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44225A - 存储介质、存储元件、存储介质配置方法及数据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存储介质、存储元件、存储介质配置方法及数据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244225A CN116244225A CN202210138758.6A CN202210138758A CN116244225A CN 116244225 A CN116244225 A CN 116244225A CN 202210138758 A CN202210138758 A CN 202210138758A CN 116244225 A CN116244225 A CN 11624422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line
- level
- particle
- data
- medi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1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9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09 med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1
- 101100372898 Caenorhabditis elegans vha-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8188 pelle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3630 prepared media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00288236 Arabidopsis thaliana KRP4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433979 Bos taurus TNK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385394 Zea mays ACK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4—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 G06F13/16—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for access to memory bu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4—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 G06F13/16—Handling reques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transfer for access to memory bus
- G06F13/1668—Details of memory controller
- G06F13/1684—Details of memory controller using multiple bus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04—Coupling between buse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7/00—Arrangements for writing information into, or reading information out from, a digital store
- G11C7/10—Input/output [I/O] data interface arrangements, e.g. I/O data control circuits, I/O data buffer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7/00—Arrangements for writing information into, or reading information out from, a digital store
- G11C7/10—Input/output [I/O] data interface arrangements, e.g. I/O data control circuits, I/O data buffers
- G11C7/1051—Data output circuits, e.g. read-out amplifiers, data output buffers, data output registers, data output level conversion circuits
- G11C7/1063—Control signal output circuits, e.g. status or busy flags, feedback command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存储介质、存储元件、存储介质配置方法及数据传输方法,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对于存储介质而言,该存储介质包括至少两个介质颗粒,至少两个介质颗粒通过信号线有序相连形成闭环,至少两个介质颗粒用于通过总线传输数据。其中,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控制,信号线的电平用于至少两个介质颗粒确定通过总线传输数据的顺序。本申请提供的存储介质能够根据信号线的电平确定通过总线传输数据的顺序,因而介质颗粒可以在完成准备之后自行占用总线完成数据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并且,由于至少两个介质颗粒有序相连形成闭环,因而可以在完成介质颗粒的封装之后再对介质颗粒的优先级进行调整。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12月0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111491741.0、发明名称为“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存储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存储介质、存储元件、存储介质配置方法及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存储介质中包括介质颗粒(die),介质颗粒用于进行数据传输。其中,介质颗粒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首先需要完成准备。
相关技术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离散的介质颗粒。基于此种结构的存储介质,控制器会首先向介质颗粒发送指令,介质颗粒根据接收到的指令进行准备。之后,控制器轮询检查介质颗粒。在控制器通过轮询检查确认介质颗粒完成准备之后,控制器再与完成准备的介质颗粒进行数据传输。
然而,控制器轮询检查介质颗粒这一过程不仅会占用处理资源,还会增加数据传输过程的时延。因此,通过相关技术提供的存储介质进行数据传输,占用的处理资源较多、数据传输过程的时延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元件、存储介质配置方法及数据传输方法,以改善通过相关技术提供的存储介质进行数据传输,占用的处理资源较多、数据传输过程的时延较大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至少两个介质颗粒,至少两个介质颗粒通过信号线有序相连形成闭环,至少两个介质颗粒用于通过总线传输数据。其中,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控制,信号线的电平用于至少两个介质颗粒确定通过总线传输数据的顺序。
本申请中介质颗粒可以根据信号线的电平确定通过总线传输数据的顺序,因而介质颗粒可以在完成准备之后自行占用总线完成数据传输,无需消耗处理资源来轮询检查介质颗粒是否完成准备。由此,节约了处理资源,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时延,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并且,由于至少两个介质颗粒有序相连形成闭环,因而本申请无需在封装介质颗粒时就确定介质颗粒的优先级,而是可以在完成封装之后对介质颗粒的优先级进行调整。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或者,各个信号线的电平均为固定电平。其中,在任一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的情况下,与该信号线连接的两个介质颗粒中的一个介质颗粒具有最高的优先级。在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中,其他介质颗粒的优先级基于具有最高的优先级的介质颗粒确定,各个介质颗粒的优先级不同。或者,在各个信号线的电平均为固定电平的情况下,各个介质颗粒的优先级相同。本申请通过对信号线的电平的控制,可以实现对介质颗粒的优先级的调整。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中的介质颗粒包括选择器和寄存器,选择器用于选通选择器的第一端或者第二端,第一端用于将寄存器关联的信号线的电平配置为固定电平,第二端用于表示由通过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信号线的电平。在介质颗粒的基础上,还通过选择器和寄存器对信号线的电平进行控制,控制方式较为灵活。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中的一个介质颗粒包括选择器和寄存器。提供了选择器和寄存器的一种设置方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均包括选择器和寄存器。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器和寄存器的设置方式,为信号线提供盈余的选择器和寄存器,可靠性高。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线包括请求信号线和反馈信号线。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的情况下,请求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一电平,第一电平用于指示未请求授权,反馈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二电平,第二电平用于指示已授权,授权用于表示允许通过总线传输数据。由于第一电平指示未请求授权,第二电平用于指示已授权,因而介质颗粒可以在无需请求授权的情况下获得授权,从而使得介质颗粒具有最高的优先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的情况下,请求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一电平或者第三电平,第一电平用于指示未请求授权,第三电平用于指示请求授权,反馈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二电平或者第四电平,第二电平用于指示已授权,第四电平用于指示未授权,授权用于表示允许通过总线传输数据。其中,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自行控制控制器的电平,从而实现不同介质颗粒之间通过总线传输数据的顺序的协商。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介质还包括状态机,状态机用于记录介质颗粒的状态,介质颗粒的状态包括空闲状态、已准备状态、数据传输状态和其他介质颗粒数据传输状态,其他介质颗粒传输状态用于指示位于介质颗粒之前的其他介质颗粒正在进行数据传输。通过状态机记录各个介质颗粒的状态,有利于监控数据传输过程中介质颗粒是否能够正常工作,避免了介质颗粒异常而影响数据传输过程。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介质颗粒包括第一数据引脚和第二数据引脚,总线包括第一数据总线和第二数据总线,第一数据引脚用于连接第一数据总线,第二数据引脚用于连接第二数据总线;第一数据总线用于至少两个介质颗粒发送数据,第二数据总线用于向至少两个介质颗粒发送数据。该实现方式中,读取过程和写入过程采用了不同的数据总线,实现了读写分离,避免了读取过程与写入过程发生冲突。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元件,该存储元件包括控制器,还包括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存储介质,控制器与存储介质包括的至少两个介质颗粒通过总线相连。
其中,控制器用于向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中的第一介质颗粒发送数据传输指令,第一介质颗粒为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中的任一介质颗粒;
第一介质颗粒用于接收控制器发送的数据传输指令;
第一介质颗粒还用于基于数据传输指令和存储介质中的信号线的电平,通过总线向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控制,信号线的电平用于至少两个介质颗粒确定通过总线传输数据的顺序。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线中的第一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信号线中除第一信号线之外的第二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第二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第一信号线位于第一介质颗粒与第一介质颗粒的下一个介质颗粒之间,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第一介质颗粒传输数据;第一介质颗粒用于基于数据传输指令完成准备;第一介质颗粒用于在检测到第一信号线为固定电平,且通过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第一介质颗粒未向第一介质颗粒的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总线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和数据标识,第三信号线为位于第一介质颗粒与上一个介质颗粒之间的第二信号线,授权用于表示允许通过总线传输数据。该实现方式中第一介质颗粒具有最高的优先级,因而第一介质颗粒只要确定未向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即可占用总线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介质颗粒还用于在完成发送之后,响应于通过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上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则在确定第一介质颗粒未进行发送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第三信号线的电平向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在上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时,如果第一介质颗粒无需占用总线传输数据,则第一介质颗粒可以向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线中的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由第一介质颗粒和第一介质颗粒的下一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信号线中除第一信号线之外的一个第二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第一信号线位于第一介质颗粒与下一个介质颗粒之间,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第一介质颗粒传输数据;第一介质颗粒用于基于数据传输指令完成准备;第一介质颗粒用于在通过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第一介质颗粒未向第一介质颗粒的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第一信号线的电平向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第三信号线为位于第一介质颗粒与上一个介质颗粒之间的第二信号线,授权用于表示允许通过总线传输数据;第一介质颗粒用于在通过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下一个介质颗粒已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总线向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该实现方式中,第一介质颗粒不具有最高的优先级。