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15225A - 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15225A
CN116315225A CN202310248547.2A CN202310248547A CN116315225A CN 116315225 A CN116315225 A CN 116315225A CN 202310248547 A CN202310248547 A CN 202310248547A CN 116315225 A CN116315225 A CN 1163152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ing
plate
core
driving piec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485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亚军
李洪臣
张文
彭厚武
王文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Keda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Keda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Keda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Keda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4854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152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15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152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54Reclaiming serviceable parts of waste accumul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1/00Work holder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in the subclass, e.g. magnetic work holders, vacuum work holders
    • B25B11/02Assembly jig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02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G01S17/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7/08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4Recycling of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属于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处理领域。本发明包括对齐压紧机构以及顶推机构,其中,所述的对齐压紧机构包括对齐组件以及压紧组件,该对齐组件从电池壳芯的两侧进行挤压并调节电池壳芯的姿态,使得对齐后电池壳芯的中心与顶推板的中心相一致,从而可保证顶推位置的准确性;压紧组件从电池壳芯的顶部进行挤压限位,同时配合对齐组件的侧面挤压,可确保电池壳芯在顶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的顶推机构用于对限位后电池壳芯的芯体进行顶推,完成壳体与芯体的分离操作。本发明不仅可以对切割后的电池壳芯进行壳、芯的有效分离,且分离过程中电池壳芯的稳定性好,顶推准确性高,工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高增背景下,动力电池装机量持续走高,未来几年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报废量也将快速提升。此外,废旧电池环境风险和政策红利期双重驱动下,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将迎大规模放量。
目前废旧方形电池回收预处理,多采用物理破碎的方式,此种方法存在机械夹带损失和难以实现金属完全分离回收的缺陷。故市场上需要一种精细化拆解,首先将电池的壳体和卷芯进行分离,然后将卷芯中的壳体、正极、负极、隔膜分离,提高各种材料的提取率。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211133059.9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智能化退役电池拆解平台。该申请案包括移动底盘和升降台,所述升降台固定设置在移动底盘的上方,所述升降台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包括承载座和承载架,所述承载座的下方与升降台上端连接,所述承载架活动连接在承载座上方,退役电池被固定在承载架上,所述承载架下方与承载座之间设置有若干伸缩调整缸进行连接,所述伸缩调整缸的呈星形布置,其一端与承载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承载架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调整缸通讯连接有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伸缩调整缸的伸长长度,从而使所述承载架固定着退役电池进行倾转。该申请案虽然可以调节退役电池的角度,以方便拆解工人对退役电池进行拆解。但该申请案中采用人工拆解,其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221086247.6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拆解装置。该申请案包括拆解台和电池本体,所述拆解台上设有用于放置零部件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底部安装有照明灯,所述拆解台上贯穿滑动连接有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清灰机构,所述第一竖板的侧壁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弧形槽,所述拆解台上设有延伸至与其相对的弧形槽内的定位机构。