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36684A - 导管泵 - Google Patents

导管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36684A
CN116236684A CN202310460035.2A CN202310460035A CN116236684A CN 116236684 A CN116236684 A CN 116236684A CN 202310460035 A CN202310460035 A CN 202310460035A CN 116236684 A CN116236684 A CN 1162366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s
groove
pump
main body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600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36684B (zh
Inventor
屠攀
颜翊凡
陈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gassist Inc
Original Assignee
Magassis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assist Inc filed Critical Magassist Inc
Priority to CN20231046003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366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366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366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366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366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10Location thereof with respect to the patient's body
    • A61M60/122Implantable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i.e. the blood being pumped inside the patient's body
    • A61M60/165Implantable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i.e. the blood being pumped inside the patient's body implantable in, on, or around the heart
    • A61M60/178Implantable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i.e. the blood being pumped inside the patient's body implantable in, on, or around the heart drawing blood from a ventricle and returning the blood to the arterial system via a cannula external to the ventricle, e.g. left or righ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10Location thereof with respect to the patient's body
    • A61M60/122Implantable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i.e. the blood being pumped inside the patient's body
    • A61M60/126Implantable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i.e. the blood being pumped inside the patient's body implantable via, into, inside, in line, branching on, or around a blood vessel
    • A61M60/13Implantable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i.e. the blood being pumped inside the patient's body implantable via, into, inside, in line, branching on, or around a blood vessel by means of a catheter allowing explantation, e.g. catheter pumps temporarily introduced via the vascular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20Type thereof
    • A61M60/205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 A61M60/216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including a rotating member acting on the blood, e.g. impell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 A61M60/8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 A61M60/8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 A61M60/804Impell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 A61M60/8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 A61M60/804Impellers
    • A61M60/806Vanes or bla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 A61M60/8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 A61M60/81Pump hous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 A61M60/8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of implantable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 A61M60/865Devices for guiding or inserting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into the patient's bod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导管泵,包括导管、可通过导管被输送至心脏的期望位置泵送血液的泵头;泵头包括具有血液入口和血液出口的泵壳、收纳在泵壳内的叶轮;叶轮旋转将血液从血液入口吸入泵壳再从血液出口泵出;泵壳包括支架,支架可操作地在径向收折状态和径向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在径向展开状态下,支架包括大致呈圆柱状的主体部、位于主体部轴向远端的的入口部、位于主体部轴向近端的出口部。主体部上分布有多个网孔,网孔由相对设置的边棱限定而成。对应相同轴向位置的多个边棱沿周向依次首尾相连形成锯齿环,多个锯齿环沿轴向排布相连。在一锯齿环上,相邻两个边棱的端部沿周向间隔。