因此,第一介质颗粒除了确定未向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还需要获得优先级更高的下一个介质颗粒的授权,之后才可以占用总线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介质颗粒还用于在完成发送之后,通过控制第一信号线的电平向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取消授权;第一介质颗粒还用于通过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下一个介质颗粒已取消授权。由于第一介质颗粒之前请求了授权,因而第一介质颗粒还需要请求取消授权,以释放总线,便于其他介质颗粒占用总线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介质颗粒用于在第一介质颗粒完成发送之前,通过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上一个介质颗粒未请求授权的情况下,再通过控制第一信号线的电平向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取消授权。如果在第一介质颗粒进行发送的过程中,上一个介质颗粒未向第一介质颗粒请求授权,则第一介质颗粒在完成发送之后直接请求取消授权。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介质颗粒还用于在第一介质颗粒完成发送之前,通过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上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的情况下,则在完成发送之后,通过控制第三信号线的电平向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如果在第一介质颗粒进行发送的过程中,上一个介质颗粒向第一介质颗粒请求授权,则第一介质颗粒在完成发送之后,暂不向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取消授权,而是向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介质颗粒还用于在通过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下一个介质颗粒已取消授权之后,在通过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上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且第一介质颗粒未进行发送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第一信号线的电平向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第一介质颗粒还用于在通过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下一个介质颗粒已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第三信号线的电平向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如果第一介质颗粒在已经向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取消授权之后,才确定上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则第一介质颗粒还需要重新向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以向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总线包括第一数据总线和第二数据总线;第一介质颗粒用于通过第一数据总线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和数据标识,第二数据总线用于控制器向至少两个介质颗粒发送需要写入的数据。该实现方式用于读写分离。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各个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第一介质颗粒进行准备;第一介质颗粒用于在检测到第一信号线为固定电平,且第三信号线也为固定电平的情况下,基于数据传输指令完成准备,第一信号线位于第一介质颗粒与第一介质颗粒的下一个介质颗粒之间,第三信号线位于第一介质颗粒与第一介质颗粒的上一个介质颗粒之间;第一介质颗粒用于根据控制器的控制,通过总线向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该实现方式中,各个介质颗粒的优先级相同,介质颗粒需要根据控制器的控制完成数据传输过程。该实现方式可以与相关技术中的通信协议相兼容。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总线包括第一数据总线和第二数据总线;第一介质颗粒用于通过目标数据总线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目标数据总线为第一数据总线或者第二数据总线,目标数据总线还用于控制器向至少两个介质颗粒发送需要写入的数据。该实现方式为读写合并的方式,可以与相关技术中的通信协议相兼容。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中的介质颗粒包括选择器和寄存器;响应于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则选择器已选通选择器的第一端,第一端用于将寄存器关联的信号线的电平配置为固定电平;响应于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则选择器已选通选择器的第二端,第二端用于表示由通过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信号线的电平。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线包括请求信号线和反馈信号线,响应于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请求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一电平,第一电平用于指示未请求授权,反馈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二电平,第二电平用于指示已授权,授权用于表示允许通过总线传输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线包括请求信号线和反馈信号线,响应于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请求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一电平或者第三电平,第一电平用于指示未请求授权,第三电平用于指示请求授权,反馈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二电平或者第四电平,第二电平用于指示已授权,第四电平用于指示未授权,授权用于表示允许通过总线传输数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介质包括状态机,状态机用于记录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在第一介质颗粒完成准备之前,和第一介质颗粒完成数据和数据标识的发送之后,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为空闲状态;在第一介质颗粒完成准备之后,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为已准备状态;在第一介质颗粒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和数据标识时,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为数据传输状态;在第一介质颗粒向第一介质颗粒的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之后,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为其他介质颗粒数据传输状态,其他介质颗粒数据传输状态用于指示位于第一介质颗粒之前的其他介质颗粒正在进行数据传输。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用于对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储介质进行配置,方法包括:获取存储介质的信号线信息,信号线信息用于指示存储介质中的信号线;对信号线信息所指示的信号线的电平进行配置,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控制,信号线的电平用于存储介质包括的至少两个介质颗粒确定通过总线传输数据的顺序。本申请可以在封装介质颗粒得到存储介质之后,通过对信号线的电平进行配置,来实现对介质颗粒的优先级的调整。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线中的一个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其他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其他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或者,信号线的电平均为固定电平。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中的介质颗粒包括选择器和寄存器,选择器用于选通选择器的第一端或者第二端,第一端用于将寄存器关联的信号线的电平配置为固定电平,第二端用于表示由通过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信号线的电平。对信号线信息所指示的信号线的电平进行配置,包括:对选择器进行配置,使得选择器选通第一端或者第二端。
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中的部分可能的实现方式所具备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见第一方面中相对应的实现方式所具备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方法应用于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存储元件,方法包括:
控制器向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中的第一介质颗粒发送数据传输指令,第一介质颗粒为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中的任一介质颗粒;
第一介质颗粒接收控制器发送的数据传输指令;
第一介质颗粒基于数据传输指令和存储介质中的信号线的电平,通过总线向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控制,信号线的电平用于至少两个介质颗粒确定通过总线传输数据的顺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线中的第一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信号线中除第一信号线之外的第二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第二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第一信号线位于第一介质颗粒与第一介质颗粒的下一个介质颗粒之间,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第一介质颗粒传输数据;
第一介质颗粒基于数据传输指令和存储介质中的信号线的电平,通过总线向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包括:第一介质颗粒基于数据传输指令完成准备;第一介质颗粒在检测到第一信号线为固定电平,且通过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第一介质颗粒未向第一介质颗粒的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总线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和数据标识,第三信号线为位于第一介质颗粒与上一个介质颗粒之间的第二信号线,授权用于表示允许通过总线传输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总线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和数据标识之后,方法还包括:第一介质颗粒响应于通过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上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则在确定第一介质颗粒未进行发送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第三信号线的电平向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线中的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由第一介质颗粒和第一介质颗粒的下一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信号线中除第一信号线之外的一个第二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第一信号线位于第一介质颗粒与下一个介质颗粒之间,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第一介质颗粒传输数据;
第一介质颗粒基于数据传输指令和存储介质中的信号线的电平,通过总线向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包括:第一介质颗粒基于数据传输指令完成准备;第一介质颗粒在通过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第一介质颗粒未向第一介质颗粒的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第一信号线的电平向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第三信号线为位于第一介质颗粒与上一个介质颗粒之间的第二信号线,授权用于表示允许通过总线传输数据;第一介质颗粒在通过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下一个介质颗粒已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总线向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总线向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之后,方法还包括:第一介质颗粒通过控制第一信号线的电平向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取消授权;第一介质颗粒通过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下一个介质颗粒已取消授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介质颗粒通过控制第一信号线的电平向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取消授权,包括:第一介质颗粒在第一介质颗粒完成发送之前,通过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上一个介质颗粒未请求授权的情况下,再通过控制第一信号线的电平向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取消授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第一介质颗粒在第一介质颗粒完成发送之前,通过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上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的情况下,则在完成发送之后,通过控制第三信号线的电平向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介质颗粒通过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下一个介质颗粒已取消授权之后,方法还包括:第一介质颗粒在通过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上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且第一介质颗粒未进行发送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第一信号线的电平向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第一介质颗粒还用于在通过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下一个介质颗粒已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第三信号线的电平向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总线包括第一数据总线和第二数据总线;通过总线向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包括:第一介质颗粒通过第一数据总线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