该申请案虽然可以对待分离的电池本体进行稳固固定,但针对具体的分离结构并未有进一步的介绍。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些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对切割后的电池壳芯进行壳、芯的有效分离,且分离过程中电池壳芯的稳定性好,顶推准确性高。另外,本发明的顶推机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可适用于连续化生产。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输送带,还包括对齐压紧机构以及顶推机构,其中,所述的对齐压紧机构包括对齐组件以及压紧组件,该对齐组件从电池壳芯的两侧进行挤压并调节电池壳芯的姿态,使得对齐后电池壳芯的中心与顶推板的中心相一致,从而可保证顶推位置的准确性;压紧组件从电池壳芯的顶部进行挤压限位,同时配合对齐组件的侧面挤压,可确保电池壳芯在顶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的顶推机构位于对齐压紧机构的侧面,对限位后电池壳芯的芯体进行顶推,完成壳体与芯体的分离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的对齐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调节板,该调节板连接有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其中,所述的第一驱动件驱动两个调节板的上下移动,第二驱动件驱动两个调节板的水平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紧组件包括压板以及驱动该压板上下移动的驱动件,其中,所述压板的底部开设有避让槽,该避让槽的两侧为接触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顶推机构包括顶推支架以及设置在该顶推机架上的顶推板,所述的顶推板连接第三驱动件,该第三驱动件驱动顶推板的水平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顶推板包括上推板和下推板,其中,所述的上推板连接有第四驱动件,该第四驱动件驱动上推板进行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推板的端部从上至下开设有多个槽口,且该槽口的开设深度大于电池壳芯的长度,开设高度大于壳体顶壁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顶推支架上滑动安装有连接块,第四驱动件以及下推板均与该连接块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对齐压紧机构还包括支撑架,该支撑架上设有支撑板,其中,所述的支撑板与调节板之间通过第一导向杆相连接,支撑板与压板之间通过第二导向杆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机架上还设有测高机构,该测高机构包括测距仪以及测高板,其中,所述的测距仪位于测高板的上方,该测高板连接有第五驱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测高机构还包括测高机架以及设置在该测高机架上的连接板,其中,所述的测距仪、第五驱动件均设置在该连接板上,且测高板与连接板之间通过第三导向杆相连接。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包括对齐压紧机构和顶推机构,其中,所述的对齐压紧机构包括对齐组件和压紧组件,对齐组件从电池壳芯的两侧进行挤压,对电池壳芯的姿态进行调节,使得电池壳芯的中心与顶推板的中心相一致,从而保证了顶推位置的准确性;压紧组件从电池壳芯的顶部进行挤压限位,同时配合对齐组件的侧压,从而保证顶推过程中电池壳芯的稳定性;顶推机构包括顶推板,通过驱动件驱动顶推板的移动,对芯体进行顶推,完成芯体和壳体的分离。
(2)本发明的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所述的压板整体呈倒“凹”字形,其底部开设有避让槽,该避让槽的两侧为接触部,通过该避让槽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供上推板超过壳体顶壁的部分穿过,保证顶推板的顺利推出;另一方面,可减少压板对壳体顶部中心部分的下压力,从而有效避免壳体顶部的形变。
(3)本发明的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所述的顶推板包括上推板和下推板,其中,上推板连接有驱动件,可进行上下移动,下推板相对固定,这种设计,可根据电池壳芯的实际厚度,调节上推板的位置,从而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电池壳芯的分离操作;另外,该上推板的端部从上至下开设有多个槽口,上推板在进行高度调节后,始终有一个槽口可供壳体顶壁穿过,从而保证能够对不同数量的芯体进行稳定的顶推操作。
(4)本发明的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还设置有测高机构,该测高机构包括测距仪以及测高板,通过驱动件驱动测高板下移并与电池壳芯的顶部相接触,利用测高板移动前后的高度差和测高板的起始高度,即可测得电池壳芯的实际高度,从而为后序顶推板的高度调节提供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电池壳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对齐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顶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上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下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测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输送带;
3、对齐压紧机构;31、调节板;32、第一驱动件;33、第二驱动件;34、压板;341、避让槽;342、接触部;35、支撑架;36、支撑板;37、第一导向杆;38、第二导向杆;
4、顶推机构;41、顶推支架;42、顶推板;421、上推板;422、下推板;423、槽口;43、第三驱动件;44、第四驱动件;45、连接块;
5、测高机构;51、测距仪;52、测高板;53、第五驱动件;54、测高机架;55、连接板;56、第三导向杆;