Description

导管泵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导管泵。
背景技术
导管泵分为不可折叠式和可折叠式。其中,可折叠式导管泵在介入时具有更小的创伤口,因此具有更方便快速使用的好处。
实现导管泵可折叠的一个核心部件是支架。在泵血过程中,希望支架具有较大的刚度,以维持泵间隙。在收折时,支架边棱的端部会发生相对的转动,至周向上相邻的两个边棱的端部基本抵靠在一起后,完成支架的收折。在支架完成收折前,是不希望周向上相邻的两个边棱的端部抵靠在一起的。这是因为,周向上相邻的两个边棱的端部过早抵靠在一起(即自干涉),如图7所示,会导致支架继续收折的阻力变大,进而影响收折后的尺寸。
由此可见,可折叠式导管泵的支架如何防止边棱在收折时产生如图7所示的自干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管泵,能避免支架在收折时发生内部结构的自干涉,使支架的收折阻力大幅降低。
一种导管泵,包括:导管、可通过导管被输送至心脏的期望位置泵送血液的泵头。泵头包括具有血液入口和血液出口的泵壳、收纳在泵壳内的叶轮。叶轮被驱动旋转,以将血液从血液入口吸入泵壳,再从血液出口泵出。
泵壳包括可操作地在径向收折状态和径向展开状态之间切换的支架。在径向展开状态下,支架包括大致呈圆柱状的主体部、位于主体部轴向远端的入口部、位于主体部轴向近端的出口部。主体部上分布有多个网孔,网孔由相对设置的边棱限定而成。对应相同轴向位置的多个边棱沿周向依次首尾相连形成锯齿环,多个锯齿环沿轴向排布相连。在一锯齿环上,相邻两个边棱的端部沿周向间隔。
优选地,在一锯齿环上,相邻两个边棱的内夹角端部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避让槽;第一避让槽具有部分长度大致平行的相对槽边。
优选地,第一避让槽具有槽边大致平行的平直段,平直段的两个相对槽边构成槽边夹角;边棱包括整体沿直线延伸的主干段;锯齿环上相邻两个边棱的主干段所在的延长线之间构成边棱锐夹角;第一避让槽的相对槽边之间的槽边夹角小于边棱锐夹角。
优选地,槽边夹角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5度。
优选地,第一避让槽包括沿轴向位于平直段内侧的收窄段和沿轴向位于平直段外侧的扩口段,收窄段的两个相对槽边在背离平直段的轴向上周向宽度逐渐减小,扩口段的两个相对槽边在背离平直段的轴向上周向宽度逐渐增大。
优选地,扩口段对应的边棱的周向宽度大于平直段对应的边棱的周向宽度。
优选地,第一避让槽一侧的边棱的周向宽度,大于边棱的中间位置的周向宽度。
优选地,每个边棱的两端均与周向邻近的边棱设有第一避让槽。
优选地,锯齿环具有沿周向交错排布的多个远端顶点和多个近端顶点;入口部包括多个自最远端的远端顶点向远端延伸的第一棱条,相邻两个第一棱条远离主体部的一端相汇合形成第一交汇点,第一交汇点的内侧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避让槽,限定第二避让槽的两个第一棱条的内侧边大致平行。
优选地,第二避让槽的槽深大于第一避让槽的槽深。
优选地,锯齿环具有沿周向交错排布的多个远端顶点和多个近端顶点;出口部包括多个自最近端的近端顶点向近端延伸的第二棱条,相邻两个第二棱条远离主体部的一端相汇合形成第二交汇点,第二交汇点的内侧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三避让槽,限定第三避让槽的两个第二棱条的内侧边大致平行。
优选地,第三避让槽的槽深大于第一避让槽的槽深。
优选地,所有边棱的径向厚度相等。
优选地,第一避让槽仅设置于在轴向最两端的两个锯齿环上。
优选地,轴向最近端的锯齿环仅在近端顶点设置第一避让槽,轴向最远端的锯齿环仅在远端顶点设置第一避让槽。
优选地,在同一个锯齿环上,周向上相邻的两个边棱的夹角在靠近连接处时减小。
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导管泵,在同一锯齿环上,相邻两个边棱的端部沿周向间隔。这样,在支架处于径向展开状态下,相邻两个边棱在连接点处并不是呈角度的直接连接,而是在连接点的内侧形成一段间隔距离后再实现连接。如此,支架在收折时,该段间隔距离可以为相邻两个边棱发生相互靠近的转动提供空间,避免相邻两个边棱在连接点处附近的部分过早抵靠在一起。从而,避免支架收折时发生内部结构的自干涉,使得支架的收折阻力大幅降低。并且,支架收折后不会出现由于上述自干涉导致的过大回弹力,保证支架收折后的尺寸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放大主视图;
图3是图2的部分放大图;
图4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导管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部分剖视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支架受到径向外力作用时表现出“狗骨”现象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中支架收折时产生自干涉的示意图;
图8A至图8C是三种不同的避免自干涉的边棱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0、导管泵;100、动力组件;101、壳体;200、工作组件;201、导管;202、驱动轴;2021、软轴;2022、硬轴;204、驱动导管手柄;205、泵头;2051、泵壳;2051a、血液入口;2051b、血液出口;20511、支架;20512、覆膜;2052、叶轮;20521、轮毂;20522、叶片;206、近端轴承室;207、远端轴承室;208、近端轴承;209、远端轴承;210、无创支撑件;211、止挡;212、限位;11、主体部;12、入口部;13、出口部;14、网孔;111、边棱;15、第一边棱;16、第二边棱;17、锯齿环;18、远端顶点;19、近端顶点;21、轴向连接杆;271、第一避让槽;α1、边棱锐夹角;α2、槽边夹角;301、平直段;302、收窄段;303、扩口段;272、第一棱条;273、第一交汇点;274、第二避让槽;275、第二棱条;276、第二交汇点;277、第三避让槽;22、远端连接部;221、远端连接支腿;222、远端杆体;223、第三杆部;224、第四杆部;225、远端过渡单元;226、第二延伸部;23、近端连接部;231、近端连接支腿;232、近端杆体;233、第一杆部;234、第二杆部;235、近端过渡单元;236、第一延伸部;X、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本公开所用术语“近”、“远”和“前”、“后”是相对于操纵本实施例的导管泵1000的临床医生而言的。术语“近”、“后”是指相对靠近临床医生的部分,术语“远”、“前”则是指相对远离临床医生的部分。例如,体外部分在近端或后端,介入到体内部分在远端或前端。
