出的后端模块内肋。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后部车身结构,其中,所述后端模块进一步包括后端模块内加强部分,所述后端模块内加强部分突出为在所述后端模块闭合截面内侧提供后端模块内闭合截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后部车身结构,其中,
所述后侧围总成外件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总成闭合截面的车身外侧方向上延伸的总成外延伸面,
所述后侧围总成内件进一步包括在车身内侧设置的内件端部突出部分,以与所述总成外延伸面一起提供总成外闭合截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后部车身结构,其中,所述后端模块进一步包括在车身的前部方向上突出的后端模块外加强部分,并与所述总成外闭合截面紧密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后部车身结构,其中,所述后端模块进一步包括从所述后端模块外加强部分在车身的外部方向上突出的后端模块外肋。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后部车身结构,进一步包括与所述后端模块连接的侧罩,以与所述后端模块外加强部分一起提供侧闭合截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后部车身结构,其中,所述侧罩包括在所述侧闭合截面的内部方向上突出的罩肋。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后部车身结构,其中,所述侧罩进一步包括突出为支撑所述后端模块闭合截面的罩内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220002094A KR20230106329A (ko) | 2022-01-06 | 2022-01-06 | 후방 차체 구조 |
KR10-2022-0002094 | 2022-01-0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395035A true CN116395035A (zh) | 2023-07-07 |
Family
ID=86766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444782.9A Pending CN116395035A (zh) | 2022-01-06 | 2022-11-18 | 后部车身结构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211828A1 (zh) |
KR (1) | KR20230106329A (zh) |
CN (1) | CN116395035A (zh) |
DE (1) | DE102022211797A1 (zh) |
-
2022
- 2022-01-06 KR KR1020220002094A patent/KR20230106329A/ko unknown
- 2022-11-02 US US17/979,436 patent/US20230211828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11-08 DE DE102022211797.2A patent/DE102022211797A1/de active Pending
- 2022-11-18 CN CN202211444782.9A patent/CN116395035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30211828A1 (en) | 2023-07-06 |
KR20230106329A (ko) | 2023-07-13 |
DE102022211797A1 (de) | 2023-07-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591501B2 (en) | Hatchback door structure for vehicles | |
JP5769005B2 (ja) | 自動車用バックドア | |
JP3733346B2 (ja) | 車両端範囲に配置された収容室を備えた自動車 | |
CN106004377A (zh) | 一种汽车背门内板 | |
CN114379658B (zh) | 车辆的翼子板安装结构 | |
JP3682794B2 (ja) | 自動車ドアのインパクトビーム支持構造 | |
CN110087926B (zh) | 车辆用后尾门内板 | |
US11465471B2 (en) | Door for vehicle | |
CN212507831U (zh) | 一种车门锁扣安装结构及车辆 | |
CN114633808A (zh) | 发动机罩安装结构 | |
CN116395035A (zh) | 后部车身结构 | |
CN112721592B (zh) | 一种车辆用后挡板的内侧板结构 | |
CN114475786A (zh) | 车身结合结构 | |
WO2020149308A1 (ja) | 自動車の側部構造及び自動車 | |
JP2014189263A (ja) | バックドア構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220889867U (zh) | 锁扣安装支架、锁扣安装总成及车辆 | |
WO2018101197A1 (ja) | 車両用バックドアインナパネル | |
US20230211830A1 (en) | Vehicle Body Rear Connection Structure | |
CN111055927A (zh) | 用于车辆的挡泥板 | |
US20240190509A1 (en) |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 |
JP4296983B2 (ja) | 車両用ドア構造 | |
US20230211653A1 (en) | Tailgate Hinge Mounting Structure | |
KR200173041Y1 (ko) | 루프패널의 강성 보강구조 | |
US20240066959A1 (en) | Panel door for vehicle having improved stiffness | |
JP6365595B2 (ja) | 自動車の側部車体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