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13442A - 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以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以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13442A
CN116313442A CN202310150794.9A CN202310150794A CN116313442A CN 116313442 A CN116313442 A CN 116313442A CN 202310150794 A CN202310150794 A CN 202310150794A CN 116313442 A CN116313442 A CN 116313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resin layer
magnetic core
cover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507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13442B (zh
Inventor
苏立良
宋树华
苏立锋
刘明松
龙清寿
苏学远
李章成
刘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yge Electronic Technology Hun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yge Electronic Technology Hun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yge Electronic Technology Hun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yge Electronic Technology Hun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5079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134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13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134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134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134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34Special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unwanted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no-load losses, reactive currents, harmonics, oscillations, leakage fields
    • H01F27/36Electric or magnetic shields or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8Cooling; Ventilating
    • H01F27/22Cooling by heat conduction through solid or powdered fill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3Corrosion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以及制备方法,涉及电感领域,本发明包括线圈、屏蔽部件和导热部件,线圈内部开设有内孔,内孔中填充具有弹性的内芯,内芯和内孔的内壁黏合,屏蔽部件包括屏蔽罩、设置在屏蔽罩内部的环形磁芯、形成层和树脂层,形成层包裹在环形磁芯的外侧面,形成层的外侧面开设有螺旋形的绕线槽,线圈缠绕在绕线槽中,树脂层中掺混有磁性粉,包覆在形成层和线圈外侧面;本发明,线圈为开设有内孔的单根粗铜线管绕制而成,能够容纳更大的电流通过,解决了趋肤效应问题,并提高了电感耐压性。环形磁芯的内部中间开设空腔,能够缓减涡流效应,降低涡流造成的损耗,同时使得环形磁芯的内部不会受热过快。

Description

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以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以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感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一般由骨架、绕组、屏蔽罩、封装材料、磁芯或铁芯等组成。如果电感器在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接通时它将试图阻碍电流流过它;如果电感器在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断开时它将试图维持电流不变。