需要理解的是,“近”、“远”、“后”、“前”,这些方位是为了方便描述而进行的定义。然而,导管泵1000可以在许多方向和位置使用,因此这些表达相对位置关系的术语并不是受限和绝对的。举例为,上述对各方向的定义,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方便,并不限定本发明的导管泵1000在包括但不限定于产品测试、运输和制造等等其他可能导致其发生颠倒或者位置发生变换的场景中的方向。在本发明中,上述定义如果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它们应遵循上述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可活动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公开实施例的支架20511可操作地在径向收折状态和径向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在径向展开状态下,支架20511包括大致呈圆柱状的主体部11、分别位于主体部11轴向X的远端和近端的大致呈锥状的入口部12和出口部13。入口部12和出口部13连接并支撑主体部11。
主体部11上分布有多个网孔14,网孔14由相对设置的边棱111限定而成。对应相同轴向位置的多个边棱111沿周向依次首尾相连形成锯齿环17,多个锯齿环17沿轴向X排布相连。在一锯齿环17上,相邻两个边棱111(即第一边棱15和第二边棱16)的内夹角端部形成有沿轴向X延伸的第一避让槽271。第一避让槽271具有部分长度大致平行的相对槽边。
如图2所示,锯齿环17由处于轴向同一位置的第一边棱15和第二边棱16沿周向依次首尾相连形成,第一边棱15和第二边棱16呈角度相连,从而形成呈齿状或局部呈W状的周向连续环(如图2中虚线框所示)。
周向宽度是指边棱111在周向上的尺寸,如图2中箭头所示意的L。当然,支架20511其他部分例如连接腿及其包含的部件、轴向连接杆等的周向宽度,也做相同的理解。
这样,在支架20511处于径向展开状态下,相邻两个边棱111在连接点处并不是呈角度的直接连接,而是在连接点的内侧形成一段间隔距离后再实现连接。如此,支架20511在收折时,该段间隔距离可以为相邻两个边棱111发生相互靠近的转动提供空间,避免相邻两个边棱111在连接点处附近的部分过早的抵靠在一起。从而,避免支架20511收折时发生内部结构的自干涉,使得支架20511的收折阻力大幅降低。并且,支架20511收折后不会出现由于上述自干涉导致的过大回弹力,保证支架20511收折后的尺寸稳定。
其中,所述“大致”可以理解为接近,也就是第一避让槽271的两个相对槽边之间的夹角可以在一定数值范围(例如[0-5°])内波动。例如,第一避让槽271的两个相对槽边严格平行设置,即夹角为0。或者第一避让槽271的两个相对槽边具有小于或等于5°的夹角,并不严格平行。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边棱111的内夹角端部为主要形变集中位置、应力集中位置,利用具有一定周向宽度和槽深的第一避让槽271,可以有效避免支架20511在收折过程中产生自干涉问题。其中,第一避让槽271的周向宽度是指第一避让槽271在支架20511的周向上的宽度。
如图1和图2所示,边棱111整体为直线型。网孔14由多个边棱111围构形成,包括沿不同方向延伸的第一边棱15和第二边棱16,每个网孔14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一边棱15和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二边棱16,第一边棱15和第二边棱16的长度相等。
边棱111包括整体沿直线延伸的主干段。锯齿环17上相邻两个边棱111的主干段所在的延长线之间构成边棱锐夹角α1。具体的,如图3所示,边棱111可包括3个部分:主干段和两个端部段。主干段为直线型,端部段与主干段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具体为端部段为略微外扩构造。这样,相邻两个边棱111的主干段之间的夹角α1较大(不为0°),相邻两个边棱111的端部段之间支架的夹角α2较小(α2<α1),几乎为0°或者为0°。相邻两个边棱111的端部段之间支架的夹角α2即为第一避让槽271的相对槽边之间的槽边夹角。从而槽边夹角α2小于边棱锐夹角α1。
也即,为防止边棱111在收折时产生如图7所示的自干涉,在同一个锯齿环17上,周向上相邻的两个边棱111(即第一边棱15和第二边棱16)的夹角在靠近连接处时减小。
如图3所示,第一避让槽271具有槽边大致平行的平直段301。平直段301的两个相对槽边构成槽边夹角α2,该槽边夹角α2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5度。若槽边夹角α2过大,例如α2增大至与α1的大小接近,则该平直段301的两个相对槽边无法视为是大致平行的,且此时并未真正设置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避让槽271,而是将相邻两个边棱111的内夹角端部去除了比第一避让槽271更大的一部分,会导致内夹角端部的刚度不足,进而导致支架20511的刚度不足,因此需要设置槽边夹角α2小于等于5度。
具体的,第一避让槽271包括沿轴向X位于平直段301内侧的收窄段302和沿轴向X位于平直段301外侧的扩口段303。收窄段302的两个相对槽边在背离平直段301的轴向上周向宽度逐渐减小,扩口段303的两个相对槽边在背离平直段301的轴向上周向宽度逐渐增大。扩口段303对应的边棱111的周向宽度大于平直段301对应的边棱111的周向宽度,即第一避让槽271平直段301处的边棱111更窄,更易弯折;扩口段303处的边棱111更宽,可以避免第一避让槽271过度弯折,在避免自干涉的基础上,保证支架20511的刚度。
第一避让槽271一侧的边棱111的周向宽度,大于边棱111的中间位置的周向宽度。这是因为相邻两个边棱111的内夹角端部为主要形变集中位置、应力集中位置,第一避让槽271一侧的边棱111具有更大的周向宽度,可以保证支架20511在第一避让槽271处的刚度,避免形变应力集中而产生形变损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边棱111的两端均与周向邻近的边棱111设有第一避让槽271,使支架20511各处在收折时受力均匀,且避免任意相邻两个边棱111在连接点处附近的部分过早抵靠在一起,避免支架20511收折时发生内部结构的自干涉,使得支架20511的收折阻力大幅降低。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避让槽271仅设置于主体部11轴向最两端的两个锯齿环17上,且进一步优选地,这两个锯齿环17仅各在相远离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避让槽271。也即,第一避让槽271仅设置于主体部11与入口部12相交处、以及主体部11与出口部13相交处。或者,轴向最近端的锯齿环17仅在近端顶点19设置所述第一避让槽271,轴向最远端的锯齿环17仅在远端顶点18设置第一避让槽271。这是因为支架20511收折时阻力最大的区域位于主体部11的两端,而非主体部11的中间部位。因此,将第一避让槽271仅设置于主体部11与入口部12相交处、以及主体部11与出口部13相交处,可以有效地降低收折阻力,同时并不降低支架20511的刚度。从而,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支架20511可以保证支架20511具有足够的刚度且方便收折。
事实上,为避免自干涉问题,设置第一避让槽271仅是其中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在该方案技术精髓的指引下,可以理解的,将锯齿环17中相邻两个边棱11的端部沿周向间隔开设置即可。
如图8A所示,为设置第一避让槽271的实施例,边棱15、16在端部形成一段具有一定深度和宽度d的避让槽271。在图8B和图8C示意的实施例中,边棱15、16在端部并未形成避让槽17,而是通过一根大致沿周向延伸的杆156将两者的端部连接起来,但两者端部依然具有沿周向的间隔距离d。
