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22579A - 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22579A
CN116322579A CN202180064560.1A CN202180064560A CN116322579A CN 116322579 A CN116322579 A CN 116322579A CN 202180064560 A CN202180064560 A CN 202180064560A CN 116322579 A CN116322579 A CN 1163225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tubular body
medical
guide wire
transpor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45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岛芽衣
市村想生
铃木健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ek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nek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eka Corp filed Critical Kanek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322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25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962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 A61F2/966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with relative longitudinal movement between outer sleeve and prosthesis, e.g. using a push ro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上述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是将医疗用管状体(2)向体内运送的装置,具有:外侧管体(10),供医疗用管状体(2)配置于内腔;引导线管体(80),配置于外侧管体(10)的内腔,供引导线插通于内腔;以及管状物(90),配置于外侧管体(10)的内方侧且引导线管体(80)的外方侧,并配置于医疗用管状体(2)的近位侧,管状物(90)具有管状物(90)与引导线管体(80)接合的接合部(91)、和管状物(90)与引导线管体(80)不接合的非接合部(92),非接合部(92)位于比接合部(91)靠远位侧。

Description

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医疗用管状体向体内运送的装置即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
背景技术
以支架为代表的医疗用管状体是用于对因胆管或胰管等消化管、髂动脉等血管等生物体内管腔狭窄或闭塞而产生的各种疾病进行治疗的医疗器具。对于医疗用管状体而言,可列举为了使狭窄或闭塞部位等病变部从内侧扩张,并维持其管腔内径而留置于病变部的部件,或者将在病变部或其周围产生的血栓等缠绕并向体外除去,使该病变部处的管腔的内径的大小恢复的部件等。
作为利用使用了内窥镜的医疗用管状体的治疗的一个例子,以下对在因胆管癌而闭塞的胆道中,为了进行胆汁从胆管内向十二指肠侧的排出(引流),而将医疗用管状体留置于胆道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将内窥镜从口插入到十二指肠的胆管的入口(乳头)。接下来,通过内窥镜,将引导线运送到病变部。另外,沿着引导线将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运送到病变部。然后,操作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将医疗用管状体留置于病变部。
作为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存在:在递送导管包括支架收容区域,具备能够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并进的护套,护套的口区域具备放射线不透射性指示器的递送导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具备护套、导管以及缓冲器,缓冲器关于导管具有至少某种程度的运动的自由度的可植入的医疗用体内假体递送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包括外侧护套、支架、支架卡合要素以及支架保持要素,构成为支架卡合要素以往复移动的方式被操作,支架保持要素保持与支架的接触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具备芯轴和管状部件,管状部件未与芯轴固定而能够相对于芯轴沿径向移动的推动引导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包括细长的推动体、网状部分以及支架,网状部分相对于支架的内部沿径向扩张的支架递送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369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8-53416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3938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6-20224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表2019-53051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5那样的一般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中,供支架等医疗用管状体配置于外管的内腔,且内管配置于医疗用管状体的内腔。通过将内管固定,并将外管拉向手术者的手边侧,将医疗用管状体从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释放。此时,内管的一部分与医疗用管状体抵接而将医疗用管状体推出。由于与该医疗用管状体抵接的内管的一部分的刚性比其他部分高,因此存在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容易扭结的问题。另外,这样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在固定内管并将外管拉向手术者的手边侧时,轴压缩阻力降低,力的传递变差。