和数据标识,第二数据总线用于控制器向至少两个介质颗粒发送需要写入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各个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第一介质颗粒进行准备;第一介质颗粒基于数据传输指令和存储介质中的信号线的电平,通过总线向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包括:第一介质颗粒在检测到第一信号线为固定电平,且第三信号线也为固定电平的情况下,基于数据传输指令完成准备,第一信号线位于第一介质颗粒与第一介质颗粒的下一个介质颗粒之间,第三信号线位于第一介质颗粒与第一介质颗粒的上一个介质颗粒之间;第一介质颗粒根据控制器的控制,通过总线向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总线包括第一数据总线和第二数据总线;通过总线向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包括:第一介质颗粒通过目标数据总线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目标数据总线为第一数据总线或者第二数据总线,目标数据总线还用于控制器向至少两个介质颗粒发送需要写入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中的介质颗粒包括选择器和寄存器;响应于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则选择器已选通选择器的第一端,第一端用于将寄存器关联的信号线的电平配置为固定电平;响应于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则选择器已选通选择器的第二端,第二端用于表示由通过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信号线的电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线包括请求信号线和反馈信号线,响应于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请求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一电平,第一电平用于指示未请求授权,反馈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二电平,第二电平用于指示已授权,授权用于表示允许通过总线传输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号线包括请求信号线和反馈信号线,响应于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请求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一电平或者第三电平,第一电平用于指示未请求授权,第三电平用于指示请求授权,反馈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二电平或者第四电平,第二电平用于指示已授权,第四电平用于指示未授权,授权用于表示允许通过总线传输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介质包括状态机,状态机用于记录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在第一介质颗粒完成准备之前,和第一介质颗粒完成数据和数据标识的发送之后,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为空闲状态;在第一介质颗粒完成准备之后,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为已准备状态;在第一介质颗粒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和数据标识时,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为数据传输状态;在第一介质颗粒向第一介质颗粒的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之后,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为其他介质颗粒数据传输状态,其他介质颗粒数据传输状态用于指示位于第一介质颗粒之前的其他介质颗粒正在进行数据传输。
第四方面包括的可能的实现方式所具备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见第二方面中相对应的实现方式所具备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介质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参见图1,存储介质包括至少两个介质颗粒。至少两个介质颗粒通过信号线有序相连形成闭环,至少两个介质颗粒用于通过总线传输数据。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控制,信号线的电平用于至少两个介质颗粒确定通过总线传输数据的顺序。
其中,上述总线由至少两个介质颗粒共享。不同介质颗粒之间通过信号线的电平确定通过总线传输数据的顺序,以避免不同介质颗粒同时占用总线进行数据传输而导致冲突的情况发生。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存储介质,在通过指令指示介质颗粒进行准备之后,无需消耗处理资源来轮询检查介质颗粒是否完成准备。介质颗粒可以在完成准备之后通过信号线的电平自行确定通过总线传输数据的顺序,从而占用总线完成数据传输。由此,节约了处理资源,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时延,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信号线的电平用于通过该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之间进行请求授权、授权、请求取消授权和取消授权,授权用于表示允许通过总线传输数据。对于一个完成准备的介质颗粒而言,如果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中存在优先级更高的介质颗粒,则在通过信号线的电平确定通过总线传输数据的顺序时,完成准备的介质颗粒通过控制信号线的电平向优先级更高的各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优先级更高的介质颗粒在不需要占用总线的情况下,通过控制信号线的电平向完成准备的介质颗粒授权,完成准备的介质颗粒在得到授权之后占用总线完成数据传输。完成数据传输后,完成准备的介质颗粒还通过控制信号线的电平向优先级更高的各个介质颗粒请求取消授权。优先级更高的介质颗粒通过控制信号线的电平向完成准备的介质颗粒取消授权,以实现总线的释放。或者,如果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中不存在优先级更高的介质颗粒,则完成准备的介质颗粒无需请求授权,直接占用总线完成数据传输即可。在完成数据传输之后,也无需再请求取消授权,即可实现总线的释放。
需要说明的是,在相关技术中,当存储介质包括至少两个介质颗粒时,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仅通过信号线有序相连,而并未形成闭环。并且,相关技术中介质颗粒的优先级取决于介质颗粒之间的连接顺序。在封装(package)介质颗粒得到存储介质之后,介质颗粒的连接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因而介质颗粒的优先级也是固定不变的。因此,相关技术中需要在封装介质颗粒时就确定介质颗粒的优先级,在完成封装之后,介质颗粒的优先级固定不变。
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不仅通过信号线有序相连,还形成闭环。在封装介质颗粒得到存储介质之后,虽然介质颗粒的连接顺序是固定不变的,但闭环的结构使得任一介质颗粒的优先级发生改变时,其他介质颗粒的优先级也可以适应性的发生改变,从而实现了介质颗粒的优先级的调整。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无需在封装介质颗粒时就确定介质颗粒的优先级,在完成封装之后,仍可以对介质颗粒的优先级进行调整。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信号线的电平包括如下的两种情况A1和A2。
情况A1,任一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其他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其他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
根据上文说明可知,信号线的电平用于通过该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之间进行请求授权、授权、请求取消授权以及取消授权。因此,如果使得任一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且该固定电平使得与该信号线相连的一个介质颗粒无需请求授权即可获得授权,则可以确定该介质颗粒具有最高的优先级。由于其他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其他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因而其他介质颗粒的优先级可以基于具有最高的优先级的介质颗粒确定。示例性地,具有最高优先级的介质颗粒之前的其他介质颗粒的优先级依次降低。
示例性地,参见图2,信号线包括请求信号线和反馈信号线。请求信号线用于请求授权或者请求取消授权,反馈信号线用于授权或者取消授权。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的情况下,请求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一电平,第一电平用于指示未请求授权,从而使得介质颗粒无需通过请求信号线请求授权。反馈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二电平,第二电平用于指示已授权,从而使得介质颗粒在无需请求授权的基础上直接获得授权。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的情况下,请求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一电平或者第三电平,第一电平用于指示未请求授权,第三电平用于指示请求授权。介质颗粒可以根据实际的数据传输情况控制请求信号线的电平。其中,在需要请求授权时,控制请求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三电平。在需要请求取消授权时,控制请求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一电平。
反馈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二电平或者第四电平,第二电平用于指示已授权,第四电平用于指示未授权。介质颗粒可以根据实际的数据传输情况控制请求信号线的电平。其中,在需要进行授权时,控制请求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二电平。在需要取消授权时,控制请求信号线的电平为第四电平。
示例性地,第一电平与第四电平相同,第三电平与第二电平相同,第一电平低于第三电平。则第一电平和第四电平也称为低电平,可以表示为0。第二电平和第三电平也称为高电平,可以表示为1。此种情况下,由于请求信号线在高电平(第三电平)的情况下指示请求授权,反馈信号线在高电平(第二电平)的情况下指示已授权,因而请求信号线和反馈信号线均为高电平有效的信号线。
参见图3和图4,以存储介质包括介质颗粒0-3为例,对各个介质颗粒的优先级进行说明。其中,RDY 3的电平为固定的电平0,ACK 0的电平为固定的电平1。因此,介质颗粒3无需向介质颗粒0请求授权即可获得授权,介质颗粒3具有最高的优先级。此外,介质颗粒0和介质颗粒1根据数据传输情况对RDY 0和ACK 1的电平进行控制。由于RDY 0由介质颗粒0指向介质颗粒1,ACK 1由介质颗粒1指向介质颗粒0,因而在介质颗粒0与介质颗粒1之间,是介质颗粒0向介质颗粒1请求授权或请求取消授权,介质颗粒1向介质颗粒0授权或取消授权,因而介质颗粒0的优先级低于介质颗粒1。同理可得,介质颗粒1和介质颗粒2根据数据传输情况对RDY 1和ACK2的电平进行控制,介质颗粒1的优先级低于介质颗粒2。介质颗粒2和介质颗粒3根据数据传输情况对RDY 2和ACK 3的电平进行控制,介质颗粒2的优先级低于介质颗粒3。因此,介质颗粒3、介质颗粒2、介质颗粒1、介质颗粒0的优先级依次降低。
情况A2,各个信号线的电平均为固定电平。
在情况A2中,由于各个信号线的电平均为固定电平,因而各个介质颗粒均为优先级最高的介质颗粒,则至少两个介质颗粒的优先级是相同的。
示例性地,信号线包括请求信号线和反馈信号线。当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时,请求信号线和反馈信号线的电平参见上文情况A1中的说明,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参见图5,仍以存储介质包括介质颗粒0-3为例,对各个介质颗粒的优先级进行说明。其中,RDY 3的电平为固定的电平0,ACK 0的电平为固定的电平1。因此,介质颗粒3无需向介质颗粒0请求授权即可获得授权,介质颗粒3具有最高的优先级。此外,由于RDY 0、RDY1、RDY 2的电平也为固定的电平0,ACK 1、ACK 2、ACK 3的电平为固定的电平1,因而同理可得介质颗粒0、介质颗粒1、介质颗粒2也具有最高的优先级。因此,介质颗粒3、介质颗粒2、介质颗粒1、介质颗粒0的优先级相同。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中的介质颗粒包括选择器和寄存器,选择器用于选通选择器的第一端或者第二端,第一端用于将寄存器关联的信号线的电平配置为固定电平,第二端用于表示由通过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信号线的电平。因此,通过控制选择器选通第一端或者第二端,便可以使得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或者使得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由于介质颗粒的优先级与信号线的电平有关,因而此种方式可以对介质颗粒的优先级进行灵活调整。
其中,在信号线包括请求信号线和反馈信号线的情况下,则通过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中既包括请求信号线对应的选择器和寄存器,又包括反馈信号线对应的选择器和寄存器,以实现对请求信号线和反馈信号线的控制。
示例性地,寄存器通过数值设置的方式来实现对任一信号线的电平的配置。其中,当寄存器设置为不同的数值时,信号线的电平不同。例如,对于请求信号线,当寄存器设置为数值1时,请求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三电平。当寄存器设置为数值0时,请求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一电平。又例如,对于反馈信号线,当寄存器设置为数值1时,请求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二电平。当寄存器设置为数值0时,请求信号线的电平为第四电平。
当然,以上说明中通过选择器和寄存器对信号线的电平进行调整的方式仅为举例,不用于对本申请实施例造成限定。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既由介质颗粒控制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又由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信号线的电平。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对于通过任一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而言,寄存器和选择器包括如下的两种设置方式。
设置方式一,通过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中的一个介质颗粒包括选择器和寄存器。示例性地,参见图6,在任一信号线包括请求信号线和反馈信号线的情况下,两个介质颗粒中的一个介质颗粒既包括请求信号线对应的选择器和寄存器,又包括反馈信号线对应的选择器和寄存器。
如图6所示,选择器示为包括0和1的梯形,第一端示为0,第二端示为1,寄存器与选择器的第一端0相连。介质颗粒0中包括RDY 0和ACK 1关联的选择器和寄存器,介质颗粒1中包括RDY 1和ACK 0关联的选择器和寄存器。以RDY 0和ACK 1为例进行说明,RDY 1和ACK0此处不再赘述。
在介质颗粒0中,如果RDY 0关联的选择器选通第一端0,RDY 0的电平由寄存器配置,如果RDY 0关联的选择器选通第二端1,RDY 0的电平由介质颗粒0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介质颗粒0中的rdy_out),介质颗粒1所能检测到的RDY 0的电平(介质颗粒1中的rdy_in)为RDY 0的电平。并且,在介质颗粒0中,如果ACK 1关联的选择器选通第一端0,则ACK 1的电平由寄存器配置,如果ACK 1关联的选择器选通第二端1,则ACK 1的电平由介质颗粒1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介质颗粒1中的ack_out),介质颗粒0所能检测到的ACK 1的电平(介质颗粒0中的ack_in)为ACK 1的电平。
设置方式二,通过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均包括选择器和寄存器。示例性地,参见图7,在信号线包括请求信号线和反馈信号线的情况下,两个介质颗粒均包括请求信号线对应的选择器和寄存器,还均包括反馈信号线对应的选择器和寄存器。