此外,尽管在图8A至图8C中未示出,但边棱15、16在端部的连接处都是平滑过渡的。例如,图8A中边棱15、16与水平部分(未标记)的连接处、水平部分与竖直部分的连接处,以及图8B和图8C中边棱15、16与杆156的连接处,都是通过倒角或圆角过渡的。此外,杆156也可以呈图8C所示的背离边棱15、16端部凸出的弧形。
如图1和图2所示,锯齿环17具有沿周向交错排布的多个远端顶点18和多个近端顶点19。如图1所示,入口部12包括多个自最远端的远端顶点18向远端延伸的第一棱条272,每一个最远端的远端顶点18各连接一个第一棱条272,相邻两个第一棱条272远离主体部11的一端(远端)相汇合形成第一交汇点273。出于相同的防止周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棱条272在收折时出现自干涉的问题,形成第一交汇点273的两个第一棱条272的夹角在靠近第一交汇点273时减小。具体为,第一交汇点273的内侧形成有沿轴向X延伸的第二避让槽274,限定第二避让槽274的两个第一棱条272的内侧边大致平行。
设置第二避让槽274可以在支架20511收折时,避免相邻两个第一棱条272在连接点处附近的部分过早抵靠在一起,从而避免自干涉。而第一棱条272的周向宽度大于边棱111的周向宽度,为了避免入口部12处产生自干涉,需设置第二避让槽274的槽深大于第一避让槽271的槽深。
同样的,出口部13包括多个自最近端的近端顶点19向近端延伸的第二棱条275,每一个最近端的近端顶点19各连接一个第二棱条275,相邻两个第二棱条275远离主体部11的一端(近端)相汇合形成第二交汇点276。第二交汇点276的内侧形成有沿轴向X延伸的第三避让槽277,限定第三避让槽277的两个第二棱条275的内侧边大致平行。第三避让槽277的槽深大于第一避让槽271的槽深。
其中,第一棱条272、第二棱条275在端部连接处形成内侧壁大致平行的避让槽的方式,可参照上文描述,在此不作赘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11包括的所有边棱111的径向厚度是相等的。这样,后续通过调节边棱111的周向宽度,即可实现对支架20511相应位置的刚度调节,从而主体部11的刚度调节简单且灵活。
进一步地,主体部11包括的所有轴向连接杆21(详见下文所述)的径向厚度也是相等的,并且与边棱111的径向厚度相等。以配合边棱111,在轴向不同位置进行宽度调节,实现主体部11的刚度调节。
此外,边棱111与第一棱条272、第二棱条275的径向厚度也是相等的。也就是说,支架20511在轴向所有位置处的实体结构的厚度是相同的、均一的。籍此,支架20511可以采用一根均匀壁厚的预制管通过激光切割制作,则支架20511的制作工艺简单。并且,支架20511所有位置处的实体结构厚度相同,也意味着支架20511在收折后的壁厚是均匀的,进而保证整个泵头205收折后的尺寸均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靠近中间位置的锯齿环17包括的边棱111的周向宽度,大于远离中间位置的锯齿环17包括的边棱111的周向宽度。
边棱111的周向宽度是指边棱111在支架20511的周向上的宽度。中间位置可以是主体部11沿轴向X的中间位置,具体为主体部11除去位于两端(近端和远端)的锯齿环17/边棱111以外的其他锯齿环17/边棱111所在的区域位置。也即,在轴向X上,位于主体部11两端的边棱111的周向宽度小于位于主体部11两端之间的边棱111的周向宽度。也就是:越靠近中间位置,边棱111的周向宽度越大;越靠近端部或者边缘位置,边棱111的周向宽度越小。这样,在主体部11的所有边棱111的径向厚度相同的情况下,支架20511的主体部11的两端边棱111刚度相对较弱、中间边棱111刚度相对较强。如此,主体部11两端的刚度降低,从而有利于支架20511收折。
经研究发现,支架20511收折时阻力最大的区域位于主体部11的两端,而非主体部11的中间部位。因此,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支架20511设置主体部11中间的边棱111的周向宽度大于主体部11两端的边棱111的周向宽度,可以有效地降低收折阻力,同时并不降低支架20511的刚度。从而,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支架20511可以保证支架20511具有足够的刚度且方便收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刚度”具体表现为支架20511在径向展开状态下(尤其是工作状态),抵抗径向外力变形的能力。支架20511的刚度越大,抵抗径向外力变形的能力越好,或者相同径向外力情况下,发生径向内凹变形的程度越小。反之,支架20511的刚度越小,抵抗径向外力变形的能力越差,或者相同径向外力情况下,发生径向内凹变形的程度越大。
具体而言,如下文描述,当运用本实施例的支架20511的导管泵1000的泵头205在介入至心室内且叶轮2052旋转泵血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例如患者移动或心脏作用,泵头205在心室内存在摆动而导致侧面撞击心室内壁的可能。如果支架20511刚度不佳,这种侧向的撞击会导致支架20511发生径向的内凹,进而导致旋转的叶轮2052刮擦支架20511。这种意外的情况是不希望发生的,因为可能会导致叶轮2052卷绕支架20511,进而导致叶轮2052被逼停,泵血失效。
由于支架20511的主体部11沿轴向X的两端分别与入口部12、出口部13连接,而一般情况下,入口部12、出口部13包括的杆的周向宽度较大。因此,主体部11沿轴向两端的网孔或杆可以得到刚度较大的入口部12、出口部13的支持,进而在两端的边棱111的周向宽度小,不会对支架20511的刚度造成明显的削弱。
并且,由于支架20511从端部进行收折。因此,主体部11轴向端部的刚度大,反而不利干支架20511的收折。因此,采用上述方案,主体部11轴向端部的刚度的适当减弱,有利于支架20511的收折。
如上文描述,仅就主体部11而言,由于其沿轴向两端的网孔或杆得到刚度较大的入口部12、出口部13的支持,可以具有较大的刚度,而中间部分的网孔或者杆只能被两端的网孔或者杆支撑。因此,主体部11两端的刚度,是大于中间部分的刚度的。实践证明,如果主体部11的两端和中间部分采用相同的边棱周向宽度设计,在泵头205受到径向外力作用时,主体部11会呈现中间部分内凹、两端部分基本不变的“狗骨”现象,如图6所示。由于叶轮2052大部分位于主体部11的中间区域,“狗骨”现象容易导致上述的叶轮2052卷绕支架20511的问题。
而采用上述结构设计,靠近中间位置的锯齿环17的边棱111的周向宽度大于远离中间位置的锯齿环17的边棱111的周向宽度,也就是主体部11的两端边棱111刚度适当减弱、中间边棱111刚度适当加强的方案,在主体部11的两端分别被入口部12和出口部13提供支撑的情况下,使主体部11两端的刚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正向补偿,使得主体部11的整体刚度均匀,最大限度的避免支架20511在收折时以及受到侧向力时出现的“狗骨”现象。
同时,主体部11中间位置的边棱111周向宽度较大,使得主体部11主要收纳叶轮2052部分的中间区域的刚度较大,进而使支架20511具有较佳的展开刚度,大大降低泵头205被侧向碰撞时发生径向内凹的概率,进而避免叶轮2052接触支架20511内壁和防止叶轮2052被逼停转致使泵血失效的问题。
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支架,采用本实施例的支架20511,主体部11的刚度更加的均匀。这种均匀使得支架20511采用较小的力即可实现收折,并且在展开时具有较佳的支撑刚度。同时,刚度的均匀还可避免在泵头205收折时以及工作过程中发生非期望的侧向碰撞时,出现“狗骨”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同一锯齿环17包括的所有边棱111在轴向X上相同位置处的周向宽度是相等的,使支架20511在轴向X上相同位置处的刚度是均匀的。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条边棱111沿各自轴向两端的周向宽度大于中间部位的周向宽度。即对于一条边棱111而言,该边棱111的周向宽度自两端向中间逐渐减小。或者,边棱111中间位置的周向宽度比两端的周向宽度小。这样的设计用以使每一条边棱111的刚度趋于一致,进而提高支架20511结构的稳定(具体表现为避免支架20511松散或断开),提高支架20511的寿命。