另外,在专利文献1~5那样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中,在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成为屈曲的状态时,内管相对于外管大幅变形。也存在如下问题:若在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屈曲的状态下欲将医疗用管状体从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释放,则将外管拉向手术者的手边侧的力容易停留在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的屈曲的部分,无法稳定地释放医疗用管状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上述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不易扭结,且能够稳定地进行医疗用管状体的留置。
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是将医疗用管状体向体内运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外侧管体,供医疗用管状体配置于内腔;引导线管体,配置于外侧管体的内腔,供引导线插通于内腔;以及管状物,配置于外侧管体的内方侧且引导线管体的外方侧,并配置于医疗用管状体的近位侧,管状物具有管状物与引导线管体接合的接合部、和管状物与引导线管体不接合的非接合部,非接合部位于比接合部靠远位侧。
本发明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优选在非接合部,管状物的内径比引导线管体的外径大,非接合部在管状物的内表面与引导线管体的外表面之间具有空间。
在本发明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中,优选接合部位于比外侧管体的近位端靠近位侧。
本发明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优选在长度方向上非接合部的长度比接合部的长度长。
在本发明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中,优选筒状部件配置于外侧管体的内方侧且引导线管体的外方侧,并配置于医疗用管状体的近位侧且管状物的远位侧,筒状部件与引导线管体及管状物不接合。
在本发明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中,优选筒状部件包含X射线不透射材料。
在本发明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中,优选在比筒状部件的远位端靠近位侧且比管状物的远位端靠远位侧配置有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
在本发明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中,优选管状物的远位端部包含X射线不透射材料。
在本发明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中,优选在非接合部配置有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与引导线管体不接合。
在本发明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中,优选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是将线材卷绕而成的线圈。
在本发明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中,优选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配置在管状物的外表面与引导线管体的外表面之间。
在本发明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中,优选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不接合于管状物的外表面及引导线管体的外表面。
在本发明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中,优选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配置在比管状物的远位端靠近位侧且比管状物的近位端靠远位侧。
在本发明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中,优选管状物的远位端部的厚度比管状物的近位端部的厚度大。
在本发明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中,优选管状物的远位端部的外径比管状物的近位端部的外径大。
在本发明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中,优选管状物的远位端部的刚性比管状物的近位端部的刚性高。
本发明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具有配置于外侧管体的内方侧且引导线管体的外方侧并配置于医疗用管状体的近位侧的管状物,管状物具有管状物与引导线管体接合的接合部、和管状物与引导线管体不接合的非接合部,非接合部位于比接合部靠远位侧,由此在与医疗用管状体的近位端部抵接的管状物的部分不易产生刚性的阶梯差,并且引导线管体相对于外侧管体不易变形,因此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不易扭结,能够稳定地进行医疗用管状体的留置。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的整体的俯视图。
图2表示图1所示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的沿着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3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的沿着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下述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更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当然不受下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当然也能够在符合上述、后述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加以变更而实施,这些都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在各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也存在省略阴影线、部件附图标记等的情况,在上述情况下,参照说明书、其他附图。另外,附图中的各种部件的尺寸以有助于对本发明的特征的理解为前提,因此存在与实际尺寸不同的情况。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整体的俯视图,图2是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的沿着长度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的沿着长度方向的剖视图。图1表示将线插通至从轴的远位侧到近位侧的途中的所谓快速更换型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的构成例。此外,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将引导线从轴的远位侧插通到近位侧的所谓线控型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
