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99876A - 预接头以及连接头 - Google Patents

预接头以及连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99876A
CN116299876A CN202211626279.5A CN202211626279A CN116299876A CN 116299876 A CN116299876 A CN 116299876A CN 202211626279 A CN202211626279 A CN 202211626279A CN 116299876 A CN116299876 A CN 1162998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optical fiber
clamping
parts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262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亚鹏
罗显妮
李崇聪
荆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Jincheng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Jincheng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Jincheng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Jinche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2627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998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99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998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55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anchoring or fixing the fibre within the ferru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一种预接头,用于可拆卸的固定光纤。预接头包括壳体以及限位件;壳体用于容置光纤的一端;限位件卡设于壳体中并用于压置于光纤的表面,以固定光纤以及壳体。本申请提供的可拆卸的预接头,在组装过程中,直接将限位件卡设于壳体上,即可实现固定光纤,代替相关技术中采用胶水粘结的固定方式。组装效率高,无需等待胶水固化,且避免胶水固化过程中,光纤发生偏移;并且组装过程无需借助设备,组装成本低。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括预接头的连接头。

Description

预接头以及连接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接头以及连接头。
背景技术
保偏光纤跳线具有优良的环境稳定性,应用于光纤激光器/光纤放大器的生产和研究测试仪器、高速光纤通信、集成光学封装和干涉仪型传感等领域。保偏光纤跳线需要更高精度的连接器与适配器进行对准,保证保偏光轴的方向,确保保偏光纤跳线具有良好的消光比重复性和较低的插入损耗。
在制造过程中,在固化胶还未固化的情况下,通过旋转光纤进行以调整光纤的角度至合适位置后再进行预固化。预固化过程中,由于胶水未完全固化时,胶水与光纤的结合应力会导致慢轴角度产生偏移,一旦偏移角度过大,固化后的产品即报废。此外,固化过程以及调整过程均需在设备上进行,设备比较昂贵,设备占用率高,导致生产效率低,组装成本高。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预接头,用于可拆卸的固定光纤。预接头包括壳体以及限位件;所述壳体用于容置所述光纤的一端;限位件卡设于所述壳体中并用于压置于所述光纤的表面,以固定所述光纤以及所述壳体。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开设有通孔,所述光纤暴露于所述通孔,所述壳体包括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通孔中;所述限位件置于所述通孔中,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卡持部以及第一压置部,所述第一卡持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压置部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卡持部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卡持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卡持部可卡持于所述凸起上,所述第一压置部压置于所述光纤的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一卡持部沿所述光纤延伸的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置所述光纤的一端,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所述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限位件容置于所述通孔中,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的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支撑部,所述光纤置于所述支撑部上;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二卡持部以及第二压置部,所述第二卡持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压置部的两侧,所述第二压置部压置于所述光纤的表面,所述第二卡持部卡持于所述支撑部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本体部以及多个所述支撑部,多个所述支撑部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部上;每一所述支撑部包括承载部以及两个限位部,所述承载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本体部的表面并朝向背离所述第一本体部的一侧延伸,两个限位部设置于所述承载部的两侧并相对于所述承载部凸出,两个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本体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卡持部可卡设于所述限位部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本体部,所述第二本体部与所述第一本体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本体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本体部与所述第二本体部相连接的区域设置有两个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限位件的两端卡设于所述卡槽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包括多个限位单元、多个弯折部以及两个第二卡接部,两个所述第二卡接部位于所述限位件的两端并分别与所述限位单元连接;每一所述第二卡接部卡设于对应的所述卡槽中;多个所述限位单元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单元通过所述弯折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限位部上还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由所述限位部背离所述承载部的表面凹陷形成,在所述限位件固定所述光纤之前,所述第二卡持部可定位于定位槽中。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包括预接头。