电感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损耗,损耗主要分为铜线的损耗和磁芯的损耗,其中铜线的损耗主要包含的因素有趋肤效应,以及生产过程中因线伤带来的问题。磁芯的损耗主要是因涡流效应受热引起的损耗。同样,电感在使用中必然都是会发热的,由于电感会产生较大的瞬时电流,从而产生较大热量,这会导致磁芯和导线上的热量一直存在,热量积累会对电感造成更严重的损害。电感的电流偏小和温度等级不高,对电感的耐热和散热性不佳。
因此,现有的电感使用中存在铜线损耗和磁芯损耗的问题,以及存在热量散除不便带来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以及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以及制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电感使用中存在的铜线损耗和磁芯损耗的问题,以及存在的热量散除不便带来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包括线圈、屏蔽部件和导热部件,所述线圈内部开设有内孔,所述内孔中填充具有弹性的内芯,所述内芯和内孔的内壁黏合;
常见的圆形截面的导体,越靠近导体中心处,受到外面磁力线产生的自感电动势越大;越靠近表面处则不受其内部磁力线消长的影响,因而自感电动势较小,这就导致趋近导体表面处电流密度较大。由于自感电动势随着频率的提高而增加,趋肤效应亦随着频率提高而更为显著。当频率很高的电流通过导线时,可以认为电流只在导线表面上很薄的一层中流过,这等效于导线的截面减小,电阻增大,大大降低了导体材料的有效利用率。为了解决导线趋肤效应问题,现有方式中常使用多股细线并联代替单根导线来减低趋肤效应。趋肤效应也会造成导线的损耗。
本设计中线圈为开设有内孔的单根粗铜线管绕制而成,保证构成线圈的铜线管的截面积较大,能够容纳更大的电流通过,这尽量使得趋肤效应面积和导线截面面积相同。解决了趋肤效应问题,并提高了电感耐压性。且由于使用的是单根中空铜管,内部还设置了内芯对铜管内壁进行支撑和粘连,内芯优选为硅胶材料,形成的导线结构变形性好,更耐弯折,同时提高了导线抗拉能力和回复能力。避免了用多股细导线存在的容易因挤压、弯折、磕碰、线与线之间拉扯中彼此摩擦等导致的线伤的问题。因此也避免了层间短路、开路以及耐压不良等的情况。同时这也增大了导线直径,使得散热面积变大,因此加快线圈散热。
所述屏蔽部件包括屏蔽罩、设置在屏蔽罩内部的环形磁芯、形成层和树脂层,所述形成层包裹在环形磁芯的外侧面,所述形成层的外侧面开设有螺旋形的绕线槽,所述线圈缠绕在绕线槽中,所述树脂层中掺混有磁性粉,包覆在形成层和线圈外侧面;
本设计中,电感中线圈采用双绕组结构。屏蔽罩用于屏蔽高频交变磁场,使屏蔽罩内外的高频交变磁场不能形成穿透,降低磁场干扰。屏蔽罩做绝缘处理。环形磁芯用于约束磁力线,磁力线集中在环形磁芯,使得线圈在较少的匝数下,就可以有很大的感量。在环形磁芯外增设掺混磁性粉的树脂层,能进一步“锁住”大部分的电磁场。掺混磁性粉的树脂层的设置,成本低,作用明显。其中形成层为导热的柔性材料,并用于增设绕线槽,绕线槽增大了导线和树脂层的接触面积,固定导线位置,避免导线形成缠绕挤压,不会造成错乱,使得绕线均匀,进一步降低趋肤效应。形成层并对线圈形成进一步的保护,避免划伤、碰撞等问题,不易造成线伤。该设计方便绕线,又提高了电感品质。
所述环形磁芯的内部中间开设有空腔,所述导热部件包括进气管、导流管和散热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贯穿屏蔽罩和树脂层,且与环形磁芯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和空腔连通,所述导流管底端贯穿屏蔽罩和树脂层,且与环形磁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管的进气端和空腔连通,所述散热管的进气端和导流管的出气端连通,所述散热管的出气端和屏蔽罩的一侧下方固定连接,且散热管和屏蔽罩内部连通,所述线圈产生的热量对屏蔽罩和树脂层中间的空气加热,以及对空腔中的空气加热,所述屏蔽罩和树脂层中间的空气受热后向上流到外界,所述空腔中的空气受热后进入导流管和散热管,最后屏蔽罩和树脂层中间的空间形成烟囱效应。
散热管的底端和屏蔽罩插接,顶端和导流管插接。工作时,线圈发热,且线圈通过高频电流产生高频磁场会引起环形磁芯的涡流效应。环形磁芯的内部中间开设空腔,能够缓减涡流效应,降低涡流造成的损耗,同时使得环形磁芯的内部不会受热过快。线圈缠绕在环形磁芯的周围,且有一定长度,环形磁芯温度升高后,空腔中气体温度升高,热空气上浮,热空气在空腔中持续上升过程中,被持续加热;同时,屏蔽罩和树脂层中间的空气同样被持续加热,出现上浮的现象,使得进气管出气端气压减小,散热管的底端出气口气压减小,使得外界冷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空腔中,散热管中空气进入屏蔽罩和树脂层中间的空间。气流具体流动为:外界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空腔中,空腔先后进入导流管和散热管,在散热管中进行散热后,接着进入屏蔽罩和树脂层中间的空间,并从屏蔽罩的顶部排到外界。其中在散热管中热气散热后气体体积降低,方便气体下沉,降低了散热管上方的气压,更方便空腔在气体进入散热管。