在本发明中,近位侧是指相对于外侧管体10的延伸方向,使用者的手边侧,远位侧是指近位侧的相反侧,即处置对象侧。另外,将外侧管体10的延伸方向称为长度方向。长度方向能够改称为外侧管体10的远近方向。径向是指外侧管体10的半径方向,径向上内方侧是指外侧管体10的朝向轴中心侧的方向,径向上外方侧是指朝向与内方侧相反的一侧的方向。此外,在图1~图3中,图的右侧是近位侧,图的左侧是远位侧。
本发明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是将医疗用管状体2向体内运送的装置。作为医疗用管状体2,例如可列举支架、支架移植物、阻塞物、注射导管、人工瓣膜等。其中支架一般是对因胆管等消化管、血管等生物体内管腔狭窄或者闭塞而产生的各种疾病进行治疗的医疗用管状体。作为支架,例如可列举由一根线状的金属形成的线圈状的支架、通过激光对金属管体进行剪切而加工成的支架、通过激光将线状的部件焊接并组装而得的支架、编织多个线状的金属制作成的支架,或者与这些金属制的支架相同形状且由高分子材料形成的支架等。
如图1~图3所示,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具有:外侧管体10,供医疗用管状体2配置于内腔;引导线管体80,配置于外侧管体10的内腔,供引导线插通于内腔;以及管状物90,配置于外侧管体10的内方侧且引导线管体80的外方侧,并配置于医疗用管状体2的近位侧。
管状物90是用于限制医疗用管状体2在外侧管体10的内腔内的位置,并将医疗用管状体2向远位侧推出的部件。详细而言,为了将医疗用管状体2从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释放,在固定引导线管体80并将外侧管体10拉向近位侧时,管状物90直接或间接地与医疗用管状体2接触,阻碍医疗用管状体2在外侧管体10内的移动,使医疗用管状体2从外侧管体10露出。
如图2及图3所示,管状物90具有管状物90与引导线管体80接合的接合部91、和管状物90与引导线管体80不接合的非接合部92,非接合部92位于比接合部91靠远位侧。管状物90具有接合部91,并在比接合部91靠远位侧具有非接合部92,由此在非接合部92,管状物90的长度方向上的整体刚性不易变高,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不易扭结。另外,由于管状物90具有接合部91和非接合部92,因此在外侧管体10屈曲时,管状物90的非接合部92的部分能够在外侧管体10内移动,引导线管体80相对于外侧管体10不易大幅变形。其结果,在为了释放医疗用管状体2而固定引导线管体80并将外侧管体10拉向手术者的手边侧时,拉向手术者的手边侧的力容易传递至外侧管体10,能够稳定地进行医疗用管状体2的释放。
此外,在本发明中,管状物90与引导线管体80接合是指通过将管状物90和引导线管体80至少一部分固定,管状物90与引导线管体80为相互不能向径向、长度方向以及周向移动的状态。管状物90与引导线管体80相互不能向径向移动表示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管状物90与引导线管体80不能分离。管状物90与引导线管体80相互不能向长度方向移动表示在长度方向上,管状物90与引导线管体80的位置关系不变。管状物90与引导线管体80相互不能向周向移动表示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管状物90和引导线管体80不移动,位置关系不变。另外,在本发明中,管状物90与引导线管体80不接合是指管状物90与引导线管体80不是被相互固定的状态。
作为将管状物90与引导线管体80相互固定的方法,例如可列举将管状物90与引导线管体80粘接、熔敷、嵌合、螺合、向具有热收缩性的树脂管插通并使树脂管热收缩、向金属管插通并铆接等。
管状物90优选由多个部件构成。管状物90由多个部件构成,由此在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屈曲时,引导线管体80也随着外侧管体10的屈曲而屈曲,但由于管状物90的作为非接合部92的部件与引导线管体80不接合,因此作为非接合部92的部件能够移动,不易屈曲。其结果,在释放医疗用管状体2时,即使在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屈曲的状态下,将外侧管体10拉向手术者的手边侧的力也不易停留在管状物90的非接合部92,从而能够稳定地释放医疗用管状体2。
在管状物90由多个部件构成的情况下,优选作为非接合部92的部件与作为接合部91的部件卡合。作为非接合部92的部件与作为接合部91的部件卡合表示作为非接合部92的部件相对于作为接合部91的部件为相互不能向引导线管体80的长度方向及周向移动的状态,并且能够向引导线管体80的径向移动的状态。通过作为非接合部92的部件与作为接合部91的部件卡合,在释放医疗用管状体2时管状物90不沿长度方向移动,由此将医疗用管状体2展开的操作、时间确定,能够抑制医疗用管状体2的释放的位置偏移。另外,管状物90不向周向移动,由此管状物90不旋转而不会产生摩擦,也能够减轻将医疗用管状体2展开时的载荷。另外,管状物90能够向径向移动,由此管状物90和引导线管体80都容易在外侧管体10内成为适当的位置,不易阻碍将外侧管体10拉向手术者的手边侧的力,从而容易进行医疗用管状体2的释放。
外侧管体10具有长度方向,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内腔,供医疗用管状体2配置于内腔。也可以在外侧管体10的近位侧设置其他部件。具体而言,如图2及图3所示,为了容易将外侧管体10拉向手术者的手边侧,也可以在外侧管体10的近位侧配置用于提高外侧管体10的近位端部的强度的部件亦即加强部件11等。此外,在外侧管体10的近位侧配置有加强部件11等其他部件的情况下,加强部件11等其他部件不包括在外侧管体10中。
构成外侧管体10的材料例如可列举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尼龙等聚酰胺系树脂、PET等聚酯系树脂、PEEK等芳香族聚醚酮系树脂、聚醚聚酰胺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PTFE、PFA、ETFE等氟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等合成树脂等。其中,构成外侧管体10的材料优选为氟系树脂,更优选为PTFE。构成外侧管体10的材料为氟系树脂,由此能够形成滑动性良好的外侧管体10。提高外侧管体10与医疗用管状体2的滑动性,从而医疗用管状体2的留置变得容易。