如图7所示,选择器示为包括0和1的梯形,第一端示为0,第二端示为1,寄存器与选择器的第一端0相连。介质颗粒0和介质颗粒1中均包括RDY 0和ACK 1关联的选择器和寄存器,且均包括RDY 1和ACK 0关联的选择器和寄存器。以RDY 0和ACK 1为例进行说明,RDY 1和ACK0此处不再赘述。
在介质颗粒0和介质颗粒1中,如果RDY 0关联的选择器均选通第一端0,则RDY 0的电平由寄存器配置,如果RDY 0关联的选择器均选通第二端1,则RDY 0的电平由介质颗粒0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介质颗粒0中的rdy_out),介质颗粒1所能检测到的RDY 0的电平(介质颗粒1中的rdy_in)为RDY 0的电平。并且,在介质颗粒0和介质颗粒1中,如果ACK 1关联的选择器均选通第一端0,则ACK 1的电平由寄存器配置,如果ACK 1关联的选择器均选通第二端1,则ACK 1的电平由介质颗粒1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介质颗粒1中的ack_out),介质颗粒0所能检测到的ACK 1的电平(介质颗粒0中的ack_in)为ACK 1的电平。
当然,图7所示的情况仅为举例,不对选择器和寄存器的设置方式造成限定。例如,除了图7所示的情况以外,还可以是两个介质颗粒中的一个介质颗粒包括请求信号线对应的选择器和寄存器,另一个介质颗粒包括反馈信号线对应的选择器和寄存器。又例如,还可以是两个介质颗粒中的一个介质颗粒包括请求信号线对应的选择器和寄存器,或者包括反馈信号线对应的选择器和寄存器。另一个介质颗粒包括请求信号线对应的选择器和寄存器,还包括反馈信号线对应的选择器和寄存器。
针对于以上两种设置方式,在此以设置方式二为例,对选择器和寄存器进行说明。
参见图3和图4,介质颗粒3和介质颗粒0包括RDY 3和ACK 0关联的选择器和寄存器。RDY 3和ACK 0关联的选择器选通第一端(第一端示为0),使得寄存器将RDY 3的电平配置为固定的电平0,并将ACK 0的电平配置为固定的电平1。介质颗粒0和介质颗粒1包括RDY0和ACK 1关联的选择器和寄存器,介质颗粒1和介质颗粒2包括RDY 1和ACK2关联的选择器和寄存器,介质颗粒2和介质颗粒3包括RDY 2和ACK 3关联的选择器和寄存器。其中,RDY 0、ACK 1、RDY 1、ACK2、RDY 2和ACK 3关联的选择器均选通第二端(第二端示为1)。由此,使得介质颗粒3、介质颗粒2、介质颗粒1、介质颗粒0的优先级依次降低。
参见图5,介质颗粒3、介质颗粒2、介质颗粒1、介质颗粒0包括的所有选择器均选择第一端,使得介质颗粒3、介质颗粒2、介质颗粒1、介质颗粒0的优先级相同。
此外,基于以上两种设置方式,均可能存在一个介质颗粒中包括多个选择器的情况。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选择器的第一端对应同一个寄存器。其中,寄存器上设置有多个位,多个位与多个选择器的第一端一一对应。一个位可以对该位对应的选择器所关联的信号线的电平进行配置。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选择器的第一端与多个寄存器一一对应,此种情况下每个寄存器上设置一个位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介质颗粒用于通过总线传输数据,因而介质颗粒需要与总线连接。示例性地,介质颗粒包括引脚(pin),以通过引脚与总线连接。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介质颗粒包括第一数据引脚和第二数据引脚,总线包括第一数据总线和第二数据总线。第一数据引脚用于连接第一数据总线,第二数据引脚用于连接第二数据总线。第一数据总线用于至少两个介质颗粒发送数据,第二数据总线用于向至少两个介质颗粒发送数据。
至少两个介质颗粒发送数据的过程为读取(read)过程,第一数据总线又称读总线。向至少两个介质颗粒发送数据的过程为写入(write)过程,第二数据总线又称写总线。由于在读取过程和写入过程中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数据总线,因而实现了读写分离。本申请实施例采用读写分离的原因如下。
在读取过程中,如果介质颗粒在完成准备并通过信号线的电平确定通过了总线传输数据的顺序,则介质颗粒可以自行占用总线进行数据传输。因此,读取过程是由介质颗粒控制的过程。在写入过程中,由于介质颗粒需要在接收到向介质颗粒发送的数据之后再进行写入,因而写入过程是由数据发送端(例如,控制器)控制的过程。正是由于读取过程和写入过程由不同的对象(介质颗粒或者数据发送端)进行控制,读取过程和写入过程才需要采用不同的数据总线,从而避免了读取过程和写入过程发生冲突。
应理解的是,第一数据总线和第二数据总线均具有双向传输数据的功能。上述实施例是为了实现读写分离,才使得第一数据总线仅用于介质颗粒发送数据,且使得第二数据总线仅用于向介质颗粒发送数据。示例性地,第一数据总线或者第二数据总线作为目标数据总线,该目标数据总线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既用于介质颗粒发送数据,又用于向介质颗粒发送数据。此种情况下不再实现读写分离,而是实现读写合并。
示例性地,除了上述说明中的引脚之外,介质颗粒还包括用于连接信号线的引脚。参见图6和图7,信号线包括请求信号线和反馈信号线的情况下,介质颗粒包括的用于连接信号线的引脚为:用于连接请求信号线的输出引脚(output pin,o/p),以及,用于连接反馈信号线的输入引脚(input pin,i/p)。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储介质还包括状态机,状态机用于记录介质颗粒的状态,介质颗粒的状态包括空闲状态(I)、已准备状态(R)、数据传输状态(T)和其他介质颗粒数据传输状态(B),其他介质颗粒传输状态用于指示位于介质颗粒之前的其他介质颗粒正在进行数据传输。介质颗粒的各个状态可参见后文图11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对应的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元件。如图8所示,该存储元件包括控制器以及存储介质,控制器与存储介质包括的至少两个介质颗粒通过总线相连。存储介质为上述图1-7任一所示的存储介质。其中,总线用于控制器与介质颗粒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数据传输过程包括上述读取过程和写入过程。在读取过程中,介质颗粒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在写入过程中,控制器向介质颗粒发送数据。
示例性地,如图9所示,总线包括第一数据总线和第二数据总线,以实现读写分离。仍参见图9,第一数据总线包括DQ_R以及DQS_R。其中,DQ_R用于介质颗粒向控制器发送数据,DQS_R用于介质颗粒向控制器发送时钟信号,以便于控制器和介质颗粒在读取过程中进行时钟信号的对齐。第二数据总线包括DQ_W和DQS_W。其中,DQ_W用于控制器向介质颗粒发送数据,DQS_W用于控制器向介质颗粒传输时钟信号,以便于控制器和介质颗粒在写入过程中进行时钟信号的对齐。上述时钟信号用于指示时钟周期,时钟周期是控制器与介质颗粒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最小时间单位。
继续参见图9,除了上述第一数据总线和第二数据总线之外,控制器与介质颗粒之间还包括芯片使能(chip enable,CE)总线以及芯片地址(chip address,CA)总线。CE总线用于控制器向介质颗粒发送使能信号,以使得介质颗粒具备数据传输能力。CA总线用于控制器向介质颗粒发送数据传输指令,数据传输指令中包括地址信息和操作类型。地址信息用于指示需要传输的数据在介质颗粒中的物理地址。操作类型用于指示介质颗粒需要执行的操作。示例性地,介质颗粒需要执行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读取和写入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8或图9所示的存储元件可以用于进行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方法参见下文图11对应的说明,此处暂不进行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配置方法,该方法用于对图1-7任一所示的存储介质进行配置。需要说明的是,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8或图9所示的存储元件的控制器中。或者,该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能够与图1-7任一所示的存储介质相连的电子设备中。如图10所示,存储介质配置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1001和步骤1002。
步骤1001,获取存储介质的信号线信息,信号线信息用于指示存储介质中的信号线。
其中,存储介质的信号线信息,可以在封装介质颗粒得到存储介质的过程中生成,本申请实施例不对信号线信息的获取方式加以限定。
步骤1002,对信号线信息所指示的信号线的电平进行配置,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控制,信号线的电平用于存储介质包括的至少两个介质颗粒确定通过总线传输数据的顺序。
其中,通过对信号线的电平进行配置,可以调整介质颗粒的优先级。例如,对应于以上说明中的情况A1、图3以及图4,一个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其他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其他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又例如,对应于以上说明中的情况A2以及图5,信号线的电平均为固定电平。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中的介质颗粒包括选择器和寄存器,选择器以及寄存器参见上文说明即可,在此不再赘述。相应地,对信号线信息所指示的信号线的电平进行配置,包括:对选择器进行配置,使得选择器选通第一端或者第二端。
对于一个信号线而言,该信号线具有对应的目标介质颗粒。目标介质颗粒包括与该信号线关联的选择器和寄存器。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需要配置信号线的电平时,首先确定信号线对应的目标介质颗粒。之后,再对目标颗粒中包括的选择器进行配置,以使得选择器选通第一端或者第二端,从而实现对信号线的电平的配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图8或图9所示的存储元件。如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1101-步骤1103。
步骤1101,控制器向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中的第一介质颗粒发送数据传输指令,第一介质颗粒为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中的任一介质颗粒。
其中,控制器首先通过图9所示的CE总线向第一介质颗粒发送使能信号,该使能信号用于使能第一介质颗粒。之后,控制器再通过图9所示的CA总线向第一介质颗粒发送数据传输指令。
步骤1102,第一介质颗粒接收控制器发送的数据传输指令。
由于控制器向第一介质颗粒发送了数据传输指令,因而第一介质颗粒相应的接收该数据传输指令。
步骤1103,第一介质颗粒基于数据传输指令和存储介质中的信号线的电平,通过总线向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控制,信号线的电平用于至少两个介质颗粒确定通过总线传输数据的顺序。
其中,第一介质颗粒通过总线向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数据标识,该数据标识用于控制器确定该数据是由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中的哪一个介质颗粒传输的。示例性地,该数据标识为第一介质颗粒的标识,第一介质颗粒的标识用于指示第一介质颗粒。则,控制器接收到数据和第一介质颗粒的标识之后,便可以根据第一介质颗粒的标识确定数据是由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中的第一介质颗粒传输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介质颗粒基于数据传输指令和存储介质中的信号线的电平,通过总线向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包括如下的三种情况B1-B3。
情况B1,信号线中的第一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信号线中除第一信号线之外的第二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第二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第一信号线位于第一介质颗粒与第一介质颗粒的下一个介质颗粒之间,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第一介质颗粒传输数据。
在情况B1中,第一介质颗粒为优先级最高的介质颗粒,第一介质颗粒之前的介质颗粒的优先级依次降低。例如,参见图3,第一介质颗粒为介质颗粒3。介质颗粒3、介质颗粒2、介质颗粒1、介质颗粒0的优先级依次降低。
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第一介质颗粒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和数据标识。则第一介质颗粒基于数据传输指令和存储介质中的信号线的电平,通过总线向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包括:第一介质颗粒基于数据传输指令完成准备。在检测到第一信号线为固定电平,且通过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第一介质颗粒未向第一介质颗粒的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总线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和数据标识,第三信号线为位于第一介质颗粒与上一个介质颗粒之间的第二信号线,授权用于表示允许通过总线传输数据。
其中,完成准备之后的第一介质颗粒具备数据传输能力。在第一介质颗粒检测到第一信号线为固定电平的情况下,第一介质颗粒确定无需向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且已经获得下一个介质颗粒的授权。在第一介质颗粒通过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第一介质颗粒未向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的情况下,则说明位于第一介质颗粒之前的介质颗粒均未进行数据传输。因此,第一介质颗粒可以确定总线空闲,从而可以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传输,也即是可以通过总线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和数据标识。
仍参见图3,第一介质颗粒为介质颗粒3。第一信号线为RDY 3和ACK 0,第三信号线为RDY 2和ACK 3。在介质颗粒3检测到RDY 3的电平为电平0,ACK 0的电平为电平1,ACK 3的电平为电平0时,介质颗粒3确定总线空闲,从而通过总线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和数据标识。
示例性地,第一介质颗粒通过总线向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之后,方法还包括:第一介质颗粒响应于通过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上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则在确定第一介质颗粒未进行发送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第三信号线的电平向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其中,由于情况B1中第一介质颗粒具有最高的优先级,因而在上一个介质颗粒向第一介质颗粒请求授权时,只要第一介质颗粒未进行发送,便可以向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第一介质颗粒未进行发送,也即是第一介质颗粒未通过总线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和数据标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介质颗粒在开始进行发送之后、完成发送之前,确定上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则第一介质颗粒在完成发送之后确定第一介质颗粒未进行发送,从而在完成发送之后向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介质颗粒在开始进行发送并完成发送之后,确定上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则第一介质颗粒可以直接向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
仍参见图3,介质颗粒2控制RDY 2的电平为电平1,以向介质颗粒3请求授权。介质颗粒3在检测到RDY 2的电平为电平1的情况下,确定介质颗粒2请求授权。响应于介质颗粒3未通过总线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和数据标识,则介质颗粒3控制ACK 3的电平为电平1,从而向介质颗粒2授权。