本实施例中,是一个利用线圈和环形磁芯产生的热量,对进行加热,空气受热后发生的自动循环的过程,无需其他装置介入即可完成的自发散热操作,线圈和环形磁芯产生的热量越高,空气流动越快。过程不需要额外消耗能量,优化了装置的散热,使得散热效果更好。通过对屏蔽罩和树脂层中间的空间以及空腔形成连通,对屏蔽罩和树脂层中间的空间以及空腔进行加热,利用空气受热上浮形成低压环境,形成了抽吸环境,使得空气的流动性大大增强。
优选地,所述树脂层整体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树脂层整体越靠近上方其边缘和屏蔽罩内壁的间距越小。热气上浮过程中,上方流动有效面积降低,便于提高气体流速,使得上方处于低压环境,能够保证气体流动性更好。
优选地,所述导热部件还包括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底部进气端和屏蔽罩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出气管和屏蔽罩内部连通,所述出气管的内部为圆锥型结构,其顶部的开口小于底部的开口。出气管的内部为圆锥型结构,在气体流动过程中,同样降低了出气管的内部上方气压。
优选地,所述导热部件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固定设置在散热管的中上部的侧面。散热片提高了散热管的散热效率,散热片为竖直安装,使得热空气上浮,方便热空气流走。散热片位于散热管的中上部,在散热管中上部热气散热后气体体积降低,方便气体下沉,降低了散热管上方的气压,更方便空腔在气体进入散热管。
优选地,所述屏蔽罩临近散热管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隔热板。隔热板便于避免热量传入屏蔽罩中。
优选地,所述散热管的侧面底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进气管卡合在连接孔的内部。进气管卡合在连接孔的内部,使得外界冷空气进入进气管后,能够对散热管底端出气口的气体降温,使得进入屏蔽罩和树脂层中间的空气温度更低。
优选地,所述屏蔽罩下方的罩壁内部固定设置有绝缘管,所述线圈的端部贯穿绝缘管,并伸到外界。对屏蔽罩和其上所设结构进行绝缘处理。
优选地,所述屏蔽罩包括相互卡合的罩箱和罩盖,所述屏蔽罩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座。底座方便装置安装。
优选地,所述出气管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架,所述支架远离出气管的内壁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上方开口内部固定设置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的上方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扇叶,所述屏蔽罩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树脂层的内侧上方。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屏蔽罩的内部温度达到阈值上限时,微型电机转动,带动扇叶向外界排出气体,便于提高气体循环流动速度,达到更快速散热的效果。微型电机和扇叶的设置,在本装置非竖直安装的情况下,通过扇叶的排气,使得本装置同样能起到很好的散热作用。
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的制备方法,
所述环形磁芯采用NiZnCu铁氧体材料制成;
其中NiZnCu铁氧体材料组合充分后,进行球磨,将球磨后的浆料干燥,接着压制成型为环形坯体,坯体经烧结得到环形磁芯,对环形磁芯镀膜,进行绝缘和防锈处理。
镀膜采用纳米涂层包覆和金属离子溅射电极端子设计,解决环形磁芯生锈和破裂的问题。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线圈为开设有内孔的单根粗铜线管绕制而成,保证构成线圈的铜线管的截面积较大,能够容纳更大的电流通过,这尽量使得趋肤效应面积和导线截面面积相同。解决了趋肤效应问题,并提高了电感耐压性。且由于使用的是单根中空铜管,内部还设置了内芯对铜管内壁进行支撑和粘连,内芯优选为硅胶材料,形成的导线结构变形性好,更耐弯折,同时提高了导线抗拉能力和回复能力。避免了用多股细导线存在的容易因挤压、弯折、磕碰、线与线之间拉扯中彼此摩擦等导致的线伤的问题。因此也避免了层间短路、开路以及耐压不良等的情况。同时这也增大了导线直径,使得散热面积变大,因此加快线圈散热。
2、本发明,屏蔽罩用于屏蔽高频交变磁场,使屏蔽罩内外的高频交变磁场不能形成穿透,降低磁场干扰。屏蔽罩做绝缘处理。环形磁芯用于约束磁力线,磁力线集中在环形磁芯,使得线圈在较少的匝数下,就可以有很大的感量。在环形磁芯外增设掺混磁性粉的树脂层,能进一步“锁住”大部分的电磁场。掺混磁性粉的树脂层的设置,成本低,作用明显。其中形成层为导热的柔性材料,并用于增设绕线槽,绕线槽增大了导线和树脂层的接触面积,固定导线位置,避免导线形成缠绕挤压,不会造成错乱,使得绕线均匀,进一步降低趋肤效应。形成层并对线圈形成进一步的保护,避免划伤、碰撞等问题,不易造成线伤。该设计方便绕线,又提高了电感品质。