另外,外侧管体10可以是单层构造,也可以是多层构造。在外侧管体10为多层构造的情况下,例如,作为构成外侧管体10的树脂管体的中间层,能够采用使用了不锈钢、碳钢、镍钛合金等的金属编织的构造。另外,外侧管体10也可以是在内层使用氟系树脂,在外层使用聚酰胺系树脂的双层构造。
外侧管体1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能够根据配置于内腔的医疗用管状体2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来选择适当的长度。例如,外侧管体1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能够为50mm以上且800mm以下。
外侧管体10的外径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0.7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mm以上。通过将外侧管体10的外径的下限值设定在上述范围,能够提高配置有外侧管体10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的远位侧的刚性,从而能够形成推动性能良好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另外,外侧管体10的外径优选为3.5mm以下,更优选为3.3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mm以下。通过将外侧管体10的外径的上限值设定在上述范围,能够防止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的远位侧的外径变得过大,从而能够提高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的微创性。另外,能够防止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的远位侧的刚性变得过大,从而能够提高向体内递送时的操作性。
外侧管体10的壁厚优选为10μm以上,更优选为3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μm以上。通过将外侧管体10的壁厚的下限值设定在上述范围,能够提高外侧管体10的刚性,从而能够提高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的插通性。另外,外侧管体10的壁厚优选为350μm以下,更优选为3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0μm以下。通过将外侧管体10的壁厚的上限值设定在上述范围,能够扩大外侧管体10的内腔,能够增加可能收纳于外侧管体10的内腔的医疗用管状体2的直径种类。因此,能够通过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运送各种医疗用管状体2。
引导线管体80配置于外侧管体10的内腔,供引导线插通于内腔。另外,引导线管体80具有长度方向,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内腔,供引导线插通于内腔。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具有引导线管体80,由此引导线向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的插通变得容易,从而能够将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沿着引导线向体内运送。另外,通过使引导线插通于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能够防止引导线损伤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
构成引导线管体80的材料例如可列举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尼龙等聚酰胺系树脂、PET等聚酯系树脂、PEEK等芳香族聚醚酮系树脂、聚醚聚酰胺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PTFE、PFA、ETFE等氟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等合成树脂等。其中,构成引导线管体80的材料优选为聚酰亚胺系树脂。构成引导线管体80的材料为聚酰亚胺系树脂,由此引导线管体80的滑动性提高,容易将引导线插通于引导线管体80的内腔,沿着引导线将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向体内送入。另外,引导线管体80可以是具备金属编织等的编织层的多层构造。引导线管体80为多层结构,由此能够提高引导线管体80的拉伸强度、相对于引导线的滑动性、耐扭结性。
引导线管体80的壁厚优选小于外侧管体10的壁厚。引导线管体80比外侧管体10薄,由此能够提高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的柔软性。因此,即使是弯曲的生物体内管腔,也容易供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插通。
引导线管体80的壁厚优选为外侧管体10的壁厚的99%以下,更优选为9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7%以下。通过将引导线管体80的壁厚与外侧管体10的壁厚的比率的上限值设定在上述范围,能够充分地提高引导线管体80的柔软性。另外,引导线管体80的壁厚优选为外侧管体10的壁厚的50%以上,更优选为6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以上。通过这样设定引导线管体80的壁厚与外侧管体10的壁厚的比率的下限值,能够提高引导线管体80的刚性,形成推动性能良好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
优选引导线管体80的远位侧的刚性比引导线管体80的近位侧的刚性高。引导线管体80的远位侧的刚性比近位侧的刚性高,由此能够使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的推动性能提高。
为了使引导线管体80的远位侧的刚性比近位侧的刚性高,可列举将引导线管体80形成为具有远位侧引导线管体和近位侧引导线管体的结构,并使远位侧引导线管体的刚性比近位侧引导线管体的刚性高。具体而言,优选将近位侧引导线管体设为合成树脂的单层构造,将远位侧引导线管体设为具有金属编织作为合成树脂的中间层的多层构造。作为用于远位侧引导线管体的金属编织,例如可列举不锈钢、碳钢、镍钛合金等。其中,远位侧引导线管体优选具有不锈钢的金属编织。远位侧引导线管体为多层构造,由此能够充分地使远位侧引导线管体的刚性比近位侧引导线管体的刚性高。
构成管状物90的材料优选为弹性树脂材料,例如可列举聚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PTFE,PFA等氟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硅酮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等。其中,构成管状物90的材料优选包含聚酰亚胺系树脂。构成管状物90的材料包含聚酰亚胺系树脂,由此能够提高管状物90的刚性。其结果,能够由管状物90充分地支承支架等医疗用管状体2的后端,有效地展开支架。