具体的,边棱111的两端为连接点(与轴向连接杆21连接,以及与相邻的边棱111连接)。在支架20511收折或展开过程中,相邻两个边棱111在端部的连接点处发生相对靠近(对应为收折的情况)或相对远离(对应为展开的情况)的转动。这种发生在端部的转动会造成边棱111的端部出现应力疲劳,进而导致边棱111端部的刚度下降。
如果边棱111为均一宽度,也就意味着边棱111整体的刚度是一致的。那么,边棱111端部的上述转动会导致端部的刚度会由于应力疲劳而下降,而中部位置由于只发生被动的转动,刚度基本不受影响。
因此,采用上述方案,将边棱111在最易受损的位置-端部进行宽度增大,以补偿端部的刚度由于应力疲劳而出现下降问题。使得支架20511在多次收折和展开后,边棱111的端部仍具有较高的刚度,保证边棱111的端部不发生与之连接的其他部件例如相邻的边棱111和轴向连接杆21发生断脱问题,进而保证支架20511结构的稳定,提高支架20511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靠近中间位置的边棱111周向宽度的最小值,大于或等于远离中间位置的边棱111周向宽度的最大值。这样,单就主体部11而言(也就是,不考虑入口部12和出口部13对主体部11的支撑作用),保证主体部11两端的刚度小于中间位置的刚度。籍此,再结合入口部12和出口部13对主体部11两端的支撑作用,使得主体部11整体的刚度趋于相同,进而取得上文描述的效果。
轴向X上处于相同位置的第一边棱15和第二边棱16沿周向依次首尾相连形成锯齿环17,锯齿环17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三个。优选的,锯齿环17的数量为四个。中间两个锯齿环17包括的边棱111的周向宽度大于两端两个锯齿环17包括的边棱111的周向宽度。进一步地,中间两个锯齿环17包括的边棱111周向宽度的最小值大于或等于两端两个锯齿环17包括的边棱111周向宽度的最大值。
相邻两个锯齿环17之间设有多个沿周向排布的轴向连接杆21,轴向连接杆21的两端分别连接沿轴向X相对的远端顶点18和近端顶点19。轴向连接杆21沿轴向X延伸,将轴向X相邻的两个锯齿环17连接起来,使原本孤立的锯齿环17彼此相连,在形成支架20511的主体部11的同时,也实现入口部12、出口部13与主体部11的连接,进而形成完整的支架20511。配合边棱111周向宽度具有变化的结构设计,使得支架20511具有较佳的收折顺应性的前提下,又兼顾较佳的刚度。
轴向连接杆21构成主体部11网孔结构的一部分。因此,出于同样的使主体部11刚度均一的考虑,轴向连接杆21的周向宽度遵循与边棱111相同的周向宽度设计。即,靠近中间位置的轴向连接杆21的周向宽度大于远离中间位置的轴向连接杆21的周向宽度。或者,越靠近中间位置,轴向连接杆21的周向宽度越大;越靠近端部或者边缘位置,轴向连接杆21的周向宽度越小。
同样的,同一轴向X位置上的所有轴向连接杆21的周向宽度是相等的。这样,使支架20511在轴向X上相同位置处的刚度是均匀的。
此外,由于在支架20511收折和展开过程之后,轴向连接杆21不发生类似边棱111端部的转动现象。因此,不同于边棱111的周向宽度是变化的,每一根轴向连接杆21的周向宽度是均一的、不发生变化的。
当然,抛除上述因素的考虑外,轴向连接杆21均一宽度的设计,还能取得最大限度的避免对主体部11刚度影响,以及简化制作工艺的效果。具体而言,结合同一轴向位置的轴向连接杆21的周向宽度相同,则轴向连接杆21均一宽度的设计,使得其轴向两侧的锯齿环17刚度,仅由边棱111的宽度确定。从而,使得主体部11的刚度调节避免混入过多变量,保证主体部11刚度调节的更加准确。
进一步地,如上述,由于同一轴向位置所有轴向连接杆21的周向宽度相同且均一,则针对同一轴向位置所有轴向连接杆21的制作工艺统一,进而工艺较为简单。
结合图1所示,出口部13近端还设有近端连接部23,近端连接部23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排布的近端连接支腿231。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环套,支架20511近端采用分散支腿结构,在满足支架20511径向收折状态时为小尺寸的前提下,保证支架20511在径向展开状态时具有较大的展开直径,且支架20511的刚度满足要求。与采用直径较大的预制管材雕刻制作近端设有连接环套的支架20511相比,不会产生废料,成本较低、工艺简单。
近端连接支腿231包括与出口部13相连的近端杆体232、与近端杆体232相连的第一延伸部236。近端杆体232沿轴向X延伸,第一延伸部236沿周向延伸,从而第一延伸部236垂直于近端杆体232。
第一延伸部236的周向宽度大于至少部分近端杆体232的周向宽度,从而近端连接支腿231形成大致呈“T”字形的结构,以与近端轴承室206外壁的凹槽定位配合,实现支架20511与导管201的固定连接。
近端杆体232包括与出口部13相连的第一杆部233、两端分别与第一杆部233和第一延伸部236相连的第二杆部234。第二杆部234的周向宽度小于第一杆部233的周向宽度,也小于第一延伸部236的周向宽度。从而,第二杆部234处形成收窄部,该收窄部可以与近端轴承室206外壁的凹槽配合,将近端连接支腿231固定于近端轴承室206。
第一杆部233和第二杆部234之间设有近端过渡单元235。在自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上,近端过渡单元235的周向宽度从与第二杆部234相等逐渐增大至与第一杆部233相等,可以增强周向宽度较小的第二杆部234的刚度。
同样的,入口部12远端还设有远端连接部22,远端连接部22包括多个在周向间隔排布的远端连接支腿221,远端连接支腿221包括与入口部12相连的远端杆体222、与远端杆体222相连的第二延伸部226。远端杆体222沿轴向X延伸,第二延伸部226沿周向延伸,从而第二延伸部226垂直于远端杆体222。
第二延伸部226的周向宽度大于至少部分远端杆体222的周向宽度,从而远端连接支腿221形成大致呈“T”字形的结构,以与远端轴承室207外壁的凹槽定位配合,实现支架20511与远端轴承室207的固定连接。
远端杆体222包括与入口部12相连的第三杆部223、两端分别与第三杆部223和第二延伸部226相连的第四杆部224。第四杆部224的周向宽度小于第三杆部223的周向宽度,也小于第二延伸部226的周向宽度。从而,第四杆部224处也形成收窄部,该收窄部可以与远端轴承室207外壁的凹槽配合,将远端连接支腿221固定于远端轴承室207。
第三杆部223和第四杆部224之间设有远端过渡单元225,在自近端至远端的方向上,远端过渡单元225的周向宽度从与第三杆部223相等逐渐减小至与第四杆部224相等,可以增强周向宽度较小的第四杆部224的刚度。
本公开实施例的导管泵1000用于实现心脏的部分泵血功能。在适用于左心室辅助的场景中,导管泵1000将血液从左心室泵入主动脉,为血液循环提供支持,减少受试者心脏的工作负荷,或者在心脏泵血能力不足时提供额外持续的泵血动力支持。当然,导管泵1000也可以依托介入式手术将其按照期望介入到受试者的其他目标位置,例如右心室、血管、或者其他器官内部。