本申请提供的可拆卸的预接头,在组装过程中,直接将限位件卡设于所述壳体上,即可实现固定所述光纤,代替相关技术中采用胶水粘结的固定方式。组装效率高,无需等待胶水固化,且避免胶水固化过程中,光纤发生偏移;并且组装过程无需借助设备,组装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保偏光纤组件的爆炸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头为公头端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预接头固定光纤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结构的爆炸图。
图5为图3所示的结构沿V-V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采用图4所示的限位件固定光纤的过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预接头固定光纤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结构的爆炸图。
图9为图7所示的结构沿IX-IX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10为采用图7所示的限位件固定光纤的过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Figure BDA0004003583620000041
Figure BDA000400358362000005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所有的和任意的组合。
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而非限制本申请,本申请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连接”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上方”、“下方”、“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保偏光纤(Polarization-maintainingfiber)组件300,包括连接头200以及适配器270,连接头200可分为公头端以及母头端,公头端与母头端可相互连接,公头端与母头端相连接的部分容置于所述适配器270中,从而固定成一个整体。
请参阅图2,所述公头端以及所述母头端均可以包括预接头100、光纤210、内壳215、外壳220、后壳225、第一护套230、Z形弹簧235、圆弹簧240、卡夹250以及第二护套255(请参阅图4),所述光纤210可拆卸的与所述预接头100固定连接。所述公头端与所述母头端中的预接头100与光纤210的连接方式可以相同,公头端还包括插头245,母头端还包括与插头245相适配的插槽(图未示)。在本实施例中,以公头端为例进行说明。
在组装连接头200的过程中,可以将外壳220套设于内壳215上,Z形弹簧235设置于所述外壳220与内壳215之间;将光纤210固定于预接头100上,第二护套255将多根光纤210连接在一起,圆弹簧240套设于光纤210上,插头245固定于卡夹250上并穿设于预接头100;将所述内壳215套设于所述圆弹簧240上,并将后壳225卡设于所述预接头100上,所述圆弹簧240设置于所述后壳225与所述预接头100之间;最后将第一护套230套设于光纤210以及所述后壳225的外表面,以起到保护作用。上述结构仅为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头200的结构并不仅限于此。
请参阅图3,所述预接头100包括壳体10以及限位件30。所述光纤210的一端容置于所述壳体10中,所述限位件30与所述壳体10可拆卸的连接并压置于所述光纤210的表面,从而可拆卸地固定所述光纤210。
请一并参阅图4以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1以及第二壳体13,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3可拆卸的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本体部112以及两个第一卡接部114。所述第一本体部112大致呈L型,两个所述第一卡接部114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部112的两侧。所述第二壳体13包括第二本体部132以及两个延伸部134,两个所述延伸部134分别由所述第二本体部132的表面延伸,每一所述延伸部134上开设有卡持槽136,每一所述第一卡接部114可卡设于对应的卡持槽136中,使得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3可拆卸的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部114与延伸部134的设置位置可以互换,即所述第一卡接部114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部132上,所述延伸部134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部112上,也可以实现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3可拆卸的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3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可拆卸地连接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3也可以是一体结构。
所述第一本体部112上开设有多个凹槽116,每一凹槽116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凹槽116间隔设置并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光纤210沿第一方向延伸,每一所述光纤210的一端置于对应的凹槽116中。
所述第二本体部132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38,多个所述通孔138之间间隔设置,每一所述通孔138与对应的一个所述凹槽116连通。当所述光纤210置于所述凹槽116中时,所述光纤210的部分表面暴露于所述通孔138。
每一所述通孔138中容置一个所述限位件30,每一限位件30用于限位一根所述光纤210。每一所述通孔138大致为偏平状的长方体。每一所述通孔138的长边沿第一方向、短边沿第二方向,即长边方向沿着所述光纤210延伸的方向,可以增加所述限位件30与所述光纤210的接触面积,以增加限位件30固定光纤210的稳定性。
请一并参阅图6,所述第二本体部132包括多个凸起139,所述凸起139朝向所述通孔138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通孔138中设置有两个凸起139。