管状物90的外径优选与收纳于外侧管体10的内腔的状态的医疗用管状体2的外径相同或者比其小,且比外侧管体10的内径小。管状物90的外径与医疗用管状体2的外径相同或者比其小,且比外侧管体10的内径小,由此管状物90不易阻碍外侧管体10向长度方向的移动,另外,管状物90能够充分地推出医疗用管状体2。
优选在非接合部92,管状物90的内径比引导线管体80的外径大,非接合部92在管状物90的内表面与引导线管体80的外表面之间具有空间。在非接合部92,管状物90的内径比引导线管体80的外径大,在管状物90与引导线管体80之间具有空间,由此管状物90的刚性不易提高,因此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不易扭结。另外,在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屈曲时,管状物90的非接合部92容易在外侧管体10内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引导线管体80不易相对于外侧管体10大幅变形。因此,手术者拉外侧管体10的力容易传递,从而容易进行医疗用管状体2的释放。
非接合部92在管状物90的内表面与引导线管体80的外表面之间具有的空间的截面积优选为0.07mm2以上,更优选为0.08m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9mm2以上。通过将非接合部92所具有的空间的截面积的下限值设定在上述范围,在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成为屈曲的状态时,管状物90的非接合部92容易在外侧管体10内移动,引导线管体80相对于外侧管体10不易大幅变形,从而能够形成容易进行医疗用管状体2的释放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
优选接合部91位于比外侧管体10的近位端靠近位侧。接合部91位于比外侧管体10的近位端靠近位侧,由此在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屈曲时,管状物90的接合部91不易被按压于外侧管体10的内侧面。因此,能够有效地传递将外侧管体10拉向手术者的手边侧的力。
优选在长度方向上,非接合部92的长度比接合部91的长度长。非接合部92的长度比接合部91的长度长,由此引导线管体80的在外方侧配置有管状物90的部分处的刚性不易提高,从而能够防止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的扭结。
在长度方向上非接合部92的长度优选为接合部91的长度的3倍以上,更优选为4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倍以上。通过将非接合部92与接合部91的长度的比率的下限值设定在上述范围,引导线管体80的配置有管状物90的部分的刚性不易提高。另外,在长度方向上非接合部92的长度优选为接合部91的长度的50倍以下,更优选为40倍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倍以下。通过将非接合部92与接合部91的长度的比率的上限值设定在上述范围,管状物90被充分固定于引导线管体80,阻碍医疗用管状体2在外侧管体10内的移动,容易使医疗用管状体2从外侧管体10露出。
优选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的厚度比管状物90的近位端部的厚度大。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的厚度比近位端部的厚度大,由此与医疗用管状体2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的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的刚性相较于近位端部增加,容易阻碍医疗用管状体2在外侧管体10内的移动,从而容易进行医疗用管状体2的释放。
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的厚度优选为管状物90的近位端部的厚度的1.05倍以上,更优选为1.1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15倍以上。通过将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与近位端部的厚度的比率的下限值设定在上述范围,能够使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的刚性充分地高于近位端部。另外,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的厚度优选为管状物90的近位端部的厚度的5倍以下,更优选为4倍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倍以下。通过将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与近位端部的厚度的比率的上限值设定在上述范围,外侧管体10的内表面与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的外表面不易接触。因此,能够减轻将外侧管体10拉向手术者的手边侧时所需的力,从而能够形成容易释放医疗用管状体2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
优选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的外径比管状物90的近位端部的外径大。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的外径比近位端部的外径大,由此能够使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与医疗用管状体2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的面积增加,容易限制医疗用管状体2在外侧管体10内的位置。
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的外径优选为管状物90的近位端部的外径的1.05倍以上,更优选为1.1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15倍以上。通过将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与近位端部的外径的比率的下限值设定在上述范围,能够使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的刚性比近位端部高,容易限制医疗用管状体2在外侧管体10内的位置。另外,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的外径优选为管状物90的近位端部的外径的5倍以下,更优选为4倍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倍以下。通过将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与近位端部的外径的比率的上限值设定在上述范围,管状物90的外径相对于外侧管体10的内径不易变得过大,能够减轻将外侧管体10拉向手术者的手边侧时的力。