如图4所示,导管泵1000包括动力组件100和工作组件200。动力组件100包括壳体101、收纳在壳体101内的马达(未示出)、以及由马达驱动的主动件(未示出)。结合图5所示,工作组件200包括导管201、穿设在导管201中的驱动轴202、连接至驱动轴202近端的从动件、以及分别连接至导管201近端和远端的驱动导管手柄204和泵头205。泵头205可通过导管201被输送至心脏的期望位置例如左心室内泵送血液,包括具有血液入口2051a和血液出口2051b的泵壳2051、收纳在泵壳2051内的叶轮2052。血液入口2051a位于泵壳2051远端,血液出口2051b位于泵壳2051近端。马达设于导管201的近端,通过驱动轴202驱动叶轮2052旋转泵血。叶轮2052连接至驱动轴202的远端。叶轮2052旋转时,可将血液从血液入口2051a吸入泵壳2051,再从血液出口2051b泵出泵壳2051。
泵壳2051连接至导管201的远端,叶轮2052连接至驱动轴202的远端。泵壳2051包括限定血液流动通道的覆膜20512和支撑展开覆膜20512的可折叠的支架20511,支架20511的近端和导管201远端连接。该支架20511为前文任一实施例的支架20511,支架20511的近端连接部23与导管201的远端相连接。
覆膜20512具有弹性,覆盖于部分支架20511外,叶轮2052收容在支架20511内并位于覆膜20512内,支架20511支撑在覆膜20512远端,部分支架20511位于覆膜20512的远端外侧,另一部分支架20511位于覆膜20512内。其中,叶轮2052大部分位于支架20511的主体部11内,两端(主要是轮毂20521)延伸至入口部12和出口部13中。
覆膜20512可以覆盖支架20511的中部及后端部分,支架20511前端未被覆膜20512覆盖的部分的网孔14形成血液入口2051a。覆膜20512的后端包覆在导管201远端外部,血液出口2051b为形成在覆膜20512后端的开口。
覆膜20512具有作为主体结构的圆筒段和位于圆筒段近端的锥形段。锥形段的近端设于导管201外,与导管201外壁固定。导管201通过位于其远端的近端轴承室206连接支架20511的近端,近端轴承室206内设有对驱动轴202进行转动支撑的近端轴承208。
叶轮2052包括轮毂20521及支撑在轮毂20521外壁的叶片20522。叶片20522由柔性材料制成,进而与由镍、钛记忆合金制作的支架20511和覆膜20512形成可折叠式泵头205。
支架20511远端设有远端轴承室207,远端轴承室207内设有对驱动轴202的远端进行转动支撑的远端轴承209。驱动轴202包括穿设在导管201内的可弯曲的软轴2021和穿设在轮毂20521的中空通道中的连接至软轴2021远端的硬轴2022,叶轮2052的轮毂20521套设在硬轴2022上,硬轴2022的近端和远端分别穿设在近端轴承208和远端轴承209中。这样,硬轴2022两端被两个轴承支撑,再加上硬轴2022较高的刚性,为叶轮2052在泵壳2051中提供刚度支撑,使叶轮2052被较佳地保持在泵壳2051内,保持叶轮2052在泵壳2051中位置的稳定。
硬轴2022上设有位于近端轴承208近侧的止挡211,用于对硬轴2022和叶轮2052向远侧的移动进行限位,防止叶轮2052的旋转泵血时由于血液的反向作用而向远侧移动。硬轴2022上还设有位于止挡211近侧的限位212,用于对硬轴2022和止挡211向近侧的移动进行限位,防止止挡211偏磨导管201的远端而导致微粒物释放。
远端轴承室207的远端设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无创支撑件210,无创支撑件210以无创或无损伤的方式支撑在心室内壁上,将泵头205的血液入口2051a与心室内壁隔开,避免泵头205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血液的反作用力使泵头205的血液入口2051a贴合在心室内壁上,保证泵吸的有效面积。
驱动导管手柄204和动力组件100可拆卸连接,连接方式可以采用锁紧螺母或者US9421311B2提供的卡扣连接。从动件与主动件非接触耦合以将马达的旋转动力传递至驱动轴202,进而带动叶轮2052旋转泵血。如上述,从动件与主动件可以采用如CN103120810B或CN101820933B提供的磁耦合方式,也可以采用如CN216061675U或CN114452527A提供的涡流联动器(Eddy Current Coupling)的耦合方式,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上述导管泵1000为外置马达。基于上述,导管泵1000也可以采用马达内置结构。此时,马达连接至导管201远端,导管201内不再穿设细长的柔性驱动轴202,马达通过硬短轴、磁耦合等方式驱动叶轮2052。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导管泵,包括:导管、可通过所述导管被输送至心脏的期望位置泵送血液的泵头;所述泵头包括:具有血液入口和血液出口的泵壳、收纳在所述泵壳内的叶轮;所述叶轮被驱动旋转,以将血液从所述血液入口吸入泵壳,再从所述血液出口泵出;
所述泵壳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可操作地在径向收折状态和径向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在径向展开状态下,所述支架包括大致呈圆柱状的主体部、位于所述主体部轴向远端的入口部、位于所述主体部轴向近端的出口部;
所述主体部上分布有多个网孔,所述网孔由相对设置的边棱限定而成;对应相同轴向位置的多个所述边棱沿周向依次首尾相连形成锯齿环,多个所述锯齿环沿轴向排布相连;在一锯齿环上,相邻两个边棱的端部沿周向间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泵,在一锯齿环上,相邻两个边棱的内夹角端部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具有部分长度大致平行的相对槽边;
优选地,所述第一避让槽具有槽边大致平行的平直段,所述平直段的两个相对槽边构成槽边夹角;所述边棱包括整体沿直线延伸的主干段,所述锯齿环上相邻两个边棱的主干段所在的延长线之间构成边棱锐夹角;所述第一避让槽的相对槽边之间的槽边夹角小于所述边棱锐夹角;
优选地,所述槽边夹角大于等于0度且小于等于5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泵,所述第一避让槽包括沿轴向位于所述平直段内侧的收窄段和沿轴向位于所述平直段外侧的扩口段,所述收窄段的两个相对槽边在背离所述平直段的轴向上周向宽度逐渐减小,所述扩口段的两个相对槽边在背离所述平直段的轴向上周向宽度逐渐增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管泵,所述扩口段对应的边棱的周向宽度大于所述平直段对应的边棱的周向宽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泵,所述第一避让槽一侧的边棱的周向宽度,大于所述边棱的中间位置的周向宽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泵,每个所述边棱的两端均与周向邻近的边棱设有第一避让槽。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泵,所述锯齿环具有沿周向交错排布的多个远端顶点和多个近端顶点;所述入口部包括多个自最远端的所述远端顶点向远端延伸的第一棱条,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棱条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相汇合形成第一交汇点,所述第一交汇点的内侧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二避让槽,限定所述第二避让槽的两个所述第一棱条的内侧边大致平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管泵,所述第二避让槽的槽深大于第一避让槽的槽深。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泵,所述锯齿环具有沿周向交错排布的多个远端顶点和多个近端顶点;所述出口部包括多个自最近端的所述近端顶点向近端延伸的第二棱条,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棱条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相汇合形成第二交汇点,所述第二交汇点的内侧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三避让槽,限定所述第三避让槽的两个所述第二棱条的内侧边大致平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管泵,所述第三避让槽的槽深大于第一避让槽的槽深。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泵,所有边棱的径向厚度相等。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泵,所述第一避让槽仅设置于在轴向最两端的两个锯齿环上。