示例性地,第一介质颗粒通过控制第三信号线的电平向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之后,方法还包括:第一介质颗粒响应于通过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上一个介质颗粒请求取消授权,则通过控制第三信号线的电平向上一个介质颗粒取消授权。
如图3所示,在介质颗粒3向介质颗粒2授权之后,介质颗粒2还可以控制RDY 2的电平为电平0,以向介质颗粒3请求取消授权。介质颗粒3在检测到RDY 2的电平为电平0的情况下,确定介质颗粒2请求取消授权。之后,介质颗粒3控制ACK 3的电平为电平0,从而向介质颗粒2请求取消授权。
情况B2,信号线中的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由第一介质颗粒和第一介质颗粒的下一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信号线中除第一信号线之外的一个第二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第一信号线位于第一介质颗粒与下一个介质颗粒之间。
在情况B2中,第一介质颗粒不具有最高的优先级。第一介质颗粒之前的介质颗粒的优先级依次降低,第一介质颗粒之后的介质颗粒的优先级依次升高。例如,参见图4,第一介质颗粒为介质颗粒1。介质颗粒3、介质颗粒2、介质颗粒1、介质颗粒0的优先级依次降低。
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第一介质颗粒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和数据标识。第一介质颗粒基于数据传输指令和存储介质中的信号线的电平,通过总线向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包括:第一介质颗粒基于数据传输指令完成准备。第一介质颗粒在通过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第一介质颗粒未向第一介质颗粒的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第一信号线的电平向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第三信号线为位于第一介质颗粒与上一个介质颗粒之间的第二信号线,授权用于表示允许通过总线传输数据。第一介质颗粒在通过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下一个介质颗粒已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总线向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
其中,完成准备后的第一介质颗粒具备数据传输能力。在第一介质颗粒通过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第一介质颗粒未向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的情况下,则说明位于第一介质颗粒之前的介质颗粒均未进行数据传输。但是,由于第一介质颗粒不具有最高的优先级,因而第一介质颗粒还需要向优先级更高的介质颗粒请求授权。在获得优先级更高的介质颗粒的授权的情况下,第一介质颗粒可以确定总线空闲,从而可以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传输,也即是可以通过总线向控制器发送数据。
参见图4,第一介质颗粒为介质颗粒1。第一信号线为RDY 1和ACK 2,第三信号线为RDY 0和ACK 1。在介质颗粒1检测到ACK 1的电平为电平0时,介质颗粒1控制RDY 1的电平为电平1,以向介质颗粒2请求授权。如果介质颗粒2不需要占用总线,则介质颗粒2控制RDY 2的电平为电平1,以向优先级最高的介质颗粒3请求授权。如果介质颗粒3不需要占用总线,则介质颗粒3控制ACK 3的电平为电平1,以向介质颗粒2授权。介质颗粒2在检测到ACK 3的电平为电平1之后,确认得到介质颗粒3的授权,从而控制ACK 2的电平为电平1,以向介质颗粒1授权。介质颗粒1在检测到ACK 2的电平为电平1之后,确认得到介质颗粒2的授权,从而结合上述ACK 1的电平为电平0确定总线空闲,介质颗粒1可以通过总线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和数据标识。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介质颗粒通过总线向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数据标识之后,方法还包括:第一介质颗粒通过控制第一信号线的电平向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取消授权。第一介质颗粒通过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下一个介质颗粒已取消授权。其中,在第一介质颗粒开始进行发送并完成发送之后,第一介质颗粒无需继续占用总线,因而向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取消授权,并确定下一个介质颗粒已取消授权。
例如,参见图4,介质颗粒1控制RDY 1的电平为电平0,以向介质颗粒2请求取消授权。介质颗粒2控制RDY 2的电平为电平0,以向优先级最高的介质颗粒3请求取消授权。介质颗粒3控制ACK 3的电平为电平0,以向介质颗粒2取消授权。介质颗粒2在检测到ACK 3的电平为电平0之后,确认介质颗粒3已取消授权,从而控制ACK 2的电平为电平0,以向介质颗粒1取消授权。介质颗粒1在检测到ACK 2的电平为电平0之后,确认介质颗粒2已取消授权,总线被释放。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介质颗粒通过控制第一信号线的电平向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取消授权,包括:第一介质颗粒在第一介质颗粒完成发送之前,通过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上一个介质颗粒未请求授权的情况下,再通过控制第一信号线的电平向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取消授权。例如,参见图4,在介质颗粒1完成发送前后,RDY 0的电平均保持为电平0,则介质颗粒1完成发送之后,确认介质颗粒0未请求授权。之后,介质颗粒1可以控制RDY 1的电平为电平0,以请求取消授权。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第一介质颗粒在第一介质颗粒完成发送之前,通过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上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的情况下,则在完成发送之后,通过控制第三信号线的电平向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如果在第一介质颗粒进行发送的过程中,上一个介质颗粒向第一介质颗粒请求授权,则第一介质颗粒在完成发送之后,暂不向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取消授权,而是向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例如,参见图4,在介质颗粒1开始发送之后、完成发送之前,介质颗粒0控制RDY 0的电平为电平1,则介质颗粒1完成发送之后,由于检测到RDY 0的电平为电平1,因而暂不控制RDY 1的电平为电平0,而是控制ACK 1的电平为电平1,以向介质颗粒0授权。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介质颗粒通过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下一个介质颗粒已取消授权之后,方法还包括:第一介质颗粒在通过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上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且第一介质颗粒未进行发送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第一信号线的电平向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第一介质颗粒还用于在通过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下一个介质颗粒已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第三信号线的电平向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如果第一介质颗粒在已经向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取消授权之后,才确定上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则第一介质颗粒还需要重新向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以向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
例如,参见图4,在介质颗粒1已请求取消授权之后,RDY 1和ACK 2的电平均为电平0。此时,介质颗粒0通过控制RDY 0的电平为电平1,向介质颗粒1请求授权。则介质颗粒1需要重新将RDY 1的电平置为电平1,以便向介质颗粒2请求授权。在检测到ACK 2的电平为电平1之后,确定介质颗粒2已授权。之后,介质颗粒1进一步控制ACK 1的电平为电平1,向介质颗粒0授权。
示例性地,第一介质颗粒通过控制第三信号线的电平向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之后,方法还包括:第一介质颗粒根据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上一个介质颗粒请求取消授权,则第一介质颗粒通过控制第一信号线的电平向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取消授权。在通过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确定下一个介质颗粒已取消授权之后,通过控制第三信号线的电平向上一个介质颗粒取消授权。例如,参见图4,介质颗粒0通过控制RDY 0的电平为电平0,向介质颗粒1请求取消授权。介质颗粒1控制RDY 1的电平为电平0,以向介质颗粒2请求取消授权,并在检测到ACK 2的电平为电平0之后,确定介质颗粒2已取消授权。之后,介质颗粒1进一步控制ACK 1的电平为电平0,向介质颗粒0取消授权。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总线包括第一数据总线和第二数据总线。对于以上的情况B1和情况B2,第一介质颗粒通过总线向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包括:第一介质颗粒通过第一数据总线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和数据标识,第二数据总线用于控制器向至少两个介质颗粒发送需要写入的数据,从而实现读写分离。
根据上文图9对应的说明可知,时钟周期是数据传输的最小时间单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介质颗粒在首个时钟周期内向控制器发送数据标识,在首个时钟周期之后的至少一个时钟周期内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介质颗粒在不同时钟周期内交替的发送数据标识和数据。
情况B3,各个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
在情况B3中,各个介质颗粒的优先级相同。例如,参见图5,第一介质颗粒可以是介质颗粒3、介质颗粒2、介质颗粒1、介质颗粒0中的任一介质颗粒。
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第一介质颗粒进行准备。第一介质颗粒基于数据传输指令和存储介质中的信号线的电平,通过总线向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包括:第一介质颗粒在检测到第一信号线为固定电平,且第三信号线也为固定电平的情况下,基于数据传输指令完成准备,第一信号线位于第一介质颗粒与第一介质颗粒的下一个介质颗粒之间,第三信号线位于第一介质颗粒与第一介质颗粒的上一个介质颗粒之间。第一介质颗粒根据控制器的控制,通过总线向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
在第一介质颗粒检测到第一信号线为固定电平的情况下,第一介质颗粒确定无需向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且已经获得下一个介质颗粒的授权。在第一介质颗粒检测到第三信号线为固定电平的情况下,第一介质颗粒确定上一个介质颗粒未请求授权,且已向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因此,第一介质颗粒确定各个介质颗粒的优先级相等,无需在不同介质颗粒之间授权或取消授权。则第一介质颗粒可以直接进行准备。示例性地,第一介质颗粒在基于数据传输指令完成准备之后,可以继续等待控制器发送的其他指令,该其他指令用于指示第一介质颗粒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和数据标识。
例如,参见图5,以第一介质颗粒为介质颗粒2为例,则第一信号线为RDY 2和ACK3,第三信号线为RDY 1和ACK 2。介质颗粒2在接收到数据传输指令之后,检测到RDY 2的电平为电平0,ACK 3的电平为电平1,且RDY 1的电平为电平0,ACK 2的电平为电平1,则介质颗粒2基于数据传输指令进行准备。接着,介质颗粒2在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其他指令之后,便可以基于其他指令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和数据标识。
在情况B3中,第一介质颗粒在接收到其他指令之后,再通过总线向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在情况B3中,第一介质颗粒并不会在完成准备之后自行确定通过总线传输数据的数据,因而第一介质颗粒不会自行占用总线完成数据传输,而是需要根据控制器的控制完成数据传输。由于相关技术提供的通信协议中,介质颗粒也需要根据控制器的控制完成数据传输,因而情况B3可以与相关技术的通信协议兼容。相关技术中的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通用闪存接口(common flash interface,CFI)协议,等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总线包括第一数据总线和第二数据总线。第一介质颗粒通过总线向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包括:第一介质颗粒通过目标数据总线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和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目标数据总线为第一数据总线或者第二数据总线,目标数据总线还用于控制器向至少两个介质颗粒发送需要写入的数据,从而实现读写合并。其中,通过目标数据总线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和数据标识的方式,可以参见上文说明中通过第一数据总线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和数据标识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存储介质包括状态机,该状态机用于记录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即空闲状态、已准备状态、数据传输状态和其他介质颗粒数据传输状态。在图11所示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状态机按照如下的方式记录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