优选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的刚性比管状物90的近位端部的刚性高。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的刚性比近位端部的刚性大,由此能够使与医疗用管状体2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的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的刚性比管状物90的近位端部高。其结果,能够充分地防止医疗用管状体2在外侧管体10内的移动,从而容易进行医疗用管状体2的释放。此外,为了使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的刚性比近位端部的刚性高,除了上述的使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的厚度比近位端部的厚度大、使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的外径比近位端部的外径大之外,还可列举使构成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的材料的硬度比构成近位端部的材料的硬度高、在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配置加强材料等。
如图3所示,优选筒状部件100配置于外侧管体10的内方侧且引导线管体80的外方侧,并配置于医疗用管状体2的近位侧且管状物90的远位侧,筒状部件100与引导线管体80及管状物90不接合。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具有与引导线管体80及管状物90不接合的筒状部件100,由此在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屈曲,引导线管体80也随着外侧管体10的屈曲而屈曲时,不仅管状物90的非接合部92而且筒状部件100也能够移动,因此容易充分地传递将外侧管体10拉向手术者的手边侧的力,能够稳定地释放医疗用管状体2。
构成筒状部件100的材料与构成管状物90的材料同样,优选为弹性树脂材料,例如可列举聚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PTFE、PFA等氟系树脂、尼龙等聚酰胺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硅酮系树脂等。其中,构成筒状部件100的材料优选为聚酰胺系树脂,更优选为尼龙。构成筒状部件100的材料为聚酰胺系树脂,由此筒状部件100的刚性提高,容易进行医疗用管状体2的展开。
优选筒状部件100包含X射线不透射材料。筒状部件100包含X射线不透射材料,由此能够在X射线透视下,确认筒状部件100的位置。因此,能够在X射线透视下掌握医疗用管状体2的位置、推出状态。
也优选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包含X射线不透射材料。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包含X射线不透射材料,由此能够在X射线透视下确认管状物90的远位端部的位置,能够确认医疗用管状体2的位置。
作为X射线不透射材料,例如可列举铅、钡、碘、钨、金、铂、铱、不锈钢、钽、钛、钴铬合金等。X射线不透射物质优选为其中的铂。X射线不透射材料为铂,由此能够提高X射线下的造影性。
如图3所示,优选在比筒状部件100的远位端靠近位侧且比管状物90的远位端靠远位侧配置有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在筒状部件100与管状物90之间配置有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由此能够在X射线透视下确认医疗用管状体2的近位侧的位置,能够确认医疗用管状体2的位置、推出的状态。
优选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与筒状部件100的外表面不接合。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与筒状部件100的外表面不接合,由此在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屈曲而筒状部件100屈曲的情况下,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不易追随该屈曲。因此,在配置有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的部分,引导线管体80的配置有筒状部件100的部分处的刚性不易提高。
优选在非接合部92配置有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与引导线管体80不接合。在非接合部92配置有与引导线管体80不接合的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由此能够在X射线透视下确认医疗用管状体2的近位侧的位置、推出状态,并且能够防止管状物90的非接合部92处的引导线管体80的刚性变得过高。
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的形状例如可列举圆筒状、多边筒状、在筒具有狭缝的截面C字状的形状、将线材卷绕而成的线圈形状等。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的形状优选为其中的圆筒状。通过这样构成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能够对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在整周方向上赋予均匀的可视性,从而能够提高X射线透视下的可视性。
另外,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优选为将线材卷绕而成的线圈。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为将线材卷绕而成的线圈,由此在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屈曲时,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也追随其屈曲,从而在将外侧管体10拉向手术者的手边侧时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不易成为阻碍。
优选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配置在管状物90的外表面与引导线管体80的外表面之间。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配置在管状物90的外表面与引导线管体80的外表面之间,由此即使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大幅屈曲,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也不易脱落而位置偏移,从而能够在X射线透视下充分地掌握医疗用管状体2的位置、推出的状态。