61、壳体;62、芯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待进行壳、芯分离的电池壳芯在上一工序中已完成上下端盖的切割,该电池壳芯包括壳体61和芯体62。根据电池规格不一致,芯体62的尺寸及数量也不确定,一般来说,壳体61的厚度较为固定,电池壳芯分离即将壳体61与芯体62分离。以图1为参考标准,电池壳芯长度为沿X轴方向的距离,电池壳芯的宽度为沿Y轴方向的距离,电池壳芯的高度或厚度为沿Z轴方向的距离。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包括机架1、输送带2、测高机构5、对齐压紧机构3以及顶推机构4。其中,所述的输送带2设置在机架1上,负责运输电池壳芯至各个加工工位。所述的测高机构5用于检测电池壳芯的高度,根据不同高度或者鼓包电池壳芯的实际检测高度,确定顶推机构4的顶推高度,确保壳芯能够顺利分离。所述的对齐压紧机构3,在电池壳芯被顶推分离前,对电池壳芯进行对齐定位,确保顶推时的稳定性及顶推位置的准确性。所述的顶推机构4位于对齐压紧机构3的侧面,对限位后电池壳芯的芯体62进行顶推,将芯体62从壳体61内顶推出来,以完壳体61与芯体62的分离操作。
如图3所示,所述的对齐压紧机构3包括支撑架35以及设置在支撑架35上的对齐组件和压紧组件,其中,对齐组件从电池壳芯的两侧进行挤压并调节电池壳芯的姿态,确保顶推位置的准确性;压紧组件从电池壳芯的顶部进行挤压限位,以保证电池壳芯在分离过程中的稳定性,有利于芯体62与壳体61的有效分离。
其中,所述的对齐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调节板31,两个调节板31之间的中心线与顶推板42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的两块调节板31可进行竖直、水平两个方向的移动,且在水平方向移动时,两个调节板31为同步移动,以保证移动前后两个调节板31间中心线的位置不变,从而使得两个调节板31将电池壳芯夹紧后,电池壳芯的中心线与顶推板42的中心线相一致,从而保证顶推时的准确性。
具体地,所述的调节板31连接有第一驱动件32和第二驱动件33,其中,所述的第一驱动件32驱动两个调节板31的上下移动,第二驱动件33驱动两个调节板31的水平移动。使用时,根据测高机构5检测到电池壳芯的实际高度,第一驱动件32将两个调节板31下降至指定高度,且分别位于电池壳芯的两侧;然后第二驱动件33带动两个调节板31相互靠近,在靠近过程中可对电池壳芯的姿态进行调整,同时,从两侧对电池壳芯进行限位。
所述的压紧组件包括压板34以及驱动件,其中,该驱动件驱动压板34进行上下移动,从电池壳芯的顶部进行下压,同时配合调节板31从电池壳芯的两侧进行限位,使得电池壳芯在顶推时,能够处于稳定的状态。压板34的下压力一方面要能够满足顶推时电池壳芯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不能够使壳体61产生形变而影响芯体62的分离。为此,本实施例中对压板34的结构进一步优化设计,所述的压板34整体呈倒“凹”字形,具体地,该压板34的底部开设有避让槽341,该避让槽341的两侧为接触部342,且该压板34的中心线与顶推板的中心线相一致。这样设计,使得压板34在下压时,实际上只有接触部342对壳体61顶部的两侧产生压力,由于壳体61顶部两侧的强度要远大于其中心部分的强度,从而可有效避免壳体61的形变。
另外,所述支撑架35上设有支撑板36,其中,所述的支撑板36与调节板31之间通过第一导向杆37相连接,支撑板36与压板34之间通过第二导向杆38相连接。通过第一导向杆37和第二导向杆38的设置,可保证调节板31、压板34移动的稳定性。
如图4所示,所述的顶推机构4包括顶推支架41、顶推板42以及连接块45。其中,所述的连接块45滑动设置在顶推支架41上,这里的滑动配合可采用滑块、滑轨的结构。所述的顶推支架41上设有第三驱动件43,该第三驱动件43驱动连接块45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从而实现顶推板42对芯体62进行顶推,使其从壳体61内分离出来。
由于电池规格不一致,从而导致不同电池壳芯的厚度存在差异,为了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电池壳芯的分离操作。结合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顶推板42包括上推板421和下推板422,其中,所述的上推板421连接有第四驱动件44,该第四驱动件44驱动上推板421的上下移动,下推板422相对固定,可为上推板的下移起到一定的限位效果。该第四驱动件44和下推板422均设置在连接块45上。
所述上推板421的端部从上至下开设有多个槽口423,且该槽口423的开设深度大于电池壳芯的长度,以保证顶推时能够将芯体62从壳体61内完全推出。同时,槽口423开设高度需大于壳体61顶壁的厚度,以保证壳体61的顶壁能够顺利卡入槽口423内。
顶推时,下推板422的下沿需高于壳体61的下沿,根据电池壳芯的实际厚度,由第四驱动件44驱动上推板421升降,调节顶推板42的实际顶推高度,同时需保证上推板421上的其中一个槽口423,可以通过壳体61的上沿。然后,第三驱动件43驱动顶推板42移动,由上推板421、下推板422共同对芯体62进行顶推,将壳体61与芯体62分离。
如图7所示,所述测高机构5包括测距仪51以及测高板52,其中,所述的测距仪51位于测高板52的上方,该测高板52连接有第五驱动件53,第五驱动件53驱动测高板52进行上下移动,当测高板52下压并接触到电池壳芯的顶部时,停止下移,通过测距仪51对测高板52下压前后的高度差,同时结合测高板52的起始高度,即可得到电池壳芯的高度。后面的顶推机构4根据待分离电池壳芯的实际高度,对上推板421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可适应不同规格电池壳芯的分离。
另外,所述的测高机构5还包括测高机架54以及设置在该测高机架54上的连接板55,其中,所述的测距仪51、第五驱动件53均设置在该连接板55上,且测高板52与连接板55之间通过第三导向杆56相连接,以保证测高板52移动的稳定性。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测距仪51为仪光激测距仪,通过该仪光激测距仪对测高板52移动的高度进行检测,以得到电池壳芯的实际高度,为后序压板34的下压高度及顶推板42的调节高度提供数据支持。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驱动件的可采用现有技术,只要能够完成对应的功能均可以用在本实施例中,例如,气缸、电机加丝杠的配合等。
本实施例的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其工作流程及原理如下:多组切割后的电池壳芯经过输送带2的输送,当电池壳芯到达测高机构5时,输送带2停止,第五驱动件53带动测高板52下降,测高板52压紧电池壳芯的顶部。由测距仪51检测测高板52的下降距离,同时结合测高板52的起始高度,得到该电池壳芯的实际高度,并反馈给后面的工序。
测高机构5检测完成后,测高板52提升,输送带2带动电池壳芯继续向前输送。当电池壳芯到达对齐压紧机构3位置,输送带2停止,第一驱动件32驱动调节板31下降至目标位置。此时,两个调节板31分别位于电池壳芯的两侧,第二驱动件33驱动调节板31对齐收拢,将电池壳芯的中心与顶推板42的中心对齐。接着压板34下降,接触部342压紧壳体61的顶部。