每一所述限位件30包括第一连接部31、第一压置部32以及两个第一卡持部33。所述第一压置部32由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一卡持部33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卡持部33沿所述光纤210延伸的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两侧。所述第一压置部32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卡持部33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卡持部33间隔设置,以使所述第一卡持部33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压置部32产生形变。每一所述第一卡持部33呈钩状,钩状结构朝向背离所述第一压置部32的一侧,以使所述凸起139能够限位所述第一卡持部33。
当组装所述限位件30时,所述光纤210预先置于所述凹槽116中,然后将所述限位件30放置于所述通孔138中,所述第一压置部32先进入所述通孔138并朝向所述光纤210移动。当所述第一卡持部33与所述凸起139接触时,继续下压所述限位件30,两个第一卡持部33朝向所述第一压置部32产生形变,直至所述第一卡持部33从所述凸起139的一侧滑向凸起139的另一侧,所述凸起139限位所述第一卡持部33,此时,所述第一压置部32与所述光纤210暴露于所述通孔138的表面接触,从而将光纤210固定于所述壳体10中。
所述第一压置部32与所述光纤210相接触的表面为弧面,以使所述第一压置部32与所述光纤210吻合,增加所述第一压置部32与所述光纤210的接触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通孔138也可以相互连通一个通孔,多个限位件30也可以通过连接部(图未示)连接成一个整体。
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3之间还共同形成用于容置插头245的空间,所述插头245的一端固定于第二护套255上,另一端从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3之间穿过,并还凸伸于第一壳体11,凸伸于第一壳体11用于与母头端连接。
请参阅图7,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预接头100a,所述预接头100a包括壳体10a以及限位件30a。
请一并参阅图8,所述壳体10a包括一体结构的第一本体部112a、第二本体部132a以及多个支撑部15a。所述第一本体部112a与所述第二本体部132a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支撑部15a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部112a上。所述第一本体部112a上开设有容置槽118a,所述第二本体部132a上开设有通孔138a,所述容置槽118a与所述通孔138a连通。所述支撑部15a置于所述容置槽118a中并暴露于所述通孔138a,所述光纤210的一端可置于对应的所述支撑部15a上,每一所述支撑部15a用于支撑一根所述光纤210,所述光纤210的部分表面暴露于所述通孔138a。
请一并参阅图9,每一支撑部15a包括承载部152a以及两个限位部154a,所述承载部152a固定于所述第一本体部112a的表面并朝向背离所述第一本体部112a的一侧延伸,两个限位部154a设置于所述承载部152a的两侧并相对于所述承载部152a凸出,两个所述限位部154a与所述第一本体部112a间隔设置,所述限位部154a相对于所述承载部152a形成钩状。所述承载部152a、两个所述限位部154a背离所述第一本体部112a的表面共同形成一支撑面156a,所述支撑面156a为与所述光纤210相适配的弧面。
所述第一本体部112a与所述第二本体部132a相连接的区域设置有两个卡槽38a,所述卡槽38a与所述通孔138a连通,所述卡槽38a用于卡持所述限位件30a。
所述限位件30a包括多个限位单元35a、多个弯折部36a以及两个第二卡接部37a,两个第二卡接部37a位于所述限位件30a的两端并分别与限位单元35a连接,每一所述第二卡接部37a卡设于对应的所述卡槽38a中。多个限位单元35a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限位单元35a通过弯折部36a连接,每一所述限位单元35a可以固定一根所述光纤210。
每一所述限位单元35a包括两个第二卡持部352a以及第二压置部354a,两个所述第二卡持部352a与所述第二压置部354a连接并设置于所述第二压置部354a的两侧。所述弯折部36a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压置部354a,当限位件30a未固定所述光纤210时,所述弯折部36a相对于相邻的两个限位单元35a弯曲,即弯折部36a具有一定的弧度,朝向背离所述限位单元35a所在一侧弯曲。所述第二压置部354a与所述第二卡持部352a所形成的限位单元35a的截面大致为C形。所述第二卡持部352a背离所述第二压置部354a的一端成钩状,钩状结构朝向所述限位单元35a的内部延伸,钩状的第二卡持部352a可卡设于所述限位部154a上,从而限位所述光纤210。
每一所述限位部154a上还开设有定位槽1542a,定位槽1542a由所述限位部154a背离所述承载部152a的表面凹陷形成,所述定位槽1542a用于在组装所述限位件30a的过程中定位限位件30a,预先将第二卡持部352a定位于定位槽1542a,以便调整限位件30a的位置以及光纤210的旋转角度。
请参阅图10,当组装所述限位件30a时,将所述光纤210预先放置于所述支撑面156a上,将所述限位件30a的两个第二卡接部37a分别卡设于对应的卡槽38a中,第二卡持部352a定位于定位槽1542a;然后依次按压所述第二压置部354a以使第二压置部354a朝向所述光纤210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卡持部352a与所述限位部154a接触,直至所述第二卡持部352a与所述限位部154a相互卡持,此时,所述第二压置部354a与所述光纤210接触。在组装所述限位件30a的过程中,所述弯折部36a可产生形变,使得多个所述限位单元35a可固定所述光纤210;组装之后的限位件30a的弯折部36a呈展平状态,即每一弯折部36a为平整的,多个弯折部36a在同一平面上,弯折部36a抵持限位单元35a,使得第二卡持部352a更加紧固的卡持于支撑部15a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拆卸的预接头100、100a,在组装过程中,直接将限位件30、30a卡设于所述壳体10、10a上,即可实现固定所述光纤210,代替相关技术中采用胶水粘结的固定方式。组装效率高,无需等待胶水固化,且避免胶水固化过程中,光纤210发生偏移;并且组装过程无需借助设备,组装成本低。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预接头,用于可拆卸的固定光纤,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用于容置所述光纤的一端;以及