3、本发明,环形磁芯的内部中间开设空腔,能够缓减涡流效应,降低涡流造成的损耗,同时使得环形磁芯的内部不会受热过快。利用线圈和环形磁芯产生的热量,对进行加热,空气受热后发生的自动循环的过程,无需其他装置介入即可完成的自发散热操作,线圈和环形磁芯产生的热量越高,空气流动越快。过程不需要额外消耗能量,优化了装置的散热,使得散热效果更好。通过对屏蔽罩和树脂层中间的空间以及空腔形成连通,对屏蔽罩和树脂层中间的空间以及空腔进行加热,利用空气受热上浮形成低压环境,形成了抽吸环境,使得空气的流动性大大增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以及制备方法的包括树脂层内部结构立体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以及制备方法的屏蔽罩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以及制备方法的后视方向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以及制备方法的形成层和环形磁芯结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以及制备方法的环形磁芯和进气管结构立体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以及制备方法的导热部件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以及制备方法的出气管内部结构平剖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以及制备方法的线圈的导线和内芯结构立体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线圈;2、屏蔽罩;3、环形磁芯;4、树脂层;5、绕线槽;6、进气管;7、导流管;8、散热管;9、空腔;10、出气管;11、散热片;12、隔热板;13、连接孔;14、绝缘管;15、底座;16、内孔;17、内芯;18、支架;19、隔热层;20、微型电机;21、扇叶;22、形成层;23、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
请参阅图1-8所示,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包括线圈1、屏蔽部件和导热部件,线圈1内部开设有内孔16,内孔16中填充具有弹性的内芯17,内芯17和内孔16的内壁黏合;
常见的圆形截面的导体,越靠近导体中心处,受到外面磁力线产生的自感电动势越大;越靠近表面处则不受其内部磁力线消长的影响,因而自感电动势较小,这就导致趋近导体表面处电流密度较大。由于自感电动势随着频率的提高而增加,趋肤效应亦随着频率提高而更为显著。当频率很高的电流通过导线时,可以认为电流只在导线表面上很薄的一层中流过,这等效于导线的截面减小,电阻增大,大大降低了导体材料的有效利用率。为了解决导线趋肤效应问题,现有方式中常使用多股细线并联代替单根导线来减低趋肤效应。趋肤效应也会造成导线的损耗。
本设计中线圈1为开设有内孔16的单根粗铜线管绕制而成,保证构成线圈1的铜线管的截面积较大,能够容纳更大的电流通过,这尽量使得趋肤效应面积和导线截面面积相同。解决了趋肤效应问题,并提高了电感耐压性。且由于使用的是单根中空铜管,内部还设置了内芯17对铜管内壁进行支撑和粘连,内芯17优选为硅胶材料,形成的导线结构变形性好,更耐弯折,同时提高了导线抗拉能力和回复能力。避免了用多股细导线存在的容易因挤压、弯折、磕碰、线与线之间拉扯中彼此摩擦等导致的线伤的问题。因此也避免了层间短路、开路以及耐压不良等的情况。同时这也增大了导线直径,使得散热面积变大,因此加快线圈1散热。
屏蔽部件包括屏蔽罩2、设置在屏蔽罩2内部的环形磁芯3、形成层22和树脂层4,形成层22包裹在环形磁芯3的外侧面,形成层22的外侧面开设有螺旋形的绕线槽5,线圈1缠绕在绕线槽5中,树脂层4中掺混有磁性粉,包覆在形成层22和线圈1外侧面;
本设计中,电感中线圈1采用双绕组结构。屏蔽罩2用于屏蔽高频交变磁场,使屏蔽罩2内外的高频交变磁场不能形成穿透,降低磁场干扰。屏蔽罩2做绝缘处理。环形磁芯3用于约束磁力线,磁力线集中在环形磁芯3,使得线圈1在较少的匝数下,就可以有很大的感量。在环形磁芯3外增设掺混磁性粉的树脂层4,能进一步“锁住”大部分的电磁场。掺混磁性粉的树脂层4的设置,成本低,作用明显。其中形成层22为导热的柔性材料,并用于增设绕线槽5,绕线槽5增大了导线和树脂层4的接触面积,固定导线位置,避免导线形成缠绕挤压,不会造成错乱,使得绕线均匀,进一步降低趋肤效应。形成层22并对线圈1形成进一步的保护,避免划伤、碰撞等问题,不易造成线伤。该设计方便绕线,又提高了电感品质。
环形磁芯3的内部中间开设有空腔9,导热部件包括进气管6、导流管7和散热管8,进气管6的一端贯穿屏蔽罩2和树脂层4,且与环形磁芯3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进气管6的出气端和空腔9连通,导流管7底端贯穿屏蔽罩2和树脂层4,且与环形磁芯3的顶部固定连接,导流管7的进气端和空腔9连通,散热管8的进气端和导流管7的出气端连通,散热管8的出气端和屏蔽罩2的一侧下方固定连接,且散热管8和屏蔽罩2内部连通,线圈1产生的热量对屏蔽罩2和树脂层4中间的空气加热,以及对空腔9中的空气加热,屏蔽罩2和树脂层4中间的空气受热后向上流到外界,空腔9中的空气受热后进入导流管7和散热管8,最后屏蔽罩2和树脂层4中间的空间形成烟囱效应。