优选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不接合于管状物90的外表面及引导线管体80的外表面。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不接合于管状物90的外表面及引导线管体80的外表面,由此即使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屈曲,管状物90、引导线管体80屈曲,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也不追随它们的屈曲,能够防止在配置有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的部分,引导线管体80的配置有管状物90的部分处的刚性提高。
优选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配置在比管状物90的远位端靠近位侧且比管状物90的近位端靠远位侧。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配置在比管状物90的远位端靠近位侧且比管状物90的近位端靠远位侧,由此在X射线透视下,在医疗用管状体2与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之间存在间隙,容易确认医疗用管状体2的位置、推出状态。
此外,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6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如图1~图3所示,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优选在远位端部具有比外侧管体10柔软的末端触头3。另外,末端触头3的远位端的外径可以与外侧管体10的远位端的外径相同或者在其以上,但更优选比外侧管体10的远位端的外径小。通过这样构成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在将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向体内输送时,能够防止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的远位端损伤体内,并且能够提高对屈曲的追随性、对先行的引导线的追随性、向末梢的到达性,从而输送时的操作性提高。另外,通过末端触头3的近位端延伸到比外侧管体10的远位端靠近位侧,外侧管体10容易追随屈曲的末端触头3,因此成为更优选的构造。
作为构成末端触头3的材料,例如可列举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尼龙等聚酰胺系树脂、PET等聚酯系树脂、PEEK等芳香族聚醚酮系树脂、聚醚聚酰胺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PTFE、PFA、ETFE等氟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等合成树脂等。其中,构成末端触头3的材料优选为聚酰胺系树脂,更优选为聚酰胺弹性体。通过这样构成末端触头3,能够形成兼得末端触头3对引导线的追随性和末端的安全性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
如图1所示,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可以在近位侧具有控制器4。优选通过操作控制器4,外侧管体10能够在长度方向上移动。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1具有使外侧管体10沿长度方向移动的控制器4,由此容易使外侧管体10向长度方向移动,容易释放医疗用管状体2。
如以上那样,本发明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是将医疗用管状体向体内运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外侧管体,供医疗用管状体配置于内腔;引导线管体,配置于外侧管体的内腔,供引导线插通于内腔;以及管状物,配置于外侧管体的内方侧且引导线管体的外方侧,并配置于医疗用管状体的近位侧,管状物具有管状物与引导线管体接合的接合部、和管状物与引导线管体不接合的非接合部,非接合部位于比接合部靠远位侧。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为这样的结构,由此在与医疗用管状体的近位端部抵接的管状物的部分不易产生刚性的阶梯差,另外,引导线管体相对于外侧管体不易变形,因此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不易扭结,能够稳定地进行医疗用管状体的留置。
本申请主张基于在2020年9月2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0-158216号的优先权的利益。本申请引用在2020年9月2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0-158216号的说明书的全部内容以供参考。
附图标记说明
1...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2...医疗用管状体;3...末端触头;4...控制器;6...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10...外侧管体;11...加强部件;80...引导线管体;90...管状物;91...接合部;92...非接合部;100...筒状部件。

Claims (16)

1.一种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是将医疗用管状体向体内运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外侧管体,供所述医疗用管状体配置于内腔;
引导线管体,配置于所述外侧管体的内腔,供引导线插通于内腔;以及
管状物,配置于所述外侧管体的内方侧且所述引导线管体的外方侧,并配置于所述医疗用管状体的近位侧,
所述管状物具有所述管状物与所述引导线管体接合的接合部、和所述管状物与所述引导线管体不接合的非接合部,
所述非接合部位于比所述接合部靠远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中,
在所述非接合部,所述管状物的内径比所述引导线管体的外径大,
所述非接合部在所述管状物的内表面与所述引导线管体的外表面之间具有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中,
所述接合部位于比所述外侧管体的近位端靠近位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中,
在长度方向上所述非接合部的长度比所述接合部的长度长。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中,