在第一介质颗粒完成准备之前,和第一介质颗粒完成数据和数据标识的发送之后,状态机记录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为空闲状态。在第一介质颗粒完成准备之后,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为已准备状态。在第一介质颗粒向控制器发送数据和数据标识时,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为数据传输状态。在第一介质颗粒向第一介质颗粒的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之后,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为其他介质颗粒数据传输状态,从而指示位于第一介质颗粒之前的其他介质颗粒正在进行数据传输。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介质颗粒可以根据信号线的电平确定通过总线传输数据的顺序,因而介质颗粒可以在完成准备之后自行占用总线完成数据传输,无需消耗处理资源来轮询检查介质颗粒是否完成准备。由此,节约了处理资源,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时延,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并且,由于至少两个介质颗粒有序相连形成闭环,因而本申请实施例无需在封装介质颗粒时就确定介质颗粒的优先级,而是可以在完成封装之后对介质颗粒的优先级进行调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介质和随机存取存储介质。存储介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介质。例如,存储介质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该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介质或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存储级内存(storage scale memory,SCM)、只读存储介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介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介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介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介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介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介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介质(synchronous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介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介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介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介质(directrambus RAM,DR RAM)。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等。
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等字样用于对作用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应理解,“第一”、“第二”、“第n”之间不具有逻辑或时序上的依赖关系,也不对数量和执行顺序进行限定。还应理解,尽管以下描述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素,但这些元素不应受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只是用于将一元素与另一元素区别分开。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各个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申请中术语“至少一个”的含义是指一个或多个。本申请中术语“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第二设备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二设备。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经常可互换使用。
应理解,在本文中对各种示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示例,而并非旨在进行限制。如在对各种示例的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形式“一个(“a”,“an”)”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示。
还应理解,术语“若”和“如果”可被解释为意指“当...时”(“when”或“upon”)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根据上下文,短语“若确定...”或“若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被解释为意指“在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在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3)
1.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至少两个介质颗粒,所述至少两个介质颗粒通过信号线有序相连形成闭环,所述至少两个介质颗粒用于通过总线传输数据;
所述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所述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控制,所述信号线的电平用于所述至少两个介质颗粒确定通过所述总线传输数据的顺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任一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或者,各个信号线的电平均为固定电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中的介质颗粒包括选择器和寄存器,所述选择器用于选通所述选择器的第一端或者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将所述寄存器关联的信号线的电平配置为固定电平,所述第二端用于表示由通过所述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所述信号线的电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中的一个介质颗粒包括所述选择器和所述寄存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均包括所述选择器和所述寄存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包括请求信号线和反馈信号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的情况下,所述请求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一电平,所述第一电平用于指示未请求授权,所述反馈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二电平,所述第二电平用于指示已授权,所述授权用于表示允许通过所述总线传输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所述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请求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一电平或者第三电平,所述第一电平用于指示未请求授权,所述第三电平用于指示请求授权,所述反馈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二电平或者第四电平,所述第二电平用于指示已授权,所述第四电平用于指示未授权,所述授权用于表示允许通过所述总线传输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还包括状态机,所述状态机用于记录所述介质颗粒的状态,所述介质颗粒的状态包括空闲状态、已准备状态、数据传输状态和其他介质颗粒数据传输状态,所述其他介质颗粒传输状态用于指示位于所述介质颗粒之前的其他介质颗粒正在进行数据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颗粒包括第一数据引脚和第二数据引脚,所述总线包括第一数据总线和第二数据总线,所述第一数据引脚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数据总线,所述第二数据引脚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数据总线;
所述第一数据总线用于所述至少两个介质颗粒发送数据,所述第二数据总线用于向所述至少两个介质颗粒发送数据。
11.一种存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元件包括控制器以及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存储介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的至少两个介质颗粒通过总线相连;
所述控制器用于向所述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中的第一介质颗粒发送数据传输指令,所述第一介质颗粒为所述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中的任一介质颗粒;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数据传输指令;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还用于基于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和所述存储介质中的信号线的电平,通过所述总线向所述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所述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所述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控制,所述信号线的电平用于所述至少两个介质颗粒确定通过所述总线传输数据的顺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存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中的第一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所述信号线中除所述第一信号线之外的第二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所述第二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所述第一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的下一个介质颗粒之间,所述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介质颗粒传输数据;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用于基于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完成准备;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线为所述固定电平,且通过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所述第一介质颗粒未向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的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总线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数据和所述数据标识,所述第三信号线为位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与所述上一个介质颗粒之间的第二信号线,所述授权用于表示允许通过所述总线传输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存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还用于在完成发送之后,响应于通过所述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所述上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则在确定所述第一介质颗粒未进行发送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所述第三信号线的电平向所述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存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中的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由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和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的下一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所述信号线中除所述第一信号线之外的一个第二信号线的电平为所述固定电平,所述第一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与所述下一个介质颗粒之间,所述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介质颗粒传输数据;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用于基于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完成准备;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用于在通过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所述第一介质颗粒未向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的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电平向所述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所述第三信号线为位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与所述上一个介质颗粒之间的第二信号线,所述授权用于表示允许通过所述总线传输数据;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确定所述下一个介质颗粒已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总线向所述控制器传输所述数据和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存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还用于在完成发送之后,通过控制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电平向所述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取消授权;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确定所述下一个介质颗粒已取消授权。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存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用于在第一介质颗粒完成发送之前,通过所述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所述上一个介质颗粒未请求授权的情况下,再通过控制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电平向所述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取消授权。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存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还用于在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完成发送之前,通过所述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所述上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的情况下,则在完成发送之后,通过控制所述第三信号线的电平向所述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任一所述的存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还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确定所述下一个介质颗粒已取消授权之后,在通过所述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所述上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且所述第一介质颗粒未进行发送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电平向所述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还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确定所述下一个介质颗粒已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所述第三信号线的电平向所述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