散热管8的底端和屏蔽罩2插接,顶端和导流管7插接。工作时,线圈1发热,且线圈1通过高频电流产生高频磁场会引起环形磁芯3的涡流效应。环形磁芯3的内部中间开设空腔9,能够缓减涡流效应,降低涡流造成的损耗,同时使得环形磁芯3的内部不会受热过快。线圈1缠绕在环形磁芯3的周围,且有一定长度,环形磁芯3温度升高后,空腔9中气体温度升高,热空气上浮,热空气在空腔9中持续上升过程中,被持续加热;同时,屏蔽罩2和树脂层4中间的空气同样被持续加热,出现上浮的现象,使得进气管6出气端气压减小,散热管8的底端出气口气压减小,使得外界冷空气通过进气管6进入空腔9中,散热管8中空气进入屏蔽罩2和树脂层4中间的空间。气流具体流动为:外界空气通过进气管6进入空腔9中,空腔9先后进入导流管7和散热管8,在散热管8中进行散热后,接着进入屏蔽罩2和树脂层4中间的空间,并从屏蔽罩2的顶部排到外界。其中在散热管8中热气散热后气体体积降低,方便气体下沉,降低了散热管8上方的气压,更方便空腔9在气体进入散热管8。
本实施例中,是一个利用线圈1和环形磁芯3产生的热量,对进行加热,空气受热后发生的自动循环的过程,无需其他装置介入即可完成的自发散热操作,线圈1和环形磁芯3产生的热量越高,空气流动越快。过程不需要额外消耗能量,优化了装置的散热,使得散热效果更好。通过对屏蔽罩2和树脂层4中间的空间以及空腔9形成连通,对屏蔽罩2和树脂层4中间的空间以及空腔9进行加热,利用空气受热上浮形成低压环境,形成了抽吸环境,使得空气的流动性大大增强。
其中,树脂层4整体为椭圆形结构,树脂层4整体越靠近上方其边缘和屏蔽罩2内壁的间距越小。热气上浮过程中,上方流动有效面积降低,便于提高气体流速,使得上方处于低压环境,能够保证气体流动性更好。
其中,导热部件还包括出气管10,出气管10的底部进气端和屏蔽罩2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出气管10和屏蔽罩2内部连通,出气管10的内部为圆锥型结构,其顶部的开口小于底部的开口。出气管10的内部为圆锥型结构,在气体流动过程中,同样降低了出气管10的内部上方气压。
其中,导热部件还包括散热片11,散热片11固定设置在散热管8的中上部的侧面。散热片11提高了散热管8的散热效率,散热片11为竖直安装,使得热空气上浮,方便热空气流走。散热片11位于散热管8的中上部,在散热管8中上部热气散热后气体体积降低,方便气体下沉,降低了散热管8上方的气压,更方便空腔9在气体进入散热管8。
其中,屏蔽罩2临近散热管8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隔热板12。隔热板12便于避免热量传入屏蔽罩2中。
其中,散热管8的侧面底部开设有连接孔13,进气管6卡合在连接孔13的内部。进气管6卡合在连接孔13的内部,使得外界冷空气进入进气管6后,能够对散热管8底端出气口的气体降温,使得进入屏蔽罩2和树脂层4中间的空气温度更低。
其中,屏蔽罩2下方的罩壁内部固定设置有绝缘管14,线圈1的端部贯穿绝缘管14,并伸到外界。对屏蔽罩2和其上所设结构进行绝缘处理。
其中,屏蔽罩2包括相互卡合的罩箱和罩盖,屏蔽罩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座15。底座15方便装置安装。
其中,出气管10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架18,支架18远离出气管10的内壁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隔热层19,隔热层19的上方开口内部固定设置有微型电机20,微型电机20的上方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扇叶21,屏蔽罩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3,温度传感器23位于树脂层4的内侧上方。在温度传感器23检测到屏蔽罩2的内部温度达到阈值上限时,微型电机20转动,带动扇叶21向外界排出气体,便于提高气体循环流动速度,达到更快速散热的效果。微型电机20和扇叶21的设置,在本装置非竖直安装的情况下,通过扇叶21的排气,使得本装置同样能起到很好的散热作用。
其中,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的制备方法,
环形磁芯3采用NiZnCu铁氧体材料制成;
其中NiZnCu铁氧体材料组合充分后,进行球磨,将球磨后的浆料干燥,接着压制成型为环形坯体,坯体经烧结得到环形磁芯3,对环形磁芯3镀膜,进行绝缘和防锈处理。
镀膜采用纳米涂层包覆和金属离子溅射电极端子设计,解决环形磁芯3生锈和破裂的问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做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1)、屏蔽部件和导热部件,所述线圈(1)内部开设有内孔(16),所述内孔(16)中填充具有弹性的内芯(17),所述内芯(17)和内孔(16)的内壁黏合;
所述屏蔽部件包括屏蔽罩(2)、设置在屏蔽罩(2)内部的环形磁芯(3)、形成层(22)和树脂层(4),所述形成层(22)包裹在环形磁芯(3)的外侧面,所述形成层(22)的外侧面开设有螺旋形的绕线槽(5),所述线圈(1)缠绕在绕线槽(5)中,所述树脂层(4)中掺混有磁性粉,包覆在形成层(22)和线圈(1)外侧面;