13.如权利要求2或12所述的导管泵,轴向最近端的锯齿环仅在近端顶点设置所述第一避让槽,轴向最远端的锯齿环仅在远端顶点设置所述第一避让槽。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泵,在同一个锯齿环上,周向上相邻的两个边棱的夹角在靠近连接处时减小。
CN202310460035.2A 2023-04-26 2023-04-26 导管泵 Active CN1162366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0035.2A CN116236684B (zh) 2023-04-26 2023-04-26 导管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60035.2A CN116236684B (zh) 2023-04-26 2023-04-26 导管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36684A true CN116236684A (zh) 2023-06-09
CN116236684B CN116236684B (zh) 2024-03-12

Family

ID=86626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60035.2A Active CN116236684B (zh) 2023-04-26 2023-04-26 导管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36684B (zh)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88766A1 (en) * 2004-06-28 2005-12-29 Xtent,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expandable prostheses during deployment
WO2009135366A1 (zh) * 2008-05-08 2009-11-12 东莞宜安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式支架
US20110077731A1 (en) * 2009-09-25 2011-03-31 Abbott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Multiple stent delivery system
CN102481398A (zh) * 2009-07-01 2012-05-30 宾夕法尼亚州研究基金会 具有可扩张套管的血泵
CN103505310A (zh) * 2013-10-12 2014-01-15 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回收的一体式支架及其编织方法
WO2015160942A1 (en) * 2014-04-15 2015-10-22 Thoratec Corporation Catheter pump with off-set motor position
JP2018198643A (ja) * 2017-05-25 2018-12-20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メディカルデバイス ステント
CN214765549U (zh) * 2021-01-26 2021-11-19 欧陆食品检测服务(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移液器
CN113713233A (zh) * 2021-08-23 2021-11-30 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介入式导管装置
CN114040794A (zh) * 2019-05-23 2022-02-11 马真塔医药有限公司 血液泵
CN216061675U (zh) * 2021-08-27 2022-03-18 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对心脏在发生功能衰竭时进行辅助的装置
CN114588533A (zh) * 2022-04-03 2022-06-07 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支架及其导管泵
CN115068163A (zh) * 2022-07-19 2022-09-20 深圳佰特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取栓装置
CN115154892A (zh) * 2022-06-15 2022-10-11 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心室辅助装置
CN217960998U (zh) * 2021-10-29 2022-12-06 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导管泵及其泵壳
CN115553989A (zh) * 2022-11-01 2023-01-0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可伸缩血管支架及其导入器
WO2023277019A1 (ja) * 2021-07-01 2023-01-05 Sbカワスミ株式会社 ステントグラフト
US20230008168A1 (en) * 2021-07-07 2023-01-12 Fbr Medical, Inc. Partially-deformable impeller and catheter blood pump incorporating same
CN218636473U (zh) * 2022-07-30 2023-03-17 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导管泵
CN115944845A (zh) * 2022-12-29 2023-04-11 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导管泵的泵体结构
CN115999045A (zh) * 2021-01-22 2023-04-25 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血泵

Patent Citation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88766A1 (en) * 2004-06-28 2005-12-29 Xtent,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expandable prostheses during deployment