19.根据权利要求12-18任一所述的存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包括第一数据总线和第二数据总线;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总线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数据和所述数据标识,所述第二数据总线用于所述控制器向所述至少两个介质颗粒发送需要写入的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存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所述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介质颗粒进行准备;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用于在检测到第一信号线为所述固定电平,且第三信号线也为所述固定电平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完成准备,所述第一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的下一个介质颗粒之间,所述第三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的上一个介质颗粒之间;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通过所述总线向所述控制器传输所述数据和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存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包括第一数据总线和第二数据总线;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用于通过目标数据总线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数据和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所述目标数据总线为所述第一数据总线或者所述第二数据总线,所述目标数据总线还用于所述控制器向所述至少两个介质颗粒发送需要写入的数据。
22.根据权利要求11-21任一所述的存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中的介质颗粒包括选择器和寄存器;
响应于所述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则所述选择器已选通所述选择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用于将所述寄存器关联的信号线的电平配置为所述固定电平;
响应于所述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所述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则所述选择器已选通所述选择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用于表示由通过所述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所述信号线的电平。
23.根据权利要求11-22任一所述的存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包括请求信号线和反馈信号线,响应于所述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所述请求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一电平,所述第一电平用于指示未请求授权,所述反馈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二电平,所述第二电平用于指示已授权,所述授权用于表示允许通过所述总线传输数据。
24.根据权利要求11-22任一所述的存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包括请求信号线和反馈信号线,响应于所述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所述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所述请求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一电平或者第三电平,所述第一电平用于指示未请求授权,所述第三电平用于指示请求授权,所述反馈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二电平或者第四电平,所述第二电平用于指示已授权,所述第四电平用于指示未授权,所述授权用于表示允许通过所述总线传输数据。
25.根据权利要求11-24任一所述的存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状态机,所述状态机用于记录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
在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完成准备之前,和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完成所述数据和所述数据标识的发送之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为空闲状态;
在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完成准备之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为已准备状态;
在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数据和所述数据标识时,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为数据传输状态;
在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向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的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之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为其他介质颗粒数据传输状态,所述其他介质颗粒数据传输状态用于指示所述位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之前的其他介质颗粒正在进行数据传输。
26.一种存储介质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对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存储介质进行配置,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存储介质的信号线信息,所述信号线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存储介质中的信号线;
对所述信号线信息所指示的信号线的电平进行配置,所述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所述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控制,所述信号线的电平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的至少两个介质颗粒确定通过所述总线传输数据的顺序。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中的一个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其他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所述其他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
或者,所述信号线的电平均为所述固定电平。
28.根据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中的介质颗粒包括选择器和寄存器,所述选择器用于选通所述选择器的第一端或者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将所述寄存器关联的信号线的电平配置为固定电平,所述第二端用于表示由通过所述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所述信号线的电平;
所述对所述信号线信息所指示的信号线的电平进行配置,包括:
对所述选择器进行配置,使得所述选择器选通所述第一端或者所述第二端。
29.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1-25任一所述的存储元件,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器向所述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中的第一介质颗粒发送数据传输指令,所述第一介质颗粒为所述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中的任一介质颗粒;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数据传输指令;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基于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和所述存储介质中的信号线的电平,通过所述总线向所述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所述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所述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控制,所述信号线的电平用于所述至少两个介质颗粒确定通过所述总线传输数据的顺序。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中的第一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所述信号线中除所述第一信号线之外的第二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所述第二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所述第一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的下一个介质颗粒之间,所述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介质颗粒传输数据;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基于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和所述存储介质中的信号线的电平,通过所述总线向所述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包括: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基于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完成准备;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在检测到所述第一信号线为所述固定电平,且通过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所述第一介质颗粒未向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的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总线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数据和所述数据标识,所述第三信号线为位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与所述上一个介质颗粒之间的第二信号线,所述授权用于表示允许通过所述总线传输数据。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总线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数据和所述数据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响应于通过所述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所述上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则在确定所述第一介质颗粒未进行发送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所述第三信号线的电平向所述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中的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由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和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的下一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所述信号线中除所述第一信号线之外的一个第二信号线的电平为所述固定电平,所述第一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与所述下一个介质颗粒之间,所述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介质颗粒传输数据;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基于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和所述存储介质中的信号线的电平,通过所述总线向所述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包括: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基于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完成准备;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在通过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所述第一介质颗粒未向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的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电平向所述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所述第三信号线为位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与所述上一个介质颗粒之间的第二信号线,所述授权用于表示允许通过所述总线传输数据;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在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确定所述下一个介质颗粒已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总线向所述控制器传输所述数据和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总线向所述控制器传输所述数据和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通过控制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电平向所述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取消授权;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确定所述下一个介质颗粒已取消授权。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通过控制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电平向所述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取消授权,包括: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在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完成发送之前,通过所述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所述上一个介质颗粒未请求授权的情况下,再通过控制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电平向所述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取消授权。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在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完成发送之前,通过所述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所述上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的情况下,则在完成发送之后,通过控制所述第三信号线的电平向所述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