所述环形磁芯(3)的内部中间开设有空腔(9),所述导热部件包括进气管(6)、导流管(7)和散热管(8),所述进气管(6)的一端贯穿屏蔽罩(2)和树脂层(4),且与环形磁芯(3)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6)的出气端和空腔(9)连通,所述导流管(7)底端贯穿屏蔽罩(2)和树脂层(4),且与环形磁芯(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管(7)的进气端和空腔(9)连通,所述散热管(8)的进气端和导流管(7)的出气端连通,所述散热管(8)的出气端和屏蔽罩(2)的一侧下方固定连接,且散热管(8)和屏蔽罩(2)内部连通,所述线圈(1)产生的热量对屏蔽罩(2)和树脂层(4)中间的空气加热,以及对空腔(9)中的空气加热,所述屏蔽罩(2)和树脂层(4)中间的空气受热后向上流到外界,所述空腔(9)中的空气受热后进入导流管(7)和散热管(8),最后屏蔽罩(2)和树脂层(4)中间的空间形成烟囱效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层(4)整体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树脂层(4)整体越靠近上方其边缘和屏蔽罩(2)内壁的间距越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件还包括出气管(10),所述出气管(10)的底部进气端和屏蔽罩(2)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出气管(10)和屏蔽罩(2)内部连通,所述出气管(10)的内部为圆锥型结构,其顶部的开口小于底部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件还包括散热片(11),所述散热片(11)固定设置在散热管(8)的中上部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2)临近散热管(8)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隔热板(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8)的侧面底部开设有连接孔(13),所述进气管(6)卡合在连接孔(13)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2)下方的罩壁内部固定设置有绝缘管(14),所述线圈(1)的端部贯穿绝缘管(14),并伸到外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2)包括相互卡合的罩箱和罩盖,所述屏蔽罩(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座(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10)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架(18),所述支架(18)远离出气管(10)的内壁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隔热层(19),所述隔热层(19)的上方开口内部固定设置有微型电机(20),所述微型电机(20)的上方输出端固定设置有扇叶(21),所述屏蔽罩(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3),所述温度传感器(23)位于树脂层(4)的内侧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磁芯(3)采用NiZnCu铁氧体材料制成;
其中NiZnCu铁氧体材料组合充分后,进行球磨,将球磨后的浆料干燥,接着压制成型为环形坯体,坯体经烧结得到环形磁芯(3),对环形磁芯(3)镀膜,进行绝缘和防锈处理。
CN202310150794.9A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以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163134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0794.9A CN116313442B (zh)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以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0794.9A CN116313442B (zh)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以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13442A true CN116313442A (zh) 2023-06-23
CN116313442B CN116313442B (zh) 2024-03-05

Family

ID=86812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50794.9A Active CN116313442B (zh) 2023-02-22 2023-02-22 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以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1344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60849A (ja) * 2013-09-17 2015-03-30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インダクタンス部品