然后,根据壳芯高度的检测高度,第四驱动件44驱动上推板421移动,选择合适高度的上推板421与下推板422组合并保持,由第三驱动件43驱动顶推板42进行移动对芯体62进行顶推,将芯体62与壳体61分离。
最后调节板31、压板34以及顶推板42由各自的驱动件进行复位,准备下一次顶推。被顶推分离的壳体61、芯体62由输送带2继续向下一工位输送。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输送带(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齐压紧机构(3)以及顶推机构(4),其中,
所述的对齐压紧机构(3)包括对齐组件以及压紧组件,该对齐组件从电池壳芯的两侧进行挤压并调节电池壳芯的姿态,压紧组件从电池壳芯的顶部进行挤压限位;
所述的顶推机构(4)位于对齐压紧机构(3)的侧面,对限位后电池壳芯的芯体(62)进行顶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齐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调节板(31),该调节板(31)连接有第一驱动件(32)和第二驱动件(33),其中,所述的第一驱动件(32)驱动两个调节板(31)的上下移动,第二驱动件(33)驱动两个调节板(31)的水平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组件包括压板(34)以及驱动该压板(34)上下移动的驱动件,其中,所述压板(34)的底部开设有避让槽(341),该避让槽(341)的两侧为接触部(342)。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推机构(4)包括顶推支架(41)以及设置在该顶推机架(41)上的顶推板(42),所述的顶推板(42)连接第三驱动件(43),该第三驱动件(43)驱动顶推板(42)的水平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推板(42)包括上推板(421)和下推板(422),其中,所述的上推板(421)连接有第四驱动件(44),该第四驱动件(44)驱动上推板(421)进行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推板(421)的端部从上至下开设有多个槽口(423),且该槽口(423)的开设深度大于电池壳芯的长度,开设高度大于壳体(61)顶壁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推支架(41)上滑动安装有连接块(45),第四驱动件(44)以及下推板(422)均与该连接块(45)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齐压紧机构(3)还包括支撑架(35),该支撑架(35)上设有支撑板(36),其中,所述的支撑板(36)与调节板(31)之间通过第一导向杆(37)相连接,支撑板(36)与压板(34)之间通过第二导向杆(38)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上还设有测高机构(5),该测高机构(5)包括测距仪(51)以及测高板(52),其中,所述的测距仪(51)位于测高板(52)的上方,该测高板(52)连接有第五驱动件(5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高机构(5)还包括测高机架(54)以及设置在该测高机架(54)上的连接板(55),其中,所述的测距仪(51)、第五驱动件(53)均设置在该连接板(55)上,且测高板(52)与连接板(55)之间通过第三导向杆(56)相连接。
CN202310248547.2A 2023-03-10 2023-03-10 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 Pending CN1163152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48547.2A CN116315225A (zh) 2023-03-10 2023-03-10 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48547.2A CN116315225A (zh) 2023-03-10 2023-03-10 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15225A true CN116315225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35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48547.2A Pending CN116315225A (zh) 2023-03-10 2023-03-10 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1522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2089B (zh) 一种极片激光切割机
CN102642150B (zh) 一种极片送片装置
CN104362381B (zh) 电池自动切割整形机
CN208008000U (zh) 一种用于上下料的料盘升降装置
CN205177948U (zh) 电池翻转装置
CN210358941U (zh) 一种自动送料装置
CN209777395U (zh) 一种电机铁芯压合机的输送料机构
CN219393493U (zh) 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
CN202895863U (zh) 一种全自动手机壳贴泡棉和贴背胶一体机
CN207787600U (zh) 铆钉自动上料整理机构
CN103495626B (zh) 上气缸全自动卷圆机
CN116315225A (zh) 一种电池壳芯分离顶推机
CN210614922U (zh) 一种具有顶出结构的冲压模具
CN210847729U (zh) 一种背楞平面度校正工具
CN106903919B (zh) 折叠椅自动组装机
CN111044102A (zh) 一种冲压件外观检测机
CN103316967B (zh) 一种极耳整形机构
CN203044906U (zh) 一种带纠正功能的全自动认面机构
CN202388305U (zh) 机床上料机械手
CN208913352U (zh) 一种定位输送装置
CN210305448U (zh) 一种冷轧钢板收料机
CN109650085B (zh) 一种单台面双工位片料机
CN210059606U (zh) 一种冷轧钢板收料机的收料装置
CN103495625B (zh) 五轴全自动卷圆机
CN209175233U (zh) 自动拆解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