筒状部件配置于所述外侧管体的内方侧且所述引导线管体的外方侧,并配置于所述医疗用管状体的近位侧且所述管状物的远位侧,
所述筒状部件与所述引导线管体及所述管状物不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中,
所述筒状部件包含X射线不透射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中,
在比所述筒状部件的远位端靠近位侧且比所述管状物的远位端靠远位侧配置有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中,
所述管状物的远位端部包含X射线不透射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中,
在所述非接合部配置有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
所述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与所述引导线管体不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中,
所述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是将线材卷绕而成的线圈。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中,
所述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配置在所述管状物的外表面与所述引导线管体的外表面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中,
所述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不接合于所述管状物的外表面及所述引导线管体的外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中,
所述X射线不透射标记物配置在比所述管状物的远位端靠近位侧且比所述管状物的近位端靠远位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中,
所述管状物的远位端部的厚度比所述管状物的近位端部的厚度大。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中,
所述管状物的远位端部的外径比所述管状物的近位端部的外径大。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其中,
所述管状物的远位端部的刚性比所述管状物的近位端部的刚性高。
CN202180064560.1A 2020-09-23 2021-06-03 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 Pending CN1163225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58216 2020-09-23
JP2020-158216 2020-09-23
PCT/JP2021/021216 WO2022064779A1 (ja) 2020-09-23 2021-06-03 医療用管状体搬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2579A true CN116322579A (zh) 2023-06-23

Family

ID=80846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4560.1A Pending CN116322579A (zh) 2020-09-23 2021-06-03 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2064779A1 (zh)
CN (1) CN116322579A (zh)
WO (1) WO202206477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02359A (ja) * 2000-10-02 2002-04-09 Terumo Corp 生体器官拡張用器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64779A1 (ja) 2022-03-31
JPWO2022064779A1 (zh) 2022-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03176B2 (ja) カテーテル
US20090048654A1 (en) Deployment System for Soft Stents
EP3811899B1 (en) Stent for bypass between hollow organs and stent delivery system including stent for bypass between hollow organs
US20200352759A1 (en) Retrieval mechanism and dilation catheter
JP2012000327A (ja) ステントデリバリーカテーテル
CN113613604A (zh) 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7378460B2 (ja) 医療用管状体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6322579A (zh) 医疗用管状体运送装置
JP7329043B2 (ja) 医療用管状体搬送装置
JP5697138B2 (ja) ステント搬送用カテーテルシステム
JP2012061062A (ja) 自己拡張型プロテーゼ搬送用カテーテル
WO2023171154A1 (ja) 医療用管状体搬送装置
JP7492536B2 (ja) 医療用管状体搬送装置
WO2022209351A1 (ja) 医療用管状体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3176701A1 (ja) 医療用管状体搬送装置
JP2023143226A (ja) 医療用管状体搬送装置
US20230011535A1 (en) Medical tubular body delivering device
WO2023189377A1 (ja) カテーテル
WO2023189378A1 (ja) カテーテル
WO2022064789A1 (ja) 医療用管状体搬送装置
JP7329042B2 (ja) 医療用管状体搬送装置
JP2023136942A (ja) 医療用管状体内装チューブ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医療用管状体搬送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21192636A1 (ja) 生体内留置用ステントおよびステントデリバリーシステム
CN109316269B (zh) 一种运送保护件及运送组件
JP2023130234A (ja) 医療用管状体搬送装置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