CN106233404A (zh) * 2014-02-25 2016-12-14 霍加纳斯股份有限公司 电感器
CN207868029U (zh) * 2018-03-15 2018-09-14 洛阳八度阳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r型电感
CN208014478U (zh) * 2017-12-28 2018-10-26 苏州隆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感器
DE102017126599A1 (de) * 2017-11-13 2019-05-16 Schmidbauer Transformatoren und Gerätebau GmbH Induktivität
CN212847970U (zh) * 2020-05-29 2021-03-30 无锡富来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散热的通讯高频电源变压器
WO2022168857A1 (ja) * 2021-02-04 2022-08-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コイル装置および電力変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60849A (ja) * 2013-09-17 2015-03-30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インダクタンス部品
CN106233404A (zh) * 2014-02-25 2016-12-14 霍加纳斯股份有限公司 电感器
DE102017126599A1 (de) * 2017-11-13 2019-05-16 Schmidbauer Transformatoren und Gerätebau GmbH Induktivität
CN208014478U (zh) * 2017-12-28 2018-10-26 苏州隆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感器
CN207868029U (zh) * 2018-03-15 2018-09-14 洛阳八度阳光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r型电感
CN212847970U (zh) * 2020-05-29 2021-03-30 无锡富来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散热的通讯高频电源变压器
WO2022168857A1 (ja) * 2021-02-04 2022-08-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コイル装置および電力変換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13442B (zh) 2024-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34494A2 (en) Choke of electric device
CN116313442B (zh) 一种全屏蔽组合合金电感以及制备方法
CN201174319Y (zh) 双重冷却式高频感应加热电容器
CN103489571B (zh) 电感器
CN205177530U (zh) 贴片电感
CN215267800U (zh) 采用空心铜管的新型水冷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N212304910U (zh) 一种轴向磁场电机及其冷却结构
CN110706893B (zh) 一种节能环保高效分段隔离式高频变压器
CN209249256U (zh) 一种空心电感器
CN202650789U (zh) 一种水冷高频变压器及其冷却装置
CN205987442U (zh) 一种多股线绕制的线圈及包括该线圈的电磁开水器
CN202178080U (zh) 一种冷却电缆
CN210274581U (zh) 一种高频智能电磁感应加热设备
CN218975252U (zh) 一种水冷电抗器
CN215220477U (zh) 一种新型变压器
CN216481212U (zh) 一种电磁采暖炉的电感器及电磁采暖炉
CN204392742U (zh) 具有纳米散热涂料层的散热器
CN219085775U (zh) 一种高频变压器
CN219267437U (zh) 一种磁性元件
CN220984298U (zh) 一种风冷式串联电力电抗器
CN212750593U (zh) 一种超高压隔离式变压器
CN210512154U (zh) 电磁涡流式热风炉
CN218886957U (zh) 高导电双金属无线充电感应线圈
CN217426529U (zh) 一种高功率密度Boost-buck电抗器
CN110491640B (zh) 一种加快油浸自冷变压器油冷却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