限位件,卡设于所述壳体中并用于压置于所述光纤的表面,以固定所述光纤以及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设有通孔,以使所述光纤暴露,所述壳体包括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通孔中;所述限位件置于所述通孔中,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卡持部以及第一压置部,所述第一卡持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压置部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卡持部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卡持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卡持部可卡持于所述凸起上,所述第一压置部用于压置于所述光纤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接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卡持部沿所述光纤延伸的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容置所述光纤的一端,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所述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限位件容置于所述通孔中,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光纤;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二卡持部以及第二压置部,所述第二卡持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压置部的两侧,所述第二压置部压置于所述光纤的表面,所述第二卡持部卡持于所述支撑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本体部以及多个所述支撑部,多个所述支撑部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部上;每一所述支撑部包括承载部以及两个限位部,所述承载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本体部的表面并朝向背离所述第一本体部的一侧延伸,两个限位部设置于所述承载部的两侧并相对于所述承载部凸出,两个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本体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卡持部可卡设于所述限位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二本体部,所述第二本体部与所述第一本体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本体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本体部与所述第二本体部相连接的区域设置有两个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限位件的两端卡设于所述卡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多个限位单元、多个弯折部以及两个第二卡接部,两个所述第二卡接部位于所述限位件的两端并分别与所述限位单元连接;每一所述第二卡接部卡设于对应的所述卡槽中;多个所述限位单元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单元通过所述弯折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预接头,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限位部上还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由所述限位部背离所述承载部的表面凹陷形成,在所述限位件固定所述光纤之前,所述第二卡持部可定位于定位槽中。
10.一种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预接头。
CN202211626279.5A 2022-12-16 2022-12-16 预接头以及连接头 Pending CN1162998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6279.5A CN116299876A (zh) 2022-12-16 2022-12-16 预接头以及连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6279.5A CN116299876A (zh) 2022-12-16 2022-12-16 预接头以及连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99876A true CN116299876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789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26279.5A Pending CN116299876A (zh) 2022-12-16 2022-12-16 预接头以及连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9987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67347B2 (en) Manufacture and testing of fiber optic cassette
CN104412143B (zh) 具有弯曲外部对准表面的光纤连接器套箍
KR100409112B1 (ko) 광섬유 접속기 플러그, 광섬유 접속기 플러그 어셈블리, 및 광섬유 접속기 플러그 어셈블리 접속 구조
CN105051584A (zh) 多核光纤用光连接器
TW201626017A (zh) 轉接器及光學連接器耦合系統
JP7047314B2 (ja) 光コネクタおよび光接続構造
US4323300A (en) Optical fibre connectors
EP3474052A1 (en) Optical connector and optical connection structure
KR0171384B1 (ko) 리본형 광케이블용 다심 광커넥터
US4955976A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US5809191A (en) Optical connector
JPH02125209A (ja) 光導波路・光ファイバ結合構造
US4856866A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ing means
US6234681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connecting optical fibers
CN116299876A (zh) 预接头以及连接头
CN212391635U (zh) 一种分体式mt公头定位针座及mpo连接器
JPH1184174A (ja) 光ファイバ内蔵型コネクタヘッド
JP3708992B2 (ja) 光導波路デバイスの光コネクタ接続構造
JP3501440B2 (ja) 光コネクタ
JP4192749B2 (ja) 光ファイバ接続器、光ファイバ接続方法及び光モジュール
WO2023074563A1 (ja) 光コネクタおよびプラグ
WO2023053210A1 (ja) 光コネクタ接続構造
WO2023190342A1 (ja) フェルール、光コネクタ、および光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
JP2000180664A (ja) 光コネクタ
JP2000310723A (ja) 光コネクタ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