36.根据权利要求33-3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确定所述下一个介质颗粒已取消授权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在通过所述第三信号线的电平确定所述上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且所述第一介质颗粒未进行发送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电平向所述下一个介质颗粒请求授权;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还用于在通过所述第一信号线的电平确定所述下一个介质颗粒已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所述第三信号线的电平向所述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
37.根据权利要求30-3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包括第一数据总线和第二数据总线;
所述通过所述总线向所述控制器传输所述数据和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包括: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总线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数据和所述数据标识,所述第二数据总线用于所述控制器向所述至少两个介质颗粒发送需要写入的数据。
38.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所述数据传输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介质颗粒进行准备;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基于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和所述存储介质中的信号线的电平,通过所述总线向所述控制器传输数据和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包括: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在检测到第一信号线为所述固定电平,且第三信号线也为所述固定电平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数据传输指令完成准备,所述第一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的下一个介质颗粒之间,所述第三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的上一个介质颗粒之间;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根据所述控制器的控制,通过所述总线向所述控制器传输所述数据和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线包括第一数据总线和第二数据总线;
所述通过所述总线向所述控制器传输所述数据和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包括:
所述第一介质颗粒通过目标数据总线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数据和所述数据对应的数据标识,所述目标数据总线为所述第一数据总线或者所述第二数据总线,所述目标数据总线还用于所述控制器向所述至少两个介质颗粒发送需要写入的数据。
40.根据权利要求29-3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介质颗粒中的介质颗粒包括选择器和寄存器;
响应于所述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则所述选择器已选通所述选择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端用于将所述寄存器关联的信号线的电平配置为所述固定电平;
响应于所述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所述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则所述选择器已选通所述选择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用于表示由通过所述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所述信号线的电平。
41.根据权利要求29-3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包括请求信号线和反馈信号线,响应于所述信号线的电平为固定电平,所述请求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一电平,所述第一电平用于指示未请求授权,所述反馈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二电平,所述第二电平用于指示已授权,所述授权用于表示允许通过所述总线传输数据。
42.根据权利要求29-3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包括请求信号线和反馈信号线,响应于所述信号线的电平由通过所述信号线相连的两个介质颗粒根据数据传输情况控制,所述请求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一电平或者第三电平,所述第一电平用于指示未请求授权,所述第三电平用于指示请求授权,所述反馈信号线的电平为第二电平或者第四电平,所述第二电平用于指示已授权,所述第四电平用于指示未授权,所述授权用于表示允许通过所述总线传输数据。
43.根据权利要求29-4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状态机,所述状态机用于记录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
在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完成准备之前,和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完成所述数据和所述数据标识的发送之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为空闲状态;
在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完成准备之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为已准备状态;
在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所述数据和所述数据标识时,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为数据传输状态;
在所述第一介质颗粒向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的上一个介质颗粒授权之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的状态为其他介质颗粒数据传输状态,所述其他介质颗粒数据传输状态用于指示所述位于所述第一介质颗粒之前的其他介质颗粒正在进行数据传输。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22903433.5A EP4435785A1 (en) | 2021-12-08 | 2022-12-06 | Storage medium, storage element, storage medium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
PCT/CN2022/136803 WO2023104011A1 (zh) | 2021-12-08 | 2022-12-06 | 存储介质、存储元件、存储介质配置方法及数据传输方法 |
US18/735,729 US20240320168A1 (en) | 2021-12-08 | 2024-06-06 | Storage medium, storage element, storage medium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917410 | 2021-12-08 | ||
CN202111491741 | 2021-12-0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244225A true CN116244225A (zh) | 2023-06-09 |
Family
ID=86631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138758.6A Pending CN116244225A (zh) | 2021-12-08 | 2022-02-15 | 存储介质、存储元件、存储介质配置方法及数据传输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320168A1 (zh) |
EP (1) | EP4435785A1 (zh) |
CN (1) | CN116244225A (zh) |
WO (1) | WO2023104011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679887A (zh) * | 2023-07-24 | 2023-09-01 | 合肥奎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 用于NAND Flash的通用控制模块及方法 |
TWI859110B (zh) | 2023-07-24 | 2024-10-11 | 大陸商合肥奎芯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 | 用於NAND Flash的通用控制模組及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289775B2 (ja) * | 1998-02-27 | 2002-06-1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Lsi、該lsiを備えた電子機器の制御回路および該制御回路の制御方法 |
CN108156823B (zh) * | 2016-08-31 | 2020-04-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闪存介质的访问方法及控制器 |
WO2018119901A1 (zh) * | 2016-12-29 | 2018-07-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存储系统和固态硬盘 |
EP3839954A4 (en) * | 2018-10-16 | 2021-08-2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HYBRID STORAGE DEVICE AND ACCESS PROCESS |
CN110534438A (zh) * | 2019-09-06 | 2019-12-03 | 深圳市安信达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固态存储ic扩容封装方法及结构 |
JP2021047967A (ja) * | 2019-09-20 | 2021-03-25 |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 半導体デバイス |
-
2022
- 2022-02-15 CN CN202210138758.6A patent/CN116244225A/zh active Pending
- 2022-12-06 WO PCT/CN2022/136803 patent/WO202310401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12-06 EP EP22903433.5A patent/EP4435785A1/en active Pending
-
2024
- 2024-06-06 US US18/735,729 patent/US20240320168A1/en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679887A (zh) * | 2023-07-24 | 2023-09-01 | 合肥奎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 用于NAND Flash的通用控制模块及方法 |
CN116679887B (zh) * | 2023-07-24 | 2023-10-24 | 合肥奎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 用于NAND Flash的通用控制模块及方法 |
TWI859110B (zh) | 2023-07-24 | 2024-10-11 | 大陸商合肥奎芯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 | 用於NAND Flash的通用控制模組及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104011A1 (zh) | 2023-06-15 |
EP4435785A1 (en) | 2024-09-25 |
US20240320168A1 (en) | 2024-09-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772237B2 (en) |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 descriptor fetching unit | |
US4818985A (en) | Bus arbitration network capable of quickly carrying out arbitration among bus masters | |
US20240320168A1 (en) | Storage medium, storage element, storage medium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 |
JPS61109164A (ja) | バス制御方法 | |
EP3480702A1 (en) | Memory access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system | |
CN105589831B (zh) | 具有信号量功能的片上系统和信号量分配方法 | |
US20220159018A1 (en) | Apparatus for security of vehicle can communic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 |
CN1864140B (zh) | 用于具有多个处理器和一个存储器系统的系统的存储器接口 | |
KR100480605B1 (ko) | 네트워크 제어기의 송신부 버퍼 및 수신부 버퍼를제어하는 방법 및 네트워크 제어기 | |
WO2019141050A1 (zh) | 一种刷新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内存控制器 | |
US20130282971A1 (en) | Computing system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 |
US10095643B2 (en) | Direct memory access control device for at least one computing unit having a working memory | |
CN112965930B (zh) | 访问控制器、访问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22222375A1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存储装置 | |
JPS5995662A (ja) | メモリアクセス選択回路 | |
US8402178B2 (en) | Device to device flow control within a chain of devices | |
CN102103560A (zh) | 用于系统总线的防死锁方法及装置 | |
CN115017093B (zh) | 一种片上外部总线通信的方法以及装置 | |
JP7419889B2 (ja) | 通信制御機器および通信制御機器の制御方法 | |
JP4862593B2 (ja) | データ転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7363344B2 (ja) | メモリ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 |
CN117033283A (zh) | 一种axi总线id的动态压缩装置与方法 | |
JPS6248259B2 (zh) | ||
KR100703387B1 (ko) | 메인프로세서를 이용한 td-버스와 p-버스 정합장치 | |
CN114064531A (zh) | 一种基于fpga的快速访问远端存储设备的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