WO2009135366A1 (zh) * 2008-05-08 2009-11-12 东莞宜安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式支架
CN102481398A (zh) * 2009-07-01 2012-05-30 宾夕法尼亚州研究基金会 具有可扩张套管的血泵
US20110077731A1 (en) * 2009-09-25 2011-03-31 Abbott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Multiple stent delivery system
CN103505310A (zh) * 2013-10-12 2014-01-15 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回收的一体式支架及其编织方法
WO2015160942A1 (en) * 2014-04-15 2015-10-22 Thoratec Corporation Catheter pump with off-set motor position
JP2018198643A (ja) * 2017-05-25 2018-12-20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メディカルデバイス ステント
CN114040794A (zh) * 2019-05-23 2022-02-11 马真塔医药有限公司 血液泵
CN115999045A (zh) * 2021-01-22 2023-04-25 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血泵
CN214765549U (zh) * 2021-01-26 2021-11-19 欧陆食品检测服务(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移液器
WO2023277019A1 (ja) * 2021-07-01 2023-01-05 Sbカワスミ株式会社 ステントグラフト
US20230008168A1 (en) * 2021-07-07 2023-01-12 Fbr Medical, Inc. Partially-deformable impeller and catheter blood pump incorporating same
CN113713233A (zh) * 2021-08-23 2021-11-30 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介入式导管装置
CN216061675U (zh) * 2021-08-27 2022-03-18 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对心脏在发生功能衰竭时进行辅助的装置
CN217960998U (zh) * 2021-10-29 2022-12-06 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导管泵及其泵壳
CN217960999U (zh) * 2021-10-29 2022-12-06 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导管泵及其泵壳
CN114588533A (zh) * 2022-04-03 2022-06-07 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支架及其导管泵
CN115154892A (zh) * 2022-06-15 2022-10-11 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心室辅助装置
CN115068163A (zh) * 2022-07-19 2022-09-20 深圳佰特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取栓装置
CN218636473U (zh) * 2022-07-30 2023-03-17 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导管泵
CN115553989A (zh) * 2022-11-01 2023-01-0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可伸缩血管支架及其导入器
CN115944845A (zh) * 2022-12-29 2023-04-11 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导管泵的泵体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36684B (zh) 202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53943B2 (ja) 折り畳んで血管内に挿入可能な血液ポンプ
JP7150617B2 (ja) インペラ及び血液ポンプ
JP7150615B2 (ja) 血液ポンプ
US5749855A (en) Catheter pump
CN217960998U (zh) 导管泵及其泵壳
US20180311423A1 (en) Impeller for catheter pump
JP6387342B2 (ja) 遠位ベアリング支持体
EP2968742B1 (en) Catheter pump assembly including a stator
JPWO2019152875A5 (zh)
US20210213273A1 (en) Intravascular Blood Pump with Outflow Hose
JP2020507368A (ja) 動脈血管に導入するためのポンプヘッドを有するカテーテルポンプ
CN113713233B (zh) 一种介入式导管装置
CN114588533B (zh) 可折叠支架及其导管泵
CN116236684B (zh) 导管泵
CN220110268U (zh) 导管泵泵头
CN116271502B (zh) 导管泵
CN216366322U (zh) 心室辅助装置
CN114733062A (zh) 心室辅助装置
CN219185598U (zh) 导管泵的介入组件及导管泵
CN116251289B (zh) 导管泵及折叠导管泵的泵头的方法
CN217828629U (zh) 介入式血泵及介入式血泵系统
JP2003521279A (ja) 自在攪拌機システム及び攪拌方法
CN219251392U (zh) 导管泵用支架及导管泵
CN220142438U (zh) 导管泵及用于对导管泵的支架进行定型处理的模具
CN219251393U (zh) 导管泵及其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801, 802, 803, and 804, Building 7, No. 188 Fuchunjiang Road, Suzhou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63

Applicant after: Xinqing Medical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801, 802, 803 and 804, Building 7, No. 188 Fuchunjiang Road, Hi-tech City, Huqiu District,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215163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XINQ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